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1189A -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1189A
CN111591189A CN202010444945.8A CN202010444945A CN111591189A CN 111591189 A CN111591189 A CN 111591189A CN 202010444945 A CN202010444945 A CN 202010444945A CN 111591189 A CN111591189 A CN 111591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plate
side wing
lower sid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49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开昌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Kangborui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Kangborui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Kangborui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Kangborui International Logi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49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118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1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1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1/00Vehicles predominantly for transporting loads and modified to facilitate loading, consolidating the load, or unloa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飞翼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旨在解决现有的飞翼车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飞翼箱板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顶部的顶翼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侧面的侧翼,侧翼包括上侧翼、下侧翼以及承翼板,上侧翼的一端与顶翼相连接,上侧翼的另一端与下侧翼相铰接;承翼板的底端与车厢主体相铰接,下侧翼远离上侧翼的一端与承翼板的顶端相抵接。飞翼箱板在打开时,下侧翼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向下转动承翼板即可将承翼板打开,降低了飞翼箱板的开合半径,进一步减少了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飞翼箱板开合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翼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背景技术
飞翼车是普通厢式车的改进,通过手动装置或液压装置,能开启车厢两侧飞翼箱板的专用车辆,由于其具有装卸速度快,效率高,可侧面装卸等优点,已经是现代物流企业十分青睐的运输工具。两个车翼侧板可升降、开启,且最大能够叠放于顶板之上,使两侧部位完全敞开,极大地方便装卸货物,双后门也可开启270度。该车可用于汽车配件,纸张、家电、衣物、化工、饮料、食品等物品的运输和配送,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363765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商品车运输、存储和展示的可移动飞翼箱体,包括顶梁板、两个飞翼箱板、前侧板、尾门、箱体底部和动力集成单元,顶梁板每侧的矩形梁各铰接一个飞翼箱板;飞翼箱板为直角形折板,由顶板和侧板组成;前侧面和尾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均设有一空腔,空腔内安置有液压油缸,油缸的缸轴末端与飞翼箱板的顶板固定连接。启动动力集成单元开关后,前侧板和尾门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的四个液压油缸将飞翼箱板顶起,飞翼箱板可实现约90度回转,使整个箱体侧面变成开放式,能够从箱体侧面进行箱体内部货物的堆码、固定等。
但是,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上述的飞翼箱体在使用时需要开翼合翼,由于飞翼箱板的尺寸较大,在开合的过程中需要较大的空间,在一些较窄的装货或卸货区域飞翼车进去后无法打开飞翼箱板,且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半径较大,容易对附近的物品以及人员造成伤害,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能够便于提高飞翼车在使用时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所述车厢主体包括顶梁板、两个飞翼箱板、箱体底部和用于驱动飞翼箱板转动的动力集成单元,所述飞翼箱板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顶部的顶翼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侧面的侧翼,所述侧翼包括上侧翼、下侧翼以及承翼板,所述上侧翼的一端与顶翼相连接,所述上侧翼的另一端与下侧翼相铰接;
所述承翼板的底端与车厢主体相铰接,所述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第一固定组件;
所述下侧翼远离上侧翼的一端与承翼板的顶端相抵接,所述下侧翼与车厢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的第二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飞翼箱板在打开时,在液压缸的驱动作用下驱动顶翼转动,由于顶翼与上侧翼连接,进而带动上侧翼转动,由于上侧翼与下侧翼相铰接,使得在飞翼箱板开合时,下侧翼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从而能够有效减少飞翼车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由于侧翼由上侧翼、下侧翼与承翼板组成,且承翼板与车厢主体铰接,在飞翼箱板开合时,解除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后向下转动承翼板即可打开,降低了飞翼箱板的开合半径,进一步减少了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进而提高了飞翼箱板开合时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飞翼箱板开合时所占用的空间,有效解决了飞翼车使用地方的局限性,进而便于提高飞翼车使用的灵活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侧翼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延伸至连接块的内侧壁,所述下侧翼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侧翼伸入安装槽内且与连接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便于提高下侧翼的稳定性,有效避免飞翼箱板开合时下侧翼晃动的幅度较大而影响下侧翼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飞翼箱板闭合后,连接块能够对下侧翼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飞翼车在行驶时下侧翼打开而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飞翼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翼板沿车厢主体的长度方向均匀分为多个连接板,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板与连接柱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承翼板由三部分组成,进一步提高了承翼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板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延伸至连接板的外侧壁;所述下侧翼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伸入对应连接槽的定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侧翼的定位块伸入连接槽内,增加了下侧翼与承翼板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下侧翼与承翼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一卡块与第一快速夹以及设置在连接板上的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贯穿设置有供第一卡块伸入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快速夹用于将第一卡扣与第一卡块固定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闭合后,第一卡块伸入第一卡槽内,向上转动第一快速夹,将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扣牢牢固定住,能够提高连接板与车厢主体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设置在连接柱上的第二卡块与第二快速夹以及设置在下侧翼上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贯穿设置有供第二卡块伸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快速夹用于将第二卡扣与第二卡块固定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固定组件能够将下侧翼牢牢固定住,进而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主体上设置有内杆以及用于驱动内杆移动的动力组件,所述上侧翼上设置有供内杆伸入的定位槽,所述动力组件用于当翼板打开时驱动内杆伸入定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开启后,内杆在动力组件的驱动作用下伸入定位槽内,能够对上侧翼起到支撑的作用,进而提高飞翼箱板打开后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车厢主体上设置有内套管以及套设在内套管上的外套管,所述内杆设置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所述内套管内且位于内套管的底端设置有滑块,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动滑块在内套管内上下滑动;所述内套管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槽沿内套管的轴向设置,所述滑块的一端穿过滑移槽与内杆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飞翼箱板开启后,动力组件驱动滑块向上移动,由于滑块与驱动块相连接,且驱动块与内杆相连接,能够带动内杆向上移动,进而能够使得内杆伸入定位槽内,进一步提高飞翼箱板打开后的稳定性,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内杆设置在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能够对内杆起到导向的作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力组件包括设置在内套管内的丝杆以及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传动件,所述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滚珠,所述滑块套设在滚珠上且与滚珠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外侧壁与内套管的内壁相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件驱动丝杆转动,丝杆能够带动滚珠转动,滚珠与滑块相连接,且滑块的外侧壁与内套管的内壁相贴合,从而使得滚珠与滑块在内套管内上下移动。由于丝杆的传动精度较高,便于提高滑块上下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能够提高内杆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套管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内杆上连接与滑槽滑动配合的滑移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杆在外套管内移动时,滑移块在滑槽内移动,能够进一步增加内杆与外套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且能够限制内杆的位置,避免内杆在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外套管。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顶翼、上侧翼、下侧翼以及承翼板的设置,进一步减少了飞翼箱板在开合时占用的空间,从而能够提高飞翼箱板开合时的安全性;
2.通过内杆、定位槽的设置,能够对开启后飞翼箱板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提高飞翼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飞翼车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飞翼车厢的局部图;
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用于体现内杆以及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飞翼车厢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车厢主体;2、顶梁板;3、飞翼箱板;31、顶翼;32、侧翼;321、上侧翼;322、下侧翼;323、承翼板;324、连接块;325、连接板;5、尾门;6、箱体底部;7、动力集成单元;8、液压缸;9、连接柱;10、第一固定组件;11、第一卡块;12、第一快速夹;121、第一转动片;122、第一转动环;13、第一卡扣;14、第一卡槽;15、连接槽;16、定位块;17、第二固定组件;18、第二卡块;19、第二快速夹;191、第二转动片;192、第二转动环;20、第二卡扣;21、第二卡槽;22、内杆;23、动力组件;231、丝杆;232、电机;233、固定板;234、内套管;235、外套管;236、滚珠;237、滑块;238、滑移槽;239、驱动块;240、滑槽;241、滑移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1,车厢主体1包括顶梁板2、两个飞翼箱板3、尾门5、箱体底部6和动力集成单元7,动力集成单元7包括与两个飞翼箱板3一一对应的两组液压缸8,具体的,一组液压缸8包括两个,两个液压缸8分别设置在车厢主体1远离尾门5的一端与尾门5上且与车厢主体1相铰接,液压缸8的活塞杆均与对应的飞翼箱板3相铰接。
参照图1和图2,飞翼箱板3包括设置在车厢顶部的顶翼31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1侧面的侧翼32,顶翼31与顶梁板2相铰接,液压缸8的活塞杆均与顶翼31相铰接。侧翼32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上侧翼321、下侧翼322以及承翼板323,上侧翼321远离下侧翼322的一端与顶翼31固定连接,上侧翼321的另一端与下侧翼32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承翼板323的底端与箱体底部6通过合页转动连接。
参照图1,上侧翼32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324,连接块324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延伸至连接块324的内侧壁,且下侧翼322的顶端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连接块3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效避免飞翼箱板3开合时下侧翼322晃动的幅度较大而影响下侧翼322的使用寿命。当飞翼箱板3闭合后,连接块324能够对下侧翼322起到限位的作用,有效避免飞翼车在行驶时下侧翼322打开而带来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了飞翼车的安全性。
参照图1和图3,承翼板323沿车厢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为三个连接板325,相邻两个连接板325之间以及车厢主体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柱9,连接板325与相邻的连接柱9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固定组件10。具体的,第一固定组件10包括设置在连接柱9上的第一卡块11与第一快速夹12以及设置在连接板325上的第一卡扣13,第一卡扣13上贯穿设置有供第一卡块11伸入的第一卡槽14,第一快速夹12包括与连接柱9相铰接的第一转动片121以及与第一转动片121相铰接的第一转动环122。在飞翼箱板3处于打开的状态时,承翼板323向下转动。当飞翼箱板3关闭时,依次向上转动连接板325,当连接板325与箱体底部6相抵时,第一卡块11伸入第一卡扣13上的第一卡槽14内,然后向上转动第一转动环122,并使得第一卡块11伸入第一转动环122内,向下转动第一转动片121,第一转动环122在第一转动片121的带动下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使得第一转动环122卡接在第一卡块11处,此时,第一转动环122与第一卡扣13相抵,从而能够将承翼板323与连接柱9牢牢固定在一起。
参照图1和图3,三个连接板325的顶端均设置有连接槽15,连接槽15延伸至连接板325的外侧壁,下侧翼322的底端设置有三个用于伸入连接槽15的定位块16,增加了下侧翼322与承翼板323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能够提高下侧翼322与承翼板323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下侧翼322与连接柱9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322的第二固定组件17。第二固定组件17包括设置在连接柱9上的第二卡块18与第二快速夹19以及设置在下侧翼322上的第二卡扣20,第二卡扣20上贯穿设置有供第二卡块18伸入的第二卡槽21,第二快速夹19包括与连接柱9相铰接的第二转动片191以及与第二转动片191相铰接的第二转动环192。在飞翼箱板3处于打开的状态时,顶翼31与上侧翼321向上转动,带动下侧翼322向上转动,由于上侧翼321与下侧翼322铰接,下侧翼322在转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竖直状态。当飞翼箱板3关闭时,顶翼31、上侧翼321以及下侧翼322向下转动,并使得下侧翼322上的定位块16伸入连接槽15内。当下侧翼322与连接槽15相抵时,第二卡块18伸入第二卡扣20上的第二卡槽21内,然后向上转动第二转动环192,并使得第二卡块18伸入第二转动环192内,向下转动第二转动片191,第二转动环192在第二转动片191的带动下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并使得第二转动环192卡接在第二卡块18处,此时,第二转动环192与第二卡扣20相抵,
参照图2和图4,车厢主体1上设置有内杆22以及用于驱动内杆22移动的动力组件23,上侧翼321上设置有用于供内杆22伸入的定位槽,动力组件23用于当飞翼箱板3打开时驱动内杆22伸入定位槽内,用于对飞翼箱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
参照图4和图5,动力组件23包括丝杆231以及用于驱动丝杆231转动的传动件,传动件设置为电机232,电机232的输出轴连接有固定板233,连接轴穿过固定板233与丝杆231相连接。固定板233上固定设置有内套管234以及套设在内套管234上的外套管235,丝杆231设置有内套管234内,丝杆231上螺纹连接有滚珠236,滚珠236上连接有滑块237,且滑块237的外侧壁与内套管234的内侧壁相贴合。
参照图4和图5,内杆22呈环状且设置在内套管234与外套管235之间,内套管234的外侧壁上沿其周向贯穿设置有两个滑移槽238,滑移槽238沿内套管234的轴向设置。滑块237的一端穿过滑移槽238与内杆22固定连接。外套管235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240,滑槽240沿其外套管235的周向均匀设置有两个,内杆22上连接有与滑槽240滑动配合的两个滑移块241,用于防止内杆22在移动时脱离外套管235。
参照图5和图6,初始状态下,滑块237位于内套管234的底端,内杆22位于外套管235内。当飞翼箱板3处于打开的状态时,启动电机232,电机232带动丝杆231转动,由于驱动块239伸入内套管234的滑移槽238内,丝杆23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块237向上移动,由于驱动块239与内杆22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内杆22向上移动,并使得滑移块241在滑槽240内移动。当滑移块241与滑槽240相抵时,内杆22不再向上移动,且内杆22远离电机232的一端伸入定位槽内,能够对飞翼箱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进一步增加飞翼车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当飞翼箱板3需要打开时,首先解除下侧翼322与连接柱9之间的连接,在液压缸8的驱动作用下驱动顶翼31转动,由于顶翼31与上侧翼321连接,进而带动上侧翼321转动,由于上侧翼321与下侧翼322相铰接,使得在飞翼箱板3开合时,下侧翼322在重力的作用下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同时,解除承翼板323与连接柱9之间的连接,向下转动承翼板323,从而能够将承翼板323打开。
当飞翼箱板3打开后,启动电机232,电机232带动丝杆231转动,由于滑块237伸入内套管234的滑移槽238内,丝杆23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滑块237向上移动,由于滑块237与内杆22固定连接,进而带动内杆22向上移动,并使得滑移块241在滑槽240内移动。当滑移块241与滑槽240相抵时,内杆22不再向上移动,且内杆22远离电机232的一端伸入定位槽内,能够对飞翼箱板3起到支撑的作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包括车厢主体(1),所述车厢主体(1)包括顶梁板(2)、两个飞翼箱板(3)、箱体底部(6)和用于驱动飞翼箱板(3)转动的动力集成单元(7),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翼箱板(3)包括设置在车厢主体(1)顶部的顶翼(31)以及设置在车厢主体(1)侧面的侧翼(32),所述侧翼(32)包括上侧翼(321)、下侧翼(322)以及承翼板(323),所述上侧翼(321)的一端与顶翼(31)相连接,所述上侧翼(321)的另一端与下侧翼(322)相铰接;
所述承翼板(323)的底端与车厢主体(1)相铰接,所述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承翼板(323)与车厢主体(1)之间的第一固定组件(10);
所述下侧翼(322)远离上侧翼(321)的一端与承翼板(323)的顶端相抵接,所述下侧翼(322)与车厢主体(1)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下侧翼(322)的第二固定组件(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侧翼(321)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块(324),所述连接块(324)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延伸至连接块(324)的内侧壁,所述下侧翼(322)伸入安装槽内并与连接块(324)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翼板(323)沿车厢主体(1)的长度方向均匀分为多个连接板(325),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325)之间均设置有连接柱(9),所述连接板(325)与连接柱(9)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1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25)的顶端设置有连接槽(15),所述连接槽(15)延伸至连接板(325)的外侧壁;所述下侧翼(322)的底端设置有若干个用于伸入对应连接槽(15)的定位块(1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组件(10)包括设置在连接柱(9)上的第一卡块(11)与第一快速夹(12)以及设置在连接板(325)上的第一卡扣(13),所述第一卡扣(13)贯穿设置有供第一卡块(11)伸入的第一卡槽(14),所述第一快速夹(12)用于将第一卡扣(13)与第一卡块(11)固定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组件(17)包括设置在连接柱(9)上的第二卡块(18)与第二快速夹(19)以及设置在下侧翼(322)上的第二卡扣(20),所述第二卡扣(20)贯穿设置有供第二卡块(18)伸入的第二卡槽(21),所述第二快速夹(19)用于将第二卡扣(20)与第二卡块(18)固定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上设置有内杆(22)以及用于驱动内杆(22)移动的动力组件(23),所述上侧翼(321)上设置有供内杆(22)伸入的定位槽,所述动力组件(23)用于当飞翼箱板(3)打开时驱动内杆(22)伸入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主体(1)上设置有内套管(234)以及套设在内套管(234)上的外套管(235),所述内杆(22)设置在内套管(234)与外套管(235)之间;所述内套管(234)内且位于内套管(234)的底端设置有滑块(237),所述动力组件(23)用于驱动滑块(237)在内套管(234)内上下滑动;所述内套管(234)的侧壁上贯穿设置有滑移槽(238),所述滑移槽(238)沿内套管(234)的轴向设置,所述滑块(237)的一端穿过穿过滑移槽(238)与内杆(22)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23)包括设置在内套管(234)内的丝杆(231)以及用于驱动丝杆(231)转动的传动件,所述丝杆(231)上螺纹连接有滚珠(236),所述滑块(237)套设在滚珠(236)上且与滚珠(236)固定连接,所述滑块(237)的外侧壁与内套管(234)的内壁相贴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35)的内壁上沿其轴向设置有滑槽(240),所述内杆(22)上连接有与滑槽(240)滑动配合的滑移块(241)。
CN202010444945.8A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Pending CN1115911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945.8A CN111591189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945.8A CN111591189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189A true CN111591189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3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4945.8A Pending CN111591189A (zh) 2020-05-23 2020-05-23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118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3A (zh) * 2020-10-24 2021-01-12 江苏智临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飞翼物流车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3981A (ja) * 1996-12-27 1998-07-28 Seiko Giken Kk ウイングの開閉補助機構を備えたウイング型車両
CN201023537Y (zh) * 2007-02-14 2008-02-20 姚天锡 货车的一种翼开式车箱
CN201268345Y (zh) * 2008-07-15 2009-07-08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翼开启式厢体
CN204998395U (zh) * 2015-07-08 2016-01-27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翼开式货运车厢
CN206510995U (zh) * 2017-03-01 2017-09-22 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翼展车栏板立柱下翻结构
CN210283854U (zh) * 2019-07-30 2020-04-10 福建中兴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飞翼车厢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93981A (ja) * 1996-12-27 1998-07-28 Seiko Giken Kk ウイングの開閉補助機構を備えたウイング型車両
CN201023537Y (zh) * 2007-02-14 2008-02-20 姚天锡 货车的一种翼开式车箱
CN201268345Y (zh) * 2008-07-15 2009-07-08 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翼开启式厢体
CN204998395U (zh) * 2015-07-08 2016-01-27 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联动翼开式货运车厢
CN206510995U (zh) * 2017-03-01 2017-09-22 安徽开乐专用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翼展车栏板立柱下翻结构
CN210283854U (zh) * 2019-07-30 2020-04-10 福建中兴专用车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飞翼车厢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08653A (zh) * 2020-10-24 2021-01-12 江苏智临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飞翼物流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3927A (zh) 一种铁路运输专用的货物装卸吊车设备
CN111591189A (zh) 一种三段式飞翼车厢
CN208931207U (zh) 一种便于装卸货物的物流车车厢
CN107350790A (zh) 一种前减震器连接组件螺栓自动装配设备
CN218486300U (zh) 一种木器漆喷涂防飞溅挡板
CN210852565U (zh) 一种磁芯生产车间用转运装置
KR200492880Y1 (ko) 지면 거치 및 위치 이동이 용이한 차량용 컨테이너
CN208683664U (zh) 一种用于杂粮分拣的地下式升降货架
CN112481680A (zh) 一种电泳漆烘干输送装置
CN219534010U (zh) 一种账单展示板
CN211500207U (zh) 一种车辆尾门限位器
CN220536264U (zh) 一种陶瓷摆件储存箱
CN214031492U (zh) 一种机电运输用起吊装置
CN216371429U (zh) 一种机械零件磨削加工装置
CN215632250U (zh) 试验箱大门锁紧机构
CN220616756U (zh) 一种食品检测用试剂储存装置
CN219262631U (zh) 一种易于维护的空压机
CN109571197A (zh) 一种六轴伺服抛光机
CN218369878U (zh) 一种物流分拣用旋转式滚筒
CN207902597U (zh) 平板半挂车牵引销可移动调节装置
CN208713198U (zh) 旋转摆料装置及包含其的自动装料系统
CN219584930U (zh) 一种半挂车用集装箱
CN217760522U (zh) 一种自卸车车厢后门锁紧装置
CN220483605U (zh) 无人机机库
CN108455149A (zh) 一种物流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