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957180A -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957180A
CN103957180A CN201410200572.4A CN201410200572A CN103957180A CN 103957180 A CN103957180 A CN 103957180A CN 201410200572 A CN201410200572 A CN 201410200572A CN 103957180 A CN103957180 A CN 1039571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ntermediate frequency
digital
conversion
carried o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2005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957180B (zh
Inventor
龚兰平
袁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2005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3957180B/zh
Publication of CN1039571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71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9571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9571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包括:近端单元NU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所述N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所述NU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在近端单元完成DPD处理,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减少了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Description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数字预失真(DPD,DigitalPre-DistortiON)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覆盖中的拉远系统分为近端单元(NU,Near Unit)和远端单元(RU,Remote Unit),NU例如为室内基带处理单元(BBU,Building Base band Unit),RU例如为射频拉远单元(RRU,Radio Remote Unit),RU通过光纤、双绞线等与NU进行拉远连接,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移动网络建设中机房选址困难、投资成本过大等问题。
对于拉远系统,其供电方式主要包括:集中式供电,NU由机房电源供电,RU采用直流远供的方式由机房电源供电;分散式供电,NU由机房电源供电,RU就近采用220v市电,通过交流(AC,Alternating Current)/直流(DC,Direct Current)变换,将市电转换为-48v给RU供电。
但是,现有技术中采用集中式供电时,是采用距离较远的机房电源对RU进行供电,而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包括:
近端单元NU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所述N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所述NU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包括:
远端单元RU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RU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端单元,包括:
前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第一频率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数字预失真DPD模块,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后级发送模块,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单元,包括:
前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反馈模块,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
发送模块,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近端单元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第一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数字预失真器,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第一发送器,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远端单元设备,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反馈电路,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
第一发送器,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系统,包括:
近端单元NU、远端单元RU和所述NU的前级设备,所述NU采用如前所述的NU,所述RU采用如前所述的RU。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通过在近端单元完成DPD处理,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减小了远端单元的功耗,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集中式供电时,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近端单元NU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步骤102、所述N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103、所述NU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步骤104、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现有技术中,对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例如DPD处理)都在RU中进行,以提高RU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本发明中,DPD处理在NU完成。
现有技术中,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都在RU中进行,RU功耗较大,在采用集中供电时,由于RU功耗大导致线路电流较大,从而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中在NU中完成DPD处理,减少了RU的功耗,从而减少了线路压降,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在近端单元完成DPD处理,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减少了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二
在如图1所示的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所述NU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对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并将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在近端单元完成DPD处理,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减少了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图2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三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近端单元NU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步骤202、所述N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203、所述NU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Analog to Digital)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当RU的反馈信号为射频信号时,由于DPD处理需要的信号为中频数字信号,因此,在NU接收到RU的反馈信号时,需要对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再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从而使得NU根据该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步骤202中得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步骤204、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Digital to Analog)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具体的,NU对DPD处理后得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并对该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步骤205、所述NU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
可选的,所述NU可以将该射频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发送至所述RU。
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将在RU完成中频数字信号到射频信号变换的处理,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中频数字信号到射频信号的变换,进一步减少了RU的功耗,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线路压降,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
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四
在如图2所示的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所述NU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近端单元完成DPD处理、DA转换及上变频,使得远端单元不需要进行DPD处理、DA转换及上变频,减少了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四中,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控制器;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图3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五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远端单元RU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302、所述RU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现有技术中,对于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例如DPD处理)都在RU中进行,以提高RU功率放大器的效率;本发明中,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现有技术中,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都在RU中进行,RU功耗较大,在采用集中供电时,由于RU功耗大导致线路电流较大,从而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中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减少了RU的功耗,从而降低了线路压降,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同时,通过不在RU中进行DPD处理,也使得RU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本实施例,通过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图4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六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401、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
步骤402、所述RU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步骤403、所述RU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步骤404、所述RU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并且,所述RU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现有技术中,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都在RU中进行,RU功耗较大,在采用集中供电时,由于RU功耗大导致线路电流较大,从而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中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上变频、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减少了RU的功耗,从而降低了线路压降,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
本实施例,通过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上变频、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七
在如图4所示的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六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所述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通过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上变频、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图5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八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501、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步骤502、所述RU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反馈至N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现有技术中,对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化处理都在RU中进行,RU功耗较大,在采用集中供电时,由于RU功耗大导致线路电流较大,从而线路压降较大,容易导致RU供电不足的问题;通过本发明中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更进一步减少了RU的功耗,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线路压降,提高了RU供电稳定性;同时,也更进一步减少了RU的体积及重量。
本实施例,通过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更进一步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九
在如图5所示的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八的基础上,还可以包括:所述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通过RU不再进行DPD处理,而直接对N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和无线发射,更进一步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五至九中,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图6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601、BBU接收基站控制器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待传输信号为基带信号。
步骤602、BB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具体的,BBU对所述基带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基带调制,得到I/Q信号,对I/Q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603、BBU根据R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具体的,当RRU的反馈信号为中频数字反馈信号时,BBU直接根据RRU的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当RRU的反馈信号为射频信号时,BBU需要首先对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AD转换后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步骤604、BB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RU;
具体的,BBU直接将进行DPD处理后的中频数字信号发送至RRU;或者,BB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发送至RRU。
步骤605、RRU接收BBU发送的信号;
具体的,RRU接收BB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或者,RRU接收BBU发送的射频信号。
步骤606、RRU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BB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具体的,RRU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并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将AD转换得到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BBU;
或者,RRU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反馈至BB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步骤607、R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将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BBU;
具体的,R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给BBU;
或者,R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BBU。
步骤608、BBU接收RRU发送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基站控制器。
具体的,BBU接收RRU发送的射频信号,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得到I/Q信号,对IQ信号进行基带解调、信道解码,得到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基带信号发送给基站控制器;
或者,BBU接收R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得到I/Q信号,对I/Q信号进行基带解调、信道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并将所述基带信号发送给基站控制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601~步骤606与步骤607、步骤608之前没有先后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在BBU完成DPD处理,RRU对BBU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及无线发送,减少了R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RU供电稳定性。
图7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一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接收基站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其中,所述待传输信号为射频信号。
步骤702、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对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703、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根据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具体的,当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为中频数字反馈信号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直接根据该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当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为射频信号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需要首先对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AD转换后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步骤704、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直接将进行DPD处理后的中频数字信号发送至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将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发送至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步骤705、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发送的信号;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
步骤706、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并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将AD转换得到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并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步骤707、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将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并对下变频后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步骤708、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基站。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电信号合路,得到合路后的中频数字信号,对合路后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合路后的中频模拟信号,对合路后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合路后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合路后的射频信号发送给基站;
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电信号合路,得到合路后的中频数字信号,对合路后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合路后的中频模拟信号,对合路后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合路后的射频信号,并将所述合路后的射频信号发送给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701~步骤706与步骤707、步骤708之前没有先后关系。
本实施例,通过在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完成DPD处理,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及无线发送,减少了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供电稳定性。
图8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二的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801、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具体的,所述待传输信号为I/Q信号。
步骤802、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对I/Q信号进行数字上变频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803、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根据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具体的,当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为中频数字反馈信号时,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直接根据该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当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反馈信号为射频信号时,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需要首先对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AD转换后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步骤804、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直接将进行DPD处理后的中频数字信号发送至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将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并将射频信号发送至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步骤805、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发送的信号;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
步骤806、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中频模拟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将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并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将AD转换得到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
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接收到的射频信号进行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反馈至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并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步骤807、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并将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给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
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数字信号,对下变频后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
步骤808、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信号,并将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具体的,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射频信号,对接收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得到I/Q信号,并将所述I/Q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或者,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接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下变频,得到I/Q信号,并将所述I/Q信号发送给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步骤801~步骤806与步骤807、步骤808之前没有先后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给出了在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与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之间采用CPRI连接时信号的处理过程,但是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与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之间采用其他方式连接,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例,通过在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完成DPD处理,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对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进行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及无线发送,减少了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供电稳定性。
图9为本发明数字预失真拉远方法实施例十三的流程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NU向RU发送序列信号;
步骤902、NU将所发送的序列信号与RU反馈回来的反馈序列信号进行相关运算,得到NU与RU之间的时延值;
步骤903、NU根据所述时延值对前向信号进行延迟,得到延迟信号,以使所述延迟信号和RU的反馈信号为同一时刻信号;
其中,前向信号为NU对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后得到,所述前向信号为中频数字信号;
反馈信号为RU对NU发送的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后得到,所述反馈信号也为中频数字信号。
步骤904、NU根据所述延迟信号和反馈信号获取预失真参数;
步骤905、NU根据所述预失真参数对前向信号进行DPD处理。
本实施例,通过在NU完成DPD处理,减少了RU的功耗,提高了采用集中供电时RU供电稳定性。同时,由于NU通过获取NU与RU之间时延值,根据时延值对前向信号进行延迟得到延迟信号,使得延迟信号与反馈信号为同一时刻信号,并根据所述延迟信号与反馈信号进行DPD处理,提高了DPD处理的准确性。
图10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包括:前级接收模块1001、第一频率变换模块1002、DPD模块1003和后级发送模块1004。其中,前级接收模块1001,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第一频率变换模块1002,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DPD模块1003,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后级发送模块1004,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1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在图10所示近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一后级接收模块1005、第一处理模块1006和第一前级发送模块1007。其中,第一后级接收模块1005,用于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第一处理模块1006,用于对第一后级接收模块1005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第一前级发送模块1007,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1006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2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在图10所示近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频率变换模块1008,该第二频率变换模块1008,用于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DPD模块1003,具体用于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后级发送模块1004,具体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3为本发明近端单元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在图12所示近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后级接收模块1009、第二处理模块1010和第二前级发送模块1011。其中,第二后级接收模块1009,用于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第二处理模块1010,用于对第二后级接收模块1009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第二前级发送模块1011,用于将第二处理模块1010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4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包括:前级接收模块1401、功率放大模块1402、反馈模块1403和发送模块1404。其中,前级接收模块1401,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功率放大模块1402,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反馈模块1403,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发送模块1404,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在图14所示远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频率变换模块1405,该频率变换模块1405,用于对前级接收模块1401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前级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功率放大模块1402,具体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反馈模块1403,具体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6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在图15所示远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一无线接收模块1406、第一处理模块1407和第一前级发送模块1408。其中,第一无线接收模块1406,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第一处理模块1407,用于对第一接收模块1406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第一前级发送模块1408,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1407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远端单元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在图14所示远端单元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前级接收模块1401,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八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7为本发明远端单元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在远端单元实施例四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无线接收模块1409、第二处理模块1410和第二前级发送模块1411。其中,第二无线接收模块1409,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第二处理模块1410,用于对第二接收模块1409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二前级发送模块1411,用于将第二处理模块1410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九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8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1801、第一处理电路1802、数字预失真器1803和第一发送器1804。其中,第一接收器1801,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第一处理电路1802,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数字预失真器1803,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第一发送器1804,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9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在图18所示近端单元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器1805、第二处理电路1806和第二发送器1807。其中,第二接收器1805,用于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第二处理电路1806,用于对第二接收器1805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第二发送器1807,用于将第二处理电路1806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0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在图18所示近端单元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1808、第一混频器1809、第二混频器1810和模数转换器1811。其中,数模转换器1808,用于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第一混频器1809,用于对数模转换器1808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第一发送器1804,具体用于将第一混频器1809得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第二混频器1810,用于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模数转换器1811,用于对第二混频器1810得到的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数字预失真器1803,具体用于根据模数转换器1811得到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三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1为本发明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在图20所示近端单元设备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器1812、第三混频器1813、第二模数转换器1814和第三发送器1815。其中,第三接收器1812,用于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第三混频器1813,用于对第三接收器1812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第二模数转换器1814,用于对第三混频器1813得到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第三发送器1815,用于将第二模数转换器1814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本实施例的近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四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2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器2201、第一功率放大器2202、反馈电路2203和第一发送器2204。其中,第一接收器2201,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器2202,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反馈电路2203,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第一发送器2204,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五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3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在图22所示远端单元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数模转换器2205和第一混频器2206。其中,数模转换器2205,用于对第一接收器2201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第一混频器2206,用于对数模转换器2205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第一接收器2201,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第一功率放大器2202,具体用于对第一混频器2206得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反馈电路2203,具体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六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4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在图23所示远端单元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器2207、第二功率放大器2208、第二混频器2209、模数转换器2210和第二发送器2211。其中,第二接收器2207,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第二功率放大器2208,用于对第二接收器2207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二混频器2209,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模数转换器2210,用于对第二混频器2209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第二发送器2211,用于将模数转换器2210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七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在图22所示远端单元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地,第一接收器2201,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八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25为本发明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5所示,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在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四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还可以包括:第三接收器2212、第三功率放大器2213和第三发送器2214。其中,第三接收器2212,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第三功率放大器2213,用于对第三接收器2212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第三发送器2214,用于将第三功率放大器2213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本实施例的远端单元设备,可以用于执行方法实施例九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系统,包括:NU、RU和NU的前级设备;其中,NU如近端单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及近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中所述;RU如远端单元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及远端单元设备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实施例五中所述。
本实施例的数字预失真拉远系统,可以用于执行图6、图7、图8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32)

1.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近端单元NU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所述NU对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所述NU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
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NU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对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并将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之前,还包括:
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所述NU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包括:
所述NU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所述NU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包括:
所述NU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NU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控制器;
或者,
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
或者,
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6.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远端单元RU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RU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并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包括:
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RU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之前,还包括:
所述RU对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所述RU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包括:
所述RU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包括:
所述RU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RU接收无线射频信号,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并将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
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12.一种近端单元NU,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第一频率变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数字预失真DPD模块,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后级发送模块,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N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后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后级接收模块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第一前级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N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频率变换模块,用于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所述DPD模块,具体用于: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根据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后级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N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后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后级接收模块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第二前级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处理模块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2~15中任一项所述的NU,其特征在于,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控制器;
或者,
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基站;
或者,
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所述前级设备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
17.一种远端单元RU,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级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功率放大模块,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反馈模块,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
发送模块,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RU,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RU,还包括:频率变换模块,用于对前级接收模块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所述反馈模块,具体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一接收模块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并对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第一前级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一处理模块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RU,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级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RU,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无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对第二接收模块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第二前级发送模块,用于将第二处理模块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RU,其特征在于,所述NU为基带处理单元BBU,所述RU为射频拉远单元RRU;
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主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或者,所述N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扩展单元,所述RU为微功率分布系统远端单元。
23.一种近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前级设备发送的待传输信号;
第一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待传输信号进行频率变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数字预失真器,用于根据远端单元RU的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第一发送器,用于将DPD处理后的信号发送至所述RU。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近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R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
第二处理电路,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频率变换;
第二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二处理电路频率变换后的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近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模转换器,用于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第一混频器,用于对所述数模转换器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第二混频器,用于对RU的反馈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
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混频器得到的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
所述第一发送器,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混频器得到的射频信号发送至所述RU;
所述数字预失真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模数转换器得到的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数字信号进行DPD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近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器,用于接收RU发送的射频信号;
第三混频器,用于对所述第三接收器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信号;
第二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第三混频器得到的中频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第三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二模数转换器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前级设备。
27.一种远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器,用于接收近端单元NU发送的信号,所述信号为所述NU经过数字预失真DPD处理后的信号;
第一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反馈电路,用于将功率放大后的信号反馈至NU;
第一发送器,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信号进行无线发送。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远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模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第一接收器接收到的中频数字信号进行数模DA转换;
第一混频器,用于对所述数模转换器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射频信号;
所述第一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中频数字信号,所述中频数字信号为所述NU经过DPD处理后的信号;
所述第一功率放大器,具体用于对所述第一混频器得到的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所述反馈电路,具体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得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对所述中频模拟反馈信号进行模数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并将所述中频数字反馈信号反馈至NU。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远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
第二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接收器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第二混频器,用于对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
模数转换器,用于对所述第二混频器下变频后的信号进行AD转换,得到中频数字信号;
第二发送器,用于将所述模数转换器得到的所述中频数字信号发送给所述NU。
30.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远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器,具体用于:接收NU发送的射频信号,所述射频信号为所述NU对DPD处理后的信号进行DA转换,并对DA转换后的信号进行上变频,得到信号。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远端单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接收器,用于接收无线射频信号;
第三功率放大器,用于对所述第三接收器接收的无线射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
第三发送器,用于将所述第三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后的无线射频信号发送给所述NU。
32.一种数字预失真拉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近端单元NU、远端单元RU,所述NU采用权利要求12~16、23~26任一项所述的NU,所述RU采用权利要求17~22、27~31任一项所述的RU。
CN201410200572.4A 2014-05-13 2014-05-13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39571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0572.4A CN10395718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200572.4A CN10395718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7180A true CN103957180A (zh) 2014-07-30
CN103957180B CN103957180B (zh) 2018-09-28

Family

ID=51334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200572.4A Active CN103957180B (zh) 2014-05-13 2014-05-13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3957180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630A (zh) * 2015-05-28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55718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3849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室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1233436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和基站
CN113938140A (zh) * 2021-09-30 2022-01-1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拉远传输覆盖方法、系统以及拉远单元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297A (zh) * 2007-11-19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收发信机及双模信号处理方法
CN101931455A (zh) * 2010-07-26 2010-12-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射频远端单元中基带与中频数据接口实现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04391A (zh) * 2009-12-18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滤波装置及滤波方法
CN102457458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数字预失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130258915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device
WO2013189431A2 (zh) * 2013-01-29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无线基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射频拉远单元
CN103563251A (zh) * 2011-05-30 2014-02-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Vswr测量电路、无线通信装置、vswr测量方法、以及其上存储有vswr测量程序的记录介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84297A (zh) * 2007-11-19 2008-05-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模收发信机及双模信号处理方法
CN102104391A (zh) * 2009-12-18 2011-06-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频滤波装置及滤波方法
CN101931455A (zh) * 2010-07-26 2010-12-29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一种射频远端单元中基带与中频数据接口实现的装置和方法
CN102457458A (zh) * 2010-10-14 2012-05-1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数字预失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3563251A (zh) * 2011-05-30 2014-02-05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Vswr测量电路、无线通信装置、vswr测量方法、以及其上存储有vswr测量程序的记录介质
US20130258915A1 (en) * 2012-03-30 2013-10-03 Fujitsu Limited Wireless device
WO2013189431A2 (zh) * 2013-01-29 2013-12-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无线基带数据的方法、装置和射频拉远单元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34630A (zh) * 2015-05-28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534630B (zh) * 2015-05-28 2020-08-21 中科深信(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557183A (zh) * 2018-05-30 2019-12-1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装置、分布式天线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038493A (zh) * 2019-12-25 2021-06-25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有源室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WO2021233436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带信号处理方法、基带处理单元和基站
CN113938140A (zh) * 2021-09-30 2022-01-1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拉远传输覆盖方法、系统以及拉远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957180B (zh) 2018-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7180A (zh) 数字预失真拉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375550C (zh) 一种基站系统
EP2953283B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radio remote unit for transmitting wireless base band data
CN101272548B (zh) 基站系统及通信网络组网方法
MY158817A (en) Medium access control frame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70048726A1 (en) Remote Radio Unit Hub (RHUB), Indoor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EP3002873A1 (en) Multiband power amplifier device
CN102740428A (zh) 调控发射功率的方法及无线路由设备
CN105101370A (zh) 一种数据的连接方法、装置及wifi模块
CN112272375A (zh) 蓝牙通信系统及方法以及蓝牙通信转换装置
EP2346175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er to multi-carrier power amplifier configuration
CN103378884A (zh) 通信终端及数据通信控制方法
CN105163271A (zh) 一种通信设备
CN105406924A (zh) 多频段数字分布式天线系统
CN105246092A (zh) 一种室内覆盖信号增强设备及其信号处理方法
CN101287182A (zh) 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CN205049741U (zh) 一种gps/北斗双模智能放大多路分配系统
CN204244433U (zh) 一种无线语音对讲系统
CN103532495A (zh) 一种调整功率放大器电压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205039382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
CN102625361B (zh) 数据分流方法及基站、数据分流接入设备
JP2017526303A (ja) 電力増幅処理方法及び装置
CN103391556A (zh) 无线局域网接入系统、电源注入器设备、天线设备
CN203261347U (zh) 一种多通道无线音频传输系统
CN206932220U (zh) 一种信号增强装置及信号传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