CN110557183A -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57183A
CN110557183A CN201810544411.5A CN201810544411A CN110557183A CN 110557183 A CN110557183 A CN 110557183A CN 201810544411 A CN201810544411 A CN 201810544411A CN 110557183 A CN110557183 A CN 1105571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frequency
frequency conversion
target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44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聂广材
孟祥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5444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557183A/zh
Priority to PCT/CN2019/088776 priority patent/WO20192283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557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571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实现该方法的装置和分布式天线系统。分布式天线系统可以应用于网络覆盖不理想的区域,并提高该区域的覆盖率和通信质量。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法可以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得到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使得第一变频信号在馈缆上传输时具有较低的损耗,即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分布式天线系统中更好地传输信号。

Description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分布式天线系统(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DAS)分布于某个建筑物或者地域内,是解决通信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弱区和具有临时性覆盖需求的场所,以提高通信质量。
在DAS系统应用于室内的场景下,用户终端接收到的由基站发射的信号的强度相比室外要弱,若在室内部署有DAS系统,则DAS系统可以利用分散在室内的天线头端向用户终端发送信号,由于天线头端部署在室内,与用户距离较近,因此可以增强用户终端接收到的信号强度,进而提高通信质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DAS系统还可以应用到大量的网络覆盖不理想的区域,因此,DAS系统的优化具有很大意义,如何在DAS系统中更好地传输信号是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在DAS系统中更好地传输信号。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拉远单元DRH,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处理信号,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使得第一变频信号可以以较低的频率损耗在馈缆上传输,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有利于利旧馈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目标处理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对前述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分别对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其中,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均在前述第一频率范围内,并且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不同。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互不相同的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有效减少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同时在馈缆上传输时所产生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另外,相较在馈缆中传输一个第一变频信号的方式,通过在馈缆中同时传输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将DAS系统的容量提升至原有容量的两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可以不在第一频率范围内。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仅对需要进行变频的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而不用对无需进行变频的信号(即频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有利于提高DAS系统的处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开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目标处理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目标处理信号为毫米波信号时,可以使得原本不能在DAS系统中传输的毫米波信号,通过变频为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目标处理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从分布式天线系统控制单元DCU接收数字通信信号,并对该数字通信信号进行数模转换,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如包括DCU的DAS系统和不包括DCU的DAS系统),并使得在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中均可以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头端,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传输信号,并对该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发射第二变频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天线头端通过将目标传输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在运营商所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或者,在运营商新增支持的频段(即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天线头端可以将目标传输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新增的频段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从而有效利用该新增的频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目标传输信号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从DRH接收传输信号,并对该传输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目标传输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天线头端可以通过对接收到的传输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一个目标传输信号,使得天线头端仅需要对一个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处理,有利于降低单个天线头端中的开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传输信号可以为通过DRH的变频处理的第一变频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DRH和天线头端均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变频,以适应馈缆和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第二变频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
在该技术方案中,天线头端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上变频为频率在毫米波频段的第二变频信号,因为载波的频率越高,可实现的信号带宽也越大,因此,将提高频率后的第二变频信号发射出去,可以有效提升第二变频信号的信号带宽,有利于增加DAS系统容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该分布式天线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和第四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第三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第四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包括程序,所述程序被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该信号处理装置包括天线头端、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指令,处理器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以控制所述天线头端实现第二方面所述的信号处理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DAS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DAS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图1所示的DAS系统的架构示意图为例,DAS系统10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控制单元101(DAS Control Unit,DCU)、通用公共无线电接口102(Common Public RadioInterface,CPRI)、分布式天线系统拉远单元103(DAS Remote Head,DRH)、馈缆104、多个天线头端105和控制器106。其中,DCU101的主要作用包括信号放大,信号的汇集和分发,DCU101将来自于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11的射频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并通过CPRI102将数字信号传输至DRH103。DRH103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转化为射频信号,并通过馈缆104将射频信号传输至与DRH103相连的各个天线头端105。天线头端105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12。控制器106用于根据实际情况对DCU中的相关参数进行调整,如对信号的放大倍数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DAS系统10包括控制器106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DAS系统10中还可以不包括控制器106。另外,前述DCU101从RRU11接收射频信号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DCU101接收到的射频信号也可以是由基站的天线(图1未示出)发射的空口信号。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主要原理包括:在DAS系统接收到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对该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得到频率调整之后的变频信号,并将该变频信号在DAS系统中进行传输。其中,根据实际情况,在DAS系统中发生变频的位置可以不同,也就是说,根据实际情况,执行变频处理的设备(如DRH、天线头端、DAS系统中新增的专用变频设备(见图11对应的实施例))可以不同。
具体的,以DAS系统接收到的信号为下行信号为例,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DRH103接收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得到频率调整之后的第一变频信号,然后该第一变频信号可以通过馈缆104传输至天线头端105。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105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105接收到该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对该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并将该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其中,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105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不对该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直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12。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DRH103接收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不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该目标处理信号可以直接通过馈缆104传输至天线头端105。天线头端105接收到该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根据该目标处理信号确定目标传输信号,并对该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并将该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12。其中,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处于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因此,一方面,对于DRH103接收到的目标处理信号(如高频信号),通过变频处理,能够得到频率与馈缆相匹配的第一变频信号,使得第一变频信号可以以较低的频率损耗在馈缆上传输,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有利于利旧馈缆;第二方面,对于天线头端105接收到的信号(如第一变频信号、目标传输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可以得到频率与运营商相匹配的第二变频信号,进而在运营商所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第三方面,对于DRH103接收到的多个目标处理信号,通过将其变频为频率互不相同的多个第一变频信号,并将多个第一变频信号在馈缆104上同时进行传输,在传输过程中互不干扰,可以有效提升DAS系统的容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下面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适用的通信系统进行描述。
请参见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DAS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DAS系统20包括:分布式天线系统拉远单元DRH201、馈缆202和天线头端203。其中,DRH201可以接收来自于RRU的射频信号,或者接收由基站的天线发射的空口信号(即射频信号),该射频信号可以通过馈缆202传输至与DRH201相连的天线头端203,天线头端203可以将接收到的射频信号发射出去。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中的天线可以接收由天线头端203发射的射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DRH201可以接收来自一个或多个基站的射频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DRH201与1个天线头端203相连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DRH201还可以与3个、10个、20个或其他数量的天线头端203相连。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通信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基于图2所示的DAS系统的架构示意图,请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301:DRH确定目标处理信号。其中,DRH可以接收基站的天线发射的下行射频信号,或者接收由RRU发送的下行射频信号。具体的,DRH接收到下行射频信号之后,可以将该下行射频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接收到下行射频信号之后,可以对该下行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并将放大后的下行射频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处理信号可以是毫米波信号。毫米波是指波长在毫米数量级的电磁波,其频率大约在30GHz~300GHz之间。具体的,DRH接收到基站发射的毫米波信号之后,可以将该毫米波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DAS系统中包括DCU(图2未示出)时,DRH可以从DCU接收数字通信信号,并对该数字通信信号进行数模转换,并将数模转换后得到的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通过这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如包括DCU的DAS系统和不包括DCU的DAS系统),即通过对DRH接收到的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使得在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中均可以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302:DRH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馈缆在传输电磁波时,固有地存在一定的能量损耗。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产生的能量损耗与馈缆的衰减系数相关,且不同的馈缆可以具有不同的衰减系数,也就是说,在不同的馈缆上传输频率相同的电磁波时,产生的能量损耗可能是不同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产生的能量损耗与电磁波的频率相关。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每条馈缆对应有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当在馈缆上传输的信号的频率在该第一频率范围内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是极低的,而当在馈缆上传输的信号的频率不在该第一频率范围内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是极高的。所以,DRH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使得第一变频信号在馈缆上传输时,产生的损耗是极低的,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以较低的损耗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并且,由于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较低,使得天线头端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的信号质量较高,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另外,可以在不对馈缆进行重新部署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馈缆来传输该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利旧馈缆,降低成本。
例如,在传统DAS系统中,馈缆上传输的主要是低频信号。若在馈缆上传输高频信号,将对高频信号产生极大损耗。若想在馈缆中以较低的损耗传输高频信号,则意味着需要重新部署新馈缆,这将破坏建筑物原有装修,成本很大。而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DRH接收到高频信号之后,可以将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较低的第一变频信号,并通过原有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可以是根据原有馈缆所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来确定的,所以第一变频信号在原有馈缆上传输时具有较低的损耗。所以,通过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在DAS系统中更好地传输目标处理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目标处理信号为毫米波信号时,可以使得原本不能在DAS系统中传输的毫米波信号,通过变频为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例如,若当前DAS系统中的馈缆用于传输2G、3G、4G信号,随着5G信号的频率提高至毫米波级别,5G信号的频率不在当前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若在当前馈缆中传输5G信号,将对5G信号产生极大的损耗。DRH通过对接收到的5G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在馈缆中以较低的损耗传输该第一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在接收到处理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检测该处理信号的频率,若该处理信号的频率不在第一频率范围内,则将该处理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并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若该处理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率范围内,则DRH可以直接将该处理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高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高频率,则DRH可以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降低至第一频率范围内。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低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最低频率,则DRH可以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上变频处理,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提高至第一频率范围内。
步骤S303:DRH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具体的,DRH可以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以便于天线头端对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得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与该DRH相连的一个或多个天线头端。
步骤S304:天线头端发射该第一变频信号。具体的,天线头端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直接发射该第一变频信号,以便于终端设备中的天线接收该第一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处理信号可以是用户信号,也可以是天线控制信号,相应的,根据该目标处理信号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也可以是用户信号或者天线控制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变频信号为用户信号时,天线头端可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变频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天线头端可以不发射该第一变频信号,并根据该第一变频信号对天线进行相应调整。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对该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图4所示的另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例,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401~步骤S405,其中,步骤S401~S403的执行过程可分别参见图3中步骤S301~S303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S401:DRH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402:DRH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步骤S403:DRH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
步骤S404: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第二频率范围内。其中,第二频率范围是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天线头端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在运营商所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例如,运营商原本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为(580MHz,610MHz),现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变更为(610MHz,640MHz),若天线头端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为600MHz,若不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则无法通过运营商网络传输天线头端发射的信号(即第一变频信号)。而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天线头端可以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变更后的)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即(610MHz,640MHz))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可以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传输天线头端发射的信号(即第二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频率范围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频段。在运营商新增支持的频段(即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天线头端可以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新增的频段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从而有效利用该新增的频段。例如,运营商原本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包括一个频段:(610MHz,620MHz),现运营商新增了一个支持的频段(810MHz,820MHz),即第二频率范围包括两个频段:(610MHz,620MHz)和(810MHz,820MHz),若天线头端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为600M,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新增的频段(即(810MHz,820MHz))内的第二变频信号,可以有效利用该新增的频段。所以,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可以更好地适应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场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可以既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又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即可以根据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的交集,确定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例如,DRH得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获取第一频率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并计算第一变频范围和第二频率范围的交集,并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该交集对应的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相应的,天线头端接收到来自于DRH的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不对该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而直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仅在DRH中进行变频处理,而不用在天线头端中进行变频处理,有利于降低天线头端的设计复杂度。
步骤S405:天线头端发射该第二变频信号。具体的,天线头端得到第二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发射该第二变频信号,以便于终端设备中的天线接收该第二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第二变频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第二频率范围包括毫米波对应的频率范围,即第二频率范围包括30GHz~300GHz。天线头端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上变频为频率在毫米波频段的第二变频信号,因为载波的频率越高,可实现的信号带宽也越大,因此,将提高频率后的第二变频信号发射出去,可以有效提升第二变频信号的信号带宽,有利于增加DAS系统容量。
请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501~步骤S505,其中,步骤S501和S505的执行过程可分别参见图3中步骤S301和图4中步骤S405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S501:DRH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502:DRH通过馈缆将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具体的,DRH得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直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发送给天线头端。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得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检测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则DRH可以直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
步骤S503:天线头端根据目标处理信号,确定目标传输信号。具体的,天线头端接收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确定为目标传输信号。
步骤S504:天线头端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其中,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第二频率范围内。其中,第二频率范围可以是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天线头端通过将目标传输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在运营商所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或者,在运营商新增支持的频段(即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该新增的频段。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得到目标传输信号之后,可以检测该目标传输信号的频率,若该目标传输信号的频率不在第二频率范围内,则将目标传输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二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若该目标传输信号的频率在第二频率范围内,则天线头端可以不对该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直接将该目标传输信号发射出去。
步骤S505:天线头端发射该第二变频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有源变频的方式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也可以通过无源变频的方式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当采用有源变频方式时,图2所示的DAS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控制天线头端执行步骤S503~S505。当采用无源变频方式时,天线头端中可以包括无源变频器,无源变频器用于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
请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601:天线头端确定目标处理信号。具体的,天线头端可以接收来自于终端设备的上行射频信号,并将上行射频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可以生成第一信息,并根据第一信息生成目标处理信号,其中,该第一信息包括天线头端的一些参数信息,如输入阻抗、方向图等。
步骤S602:天线头端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三频率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第三频率范围与图3中步骤S302中的第一频率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例如,当DRH和天线头端采用频分双工的方式工作时,第三频率范围与第一频率范围不同。又如,当DRH和天线头端采用时分双工的方式工作时,第三频率范围与第一频率范围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天线头端通过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三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使得在馈缆上传输该第一变频信号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是极低的,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并且,在不对馈缆进行重新部署的前提下,利用原有馈缆以传输该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利旧馈缆,降低成本。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在得到目标处理信号的情况下,可以检测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不在第三频率范围内,则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DRH。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三频率范围内,则天线头端可以直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DRH。
步骤S603:天线头端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DRH。具体的,天线头端可以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DRH,以便于DRH对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给基站。
步骤S604:DRH将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基站。具体的,DRH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基站,即DRH可以不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DAS系统中包括DCU(图2未示出)时,DRH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还可以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通信信号,并将该数字通信信号发送给DCU。通过这种方式,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如包括DCU的DAS系统和不包括DCU的DAS系统),并使得在具有不同架构的DAS系统中均可以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对该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图7所示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为例,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701~步骤S705,其中,步骤S701~S703的执行过程可分别参见图6中步骤S601~S603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S701:天线头端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702:天线头端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步骤S703:天线头端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DRH。
步骤S704:DRH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其中,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第四频率范围内。其中,第四频率范围可以是基站支持的频率范围。DRH通过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基站支持的第四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基站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DRH的第二变频信号,有利于利旧基站。例如,当基站a支持的第四频率范围为(850MHz,900MHz),DRH接收到的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为2.1G时,若DRH不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而直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发送出去,由于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不在基站a支持的第四频率范围内,会导致基站a无法接收到DRH发送的第一变频信号。若重新架设新的基站b来接收第一变频信号,会增大成本,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新架设的基站b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DRH处对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可以得到频率在基站支持的第四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基站可以成功接收到DRH发送的第二变频信号,而不用重新架设新基站,有利于利旧基站。
步骤S705:DRH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基站。具体的,DRH得到第二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基站。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得到第二变频信号之后,还可以对第二变频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数字通信信号,并将该数字通信信号发送给DCU。
请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801~步骤S804,其中,步骤S801和S804的执行过程可分别参见图6中步骤S601和图7中步骤S705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S801:天线头端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802:天线头端通过馈缆将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DRH。
具体的,天线头端得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直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发送给DRH。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天线头端得到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检测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若该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三频率范围内,则天线头端可以直接将该目标处理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DRH。
步骤S803:DRH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其中,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第四频率范围内。其中,第四频率范围可以是基站支持的频率范围。DRH通过将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基站支持的第四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基站可以成功接收到来自DRH的第二变频信号,有利于利旧基站。
步骤S804:DRH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基站。
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在下行方向上,对于DRH得到的目标处理信号,通过变频处理,能够得到频率与原有馈缆相匹配的第一变频信号,进而可以以较低的频率损耗在原有馈缆上传输该第一变频信号,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有利于利旧馈缆;第二方面,在下行方向上,对于天线头端得到的信号(如第一变频信号、目标传输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可以得到频率与运营商相匹配的第二变频信号,进而在运营商所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也能成功通过运营商网络将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或者,在运营商新增支持的频段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利用该新增的频段;第三方面,在上行方向上,对于待发送给基站的信号,通过变频处理,可以得到频率与基站相匹配的第二变频信号,使得基站可以成功接收该第二变频信号,从而利旧基站。综上,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原本不能在DAS系统中传输的目标处理信号,通过变频后可以在DAS系统中更好地进行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的DAS系统可以是全双工系统,也就是说,DRH在接收到来自基站(或者DCU)的下行处理信号的情况下,可以对该下行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通过馈缆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下行变频信号发送给天线头端。若此时DRH也接收到来自于天线头端的上行处理信号,则DRH可以同时对该上行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天线头端接收到DRH发送的下行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对下行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信号发送给用户终端。若此时天线头端也接收到来自于用户终端的上行处理信号,则天线头端也可以同时对该上行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通过馈缆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上行变频信号发送给DRH(只要同时在馈缆上传输的下行变频信号和上行变频信号的频率处于不同频段即可)。
请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901:DRH确定目标处理信号,目标处理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可以是根据由不同基站发射的信号来确定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DRH可以接收来自于不同基站的信号(如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并将来自于不同基站的信号变频为频率互不相同的第一变频信号,并在馈缆上传输频率互不相同的第一变频信号,以增加DAS系统的容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DRH接收到处理信号,则DRH可以将频率不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处理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进一步的,DRH可以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其中,第一频率范围是DAS系统中原有馈缆支持的频率范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还可以将频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处理信号直接发送(即不经过变频处理)给天线头端。例如,若DRH接收到3个处理信号,该3个处理信号分别为:第一信号、第二信号和第三信号,其中,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的频率均不在第一频率范围内,第三信号的频率处于第一频率范围内,则DRH可以将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确定为目标处理信号,对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和第二变频信号发送给天线头端,对于第三信号,DRH可以不对其进行变频处理,直接将其发送给天线头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仅对需要进行变频的处理信号(即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而不用对无需进行变频的处理信号(即频率处于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有利于提高DAS系统的处理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开销。另外,同时在馈缆上传输变频信号和非变频信号(即频率处于第一频率范围内的处理信号),有利于提高DAS系统的容量。
步骤S902:DRH分别对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其中,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并且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不相同。相较于在馈缆上传输频率相同的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DRH通过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互不相同的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并在馈缆上进行传输,可以有效减少在馈缆上传输时所产生的干扰,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另外,相较于在馈缆中传输一个第一变频信号的方式,通过在馈缆中同时传输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将DAS系统的容量提升至原有容量的两倍。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可以属于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两个不同频段。例如,若DRH接收到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则DRH可以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一频段内的第一变频信号,并将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二频段内的第一变频信号,其中,第一频段和第二频段为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两个不同频段。通过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属于不同频段的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进一步减少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在馈缆上同时传输时所产生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是,经过变频处理后得到的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一定是不相同的。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在馈缆上同时传输两个不同频段的第一变频信号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馈缆上同时传输三个、五个或者其他数量的不同频段的第一变频信号,以将DAS系统的容量提升至原有容量的三倍、五倍或者其他倍数。因此,通过在馈缆上同时传输属于不同频段的第一变频信号,可以有效增加DAS系统的容量。步骤S903:DRH通过馈缆将两个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天线头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DRH分别对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A和第一变频信号B,则DRH可以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A传输至第一天线头端,并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B传输至第二天线头端。其中,第一天线头端与第一变频信号A具有对应关系,即只有第一天线头端才能获取第一变频信号A,同理,第二天线头端与第一变频信号B具有对应关系,即只有第二天线头端才能获取第一变频信号B。
步骤S904:天线头端对两个第一变频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目标变频信号。具体的,天线头端可以从DRH接收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并对两个第一变频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一个第一变频信号,天线头端可以将滤波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确定为目标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DRH通过馈缆将两个第一变频信号传输至与DRH相连的第一天线头端(和第二天线头端),第一天线头端(和第二天线头端)接收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对两个第一变频信号进行滤波,得到一个第一变频信号(即第一目标传输信号),并将第一变频信号确定为第一目标变频信号。同理,第二天线头端也可以将滤波得到的一个第一变频信号确定为第二目标变频信号。第一天线头端(或第二天线头端)通过对两个第一变频信号进行滤波,可以得到一个第一变频信号,并滤除另一个第一变频信号,使得第一天线头端仅需要对一个第一变频信号进行处理(另一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由第二天线头端处理),有利于降低单个天线头端中的开销。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天线头端和第二天线头端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叠区域时,第一天线头端发射的第一目标变频信号和第二天线头端发射的第二目标变频信号的频率是不同的。通过在各个天线头端中将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彼此不相同的目标变频信号,可以有效减少各个天线头端之间产生的干扰。例如,在流量需求高的高密度场景(如体育场、篮球场或者演唱会)下,同一小范围区域需要部署多个天线头端(此时,多个天线头端的覆盖范围存在重叠区域)才能满足用户需求,若该多个天线头端所辐射的目标变频信号的频率相同,将产生严重干扰,使得通信质量下降。若该多个天线头端所辐射的目标变频信号的频率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减少干扰,进而提高通信质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天线头端和第二天线头端的覆盖范围不存在重叠区域时,第一目标变频信号和第二目标变频信号的频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步骤S905:天线头端对目标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其中,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当在运营商支持的频段增加或者改变时,天线头端可以根据运营商支持的新频段,对目标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使得到的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新频段内,以充分利用该新增的频段。例如,当天线头端得到的目标变频信号的频率为600M,且运营商之前支持的频段为[700M,720M]、[900M,920M],现支持的频段新增第三频段[2.1G,2.2G]时,天线头端可以对目标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频率在运营商新增的频段(即第三频段[2.1G,2.2G])内的第二变频信号,如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为2.1G。
步骤S906:天线头端发射第二变频信号。
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可以使得原本不能在原有馈缆中传输的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通过变频后可以以较低的损耗在原有馈缆中传输,即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目标处理信号。另外,通过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变频至不同的频段,以得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并在馈缆上同时传输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可以有效增加DAS系统的容量。
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01~步骤S1013,其中,步骤S1001~步骤S1002的执行过程可分别参见图9中步骤S901~步骤S902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步骤S1001:DRH接收目标处理信号,目标处理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处理信号、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其中,第一目标处理信号、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是不同基站(如第一基站、第二基站、第三基站)发射的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目标处理信号、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相互独立,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均为2.1G,第三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为800M。
步骤S1002:DRH分别对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具体的,DRH可以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一频段内的第一变频信号A,并将第二目标处理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二频段内的第一变频信号B,并且不对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任何处理,其中,第三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在第三频段内,第一频段、第二频段和第三频段为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中的三个不同频段。
例如,若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为550M~850M(即在馈缆上传输的信号的频率属于550M~850M频率范围内时,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是极小的)时,DRH可以将第一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2.1G)变频为频率为600M的第一变频信号A,并将第二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2.1G)变频为频率为700M的第一变频信号B,不对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第三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保持不变,为800M,其中,600M、700M和800M处于不同的频段。
步骤S1003:DRH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第一天线头端。
步骤S1004:DRH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第二天线头端。
步骤S1005:DRH通过馈缆将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第三天线头端。
需要说明的是,DRH将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第一天线头端、第二天线头端和第三天线头端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DRH可以将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传输至2个、4个、5个、6个或者其他数量的不同天线头端。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3、S1004和S1005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03,然后执行步骤S1004,最后执行步骤S1005,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03、S1004和S100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并非穷举。
步骤S1006:第一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
步骤S1007:第二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
步骤S1008:第三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三目标传输信号。
具体的,第一天线头端(或者第二天线头端、第三天线头端)接收到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对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或者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第三目标传输信号)。其中,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或者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第三目标传输信号)可以是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信号,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头端(或者第二天线头端、第三天线头端)可以通过滤波器对第一变频信号A、第一变频信号B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进行滤波,其中,滤波器可以包括低通、高通、带通或带阻滤波器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滤波器的种类不做限定。
例如,当第一天线头端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为550M~650M时,第一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频率为600M)、第一变频信号B(频率为700M)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800M)进行滤波,得到的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为600M,即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为第一变频信号A。又如,当第二天线头端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为650M~750M时,第二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频率为600M)、第一变频信号B(频率为700M)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800M)进行滤波,得到的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的频率为700M,即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为第一变频信号B。又如,当第三天线头端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为750M~850M时,第三天线头端对第一变频信号A(频率为600M)、第一变频信号B(频率为700M)和第三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800M)进行滤波,得到的第三目标传输信号的频率为800M,即第三目标传输信号为第三目标处理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天线头端、第二天线头端和第三天线头端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不同仅用于举例,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天线头端、第二天线头端和第三天线头端的带通滤波器的通带可以相同。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6、S1007和S1008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可以先执行步骤S1006,然后执行步骤S1007,最后执行步骤S1008,或者,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06、S1007和S100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并非穷举。
步骤S1009:第一天线头端对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A。
具体的,第一天线头端得到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之后,可以获取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和第一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不在第一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一天线头端可以对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进行变频处理,得到频率在第一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A。
例如,若第一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为[2.0G,2.2G],即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600M)不在第一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一天线头端可以对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进行上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A,其中,第二变频信号A的频率可以为[2.0G,2.2G]中的任一频率,如2.1G。通过这种方式,第一天线头端可以将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变频回第一目标处理信号(频率为2.1G)的频率。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的频率在第一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一天线头端可以直接将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A发送给用户终端。步骤S1010:第三天线头端对第三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B。
具体的,第三天线头端得到第三目标传输信号之后,可以获取第三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若第三目标传输信号的频率不在第三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三天线头端可以对第三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频率在第三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第二变频信号B。
例如,若第三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包括3个频段,该3个频段分别为第一频段[700M,720M]、第二频段[900M,920M]、第三频段[2.1G,2.2G],则第三天线头端可将第三目标传输信号(800M)变频为频率在第三运营商所支持的任意一个频段中的第二变频信号B,如第二变频信号B的频率为2.1G。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当DRH与6个天线头端相连时,6个天线头端中的部分天线头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一频段内的变频信号,部分天线头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二频段内的变频信号,剩余的天线头端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三频段内的变频信号。例如,6个天线头端中的2个天线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一频段内的变频信号,另外2个天线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二频段内的变频信号,剩余的2个天线可以将接收到的信号变频为频率在第三频段内的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运营商支持的高频段,在DAS系统上无法传递,则DRH可以将来自于基站的信号先变频为低频段在馈缆上进行传输,天线头端接收到该变频后的信号,再将其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持有的较高的频段中的变频信号。例如,当运营商支持的频率范围包括3个频段,该3个频段分别为第一频段[700M,720M]、第二频段[900M,920M]、第三频段[28G,28.2G],且基站发送给DRH的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为28G时,DRH可以对该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频率在馈缆支持的频率范围内的第一变频信号,并将第一变频信号在馈缆上进行传输,当天线头端接收到该第一变频信号之后,可以将该第一变频信号变频为频率在运营商持有的较高频段(即第三频段)中的第二变频信号,如变频后得到的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为28G。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09、S1010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09,后执行步骤S1010,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09和S101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并非穷举。
步骤S1011:第一天线头端将第二变频信号A发送给用户终端。
步骤S1012:第二天线头端将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发送给用户终端。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的频率在第二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二天线头端可以不对第二目标变频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直接将该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发送给用户终端。
例如,若第二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为[600M,800M],即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的频率(700M)处于第二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则第二天线头端可以不对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进行变频处理,直接将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发送给用户终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第二天线头端对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进行不必要的变频处理所产生的额外开销。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第一运营商、第二运营商和第三运营商可以是同一运营商,也可以是不同运营商。当第一运营商、第二运营商和第三运营商为不同运营商时,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信号处理方法可以使得DAS系统中可以同时传输不同运营商的数据。
步骤S1013:第三天线头端将第二变频信号B发送给用户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图10所示将第二变频信号A、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和第二变频信号B发送给同一用户终端仅用于举例,在其他可行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二变频信号A、第一目标变频信号B和第二变频信号B发送给不同的用户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1011、S1012和S1013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例如,可以先执行步骤S1011,然后执行步骤S1012,最后执行步骤S1013。或者,也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1011、S1012和S1013。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举例,并非穷举。
可见,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当接收到来自于不同基站的信号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判断是否对其进行变频处理,只要使得在馈缆上同时进行传输的多个信号的频率均处于馈缆支持的频率范围内,且分别属于不同的频段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DAS系统中传输各种频率的信号,并能有效增加DAS系统的容量。在天线头端接收到馈缆上传输的多个信号之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以判断是否对其进行变频处理,只要经过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的频率处于对应的运营商所支持的频率范围内即可,以便在运营商网络上传输该信号。
请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应用于DAS系统,该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步骤:
步骤S1101: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步骤S1102: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以便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在DRH、天线头端之间传输。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是由DRH执行的,其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图3-图10所示实施例中DRH对应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可以是由天线头端执行的,其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图3-图10所示实施例中天线头端对应的具体描述,在此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上述步骤还可以是由专用变频设备执行的,该专用变频设备可以位于基站和DRH之间,即专用变频设备接收到来自基站的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DRH以进行后续传输。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专用变频设备可以位于图2所示的DRH和馈缆之间,即DRH接收到来自基站的目标处理信号之后,可以将目标处理信号发送给专用变频设备(即DRH不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以便专用变频设备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并将变频处理后得到的第一变频信号发送给天线头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对专用变频设备的位置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12,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处理装置120用于执行图3-图11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DRH所执行的步骤,该信号处理装置120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1201,用于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处理模块1202,用于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处理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相应的,处理模块1202具体用于:分别对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两个第一变频信号;其中,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均在第一频率范围内,且两个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不同。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处理信号的频率可以不在第一频率范围内。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处理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201具体用于:从分布式天线系统控制单元DCU接收数字通信信号,并对数字通信信号进行数模转换,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2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以及各个模块执行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图3-图11所示实施例以及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3,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处理装置130用于执行图3-图11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中天线头端所执行的步骤,该信号处理装置130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1301,用于确定目标传输信号。
处理模块1302,用于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发射模块1303,用于发射第二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从DRH接收传输信号,并对传输信号进行滤波得到目标传输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前述传输信号可以为通过DRH的变频处理的第一变频信号。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二变频信号可以为毫米波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图13对应的实施例中未提及的内容以及各个模块执行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见图3-图11所示实施例以及前述内容,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2中的各个模块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结合处理器与通信接口来实现。参见图14,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处理装置140包括: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所述处理器1401和存储器1402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处理器1401被配置为执行图3-图11所述方法中DRH相应的功能。该处理器14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402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14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402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4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1401可以调用存储器14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对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其中,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第一变频信号通过馈缆传输至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头端。
进一步地,处理器1401还可以执行图3-图11所示实施例中DRH对应的操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4对应实施例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可以是DRH。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图13中的各个模块所实现的相关功能可以结合处理器与通信接口来实现。参见图15,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号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处理装置150包括:天线头端1501、处理器1502和存储器1503,所述天线头端1501、处理器1502和存储器1503通过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连接。
处理器15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硬件芯片或者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1503用于存储程序代码等。存储器1503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1503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1503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1502可以调用存储器1503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控制天线头端1501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目标传输信号;
对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该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发射第二变频信号。
进一步地,天线头端1501还可以执行图3-图11所示实施例中天线头端对应的操作,具体可参见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DAS系统,该DAS系统包括前述如图12或图14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前述如图13或图15所示的信号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2或图14所示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DRH所设计的程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用于存储图13或图15所示实施例中信号处理装置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为天线头端所设计的程序。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快闪存储器、硬盘、固态硬盘。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3-图11实施例中为DRH所设计的信号处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产品被计算设备运行时,可以执行上述图3-图11实施例中为天线头端所设计的信号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拉远单元DRH,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对所述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所述第一变频信号通过所述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信号包括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第二目标处理信号;
所述对所述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包括:
分别对所述第一目标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二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两个所述第一变频信号;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均在所述第一频率范围内;
两个所述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不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处理信号为毫米波信号。
4.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分布式天线系统的天线头端,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目标传输信号;
对所述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所述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发射所述第二变频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目标传输信号,包括:
从DRH接收传输信号;
对所述传输信号进行滤波得到所述目标传输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信号为通过所述DRH的变频处理的第一变频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变频信号为毫米波信号。
8.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处理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处理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一变频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变频信号的频率在馈缆支持的第一频率范围内,所述第一变频信号通过所述馈缆传输至天线头端。
9.一种信号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传输信号;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目标传输信号进行变频处理,得到第二变频信号,所述第二变频信号的频率在运营商支持的第二频率范围内;
发射模块,用于发射所述第二变频信号。
10.一种分布式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和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处理装置。
CN201810544411.5A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5571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4411.5A CN110557183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PCT/CN2019/088776 WO2019228338A1 (zh) 2018-05-30 2019-05-28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44411.5A CN110557183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57183A true CN110557183A (zh) 2019-12-10

Family

ID=68696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44411.5A Pending CN110557183A (zh) 2018-05-30 2018-05-30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57183A (zh)
WO (1) WO2019228338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0456A1 (en) * 2007-04-11 2008-12-18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Imec) Communication System over a Power Lin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3096448A (zh) * 2011-10-28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103957180A (zh) * 2014-05-13 2014-07-30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46844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芯迪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窄带干扰除去装置及方法
WO2016141120A1 (en) * 2015-03-04 2016-09-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Intermodulation byproduct cancellation in one or more nodes of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6550371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源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7211378A (zh) * 2014-11-06 2017-09-26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动态容量分配和功率调整的分布式天线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310456A1 (en) * 2007-04-11 2008-12-18 Interuniversitair Microelektronica Centrum (Imec) Communication System over a Power Line Distribution Network
CN103096448A (zh) * 2011-10-28 2013-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
CN104468443A (zh) * 2013-09-16 2015-03-25 芯迪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通信系统窄带干扰除去装置及方法
CN103957180A (zh) * 2014-05-13 2014-07-30 西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211378A (zh) * 2014-11-06 2017-09-26 康普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动态容量分配和功率调整的分布式天线系统
WO2016141120A1 (en) * 2015-03-04 2016-09-09 Commscope Technologies Llc Intermodulation byproduct cancellation in one or more nodes of a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CN106550371A (zh) * 2015-09-23 2017-03-2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信源接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28338A1 (zh) 2019-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846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radio frequency signal boosters
JP2019537362A (ja) 平面ストリップアンテナを有する送出器及びそれと共に使用される方法
US9178602B2 (en) Repeater
WO2014106539A1 (en) Method of adaptive antenna beam forming for wireless base station in-channel self-backhauling
CN109327230B (zh) 一种数字模拟信号混合传输的方法、装置及das系统
JP2019526186A (ja) 分散アンテナシステムのクライアントノードデバイス
WO2015060931A1 (en) Antenna detection with non-volatile memory powered by dc over coaxial cable
CN111373838B (zh) 一种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基站及系统
CN102308485A (zh) 可调整的发射滤波器
US9112570B2 (en) Femtocell tunable receiver filtering system
US10574357B2 (en) Headend for distributed antenna system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of
EP3131214A1 (en) Combiner, base station, signal combiner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US9712212B2 (en) Multiple service distributed-antenna system
JP2019527492A (ja) リピーター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CN110557183A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2867127B (zh) 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通信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3519132B (zh) 基站与位于有限空间中的终端之间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16744478A (zh) 一种基于原始基站通道合并的新型基站
JP2019527493A (ja) ホストノードデバイス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JP2019524025A (ja) リピーター及びその使用方法
EP4158782A1 (en) Beam steering dependent impedance matching of array antennas
KR101525739B1 (ko) 신호 분산 방법 및 신호 분산 장치
KR101730614B1 (ko) 광대역 결합기를 이용한 인빌딩 서비스 방법과 그를 위한 인빌딩 시스템 및 광대역 결합기
KR20090053268A (ko) Rf 음영지역의 통화품질 개선을 위한 중계 시스템.
CN111756623A (zh) 通信网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1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