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2413B - 音响设备 - Google Patents

音响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2413B
CN111602413B CN201980007202.XA CN201980007202A CN111602413B CN 111602413 B CN111602413 B CN 111602413B CN 201980007202 A CN201980007202 A CN 201980007202A CN 111602413 B CN111602413 B CN 1116024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aker
ear signal
signal
speakers
reproduc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2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2413A (zh
Inventor
林繁利
渡边隆太郎
板桥徹德
中川亨
堂前拓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2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04R5/023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in a chair, pillow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2Spatial or 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f 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02Casings; Cabinets ; Supports therefor; Mountings therein
    • H04R1/025Arrangements for fixing loudspeaker transducers, e.g. in a box, furni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3/00Systems employing more than two channels, e.g. quadraphonic
    • H04S3/002Non-adaptive circuits, e.g. manually adjustable or static, for enhancing the sound image or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3Acoustic transducers and sound field adaptation in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SSTEREOPHONIC SYSTEMS 
    • H04S2420/00Techniques used stereophonic systems covered by H04S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its groups
    • H04S2420/01Enhancing the perception of the sound image or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using 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s [HRTF's] or equivalents thereof, e.g. interaural time difference [ITD] or interaural level difference [IL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ereophonic System (AREA)
  • 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AREA)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 Circuit For Audible Band Transduc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有利于减少从分别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扬声器输出的串扰分量。通过使用以背靠背方式布置的至少两个扬声器再现具有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以减少串扰分量。例如,扬声器是设置在头枕或头枕附接至的座椅上的扬声器。例如,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各自具有的方向性是双向的或单向的。

Description

音响设备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音响设备。具体地,本技术涉及一种减少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相应扬声器输出的串扰分量的音响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提议使用头枕扬声器的立体声再现系统(虚拟环绕系统)。该立体声再现系统通过使用包括左头枕扬声器和右头枕扬声器的两个头枕扬声器来实现虚拟环绕。为了实现这种立体声再现系统,需要减少串扰分量。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一种使用扬声器阵列来再现每个座椅的用户特有音频信号的扩音器系统。专利文献1所提出的技术通过使用在扬声器阵列上执行信号处理而形成的方向性,允许不同的用户听到不同的音频信号。然而,该技术需要扩音器阵列并且由于扬声器阵列应布置在至少两个收听位置之间而使得该技术具有位置局限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经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52365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技术的目的是有利地减少从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相应扬声器输出的串扰分量。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技术的构思在于一种音响设备,该音响设备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个信号赋予方向性并且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个信号以减少串扰分量。
根据本技术,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赋予方向性并且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以减少串扰分量。例如,扬声器可以是安装在头枕或设置有头枕的座椅中的扬声器。例如,赋予左耳信号的方向性与赋予右耳信号的方向性可以是双向方向性或单向方向性。
例如,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可以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可以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可替代地,例如,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相比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的位置处;并且相比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的位置处。在这种情况下,例如,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可以是同一扬声器。
可替代地,例如,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可替代地,例如,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可以用作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可以用作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可替代地,例如,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可以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可以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第一副扬声器可以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第二幅扬声器可以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第一副扬声器可以用作左耳再现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右耳再现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并且第二副扬声器可以用作右耳再现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左耳再现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例如,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可以形成单向方向性或双向方向性;并且低频的副扬声器可以形成双向方向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技术,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赋予方向性并且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以减少串扰分量。因此,本技术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本技术并不具有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约束,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
发明的有利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有利地减少从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相应扬声器输出的串扰分量。应注意,此处所述的效果并非是限制性的并且可以是本公开中描述的任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2]图2是示出生成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信号处理设备的配置例的框图。
[图3]图3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4]图4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5]图5是示出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6]图6是示出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7]图7是示出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8]图8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9]图9是示出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10]图10是示出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11]图11是示出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12]图12是示出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13]图13是示出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图14]图14是示出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的配置例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为“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应注意,将按照下列顺序展开描述。
1.实施方式
2.变形
<1.实施方式>
[音响设备]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A的配置例。音响设备10A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LS、11RP、以及11R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即,安装在交通工具中的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集成一起。
扬声器11LP和11LS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L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LP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LS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后方表面上。
扬声器11RP和11RS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R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RP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RS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L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此外,扬声器11R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R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应注意,此处所述的表述“相同位置”不一定必须指完全相同的位置。允许一些微小的偏差。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由信号处理器14L通过从左耳信号S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L对反相信号SL′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
此外,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驱动扬声器11RP。由信号处理器14R通过从右耳信号S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R对反相信号SR′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
在图1中,虚线指示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应注意,为了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11LP和11LS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
图2示出了生成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和右耳信号SR的信号处理设备300的配置例。信号处理设备300包括声源再现部301、3D声音图像处理部302、以及放大器303。例如,声源再现部301对构成环绕声音信号的5声道声音信号、7声道声音信号等进行再现。将这种声道声音信号提供给3D声音图像处理部302。
3D声音图像处理部302对相应的声道声音信号执行虚拟声音图像定位处理并且生成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放大器303对通过3D声音图像处理部302获得的左耳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左耳信号变成左耳信号SL。此外,放大器303对通过3D声音图像处理部302获得的右耳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右耳信号变成右耳信号SR。
图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A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L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level,水平)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A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R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A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因此,音响设备10A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A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二实施方式”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B的配置例。在图3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B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LS、11RP、以及11R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集成一起。
扬声器11LP和11LS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L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LP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LS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后方表面上。
扬声器11RP和11RS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R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RP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RS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相比于扬声器11LP,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扬声器11RP侧的位置处。此外,相比于扬声器11RP,扬声器11RS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扬声器11LP侧的位置处。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由信号处理器14L通过从左耳信号S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L对反相信号SL′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
此外,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由信号处理器14R通过从右耳信号S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R对反相信号SR′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
在图3中,虚线表示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
图3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B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L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在这种情况下,相比于扬声器11LP,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扬声器11RP侧的位置处。相应地,关于双向方向性的零方向更靠近右耳方向。相比于图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A,这使得可以减少朝向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更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B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R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3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B还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因此,音响设备10B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B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三实施方式”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C的配置例。在图4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C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LS、11RP、以及11R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
扬声器11LP和11LS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L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LP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LS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后方表面上。
扬声器11RP和11RS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R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RP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RS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R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此外,扬声器11R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L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应注意,此处所述的表述“相同位置”不一定必须指完全相同的位置。允许一些微小的偏差。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由信号处理器14L通过从左耳信号S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L对反相信号SL′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
此外,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由信号处理器14R通过从右耳信号S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R对反相信号SR′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
在图4中,虚线表示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
图4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C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L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R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相应地,关于双向方向性的零方向几乎与右耳方向一致。这使得朝向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几乎可以减少为零,并且这使得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可以大幅性地减小。此外,音响设备10C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R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4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C还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并且减少串扰分量。因此,音响设备10C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C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应注意,在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并且扬声器之间的距离恒定的情况下,由于再现信号具有更低的频率,所以变得更易于形成方向性。换言之,当扬声器之间的距离变长时,难以在较高的频率形成方向性。在图4示出的音响设备10C的情况下,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之间的距离较长。该距离使得相对于再现信号的高频分量难以形成方向性。
“第四实施方式”
图5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D的配置例。在图5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D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LS、11RP、以及11R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
扬声器11LP和11LS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L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LP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LS构成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后方表面上。
扬声器11RP和11RS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R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扬声器11RP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此外,扬声器11RS构成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扬声器11L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L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此外,扬声器11RS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R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应注意,此处所述的表述“相同位置”不一定必须指完全相同的位置。允许一些微小的偏差。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由信号处理器14L通过从左耳信号S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L对反相信号SL′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
此外,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由信号处理器14R通过从右耳信号S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S。在这种情况下,信号处理器14R对反相信号SR′的电平进行调整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
在图5中,虚线表示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的单向方向性。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单向方向性。
图5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D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LS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通过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的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在这种情况下,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朝向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高于在图1示出的音响设备10A的情况下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再现声音,但是可以大幅地降低朝向后表面侧传播的声音的等级。此外,音响设备10D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5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D还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而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个信号并且减少串扰分量。因此,音响设备10D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D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应注意,尽管将省去细节描述,然而,图3和图4中示出的上述音响设备10B和10C可以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与图5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D的情况相似的方式而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
“第五实施方式”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E的配置例。在图6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E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RP、11SA、以及11SB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
扬声器11L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扬声器11R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扬声器11SA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后方表面上。扬声器11SB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扬声器11SA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L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此外,扬声器11SB在第一方向上与扬声器11RP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应注意,此处所述的表述“相同位置”不一定必须指完全相同的位置。允许一些微小的偏差。
扬声器11LP和11SA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中高频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SA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A构成副扬声器。扬声器11LP和11SB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低频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SB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B构成副扬声器。
扬声器11RP和11SB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中高频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SB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B构成副扬声器。扬声器11RP和11SA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低频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SA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A构成副扬声器。
通过包括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低频分量和中高频分量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通过包括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低频分量和中高频分量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
高通滤波器15LH从左耳信号SL中提取中高频分量SLH。接着,信号处理器14LH对通过高通滤波器15LH获得的中高频分量SLH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H′,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A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中高频,如虚点线指示。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B(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的双向方向性。
此外,低通滤波器15LL从左耳信号SL中提取低频分量SLL。接着,信号处理器14LL对通过低通滤波器15LL获得的低频分量SL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L′,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B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低频,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了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A(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低频的双向方向性。
高通滤波器15RH从右耳信号SR中提取中高频分量SRH。接着,信号处理器14RH对通过高通滤波器15RH获得的中高频分量SRH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H′,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B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
此外,低通滤波器15RL从右耳信号SR中提取低频分量SRL。接着,信号处理器14RL对通过低通滤波器15RL获得的低频分量SR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L′,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A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低频。
加法器16A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LH获得的反相信号SLH′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RL获得的反相信号SRL′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A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A。此外,加法器16B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RH获得的反相信号SRH′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LL获得的反相信号SLL′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B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B。
图6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E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A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中高频。因此,关于左耳信号的中高频,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E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B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这也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的中高频有关的串扰分量。
此外,音响设备10E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B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低频。因此,关于左耳信号的低频,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c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相比较,朝向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几乎为零,并且这使得可以大幅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E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A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低频。这也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而大幅减少与右耳信号的低频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6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E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以短距离布置的两个扬声器用于中高频分量。这使得可以容易地赋予双向方向性。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以长距离布置的两个扬声器用于低频分量。因此,串扰分量的传播方向变得更靠近关于双向方向性的零方向,并且这使得可以大幅减少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E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E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六实施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F的配置例。在图7中,以与图6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6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F通过与图6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E相似的方式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RP、11SA、以及11SB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
通过包括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低频分量和中高频分量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通过包括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低频分量和中高频分量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
信号处理器14LH对通过高通滤波器15LH获得的中高频分量SLH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H′,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A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中高频,如由虚点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B(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的单向方向性。
此外,信号处理器14LL对通过低通滤波器15LL获得的低频分量SL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L′,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B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低频,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A(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低频的双向方向性。
信号处理器14RH对通过高通滤波器15RH获得的中高频分量SRH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H′,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B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此外,信号处理器14RL对通过低通滤波器15RL获得的低频频分量SR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L′,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A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低频。
加法器16A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LH获得的反相信号SLH′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RL获得的反相信号SRL′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A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A。此外,加法器16B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RH获得的反相信号SRH′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LL获得的反相信号SLL′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B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B。
图7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F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A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中高频。因此,关于左耳信号的中高频,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F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B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中高频。这也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的中高频有关的串扰分量。
此外,音响设备10F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B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的低频。因此,关于左耳信号的低频,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c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相比较,朝向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几乎为零,并且这使得可以大幅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F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A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的低频。这也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而大幅减少与右耳信号的低频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7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F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和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以短距离布置的两个扬声器用于中高频分量。这使得可以容易赋予单向方向性。此外,在这种情况下,以长距离布置的两个扬声器用于低频分量。因此,串扰分量的传播方向变得更靠近关于双向方向性的零方向,并且这使得可以大幅减少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F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F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应注意,图6和图7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E和10F向低频赋予双向方向性。尽管未示出,然而,也可以向低频赋予单向方向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
“第七实施方式”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G的配置例。在图8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G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RP、以及11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
将扬声器11L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将扬声器11R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将扬声器11S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中央后方表面上。
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扬声器11S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应注意,此处所述的表述“中间位置”不一定必须指精确的中间位置。允许一些微小的偏差。
扬声器11LP和11S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构成副扬声器。
扬声器11RP和11S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S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S构成副扬声器。如上所述,扬声器11S用作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
信号处理器14L对左耳信号S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
此外,信号处理器14R对右耳信号SR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加法器16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L获得的反相信号SL′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R获得的反相信号SR′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
图8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G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G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8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G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S用作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因此,音响设备10G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G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八实施方式”
图9示出了根据第八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H的配置例。在图9中,以与图8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8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H通过与图8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G相似的方式而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RP、以及11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
信号处理器14L对左耳信号S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S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S(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单向方向性。
信号处理器14R对右耳信号SR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S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加法器16将通过信号处理器14L获得的反相信号SL′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R获得的反相信号SR′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S。
图9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H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S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H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S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9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H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S用作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因此,音响设备10H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H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九实施方式”
图10示出了根据第九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I的配置例。在图10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I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和11RP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例如,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头枕13,头枕13附接至交通工具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与头枕13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
扬声器11L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左前方表面上。扬声器11RP安装在扬声器安装元件12的右前方表面上。此处,扬声器11LP和扬声器11RP在与收听者M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介于扬声器11LP与扬声器11RP之间。
扬声器11LP和11RP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和11RP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构成副扬声器。
此外,扬声器11RP和11LP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P和11LP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P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P构成副扬声器。
如上所述,扬声器11RP,即,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相反,扬声器11LP,即,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信号处理器14L对左耳信号S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RP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LP(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单向方向性。
此外,信号处理器14R对右耳信号SR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LP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加法器16L将左耳信号SL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R获得的反相信号SR′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L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LP。加法器16R将右耳信号SR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L获得的反相信号SL′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R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扬声器11RP。
图10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I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RP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I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LP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10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I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P,即,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相反,扬声器11LP,即,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因此,音响设备10I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I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十实施方式”
图11示出了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J的配置例。在图11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在多个座椅并排布置的状态下,假设将音响设备10J安装在电影院、主题公园(游乐场、温泉)等中。
在两个相邻的座椅之中,A侧座椅(左侧座椅)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A和11RA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A。此处,扬声器11LA和扬声器11RA在与收听者MA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A介于扬声器11LA与扬声器11RA之间。扬声器安装元件12A固定至头枕13A,头枕13A附接至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A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A与头枕13A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扬声器11LA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A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
此外,在两个相邻的座椅之中,B侧座椅(右侧座椅)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B和11RB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B。此处,扬声器11LB和扬声器11RB在与收听者MB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B介于扬声器11LB与扬声器11RB之间。扬声器安装元件12B固定至头枕13B,头枕13B附接至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B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B与头枕13B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扬声器11LB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B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
此处,A侧座椅的扬声器11RA与B侧座椅的扬声器11LB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A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B构成副扬声器。此外,B侧座椅的扬声器11LB和A侧座椅的扬声器11RA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B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A构成副扬声器。
信号处理器14A对A侧右耳信号SRA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A′,使得A侧座椅通过使用扬声器11RA和11LB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如由虚点线指示的。信号处理器14B对B侧左耳信号SLB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B′,以使得B侧座椅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如由虚线指示的。
加法器16A将A侧右耳信号SRA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B获得的B侧反相信号SLB′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A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A侧扬声器11RA。加法器16B将B侧左耳信号SLB与通过信号处理器14A获得的A侧反相信号SRA′相加。通过由加法器16B获得的加算信号来驱动B侧扬声器11LB。
图1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J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A和11LB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A侧座椅的右耳信号。因此,关于右耳信号,朝向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的左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明显低于朝向坐在A侧座椅的收听者MA的右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B侧座椅有关的串扰分量。
此外,音响设备10J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B和11RA而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B侧座椅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坐在A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A的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明显低于朝向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的左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A侧座椅有关的串扰分量。
应注意,尽管将省去细节描述,然而,图1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J通过与B侧座椅的左耳信号的再现相似的方式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A侧座椅的左耳信号。这使得可以减少与相邻座椅有关的串扰分量。同样,尽管将省去细节描述,然而,音响设备10J通过与A侧座椅的右耳信号的再现相似的方式来再现具有单向方向性的B侧座椅的右耳信号。这使得可以减少与相邻座椅有关的串扰分量。
“第十一实施方式”
图12示出了根据第十一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K的配置例。在图12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在两个座椅背靠背布置的状态下,假设音响设备10K用于主题公园等的景点。
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座椅之中,A侧座椅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A和11RA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A。此处,扬声器11LA和扬声器11RA在与收听者MA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A介于扬声器11LA与扬声器11RA之间。扬声器安装元件12A固定至头枕13A,头枕13A附接至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A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A与头枕13A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扬声器11LA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A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
此外,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座椅之中,B侧座椅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B和11RB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B。此处,扬声器11LB和扬声器11RB在与收听者MB的左右方向对应的第一方向上(由箭头P指示)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且头枕13B介于扬声器11LB与扬声器11RB之间。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B固定至被附接至座椅的座椅靠背(未示出)的上方中央部分的头枕13B。应注意,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B固定至座椅靠背。可替代地,可以将扬声器安装元件12B与头枕13B或座椅的座椅靠背进行集成。扬声器11LB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B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
此处,扬声器11LA和11LB是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A和11LB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LA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LB构成副扬声器。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A。信号处理器14L对左耳信号S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以使得扬声器11LA和11LB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如由虚线指示的。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A和11RB(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双向方向性。通过由信号处理器14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B。
此外,扬声器11RA和11RB是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A和11RB构成背靠背布置以赋予方向性的两个扬声器。在这种情况下,扬声器11RA构成主扬声器,并且扬声器11RB构成副扬声器。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A。信号处理器14R对右耳信号SR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以使得扬声器11RA和11RB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通过由信号处理器14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B。
图12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K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A和11LB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坐在A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A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A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左耳信号是反相信号,但是,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也能听到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朝向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的右耳方向(由箭头d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B的左耳方向(由箭头c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此外,图12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K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A和11RB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因此,关于右耳信号,朝向坐在A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A的左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A的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右耳信号是反相信号,但是,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也能听到该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朝向坐在B侧座椅上的收听者MB的左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B的右耳方向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12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K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座椅上安装四个扬声器。因此,音响设备10K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K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第十二实施方式”
图13示出了根据第十二实施方式的音响设备10L的配置例。在图13中,以与图1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与图1相似的结构元件,并且将适当省去其细节描述。音响设备10L通过与图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A相似的方式而包括设置有扬声器11LP、11LS、11RP、以及11RS的扬声器安装元件12。
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左耳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P。通过用于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的右耳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P。
信号处理器14L对左耳信号SL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L′,以使得扬声器11LP和11LS再现具有方向性的左耳信号。此处,例如,信号处理器14L能够基于通过用户操作生成的控制信号CL对生成反相信号SL′的处理进行切换,以使得左耳信号的方向性变为由图13中的虚线指示的双向方向性或由图14中的虚线指示的单向方向性。应注意,为简化附图,未示出通过扬声器11RP和11RS(后面所述)再现的右耳信号的方向性。通过由信号处理器14L获得的反相信号SL′来驱动扬声器11LS。
此外,信号处理器14R对右耳信号SR进行处理,并且生成具有调整电平的反相信号SR′,以使得扬声器11RP和11RS再现具有方向性的右耳信号。此处,通过与上述所述信号处理器14L相似的方式,信号处理器14R还能够基于控制信号CL对生成反相信号SR′的处理进行切换,以使得右耳信号的方向性变为双向方向性或单向方向性。通过由信号处理器14R获得的反相信号SR′来驱动扬声器11RS。
图13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L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LP和11L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或单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因此,关于左耳信号,朝向收听者M的右耳方向(由箭头b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变得低于朝向收听者M的左耳方向(由箭头a指示)传播的声音的等级,并且这使得可以减少与左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此外,音响设备10L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扬声器11RP和11RS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或单向方向性的右耳信号。这还使得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来减少与右耳信号有关的串扰分量。
如上所述,图13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L使用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来再现具有双向方向性的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并且减少串扰分量。因此,音响设备10L不需要诸如扬声器阵列等多个扩音器,不同于使用扬声器阵列的情况,音响设备10L不受关于扬声器的布置的位置的限制,并且可以有利地减少串扰分量并且实现有利的立体声再现(虚拟环绕)。
此外,图13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L能够对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赋予的方向性在双向方向性与单向方向性之间进行选择性地切换。在这种情况下,双向方向性使得可以更多地减少串扰分量,而单向方向性使得可以大幅减少朝向后表面侧传播的声音的等级。
应注意,尽管图13和图14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L与图1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A对应,然而,也可以通过相似的方式配置与图3或图4中示出的音响设备10B或10C对应的音响设备。
<2.变形>
应注意,根据上述所述实施方式,已经将双向方向性和单向方向性描述为赋予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的方向性来减少串扰分量的实施例。然而,只要可以减少串扰分量,则方向性并不局限于此。
此外,上述所述实施方式通过例证形式公开了本技术,并且显而易见,在不背离本技术的主题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实施方式做出改造或替换。即,为了确定本技术的主题,应考虑权利要求。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配置如下。
(1)一种音响设备,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个信号赋予方向性并且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再现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以减少串扰分量。
(2)根据(1)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扬声器是安装在头枕或设置有头枕的座椅中的扬声器。
(3)根据(1)或(2)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被赋予至左耳信号的方向性和被赋予至右耳信号的方向性是双向方向性。
(4)根据(1)或(2)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被赋予至左耳信号的方向性和被赋予至右耳信号的方向性是单向方向性。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
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6)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相比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的位置处;
相比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的位置处。
(7)根据(6)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是同一扬声器。
(8)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
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9)根据(1)、(2)、或(4)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
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还用作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10)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第一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第二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第一副扬声器用作左耳再现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右耳再现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并且
第二副扬声器用作右耳再现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左耳再现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
(11)根据(10)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用于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形成单向方向性或双向方向性,并且用于低频的副扬声器形成双向方向性。
参考标号列表
10A,10B,10C,10D,10E,10F,10G,10H,10I,10J,10K,10L 音响设备
11LP,11RP,11LS,11RS,11SA,11SB,11S,11LA,11RA,11LB,11RB扬声器
12,12A,12B 扬声器安装元件
13,13A,13B 头枕
14L,14R,14LL,14LH,14RH,14RL,14A,14B 信号处理器
15LL,15RL 低通滤波器
15LH,15RH 高通滤波器
16,16L,16R,16A,16B 加法器
300 信号处理设备
301 声源再现部
302 3D声音图像处理部
303 放大器
M,MA,MB 收听者。

Claims (8)

1.一种音响设备,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赋予方向性并且再现所述左耳信号和所述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以减少串扰分量,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和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相比于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的位置处;
相比于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在更靠近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所述扬声器是安装在头枕或设置有所述头枕的座椅中的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赋予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方向性和赋予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方向性是双向方向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赋予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方向性和赋予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方向性是单向方向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副扬声器是同一扬声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音响设备,其中,
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还用作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副扬声器;并且
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还用作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副扬声器。
7.一种音响设备,通过使用背靠背布置的至少两个相应扬声器来向左耳信号和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赋予方向性并且再现所述左耳信号和所述右耳信号中的每一者以减少串扰分量,其中,
背靠背布置的两个扬声器包括用于形成方向性的主扬声器和副扬声器;
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主扬声器与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主扬声器在第一方向上按照预定的间隔进行布置;
第一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并且第二副扬声器与用于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所述主扬声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位置处;
所述第一副扬声器用作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并且
所述第二副扬声器用作再现所述右耳信号的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和再现所述左耳信号的低频的副扬声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音响设备,
其中,用于所述中高频的副扬声器形成单向方向性或双向方向性,并且用于所述低频的副扬声器形成双向方向性。
CN201980007202.XA 2018-01-12 2019-01-10 音响设备 Active CN111602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3187 2018-01-12
JP2018-003187 2018-01-12
PCT/JP2019/000602 WO2019139103A1 (ja) 2018-01-12 2019-01-10 音響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413A CN111602413A (zh) 2020-08-28
CN111602413B true CN111602413B (zh) 2021-12-24

Family

ID=67219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202.XA Active CN111602413B (zh) 2018-01-12 2019-01-10 音响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159886B2 (zh)
JP (1) JP7290113B2 (zh)
CN (1) CN111602413B (zh)
DE (1) DE112019000390T5 (zh)
WO (1) WO20191391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78488B2 (en) 2017-12-20 2021-11-16 Sony Corporation Acoustic device
US20230188889A1 (en) * 2020-03-26 2023-06-15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Sound system
JPWO2021199382A1 (zh) * 2020-04-01 2021-10-07
GB2600538B (en) * 2020-09-09 2023-04-05 Tymphany Worldwide Enterprises Ltd Method of providing audio in a vehicle, and an audio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FR3115504B1 (fr) * 2020-10-22 2022-10-14 Focal Jmlab Appui-tete sonorise et siege associe
JPWO2022180685A1 (zh) * 2021-02-24 2022-09-01
US11632644B2 (en) * 2021-03-25 2023-04-18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Virtual soundstage with compact speaker array and interaural crosstalk cancellation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406A (zh) * 2011-06-02 2012-12-05 株式会社电装 三维声音装置
CN105191348A (zh) * 2013-05-07 2015-12-23 伯斯有限公司 模块化的基于头枕的音频系统
CN105210391A (zh) * 2013-05-07 2015-12-30 伯斯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头枕的音频系统的信号处理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41158U (ja) 1982-09-10 1984-03-16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音響再生装置
JP3281181B2 (ja) * 1994-06-27 2002-05-13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音場再生用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3570032B2 (ja) * 1995-07-31 2004-09-29 オンキヨー株式会社 車載用音響再生装置
US5887071A (en) * 1996-08-07 1999-03-23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orporated Dipole speaker headrests
EP1397021B1 (en) 2001-05-28 2013-01-09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mounted three dimensional sound field reproducing/silencing unit
US8090116B2 (en) 2005-11-18 2012-01-03 Holmi Douglas J Vehicle directional electroacoustical transducing
US8483413B2 (en) 2007-05-04 2013-07-09 Bose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ionally radiating sound
US20080273722A1 (en) * 2007-05-04 2008-11-06 Aylward J Richard Directionally radiating sound in a vehicle
EP2405670B1 (en) * 2010-07-08 2012-09-12 Harman Becker Automotive Systems GmbH Vehicle audio system with headrest incorporated loudspeakers
US9847081B2 (en) * 2015-08-18 2017-12-19 Bose Corporation Audio systems for providing isolated listening zones
US9913065B2 (en) 2015-07-06 2018-03-06 Bose Corporation Simulating acoustic output at a location corresponding to source position data
JP2017071240A (ja) 2015-10-05 2017-04-13 アンデン株式会社 車両接近通報装置
US10531195B2 (en) * 2017-09-29 2020-01-07 Bose Corporation Multi-zone audio system with integrated cross-zone and zone-specific tuning
JP6884278B2 (ja) * 2017-10-11 2021-06-09 ラム,ワイ−シャン オーディオ再生においてクロストークキャンセルゾーンを作成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11406A (zh) * 2011-06-02 2012-12-05 株式会社电装 三维声音装置
CN105191348A (zh) * 2013-05-07 2015-12-23 伯斯有限公司 模块化的基于头枕的音频系统
CN105210391A (zh) * 2013-05-07 2015-12-30 伯斯有限公司 用于基于头枕的音频系统的信号处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9139103A1 (ja) 2021-01-14
JP7290113B2 (ja) 2023-06-13
US11159886B2 (en) 2021-10-26
US20200374631A1 (en) 2020-11-26
CN111602413A (zh) 2020-08-28
DE112019000390T5 (de) 2020-09-17
WO2019139103A1 (ja) 2019-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2413B (zh) 音响设备
EP1596627B1 (en) Reproducing center channel information in a vehicle multichannel audio system
JP4841495B2 (ja)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ピーカ装置
CA2543614C (en) Multi-channel audio surround sound from front located loudspeakers
JP4722878B2 (ja) ノイズ低減装置および音響再生装置
JP2004187300A (ja) 指向性電気音響変換
US20140153765A1 (en) Listening Device and Accompanying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US5708719A (en) In-home theater surround sound speaker system
WO1999048327A1 (en) In-home theater surround sound speaker system
US20030021433A1 (en) Speaker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 processor for stereo sound reproduction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JP2004521541A (ja) サウンドシステム及びサウンド再生方法
JP2006270302A (ja) 音響再生装置
US20060262937A1 (en) Audio reproducing apparatus
JP2000504886A (ja) 音響再生システム
JPH114500A (ja) ホームシアターサラウンドサウンドスピーカシステム
JP2023548849A (ja) 増強されたオーディオ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23548324A (ja) 増強されたオーディオを提供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EP1280377A1 (en) Speaker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 processor for stereo sound reproduction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having the same
WO2002078395A2 (en) Method of reproducing multichannel sound using real and virtual speakers
WO2023187901A1 (ja) 音響システム
JP2008011099A (ja) ヘッドフォン音響再生システム、ヘッドフォン装置
JP2003087900A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117676450A (zh) 一种车载虚拟声像的音频播放方法及系统
KR20170002181A (ko) 3차원 사운드 컨트롤 시스템 및 방법
JP2006352691A (ja) 音像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