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6609A -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6609A
CN111606609A CN202010439470.3A CN202010439470A CN111606609A CN 111606609 A CN111606609 A CN 111606609A CN 202010439470 A CN202010439470 A CN 202010439470A CN 111606609 A CN111606609 A CN 1116066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ibacterial
parts
concrete
sand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394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4394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66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66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66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092Resistance against biological degra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防菌混凝土,防菌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材料:水20‑30份、水泥40‑60份、减水剂1‑2份、砂石组份300‑400份和防菌组份6‑10份;本发明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混料,将水泥、减水剂、砂石组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得到预备混料;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并室温放置30‑35min,即可得到成品;另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混凝土防菌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混凝土是由凝胶材料、骨料和水按适当比例配置,再经过一定时间硬化而成的复合材料的统称。
现有公开号为CN110256015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普通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份:水10-15份;硅酸盐水泥24-28份;石90-100份;砂85-90份;减水剂3-5份;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30-35份;水玻璃3-5份;丙烯酸乳液1-3份。通过加入螺旋高聚物聚甲基丙烯酸三苯甲基酯,有利于增大普通混凝土的弹性形变,使得普通混凝土在地震时不容易开裂,有利于增强普通混凝土的抗震性能,有利于减少危险的发生。
但是,普通的混凝土在搭建成建筑物后,只有普通的抗压、支撑作用,功能单一,故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菌混凝土,其具有防菌的优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具有混炼完全,最终成品质量较高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菌混凝土,所述防菌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材料:水20-30份、水泥40-60份、减水剂1-2份、砂石组份300-400份和防菌组份6-10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大多数混凝土的性能单一,故在混凝土的配方中加入防菌组份,当混凝土块制作完成后,立即在表面喷涂防菌组份,并室温放置,令防菌组份充分渗透至混凝土块内,形成密封结构,最初制成防菌混凝土;防菌组份使得最终做出的产品的抑菌效果较佳。
进一步地,所述砂石组份包括砂子、碎石、沙子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砂石组分由多种不同类型的材料构成,上述材料均能作为混凝土的原材料,但上述的材料的粒径大小有区别,和其他材料的混合效果不一样,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砂石组分。
进一步地,所述砂子的粒径3-4mm,碎石的粒径为10-20mm,沙子的粒径为0.5-0.8m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根据混凝土实际需要使用的环境,选择不同粒径的砂石组份,提高最终混凝土对所需环境的适应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防菌组份包括纳米银系抗菌材料、有机胍类抗菌材料、防菌搪瓷材料的其中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系抗菌材料其具有安全性高、持续性好的抑菌特点,有机胍类抗菌材料就是指结构中含有胍基团的抗菌化合物,防菌搪瓷材料是一种密着性强、杀菌时间短、作用效果时间很长的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防菌混凝土的材料还包括增韧剂2-5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韧剂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性,而耐久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功能,耐久性较差的混凝土建筑物容易造成混凝土的渗水现象、冻融破坏等问题,这些情况会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故提高混凝土本身的耐性是非常重要的。
进一步地,所述防菌混凝土的材料还包括玻璃微珠1-2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微珠可把混凝土块在凝固过程中的间隙填补起来,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提高混凝土建筑强度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将水泥、减水剂、砂石组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0-35min,即可得到成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材料进行提前的搅拌和混合,可提高后期成品的强度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首先把水泥和砂石组份进行搅拌20-30min,再加入减水剂进一步进行搅拌30-40min。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分批搅拌,改变不同的搅拌时间,已达到对材料的充分搅拌,进一步的提高后期成品的强度和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预备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4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对材料的搅拌时的温度,可对材料搅拌的最终效果,起到影响,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温度在20℃-40℃时,最终的成品的质量较佳。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由于本发明在混凝土的配方中加入防菌组份,防菌组份使得最终做出的产品的抑菌效果较佳。
第二、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对材料的搅拌时的温度,可对材料搅拌的最终效果,起到影响,材料在搅拌过程中温度在20℃-40℃时,最终的成品的质量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40份和砂石组份300份进行搅拌20min,再加入减水剂1份、增韧剂2份和玻璃微珠1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0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0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6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0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砂子,砂子的粒径3mm;防菌组份包括纳米银系抗菌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40份和砂石组份300份进行搅拌25min,再加入减水剂1份、增韧剂2份和玻璃微珠1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0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0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6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0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碎石,碎石的粒径为10mm;防菌组份包括纳米银系抗菌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50份和砂石组份350份进行搅拌30min,再加入减水剂1.5份、增韧剂3.5份和玻璃微珠1.5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0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5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8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3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沙子,沙子的粒径为0.6mm;防菌组份包括有机胍类抗菌材料。
实施例4: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50份和砂石组份350份进行搅拌25min,再加入减水剂1.5份、增韧剂3.5份和玻璃微珠1.5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5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5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8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3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砂子、碎石,砂子的粒径3mm,碎石的粒径为15mm;防菌组份包括有机胍类抗菌材料。
实施例5: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60份和砂石组份400份进行搅拌25min,再加入减水剂2份、增韧剂5份和玻璃微珠2份进一步进行搅拌40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30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10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5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碎石、沙子,碎石的粒径为20mm,沙子的粒径为0.8mm;防菌组份包括防菌搪瓷材料。
实施例6: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50份和砂石组份350份进行搅拌25min,再加入减水剂1.5份、增韧剂3.5份和玻璃微珠1.5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5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5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3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8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5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砂子、碎石、沙子的混合,砂子的粒径3mm,碎石的粒径为15mm,沙子的粒径为0.6mm;防菌组份包括纳米银系抗菌材料。
实施例7:
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首先把水泥50份和砂石组份350份进行搅拌25min,再加入减水剂1.5份、增韧剂3.5份和玻璃微珠1.5份进一步进行搅拌35min,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25份,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40℃,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8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5min,即可得到成品。
其中,砂石组分包括砂子、碎石、沙子的混合,砂子的粒径3mm,碎石的粒径为15mm,沙子的粒径为0.6mm;防菌组份包括防菌搪瓷材料。
对比例对比例1: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增韧剂。
对比例2: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玻璃微珠。
对比例3:
本对比例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防菌组份。
性能检测试验
按照实施例1-7以及对比例1-3中的方法制备样品,按照如下方法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示于表1。
抑菌率:根据GB15979-1995《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对样品的杀菌作用进行测试。
韧性指数:参考钢纤维混凝土试验方法(CECS13:89),样品采用100mm*100mm*400mm梁氏试件三分点均匀加荷,用荷载传感器测定作用于试件上的荷载,位移传感器测定小梁挠度,试验设备采用1000kN压力试验机,采用两个液压千斤顶补偿刚度。
表1
项目 抑菌率/%
实施例1 84
实施例2 86
实施例3 87
实施例4 86
实施例5 82
实施例6 91
实施例7 89
对比例1 88
对比例2 87
对比例3 17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较,在不改变材料的组分的情况下,改变材料的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可以发现材料的预先搅拌时间的增加和搅拌温度的提高都对最终产品的抑菌率有提高效果,说明改变材料的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可提高混凝土块吸收防菌组份。
从表1可以看出,从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6的产品性能相比较,在不改变材料的组分的情况下,实施例3和实施例4未改变搅拌温度的情况下,仅仅只改变材料的搅拌时间,抑菌率的改变的情况较小;但实施例6与实施例3和实施例4在同样不改变材料的组分的情况下,实施例6相对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4来说,在材料的搅拌的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提高材料的搅拌温度,可以发现实施例6的抑菌率明显高于实施例3和实施例4;故可以发现,搅拌的温度的变化会对抑菌率造成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5和实施例6产品最终的抑菌率相比较,在不改变材料的搅拌温度的情况下,实施例5相比于实施例6增加了材料的份数,材料的量的增加,搅拌温度、搅拌时间难以匹配增加的材料量,增加了材料的量后,搅拌效果降低,导致最终的产品抑菌率降低。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7和实施例6产品最终的抑菌率相比较,在不改变材料的组分的情况下,且改变材料的搅拌时间对抑菌率的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提高搅拌材料的搅拌温度,可以发现实施例7的抑菌率比实施例6的抑菌率低。
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6分别和对比例1和对比例2相比较,对比例1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增韧剂,对比例2与实施例6的区别在于未添加玻璃微珠,增韧剂和玻璃微珠的添加是为了提高产品最终的韧性和减少其内部空隙,但与实施例比较而且,其对产品结构的增强对产品的最终抑菌效果的影响较小.
从表1可以看出,对比例3和实施例6的产品的性能最终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对比例3的产品未添加防菌组份,抑菌率极低,难以达到所需的抑菌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例6的各项材料的比例份和选择搅拌的时间和温度,使得实施例6最终成品的抑菌性较佳。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混凝土包括如下重量份的材料:水20-30份、水泥40-60份、减水剂1-2份、砂石组份300-400份和防菌组份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石组份包括砂子、碎石、沙子的其中一种或者多种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子的粒径3-4mm,碎石的粒径为10-20mm,沙子的粒径为0.5-0.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组份包括纳米银系抗菌材料、有机胍类抗菌材料、防菌搪瓷材料的其中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混凝土的材料还包括增韧剂2-5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菌混凝土的材料还包括玻璃微珠1-2份。
7.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混料,将水泥、减水剂、砂石组份按重量份比例混合,得到预备混料;
S2、搅拌,所述预备混料内加入水,使其搅拌得最终所需的浆料;
S3、半成品,将浆料浇注至模具中并振实,室温冷却,最终得到混凝土块;
S4、成品,在混凝土块表面喷涂防菌组份,并室温放置自行吸收30-35min,即可得到成品。
8.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首先把水泥和砂石组份进行搅拌20-30min,再加入减水剂进一步进行搅拌30-40min。
9.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菌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预备混料加入水搅拌时的温度控制在20℃-40℃。
CN202010439470.3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6066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9470.3A CN11160660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39470.3A CN11160660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6609A true CN111606609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39470.3A Pending CN111606609A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6609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2034B1 (ko) * 2008-10-31 2009-08-12 상원개발산업주식회사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
CN104293178A (zh) * 2014-04-28 2015-01-21 南昌奥倍克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混凝土制品长效抗菌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7830A (zh) * 2015-08-10 2015-11-04 广西大学 一种抗菌防污剂及抗菌防污涂料
CN106904881A (zh) * 2017-01-20 2017-06-30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高性能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6305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桂林洁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菌耐低温混凝土
CN109592948A (zh) * 2019-01-29 2019-04-09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0903064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泰孚新材料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装饰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12034B1 (ko) * 2008-10-31 2009-08-12 상원개발산업주식회사 콘크리트 구조물의 제조방법
CN104293178A (zh) * 2014-04-28 2015-01-21 南昌奥倍克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混凝土制品长效抗菌防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017830A (zh) * 2015-08-10 2015-11-04 广西大学 一种抗菌防污剂及抗菌防污涂料
CN107663050A (zh) * 2016-07-27 2018-02-06 桂林洁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抗菌耐低温混凝土
CN106904881A (zh) * 2017-01-20 2017-06-30 湖北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高性能结构轻集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92948A (zh) * 2019-01-29 2019-04-09 杭州申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耐腐蚀性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10903064A (zh) * 2019-12-13 2020-03-24 泰孚新材料科技发展(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改性装饰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冀志江: "《硅藻泥装饰壁材》", 31 October 2014,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fatigue properties of normal and rubberized self-compacting concrete under bending
CN102786272B (zh) 一种高延展性致密匀质c60海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59381B (zh) 一种清水混凝土化学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53638B (zh) 一种采用机制砂的c35自密实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2047679B (zh) 一种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09347A (zh) 一种免蒸养低成本超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23064A (zh) 一种高韧性无机复合人造石材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36508A (zh) 一种自密实混凝土及其施工方法
CN114656206A (zh)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与玄武岩纤维协同增强的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76968B (zh) 一种具有耐火性和防爆裂性的高强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45193A (zh) 一种高强钢渣透水混凝土及其室内成型工艺
CN112500079A (zh) 一种耐用型改性绿色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0703B (zh) 一种低引气的聚羧酸型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203B (zh) 一种高阻尼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KR101235091B1 (ko) 고성능 콘크리트용 스티렌-프로페노에이트계 터폴리머 합성라텍스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합성라텍스를 포함한 고성능 콘크리트에 의한 교면보강공법
CN111606609A (zh) 一种防菌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21924B (zh) 地下结构工程用耐久自密实填充混凝土材料
CN111019061A (zh)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高石粉型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92048B (zh) 一种高强度密级配聚氨酯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39974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混凝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7744A (zh) 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内部微裂缝的自愈方法
CN106431147A (zh) 微环箍约束增强混凝土
KR101880264B1 (ko) 잔골재의 전부 또는 일부를 슬래그로 대체한 원심력 콘크리트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574120A (zh) 一种道路施工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3087452A (zh) 一种抗拉弯抗冲击防爆防震钢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