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858B - 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858B
CN110266858B CN201910588864.2A CN201910588864A CN110266858B CN 110266858 B CN110266858 B CN 110266858B CN 201910588864 A CN201910588864 A CN 201910588864A CN 110266858 B CN110266858 B CN 110266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guide
guide part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sc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88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858A (zh
Inventor
刘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88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支撑板、盖板、显示屏、导光膜和发光组件;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在所述底板周缘凸起形成凸出部;所述盖板承托于所述凸出部上,且所述盖板具有透光孔;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盖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屏侧壁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留有收容空间;所述导光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导光部设于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透光孔相对;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光照射至所述第一导光部。本申请的电子装置通过将导光膜固定于凸出部与显示屏之间,不占用电子装置厚度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的产品轻薄化。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然而,传统的电子装置的功能还不能够支持到用户生活的多个方面,比如,当用户漏接电话等情况发生时,需要打开智能手机,并找到智能手机中的电话应用,从未接来电事项中查看是否存在未接来电。
为解决此问题,技术人员在智能手机中增设了呼吸灯,呼吸灯包括设于智能手机内部的发光组件和导光柱,发光组件发光照射至导光柱上,导光柱再将光导出至智能手机外部,通过呼吸灯的显示状态提醒用户当前存在漏接电话、漏接信息等;但是导光柱的体积较大,占用了智能手机的厚度和宽度空间,为智能手机的轻薄化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在所述底板周缘凸起形成凸出部;盖板,所述盖板承托于所述凸出部上,且所述盖板具有透光孔;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盖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屏侧壁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留有收容空间;导光膜,所述导光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导光部设于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透光孔相对;以及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光照射至所述第一导光部。
本申请提还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周缘凸出形成的凸出部;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被承载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收容空间;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孔;导光膜,所述导光膜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发光组件,用于发光,且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自所述导光膜经由所述透光孔射出;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发光或熄灭。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电子装置的所述显示屏侧壁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留有收容空间,所述第一导光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从而使得导光膜主要安装于电子装置的周侧,基本不会占用电子装置的厚度空间,有利于电子装置的产品轻薄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通孔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的凸点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V-I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增设遮挡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图18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23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第一种方法流程图。
图24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第二种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拆解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10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电子书、便携式播放站(Play Station Portable,PSP)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等具有呼吸灯功能的电子装置。下面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电子装置10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电子装置10包括支撑板20、盖板30、显示屏40、导光膜50和发光组件60。所述支撑板20包括底板21和在所述底板21周缘凸起形成凸出部22。所述盖板30承托于所述凸出部22上,且所述盖板30具有透光孔31。所述显示屏40设于所述支撑板20与所述盖板30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屏40侧壁与所述凸出部22之间留有收容空间11。所述导光膜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光部51和第二导光部52。所述第一导光部51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内,所述第二导光部52设于盖板30与所述显示屏40之间,所述第二导光部52与所述透光孔31相对。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发光照射至所述第一导光部51。
在进行应用时,发光组件60会发光至第一导光部51,第一导光部51会将光传递至第二导光部52,由于第二导光部52与透光孔31相对设置,所以第二导光部52便可将光通过透光孔31射出,以此实现导光膜50对发光组件60的光线传递。
相较于现有技术,此时由于导光膜50主要安装于电子装置10的周侧,并不会占用显示屏40的显示区域12,所以导光膜50基本不会占用电子装置10的厚度空间,从而有利于电子装置10的产品轻薄化。
如图2至图5所示,在进行应用时,第一导光部51用于将接收的光线传递至第二导光部52,而收容空间11内已经难以放置发光组件60,所以如何确保光线有效传递至第一导光部51尤为重要;为实现此目的,可在所述支撑板20上设有通孔24,所述通孔24与所述收容空间11导通;所述发光组件60包括发光源61、柔性电路62和控制电路63,所述发光源61设于所述通孔24内,所述发光源61通过所述柔性电路62与所述控制电路63电性接通。
由于第一导光部51通过其侧面进行光的接收,所以为便于第一导光部51进行光的接收,一般会利用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与光源进行相对布置,或者将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与光源进行连接固定,即在支撑板20上设置通孔24后,可优选设置发光源61能将光送至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
此时通孔24的一种设置方式可如图4和图5所示,通孔24设于凸出部22上,通孔24与底板21相邻布置,通孔24的设置位置与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对应,而且为了使得第一导光部51能够接收发光源61发出的光,应使得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呈弯曲状布置,以保证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与发光源61处于相对或相连接的状态。
此方式的好处在于将发光源61收藏于凸出部22内,避免了发光源61占用空间,而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发光源61设置的合理性,通孔24还可采用如图2和图3所示的设置方式,即所述通孔24设于所述底板21上,所述通孔24与所述第一导光部51的侧面相对。
此时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面将与发光源61直接相对,无需对第一导光部51的下侧进行弯曲,不但同样避免了发光源61占用空间,而且能够保证第一导光部51的平整设置,更为便于对第一导光部51进行稳固夹持。
更进一步的,当通孔24设于凸出部22时,柔性电路62的一部分将会置于凸出部22的外侧、另一部分将会置于底板21的外侧,即柔性电路62会同时占用电子装置10的厚度和宽度空间,而将通孔24设于底板21后,柔性电路62只需设于底板21的外侧,柔性电路62只会占用电子装置10的厚度空间,为缩小电子装置10的尺寸提供了帮助。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图6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7为图6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的凸点排布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凸出部22与所述第一导光部51相对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点23,所述第一导光部51夹持于所述显示屏40侧壁与多个所述凸点23之间。
以图7和图8所示方向为参考,此时可设置底板21与凸出部22为相互垂直的状态,而显示屏40则承托于底板21的上表面,所以凸出部22的右侧面与显示屏40的左侧面之间将形成所述的收容空间,以便第一导光部51能够设于收容空间内;其中,为了避免导光膜在使用、装配过程中产生移位,可设置凸出部22和显示屏40夹持固定第一导光部51,以此加强导光膜50的安装稳定性。
但由于第一导光部51的表面为光滑面,所以若采用面接触的夹持方式,可能会出现夹持力不足的问题,而凸出部22通过多个凸点23对第一导光部51施力后,能够增强凸出部22与第一导光部51之间的摩擦力,彻底避免了出现夹持力不足的问题。
而且为了保证对第一导光部51夹持范围的全面性,如图8和图9所示,可将一部分凸点23的位置设置为与第一导光部51的周侧边缘对应,所以凸点23能够对第一导光部51的周侧进行夹持固定,避免第一导光部51的边缘产生翘边现象。
更进一步的,凸点23的可选形状多种多样,如锥形、圆柱形等,但凸点23的形状过于尖锐容易对导光膜造成损伤,所以为避免此情况的发生,可设置凸点23为半球状,以同时保证了凸点23对第一导光部51的夹持稳定性、以及凸点23对第一导光部51的夹持无损性。
请一并参阅图10至图12,图10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在所述底板21背离所述显示屏40的表面设有电路收纳槽25,所述柔性电路62设于所述电路收纳槽25内。
此结构的好处在于柔性电路62设于电路收纳槽25内后,柔性电路62占用的厚度空间将消除,更为便于电子装置10进行轻薄化设计,进一步缩小电子装置10的尺寸。
请一并参阅图13至图16,图13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4为图13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IV-I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4增设遮挡壁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盖板30与所述第二导光部52相对的表面设有膜收纳槽32,所述透光孔31与所述膜收纳槽32导通,所述第二导光部52设于所述膜收纳槽32内。
同理的,由于第二导光部52夹持于盖板30与显示屏40之间,所以第二导光部52也会占用电子装置10的厚度空间,所以增设膜收纳槽32后,其好处在于第二导光部52能够设于膜收纳槽32内,以使得第二导光部52占用的厚度空间消除,更为便于电子装置10进行轻薄化设计。
需要指出,虽然第二导光部52通过其表面将光射出,但由于第二导光部52与显示屏40之间并没设置阻隔结构,所以第二导光部52有可能漏光至显示屏40的显示区域12,从而对显示屏40的显示效果造成影响;所以为解决此问题,可采用如图15和图16所示的结构,即在所述膜收纳槽32朝向所述第二导光膜52的表面设有遮挡壁33,所述遮挡壁33设于所述第二导光部52与所述显示屏40的显示区域12之间。
以图15和图16所示方向为参考,此时第二导光部52将传导光线往上射出,只要光线穿过透光孔31,便使得电子装置10的呼吸灯功能得以实现,而且即使第二导光部52传导的光线往周侧散射,在设置遮挡壁33后,光线便无法往显示屏40的显示区域12进行照射,从而杜绝了漏光影响显示屏40显示效果的问题。
请一并参阅图17至图19,图17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18为图17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V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设置所述导光膜50还包括弧形导光部53,所述弧形导光部53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51与所述第二导光部52之间,所述弧形导光部53的内弧面朝向所述显示屏40。
因为在进行电子装置10的装配过程中,会通过下压盖板30,以实现盖板30和显示屏40对第二导光部52的夹持,但在下压盖板30的过程中,若第二导光部52的翻折方向发生错误,将会导致电子装置10的装配失败。
而在增设弧形导光部53后,即使在未对盖板30进行下压时,第二导光部52已经具有往显示屏40表面翻折的趋势,所以在盖板30进行下压的过程中,第二导光部52只能往下被压至显示屏40上,不会出现第二导光部52往错误方向翻折的情况,大大提高了电子装置10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良品率。
请一并参阅图20及图21,图20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正面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所示的电子装置沿VI-V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与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0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发光源61包括第一灯珠611和第二灯珠612,所述第一灯珠611的发光色彩与所述第二灯珠612的发光色彩互不相同。
因为在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呼吸灯的双色显示效果,会采用双色灯珠作为光源,但是双色灯的规格是限定的,一般只能显示特定的颜色组合,如绿色和红色的组合,这将导致呼吸灯的发光色彩单一受限,无法将呼吸灯适用于更多的应用场景。
而将发光源61设置为包括第一灯珠611和第二灯珠612后,则能解决无法将呼吸灯适用于更多场景的问题,譬如此时可设置第一灯珠611用于发绿光,通过第一灯珠611的显示状态提醒用户有未接电话和未阅信息等,而第二灯珠612则可设置为蓝光、紫光、白光、甚至炫彩光等,通过第二灯珠612的显示状态提醒用户发生了特定事件、或应用于特定场景,如智能手机正在播放音乐,第二灯珠612通过发出闪烁炫彩配合音乐节奏闪动,以实现呼吸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
请参阅图22,图2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1的电路结构可结合到前述任意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装置1中。
即有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支撑板20、盖板30、显示屏40、导光膜50、发光组件60和处理器70。所述支撑板20包括底板21和自所述底板21周缘凸出形成的凸出部22。所述显示屏40被承载于所述底板21且与所述凸出部22之间形成收容空间11。所述盖板30设置于所述显示屏40背离所述支撑板20的一侧,所述盖板30包括透光孔31。所述导光膜50的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00内。所述发光组件60用于发光,且所述发光组件60发出的光线自所述导光膜50经由所述透光孔31射出。所述处理器70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60发光或熄灭。
此时盖板30可以承托于凸出部22上,以使得盖板30与支撑板20之间围闭成一个放置显示屏40的空间,通过显示屏40侧壁与凸出部22的分离布置,便可形成收容空间11放置导光膜50,从而实现了导光膜50的第一导光部51设于收容空间11内、导光膜50的第二导光部52设于盖板30与显示屏40之间。
相较于现有技术,此时由于导光膜50主要安装于电子装置10的周侧,并不会占用显示屏40的显示区域12,所以导光膜50基本不会占用电子装置10的厚度空间,从而有利于电子装置10的产品轻薄化。
其中,为了扩大发光组件60的适用场景,如图23所示,可设置所述发光组件60包括第一灯珠611和第二灯珠612,所述第一灯珠611的发光色彩与所述第二灯珠612的发光色彩互不相同;所述处理器70还用于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并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一预设密码和第二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一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发光;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灯珠612发光。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70控制所述发光组件60的方法描述如下。请一并参阅图23,图23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第一种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S110、S120、S130及S140,S110、S120、S130及S140详细介绍如下。
S110、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
S120、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一预设密码和第二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一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30;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40。
S13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发光;
S14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灯珠612发光。
譬如,预设事件包括存在未接来电和正在播放音乐的两个待验证事项,两个待验证事项均有一个对应的待验证密码,存在未接来电的待验证码与第一预设密码匹配对应,正在播放音乐的待验证码与第二预设密码匹配对应,所以当待验证码与第一预设密码匹配时,则表明存在有未接来电,此时控制第一灯珠611发光对用户进行提醒,而当待验证码与第二预设密码匹配时,则表明正在播放音乐,此时控制第二灯珠发光612,便可进行环境渲染。
更进一步的,第一灯珠611和第二灯珠612并非仅能单独应用,两者也可进行相互配合应用,如图24所示,可设置所述处理器70还用于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三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和所述第二灯珠612按预设规律发光。
具体地,所述处理器70控制所述发光组件60的方法描述如下。请一并参阅图24,图24为处理器控制发光组件的第二种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S110、S120、S130、S140及S150,S110、S120、S130、S140及S150详细介绍如下。
S110、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
S120、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一预设密码、第二预设密码和第三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一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30;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40;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进入S150;。
S13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发光;
S14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灯珠612发光;
S15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和所述第二灯珠612按预设规律发光。
譬如,用户将电子装置设定为免打扰模式,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即使有电话接入,电子装置也不会有任何提示;而此时可在预设事件中增设了一个待验证事项,此待验证事项为音乐播放中有电话接入,所以当待验证码与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便会控制第一灯珠611和第二灯珠612按预设规律发光,此模式并不会影响用户收听音乐的体验,但也给用户进行了提醒,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而为了使得对用户的提醒更为恰当,可设置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611和所述第二灯珠612交替发光,通过灯光的变动,以使用户获得更为直观的提醒。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在所述底板周缘凸起形成凸出部;
盖板,所述盖板承托于所述凸出部上,且所述盖板具有透光孔;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于所述支撑板与所述盖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显示屏侧壁与所述凸出部之间留有收容空间;
导光膜,所述导光膜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以及弧形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导光部设于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透光孔相对,所述弧形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及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所述弧形导光部的内弧面朝向所述显示屏;以及
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用于发光照射至所述第一导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与所述第一导光部相对的表面设有多个凸点,所述第一导光部夹持于所述显示屏侧壁与多个所述凸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导通;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发光源、柔性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发光源设于所述通孔内,所述发光源通过所述柔性电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性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导光部的侧面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显示屏的表面设有电路收纳槽,所述柔性电路设于所述电路收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源包括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发光色彩与所述第二灯珠的发光色彩互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导光部相对的表面设有膜收纳槽,所述透光孔与所述膜收纳槽导通,所述第二导光部设于所述膜收纳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收纳槽朝向所述第二导光膜的表面设有遮挡壁,所述遮挡壁设于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域之间。
9.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底板和自所述底板周缘凸出形成的凸出部;
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被承载于所述底板且与所述凸出部之间形成收容空间;
盖板,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屏背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所述盖板包括透光孔;
导光膜,所述导光膜包括第一导光部、第二导光部及弧形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设置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第二导光部设于盖板与所述显示屏之间,所述第二导光部与所述透光孔相对,所述弧形导光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光部及所述第二导光部之间,所述弧形导光部的内弧面朝向所述显示屏;
发光组件,用于发光,且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自所述导光膜经由所述透光孔射出;以及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发光或熄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组件包括第一灯珠和第二灯珠,所述第一灯珠的发光色彩与所述第二灯珠的发光色彩互不相同;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接收针对预设事件中的待验证事项的待验证密码,并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一预设密码和第二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一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发光;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二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二灯珠发光。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三预设密码进行比较,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所述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按预设规律配合发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验证密码与第三预设密码匹配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灯珠和所述第二灯珠交替发光。
CN201910588864.2A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266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8864.2A CN110266858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8864.2A CN110266858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858A CN110266858A (zh) 2019-09-20
CN110266858B true CN110266858B (zh) 2021-04-13

Family

ID=679238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8864.2A Active CN110266858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685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2246U (zh) * 2017-08-17 2018-02-27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手推车、带有显示装置的设备及导光膜
CN108712537A (zh) * 2018-07-23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848239A (zh) * 2018-04-1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吸灯组件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06342A2 (en) * 2011-02-03 2012-08-09 Bayer Healthcare Llc Component illumination apparatus, systems, and electronic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KR102250061B1 (ko) * 2013-04-15 2021-05-0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발광 장치
CN108513465B (zh) * 2018-04-13 2020-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322577B (zh) * 2018-04-13 2020-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052246U (zh) * 2017-08-17 2018-02-27 惠州拓邦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手推车、带有显示装置的设备及导光膜
CN108848239A (zh) * 2018-04-19 2018-11-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呼吸灯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8712537A (zh) * 2018-07-23 2018-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858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340112C1 (ru) Мобильный терминал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KR20010035369A (ko) 듀얼 폴더의 백라이트 장치
JP6382809B2 (ja) ポータブル電子機器用ケース
WO2005088944A1 (en) Port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66858B (zh) 电子装置
JP4687904B2 (ja) 折畳み型携帯電話端末
CN110166609B (zh) 电子装置
CN110322809B (zh) 电子设备
EP1768147A2 (en) Keypad Backlighting Device
CN110312018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JP4642313B2 (ja) 携帯電話機の着信イルミネーション構造
TWI823094B (zh) 耳機充電盒及其投影控制方法
JP2009231092A (ja) キー押下検出装置並びに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及び通信機器
CN208739153U (zh) 用于虚拟按键的导光组件和移动终端
JP5036835B2 (ja) 導光シート、接点ばね付きシート及びスイッチ装置
JP2008097976A (ja) 電子機器
KR20150123086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기기
JP2001292206A (ja) 携帯型無線通信装置
CN110225165B (zh) 电子装置
CN102136386B (zh) 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JP2013021581A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のイルミネーション方法
JP4902007B2 (ja) テレビジョン装置、電子機器
KR101910381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2000244615A (ja) 移動通信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