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9923A -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9923A
CN111599923A CN202010411955.1A CN202010411955A CN111599923A CN 111599923 A CN111599923 A CN 111599923A CN 202010411955 A CN202010411955 A CN 202010411955A CN 111599923 A CN111599923 A CN 1115999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ovskite
precursor solution
solar cell
doped
iod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19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庆
廖健淞
杨洁
陈涛
白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New Keli Chemical 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19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99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9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92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10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 H10K71/12Deposition of organic active material using liquid deposition, e.g. spin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30/0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 H10K30/30Organic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comprising bulk heterojunctions, e.g. interpenetrating networks of donor and acceptor material domai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71/30Doping active layers, e.g. electron transpor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2102/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2102/10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 H10K2102/101Transparent electrodes, e.g. using graphene comprising transparent conductive oxides [TCO]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表面分别旋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和掺杂前驱体溶液,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由甲胺碘与碘化铅加入DMF溶剂混合均匀而制得,所述掺杂前驱体溶液是在甲胺碘、碘化铅和DMF溶剂制得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加入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而制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原有生长晶体的工艺上加入二次生长工艺,形成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从而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材料科技发展的一大动力,可再生能源的循环利用成为当今社会日益凸显的重要需求,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更是首当其冲。太阳能电池作为清洁的能源从上世纪50年代就一直是科研的热点,包括如何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如何降低成本市场化等等。至今太阳能电池已发展到第四代,他们分别是第一代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第二代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第三代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第四代光敏化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市场逐渐对第三代的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PSC)青睐有加。
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是利用钙钛矿型的有机金属卤化物半导体作为吸光材料的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太阳能电池,也称作新概念太阳能电池。在接受太阳光照射时,钙钛矿层首先吸收光子产生电子-空穴对。由于钙钛矿材激子束缚能的差异,这些载流子或者成为自由载流子,或者形成激子。而且,因为这些钙钛矿材料往往具有较低的载流子复合几率和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所以载流子的扩散距离和寿命较长。因此,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具有更宽的吸收光谱,更高的载流子迁移率,更低的成本和更简单的生产方法,目前报导最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已达23.3%。
然而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n-i-p的正式结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迟滞效应,对电池的应用造成很大影响,而反式的p-i-n结构具有低温成膜、无明显迟滞效应的优点,吸引了许多科研人员的关注。然而反式结构的内部存在缺陷,致使载流子传递效率低,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因此,对于钙钛矿吸收层的晶型结构的调控以降低其内部缺陷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意义。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910226035.X公开了一种钙钛矿层及其制备方法、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上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基体和钙钛矿溶液,所述钙钛矿溶液的沸点小于等于85℃;以及利用卷对卷工艺,将钙钛矿溶液涂布在基体上,之后干燥、退火,得到钙钛矿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510400368.1公开了一种钙钛矿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AX和PbX2按照一定的化学计量比溶于一前驱体溶剂中,加热至固体完全溶解,并搅拌形成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旋涂于一基片上,在开始旋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后的一定时间内滴入一辅助溶剂,并继续旋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辅助溶剂与所述前驱体溶剂不互溶,且辅助溶剂的沸点低于所述前驱体溶剂的沸点;旋涂完毕后,去除所述前驱体溶剂,得到形貌均一致密无针孔的钙钛矿膜;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所使用的钙钛矿层是利用所述钙钛矿膜的制备方法所制备。
为了降低反式PSC器件的晶型结构的内部缺陷,促进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和应用,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进而提高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反式PSC器件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从而有效降低了钙钛矿吸收层的晶型结构内部缺陷,提高了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所述方法是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表面分别旋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和掺杂前驱体溶液,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由甲胺碘与碘化铅加入DMF溶剂混合均匀而制得,所述掺杂前驱体溶液是在甲胺碘、碘化铅和DMF溶剂制得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加入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而制得。具体方法如下:
(1)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再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中,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2-12:5-20。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沉积方法是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于玻璃基底上,温度为500-600℃,退火时间为1-2h。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中,甲胺碘、碘化铅的摩尔比例为2:1-2。
进一步优选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的质量分数为40-5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甲胺碘、碘化铅的摩尔比例为1:1-2。
进一步优选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的质量分数为35-4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胍基催化剂为盐酸胍、碘酸胍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胍基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1-10%。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掺杂前驱体溶液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1.5,所述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0.5-1.5%。
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00-150℃,退火处理3-4h。
优选的,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旋涂工艺为,控制旋转速率200-600rpm预转10-15s,待溶胶铺开后以1000-3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0-40s。
公知的,反式PSC器件的反式结构的开路电压往往较低,导致反式光电转换效率相对偏低,主要是因为钙钛矿活性层内部及与载流子传输层界面存在大量的缺陷,导致光生载流子的非辐射复合,使能量损失严重。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创造性地通过在原有生长晶体的工艺上加入二次生长工艺,促进钙钛矿吸收层晶体二次生长并使其表层向N型半导体特征偏移,增大晶体颗粒的平均粒度并对生长衬底表面进行覆盖,在本征钙钛矿吸收层与电子吸收层间加入与本征钙钛矿吸收层同质的N型掺杂层作为电子传导的缓冲层,从而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得到导电性和透过率性能良好的空穴传输层,然后通过使用过量的甲胺碘和碘化铅前驱液旋涂成膜形成钙钛矿吸收层,接着在其表面使用胍基催化剂(盐酸胍或碘酸胍)含有Bi3+和Br-的掺杂相与甲胺碘和碘化铅前驱液再次旋涂,过量的甲胺碘与掺杂相在吸收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了一层N型半导体特征的类同质吸收层,最后通过退火形成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
本发明通过在原有生长晶体的工艺上加入二次生长工艺,促进钙钛矿吸收层晶体二次生长并使其表层向N型半导体特征偏移,增大晶体颗粒的平均粒度并对生长衬底表面进行覆盖,在本征钙钛矿吸收层与电子吸收层间加入与本征钙钛矿吸收层同质的N型掺杂层作为电子传导的缓冲层,从而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
特别的,由于本征甲胺铅碘在Pb/I比例较小时易显示P型半导体特征,在Pb/I比例较大时易显示N型半导体特征,因此通过在空穴传导层上控制甲胺碘过量,与电子传导层接触的钙钛矿吸收层进行Bi3+和Br-掺杂使其具有N型半导体特征,而同质的两层甲胺铅碘吸收层的相容性较好,形成类同质结结构,从而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现有的反式PSC器件存在光电转换效率较低的问题,限制了其应用。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混合于DMF溶剂中,制备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得到钙钛矿薄膜;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混合于DMF溶剂中,制备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将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加入到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再经退火处理,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在原有生长晶体的工艺上加入二次生长工艺,形成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从而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本发明提出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异的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导电性好,透过率高,并且便于在表面形成性能优异的钙钛矿层。
2、本发明通过使用过量的甲胺碘溶液与碘化铅旋涂成膜的钙钛矿吸收层,再在钙钛矿吸收层表面上旋涂一层含有Bi3+和Br-的掺杂相,过量的甲胺碘与掺杂相在吸收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了一层N型半导体特征的类同质吸收层,从而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方法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实施例1
(1)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温度为550℃,退火时间为1.5h,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7:12,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2:1.5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5%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400rpm预转12s,待溶胶铺开后以2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5s,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1:1.5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0%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盐酸胍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2,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1%,盐酸胍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5%,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400rpm预转12s,待溶胶铺开后以2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5s,再在温度为125℃下退火处理3.5h,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2
(1)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温度为520℃,退火时间为2h,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4:7,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2:1.2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2%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300rpm预转14s,待溶胶铺开后以15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8s,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1:1.2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38%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碘酸胍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2,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0.8%,碘酸胍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3%,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300rpm预转14s,待溶胶铺开后以15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7s,再在温度为110℃下退火处理4h,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3
(1)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温度为580℃,退火时间为1h,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10:17,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2:1.8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8%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500rpm预转11s,待溶胶铺开后以25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2s,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1:1.8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2%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盐酸胍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4,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1.2%,盐酸胍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8%,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2500rpm预转12s,待溶胶铺开后以25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2s,再在温度为140℃下退火处理3h,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4
(1)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温度为500℃,退火时间为2h,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2:5,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2:1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0%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200rpm预转15s,待溶胶铺开后以1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40s,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1:1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35%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碘酸胍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0.5%,碘酸胍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1%,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200rpm预转15s,待溶胶铺开后以1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40s,再在温度为100℃下退火处理4h,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实施例5
(1)在ITO玻璃基底上通过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温度为600℃,退火时间为1h,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 12:20,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2: 2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50%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600rpm预转10s,待溶胶铺开后以3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0s,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按照摩尔比例为1:2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质量分数为45%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盐酸胍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5,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1.5%,盐酸胍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10%,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旋涂时,控制旋转速率600rpm预转10s,待溶胶铺开后以3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0s,再在温度为150℃下退火处理3h,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不使用胍基催化剂,而是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对甲胺铅碘溶胶进行掺杂,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不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对甲胺铅碘溶胶进行掺杂,而是使用胍基催化剂混合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其他与实施例1完全一致。
测试方法:
太阳能电池片光电转换效率测试:向实施例和对比例获得的片材表面依次沉积二氧化钛作为电子传输层、蒸镀金属阴极,制备形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片。然后,在标准测试环境下,即环境温度为25℃时,辐照度为1000W/m2,加滤光片AM1.5,用太阳能模拟器分别测量制得的电池片,得到其L-V曲线,得出其光电转换效率。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性能指标 光电转换效率(%)
实施例1 14.14
实施例2 14.11
实施例3 14.25
实施例4 14.09
实施例5 14.38
对比例1 10.76
对比例2 11.04
由表1可知:实施例1与对比例1相比,使用胍基催化剂混合掺杂的甲胺铅碘溶胶,再次旋涂在钙钛矿吸收层,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升,这是由于引入胍基催化剂可减少载流子损失,有效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实施例1与对比例2相比,将硝酸铋和溴化钾对混有胍基催化剂的甲胺铅碘溶胶进行掺杂,旋涂在钙钛矿吸收层表面,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得到提升,这是由于过量的甲胺碘与掺杂相在吸收层和电子传输层之间形成了一层N型半导体特征的类同质吸收层,从而有效提高钙钛矿内部的载流子传递效率,从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Claims (9)

1.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是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在表面分别旋涂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和掺杂前驱体溶液,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由甲胺碘与碘化铅加入DMF溶剂混合均匀而制得,所述掺杂前驱体溶液是在甲胺碘、碘化铅和DMF溶剂制得的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加入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而制得;具体方法如下:
(1)在ITO玻璃基底上沉积一层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作为空穴传输层,然后将甲胺碘与碘化铅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接着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旋涂在空穴传输层上,得到钙钛矿薄膜;
(2)将甲胺碘、碘化铅加入DMF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然后将硝酸铋、溴化钾和胍基催化剂加入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搅拌均匀得到掺杂前驱体溶液,接着将掺杂前驱体溶液旋涂在钙钛矿薄膜上,再进行退火处理,即得到双层结构的钙钛矿吸收层,实现了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提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锂镁重掺杂氧化镍中,氧化镍、锂、镁的质量比例为100:2-12: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空穴传输层的沉积方法是将含Li+、Mg2+的氧化镍前驱液热喷涂于玻璃基底上,温度为500-600℃,退火时间为1-2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中,甲胺碘、碘化铅的摩尔比例为2:1-2,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的质量分数为40-5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中,甲胺碘、碘化铅的摩尔比例为1:1-2,钙钛矿前驱体溶液A的质量分数为35-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胍基催化剂为盐酸胍、碘酸胍中的一种,所述胍基催化剂的加入量为甲胺碘和碘化铅总质量的1-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掺杂前驱体溶液中,使用硝酸铋和溴化钾作为掺杂相对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进行掺杂,Bi3+、Br-的摩尔比例为2:1-1.5,所述掺杂相的使用量为钙钛矿前驱体溶液B质量的0.5-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退火处理的温度为100-150℃,退火处理3-4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述旋涂工艺为,控制旋转速率200-600rpm预转10-15s,待溶胶铺开后以1000-3000rpm的旋转速率旋涂30-40s。
CN202010411955.1A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Withdrawn CN1115999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955.1A CN111599923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955.1A CN111599923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923A true CN111599923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92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1955.1A Withdrawn CN111599923A (zh) 2020-05-15 2020-05-15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92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46286A (zh) * 2021-01-22 2021-05-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碘元素双位点掺杂钙钛矿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9180A (zh) * 2021-01-21 2021-06-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倒装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130764A (zh) * 2021-04-08 2021-07-16 山东大学 零偏压高灵敏度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以及制备方法
CN113193120A (zh) * 2021-04-06 2021-07-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溴化钾掺杂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314673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Mg离子掺杂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3740A (zh) * 2021-08-05 2021-12-2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n-i结构钙钛矿基X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6414A (zh) * 2021-11-30 2022-03-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稳定CsPbI3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335348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n异质结硒化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982A (zh) * 2022-05-23 2022-09-13 南昌大学 一种掺杂剂和辅助掺杂剂协同作用的低缺陷态密度无甲胺钙钛矿单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843205A (zh) * 2023-02-20 2023-03-2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钙钛矿膜层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9180A (zh) * 2021-01-21 2021-06-0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倒装的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46286B (zh) * 2021-01-22 2022-07-22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碘元素双位点掺杂钙钛矿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746286A (zh) * 2021-01-22 2021-05-04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碘元素双位点掺杂钙钛矿催化剂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3120B (zh) * 2021-04-06 2022-03-15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溴化钾掺杂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93120A (zh) * 2021-04-06 2021-07-30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溴化钾掺杂的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30764B (zh) * 2021-04-08 2022-06-10 山东大学 零偏压高灵敏度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以及制备方法
CN113130764A (zh) * 2021-04-08 2021-07-16 山东大学 零偏压高灵敏度钙钛矿单晶x射线探测器以及制备方法
CN113314673A (zh) * 2021-05-28 2021-08-27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Mg离子掺杂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14673B (zh) * 2021-05-28 2022-11-08 广西大学 一种基于Mg离子掺杂空穴传输层的钙钛矿光电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23740A (zh) * 2021-08-05 2021-12-21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n-i结构钙钛矿基X光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56414A (zh) * 2021-11-30 2022-03-08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高效稳定CsPbI3无机钙钛矿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4335348A (zh) * 2021-12-23 2022-04-12 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n异质结硒化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4982A (zh) * 2022-05-23 2022-09-13 南昌大学 一种掺杂剂和辅助掺杂剂协同作用的低缺陷态密度无甲胺钙钛矿单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044982B (zh) * 2022-05-23 2023-08-22 南昌大学 一种掺杂剂和辅助掺杂剂协同作用的低缺陷态密度无甲胺钙钛矿单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5843205A (zh) * 2023-02-20 2023-03-24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钙钛矿膜层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9923A (zh)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方法
US9570240B1 (en) Controlled crystallization to grow large grain organometal halide perovskite thin film
CN109888105B (zh) 一种钝化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2542549B (zh) 一种宽带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0335945B (zh) 一种双电子传输层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法和应用
CN111540835B (zh) 一种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热稳定性的方法
CN109378386A (zh) 一种调控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形貌的方法及制备的太阳能电池器件
CN110299455A (zh) 一种调控无铅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面形貌的制备方法
CN114678472A (zh) 一种FAPbI3钙钛矿薄膜及其高效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方法
CN108767112B (zh) 具有不同空穴传输层的BiI3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29310B (zh) 一种引入辣椒素的钙钛矿薄膜制备方法
CN110165020B (zh) 一种基于CdS/SnO2混合N型层的高效Sb2Se3薄膜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54272A (zh) 一种三元卤素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115870A1 (zh) 一种pn异质结硒化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06853B (zh) 一种异质结锡基钙钛矿薄膜的制备方法和产品
CN115172591A (zh) 一种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697010A (zh) 一种多功能添加剂修饰的倒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13233508B (zh) 一种α-MoO3溶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583061A (zh) 三维结构的无铅锡基钙钛矿薄膜及其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10854271B (zh) 一种高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76800A (zh) 一种甲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量子点、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73541B (zh) 一种双钙钛矿柔性铁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09175A (zh) 一种基于非卤铅源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43205B (zh) 一种钙钛矿膜层的制备方法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CN114937743B (zh) 一种基于甲脒基有机/无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