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1076B -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1076B
CN111601076B CN202010352941.7A CN202010352941A CN111601076B CN 111601076 B CN111601076 B CN 111601076B CN 202010352941 A CN202010352941 A CN 202010352941A CN 111601076 B CN111601076 B CN 111601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ggage
luggage
passenger
information
security che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29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1076A (zh
Inventor
王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zhihua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zhihua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zhihua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zhihua Beij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29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1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1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1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 G01V5/2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50Context or environment of the image
    • G06V20/52Surveillance or monitoring of activities, e.g. for recognising suspicious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三种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对旅客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若第一安检结果与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通行;采集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将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关联记录。通过上述方案,保证了安检过程符合规定,也可实时记录旅客与行李的关联信息,避免出现旅客行李丢失无法追踪的情况,提升了机场旅客安检管理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场安检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确保旅客自身安全和民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安全,在旅客登机之前必须经过机场层层安检,机场安检包括人身安检与行李安检,各项安检任务繁琐复杂,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安全事件。因此,在机场安检过程中,安检人员对旅客的人身以及行李进行符合规定的安检过程尤为重要。另外,在实际的安检过程中会出现旅客行李物品丢失的情况,此时由于没有完善的监控以及旅客与行李的关联情况记录,导致出现无法及时追踪到旅客的行李在哪个节点丢失,是旅客自身问题还是安检人员行为导致丢失,这样情况会给旅客带来麻烦,同时也会给机场管理带来问题。
目前,在机场安检场景下,还没有一套及时有效的方案能够在有效管控安检人员进行安检的情况下实时绑定旅客与行李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保证了安检人员对旅客以及行李的安检过程符合规定,并且能够实时记录旅客与信息的关联信息,避免出现旅客行李丢失无法追踪的情况,提升了机场旅客安检管理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所述随身行李与所述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优选地,所述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包括:
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通过,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未通过,则进入安检人员核验。
优选地,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包括: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托运行李中的物品图像;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相应地,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包括: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随身行李中的物品图像;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优选地,所述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包括:通过第一监控摄像机获取旅客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通过第二监控摄像机识别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的数量和特征,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优选地,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包括:通过第三监控摄像机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模块,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安检结果获取模块,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第二安检结果获取模块,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通行模块,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旅客轨迹获取与行李识别模块,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关联模块,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程序,所述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程序,所述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通过上述方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机场安检过程中实现旅客与行李信息绑定的方案,保证了安检人员对旅客以及行李的安检过程符合规定,并实时记录旅客与信息的关联信息,避免出现旅客行李丢失无法追踪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机场旅客安检管理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若干示例性实施方式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应当理解,给出这些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进而实现本发明,而并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实施例一
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流程图,具体包括:
S10: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S20: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S30: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S40: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S50: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所述随身行李以及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S60: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步骤S10,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首先是对旅客信息进行采集,这里的信息采集包括了旅客人脸信息采集,身份证件信息采集,机票信息采集。其中,人脸信息采集是通过摄像机对旅客进行人脸识别,获取人脸图像,并进行生物特征分析,例如通过对旅客人脸图像分析,划分出脸颊、嘴、口、鼻、耳朵等五官以及脸的轮廓特征点,再通过算法对这些特征点进一步分析,得到旅客的身份信息后,与数据库中与存储的身份信息比对,确认旅客的身份。所述的身份证件信息包括旅客的身份证信息,或者护照信息,或者驾驶证信息,只要能够证明其身份的信息均可以。所述机票信息,即旅客通过在航空公司订购的机票信息,或者旅客通过第三方中介平台订购的机票,这些订购的机票信息会汇集在机场的管理系统中,值机人员在系统中通过姓名或者身份证号等字段获取机票信息,再通过上述识别的身份信息与身份证件信息与机票信息进行核对,确认三中信息是否一致。
步骤S20,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本步骤中,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具体在步骤S10中做了详细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30,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步骤S20核对的结果一致,则旅客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安检,若不一致可以进行人工核验。下一步安检可以为托运行李安检,若核对结果不一致,则进入安检人员核对流程,即人工核验,只有在人工核验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才拒绝旅客进入安检。在核对一致的情况下,通过传送带将托运行李集中传送到一个区域进行安检,其中包括X光机扫描以及人工开包/箱检查,最终得到关于托运行李是否符合机场行李安检标注的第一安检结果。
步骤S40,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本步骤中,继托运行李安检后对旅客人身以及随身行李进行安检,这里,随身行李安检包括X光扫描,也包括安检人员进行开包/箱检查。而人身安检则包括金属探测器检查以及安检人员搜查,金属探测器检查可以识别出金属物品,识别出金属物品后安检人员再通过人为判断是否属于违禁物品,除了金属探测器检查,安检人员也会进行人身搜查,最终得到第二安检结果。上述方案目的是多层次地严格进行检查,保证飞行安全。
步骤S50,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步骤S30得到的第一安检结果与步骤S40得到的第二安检结果均符合机场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值得注意的是,若其中一个安检结果不符合标准,可以进行退回,在旅客进行处置不符合规定的物品后,重新进行安检,若安检通过,则也记为安检结果符合要求。
步骤S60,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以及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安检过程中会实时对旅客采集图像信息,通过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具体地,在旅客值机过程中会进行图像采集,进入安检通道后会进行图像采集,在安检人员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时,会进行图像采集,安检结束后,旅客进行整理行李离开安检通道,会进行图像采集。总之,在安检过程中,在每个节点上都会对旅客进行图像采集。另外,当旅客离开安检通道后,摄像机仍会继续捕捉旅客图像,记录旅客从安检到登机的完整移动轨迹。在整个过程中,摄像机也会捕捉行李的图像信息,并对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例如,A旅客进行值机与安检,通过对旅客图像信息以及行李图像信息的识别出旅客A有1个黄色拉杆箱,1个黑色背包,1个黑色手提包,黄色拉杆箱进行了托运,进入安检通道后,旅客A就只剩下1个黑色背包,1个黑色手提包,背包与手提包进行了行李安检,此时旅客A身上没有行李,旅客A进行人身安检后,又重新整理安检后的随身行李,此时旅客A有2件行李,1个黑色背包,1个黑色手提包。这里,对旅客的行李特征分析不限于行李颜色、款式等特征。
步骤S70,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步骤S60得到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以及行李特征信息,将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的数量和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的关联记录。具体地,以步骤S60的例子进行说明,旅客A在值机时有3件行李,1个拉杆箱,1个黑色被背包,1个黑色手提包,均为随身携带;旅客A在进入安检通道进行随身行李安检后,随身没有行李,1个拉杆箱处于托运过程,1个黑色背包与1个黑色手提包处于过程;旅客A在人身安检后,拿到随身行李,此时随身有2件行李,1个黑色背包,1个黑色手提包,其中1个拉杆箱处于托运过程;旅客离开安检通道后,一直处于随身2件行李,其中拉杆箱处于托运过程。综上所述,通过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可以实时了解旅客与行李的关联状态,在旅客行李丢失情况下,可以及时追踪到旅客在各个节点与行李的关联,找到遗失物品的地点。
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旅客”这一概念做广义理解,这里的旅客不仅仅包括购买机票通过飞机出行的人群还包括机场工作人员以及机组人员,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方案同样适用于机场安检工作人员以及机组人员。
进一步地,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包括:若所述三种信息验证通过,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若所述三种信息验证未通过,则进入安检人员核验。
本步骤中,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通过,则允许旅客进行安检,首先可以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这里并不限定首先进行托运行李安检。若判断结果不一致,则进入安检人员核验过程,即在验证未通过的情况下有一次人为核验的过程,避免因为机器故障而导致身份验证失误。
进一步地,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包括: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托运行李中的物品图像;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相应地,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包括: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随身行李中的物品图像,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本步骤是行李安检过程的描述,通过X光扫描行李中的物品图像,在通过物品图像识别物品是否违禁品。这里首先是通过机器自动识别,若机器无法判断,则会进行人为识别,避免将违禁品带进候机区。
进一步地,所述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以及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包括:通过第一监控摄像机获取旅客安检过程中的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通过第二监控摄像机识别旅客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的数量和特征,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包括:通过第三监控摄像机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的摄像机会执行不同的动作,部分摄像负责对旅客进行图像采集,部分摄像机会对旅客的行李进行数量及特征识别。当然,在具体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可以集成上述摄像机功能,具体再次不做限制。关于得到旅客移动轨迹以及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并将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技术手段,在步骤S60与步骤S70中已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包括: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对旅客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所述旅客随身行李与所述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通过上述方案,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机场安检过程中实现旅客与行李信息绑定的方案,保证了安检人员对旅客以及行李的安检过程符合规定,并实时记录旅客与信息的关联信息,避免出现旅客行李丢失无法追踪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机场旅客安检管理效果。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具体包括:
采集模块,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模块,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安检结果获取模块,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第二安检结果获取模块,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通行模块,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旅客轨迹获取与行李识别模块,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关联模块,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本发明提出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通过上述装置技术方案,能够及时发现安检人员在安检旅客以及自身安检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积分调整对不合规范行为进行评价,实现了对机场安检人员在安检工作过程中的多方位管控,提升了机场安检人员管理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
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机场安检人员分析方法的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计算机设备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3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332,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342或数据344的存储介质33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332和存储介质330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330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数据处理设备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322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330通信,在计算机设备301上执行存储介质330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计算机设备301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326,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350,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358,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341,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 OS XTM,UnixTM, 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面图1所描述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中的步骤可以由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结构实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具体可参照上述实施例中对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介绍。
该可读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存储程序代码的可读存储介质。
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通过第一监控摄像机获取旅客安检过程中的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在每个节点上都会对旅客进行图像采集,在旅客值机过程中会进行图像采集,进入安检通道后会进行图像采集,在安检人员对旅客进行人身检查时,会进行图像采集,安检结束后,旅客进行整理行李离开安检通道,会进行图像采集,当旅客离开安检通道后,仍会继续捕捉旅客图像,记录旅客从安检到登机的完整移动轨迹;通过第二监控摄像机识别旅客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的数量和特征,在整个过程中,捕捉行李的图像信息,并对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所述随身行李与所述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实时了解旅客与行李的关联状态,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在旅客行李丢失情况下,可以及时追踪到旅客在各个节点与行李的关联,找到遗失物品的地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包括:
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通过,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
若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验证未通过,则进入安检人员核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包括:
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托运行李中的物品图像;
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相应地,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包括:
通过X光扫描获取所述随身行李中的物品图像;
识别所述物品图像中的违禁物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包括:
通过第三监控摄像机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5.一种机场旅客及行李安检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包括:
采集模块,采集旅客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
验证模块,验证所述人脸信息、身份证件信息以及机票信息是否一致;
第一安检结果获取模块,若一致,则进行托运行李安检,得到第一安检结果;所述托运行李安检包括托运行李X光扫描;
第二安检结果获取模块,对随身行李以及旅客人身安检,得到第二安检结果;所述随身行李安检包括随身行李X光扫描,所述人身安检包括金属探测器安检与人身搜查;
通行模块,若所述第一安检结果与所述第二安检结果符合安检要求,则允许旅客进入候机区;
旅客轨迹获取与行李识别模块,实时采集安检过程中旅客图像信息,记录旅客移动轨迹;并对随身行李与托运行李进行数量识别以及特征识别,得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
关联模块,将所述旅客移动轨迹与所述行李数量信息与特征信息进行关联,得到旅客与行李关联记录,以便于追踪旅客以及行李位置。
6.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52941.7A 2020-04-29 2020-04-29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1601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2941.7A CN1116010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2941.7A CN1116010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1076A CN111601076A (zh) 2020-08-28
CN111601076B true CN111601076B (zh) 2022-07-19

Family

ID=7218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2941.7A Active CN111601076B (zh) 2020-04-29 2020-04-29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1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2656B (zh) * 2020-09-29 2024-01-30 江西鹭鹭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安检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预安检设备
CN112365645A (zh) * 2020-11-05 2021-02-12 山东致群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安检方法、智能安检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861751B (zh) * 2021-02-22 2024-01-12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机场行李房人员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49842A (zh) * 2021-03-31 2022-01-18 紫光智云(江苏)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嫌疑目标轨迹追踪定位系统
CN113408405A (zh) * 2021-06-11 2021-09-17 广东中科慧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安检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93621A (zh) * 2021-12-14 2022-05-13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民航旅客关系分类系统
CN116363691A (zh) * 2021-12-27 2023-06-30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检信息绑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309692B (zh) * 2022-09-08 2023-10-20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指挥部 基于深度学习用于机场安检人包绑定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297306B (zh) * 2022-10-10 2023-03-24 深圳市旗扬特种装备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行人随身物品防丢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912148A (zh) * 2024-03-19 2024-04-19 盛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感通行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02368B (zh) * 2014-12-29 2018-11-23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安全检查系统
CN106934326B (zh) * 2015-12-29 2020-07-07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安全检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US20180111699A1 (en) * 2016-10-21 2018-04-26 Karam Osama Karam IMSEEH Tagless baggage trac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10055620B2 (en) * 2017-01-13 2018-08-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Baggage handling
CN107403159A (zh) * 2017-07-28 2017-11-28 北京中航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物品关联、核验及票务核验方法及其装置
CN109446875B (zh) * 2018-02-24 2022-04-22 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安保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旅客安检系统
CN109214315A (zh) * 2018-08-21 2019-01-15 北京深瞐科技有限公司 人车跨镜头追踪方法及装置
CN109559030A (zh) * 2018-11-27 2019-04-02 北京恒赢智航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乘客画像和环境感知的机场个性化服务系统及方法
CN109490976A (zh) * 2018-12-28 2019-03-19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检查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10929770A (zh) * 2019-11-15 2020-03-27 云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智能追踪方法、系统、设备及可读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1076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01076B (zh) 机场行李及人员双重匹配安检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7705731B2 (en) Verification and screening system
US6698653B1 (en) Identification method, especially for airport security and the like
Notomista et al. A fast airplane boarding strategy using online seat assignment based on passenger classification
US20180322483A1 (en) System for integrated passenger and luggage control
CN111582110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检人员行为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214274A (zh) 一种机场安保管理系统
US20040190757A1 (en) Integrated passenger management system
EP3230961A1 (de) Personenidentifikation für mehrstufige personenkontrollen
CN108197616A (zh) 通过可实名注册完成地铁分类安检的方法及系统
DE102006036108A1 (de)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Kontrolle von Personen
EP3796051A1 (en) Personnel security inspection method and personnel security inspection system
US20050256724A1 (en) Personalized boarding pass
JPWO2005055151A1 (ja) 搭乗セキュリティチェック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CN107992855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机场安检三重验证方法
CN109492538A (zh)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智能登机系统、方法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20263350A1 (en) Method for identifying lost or unassignable luggage
EP3214590A1 (de) Verfahren zur erstellung einer beschreibung eines gepäckstücks und gepäckbeschreibungssystem
JP2017091498A (ja) ゲート装置
US11854268B2 (en) Credit biometric apparatus,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471389A (zh) 基于大数据的铁路运输监控系统
MacLeod et al. Methodology for the evaluation of an international airport automated border control processing system
KR20150094074A (ko) 입국여행자 세관검사 자동선별시스템
CN205942742U (zh) 基于步态识别的机场身份认证系统
DE102010003669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Lokalisierung von Personen in einem vorgegebenen Bereic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