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9266A - 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9266A
CN111599266A CN202010482449.1A CN202010482449A CN111599266A CN 111599266 A CN111599266 A CN 111599266A CN 202010482449 A CN202010482449 A CN 202010482449A CN 111599266 A CN111599266 A CN 1115992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ell
limiting
display devi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244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9266B (zh
Inventor
刘霄
盛尊友
贾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244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92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92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2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92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92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及灯效模块;灯效模块包括壳体及光效集成单元;光效集成单元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体;电路板平放固定在壳体内;多个发光体贴装于电路板上,发光体具的发光面与电路板垂直,并面向显示主体的前侧;壳体的前壁上开设有与多个发光体正对的出光口。本发明实施例利用灯效模块中电路板平放在壳体内,以减少壳体所需厚度;并利用发光体垂直贴装在电路板上,使发光体的发光面与电路板垂直,并面向显示主体的前侧,故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均可平行于电路板,直接从壳体前侧壁上的出光口向显示主体的正面出光;可简化灯效模块的结构,降低壳体的厚度,满足高端显示设备的超薄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显示设备应用于用户的生活中,能够显示不同的界面以供用户观看,其中,显示设备主要是电视、显示器等。显示设备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显示源,也能够搭配其他功能性部件,使得显示设备具备对应的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显示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可以进行多场景交互的灯效模块已经逐渐成为智能显示设备的标配。同时,显示设备正逐步向超薄、超窄方向发展,要求实现功能性的需求的同时不能破坏外观的整体形态,因此需要在整机中为灯效模块寻找合适的安装空间。传统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空间充足,通常在整机的下前壳内设置正面显示的印制板及指示灯,来实现上述功能,但其无法满足高端产品对于超薄边框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解决现有技术中灯效模块的安装问题,以满足高端显示设备的超薄边框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和灯效模块;所述灯效模块包括:壳体,其装设于所述显示主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开设有出光口;及光效集成单元,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体;所述电路板平放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发光体贴装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体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与所述电路板垂直,所述发光面面向并正对于所述出光口。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灯效模块还包括晕光件;所述晕光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覆盖在所述出光口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发光体与所述晕光件之间具有间隔。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晕光件的前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对位嵌合于所述出光口内。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灯效模块还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前壁的外表面,并封挡在所述出光口上。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晕光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卡臂;所述壳体内于所述晕光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勾,所述限位卡勾与所述卡臂的后端相抵。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卡臂的后端向所述晕光件的端部外侧倾斜延伸;所述限位卡勾包括限位壁和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壁设于所述晕光件的端部外侧;所述限位凸筋由所述限位壁靠近晕光件的内壁向内凸出;所述卡臂的后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筋相抵,所述卡臂的外侧面与所述限位壁的内壁弹性相抵。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晕光件的底部设有向后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设有正对于所述限位孔的卡块。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壳体的前壁延伸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多个所述发光体呈直线间隔排列于所述主体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遥控接收器,所述遥控接收器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遥控接收器正对的第一通孔,所述遥控接收器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布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光感应器,所述光感应器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光感应器正对的第二通孔,所述光感应器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布置。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的前壁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前端顶面进行卡位;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前端顶面进行卡位;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对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顶面进行卡位的卡扣;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相抵的支撑筋。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触压开关,所述触压开关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上;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触压开关正对的按键。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利用灯效模块中的电路板平放在壳体内,以减少壳体所需厚度;并利用发光体垂直贴装在电路板上,使发光体的发光面与电路板垂直,并面向显示主体的前侧,故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均可平行于电路板,直接从壳体前侧壁上的出光口向显示主体的正面出光;因此,可极大地简化灯效模块的结构,降低壳体的厚度,进而满足高端显示设备的超薄边框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灯效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图4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效集成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和光效集成单元装配后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和晕光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显示主体;
11、显示屏;12、边框;
2、灯效模块;
21、壳体;22、光效集成单元;23、晕光件;24、透光件;
211、出光口;212、第一通孔;213、第二通孔;214、限位卡勾;215、卡块;216、按键;
221、电路板;222、发光体;223、遥控接收器;224、光感应器;225、触压开关;
231、嵌合部;232、卡臂;233、限位板;
2101、第一限位部;2102、第二限位部;2103、卡扣;2104、支撑筋;2105、限位筋;2141、限位壁;2142、限位凸筋;2143、导向面;
2211、主体部;2212、第一凸出部;2213、第二凸出部;
2331、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显示设备应用于用户的生活中,能够显示不同的界面以供用户观看,其中,显示设备主要是电视、显示器等。显示设备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显示源,也能够搭配其他功能性部件,使得显示设备具备对应的功能。
在相关技术中,随着显示设备的智能化发展,可以进行多场景交互的灯效模块已经逐渐成为智能显示设备的标配。同时,显示设备正逐步向超薄、超窄方向发展,要求实现功能性的需求的同时不能破坏外观的整体形态,因此需要在整机中为灯效模块寻找合适的安装空间。传统的显示设备的内部空间充足,通常在整机的下前壳内设置正面显示的印制板及指示灯,来实现上述功能,但其无法满足高端产品对于超薄边框的需求。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正视图。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主体1和装设于显示主体1的底部的灯效模块2。
显示主体1包括显示屏11和设于显示屏11四周的边框12。
显示屏11位于显示主体1的前侧,作为显示设备的显示面。
边框12固设于显示屏11的四周侧壁,对显示屏11的周侧进行防护,并提高显示设备的结构强度。随着显示设备正逐步向超薄、超窄方向发展,边框12也逐渐变薄、变窄。
灯效模块2装设于显示主体1的底面,并向显示屏11的前侧发射光线。灯效模块2采用较薄、较窄的结构设计,以适应显示设备中边框12的厚度逐渐变薄、变窄的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灯效模块2可以凸出显示主体1的底面设置,也可以嵌装于显示主体1的底部,与显示主体1的底面保持平齐,以呈现不同的外观效果,在此不做限制。
灯效模块2可配合显示屏11显示不同得应用场景,展示不同的灯效,如开机、关机、语音交互、场景交互等,呈现如指示灯、siri灯效、跑马灯、呼吸灯、信号搜索等等不同灯效。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灯效模块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2中A-A处的剖视图。图5是图4在另一个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2至图5所示,灯效模块2包括壳体21、光效集成单元22、晕光件23及透光件24。
壳体21可采用扁平的长条状结构体,壳体21的顶面开口,并通过该开口装设于显示主体1的底面;壳体21与显示主体1的底面合围形成容置腔,以将光效集成单元22和晕光件23收容在容置腔中。
壳体21的前壁上开设有出光口211,光效集成单元22所发出的光线能通过该出光口211,照射向显示设备的前侧,便于用户直接从显示设备的正面观看该灯效。
参阅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21的前壁上于出光口21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13,以便于光效集成单元22通过对应通孔,接收壳体21外部不同的信号。
壳体21的前壁上端设有向后侧凸出的第一限位部2101和第二限位部2102,以用于对光效集成单元22的前端进行卡位。
壳体21内的后端部向上凸设有多个卡扣2103,多个卡扣2103呈直线间隔排列,以用于对光效集成单元22的后端进行卡位。
壳体21的内底面上,并位于卡扣2103和壳体21的前壁之间,设有向上凸出的支撑筋2104,以用于对光效集成单元22的底部进行支撑。支撑筋2104可设置多条,沿壳体21的横向或纵向延伸,以提高支撑的均匀性。
壳体21内的左右两端分别向上凸设有限位筋2105,用于对光效集成单元22的左右两端进行限位。
壳体21的底面上设有按键216。
壳体21内并位于出光口2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卡勾214。晕光件23装设于出光口211内侧,且晕光件23的两端分别通过限位卡勾214进行固定,以使晕光件23覆盖或封挡在出光口211上。
参阅图3所示,光效集成单元22包括电路板221和集成在电路板221上的多个功能器件,这些功能器件可包括用于产生炫彩灯效的多个发光体222、用于接收遥控信号的遥控接收器223、用于自动调节显示屏11亮度的光感应器224、用于控制显示设备进行开启和关闭的触压开关225及其他用于控制或运算的处理单元,等等。
其中,参阅图4和图5,电路板221平放并固定在壳体21内,以减小壳体21所需厚度;同时电路板221与显示主体1电连接,以使显示主体1能够与电路板221上的各个功能单元配合实现对应功能。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光效集成单元22的结构示意图。
参阅图6,电路板221包括主体部2211、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
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由主体部2211的两端分别向壳体21的前壁延伸。
第一凸出部2212的前端与第一通孔212的位置对应,第二凸出部2213的前端与第二通孔213的位置对应。
参阅图3,第一凸出部2212的前端通过第一限位部2101进行卡位和第二限位部2102的前端通过进行卡位。
主体部2211的后端通过卡扣2103进行卡位;主体部2211的底部通过支撑筋2104进行支撑;主体部2211的左右两端分别通过限位筋2105进行限位。从而使电路板221能够稳定地平放固定在壳体21内。
通过第一限位部2101、第二限位部2102、卡扣2103、支撑筋2104及限位筋2105的配合,无需螺钉连接,即可使电路板221卡接在壳体21内,便于安装,特别适用于壳体21较薄的情形。
参阅图6,并结合图3和图4,发光体222可采用LED灯珠,多个LED灯珠垂直贴装在的主体部2211上,并使LED灯珠的发光面正对于壳体21前壁上的出光口211,直接向显示设备的前侧进行发光;光路无需转变,节省了转变光路所需的导光件成本;极大地简化了灯效模块2的结构,可进一步降低壳体21所需的厚度,满足壳体21变薄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LED灯珠本身的封装结构中,具有用于与电路板221进行贴装的贴装面和用于发射光线的发光面,该发光面与贴装面垂直。而垂直贴装指的是,当LED灯珠贴装在电路板221上时,其发光面与电路板221的板面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LED灯珠采用三色灯,如红绿蓝三色灯;从而可以利用多个LED灯珠进行配合产生炫彩的灯光效果;通过多个LED灯珠进行配合显示不同的动态光效。
多个LED灯珠呈直线间隔排列于主体部2211上,并位于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之间;同时出光口211位于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之间与直线间隔排列LED灯珠正对,以便于通过软件控制多个LED灯珠的发光顺序,再透过出光口211形成多种不同的光效,如siri灯、跑马灯、呼吸灯等等。
参阅图6,并结合图3,遥控接收器223装设并电连接于第一凸出部2212上,遥控接收器223的前端朝向并正对于第一通孔212,以使遥控接收器223尽可能靠近第一通孔212,并通过第一通孔212面向显示设备前侧,可保证左右遥控无死角,提高遥控信号的接收效果。
参阅图6,并结合图3,光感应器224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出部2213上,光感应器224的前端朝向并正对于第二通孔213;以使光感应器224尽可能靠近第二通孔213,并通过第二通孔213面向显示设备前侧,提高其光感应效果。
参阅图6,并结合图3,触压开关225装设并电连接于主体部2211的端部;触压开关225与壳体21的底面上的按键216正对。通过按键216与触压开关225配合,可便于在灯效模块2上集成并实现显示设备的电源开关功能,同时便于用户使用。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21和光效集成单元22装配后的正视图。
参阅图7所示,当光效集成单元22装入壳体21内时,多个LED灯珠的发光面所发出的光线均可通过出光口211从壳体21的前侧显示出来。出光口211可根据需要呈现不同的开口造型,如长条形,具体地,可采用两端逐渐变得尖锐的长条形、两段为椭圆形的长条形或长矩形等,以呈现不同的灯光效果。
遥控接收器223通过第一通孔212显示在壳体21的前壁上,便于遥控接收器223通过第一通孔212接受遥控信号。
光感应器224通过第二通孔213显示在壳体21的前壁上,便于光感应器224第二通孔213感应壳体21外部的光线强弱。
参阅图3至图5,晕光件23装设于壳体21内,并覆盖在出光口211上。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通过晕光件23进行混光,光线扩散,变得均匀柔和,提高从出光口211处显示的灯光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晕光件23与LED灯珠的发光面之间具有间隔。因此,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可以先经过空气混光,再通过晕光件23混光,进一步提高出光口211处显示的灯光效果。
利用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将LED灯珠与壳体21的前壁间隔开来,使LED灯珠与出光口211之间形成间距,恰好可为晕光件23提供装配空间。
通过主体部2211、第一凸出部2212和第二凸出部2213的结构分布,能够使电路板221上的结构位置被充分合理利用,有利于较小电路板221的前后宽度,从而减小壳体21前后所需空间,使壳体21变窄,有利于满足壳体21变窄的需求。
参阅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晕光件23的前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嵌合部231,该嵌合部231对位嵌合于出光口211内,嵌合部231的前侧面与出光口211的表面平齐;利用嵌合部231封闭填充并封闭出光口211,使得整体外观更为美观,且晕光件23所展示的灯效可直接显示在壳体21的前侧,便于获得更好的灯光效果。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壳体21和晕光件23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参阅图8和图9,晕光件2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卡臂232。卡臂232的后端与限位卡勾214相抵。通过卡臂232与限位卡勾214配合,对晕光件23的后端进行限位,而晕光件23的前端可抵靠在壳体21的前壁上,或通过嵌合部231固定在出光口211上;故无需螺钉连接,即可将晕光件23固定在壳体21内,便于安装,特别适用于壳体21较薄的情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臂232的后端向晕光件23的端部外侧倾斜延伸,使得两个卡臂232向后呈类八字形张开;两卡臂232的张开结构,可使两卡臂232的后端具有一定的弹性,能够向内侧进行一定程度地收缩,其可采用塑料件,通过模具一体注塑成所需造型,不同材质的选用,也能够为晕光件23的卡臂232提供一定的弹性。
限位卡勾214包括限位壁2141和限位凸筋2142;限位壁2141设于晕光件23的端部外侧,限位凸筋2142由限位壁2141靠近晕光件23的内壁向内凸出。
在装配时,晕光件23可由后至前装入壳体21内,其装配过程中,两卡臂232的后端分别向中间收缩;当嵌合部231嵌合于出光口211内时,卡臂232的后端恰好经过限位凸筋2142,使得卡臂232的后端重新张开,最终卡臂232的后端面与限位凸筋2142相抵,卡臂232的外侧面与限位壁2141的内壁弹性相抵;使得晕光件23牢固地限位在限位卡勾214内。
仍参阅图8和图9,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凸筋2142的前侧面用于与卡臂232的后端面相抵,限位凸筋2142的后侧面呈向晕光件23的端部外侧倾斜延伸的导向面2143,该导向面2143的倾斜方向与对应卡臂232的倾斜方向一致。在晕光件23安装过程中,导向面2143可逐步驱使卡臂232的后端进行收缩,以便于安装。
参阅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晕光件23整体呈长条形结构,晕光件23的底部于两个卡臂232之间向后延伸设置有限位板233。
限位板233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2331;壳体21的内底面上设有正对于限位孔2331的卡块215。通过卡块215与限位孔2331配合,进一步对晕光件23的中部进行固定,以进一步提高晕光件23在壳体21的稳定性。
参阅图3和图4,透光件24贴设于壳体21的前壁外侧,并封挡在出光口211、第一通孔212和第二通孔213,以提高灯效模块2整体外观的美观性。透光件24可采用透明、半透明、磨砂等材质,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颜色,以对光效进行渲染,透光件24还可以丝印上不同的图案,以形成不同的灯效。使得从出光口211处所发出并显示的光线,经过透光件24进行渲染,最终通过透光件24向外进行展示,产生炫彩的灯效效果。
本发明的灯效模块2的基本发光原理是:呈直线间隔排列多个LED灯珠分别向出光口211侧发出不同的光线,在传播过程中,这些光线先在发光体222与晕光件23之间的空气中进行混光,在通过晕光件23进一步混光扩散,使光效变得均匀柔和,最后通过透光件24进行渲染,达成炫彩灯光效果;通过软件控制多个LED灯珠的发光顺序和发光颜色,即可透过出光口211形成多种不同的光效,如siri灯、跑马灯、呼吸灯等等。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利用灯效模块2中的电路板221平放在壳体21内,以减少壳体21所需厚度;并利用发光体222垂直贴装在电路板221上,使发光体222的发光面与电路板221垂直,并面向显示主体1的前侧,故各发光体222所发出的光线均可平行于电路板221,直接从壳体21前侧壁上的出光口211向显示主体1的正面出光;因此,可极大地简化灯效模块2的结构,降低壳体21的厚度,进而满足高端显示设备的超薄边框12的需求。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主体和灯效模块;所述灯效模块包括:
壳体,其装设于所述显示主体的底部,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开设有出光口;及光效集成单元,其包括电路板和多个发光体;所述电路板平放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多个所述发光体贴装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发光体具有一发光面,所述发光面与所述电路板垂直,所述发光面面向并正对于所述出光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效模块还包括晕光件;所述晕光件装设于所述壳体内,并覆盖在所述出光口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体与所述晕光件之间具有间隔。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晕光件的前侧壁上设有向前凸出的嵌合部,所述嵌合部对位嵌合于所述出光口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效模块还包括透光件;所述透光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前壁的外表面,并封挡在所述出光口上。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晕光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向后延伸的卡臂;
所述壳体内于所述晕光件的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卡勾,所述限位卡勾与所述卡臂的后端相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臂的后端向所述晕光件的端部外侧倾斜延伸;
所述限位卡勾包括限位壁和限位凸筋;
所述限位壁设于所述晕光件的端部外侧;
所述限位凸筋由所述限位壁靠近晕光件的内壁向内凸出;
所述卡臂的后端面与所述限位凸筋相抵,所述卡臂的外侧面与所述限位壁的内壁弹性相抵。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晕光件的底部设有向后延伸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开设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设有正对于所述限位孔的卡块。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主体部和由主体部的两端分别向所述壳体的前壁延伸的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
多个所述发光体呈直线间隔排列于所述主体部上,并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所述出光口位于所述第一凸出部和所述第二凸出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遥控接收器,所述遥控接收器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出部上;
所述壳体的前壁上开设有与所述遥控接收器正对的第一通孔,所述遥控接收器朝向所述第一通孔布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光感应器,所述光感应器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出部上;
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光感应器正对的第二通孔,所述光感应器朝向所述第二通孔布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壁内侧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第一凸出部的前端顶面进行卡位;
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对所述第二凸出部的前端顶面进行卡位;
所述壳体内设有多个用于对所述主体部的后端顶面进行卡位的卡扣;
所述壳体的内底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主体部的底面相抵的支撑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效集成单元还包括触压开关,所述触压开关装设并电连接于所述电路板的底面上;
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触压开关正对的按键。
CN202010482449.1A 2020-05-28 2020-05-28 显示设备 Active CN1115992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2449.1A CN111599266B (zh) 2020-05-28 2020-05-28 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2449.1A CN111599266B (zh) 2020-05-28 2020-05-28 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266A true CN111599266A (zh) 2020-08-28
CN111599266B CN111599266B (zh) 2022-04-19

Family

ID=72184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2449.1A Active CN111599266B (zh) 2020-05-28 2020-05-28 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926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3111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Wen-Pin Wang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03014995U (zh) * 2012-11-20 2013-06-19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平板电视遥控接收器与指示灯的安装机构
CN103929601A (zh) * 2014-05-08 2014-07-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遥控接收端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CN205336423U (zh) * 2015-12-30 2016-06-22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电视机交互控制组件及电视机
CN205883415U (zh) * 2016-07-21 2017-01-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机及其指示灯装置
CN110715214A (zh) * 2019-11-20 2020-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灯组件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013111A1 (en) * 2009-07-17 2011-01-20 Wen-Pin Wang Flat panel display device
CN203014995U (zh) * 2012-11-20 2013-06-19 广东长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平板电视遥控接收器与指示灯的安装机构
CN103929601A (zh) * 2014-05-08 2014-07-16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遥控接收端装配结构及电视机
CN205336423U (zh) * 2015-12-30 2016-06-22 Tcl海外电子(惠州)有限公司 电视机交互控制组件及电视机
CN205883415U (zh) * 2016-07-21 2017-01-11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电视机及其指示灯装置
CN110715214A (zh) * 2019-11-20 2020-01-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灯组件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9266B (zh) 2022-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9266B (zh) 显示设备
US20090010002A1 (en) Light-reflecting and light-shielding apparatus of computer panel
JPH11154437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スイッチ装置
JP2006270885A (ja) 電子機器
CN210805584U (zh) 一种智能门锁的按键透光结构及其智能门锁
CN114576918B (zh) 一种冰箱门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冰箱
JPH0955143A (ja) キーバックライト照明効果装置
JP2016142524A (ja) 車載用アナログ時計の組立構造
CN218864005U (zh) 氛围灯超短混光结构
CN211294927U (zh) 按钮组件及监测贴片
CN211119893U (zh) 显示装置及空调器
JP2003036715A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220967260U (zh) 门体组件和洗碗机
CN213712965U (zh) 一种灯光组件及可移动式载具
JP2004180068A (ja) 携帯端末
CN218850844U (zh) 一种可视门铃
CN110266858B (zh) 电子装置
CN216789932U (zh) 面板灯
CN21329969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9828615U (zh) 前位置灯结构
CN212709173U (zh) 一种车辆喇叭发光体
CN220695287U (zh) 探头及胎心仪
CN215212823U (zh) 一种遥控钥匙
CN218219784U (zh) 浴室镜
CN218830554U (zh) 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