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1243A -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1243A
CN111591243A CN202010080564.6A CN202010080564A CN111591243A CN 111591243 A CN111591243 A CN 111591243A CN 202010080564 A CN202010080564 A CN 202010080564A CN 111591243 A CN111591243 A CN 1115912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wall portion
side wall
tether
cor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5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1243B (zh
Inventor
细江幸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191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9665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01916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13391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91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1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38T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02Type of accident
    • B60R2021/0004Frontal colli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2Position of passeng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气囊具有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的乘员侧壁部,使得乘员侧壁部在膨胀完毕时将从收纳部位通过的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作为中心线而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在气囊的内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气囊的状态下,将一端侧在乘员侧壁部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的校正系带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使得校正系带与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以如下方式弯曲,即,在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

Description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形成为具有折叠收纳于在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的气囊的结构,该仪表操纵板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
背景技术
当前,作为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存在具有如下气囊的结构,该气囊搭载于具有中央坐席的车辆、且折叠收纳于副驾席的前方。作为具有这种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如日本特开平5-11658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6-72276号公报所示,存在如下结构的气囊装置,即,使气囊以从就坐于副驾席的副驾席搭乘者的前方覆盖至就坐于中央坐席的中央乘员的前方的方式,朝向驾驶席侧(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并膨胀为在左右方向上不对称的形状。
但是,在当前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均是简单地使气囊以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而膨胀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的结构,因此配置于中央乘员的前方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区域在气囊展开膨胀时以向后方侧大幅地凸出的方式膨胀,有可能无法稳定地保护中央乘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在该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搭载于具有中央坐席的车辆的情况下,能够由膨胀的气囊稳定地挡住就坐于副驾席的副驾席搭乘者和就坐于中央坐席的中央乘员。
本发明的目的能够通过下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实现。
一种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气囊,该气囊折叠收纳于在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该仪表操纵板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
气囊具有:乘员侧壁部,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其以从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方式形成,前端侧安装于收纳部位侧,并且乘员侧壁部以在膨胀完毕时将从收纳部位通过的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作为中心线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使得膨胀完毕形状构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在气囊的内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气囊的状态下,一端侧在乘员侧壁部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而将限制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相对于所述收纳部位的隔离距离的校正系带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
使得校正系带与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以如下方式弯曲地配置,即,在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
对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言,气囊的膨胀完毕形状以使得乘员侧壁部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构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但配置于内部的校正系带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一端侧在乘员侧壁部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而限制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相对于收纳部位的隔离距离。因此,即使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利用校正系带可靠地抑制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区域在膨胀时向车辆后方大幅地凸出,在搭载于具有中央坐席的车辆的情况下,对于就坐于中央坐席的中央乘员也能够在乘员侧壁部由向该车宽方向的中央侧伸出的部位稳定地挡住。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言,使得校正系带的一端与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以如下方式弯曲地配置,即,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因此与仅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大致均匀地对跨越乘员侧壁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的、上下方向上较大的区域进行牵引,另外,能够使该弯曲形状与乘员侧壁部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近似。即,对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言,在乘员侧壁部,结合部位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之间的区域左右对称地配置,能够利用该区域稳定地挡住就坐于副驾席的副驾席搭乘者。当然,如上所述,就坐于中央坐席的中央乘员能够由结合部位与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之间的区域稳定地挡住。
因此,对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言,在搭载于具有中央坐席的车辆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膨胀的气囊稳定地挡住就坐于副驾席的副驾席搭乘者和就坐于中央坐席的中央乘员。
另外,对于本发明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而言,如果构成为在气囊的内部配置有缘侧系带,该缘侧系带将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和气囊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连结,则能够以抑制车宽方向上的摆动的方式使气囊膨胀,能够迅速地使气囊膨胀完毕,从而为优选。
并且,在上述结构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的基础上,如果构成为使得校正系带的另一端侧在车身侧壁部与膨胀完毕时配置为接近仪表操纵板的部位附近结合,则能够在气囊膨胀完毕时对于使该前后系带的另一端侧结合的车身侧壁部的区域附近而使其凹陷,例如,在仪表操纵板配置有局部性地凸出的部件的情况下,能够使气囊以绕过该部件的方式膨胀,能够使气囊迅速且稳定地膨胀,从而为优选。
在使得校正系带的另一端侧在车身侧壁部与配置为接近仪表操纵板的部位附近结合的情况下,如果构成为在校正系带形成有能够供缘侧系带贯通的贯通孔部,则能够在气囊膨胀完毕时使得与乘员侧壁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结合且容易在上下方向上比缘侧系带的宽度更大的校正系带和缘侧系带均稳定地配置为彼此互不干扰,能够利用校正系带和缘侧系带稳定地限制气囊的膨胀形状,从而为优选。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的车辆的概略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2是表示使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搭载于车辆的状态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3是表示使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使用的气囊单独地膨胀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4是图3的气囊的后视图。
图5是图3的气囊的主视图。
图6是图3的气囊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7是图3的气囊的概略横剖面图。
图8是表示构成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基布的俯视图。
图9是构成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右前面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0是构成实施方式的气囊的后方的右前面板的放大俯视图。
图11是对实施方式的气囊进行预备折叠而形成的第1预备折叠气囊的仰视图。
图12是第1预备折叠气囊和将第1预备折叠气囊进一步折入而形成的第2预备折叠气囊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对实施方式的气囊进行折叠的折叠工序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对实施方式的气囊进行折叠的折叠工序的概略图,表示图13之后的工序。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的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中的气囊膨胀完毕的状态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如图1、图15所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于车辆V,该车辆V构成为在右侧配置有驾驶席DS、且在副驾席PS与驾驶席DS之间设置有能够供中央乘员P2就坐的中央坐席CS,该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于该车辆V的副驾席PS的前方的位置。另外,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设为配置于仪表操纵板(下面,简称为“仪表板”)1的上表面1a的内部的上部安装型结构。并且,供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的车辆V的仪表板1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附近使得中央面板2局部性地向后方凸出(参照图1、图2、图16)。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只要未特别说明,则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与车辆V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一致。
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构成为具有:折叠的气囊15;充气机8,其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气囊15;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其对气囊15及充气机8进行收纳保持;保持件9,其用于将气囊15及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以及气囊罩6,其将折叠的气囊15覆盖。
气囊罩6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与合成树脂制的仪表板一体地形成,在气囊15展开膨胀时,由气囊15按压前后2个门部6a、6b而打开。另外,在气囊罩6的门部6a、6b的周围,形成有与外壳12连结的连结壁部12c。
如图2所示,充气机8具有:近似圆柱状的主体部8a,其以放射状配置有多个气体排出口8b;以及凸缘部8c,其用于将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在实施方式中,充气机8构成为在车辆V的前表面发生碰撞时工作。
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形成为在上表面侧具有长方形开口的薄金属板制的近似长方体形状,如图2所示,具有:近似长方形板状的底壁部12a,充气机8从下方插入安装于该底壁部12a;以及周壁部12b,其从底壁部12a的外周缘向上方延伸,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卡止于该周壁部12b。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将配置于气囊15内的保持件9的螺栓9a作为安装单元,使其贯穿气囊15的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部位、外壳12的底壁部12a、以及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并利用螺母10进行紧固,由此将气囊15和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外壳12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得气囊15和充气机8的安装中心(气体流入口23的中心C)位于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并且使得副驾席搭乘者P1的就坐中心(副驾席PS的左右方向的中心)和左右方向侧的位置大致一致(参照图1)。另外,在外壳12的底壁部12a配置有与车辆V的车身侧连结的未图示的托架。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3至图7所示,气囊15构成为具有:气囊主体16,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其内部而膨胀;整流布38,其对向气囊主体16内流入的膨胀用气体的流动方向进行限制;以及系带45、50、62,其配置于气囊主体16内,对气囊主体16的膨胀完毕形状进行限制。
气囊主体16由具有挠性的片状体形成为袋状,在膨胀完毕时,在副驾席PS的前方,如图2中的双点划线以及图16所示,配置为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具体而言,气囊主体16将膨胀完毕形状设为以前端侧为顶部的近似四棱锥状,具有:乘员侧壁部32,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副驾席搭乘者P1及中央乘员P2);以及车身侧壁部17,其形成为从乘员侧壁部32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并将前端17a侧安装于外壳12侧。另外,气囊主体16在膨胀完毕时以如下方式使得膨胀完毕形状构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即,以从外壳12的左右方向侧的中央(后述的气体流入口23的中心C)通过、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为中心线CL而使得乘员侧壁部32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右侧)大幅伸出(参照图1、图3、图7)。
车身侧壁部17是配置为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主要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的部位,具有:上壁部18、下壁部19,它们在上下方向上相对配置;以及左壁部20、右壁部21,它们在左右方向上相对配置。在膨胀完毕时处于前端17a侧的车身侧壁部17的下壁部19的前端附近,能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的气体流入口23形成为能够供充气机8的主体部8a插入、且以近似圆形而开口。在下壁部19的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形成有供保持件9的螺栓9a插入而用于将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安装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的多个(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4个)安装孔24。该气体流入口23形成于下壁部19的前端侧区域中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气囊15构成为以使得气体流入口23的中心C与外壳12的左右方向的中央大致一致的方式安装于外壳12。另外,在车身侧壁部17的左壁部20和右壁部21,用于将流入至气囊主体16内的剩余的膨胀用气体排出的通气孔26以近似圆形而开口(参照图5、图6)。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于右壁部21的通气孔26配置于后述的夹捏部29与前侧结合部位56之间的区域(参照图5、图8)。
另外,在车身侧壁部17的右侧(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区域(膨胀完毕时配置为与仪表板1接近的区域)以绕过形成于仪表板1的中央面板2的方式形成有迂回用凹部28。该迂回用凹部28以使得右壁部21的区域凹陷的方式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因具有该迂回用凹部28而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使得右壁部21以如下方式配置,即,使得作为比迂回用凹部28靠前侧的区域的前侧部位21a、和作为比迂回用凹部28靠后侧的区域的后侧部位21b大致正交(参照图3、图7)。该右壁部21的前侧部位21a配置于在从上下方向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状态下,以从气体流入口23的中心C通过、且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中心线CL)为基准而与左壁部20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参照图7)。该迂回用凹部28以如下方式构成,即,对于构成气囊主体16的车身侧壁部17的右半部分的区域的后述的右前面板72,从平整地展开的状态开始对一部分进行夹捏,利用缝合线进行结合(缝合)而形成夹捏部29,使得后述的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与该夹捏部29的附近部位连结。如图7所示,夹捏部29形成为向气囊主体16的内侧凸出,因此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形成夹捏部29的夹捏用结合部位30以在将右前面板72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使得中间部位向气体流入口23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形成(参照图9中的双点划线)。即,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夹捏部29形成为中间部位的宽度尺寸最大、且向两端侧收束。具体而言,夹捏部29缩短了气囊主体16的右壁部21的区域的周长,与校正系带50一起构成迂回用凹部28的起点,迂回用凹部28自身的凹部的弯曲的前端28a构成为包括使得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结合的后述的前侧结合部位56、以及夹捏部29。该前侧结合部位56形成于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16中比夹捏部29靠后侧的位置(参照图5、图7、图16)。另外,迂回用凹部28构成为使得气囊主体16在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凹陷。
乘员侧壁部32的外形形状形成为近似长方形,构成为朝向车宽方向中央的右侧大幅伸出(参照图4)。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乘员侧壁部32构成为具有: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其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由气体流入口23的后方区域构成而对副驾席搭乘者P1进行保护;以及中央乘员保护部43,其配置为向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右侧伸出而对中央乘员P2进行保护。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16中,迂回用凹部28构成为使得凹部的前端28a配置于乘员侧壁部32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边界部位35的前方位置(参照图7)。换言之,实施方式的气囊主体16具有:主体部16a,其前端侧安装于外壳12、且后表面侧作为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以及凸出部16b,其使得主体部16a与后表面大致共面,从主体部16a的后端侧局部性地向右侧凸出,该凸出部16b的后表面侧构成为中央乘员保护部34。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凸出部16b(中央乘员保护部34)配置为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将中央乘员P2的左半部分的区域的前侧覆盖(参照图1、图15)。
如图6、图7所示,配置于气囊主体16内的整流布38配置为将气体流入口23的上方覆盖,并且构成为能够将从气体流入口23流入的膨胀用气体G向左右两侧和后侧整流。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整流布38形成为使得左右方向的两端开口的近似筒状,并且形成为在该筒状的部位的后侧的区域(后侧部位40)配置有以圆形而开口的多个(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3个)气体流出孔40a。整流布38由图8所示的近似鼓形的整流布用基材42构成,该整流布用基材4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侧的区域作为向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的连结部42a而在该连结部42a配置有与气体流入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而且,整流布用基材42在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遍及整周地对该连结部42a进行缝接,利用缝合线对从连结部42a向前后侧延伸的主体部42b、42c的区域的周缘彼此进行缝接,由此构成在左右两端侧具有开口38a、38b的筒状的整流布38。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6、图7所示,在气囊主体16内配置有前后系带45、校正系带50以及缘侧系带62。
如图6、图7所示,前后系带45在气囊主体16内(详细而言,在主体部16a的区域内)以将气体流入口23附近和乘员侧壁部32连结的方式,配置为在气囊主体16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前后方向,构成为将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延伸的前侧部位46、和从乘员侧壁部32侧延伸的后侧部位47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侧部位46通过对图8所示的带状的前侧部位用材料48进行折叠而构成,作为左右对称形状,将气囊主体16膨胀完毕时的外形形状设为如下近似于三棱锥状的立体形状,即,使得前端46a侧大致沿着左右方向、且使得后端46b侧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在前侧部位46的前端46a侧形成有与气体流入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在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遍及整周地对前端46a侧进行缝接。后侧部47将外形形状构成为直至与前侧部位46连结的前端47a侧为止而缩小宽度的近似梯形。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后述的左后面板75、右后面板76的内缘75b、76b彼此缝接时对后侧部位47的后端47b进行共同缝合,由此将后侧部位47连结于乘员侧壁部32的处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上下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的位置。即,后侧部位47构成为使得后端47b与乘员侧壁部32和中心线CL的交点附近(副驾席乘员保护部33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33a)结合。该前后系带45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以大致沿着中心线CL的方式沿前后方向而配置,为了在气囊15展开膨胀时抑制乘员侧壁部32向后方过度凸出、且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限制乘员侧壁部32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左右方向的大致中央相对于气体流入口23(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的隔离距离。
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校正系带50在气囊主体16内以将乘员侧壁部32和迂回用凹部28附近连结的方式大致沿前后方向而配置。如图7所示,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气囊15的状态下,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在乘员侧壁部32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左缘33b)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即,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在乘员侧壁部32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边界部位35结合。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在车身侧壁部17的右壁部21的区域与处于迂回用凹部28的凹部的前端28a附近的位置结合。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校正系带50构成为将从迂回用凹部28的凹部的前端28a侧延伸的前侧部位51(前侧部件)、与从乘员侧壁部32侧延伸的后侧部位54(后侧部件)连结。
如图8所示,前侧部位5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宽度较大、且直至后端侧的端缘51b为止而宽度缩小的扁平的近似梯形,并且前端侧的端缘51a以使得中央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构成。并且,在前侧部位51的前端侧的端缘51a形成有使得中央附近凹陷的凹部52。该凹部52将凹陷形状设为近似四边形,在使得端缘51a与车身侧壁部17(右壁部21)结合时,在与车身侧壁部17(右壁部21)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构成能够供缘侧系带62贯通的贯通孔部58(参照图7)。凹部52将开口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缘侧系带62的后述的后侧部位64的宽度尺寸。另外,该前侧部位51为如下结构,即,利用缝合线使得以朝向右侧凸出的方式配置的状态的端缘51a与车身侧壁部17缝接(结合)(参照图7),使得前端侧的端缘51a结合的前侧结合部位56除了凹部52的区域以外遍及端缘51a的大致全长而连续地形成。即,使得前侧部位51的前端(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与车身侧壁部17结合的前侧结合部位56为以如下方式弯曲地配置的结构,即,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使得中间部位断开、且使得该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的位置(参照图5)。该前侧结合部位56为如下结构,即,长度尺寸L1(前侧部位51的端缘51a侧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大于构成迂回用凹部28的夹捏部29的夹捏用结合部位30的长度尺寸L2(参照图9),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使得与前侧部位51结合的右前面板72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形成为中央位于比右前面板72的前后方向的中央略靠后侧(参照图8、图9)。另外,前侧结合部位56的长度尺寸L1(前侧部位51的前端侧的端缘51a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右前面板72的前侧结合部位56的配置部位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L3的3/5左右(参照图9)。并且,前侧部位51的后端侧的端缘51b将长度尺寸设定为与和该端缘51b连结的后侧部位54的前端侧的端缘54a的长度尺寸大致相同。
如图8所示,后侧部位54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宽度较大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并且后端侧的端缘54b以使中央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地构成。详细而言,后侧部位54设为使得前端侧的端缘54a相对于后端侧的端缘54b位于下方的近似平行四边形。另外,实际上,后侧部位54的前端侧的端缘54a和后端侧的端缘54b不平行,形成为朝向上侧而彼此的隔离距离略微缩小的形状。该后侧部位54为如下结构,即,端缘54b朝向右侧、且利用缝合线将后端与乘员侧壁部32缝接(结合)(参照图7),使得端缘54b结合的后侧结合部位57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大致沿上下方向而形成,并且遍及该后侧部位54的后端侧的端缘54b的大致全长而连续地形成(参照图4、图8、图15)。即,使后侧部位54的后端侧(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侧)与乘员侧壁部32结合的后侧结合部位57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以使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的方式弯曲地配置。如上所述,该后侧结合部位57在乘员侧壁部32配置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边界部位35,配置为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使上下方向的中央与乘员侧壁部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大致一致。
该后侧结合部位57将长度尺寸L4(后侧部位54的端缘54b侧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与前后系带45的后侧部位47的后端47b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并且设定为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乘员侧壁部32的后侧结合部位57的配置部位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L5的1/2左右(参照图10)。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后侧结合部位57设定为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长度尺寸L4)比前侧结合部位56的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长度尺寸)L1略小。更详细而言,对于构成乘员侧壁部32的右侧区域的右后面板76,在相对于构成左侧区域的左后面板75使内缘75b、76b以彼此一致的方式重叠的状态下,在与左后面板75的外缘75a大致一致的位置,使右后面板76大致沿着外缘75a而形成后侧结合部位57(参照图10中的双点划线)。换言之,后侧结合部位57构成为,使得乘员侧壁部32的左缘33b与弯曲形状近似,在从后方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状态下为与该左缘33b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参照图4、图15)。
在实施方式中,在从左右方向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状态下,校正系带50的后侧部位54配置为从后侧结合部位57(即,乘员侧壁部32)朝向斜前下方延伸,前侧部位51从后侧部位54的前端侧的端缘54a向上下方张开,使得前端侧的端缘51a在上下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与车身侧壁部17结合(参照图16)。另外,该校正系带50为如下结构,即,在从上下方向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状态下,使得前端50a侧以朝向右侧的方式相对于前后方向略微倾斜地配置(参照图7)。而且,配置该校正系带50的目的在于,将乘员侧壁部32的上下方向的大致中央朝向前方牵引而限制气囊15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32与外壳12的隔离距离,并且将车身侧壁部17的比上下(前后)方向的中央略靠下方(后方)的位置朝向后上方牵引,在前后(上下)方向上大幅地对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的与仪表板1接近的区域进行牵引而使迂回用凹部28的凹陷形状稳定。该校正系带5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设定为如下尺寸,即,使得乘员侧壁部32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边界部位35附近的区域与外壳12的前后方向上的隔离距离,与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左右方向上的中央33a附近的区域和外壳12的前后方向的隔离距离大致相同,可以将乘员侧壁部32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的大致整个区域大致共面,并且能够使迂回用凹部28稳定地凹陷而在膨胀完毕时尽量抑制仪表板1与中央面板2发生干扰。
缘侧系带62在气囊主体16内将乘员侧壁部3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右缘)和气囊主体16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配置为将乘员侧壁部32的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右缘34a和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连结(参照图7)。将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延伸的前侧部位63、与从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右缘34a延伸的后侧部位64连结而构成该缘侧系带62。前侧部位63具有:连结部63a,其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连结;以及主体部63b,其从连结部63a向右侧延伸。连结部63a具有与气体流入口23及安装孔24对应的开口(省略附图标号),遍及整周地与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缝接。主体部63b将外形形状设为近似带状。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前侧部位63由图8所示的前侧部位用材料65构成,将前侧部位用材料65的主体部构成部65a对折而构成主体部63b。后侧部位64由带状的片状体构成,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右缘34a将端部64b侧与配置于最右侧的区域(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连结,将端部64a侧与前侧部位63的主体部63b的前端63c连结。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右后面板76的外缘76a与右前面板72的后缘72e的缝接时对后侧部位64的端部64b进行共同缝合而使其与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右缘34a连结(参照图7)。另外,详细而言,后侧部位64构成为直至端部64a侧为止而宽度略微缩窄。该缘侧系带62配置为以将形成于校正系带50的贯通孔部58(凹部52)插入的方式将校正系带50贯通。配置该缘侧系带62的目的在于抑制展开膨胀时的气囊主体16的车宽方向的摆动,并且针对膨胀完毕时的气囊15而抑制乘员侧壁部32的右缘(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右缘34a)的过度凸出,因此能够将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设定为小于校正系带50。
使规定形状的基布的周缘彼此结合而使得气囊主体16构成为袋状,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气囊主体16具有: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2,其在前侧主要构成车身侧壁部17的部位;以及左后面板75、右后面板76,其在后侧主要构成乘员侧壁部32的部位。
构成车身侧壁部17的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将车身侧壁部17分割成两部分。左前面板70构成气囊主体16的车身侧壁部17的左半部分的区域,构成左壁部20、上壁部18的左半部分的区域、以及下壁部19的左半部分的区域。该左前面板70在前端侧配置有构成气体流入口23及其周缘的凸出部70a。右前面板72构成气囊主体16的车身侧壁部17的右半部分的区域,构成右壁部21、上壁部18的右半部分的区域、下壁部19的右半部分的区域。右前面板72也在前端侧配置有构成气体流入口23及其周缘的凸出部72a。该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除了后缘侧的部位的外形形状不同以外构成为对称形状。右前面板72在后缘72e侧具有构成凸出部16b的凸出部构成部73,使得后缘72e侧的部位构成为与构成乘员侧壁部32的右后面板76的外形形状一致地向后方大幅地凸出。
构成乘员侧壁部32的左后面板75和右后面板76构成为在左右方向上将乘员侧壁部32分割为两部分,左后面板75在乘员侧壁部32构成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左半部分的区域,右后面板76在乘员侧壁部32构成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右半部分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区域。左后面板75的外形形状形成为近似梯形,右后面板76的外形形状设为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形成为大于左后面板75(增大朝向左右方向的凸出量)的近似三角形。即,右后面板76在外缘76a侧配置有构成凸出部16b的凸出部构成部77。左后面板75及右后面板76以如下方式构成,即,使得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外缘75a、76a分别大致沿着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2的后缘70e、72e的弯曲形状。
在实施方式中,构成气囊主体16的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2、左后面板75、右后面板76、构成前后系带45的前侧部位用材料48及后侧部位47、构成校正系带50的前侧部位51、后侧部位54、构成缘侧系带62的前侧部位用材料65及后侧部位64、以及构成整流布38的整流布用基材42,分别由聚酯线、聚酰胺线等构成的具有挠性的织布形成。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气囊15的制造进行说明。预先针对左后面板75和右后面板76在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以使内缘75b、76b彼此一致的方式重叠,利用缝合线对内缘75b、76b彼此进行缝接。此时,还预先通过共同缝合而对前后系带45的后侧部位47的后端47b进行缝接。另外,预先利用缝合线以夹捏右前面板72的一部分而形成夹捏用结合部位30的方式进行缝接,在右前面板72形成夹捏部29。预先以形成前侧结合部位56的方式使校正系带50的前侧部位51的端缘51a与右前面板72结合,以形成后侧结合部位57的方式使校正系带50的后侧部位54的端缘54b与右后面板76结合。
而且,针对平整地展开的状态下的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以使上缘70b、72b彼此、下缘70c、72c彼此分别一致的方式重叠,利用缝合线对下缘70c、72c彼此进行缝接。接下来,以使凸出部70a、72a彼此重叠的方式将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打开。然后,使前后系带45的前侧部位用材料48的前端侧、缘侧系带62的前侧部位用材料65的连结部63a、以及整流布用基材42的连结部42a按顺序依次在凸出部70a、72a上重叠,在成为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的部位利用缝合线进行缝接,然后,通过开孔加工形成气体流入口23和安装孔24。而且,利用缝合线对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的上缘70b、72b彼此进行缝接。接下来,以使得后缘70e、72e彼此分离的方式使左前面板70和右前面板72张开,使以使得外缘75a、76a彼此分离的方式展开的左后面板75、右后面板76重叠,利用缝合线对左前面板70的后缘70e和左后面板75的外缘75a进行缝接,同样地,利用缝合线对右前面板72的后缘72e和右后面板76的外缘76a进行缝接。在该右前面板72的后缘72e与右后面板76的外缘76a的缝接时,通过共同缝合而使得缘侧系带62的后侧部位64的端部64b结合。然后,对整流布用基材42的主体部42b、42c的外周缘彼此进行缝接而形成整流布38。另外,对前侧部位51的后端侧的端缘51b和后侧部位54的前端侧的端缘54a进行缝接而形成校正系带50。此时,以使彼此的末端一致且在膨胀完毕时使得结合余量部53朝向左侧的方式对端缘51b、54a进行缝接(参照图7)。同样地,对前侧部位46的后端46b和后侧部位47的前端47a进行缝接而形成前后系带45,对前侧部位63的主体部63b的前端63c和后侧部位64的端部64a进行缝接而形成缘侧系带62。然后,利用在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2中作为未缝合部分的前缘70d、72d侧的部位的开口,使气囊主体16翻转以不使边缘部的缝合余量部不向外部露出。接下来,如果使左前面板70、右前面板72的前缘70d、72d以分别对折的方式重叠并利用缝合线进行缝接,则能够制造气囊15。
如图1、图15所示,在配置于中央坐席CS的右侧的驾驶席DS的前方的方向盘80搭载有方向盘用气囊装置83。方向盘用气囊装置83具有:方向盘用气囊(下面简称为“气囊”)84,其折叠收纳于方向盘80的中央的凸台部81;以及未图示的充气机,其将膨胀用气体供给至气囊84。气囊84由具有挠性的片状体形成且设为袋状,在未图示的充气机工作时,使来自充气机的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形成为以在整个面上将方向盘80的上表面(后表面)覆盖的方式膨胀的结构(参照图15)。此外,方向盘用气囊装置83的未图示的充气机也构成为与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的充气机8同样地在车辆V的前表面碰撞时工作。
下面,对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向车辆V的搭载进行说明。首先,使螺栓9a从安装孔24凸出,从使得保持件9收纳于内部的状态以能够收纳于外壳12内的方式对气囊15进行折叠。在实施方式中,气囊15在预备折叠之后,以使得前后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缩小的方式折叠而收纳于外壳12内。具体而言,首先,使乘员侧壁部32大致平整地展开,并且使乘员侧壁部32接近气体流入口23侧,在车身侧壁部17的部位形成凹折的折痕而进行折叠,形成第1预备折叠气囊90(参照图11、图12A)。该第1预备折叠气囊90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由比校正系带50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的区域(气囊主体16的凸出部16b的区域,且是乘员侧壁部32的比后侧结合部位57靠右侧的区域)构成的凸出部90b从对主体部16a进行折叠而形成的主体部折叠部90a局部性地向右侧凸出。即,第1预备折叠气囊90以向右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形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参照图11、图12A)。而且,对于第1预备折叠气囊90,在使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与乘员侧壁部32结合的后侧结合部位57附近形成凸折的折痕MC、MC,使凸出部90B向由比校正系带50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区域构成的主体部折叠部位90a内折入而形成折入部93,由此形成第2预备折叠气囊92(参照图12B)。此时,随着折入部93的形成,对于使前侧部位51、后侧部位54的端缘51b、54a彼此结合的结合余量部53(缝合余量)而使其朝向左侧,使校正系带50也与折入部93一起向主体部折叠部位90a内折入。该第2预备折叠气囊92形成为左侧部位94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略大于右侧部位95的宽度尺寸,但以中心线CL为基准而形成为大致左右对称的形状(参照图12B)。
接下来,通过以能够收纳于外壳12内的方式缩小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左右缩小折叠而对该第2预备折叠气囊92进行折叠。具体而言,如图13A所示,对于第2预备折叠气囊92的处于气体流入口23的左侧的左侧部位94,使左缘94a接近气体流入口23,并且通过朝向乘员侧壁部32侧的卷绕的卷折而进行折叠,同样地,对于处于气体流入口23的右侧的右侧部位95,也使右缘95a接近气体流入口23,并且通过朝向乘员侧壁部32侧卷绕的卷折而进行折叠,如果形成卷折部位96a、96b,则如图13B所示,能够形成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6。然后,通过缩小前后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前后缩小折叠工序对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6进行折叠。具体而言,如图14A所示,在处于气体流入口23的后缘附近的部位使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6的比气体流入口23靠后方的后侧部位97折返,并以使得后端97a侧朝向气体流入口23侧的方式对该折返后的部位进行对折而形成折返部位100。并且,如图14B所示,将该折返部位100折叠成波纹状而形成波纹状折叠部位101。然后,对于左右缩小折叠气囊96,如果比气体流入口23靠前方侧的前侧部位98以使得端部侧跃升至波纹状折叠部位101的上侧的方式折叠,则如图14C所示,能够在以能收纳于外壳12内的方式缩小前后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状态下对气囊15进行折叠。
对于这样折叠后的气囊15,利用能够断裂的未图示的包封片材以不会使折叠变形的方式将周围包裹。接下来,将折叠后的气囊15载置于外壳12的底壁部12a。使充气机8的主体部8a从底壁部12a的下方插入于外壳12内,并且使从底壁部12a向下方凸出的各螺栓9a将充气机8的凸缘部8c插入。然后,如果将螺母10紧固连结于从充气机8的凸缘部8c凸出的各螺栓9a,则能够将折叠后的气囊15和充气机8安装于外壳12。
而且,如果使外壳12的周壁部12b卡止于在车辆V搭载的仪表板1的气囊罩6的连结壁部6c、且将外壳12的未图示的托架固定于车辆V的车身侧,则能够将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搭载于车辆V。
在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向车辆V搭载之后,在车辆V的前表面碰撞时,如果从充气机8的气体排出口8b将膨胀用气体排出,则使得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使气囊15膨胀,该气囊15经过将气囊罩6的门部6a、6b推开而形成的开口从外壳12向上方凸出,并且一边向车辆后方侧凸出一边展开膨胀,如图15、图16所示,膨胀完毕而将仪表板1的上表面1a与仪表板1上方的挡风玻璃4之间封堵。另外,此时,对于方向盘用的气囊84,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以将方向盘80的上表面(后表面)覆盖的方式使得膨胀完毕(参照图15)。
而且,在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中,气囊15将膨胀完毕形状以使得乘员侧壁部32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构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但配置于内部的校正系带50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得后端50b侧与乘员侧壁部32中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左缘33b)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和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边界部位35)结合,由此限制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32相对于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的隔离距离。因此,即使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也能够利用校正系带50可靠地抑制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大幅伸出的区域在膨胀时向车辆后方大幅凸出,在搭载于具有中央座席CS的车辆V的情况下,就坐于中央座席CS的中央乘员P2也能够在乘员侧壁部32由向该车宽方向的中央侧伸出的部位(中央乘员保护部34)稳定地挡住。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中,使得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与乘员侧壁部32结合的后侧结合部位57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使得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弯曲地配置为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因此与仅形成为直线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对跨越乘员侧壁部32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的上下方向上较大的区域进行牵引,另外,能够使该弯曲形状与乘员侧壁部32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左缘33b)近似。即,在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中,在乘员侧壁部32,后侧结合部位57与车宽方向外侧的端缘(左缘33b)之间的区域(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区域)配置为左右对称(参照图15),能够利用该区域稳定地挡住就坐于副驾席PS的副驾席搭乘者P1。当然,如上所述,就坐于中央坐席CS的中央乘员P2能够由后侧结合部位57与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右缘34a)之间的区域(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为中央乘员保护部34的区域)稳定地挡住。
因此,在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中,在搭载于具有中央座席CS的车辆V的情况下,能够利用膨胀的气囊15稳定地挡住就坐于副驾席PS的副驾席搭乘者P1和就坐于中央座席CS的中央乘员CP。
特别地,在实施方式的气囊15中,除了校正系带50以外,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16内还配置有前后系带45,该前后系带45限制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33的左右方向的中央相对于外壳12的隔离距离,因此能够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使得乘员侧壁部32稳定地配置为在左右方向上较大的范围内大致共面。
另外,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而言,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气囊15的内部配置有缘侧系带62,该缘侧系带62将膨胀完毕时的乘员侧壁部32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右缘34a)、和作为气囊15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气体流入口23的周缘连结,因此能够以抑制车宽方向的摆动的方式使气囊15膨胀,能够使气囊15迅速地完成膨胀。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可以形成为在内部未配置缘侧系带的结构。
并且,对于实施方式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M而言,形成为如下结构,即,使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侧在车身侧壁部17与配置为在膨胀完毕时接近仪表板1的部位附近结合,使该车身侧壁部17的右侧区域凹陷。因此,如实施方式所示,即使在搭载于具有在车宽方向的中央配置有局部性地向后方凸出的中央面板2的仪表板1的车辆V的情况下,也能够利用使得校正系带50的前端50a侧结合而形成的迂回用凹部28以绕过中央面板2的方式使气囊15膨胀,能够使气囊15迅速且稳定地膨胀。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校正系带50为如下结构,即,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以使得前端50a位于比后端50b略靠右侧的位置的方式配置为相对于前后方向略微倾斜。此外,在实施方式的气囊15中,用于构成迂回用凹部28的夹捏部29形成于车身侧壁部17,但作为气囊也可以以如下方式构成,即,未形成夹捏部而仅由校正系带形成迂回用凹部。并且,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校正系带的前端也可以不与车身侧壁部的配置为接近仪表板的部位结合,例如,可以形成为与气体流入口的周缘结合的结构。
并且,在实施方式中,在校正系带50形成有能够将缘侧系带62贯通的贯通孔部58,因此在气囊15膨胀完毕时能够使与乘员侧壁部的上下方向的中央附近结合且与缘侧系带62相比在上下方向上宽度更大的校正系带50和缘侧系带62均稳定地配置为彼此不发生干扰,能够利用校正系带50和缘侧系带62稳定地限制气囊15的膨胀形状。在实施方式中,以使校正系带50的前侧部位51的端缘凹陷的方式形成凹部52,由该凹部52与车身侧壁部17(右壁部21)之间的间隙构成贯通孔部58,但贯通孔部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可以在校正系带形成贯通孔。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即使是在气囊膨胀完毕时校正系带和缘侧系带交叉地配置的结构,也可以形成为在校正系带未形成用于供缘侧系带贯通的贯通孔部的结构。
此外,校正系带以及缘侧系带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例如,也可以形成为如下结构,即,构成为共用前侧部位而从气体流入口的周缘延伸,将从前侧部位的前端以两岔状延伸的各后侧部位分别与乘员侧壁部的副驾席搭乘者保护部和中央乘员保护部的边界部位、以及膨胀完毕时的右缘(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连结。
另外,在实施方式中,气囊15膨胀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使得乘员侧壁部32形成为在膨胀完毕时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大幅地伸出的结构,但气囊15为如下结构,即,对于以使得乘员侧壁部43大致平整地展开的方式在车身侧壁部27的部位施加折痕进行折叠而形成为左右非对称形状的第1预备折叠气囊90,将其进一步折叠成近似左右对称的形状而形成第2预备折叠气囊92,然后,以缩小前后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方式进行折叠而收纳于作为收纳部位的外壳12内。具体而言,对于第2预备折叠气囊92,形成为如下结构,即,在第1预备折叠气囊90中,针对由比校正系带50(后侧结合部位57)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右侧)的区域构成的凸出部90b在使校正系带50的后端50b与乘员侧壁部32结合的后侧结合部位57附近施加凸折的折痕MC、MC,折入由比校正系带50靠车宽方向的外侧(左侧)的区域构成的主体部折叠部位90a(主体部)内。即,第2预备折叠气囊92以气体流入口23为中心而形成近似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通过实施方式的折叠方法折叠并收纳于外壳12的气囊15,在膨胀初期,首先以从外壳12凸出、且消除前后缩小折叠和左右缩小折叠的方式维持凸出部90b的折入状态并展开膨胀,然后,使凸出部90b以消除折入状态的方式从主体部16a凸出、且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膨胀。其结果,能够在膨胀初期在左右方向上均衡地展开,然后,乘员侧壁部32的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伸出的部位(中央乘员保护部34)也能够以消除凸出部90b的折入状态的方式迅速地展开,因此能够使整个气囊15尽量在左右方向上均衡且迅速地膨胀。即,在实施方式的折叠方法中,对于气囊15的膨胀部位的除了凸出部16b以外的主体部16a,使其消除前后缩小折叠和左右缩小折叠且展开膨胀而使得其膨胀完毕形态形成为稳定的状态,使凸出部16b从主体部16a展开膨胀,因此能够使整个气囊15尽量在左右方向上均衡地展开膨胀。
因此,如果如实施方式那样对气囊15进行折叠,则即使膨胀完毕形状形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也能够使气囊15在展开膨胀时在左右方向上均衡且迅速地膨胀。
另外,在实施方式的气囊15中,在前后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而由前侧部位51(前侧部件)和后侧部位54(后侧部件)构成校正系带50,因此在凸出部90b的折入时校正系带50也能够在使前侧部件(前侧部位51)和后侧部件(后侧部位54)的端缘51b、54a彼此结合的结合余量部53变得平整的状态下(在实施方式的情况下,维持结合余量部53向左侧凸出的状态)顺畅地进入,能够与折入部93(凸出部90b)一起顺畅地向内侧折入(参照图12B)。另外,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分割为两部分而使得校正系带50向气囊主体16的连结作业也变得容易。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也可以由1个部件构成校正系带。
并且,在实施方式的气囊15中,第2预备折叠气囊92形成为通过在左右缩小折叠工序中从左缘94a侧和右缘95a侧分别朝向乘员侧壁部32侧卷绕的卷折而折叠的结构,因此在膨胀初期能够以抑制乘员侧壁部32向乘客侧的过度凸出、且消除左右缩小折叠的方式使气囊15展开,另外,直至卷折消除为止而能够维持凸出部90b的折入状态。此外,如果不考虑这一点,则在左右缩小工序中可以通过波纹状折叠而形成为以缩小左右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的方式折叠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构成为具有气囊,该气囊折叠收纳于在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该仪表操纵板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
该气囊构成为具有:乘员侧壁部,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其以从所述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的方式形成,前端侧安装于所述收纳部位侧,并且所述乘员侧壁部以在膨胀完毕时将从所述收纳部位通过的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作为中心线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使得膨胀完毕形状构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在所述气囊的内部,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所述气囊的状态下,一端侧在所述乘员侧壁部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而将限制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壁部相对于所述收纳部位的隔离距离的校正系带配置为大致沿着前后方向,
使得所述校正系带与所述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以如下方式弯曲地配置,即,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在所述气囊的内部配置有缘侧系带,该缘侧系带将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壁部的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端缘、与所述气囊的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连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校正系带的另一端侧在所述车身侧壁部与膨胀完毕时配置为接近所述仪表操纵板的部位附近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校正系带的另一端侧在所述车身侧壁部与膨胀完毕时配置为接近所述仪表操纵板的部位附近结合,并且具有能够供所述缘侧系带贯通的贯通孔部。
5.一种副驾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该副驾席用气囊折叠收纳于在仪表操纵板设置的收纳部位,该仪表操纵板配置于车辆的副驾席前方,其中,
该气囊构成为具有:气囊主体,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而使得该气囊主体膨胀;以及校正系带,其配置于所述气囊主体内而限制所述气囊主体的膨胀形状,
所述气囊主体构成为具有:乘员侧壁部,其配置于膨胀完毕时的后表面侧而挡住乘员;以及车身侧壁部,其形成为从所述乘员侧壁部的外周缘收束至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前端侧安装于所述收纳部位侧,在所述车身侧壁部的膨胀完毕时的前端侧配置有气体流入口,该气体流入口以能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至内部的方式开口,将周缘安装于所述收纳部位,并且所述乘员侧壁部以在膨胀完毕时将从所述气体流入口的中心通过的大致沿着前后方向的线作为中心线而向车宽方向的中央侧大幅地伸出的方式,使得膨胀完毕形状构成为左右非对称的形状,
所述校正系带以如下方式配置,即,在从上下方向观察膨胀完毕时的所述气囊的状态下,所述校正系带的一端侧在所述乘员侧壁部与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缘大致左右对称的位置结合而限制膨胀完毕时的所述乘员侧壁部相对于所述收纳部位的隔离距离,并且所述校正系带大致沿着前后方向,
在所述气囊向所述收纳部位折叠收纳时,
使所述乘员侧壁部大致平整地展开,且使所述乘员侧壁部接近所述气体流入口侧,在所述车身侧壁部的部位施加折痕而进行折叠,由此形成第1预备折叠气囊,
对于该第1预备折叠气囊,在使得所述校正系带的一端与所述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附近施加凸折的折痕,使由比所述校正系带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区域构成的凸出部向由比所述校正系带靠车宽方向的外侧的区域构成的主体部内折入而形成第2预备折叠气囊,
经由以能够收纳于所述收纳部位内的方式缩小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的左右缩小折叠工序、以及缩小所述前后方向侧的宽度尺寸的前后缩小折叠工序对所述第2预备折叠气囊进行折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其中,
所述校正系带在前后方向上分割成两部分而由前侧部件和后侧部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其中,
在所述左右缩小折叠工序中,通过从左右方向的缘部朝向所述乘员侧壁部侧卷绕的卷折对所述第2预备折叠气囊进行折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副驾席用气囊的折叠方法,其中,
使得所述校正系带与所述乘员侧壁部结合的结合部位以如下方式弯曲地配置,即,在所述气囊膨胀完毕时大致沿着上下方向,并且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位位于比上下方向的末端靠车宽方向的中央侧的位置。
CN202010080564.6A 2019-02-05 2020-02-05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Active CN11159124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19160A JP7196654B2 (ja) 2019-02-05 2019-02-05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9-019160 2019-02-05
JP2019019161A JP7113391B2 (ja) 2019-02-05 2019-02-05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JP2019-019161 2019-02-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243A true CN111591243A (zh) 2020-08-28
CN111591243B CN111591243B (zh) 2022-10-25

Family

ID=72190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564.6A Active CN111591243B (zh) 2019-02-05 2020-02-05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124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61206A1 (de) * 2007-12-19 2009-06-25 Daimler Ag Personenkraftwagen mit einem Rückhaltesystem
CN101837766A (zh) * 2009-03-19 2010-09-2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以及用于折叠气囊的方法
CN103569022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垫的折叠方法
JP201717806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7428307A (zh) * 2015-04-17 2017-12-01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乘客的正面安全气囊以及安全气囊模块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61206A1 (de) * 2007-12-19 2009-06-25 Daimler Ag Personenkraftwagen mit einem Rückhaltesystem
CN101837766A (zh) * 2009-03-19 2010-09-22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以及用于折叠气囊的方法
CN103569022A (zh) * 2012-07-27 2014-02-12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安全气囊垫的折叠方法
CN107428307A (zh) * 2015-04-17 2017-12-01 Trw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乘客的正面安全气囊以及安全气囊模块
JP2017178066A (ja) * 2016-03-30 2017-10-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243B (zh)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30597B2 (en) Airbag device for front passenger's seat
JP4747716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658388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1591244B (zh) 副驾席用气囊
JP439649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946858B2 (ja) 側突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8094933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207668B2 (en) Side airbag device
US8528935B2 (en) Airbag apparatus and tether sewing method
JP479312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US10780859B2 (en) Passenger seat airbag and method of folding the same
JP2010111331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210061216A1 (en) Passenger seat airbag
CN111746454B (zh) 气囊的预折叠体
JP3367378B2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
CN111591243B (zh) 副驾席用气囊装置
JP732724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113391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の折り畳み方法
JP2006151096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4486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JP2009292183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07345B2 (ja) エアバッグの予備折り体
JP7196654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94211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276223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