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4351A -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 Google Patents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4351A
CN111604351A CN202010287401.5A CN202010287401A CN111604351A CN 111604351 A CN111604351 A CN 111604351A CN 202010287401 A CN202010287401 A CN 202010287401A CN 111604351 A CN111604351 A CN 1116043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heat preservation
spinning assembly
clamping plate
spi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87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4351B (zh
Inventor
袁晓明
王劼
杨东华
谭玉周
霍晓湾
付少杰
张军
石华
段甲欣
焦志浩
李勇
张培军
张炎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m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m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m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m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874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43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43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43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43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43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3/00Destroying solid waste or transforming solid waste into something useful or harml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9DISPOSAL OF SOLID WASTE; RECLAMATION OF CONTAMINATED SOIL
    • B09BDISPOSAL OF SOLID WAS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09B5/00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by a single other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Artificial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熔融纺丝技术领域。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用于实现纺丝组件拆分,具体包括保温台车、压力机、施力扳手、顶出装置、夹持器、内芯分解装置和分离刀,保温台车用于纺丝组件的存储和保温;压力机用于对纺丝组件的导流板施压,压力机的压力头与导流板对应贴合;施力扳手包括作业端和施力臂,所述作业端与锁紧螺母匹配;顶出装置用于将纺丝组件中的组件内芯脱离顶出壳体;夹持器用于纺丝组件的夹持移送;内芯分解装置用于将砂盒上的铝环挤压变形;分离刀用于部件分离和残余物料的清理。还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方法。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拆分效率,并对拆分后的各部件进行烧却,提高了清理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使得各个工序有序进行。

Description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熔融纺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背景技术
熔融纺丝,是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机进行纺丝的一种成型方法。
熔体纺丝时,本体聚合物在熔化后被送入纺丝部位,经纺丝泵定量送入纺丝组件,过滤后,由喷丝板的毛细孔中挤出。液态丝条通过冷却介质时逐渐固化,而后由下方的卷绕装置高速拉伸成丝,该丝为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过后加工成为纤维。为不使丝条冷却过速难于成丝,有时采用等温熔体纺丝,即在喷丝板外加一个等温室(称纺丝甬道)。卷绕装置的拉伸速度很高,可达1500~3000 m/min,视材料种类及流变性质而定。熔体纺丝的拉伸比很大,产率很高,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涤纶(聚酯纤维)、锦纶和聚丙烯纤维均是按熔体纺丝成型的。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决定着纺丝品种、质量和物性等指标。为了保证机台上组件的纺丝质量,下机台的组件要经过煅烧、分解、盐浴、超声波清洗、全自动检测等多个工序的处理,通常将下机组件直接装炉进行整体煅烧,采用此种煅烧方式,发现喷丝板砂盒微孔内仍存有大量碳化物残渣、杂质或毛刺、堵孔、半堵孔等现象,需再次进行烧却,同时喷丝板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微孔内杂质逐渐变多、孔径逐渐变小,装机后飘丝、堵孔、板面漏胶,影响可纺性。基于以上原因,本项目对现有纺丝组件烧却工艺进行优化,改善组件的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其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高拆分效率,并对拆分后的各部件进行烧却,提高了清理效率,降低了作业难度,使得各个工序有序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用于实现纺丝组件拆分,具体包括:
保温台车,其用于纺丝组件的存储和保温;
压力机,其用于对纺丝组件的导流板施压,所述压力机的压力头与导流板对应贴合;
施力扳手,所述施力扳手包括作业端和施力臂,所述作业端与锁紧螺母匹配;
顶出装置,其用于将纺丝组件中的组件内芯脱离顶出壳体;
夹持器,其用于纺丝组件的夹持移送;
内芯分解装置,其用于将砂盒上的铝环挤压变形;以及
分离刀,用于部件分离和残余物料的清理。
所述保温台车包括:
台车本体;
保温箱体,其设置在所述台车本体上;
保温腔,所述保温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与所述保温箱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保温盖,各所述保温腔的顶部均对应设置有保温盖;以及
抓提手,其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侧部。
所述抓提手包括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均呈L型,在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的第一端部均设置有抓钩,所述第二臂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与所述第一臂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保温腔包括保温底撑板和金属网侧壁;所述保温盖包括盖体、设置在所述盖体下部的隔热块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部的把手,所述隔热块为锥台结构。
所述保温箱体内还设置有加热腔,各所述保温腔的周边均盘绕有加热流道,所述加热流道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器;还包括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检测保温腔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器工作。
所述夹持器包括:
第一夹持板;
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及
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
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扭力孔,所述扭簧的两个作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扭力孔对应设置;
所述夹持臂包括臂杆和设置在臂杆端部的握持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为弹性板。
所述防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中部的耐热防滑板、和/或设置在所述耐热防滑板两侧的筋板,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所述耐热防滑板的外端面较所述筋板的外端面高,所述耐热防滑板和所述筋板均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所述内芯分解装置包括:
定位座,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凸台;以及
切刀,其铰接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切刀包括变形刀头和驱动柄,所述变形刀头与所述定位座的定位槽上部对应设置。
还包括卡旋扳手,所述卡旋扳手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两个旋转臂,所述盘体下部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匹配的卡旋块;所述分离刀包括分离刀柄和分离刀片,通过所述分离刀片插入相邻两贴合部件的缝隙,并将两部件分离;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定位套筒、设置在定位套筒底部的升降顶杆和驱动所述升降顶杆的驱动动力推杆。
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方法,利用上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进行纺丝组件的拆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保温:将纺丝组件从纺丝机上拆卸下来,并放入保温台车内进行保温;
施压:将保温台车中的纺丝组件提送至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机对导流压盖施压后,再对锁紧螺母施力,使得锁紧螺母松动;
顶出:将锁紧螺母松动后的纺丝组件提送至顶出装置,卸下锁紧螺母,并将组件内芯顶出壳体;
初步分离:将组件内芯已送至分解工作台上,将导流板、喷丝板和砂盒进行分离,并对喷丝板和导流板上的残余物料进行清理;
砂盒分离:将砂盒内的铝环进行挤压变形,并取出铝环,清除砂盒内的金刚砂、粘网和残余物料;
将分离后的各部件运送至烧却现场,摆放入烧却栏,等待烧却清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保温台车通过设置保温腔和保温盖,能够避免拆卸后的纺丝组件的温度降低导致拆分困难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拆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作业过程中,通过配套的抓提手,能够方便的进行纺丝组件的抓取,操作便捷。通过加热腔的结构设计,能够避免因为长时间的放置导致的纺丝组件温度降低的问题,便于根据周期长短进行温度的调整和控制,使得其各个工序之间的更为协调。抓提手的结构简单,抓取可靠稳定,能够在狭小的保温腔内进行操作,且与纺丝组件的结构相匹配,从而保障了抓取和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坠落导致的安全隐患。本申请的保温盖保温性能更好,与保温腔的匹配定位使得其密封性好,且便于进行操作。
本申请的夹持器便于进行纺丝组件的夹持和移动,夹持效果好,夹持稳定,避免纺丝组件坠落造成的安全隐患,大大提高了整个拆分过程的便捷性和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夹持板与纺丝组件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纺丝组件的滑落,其夹持臂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操作,握持更方便,更便于施力,在提拉、推送等过程中,操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扭簧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具有一定的夹持力,在夹持过程中,扭簧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便于实现定位、初步夹持、施力夹持、夹持移动的过程的转变。
本申请内芯分解装置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快速实现定位,并对铝环进行挤压变形,提高拆分效率,降低操作难度。过对定位座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保障其稳定支撑;另一方面上限位凸台的设计,能够使得切刀有效的定位和导向,避免切刀与铝环接触不稳定,提高在施力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申请整个系统额设置,能够使得各个工序间的协调和转换更为方便,使得纺丝组件得到高效的拆分,并进行拆分状态下的烧却,降低了作业难度,提高了作业效率,保障了烧却清理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图1为纺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保温台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保温台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保温台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抓提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夹持板或第二夹持板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夹持臂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内芯分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刀与定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定位座和定位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施力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离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顶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卡旋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
101为台车本体、102为保温箱体、103为保温腔、104为保温盖、1041为盖体、1042为隔热块、1043为把手、105为抓提手、1051为第一臂杆、1052为第二臂杆、1053为抓钩、1054为连接竖杆、106为保温层、107为加热腔、108为加热流道、109 为加热器;
201为第一夹持板、202第二夹持板、203为夹持臂、204为铰接轴、205为扭簧、206为扭力孔、207为臂杆、208为握持部、209为耐热防滑板、210为筋板、211为防滑齿、212为螺栓;
301为定位座、302为切刀、303为工作台、304为耐磨板、305为定位槽、306为变形刀头、307为驱动柄、308为定位套、309为切刀铰轴、310为轴承、311为支撑台肩、312为螺母、313为下底板、314为上限位凸台;
401为作业端、402为施力臂、403为分离刀柄、404为分离刀片、405为盘体、406为卡旋块、407为旋转臂;
501为定位套筒、502为升降顶杆、503为驱动动力推杆;
601为壳体、602为锁紧螺母、603为导流板、604为砂盒、605为分流块、606为喷丝板、607为铝环、608为导流压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第一”、“第二”的表述用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的限制,而只是用来将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区分开。
应注意到,当一个元件与另一元件存在“连接”、“耦合”或者“相连”的表述时,可以意味着其直接连接、耦合或相连,但应当理解的是,二者之间可能存在中间元件;即涵盖了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的位置关系。
应当注意到,使用“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应注意到,“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其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所指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的改变。
参见图2-图19,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用于实现纺丝组件拆分,具体包括保温台车、压力机、施力扳手、顶出装置、夹持器、内芯分解装置和分离刀,保温台车用于纺丝组件的存储和保温;压力机用于对纺丝组件的导流板施压,所述压力机的压力头与导流板对应贴合;所述施力扳手包括作业端和施力臂,所述作业端与锁紧螺母匹配;顶出装置用于将纺丝组件中的组件内芯脱离顶出壳体;夹持器用于纺丝组件的夹持移送;内芯分解装置用于将砂盒上的铝环挤压变形;分离刀用于部件分离和残余物料的清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组件煅烧不彻底,孔径变小,影响可防性的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下将高温的纺丝组件放入可移动保温台车中,然后将纺丝组件移至工作台,利用压力机及改进工具,将组件在保持下机温度下直接热分解成各个部件,然后将分解后组件的各个部件移至烧却炉煅烧,最后将煅烧后的部件进行后处理;采用此种方法,组件煅烧彻底,喷丝孔保持原有孔径,使生产可防性保持稳定。
具体地,本申请的保温台车包括台车本体101、保温箱体102、保温腔103、保温盖104和抓提手105;保温箱体102设置在所述台车本体101上;所述保温箱体102上设置有多个保温腔103,所述保温腔103与所述保温箱体102之间填充有保温层106;各所述保温腔103的顶部均对应设置有保温盖104;抓提手105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102的侧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抓提手105包括第一臂杆1051和第二臂杆1052,所述第一臂杆1051和所述第二臂杆1052均呈L型,在所述第一臂杆1051和所述第二臂杆1052的第一端部均设置有抓钩1053,所述第二臂杆1052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连接竖杆1054,连接竖杆1054与所述第一臂杆1051的中部铰接。通过抓提手的结构设计,抓取可靠稳定,能够稳定的勾住纺丝组件的上沿,也能够在狭小的保温腔内进行操作,且与纺丝组件的结构相匹配,从而保障了抓取和移动过程中安全,避免坠落导致的安全隐患。
保温腔103包括保温底撑板和金属网侧壁,保障了其支撑性能,也能够使得其更易于制作。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其实用性能,在保温箱体内还设置有加热腔107,各所述保温腔103的周边均盘绕有加热流道108,所述加热流道108与所述加热腔107连通,在所述加热腔107内设置有加热器109。再通过配套设置温控单元,温控单元用于检测保温腔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器工作,即通过温控单元的检测传感器检测保温腔内的温度,从而调整加热腔内的温度,避免保温腔内的温度过快流失,起到控温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盖104包括盖体1041、设置在所述盖体1041下部的隔热块1042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部的把手1043,隔热块1042为锥台结构。在进行保温盖和保温腔的扣合后,整体密封性能好,且有隔热块的阻热,热量流失的更少,隔热块和保温层可以采用同一种材质,如保温棉。
在操作过程中,当纺丝组件拆卸后,先将纺丝组件放入保温腔内,待需要批量进行拆分时,再通过抓提手一一提出,进行下一工序的作业,本申请能够在纺丝组件拆分后就对其进行拆分,进而各部件拆分后进行燃烧,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高。
夹持器,包括第一夹持板201、第二夹持板202和夹持臂203,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2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2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204铰接;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2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203,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均为弹性板,如薄钢板,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夹持过程中,能够发生一定的变形,从而具有一定的预紧力,更便于操作人员把控力度。
进一步地,为了更便于操作,在铰接轴204上设置有扭簧205,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上均设置有扭力孔206,所述扭簧205的两个作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2的扭力孔206对应设置。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结构设计,能够保障夹持板与纺丝组件具有足够的夹持力和摩擦力,从而避免纺丝组件的滑落。
本申请的夹持臂203包括臂杆207和设置在臂杆端部的握持部208,夹持臂的结构设计,能够便于操作,握持更方便,更便于施力,在提拉、推送等过程中,操作效率高,降低劳动强度,其扭簧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得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具有一定的夹持力,在夹持过程中,扭簧提供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便于实现定位、初步夹持、施力夹持、夹持移动的过程的转变。
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的内侧均设置有防滑部;对于防滑部的结构,本申请给出了几种具体的形式:
形式一:防滑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上的耐热防滑板209。
形式二:防滑部为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所述第二夹持板202上的筋板210,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211。
形式三:防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中部的耐热防滑板209、以及设置在所述耐热防滑板209两侧的筋板210,所述筋板210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211,所述耐热防滑板209的外端面较所述筋板210的外端面高。
上述结构中,耐热防滑板209和所述筋板210均与所述第一夹持板201和第二夹持板202通过螺栓212连接固定,耐热防滑板209可以采用氟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夹持过程中能够使得筋板和耐热防滑板同时受力。
内芯分解装置,其布设在工作台上,包括定位座301和切刀302,定位座301固定设置在工作台303上,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槽305;切刀铰接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切刀包括变形刀头306和驱动柄307,所述变形刀头与所述定位座的定位槽上部对应设置。铝环凸出砂盒几毫米,通过切刀的高度的设计,能够使得切刀与铝环水平对应,从而实例将铝环挤压变形,使得内部的其他部件均能够快速取出。
切刀302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定位单元,所述定位单元包括定位套308和切刀铰轴309,所述切刀铰轴309的下部与定位套308通过轴承310连接,所述切刀铰轴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台肩311,所述切刀铰轴的上部为螺纹段,所述切刀与所述支撑台肩贴合,并通过螺母312固定。本申请的定位单元的设置,能够保障切刀在动作过程中施力水平,避免工作人员在施力过程中发生侧偏,导致切刀与铝环的对位脱离并造成人员伤害,提高了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所述定位套底部设置有下底板313,所述下底板和定位座均与所述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为了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在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凸台314,上限位凸台的设计,能够使得切刀有效的定位和导向,避免切刀与铝环接触不稳定,提高在施力过程中的稳定性。
定位槽305为半圆形,与所述定位槽305对应的工作台上设置有耐磨板304,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楔形槽,所述耐磨板304匹配设置在所述楔形槽内,其一方面可以进行校准高度,另一方面可以选用适合的材质或结构,便于进行推送和定位。
还包括卡旋扳手,所述卡旋扳手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两个旋转臂,所述盘体下部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匹配的卡旋块;分离刀包括分离刀柄403和分离刀片404,通过所述分离刀片404插入相邻两贴合部件的缝隙,并将两部件分离;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定位套筒501、设置在定位套筒底部的升降顶杆502和驱动所述升降顶杆的驱动动力推杆503。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纺丝组件拆分方法,利用上述的纺丝组件拆分系统进行纺丝组件的拆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保温:将纺丝组件从纺丝机上拆卸下来,并放入保温台车内进行保温;
施压:将保温台车中的纺丝组件提送至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机对导流压盖施压后,再对锁紧螺母施力,使得锁紧螺母松动;
顶出:将锁紧螺母松动后的纺丝组件提送至顶出装置,卸下锁紧螺母,并将组件内芯顶出壳体;
初步分离:将组件内芯已送至分解工作台上,将导流板、喷丝板和砂盒进行分离,并对喷丝板和导流板上的残余物料进行清理;
砂盒分离:将砂盒内的铝环进行挤压变形,并取出铝环,清除砂盒内的金刚砂、粘网和残余物料;
将分离后的各部件运送至烧却现场,摆放入烧却栏,等待烧却清理。
工作过程中,先将纺丝组件从纺丝机上拆卸下来,并放入保温台车内,将纺丝组件随保温台车移送至压力机工位处,通过提抓手将纺丝组件提出,并送入压力机,此时如果压力头过大,无法直接对导流板施压,可以再导流板上放入压力柱,此时压力柱与锁紧螺母不接触且高于锁紧螺母,或者如图所示,直接对导流压盖施压,压力头施压后,通过施力扳手将锁紧螺母的松开,为了便于施力,施力扳手的施力臂长度至少1m以上;对松开锁紧螺母的纺丝组件通过提抓手再次提起,并移送入定位套筒内,此时通过卡旋扳手将锁紧螺母卸下,并通过升降顶杆顶出组件内芯,实现了壳体、组件内芯、锁紧螺母的分离。在通过分离刀将喷丝板与砂盒分离,此时喷丝板和砂盒为贴合结构,因此相对较好分离,将分离后的喷丝板的残余原料刮除干净再讲砂盒与导流板分离,并对导流板的残余原料刮除干净,此时砂盒内还有铝环和分流块,通过夹持器将砂盒移送至内芯分解装置中,驱动切刀,是的铝环挤压变形,从而再由分离刀取出铝环和分流块,初步清理分流块和砂盒内的金刚砂和残余原料,将分离后的各组件分类并送至烧却现场,等待等待烧却清理。
本文中术语“和/或”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上文已详细描述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应理解,这些实施例的作用仅在于举例,而不在于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适用或构造。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方式限定。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对前述各实施例作出诸多改变,这些改变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用于实现纺丝组件拆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保温台车,其用于纺丝组件的存储和保温;
压力机,其用于对纺丝组件的导流板施压,所述压力机的压力头与导流板对应贴合;
施力扳手,所述施力扳手包括作业端和施力臂,所述作业端与锁紧螺母匹配;
顶出装置,其用于将纺丝组件中的组件内芯脱离顶出壳体;
夹持器,其用于纺丝组件的夹持移送;
内芯分解装置,其用于将砂盒上的铝环挤压变形;以及
分离刀,用于部件分离和残余物料的清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台车包括:
台车本体;
保温箱体,其设置在所述台车本体上;
保温腔,所述保温箱体上设置有多个保温腔,所述保温腔与所述保温箱体之间填充有保温层;
保温盖,各所述保温腔的顶部均对应设置有保温盖;以及
抓提手,其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提手包括第一臂杆和第二臂杆,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均呈L型,在所述第一臂杆和所述第二臂杆的第一端部均设置有抓钩,所述第二臂杆的第二端部设置有连接竖杆,连接竖杆与所述第一臂杆的中部铰接;
所述保温腔包括保温底撑板和金属网侧壁;所述保温盖包括盖体、设置在所述盖体下部的隔热块和设置在所述盖体上部的把手,所述隔热块为锥台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内还设置有加热腔,各所述保温腔的周边均盘绕有加热流道,所述加热流道与所述加热腔连通,在所述加热腔内设置有加热器;还包括温控单元,所述温控单元检测保温腔内的温度并控制所述加热器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器包括:
第一夹持板;
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均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一端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以及
夹持臂,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第二端部均设置有夹持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上设置有扭簧,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上均设置有扭力孔,所述扭簧的两个作业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所述第二夹持板的扭力孔对应设置;
所述夹持臂包括臂杆和设置在臂杆端部的握持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均为弹性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部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中部的耐热防滑板、和/或设置在所述耐热防滑板两侧的筋板,所述筋板上设置有多道防滑齿,所述耐热防滑板的外端面较所述筋板的外端面高,所述耐热防滑板和所述筋板均与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分解装置包括:
定位座,其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定位座上设置有圆弧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上部设置有上限位凸台;以及
切刀,其铰接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切刀包括变形刀头和驱动柄,所述变形刀头与所述定位座的定位槽上部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卡旋扳手,所述卡旋扳手包括盘体和设置在所述盘体上的两个旋转臂,所述盘体下部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匹配的卡旋块;
所述分离刀包括分离刀柄和分离刀片,通过所述分离刀片插入相邻两贴合部件的缝隙,并将两部件分离;所述顶出装置包括定位套筒、设置在定位套筒底部的升降顶杆和驱动所述升降顶杆的驱动动力推杆。
10.一种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方法,利用上述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进行纺丝组件的拆分,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保温:将纺丝组件从纺丝机上拆卸下来,并放入保温台车内进行保温;
施压:将保温台车中的纺丝组件提送至压力机上,通过压力机对导流压盖施压后,再对锁紧螺母施力,使得锁紧螺母松动;
顶出:将锁紧螺母松动后的纺丝组件提送至顶出装置,卸下锁紧螺母,并将组件内芯顶出壳体;
初步分离:将组件内芯已送至分解工作台上,将导流板、喷丝板和砂盒进行分离,并对喷丝板和导流板上的残余物料进行清理;
砂盒分离:将砂盒内的铝环进行挤压变形,并取出铝环,清除砂盒内的金刚砂、粘网和残余物料;
将分离后的各部件运送至烧却现场,摆放入烧却栏,等待烧却清理。
CN202010287401.5A 2020-04-13 2020-04-13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Active CN1116043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401.5A CN111604351B (zh) 2020-04-13 2020-04-13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87401.5A CN111604351B (zh) 2020-04-13 2020-04-13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4351A true CN111604351A (zh) 2020-09-01
CN111604351B CN111604351B (zh) 2021-06-08

Family

ID=721959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87401.5A Active CN111604351B (zh) 2020-04-13 2020-04-13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435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6625A (zh) * 2020-12-30 2021-04-09 合肥新胜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纤维制备方法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8203A (en) * 1959-06-12 1961-01-17 Dow Chemical Co Spinnerette wrench
CN2277999Y (zh) * 1996-08-20 1998-04-08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 整体易拆卸式纺丝箱
CN2427529Y (zh) * 2000-05-11 2001-04-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
US20070116640A1 (en) * 2005-06-16 2007-05-24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tanium dioxide nanoro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1769153U (zh) * 2010-06-02 2011-03-23 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高温喷丝板的工具
CN103184567A (zh) * 2013-03-22 2013-07-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可在线煅烧的纺丝箱体
CN103433716A (zh) * 2013-07-23 2013-12-11 东华大学 一种纺丝组件的自动拆卸装置及方法
CN203973167U (zh) * 2014-07-29 2014-12-03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液压式纺丝组件拆卸装置
CN204080215U (zh) * 2014-07-02 2015-01-07 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纺丝箱体
CN206033934U (zh) * 2016-08-17 2017-03-22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纺丝组件拆卸装置
CN106894100A (zh) * 2017-04-11 2017-06-27 湖北优布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06289344U (zh) * 2016-11-02 2017-06-30 珠海市华纶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组件电磁保温装置
CN207577800U (zh) * 2017-11-28 2018-07-06 神马博列麦(平顶山)气囊丝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66气囊用工业长丝纺丝组件的分解装置
CN109295509A (zh) * 2018-11-23 2019-02-01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箱
CN209227114U (zh) * 2018-12-11 2019-08-09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热分解用车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68203A (en) * 1959-06-12 1961-01-17 Dow Chemical Co Spinnerette wrench
CN2277999Y (zh) * 1996-08-20 1998-04-08 大连合成纤维研究所 整体易拆卸式纺丝箱
CN2427529Y (zh) * 2000-05-11 2001-04-2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 纺丝组件主体解体专用工具
US20070116640A1 (en) * 2005-06-16 2007-05-24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tanium dioxide nanoro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1769153U (zh) * 2010-06-02 2011-03-23 扬州天富龙汽车内饰纤维有限公司 一种拆卸高温喷丝板的工具
CN103184567A (zh) * 2013-03-22 2013-07-03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可在线煅烧的纺丝箱体
CN103433716A (zh) * 2013-07-23 2013-12-11 东华大学 一种纺丝组件的自动拆卸装置及方法
CN204080215U (zh) * 2014-07-02 2015-01-07 江苏百利达股份有限公司 可拆卸纺丝箱体
CN203973167U (zh) * 2014-07-29 2014-12-03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液压式纺丝组件拆卸装置
CN206033934U (zh) * 2016-08-17 2017-03-22 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纺丝组件拆卸装置
CN206289344U (zh) * 2016-11-02 2017-06-30 珠海市华纶无纺布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组件电磁保温装置
CN106894100A (zh) * 2017-04-11 2017-06-27 湖北优布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207577800U (zh) * 2017-11-28 2018-07-06 神马博列麦(平顶山)气囊丝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锦纶66气囊用工业长丝纺丝组件的分解装置
CN109295509A (zh) * 2018-11-23 2019-02-01 北京中丽制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纺丝箱
CN209227114U (zh) * 2018-12-11 2019-08-09 浙江尤夫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组件热分解用车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越等: "喷丝板的发展现状", 《纺织机械》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6625A (zh) * 2020-12-30 2021-04-09 合肥新胜塑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纤维制备方法
CN112626625B (zh) * 2020-12-30 2021-11-16 江门光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纤维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4351B (zh) 2021-06-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4351B (zh) 聚合物纤维纺丝组件拆分系统及拆分方法
CN107030772A (zh) 一种具有自动更换刀片功能的纸管分切机
CN212385345U (zh) 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夹持器
CN212386519U (zh) 纺丝组件拆分系统的保温台车
CN114311555B (zh) 一种边开边旋转瓶口注塑装置
CN209541431U (zh) 一种全自动热处理生产线
CN214399473U (zh) 一种石墨坩埚夹具
JP4844875B2 (ja) 押出成形装置
CN113600730A (zh) 一种具有保温结构的回转平台加工用锻造装置
CN209367543U (zh) 一种便于固定的钢材用牵引装置
CN216179746U (zh) 一种三滴机用bdf垂冷初模抱钳
CN113772923B (zh) 玻璃液搅拌棒打捞组件和打捞方法
CN217195337U (zh) 一种金属材料红冲加热装置
CN220920909U (zh) 一种铸件工件工装装置
CN214879535U (zh) 一种电连熔炉钨坩埚起吊装置
CN114226478B (zh) 一种航天火工装置用含能粉体材料铜管自动拉伸装置
CN219223296U (zh) 一种废旧金属加工用的高温煅烧炉
CN217801456U (zh) 一种陶瓷厂使用的窑炉辊棒钩
CN219957192U (zh) 一种钨钼制品的高温拉升检测装置
CN213808585U (zh) 一种汽车刹车制动鼓
CN212558357U (zh) 一种玻璃器皿自动取料装置
CN217077414U (zh) 一种玻璃纤维拉丝冷却定型装置
CN203333155U (zh) 一种用于圆柱形产品的吊具
CN218561941U (zh) 一种手持可移动的离型纸断点连接装置
CN210176299U (zh) 一种环形锻件用吊装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