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0349B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600349B CN111600349B CN202010400982.9A CN202010400982A CN111600349B CN 111600349 B CN111600349 B CN 111600349B CN 202010400982 A CN202010400982 A CN 202010400982A CN 111600349 B CN111600349 B CN 1116003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mobile phone
- opening
- transportation
- shiel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2146 bilat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151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410 fast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6—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other devices than vehicles
-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寄存充电的充电桩、用于将手机由充电桩的外部运输至充电桩内部进行寄存的运输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封堵的屏蔽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自动调整的校正装置、用于驱动调整校正后的手机与充电桩充电输出端进行自动对接充电的对接装置以及控制器,屏蔽装置、运输装置、校正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充电桩的内部,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内部的运输带构件、用于对运输带构件运动提供动力的运输动力源以及设置于运输带构件、运输动力源之间并且用于将运输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运输带构件的运输传动机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充电站,具体涉及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现如今,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出门在外路途过程中,手机一方面方便了用户的远程沟通交流、另一方面用于用户的日常娱乐,如果不带手机,总感觉浑身不自在,而且在使用手机时,手机没电也会让我们非常尴尬,为了解决这一困境,目前各大公共场所也出现了一些充电接口,例如,汽车站、火车站、大型超市、连锁快餐店以及一些娱乐场所等等,以便用户能够随时补充电量,这种设置确实方便了用户的生活,但是,这看似很平常的一个事件却隐藏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例如,利用公共场所的充电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过程中,手机暴露在外,极易造成手机被窃,因此,用户在利用公共充电接口对手机进行充电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手机被窃导致用户无法离开手机,这将浪费用户大量的时间,为此,设计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能够对手机进行密封存储,并且在密封存储时能够自动完成手机对接充电的手机充电设备显得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对手机进行密封存储,并且在密封存储时能够自动完成手机对接充电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寄存充电的充电桩、用于将手机由充电桩的外部运输至充电桩内部进行寄存的运输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封堵的屏蔽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自动调整的校正装置、用于驱动调整校正后的手机与充电桩充电输出端进行自动对接充电的对接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协调屏蔽装置、运输装置、校正装置、对接装置运行进程的控制器,屏蔽装置、运输装置、校正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充电桩的内部,所述的充电桩包括呈矩形中空开口朝后布置的竖直桩体,桩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桩体背离开口处的正面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寄存口,寄存口水平布置并且与手机的尺寸相匹配,后盖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与寄存口相对应布置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与总电源连接接通,屏蔽装置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运输装置设置于寄存口与充电插头之间,桩体的顶部设置有触控系统并且触控系统用于用户的自助服务,触控系统与总电源、控制器之间均建立有信号连接;
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内部的运输带构件、用于对运输带构件运动提供动力的运输动力源以及设置于运输带构件、运输动力源之间并且用于将运输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运输带构件的运输传动机构;
所述的运输带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内部的圆形活动板,活动板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旋转轴,活动板上端面上方水平设置有相互远离布置的第一滚筒轴与第二滚筒轴并且两者的轴向均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第一滚筒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一,第二滚筒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二,支撑架一与支撑架二均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第一滚筒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滚筒,第二滚筒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运输带设置于寄存口与充电插头之间并且运输带上带面与寄存口的下边缘齐平布置,当运输带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内部时,运输带自动停止运行,为此,所述的运输带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桩体内壁上的图像传感器一,图像传感器一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图像传感器一位于靠近寄存口的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正上方;
所述的运输动力源设置活动板的中部位置,运输动力源包括固定设置于活动板上端面的运输电机,运输电机的输出端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并且该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蜗杆,蜗杆背离运输电机一端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架三并且支撑架三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蜗杆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三上,蜗杆上方水平设置有垂直于蜗杆轴线方向布置的运输主轴,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四并且支撑架四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所述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套设有涡轮,涡轮与蜗杆相啮合,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设置有两组,其中一运输传动机构设置于其中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滚筒轴/第二滚筒轴之间,另一运输传动机构设置于另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滚筒轴/第一滚筒轴之间,所述的两运输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运输带的一侧;
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运输主轴一端的输入带轮、设置于第一滚筒轴/第二滚筒轴一端的输出带轮以及设置有输入带轮与输出带轮之间并且用于将输入带轮的动力传递至输出带轮的皮带。
所述的屏蔽装置包括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以及屏蔽驱动机构,屏蔽门构件设置于桩体的两侧壁之间并且与寄存口相对应、屏蔽驱动机构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屏蔽门构件连接,屏蔽门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封堵状态为屏蔽门构件对寄存口进行封堵、敞开状态为屏蔽门构件解除对寄存口的封堵、夹持状态为屏蔽门构件介于敞开状态与封堵状态之间并且用于对手机进行间断夹持修正,屏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屏蔽门构件在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所述的屏蔽门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两侧壁之间的引导杆并且引导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引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引导杆上套设有屏蔽门,屏蔽门与引导杆相匹配并且沿引导杆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屏蔽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引导杆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屏蔽门抵触、另一端与位于右侧的屏蔽门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推动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相互远离运动。
所述的校正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输装置进行转动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对手机充电插口方位信息进行识别的检测机构,旋转机构设置于运输装置的下方、检测机构设置于对接装置上并且延伸至运输带的上端面上,检测机构的检测端与充电插头对应布置,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板下方并且与其平行的矩形固定板,控制器设置于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板下端面设置有校正步进电机,校正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布置并且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校正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二,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相啮合,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滑动板,滑动板上沿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有滑动套设于对接装置外部的滑套一与滑套二,滑动板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滑动板上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沿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水平段与倾斜段,倾斜段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两引导槽之间设置有滑杆并且滑杆沿引导槽的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杆,吊杆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安装板下端面中部位置连接设置有图像传感器二并且图形传感器二与充电插头对应布置,图像传感器二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安装板下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压块,安装板与对接装置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上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端面的引导柱一与设置于对接装置上的引导套一,引导柱一与引导套一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所述的对接装置设置于运输装置的上方,对接装置包括用于推动手机使其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的抵推机构、用于推动检测机构向上运动的避让构件以及用于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相互分离脱开的复位机构;
所述的抵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内壁与后盖内壁之间的导向杆,导向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引导套一设置于引导杆的外部,滑套一、滑套二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部并且滑套二位于引导套一与后盖之间,两导向杆之间设置有对接滑板并且对接滑板靠近寄存口布置,对接滑板套设于导向杆的外部并且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对接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手机朝向充电插头运动的抵推块,抵推块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抵推块间距布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抵推块背离寄存口一端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停放于运输带上端面的手机间距布置,限位板与对接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下压杆,下压杆设置有两个并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对接滑板背离寄存口一端面设置有凸耳,下压杆与凸耳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杆的底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顶端设置有用于约束下压杆滑动的限位杆,所述下压杆的外部套设有触发弹簧,触发弹簧一端与凸耳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并且触发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凸耳指向限位板,所述的抵推块与屏蔽门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所述的约束组件包括设置于抵推块靠近屏蔽门一端面上的斜面二、设置于屏蔽门靠近抵推块一端面上的斜面三,斜面二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斜面三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斜面二与斜面三相匹配,当屏蔽门相互贴合关闭时,斜面三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抵推块之间的距离D,所述桩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对接电机,对接电机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对接电机的输出端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布置并且该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丝杆,丝杆转动设置于两导向杆之间并且丝杆与对接滑板的中部位置螺纹连接配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巧妙、原理简单、使用便捷,能够对手机进行密封存储,在存储的过程中对手机的位置进行自动校正并且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站的充电插头相对应,而后,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站的充电插头之间的自动对接,实现手机进行密封存储的同时对手机进行自动充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充电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屏蔽装置与运输装置的连接图。
图9为屏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屏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屏蔽门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屏蔽驱动机构与屏蔽门构件的连接图。
图13为屏蔽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屏蔽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屏蔽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屏蔽驱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7为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运输带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运输传动机构与运输动力源的连接图。
图20为运输传动机构与运输动力源的连接图。
图21为校正装置与运输装置的连接图。
图22为旋转机构与运输装置的连接图。
图23为图22中A处的放大图。
图24为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检测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对接装置与屏蔽装置的配合图。
图27为对接装置与屏蔽装置的配合图。
图28为抵推机构与屏蔽门构件的配合图。
图29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1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抵推机构与屏蔽门构件的配合图。
图33为抵推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4为避让构件与检测机构的配合图。
图35为复位机构与检测机构的配合图。
图36为复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7为复位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7,应用于公共场所的自适应自动对接手机充电站,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寄存充电的充电桩100、用于将手机由充电桩100的外部运输至充电桩100内部进行寄存的运输装置300、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100内部的手机进行封堵的屏蔽装置200、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100内部的手机进行自动调整的校正装置400、用于驱动调整校正后的手机与充电桩100充电输出端进行自动对接充电的对接装置500以及用于控制协调屏蔽装置200、运输装置300、校正装置400、对接装置500运行进程的控制器600,屏蔽装置200、运输装置300、校正装置400、对接装置500以及控制器600均设置于充电桩100的内部。
用户在对手机进行寄存充电的过程中,用户启动运输装置300,将手机正面朝上靠近运输装置300并且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充电桩100的外部运输储存于充电桩100的内部,屏蔽装置200与充电桩100相互配合用于对手机进行封堵存储,而后,校正装置400检测手机的方位并且自动调整校正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的充电输出端对应布置,启动对接装置500,对接装置500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的充电输出端自动对接,手机处于充电寄存状态,此时,用户方可离开处理私人事务;当手机电能充满时,将屏蔽装置200与充电桩100对手机的封堵解除,启动对接装置500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的充电输出端自动断开复位,而后,启动运输装置300,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充电桩100的内部运输至充电桩100的外部。
参见图5-7,所述的充电桩100包括呈矩形中空开口朝后布置的竖直桩体101,桩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102,桩体101背离开口处的正面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寄存口104,寄存口104水平布置并且与手机的尺寸相匹配,后盖102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与寄存口104相对应布置的充电插头105,充电插头105与总电源连接接通,屏蔽装置200设置于桩体101的内壁上并且用于对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运输装置300设置于寄存口104与充电插口105之间,桩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触控系统103并且触控系统103用于用户的自助服务,触控系统103与总电源、控制器600之间均建立有信号连接。
具体的,参加图6,为了便于用户对充电桩100以及设置于充电桩100内部的装置进行检修、维护,所述桩体101的侧面开设有检修口106,检修口106上设置有与其匹配并且启闭式连接配合的检修盖107。
用户在寄存充电过程中,操作触控系统103自主选择充电模式,用户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固定金额充电模式或者选择固定时间充电模式,模式选择完成后用户进行支付,此时,触控系统103对总电源发出信号指令并且使总电源对充电插头105进行供电,用户操作触控系统103对控制器600发出指令,控制器600控制启动屏蔽装置200使其撤销对寄存口104的屏蔽封堵,控制器600控制启动运输装置300,运输装置300进入工作状态,用户将手机的屏幕朝上并且水平插入至寄存口104内,插入至寄存口104的手机与运输装置300相接触,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运输装置300自动关闭停止运行,屏蔽装置200将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校正装置400检测手机的方位并且自动调整校正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对应布置,启动对接装置500,对接装置500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自动对接,用户可通过触控系统103设置密码,将触控系统103锁定,此时,手机处于寄存充电状态,用户方可离开处理私人事务,无需原地等待;当手机电能充满时,用户通过输入密码将触控系统103唤醒,控制对接装置500使其解除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之间的对接,控制屏蔽装置200使其对寄存口104的屏蔽封堵解除,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
参见图8-16,所述的屏蔽装置200包括用于对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210以及屏蔽驱动机构220,屏蔽门构件210设置于桩体101的两侧壁之间并且与寄存口104相对应、屏蔽驱动机构220设置于桩体101的内壁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屏蔽门构件210连接,屏蔽门构件21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封堵状态为屏蔽门构件210对寄存口104进行封堵、敞开状态为屏蔽门构件210解除对寄存口104的封堵、夹持状态为屏蔽门构件210介于敞开状态与封堵状态之间并且用于对手机进行间断夹持修正,屏蔽驱动机构220用于驱动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具体的,参见图11,所述的屏蔽门构件2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两侧壁之间的引导杆211并且引导杆21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引导杆211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引导杆211上套设有屏蔽门212,屏蔽门212与引导杆211相匹配并且沿引导杆21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屏蔽门21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212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引导杆211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3,复位弹簧一213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屏蔽门212抵触、另一端与位于右侧的屏蔽门212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213的弹力始终推动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212相互远离运动。
参见图12-16,寄存过程中,屏蔽门构件210初始为敞开状态,用户将手机插入至寄存口104内并且位于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212之间,此时,启动屏蔽驱动机构220,由于手机对两屏蔽门212的运动进行限位,屏蔽驱动机构220将驱动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与夹持状态之间往复运动,往复运动过程中对位于两屏蔽门212之间的手机进行间断夹持修正,修正使手机的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共线,为了避免在修正过程中,屏蔽门212对手机造成的夹持损坏,因此,所述的屏蔽驱动机构220的输出端与屏蔽门构件210为弹性连接。
具体的,所述的屏蔽驱动机构220设置有两组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位于左侧的屏蔽驱动机构220用于驱动位于左侧的屏蔽门构件210、位于右侧的屏蔽驱动机构220用于驱动位于右侧的屏蔽门构件210,屏蔽驱动机构220包括套设于引导杆211上的滑块221并且滑块221位于屏蔽门212的外侧,滑块221与引导杆211相匹配并且引导杆211的轴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杆211的外部套设有驱动弹簧222,驱动弹簧222的一端与滑块221抵触、另一端与紧邻滑块221的屏蔽门212抵触并且驱动弹簧222弹力始终推动滑块221与屏蔽门212相互远离运动,通过驱动滑块221的左右滑动控制屏蔽门212的相互靠近/相互远离运动。
更为具体的,为了能够驱动滑块221的左右滑动,所述桩体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屏蔽电机223,屏蔽电机223的输出端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并且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一224,主动齿轮一224与转动设置于桩体101内壁上的从动齿轮一225相啮合并且从动齿轮一225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从动齿轮一225同轴设置有转套226,转套226与滑块22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221左右滑动的曲柄连杆组件227,曲柄连杆组件227包括沿曲柄轴228a并且曲柄轴228a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104开口方向,曲柄轴228a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引导杆211的轴向对称布置,曲柄轴228a相互靠近一端面沿其径向设置有曲柄228b并且两曲柄228b间距布置,两曲柄228b之间设置有连杆229,连杆229的一端与曲柄228b背离曲柄轴228a的一端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连杆229的另一端与滑块221铰接连接并且该铰接轴的轴向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所述转套226与其中一曲柄轴228a同轴固定连接。
屏蔽装置200在工作过程中,初始下的屏蔽门构件210处于敞开状态,用户在寄存手机时,将手机插入至寄存口104内并且与运输装置300接触,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外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当手机位于两屏蔽门212之间时,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与夹持状态往复切换,具体表现为,启动屏蔽电机223,屏蔽电机223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一224同步转动,主动齿轮一224带动从动齿轮一225绕自身轴向转动,从动齿轮一225带动转套226绕自身轴向转动,转套226将带动曲柄连杆组件227运动,曲柄连杆组件227将驱动滑块221沿引导杆211相互靠近滑动,滑块211靠近屏蔽门212滑动时将对驱动弹簧222进行挤压,驱动弹簧222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驱动弹簧222将推动两屏蔽门212相互靠近运动,复位弹簧一21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210相互靠近运动切换至夹持状态并且对手机进行修正,而后,曲柄连杆组件227将驱动滑块221沿引导杆211相互远离滑动,滑块211远离屏蔽门212滑动时对驱动弹簧222的挤压撤销,复位弹簧一213的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屏蔽门212相互远离滑动,屏蔽门构件210由夹持状态切换至敞开状态,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与夹持状态往复切换直至手机由两屏蔽门212之间脱离,此时,屏蔽门构件210将切换至封堵状态,具体表现为,曲柄连杆组件227将驱动滑块221沿引导杆211相互靠近滑动,滑块211靠近屏蔽门212滑动时将对驱动弹簧222进行挤压,驱动弹簧222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驱动弹簧222将推动两屏蔽门212相互靠近运动并且两屏蔽门212相互贴合,复位弹簧一21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封堵状态。
参见图17-20,所述的运输装置300包括用于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内部的运输带构件310、用于对运输带构件310运动提供动力的运输动力源330以及设置于运输带构件310、运输动力源330之间并且用于将运输动力源330的动力传递至运输带构件310的运输传动机构320。
参见图18,所述的运输带构件3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内部的圆形活动板311,活动板311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旋转轴312,活动板311上端面上方水平设置有相互远离布置的第一滚筒轴313与第二滚筒轴315并且两者的轴向均平行于引导杆211的轴向,第一滚筒轴313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一313a,第二滚筒轴315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二315a,支撑架一313a与支撑架二315a均固定安装于活动板311上,第一滚筒轴313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滚筒314,第二滚筒轴325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二滚筒316,第一滚筒314与第二滚筒31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317,为了避免运输带317在运输手机过程中发生打滑,所述运输带317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运输带317设置于寄存口104与充电插口105之间并且运输带317上带面与寄存口104的下边缘齐平布置,当运输带317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内部时,运输带317自动停止运行,为此,所述的运输带构件310还包括设置于桩体101内壁上的图像传感器一318,图像传感器一318与控制器600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图像传感器一318位于靠近寄存口104的第一滚筒314/第二滚筒316的正上方。
参见图19-20,所述的运输动力源330设置活动板311的中部位置,运输动力源330包括固定设置于活动板311上端面的运输电机331,运输电机331的输出端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并且该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蜗杆332,蜗杆332背离运输电机331一端与活动板311之间设置有支撑架三333并且支撑架三333固定安装于活动板311上,蜗杆332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三333上,蜗杆332上方水平设置有垂直于蜗杆322轴线方向布置的运输主轴334,运输主轴33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四335并且支撑架四335固定安装于活动板311上,所述运输主轴334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套设有涡轮336,涡轮336与蜗杆332相啮合,运输主轴334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320设置有两组,其中一运输传动机构320设置于其中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滚筒轴313/第二滚筒轴315之间,另一运输传动机构320设置于另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滚筒轴315/第一滚筒轴313之间,为了减小运输传动机构320运转时形成的震动,所述的两运输传动机构320分别设置于运输带317的一侧。
具体的,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320包括设置于运输主轴334一端的输入带轮321、设置于第一滚筒轴313/第二滚筒轴325一端的输出带轮322以及设置有输入带轮321与输出带轮322之间并且用于将输入带轮321的动力传递至输出带轮322的皮带323。
运输装置300在工作过程中,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外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具体表现为,控制器600将运输电机331驱动正转,运输电机331将带动蜗杆332绕自身轴线正转,蜗杆332将带动涡轮336绕自身轴线正转,涡轮336将带动运输主轴334绕自身轴线正转,运输主轴334将带动输入带轮321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皮带323将输入带轮321的动力传递至输出带轮322并且带动输出带轮322绕自身轴线正转,输出带轮322将带动第一滚筒轴313/第二滚筒轴316绕自身轴线正转,第一滚筒轴313将带动第一滚筒314绕自身轴线正转并且第二滚筒轴315将带动第二滚筒316绕自身轴线正转,第一滚筒314与第二滚筒316将带动运输带317的上端面由寄存口104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此时,将手机正面朝上水平插入至寄存口104内,插入至寄存口104内部的手机将与运输带317上端面相接触,运输带317将手机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此时,图像传感器一318检测到主动至桩体101的内部并且对控制器600发生信号指令,控制器600将运输电机331关闭,将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的上端面,而后,校正装置400对手机进行校正、对接装置500将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对接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内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具体表现为,控制器600将运输电机331驱动反转,运输电机331将带动蜗杆332绕自身轴线反转,蜗杆332将带动涡轮336绕自身轴线反转,涡轮336将带动运输主轴334绕自身轴线反转,运输主轴334将带动输入带轮321绕自身轴线同步转动,皮带323将输入带轮321的动力传递至输出带轮322并且带动输出带轮322绕自身轴线反转,输出带轮322将带动第一滚筒轴313/第二滚筒轴316绕自身轴线反转,第一滚筒轴313将带动第一滚筒314绕自身轴线反转并且第二滚筒轴315将带动第二滚筒316绕自身轴线反转,第一滚筒314与第二滚筒316将带动运输带317的上端面由充电插头105朝向寄存口104运动,并且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
参见图21-25,将手机插入至寄存口104内由运输装置300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时,将分为两种情况,其一为手机的充电插口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104内,运输至桩体101内的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对应,其二为手机背离充电插口端率先插入至寄存口104内,运输至桩体101的手机充电插口需转动180°后与充电插头105相对应,因此,所述的校正装置400包括用于驱动运输装置300进行转动的旋转机构410以及用于对手机充电插口方位信息进行识别的检测机构420,旋转机构410设置于运输装置300的下方、检测机构420设置于对接装置500上并且延伸至运输带317的上端面上,检测机构420的检测端与充电插头105对应布置。
参见图22、图23,所述的旋转机构410包括设置于活动板311下方并且与其平行的矩形固定板411,控制器600设置于固定板411的下端面,固定板411下端面设置有校正步进电机412,校正步进电机412的输出端竖直布置并且延伸至固定板411的上方,校正步进电机412的输出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二413,所述旋转轴312的外部同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二414,主动齿轮二413与从动齿轮二414相啮合。
具体的,为了避免活动板311的转动过程发生位置偏移,所述的旋转机构410还包括用于对活动板311转动进行约束的限位组件,限位组件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所述的限位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内壁与活动板311之间的安装柱415,安装柱415一端与桩体101的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朝向活动板311延伸并且自由悬置,安装柱415的悬置端端部位置设置有压板416,压板416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位于上侧的压板416延伸至活动板311的上端面上方、位于下侧的压板416延伸至活动板311的下端面下方,所述压板416上转动设置有与压板416相贴合的滚轮417并且滚轮417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安装柱415的轴线方向。
参见图24、图25,所述的检测机构420包括滑动板421,滑动板421上沿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有滑动套设于对接装置500外部的滑套一422a与滑套二422b,滑动板42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滑动板421上开设有引导槽423,引导槽423包括沿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水平段与倾斜段,倾斜段与寄存口104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两引导槽423之间设置有滑杆424并且滑杆424沿引导槽423的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424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杆425,吊杆425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安装板426并且安装板42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安装板426下端面中部位置连接设置有图像传感器二427并且图形传感器二427与充电插头105对应布置,图像传感器二427与控制器600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安装板426下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压块428a,下压块428a靠近充电插头105一端面设置有斜面一428b,斜面一428b与寄存口104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具体的,所述安装板426与对接装置500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上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26上端面的引导柱一429a与设置于对接装置500上的引导套一429b,引导柱一429a与引导套一429b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校正装置400在工作过程中,当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上时,检测机构420开始对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进行检测,具体表现为,图像传感器二427对手机充电插口进行识别扫描,当图像传感器二427能够扫描识别到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信息,此时,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旋转机构410无需对运输装置300进行旋转校正,对接装置500直接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实现自动对接;当图像传感器二427无法扫描识别到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信息,此时,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远离不匹配,此时,旋转机构410启动并且驱动运输装置300旋转180°,具体表现为,图像传感器二427将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的不匹配信号传递至控制器600,控制器600控制启动校正步进电机412,校正步进电机412的输出端带动主动齿轮二413绕自身轴线转动,主动齿轮二413将带动从动齿轮二414绕自身轴线转动,从动齿轮二414将带动旋转轴312绕自身轴线转动,旋转轴312将带动活动板311转动180°,活动板311将带动停放于运输带317上的手机转动180°,校正后,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此时,对接装置500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实现自动对接。
参见图26-37,所述的对接装置500设置于运输装置400的上方,对接装置500包括用于推动手机使其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自动对接充电的抵推机构510、用于推动检测机构420向上运动的避让构件520以及用于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分离脱开的复位机构530。
参见图28-33,所述的抵推机构5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内壁与后盖102内壁之间的导向杆511,导向杆51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引导套一429b设置于引导杆511的外部,滑套一422a、滑套二422b滑动套设于导向杆511的外部并且滑套二422b位于引导套一429b与后盖102之间,两导向杆511之间设置有对接滑板512并且对接滑板512靠近寄存口104布置,对接滑板512套设于导向杆511的外部并且沿导向杆51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对接滑板512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手机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的抵推块513,抵推块51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抵推块513间距布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抵推块513背离寄存口104一端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514,限位板514与停放于运输带317上端面的手机间距布置,限位板514与对接滑板5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下压杆515,下压杆515设置有两个并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对接滑板512背离寄存口104一端面设置有凸耳,下压杆515与凸耳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杆515的底端与限位板5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顶端设置有用于约束下压杆515滑动的限位杆515a,所述下压杆515的外部套设有触发弹簧516,触发弹簧516一端与凸耳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514抵触并且触发弹簧516的弹力始终由凸耳指向限位板514。
为了能够使抵推块513推动手机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当触发弹簧516推动下压杆515竖直向下滑动至最大限度时,抵推块513与运输带317之间的距离小于手机的厚度,这将导致手机由寄存口104插入时无法与运输带317上端面相接触,因此,为了使手机插入至寄存口104时能够与运输带317相接触,所述的抵推块513与屏蔽门212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所述的约束组件包括设置于抵推块513靠近屏蔽门212一端面上的斜面二513a、设置于屏蔽门212靠近抵推块513一端面上的斜面三513b,斜面二513a与寄存口104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斜面三513b与寄存口104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斜面二513a与斜面三513b相匹配,当屏蔽门212相互贴合关闭时,斜面三513b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抵推块513之间的距离D。
参见图33,当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的上端面时,为了能够使抵推块513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自动对接,所述桩体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对接电机517,对接电机517与控制器600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布置并且该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丝杆518,丝杆518转动设置于两导向杆511之间并且丝杆518与对接滑板512的中部位置螺纹连接配合。
参见图34,由于检测机构420中的图像传感器二427位于充电插头105的正前方,因此,在对接充电前需要将图像传感器二427移开,为此,所述的避让构件520用于推动滑动板421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避让构件520设置有两组并且与滑动板421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的避让构件520包括套设于导向杆511外部的套筒521以及复位弹簧二522,套筒521一端与对接滑板512抵触、另一端与滑套一422a抵触,复位弹簧二522的一端与滑套一422a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套一429b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522的弹力始终由引导套一429b指向滑套一422a。
参见图35-37,所述的复位机构530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布置与充电插头105的一侧,复位机构530包括设置于后盖102内壁上的引导套二并且引导套二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引导套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引导套二内设置有引导柱二531,引导柱二531与引导套二相匹配并且沿引导套二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柱二531背离引导套二一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复位推板532,复位推板532位于充电插头105与运输带317之间,复位推板532顶部设置有与斜面一428b贴合布置的斜面四534。
对接装置500工作过程中,当手机由寄存口104插入并且与运输带317相接触时,运输带317将带动手机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此时,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封堵状态,屏蔽门212相互配合,约束组件撤销对抵推块413的约束限制,触发弹簧516推动下压杆515竖直向下滑动,下压杆515带动抵推块513同步向下运动并且与手机相对应,校正装置400对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进行检测校正,当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上并且手机的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时,控制器600控制启动对接电机517正转,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518绕自身轴线同步正转,丝杆518的转动将驱动对接滑板512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充电插头105滑动,对接滑板512将带动下压杆515、抵推块513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对接滑板512将推动套筒521朝向充电插头105同步滑动,套筒521将带动滑动板421、引导槽423朝向充电插头105同步运动,复位弹簧二53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引导槽423的运动将带动滑杆424由引导槽423的倾斜段滑动至水平段,滑杆424在滑动过程中向上运动,滑杆424将带动安装板426、图像传感器二427以及下压块428a同步向上运动,检测机构420对充电插头105的阻挡解除,此时,抵推块513推动手机继续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使手机与复位推板532相抵触,抵推块513克服复位弹簧三533的弹力作用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对接充电,复位弹簧三53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此时,手机处于充电寄存状态。
当手机电能充满,取出手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控制器600控制启动屏蔽装置200,使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敞开状态,屏蔽门212带动斜面三513b相互远离运动,而后,控制器600控制启动对接电机517反转,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518绕自身轴线同步反转,丝杆518的转动将驱动对接滑板512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寄存口104滑动,对接滑板512将带动下压杆515、抵推块513同步运动,斜面二513a与斜面三513b相互挤压并且使下压杆515向上运动复位,在此过程中,抵推块513撤销对手机的抵推,复位弹簧三533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脱落分开,与此同时,复位弹簧二522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滑动板421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寄存口104滑动复位,滑杆424由引导槽423的水平段滑动至倾斜段,斜面一428b与斜面四534相互挤压贴合,检测机构420自动复位,而后,启动运输装置200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
应用于公共场所的自适应自动对接手机充电方法,其步骤在于:
(一)手机输入寄存阶段;
S1:用户启动运输装置300,将手机正面朝上靠近运输装置300并且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充电桩100的外部运输储存于充电桩100的内部;
所述的充电桩100包括竖直桩体101,桩体101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102,桩体101的正面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寄存口104,寄存口104水平布置并且与手机的尺寸相匹配,后盖102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与寄存口104相对应布置的充电插头105,充电插头105与总电源连接接通,桩体101的顶部设置有触控系统103并且触控系统103用于用户的自助服务;
所述的运输装置300包括用于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内部的运输带构件310、运输动力源330以及设运输传动机构320,运输带构件3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内部的圆形活动板311,活动板311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旋转轴312,活动板311上端面上方水平设置有相互远离布置的第一滚筒轴313与第二滚筒轴315,第一滚筒轴313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滚筒314,第二滚筒轴325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二滚筒316,第一滚筒314与第二滚筒316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317,运输带317设置于寄存口104与充电插口105之间并且运输带317上带面与寄存口104的下边缘齐平布置;
运输装置300在工作过程中,用户将手机的屏幕朝上并且水平插入至寄存口104内,插入至寄存口104的手机与运输装置300相接触,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外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运输传动机构320接受运输动力源310的动力并且带动运输带317的上端面由寄存口104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将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的上端面,而后对手机进行充电,充电结束后,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内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运输传动机构320接受运输动力源310的动力并且带动运输带317的上端面由充电插头105朝向寄存口104运动,并且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
S2:屏蔽装置200与充电桩100相互配合用于对手机进行封堵存储;
所述的屏蔽装置200包括用于对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210以及屏蔽驱动机构220,屏蔽门构件210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
所述的屏蔽门构件2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两侧壁之间的引导杆211并且引导杆211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引导杆211上滑动套设有屏蔽门212,屏蔽门212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212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104进行屏蔽封堵,引导杆211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213,复位弹簧一213的弹力始终推动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212相互远离运动;
屏蔽装置200在工作过程中,初始下的屏蔽门构件210处于敞开状态,用户在寄存手机时,将手机插入至寄存口104内并且与运输装置300接触,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桩体101的外部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当手机位于两屏蔽门212之间时,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与夹持状态往复切换,屏蔽门构件210相互靠近运动切换至夹持状态并且对手机进行修正,屏蔽门构件210在敞开状态与夹持状态往复切换直至手机由两屏蔽门212之间脱离,此时,屏蔽门构件210将切换至封堵状态,屏蔽驱动机构220推动两屏蔽门212相互靠近运动并且两屏蔽门212相互贴合,复位弹簧一21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封堵状态;
(二)自动对接充电阶段;
S3:校正装置400检测手机的方位并且自动调整校正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的充电输出端对应布置;
所述的校正装置400包括用于驱动运输装置300进行转动的旋转机构410以及用于对手机充电插口方位信息进行识别的检测机构420,旋转机构410包括设矩形固定板411,固定板411下端面设置有校正步进电机412,校正步进电机412的输出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二413,旋转轴312的外部同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二414,主动齿轮二413与从动齿轮二414相啮合;检测机构420包括滑动板421,滑动板421上沿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有滑动套设于对接装置500外部的滑套一422a与滑套二422b,滑动板421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滑动板421上开设有引导槽423,引导槽423包括沿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水平段与倾斜段,倾斜段与寄存口104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两引导槽423之间设置有滑杆424并且滑杆424沿引导槽423的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424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杆425,吊杆425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安装板426,安装板426下端面中部位置连接设置有图像传感器二427并且图形传感器二427与充电插头105对应布置,安装板426下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压块428a,下压块428a靠近充电插头105一端面设置有斜面一428b,安装板426与对接装置500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上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426上端面的引导柱一429a与设置于对接装置500上的引导套一429b,引导柱一429a与引导套一429b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
校正装置400在工作过程中,当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上时,检测机构420开始对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进行检测,图像传感器二427对手机充电插口进行识别扫描,当图像传感器二427能够扫描识别到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信息,此时,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旋转机构410无需对运输装置300进行旋转校正,对接装置500直接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实现自动对接;当图像传感器二427无法扫描识别到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信息,此时,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远离不匹配,旋转机构410启动并且驱动运输装置300旋转180°,校正后,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
S4:启动对接装置500,对接装置500驱动校正后的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上的充电插口105自动对接充电,手机处于充电寄存状态,此时,用户方可离开处理私人事务;
所述的对接装置500设置于运输装置400的上方,对接装置500包括用于推动手机使其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自动对接充电的抵推机构510、用于推动检测机构420向上运动的避让构件520以及用于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分离脱开的复位机构530;
所述的抵推机构510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101内壁与后盖102内壁之间的导向杆511,两导向杆511之间设置有对接滑板512并且对接滑板512靠近寄存口104布置,对接滑板512套设于导向杆511的外部并且沿导向杆511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对接滑板512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手机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的抵推块513,抵推块513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抵推块513间距布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抵推块513背离寄存口104一端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514,限位板514与停放于运输带317上端面的手机间距布置,限位板514与对接滑板512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下压杆515,下压杆515设置有两个并沿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对接滑板512背离寄存口104一端面设置有凸耳,下压杆515与凸耳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杆515的底端与限位板5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顶端设置有用于约束下压杆515滑动的限位杆515a,所述下压杆515的外部套设有触发弹簧516,触发弹簧516一端与凸耳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514抵触并且触发弹簧516的弹力始终由凸耳指向限位板514,所述的抵推块513与屏蔽门212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当屏蔽门212相互贴合关闭时,斜面三513b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抵推块513之间的距离D,桩体101的内壁上设置有对接电机517,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背离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布置并且该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丝杆518,丝杆518转动设置于两导向杆511之间并且丝杆518与对接滑板512的中部位置螺纹连接配合;
所述的避让构件520用于推动滑动板421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避让构件520设置有两组并且与滑动板421一一对应布置,所述的避让构件520包括套设于导向杆511外部的套筒521以及复位弹簧二522,套筒521一端与对接滑板512抵触、另一端与滑套一422a抵触,复位弹簧二522的一端与滑套一422a抵触、另一端与引导套一429b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二522的弹力始终由引导套一429b指向滑套一422a;
所述的复位机构530设置有两组并且对称布置与充电插头105的一侧,复位机构530包括设置于后盖102内壁上的引导套二并且引导套二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引导套二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平行于寄存口104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引导套二内设置有引导柱二531,引导柱二531与引导套二相匹配并且沿引导套二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引导柱二531背离引导套二一端面设置有竖直布置的复位推板532,复位推板532位于充电插头105与运输带317之间,复位推板532顶部设置有与斜面一428b贴合布置的斜面四534;
对接装置500工作过程中,当手机由寄存口104插入并且与运输带317相接触时,运输带317将带动手机运输至桩体101的内部,此时,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封堵状态,屏蔽门212相互配合,约束组件撤销对抵推块413的约束限制,触发弹簧516推动下压杆515竖直向下滑动,下压杆515带动抵推块513同步向下运动并且与手机相对应,校正装置400对手机充电插口的位置进行检测校正,当手机停放于运输带317上并且手机的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靠近且匹配时,启动对接电机517正转,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518绕自身轴线同步正转,丝杆518的转动将驱动对接滑板512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充电插头105滑动,对接滑板512将带动下压杆515、抵推块513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对接滑板512将推动套筒521朝向充电插头105同步滑动,套筒521将带动滑动板421、引导槽423朝向充电插头105同步运动,复位弹簧二53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引导槽423的运动将带动滑杆424由引导槽423的倾斜段滑动至水平段,滑杆424在滑动过程中向上运动,滑杆424将带动安装板426、图像传感器二427以及下压块428a同步向上运动,检测机构420对充电插头105的阻挡解除,此时,抵推块513推动手机继续朝向充电插头105运动,使手机与复位推板532相抵触,抵推块513克服复位弹簧三533的弹力作用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对接充电,复位弹簧三533逐渐压缩并且弹性势能增大,此时,手机处于充电寄存状态;
(三)手机输出复位阶段;
S5:当手机电能充满时,将屏蔽装置200与充电桩100对手机的封堵解除,启动对接装置500使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桩100的充电输出端自动断开复位,而后,启动运输装置300,运输装置300将手机由充电桩100的内部运输至充电桩100的外部;
当手机电能充满,取出手机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使屏蔽门构件210切换至敞开状态,屏蔽门212带动斜面三513b相互远离运动,而后,启动对接电机517反转,对接电机517的输出端带动丝杆518绕自身轴线同步反转,丝杆518的转动将驱动对接滑板512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寄存口104滑动,对接滑板512将带动下压杆515、抵推块513同步运动,在此过程中,抵推块513撤销对手机的抵推,复位弹簧三533弹性势能逐渐释放并且推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105相互脱落分开,与此同时,复位弹簧二522的弹性势能释放并且推动滑动板421沿着导向杆511朝向寄存口104滑动复位,滑杆424由引导槽423的水平段滑动至倾斜段,斜面一428b与斜面四534相互挤压贴合,检测机构420自动复位,而后,启动运输装置200将手机由寄存口104运输至桩体101的外部。
Claims (3)
1.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对手机进行寄存充电的充电桩、用于将手机由充电桩的外部运输至充电桩内部进行寄存的运输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封堵的屏蔽装置、用于对运输至充电桩内部的手机进行自动调整的校正装置、用于驱动调整校正后的手机与充电桩充电输出端进行自动对接充电的对接装置以及用于控制协调屏蔽装置、运输装置、校正装置、对接装置运行进程的控制器,屏蔽装置、运输装置、校正装置、对接装置以及控制器均设置于充电桩的内部,所述的充电桩包括呈矩形中空开口朝后布置的竖直桩体,桩体的开口处设置有与其可拆卸连接配合的后盖,桩体背离开口处的正面设置有与其内部接通的寄存口,寄存口水平布置并且与手机的尺寸相匹配,后盖的内壁上水平设置有与寄存口相对应布置的充电插头,充电插头与总电源连接接通,屏蔽装置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运输装置设置于寄存口与充电插头之间,桩体的顶部设置有触控系统并且触控系统用于用户的自助服务,触控系统与总电源、控制器之间均建立有信号连接; 所述的运输装置包括用于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内部的运输带构件、用于对运输带构件运动提供动力的运输动力源以及设置于运输带构件、运输动力源之间并且用于将运输动力源的动力传递至运输带构件的运输传动机构; 所述的运输带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内部的圆形活动板,活动板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旋转轴,活动板上端面上方水平设置有相互远离布置的第一滚筒轴与第二滚筒轴并且两者的轴向均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第一滚筒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一,第二滚筒轴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二,支撑架一与支撑架二均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第一滚筒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一滚筒,第二滚筒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第二滚筒,第一滚筒与第二滚筒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运输带,运输带设置于寄存口与充电插头之间并且运输带上带面与寄存口的下边缘齐平布置,当运输带将手机由寄存口运输至桩体内部时,运输带自动停止运行,为此,所述的运输带构件还包括设置于桩体内壁上的图像传感器一,图像传感器一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图像传感器一位于靠近寄存口的第一滚筒/第二滚筒的正上方; 所述的运输动力源设置活动板的中部位置,运输动力源包括固定设置于活动板上端面的运输电机,运输电机的输出端平行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并且该输出端连接设置有蜗杆,蜗杆背离运输电机一端与活动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架三并且支撑架三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蜗杆转动设置于支撑架三上,蜗杆上方水平设置有垂直于蜗杆轴线方向布置的运输主轴,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用于对其进行支撑的支撑架四并且支撑架四固定安装于活动板上,所述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同轴套设有涡轮,涡轮与蜗杆相啮合,运输主轴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为动力输出端,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设置有两组,其中一运输传动机构设置于其中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一滚筒轴/第二滚筒轴之间,另一运输传动机构设置于另一动力输出端与第二滚筒轴/第一滚筒轴之间,所述的两运输传动机构分别设置于运输带的一侧; 所述的运输传动机构包括设置于运输主轴一端的输入带轮、设置于第一滚筒轴/第二滚筒轴一端的输出带轮以及设置有输入带轮与输出带轮之间并且用于将输入带轮的动力传递至输出带轮的皮带; 所述的校正装置包括用于驱动运输装置进行转动的旋转机构以及用于对手机充电插口方位信息进行识别的检测机构,旋转机构设置于运输装置的下方、检测机构设置于对接装置上并且延伸至运输带的上端面上,检测机构的检测端与充电插头对应布置,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活动板下方并且与其平行的矩形固定板,控制器设置于固定板的下端面,固定板下端面设置有校正步进电机,校正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竖直布置并且延伸至固定板的上方,校正步进电机的输出端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主动齿轮二,所述旋转轴的外部同轴设置有从动齿轮二,主动齿轮二与从动齿轮二相啮合,所述的检测机构包括滑动板,滑动板上沿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依次设置有滑动套设于对接装置外部的滑套一与滑套二,滑动板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滑动板上开设有引导槽,引导槽包括沿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依次布置且相互连通的水平段与倾斜段,倾斜段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两引导槽之间设置有滑杆并且滑杆沿引导槽的引导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滑杆沿长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竖直向下布置的吊杆,吊杆的底端连接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安装板下端面中部位置连接设置有图像传感器二并且图形传感器二与充电插头对应布置,图像传感器二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安装板下端面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下压块,安装板与对接装置之间设置有沿竖直方向上的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设置有两组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导向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端面的引导柱一与设置于对接装置上的引导套一,引导柱一与引导套一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所述的对接装置设置于运输装置的上方,对接装置包括用于推动手机使其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自动对接充电的抵推机构、用于推动检测机构向上运动的避让构件以及用于驱动手机充电插口与充电插头相互分离脱开的复位机构; 所述的抵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内壁与后盖内壁之间的导向杆,导向杆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引导套一设置于引导杆的外部,滑套一、滑套二滑动套设于导向杆的外部并且滑套二位于引导套一与后盖之间,两导向杆之间设置有对接滑板并且对接滑板靠近寄存口布置,对接滑板套设于导向杆的外部并且沿导向杆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对接滑板的正下方设置有用于推动手机朝向充电插头运动的抵推块,抵推块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两抵推块间距布置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为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屏蔽装置包括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的屏蔽门构件以及屏蔽驱动机构,屏蔽门构件设置于桩体的两侧壁之间并且与寄存口相对应、屏蔽驱动机构设置于桩体的内壁上并且动力输出端与屏蔽门构件连接,屏蔽门构件设置成可相互切换的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封堵状态为屏蔽门构件对寄存口进行封堵、敞开状态为屏蔽门构件解除对寄存口的封堵、夹持状态为屏蔽门构件介于敞开状态与封堵状态之间并且用于对手机进行间断夹持修正,屏蔽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屏蔽门构件在敞开状态、夹持状态以及封堵状态之间相互切换; 所述的屏蔽门构件包括水平设置于桩体两侧壁之间的引导杆并且引导杆的轴线方向垂直于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引导杆设置有两个并且上下对称布置,引导杆上套设有屏蔽门,屏蔽门与引导杆相匹配并且沿引导杆的轴线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屏蔽门设置有两个并且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左右对称布置,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相互配合用于对寄存口进行屏蔽封堵,引导杆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的一端与位于左侧的屏蔽门抵触、另一端与位于右侧的屏蔽门抵触并且复位弹簧一的弹力始终推动左右对称布置的屏蔽门相互远离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抵推块背离寄存口一端面设置有水平布置的限位板,限位板与停放于运输带上端面的手机间距布置,限位板与对接滑板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两者的下压杆,下压杆设置有两个并沿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对称布置,对接滑板背离寄存口一端面设置有凸耳,下压杆与凸耳相匹配并且沿竖直方向构成滑动导向配合,下压杆的底端与限位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顶端设置有用于约束下压杆滑动的限位杆,所述下压杆的外部套设有触发弹簧,触发弹簧一端与凸耳抵触、另一端与限位板抵触并且触发弹簧的弹力始终由凸耳指向限位板,所述的抵推块与屏蔽门之间设置有约束组件,所述的约束组件包括设置于抵推块靠近屏蔽门一端面上的斜面二、设置于屏蔽门靠近抵推块一端面上的斜面三,斜面二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斜面三与寄存口之间的距离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逐渐增大,斜面二与斜面三相匹配,当屏蔽门相互贴合关闭时,斜面三之间的距离小于两抵推块之间的距离D,所述桩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对接电机,对接电机与控制器之间建立有信号连接,对接电机的输出端背离寄存口的开口方向布置并且该输出端的端部位置同轴设置有丝杆,丝杆转动设置于两导向杆之间并且丝杆与对接滑板的中部位置螺纹连接配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00982.9A CN111600349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1110155.5A CN109066907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CN202010400982.9A CN111600349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10155.5A Division CN109066907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600349A CN111600349A (zh) | 2020-08-28 |
CN111600349B true CN111600349B (zh) | 2022-02-22 |
Family
ID=6476234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00982.9A Active CN111600349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CN201811110155.5A Active CN109066907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110155.5A Active CN109066907B (zh) | 2018-09-21 | 2018-09-21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2) | CN11160034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0349B (zh) * | 2018-09-21 | 2022-02-22 | 浙大城市学院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938439Y (zh) * | 2006-08-22 | 2007-08-22 | 天津市汇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数字手机充电柜 |
US7839118B2 (en) * | 2007-04-26 | 2010-11-23 | Carnevali Jeffrey D | Powered docking station |
KR101793544B1 (ko) * | 2015-12-30 | 2017-11-03 |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 회로차단기의 이송장치 |
CN105680507B (zh) * | 2016-01-21 | 2018-05-08 | 南安普敦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 智能充电桩 |
CN105846128B (zh) * | 2016-05-10 | 2018-06-01 | 广州长昇智能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启动充电桩充电功能的对接装置 |
CN206272299U (zh) * | 2016-12-22 | 2017-06-20 | 苏州协鑫集成科技工业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 | 智能配电组件及直流充电桩 |
CN106911171B (zh) * | 2017-05-04 | 2020-06-09 | 湖南魔电易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电源充电的方法 |
CN207010285U (zh) * | 2017-06-16 | 2018-02-13 | 广州市暨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手机充电柜 |
CN107886647A (zh) * | 2017-12-21 | 2018-04-06 | 郑州云启工业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互联网共享手机充电宝的收发柜及其使用方法 |
CN108418294B (zh) * | 2018-03-15 | 2021-06-15 | 东阳市天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户外太阳能手机充电桩 |
CN108551022B (zh) * | 2018-04-12 | 2019-08-20 | 孟永江 | 一种对开接通式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
CN111600349B (zh) * | 2018-09-21 | 2022-02-22 | 浙大城市学院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
2018
- 2018-09-21 CN CN202010400982.9A patent/CN11160034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9-21 CN CN201811110155.5A patent/CN10906690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066907A (zh) | 2018-12-21 |
CN111600349A (zh) | 2020-08-28 |
CN109066907B (zh) | 2020-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142444A1 (en) | Robot cleaning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control method | |
KR100979778B1 (ko) | 지피에스 정보를 기반으로 한 기준점 별 영상도화 이미지 업그레이드시스템 | |
CN109066907B (zh)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自动对接式智能充电设备 | |
CN108698772A (zh) | 全自动上料流水线 | |
KR101912831B1 (ko) | 무인운반차용 배터리 교체 장치 | |
CN208715627U (zh) | 一种电池装盒机 | |
CN105141013B (zh) | 一种自适应充电桩 | |
CN213444930U (zh) | 循环输送装置 | |
CN110774915B (zh) | 立体停车设备、车库系统及自动停车充电方法 | |
KR101614314B1 (ko) |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이송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 |
CN208856878U (zh) | 一种自动盖盒设备 | |
KR101614317B1 (ko) | 무인 운반차용 배터리 이송유닛 및 이를 갖는 무인 운반차의 배터리 자동 교환장치 | |
CN220264061U (zh) | 一种电池环形循环移载装置 | |
CN109120043B (zh) | 一种机器人电池充电装置 | |
CN115296363B (zh) | 多工位智能充电站 | |
CN108859824B (zh) | 基于车联网技术的新能源汽车电能自动补给方法 | |
KR20210025881A (ko) | 청소 모듈을 구비한 태양광 패널 청소 장치 | |
CN216033883U (zh) | 充电仓及换电站 | |
CN109066908A (zh) | 智能手机的公共化共享充电方法 | |
CN111216094B (zh) | 一种具有多种处理功能的皮带输送机巡检机器人基站 | |
CN109193841A (zh) | 智能手机公共场所共享充电的自适应自动对接手机充电站 | |
CN205872120U (zh) | 一种升降式机床用板材车 | |
CN215695910U (zh) | 手机按键组装设备 | |
CN109149712A (zh) | 应用于智能手机共享充电的公共化寄存充电系统 | |
CN210514095U (zh) | 一种三维视觉影像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Zhu Hongli Inventor after: Fei Xianyan Inventor before: Fei Xianya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8 Address after: 310015 No. 51, Huzhou street,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City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No.5-2, Fuxing lane, Fuxi street, Tiantai Coun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17299 Applicant before: Fan Dongting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