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9531A -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9531A
CN111599531A CN202010476903.2A CN202010476903A CN111599531A CN 111599531 A CN111599531 A CN 111599531A CN 202010476903 A CN202010476903 A CN 202010476903A CN 111599531 A CN111599531 A CN 111599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arbon nano
wire
composite wire
f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690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理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Rongsheng Super Micro Wi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690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95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9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531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extensible conductors or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Insulat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65Insulating conductors with lacquers or ename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5/00Non-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onductive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5/02Single bars, rods, wires, or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pplication Of Or Painting With Fluid Materials (AREA)
  • Metal Extrac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纳米管作为芯层、铜层作为外层制备复合线芯,并依次经过原料的预处理‑打磨‑包覆焊接线坯‑拉拔‑包覆烘焙的处理工艺,使碳纳米管和铜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所制备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同时具备较高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漆包线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分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和热性能四大性能。漆包线是电机、电器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主要原材料,特别是近几年电力工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家用电器的迅速发展,给漆包线的应用带来较广阔的领域,随之而来的是对漆包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漆包线的产品结构调整不可避免,与之配合的原材料(铜、漆)、漆包线工艺、工艺装备和检测手段等也亟待开发研究。
目前,现有的铜包铝复合漆包线线芯散热效率较差,线芯的重量较大,导致仍然无法降低成本,且传统铜包铝复合漆包线长时间使用后,漆包线的铝线芯与铜层之间发生自动剥离,从而降低漆包线的品质质量,缩短了漆包线的使用寿命。为此,市场迫切需要寻找性能更高的新型漆包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碳纳米管外部包覆铜层形成漆包线的复合线芯,使制成的漆包线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均明显提高,可使漆包线满足更高要求的使用环境,增加漆包线的应用领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铜带经过第一毛毡去除表面铜粉及油污并经过退火炉退火软化;
S2打磨:所述铜带表面经过磨辊磨刷使所述铜带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表面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所述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并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续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所述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所述铜管与所述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
S5包漆烘焙: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漆膜厚度,在所述半成品表面涂覆绝缘漆,将所述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进行多道涂覆并进入烘炉烘焙固化,即制成复合漆包线;所述绝缘漆类型为聚氨酯、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S6涂油收卷:在所述复合漆包线表面涂覆一层润滑油后收卷,即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成品。
进一步地,所述S1中,原材料预处理具体为:去除所述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所述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cm3的30*50*8mm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然后经过所述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所述退火炉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氧化,所述退火炉炉内温度为300-500℃。
进一步地,所述S2中,所述磨辊打磨目数为400-2000目;去除所述铜带表面铜粉的方式为:在行线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所述第二毛毡。
进一步地,所述S3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使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进行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所述铜管与所述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进一步地,所述S4中,拉拔设备拉拔过程中需要向拉丝模喷淋合成或半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所述复合线坯与所述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S4中,所述拉拔工序拉拔速度为500-1500m/min,单模减面率为6-15%。
进一步地,所述S5中,所述半成品经过所述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绝缘漆,然后进入所述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形成复合漆包线;所述复合漆包线可以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并根据需求绝缘漆膜厚度确定涂漆道次;所述涂漆烘焙工序线速度为300-800m/min。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该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由如上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线的包覆铜层的厚度是所述复合线直径的60-80%。
进一步地,所述复合线的导电率为100-10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30-30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20-150%。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通过将碳纳米管作为芯层、铜层作为外层制备复合线芯,并依次经过预处理-打磨-包覆焊接线坯-拉拔-包覆烘焙的处理工艺,使碳纳米管和铜层紧密结合在一起,使所制备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同时具备较高的机械性能和导电性能。
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相较于现有的铜铝复合线或纯铜线芯漆包线,导电率可为100-10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的纯铜线材的130-30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纯铜线材的120-15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制备方法结构示意图;
图3为包覆焊接工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经包覆焊接工艺后复合线坯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去除铜带20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m3的30×50×80的第一毛毡1,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被夹具夹紧的两块第一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然后进入退火炉2进行退火软化,退火炉内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铜带表面氧化;其中,退火炉内的温度为300℃。
S2打磨:铜带表面经过2000目的磨辊3磨刷使铜带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4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的方式为:在铜带的行线方向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两块第二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10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5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经过通过数对成型辊轮5将铜带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铜管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使用氩弧焊6连续对铜管纵缝进行氩弧焊接,形成复合线坯;本包覆焊接工序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形成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7对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铜管与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拉拔过程中,边进行拉拔边向拉拔设备中的拉丝模喷淋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复合线坯与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拉拔速度为1500m/min,单模减面率为6%。
S5包漆烘焙:在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表面包覆绝缘层,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绝缘层的厚度,具体为:将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8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的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9进行烘焙固化,即制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可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涂漆道次,涂漆烘焙工序的行线速度为300m/min。
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包覆铜层的厚度是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截面直径的60%。
采用GB/T 4074-2008的检验方法以及GB/T 6109-2008的评判标准对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导电率、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本实施例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导电率为1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3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20%。
实施例2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m3的30×50×80的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被夹具夹紧的两块第一毛毡之间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然后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退火炉内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铜带表面氧化;其中,退火炉内的温度为400℃。
S2打磨:铜带表面经过1000目的磨辊磨刷使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的方式为:在铜带的行线方向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两块第二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铜管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接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本包覆焊接工序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形成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铜管与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拉拔过程中,边进行拉拔边向拉拔设备中的拉丝模喷淋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复合线坯与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拉拔速度为1000m/min,单模减面率为8%。
S5包漆烘焙:在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表面包覆绝缘层,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绝缘层的厚度,具体为:将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的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即制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可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涂漆道次,涂漆烘焙工序的行线速度为500m/min。
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包覆铜层的厚度是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截面直径的70%。
采用如实施例1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导电率、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本实施例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导电率为5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5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50%。
实施例3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m3的30×50×80的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被夹具夹紧的两块第一毛毡之间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然后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退火炉内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铜带表面氧化;其中,退火炉内的温度为500℃。
S2打磨:铜带表面经过1500目的磨辊磨刷使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的方式为:在铜带的行线方向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两块第二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铜管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接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本包覆焊接工序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形成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铜管与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拉拔过程中,边进行拉拔边向拉拔设备中的拉丝模喷淋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复合线坯与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拉拔速度为500m/min,单模减面率为10%。
S5包漆烘焙:在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表面包覆绝缘层,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绝缘层的厚度,具体为:将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的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即制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可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涂漆道次,涂漆烘焙工序的行线速度为800m/min。
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包覆铜层的厚度是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截面直径的80%。
采用如实施例1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导电率、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本实施例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导电率为10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20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40%。
实施例4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m3的30×50×80的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被夹具夹紧的两块第一毛毡之间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然后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退火炉内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铜带表面氧化;其中,退火炉内的温度为350℃。
S2打磨:铜带表面经过800目的磨辊磨刷使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的方式为:在铜带的行线方向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两块第二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铜管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接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本包覆焊接工序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形成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铜管与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拉拔过程中,边进行拉拔边向拉拔设备中的拉丝模喷淋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复合线坯与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拉拔速度为700m/min,单模减面率为12%。
S5包漆烘焙:在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表面包覆绝缘层,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绝缘层的厚度,具体为:将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的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即制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可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涂漆道次,涂漆烘焙工序的行线速度为700m/min。
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包覆铜层的厚度是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截面直径的67%。
采用如实施例1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导电率、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本实施例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导电率为8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25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30%。
实施例5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m3的30×50×80的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被夹具夹紧的两块第一毛毡之间去除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然后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退火炉内采用蒸汽对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铜带表面氧化;其中,退火炉内的温度为450℃。
S2打磨:铜带表面经过400目的磨辊磨刷使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第二毛毡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的方式为:在铜带的行线方向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使铜带经过两块第二毛毡之间以去除铜带表面的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即形成铜管,铜管包覆在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接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本包覆焊接工序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形成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铜管与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拉拔过程中,边进行拉拔边向拉拔设备中的拉丝模喷淋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复合线坯与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拉拔速度为1300m/min,单模减面率为15%。
S5包漆烘焙:在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表面包覆绝缘层,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绝缘层的厚度,具体为:将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的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即制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可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涂漆道次,涂漆烘焙工序的行线速度为400m/min。
通过上述步骤制成的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包覆铜层的厚度是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截面直径的75%。
采用如实施例1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对铜包碳纳米复合漆包线的导电率、抗拉强度、伸长率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为:本实施例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导电率为3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30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2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的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材料的预处理:铜带经过第一毛毡去除表面铜粉及油污并经过退火炉退火软化;
S2打磨:铜带经过磨辊磨刷使所述铜带表面的贴合度更加紧密,然后经过第二毛毡去除表面铜粉和杂质。
S3包覆焊接线坯:碳纳米管的一端穿过成型辊轮并固定在收卷线盘上,铜带通过数对所述成型辊轮逐步弯曲成管状形成铜管并包覆在所述碳纳米管周围;然后采用氩弧焊接连续焊接铜管纵缝,形成复合线坯;
S4拉拔:使用拉拔设备对所述复合线坯进行多次拉拔,使所述铜管与所述碳纳米管表面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半成品;
S5包漆烘焙: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绝缘漆类型及漆膜厚度,在所述半成品表面涂覆绝缘漆,将所述半成品经过涂漆毛毡进行多道涂覆并进入烘炉烘焙固化,即制成复合漆包线;所述绝缘漆类型为聚氨酯、聚酯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酰亚胺中的其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S6涂油收卷:在所述复合漆包线表面涂覆一层润滑油后收卷,即形成铜包碳纳米复合线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原材料预处理具体为:去除所述铜带表面铜粉及油污,采用的方式为:在所述铜带行线上下使用两块密度为0.3g/cm3的30*50*8mm第一毛毡,并用夹具固定;然后经过所述退火炉进行退火软化,所述退火炉采用蒸汽对所述铜带表面进行保护防止氧化,所述退火炉炉内温度为300-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磨辊打磨目数为400-2000目;去除所述铜带表面铜粉的方式为:在行线上下各放置一块第二毛毡,并用夹具固定所述第二毛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将包覆焊接装置与复合线坯前两道拉拔设备串联在一起,使复合线坯焊接后直接进行初步拉拔,避免空气进入铜管与碳纳米管之间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拉拔设备拉拔过程中需要向拉丝模喷淋合成或半合成微乳拉丝液进行润滑,使所述复合线坯与所述拉丝模之间产生一层高压润滑膜,减轻复合线坯表面的摩擦应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所述拉拔工序中拉拔速度为500-1500m/min,单模减面率为6-1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所述半成品经过所述涂漆毛毡涂覆绝缘漆并通过刮漆毛毡去除多余绝缘漆,然后进入烘炉进行烘焙固化,形成复合漆包线;所述复合漆包线可以通过多次执行包漆及烘焙工序以实现薄漆多涂的目的,并根据需求绝缘漆膜厚度确定涂漆道次;所述涂漆烘焙工序线速度为300-800m/min。
8.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线由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线的包覆铜层的厚度是所述复合线直径的60-8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碳纳米复合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线的导电率为100-1000%IACS,抗拉强度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30-300%,伸长率为相同线径下纯铜线材的120-150%。
CN202010476903.2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Withdrawn CN1115995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903.2A CN111599531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903.2A CN111599531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531A true CN111599531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9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6903.2A Withdrawn CN111599531A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53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6563A (zh) * 2020-11-18 2021-03-09 安徽聚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大容量耐高频低损耗电磁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562920A (zh) * 2020-12-11 2021-03-26 孙栋 一种漆包线制造加工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856A (zh) * 2000-09-08 2001-02-14 曲均绪 铜包钢双金属复合导线的生产方法
CN104603885A (zh) * 2012-09-17 2015-05-06 波音公司 整体碳纳米管和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97065A (zh) * 2014-04-23 2015-11-25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复合导线
CN105097132A (zh) * 2015-07-10 2015-11-25 浙江百川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线径0.9mm以上软态铜包铝的生产工艺
JP2017047448A (ja) * 2015-09-01 2017-03-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複合押出材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導体線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597687A (zh) * 2018-05-08 2018-09-28 天津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200级铜包铝电磁线的生产工艺
CN11091105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湖州中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变压器用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3856A (zh) * 2000-09-08 2001-02-14 曲均绪 铜包钢双金属复合导线的生产方法
CN104603885A (zh) * 2012-09-17 2015-05-06 波音公司 整体碳纳米管和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5097065A (zh) * 2014-04-23 2015-11-25 北京富纳特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碳纳米管复合导线
CN105097132A (zh) * 2015-07-10 2015-11-25 浙江百川导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线径0.9mm以上软态铜包铝的生产工艺
JP2017047448A (ja) * 2015-09-01 2017-03-0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複合押出材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銅被覆アルミニウム導体線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8597687A (zh) * 2018-05-08 2018-09-28 天津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 200级铜包铝电磁线的生产工艺
CN110911053A (zh) * 2019-12-03 2020-03-24 湖州中洲电磁线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变压器用漆包线的制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6563A (zh) * 2020-11-18 2021-03-09 安徽聚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制造大容量耐高频低损耗电磁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2562920A (zh) * 2020-12-11 2021-03-26 孙栋 一种漆包线制造加工工艺
CN112562920B (zh) * 2020-12-11 2022-04-19 襄阳市诺立信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一种漆包线制造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68073B (zh) 一种具有铜包铝合金导线的电缆
CN102074308B (zh) 一种铝漆包线的生产系统及其工艺
CN111599531A (zh)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40387C (zh) 复合漆铜包铝漆包线的生产方法
WO2008148257A1 (fr) Procédé pour la production de fil (tuyau) d'aluminium recouvert de cuivre et dispositif associé
CN201877158U (zh) 高导电性、超高强度10kV架空绝缘电缆
CN104464979A (zh) 一种铜包铝延拉生产线及生产工艺
CN113380464B (zh) 一种节本增效用海底电缆导体加工方法
JP2012216526A (ja) 金属被覆炭素繊維電線
CN104252918A (zh) 一种电缆的生产工艺
CN102527768A (zh) 一种铜包铝管的制造方法
CN1246861C (zh) 500kV超高压交联电缆及生产工艺方法
KR101747708B1 (ko) 가공송전선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5097133A (zh) 线径0.9mm以上硬态铜包铝的生产工艺
CN206789329U (zh) 微细立绕漆包铜扁线制造设备
CN111462938B (zh) 一种铜包碳纳米复合扁线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57269A (zh) 一种光伏柔性支架用无粘结铝包钢绞线
CN103578653A (zh) 一种大跨越铝包钢绞线的生产方法
CN209747228U (zh) 环保型500kV超高压电缆
CN107248431A (zh) 一种高韧性扁平漆包铜线的生产工艺
CN112658050A (zh) 一种铜包铝线的加工工艺
CN112349452A (zh) 一种低温直焊性聚酯电磁线及其制造方法
CN201859700U (zh) 一种用于生产铝漆包线的生产设备
CN105741981A (zh) 一种加强型气体保护推丝焊枪专用电缆的生产工艺
JP7301930B2 (ja) エナメル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