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5551A -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5551A
CN111585551A CN202010395710.4A CN202010395710A CN111585551A CN 111585551 A CN111585551 A CN 111585551A CN 202010395710 A CN202010395710 A CN 202010395710A CN 111585551 A CN111585551 A CN 111585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field effect
effect transistor
normally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57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5551B (zh
Inventor
郭科成
严佳伟
周代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excel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exce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excel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excel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57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555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5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5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55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55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06Modifications for ensuring a fully conducting stat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of an energy-accumulating element discharged through the load by a switching device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signal and not incorporating positive feedback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包括:双通道场效应管,交替输出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限位电路,连接在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极性相反的第一供给电源和第二供给电源输入所述限位电路;其中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包括第一带场效应管和第二带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一脉冲电压,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二脉冲电压,所述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本发明脉冲电压直接由供电电源提供,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电解电容在放电时瞬间电流不够导致的解锁失败问题;有效的防止了因供电电源控制失效导致的输出脉冲电压持续输出导致的脉冲式电子锁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技术背景
目前脉冲式充电枪的电子锁,其采用电容板方式,具有如下问题:
第一,电容板的电容需要很大容值,并且低温下容值误差严重,且成本高。
第二,电子锁在解锁时电容放电电流持续时间不够,导致容易出现解锁失败。
第三,当需要应急解锁时,必须先进行一次闭锁以进行对电容充电存能,可能造成误动作,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电子锁解锁失败且提供双重保护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包括:双通道场效应管,交替输出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钳位二极管,连接在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的输出端;限位电路,连接在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极性相反的第一供给电源和第二供给电源输入所述限位电路;其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包括第一带场效应管和第二带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一脉冲电压,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二脉冲电压,所述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
优选地,所述钳位二极管具有两个阳极,其中一个阳极与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个阳极与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均与限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也均与限位电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位电路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均与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连接。
优选地,第一限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并列连接的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三电阻以及第五电阻,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中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的漏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限位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并列连接的第四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电阻以及第六电阻,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阻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电阻一端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优选地,第一带场效应管或第二带场效应管的导通时间t如下:
t=-τIn[1-(VI-Vgs)/VI],τ=RC,其中R为第三电阻或第四电阻的电阻值,C为第一电容或第二电容的电容值,Vgs为第一带场效应管或第二带场效应管的导通阈值电压;VI=VIN-Vf,其中Vf为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优选地,还包括输出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输入输入电压、接地电压、极性相反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输入电压供给的第一组常开继电器、交替输出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的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连接的第一电路以及与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连接的第二电路。
优选地,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包括一个控制开关和一个控制线圈,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一端与输入电压连接,其另一端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连接,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两端与第一电路连接;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的常开继电器、与接地电压连接的常闭继电器以及与第二电路连接的控制线圈。
优选地,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也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接地电压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
优选地,第一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极管,其中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连接,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极管并列连接,设定第十一电容的第一极和第十二极管的阴极为第三输入端,第十一电容的第二极和第十二极管的阳极为第三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输入端均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三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和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极管,其中第三三极管的射极和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连接,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极管并列连接;设定第十二电容的第一极和第十一极管的阴极为第四输入端,第十二电容的第二极和第十一极管的阳极为第四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四输入端均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和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本发明保护电路采用双通道场效应管具有可靠性和适应高低温环境;输出脉冲电压VOUT直接由供电电源VIN提供,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电解电容在放电时瞬间电流不够导致的解锁失败问题;有效的防止了因供电电源VIN控制失效导致的输出脉冲电压VOUT持续输出导致的脉冲式电子锁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供电电源VIN由软件进行供给时间控制,与本发明保护电路一起组成对脉冲式电子锁的双重保护。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电子锁的保护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电子锁的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用于脉冲式充电枪,针对脉冲式电子枪的电子锁不能长时间供电,需要额外增加电路和控制策略进行保护,以防止长时间供电导致损坏。
如图1所示,保护电路包括交替输出第一脉冲电压VOUT+和第二脉冲电压VOUT-的双通道场效应管Q1、连接在双通道场效应管Q1输出端的钳位二极管D5以及与双通道场效应管Q1输入端连接的限位电路100,其中第一供给电源VIN+和第二供给电源VIN-输入限位电路100内。
在本实施例中,双通道场效应管Q1为双通道N型场效应管,其包括第一带场效应管Q1-1和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第一带场效应管Q1-1和第二带场效应管Q1-2均为N型带场效应管,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和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源极和栅极之间均接有一个稳压二极管。
钳位二极管D5具有两个阳极,其中一个阳极与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漏极连接,另一个阳极与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漏极连接,钳位二极管D5可以防止双通道场效应管Q1异常输出。
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漏极输出第一脉冲电压VOUT+,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漏极输出第二脉冲电压VOUT-,第一脉冲电压VOUT+和第二脉冲电压VOUT-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
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栅极和源极均与限位电路100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栅极和源极也均与限位电路100连接。
其中,限位电路100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均与第一供电电源VIN+和第一供电电源VIN-连接,第一供电电源VIN+和第一供电电源VIN-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
第一限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D1、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并列连接的第三稳压二极管D3和第三电阻R3以及第五电阻R5,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C1和第一电阻R1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
其中第五电阻R5的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三电阻R3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VIN+,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IN-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和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三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和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IN+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漏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
第二限位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D2、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并列连接的第四稳压二极管D4和第四电阻R5以及第六电阻R6,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C2和第二电阻R2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
其中第六电阻R6的一端、第四稳压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四电阻R5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VIN-,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IN+连接,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第四稳压二极管D4的阴极和第四电阻R5一端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VIN-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漏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分别为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充电时的限流电阻,其中,第三电阻R3的电阻值和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相同,第一电容C1的电容值和第二电容C2的电阻值相同。
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选用温漂系数极小的片状陶瓷电容器,相比传统电解电容,在电容值可靠性、使用寿命以及器件成本上更有优势。
第三稳压二极管D3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4分别保护第一带场效应管Q1-1和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栅极和源极不损坏。
第一二极管D1和第二二极管D2均采用封装形式,可以防止电压反灌;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分别为第一电容C1和第二电容C2的放电电阻。
第一电阻R1和第三电阻R3具有分压功能,第二电阻R2和第四电阻R4也具有分压功能,第一电阻R1的电阻值和第二电阻R2的电阻值相同,当到达至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电压超过第一带场效应管Q1-1的导通阈值电压Vgs或者到达至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电压超过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导通阈值电压Vgs时,第一带场效应管Q1-1或第二带场效应管Q1-2导通,反之截止。
第一带场效应管Q1-1或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导通时间t如下:
t=-τIn[1-(VI-Vgs)/VI],τ=RC,其中R为第三电阻R3或第四电阻R4的电阻值,C为第一电容C1或第二电容C2的电容值;VI=VIN-Vf,其中Vf为第一二极管D1或第二二极管D2的导通压降。
如图2所示,保护电路还包括输出第一供电电源VIN+和第一供电电源VIN-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内输入输入电压VCC、接地电压VSS、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2。
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输入电压VCC供给的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交替输出第一供电电源VIN+和第一供电电源VIN-的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连接的第一电路200以及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连接的第二电路300,其中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输出脉冲式电子锁信号第一供电电源VIN+和第一供电电源VIN-给保护电路;第一电路200还与输入电压VCC、接地电压VSS和第一信号S1连接,第二电路300均与输入电压VCC、第二信号S2和接地电压VSS连接。
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包括一个控制开关和一个控制线圈,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开关一端与输入电压VCC连接,其另一端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连接,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线圈两端与第一电路200连接。
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包括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的常开继电器、与接地电压VSS连接的常闭继电器以及与第二电路300连接的控制线圈。
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开继电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闭继电器也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闭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开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闭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接地电压VSS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开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VIN+,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常开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VIN-。
第一电路200包括第二三极管Q2、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二极管D10。
第二三极管Q2的源极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VCC连接,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S1连接,第十一电容C11和第十二极管D10并列连接。
设定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一极和第十二极管D10的阴极为第三输入端,第十一电容C11的第二极和第十二极管D10的阳极为第三输出端。
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和第三输入端均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三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VSS和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电路300的结构与第一电路200的结构相同,第二电路300包括第三三极管Q3、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一极管D11。
第三三极管Q3的射极和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VCC连接,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S2连接,第十二电容C12和第十一极管D11并列连接。
设定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一极和第十一极管D11的阴极为第四输入端,第十二电容C12的第二极和第十一极管D11的阳极为第四输出端。
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第四输入端均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VSS和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均为P型二极管。
第一信号S1的电平、第二信号S2的电平、第一组常开继电器RLY1的触点保持时间和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RLY2的触点保持时间均通过内置软件给出,第一信号S1和第二信号S2的电平相反,其逻辑如下:
其中当第一信号S2为低电平时,第二信号S2为高电平时,VIN+为负,VIN-为正;当第一信号S1为高电平时,第二信号S2为低电平时,VIN+为正,VIN-为负。
当VIN+为正,VIN-为负时,第一带场效应管Q1-1导通,第二带场效应管Q1-2的导通时间为t;输出第一脉冲电压VOUT+为正,输出第二脉冲电压VOUT-为负,此时脉冲式电子锁状态为上锁,输出脉冲电压VOUT的保持输出时间为t。
同理,VIN+为负,VIN-为正时,第二带场效应管Q1-2导通,第一带场效应管Q1-1导通时间为t;输出第一脉冲电压VOUT+为负,输出第二脉冲电压VOUT-为正,此时脉冲式电子锁状态为解锁,输出脉冲电压VOUT的保持输出时间为t。
输出脉冲电压VOUT的保持输出时间实际运用时由软件第一信号S1、第二信号S2和导通时间t来确定,理论值导体时间t为脉冲电压VOUT最长输出保持时间。
限位电路100为拓扑电路,限位电路100控制双通道场效应管输出脉冲电压VOUT,基于拓扑电路,可以有效实现充电枪锁和保护充电枪锁烧坏风险,由于可灵活有效的控制脉冲式电子锁的上锁和解锁时间,可以匹配行业更多种类的枪锁;基于拓朴电路的一种应急解锁策略,有效解决行业解锁难问题。
策略为:由于拓朴电路的原理,解锁时,不会造成误锁,故当出现解锁失败时,通过对枪锁的反馈信号检测,每隔5S后,进行智能自动启动命令,直到解锁成功或1分钟后暂停,完全通过软件实现自动解锁方式,不需要人工参与。
本发明采用双通道场效应管的电路拓扑结构和软件控制的方式,实现对脉冲式充电枪电子锁的有效保护,可以有效实现充电枪锁和保护充电枪锁烧坏风险,减少了电子锁解锁失败的故障率和电子锁因异常持续供电引起的损坏,提高了整体系统稳定性;由于可灵活有效的控制脉冲式电子锁的上锁和解锁时间,可以匹配行业更多种类的枪锁
本发明保护电路采用双通道场效应管具有可靠性和适应高低温环境;输出脉冲电压VOUT直接由供电电源VIN提供,有效避免了传统的电解电容在放电时瞬间电流不够导致的解锁失败问题;有效的防止了因供电电源VIN控制失效导致的输出脉冲电压VOUT持续输出导致的脉冲式电子锁损坏的问题;本发明供电电源VIN由软件进行供给时间控制,与本发明保护电路一起组成对脉冲式电子锁的双重保护。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改进、润饰和等同变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双通道场效应管,交替输出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
钳位二极管,连接在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的输出端;
限位电路,连接在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的输入端,极性相反的第一供给电源和第二供给电源输入所述限位电路;其中
所述双通道场效应管包括第一带场效应管和第二带场效应管;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一脉冲电压,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输出第二脉冲电压,所述第一脉冲电压和第二脉冲电压极性相反且大小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钳位二极管具有两个阳极,其中一个阳极与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另一个阳极与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均与限位电路连接,所述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栅极和源极也均与限位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电路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第一限位电路和第二限位电路均与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并列连接的第三稳压二极管和第三电阻以及第五电阻,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具有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其中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三电阻的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一输入端之间,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一带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限位电路包括第二二极管、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并列连接的第四稳压二极管和第四电阻以及第六电阻,设定并列连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二电阻具有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其中第六电阻的一端、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第四电阻一端均连接至第一供电电源,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六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二极管的阴极和第二输入端之间,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阴极和第四电阻一端另一端与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栅极与第一供电电源连接,第二带场效应管的漏极与第二输出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带场效应管或第二带场效应管的导通时间t如下:
t=-τIn[1-(VI-Vgs)/VI],τ=RC,其中R为第三电阻或第四电阻的电阻值,C为第一电容或第二电容的电容值,Vgs为第一带场效应管或第二带场效应管的导通阈值电压;VI=VIN-Vf,其中Vf为第一二极管或第二二极管的导通压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出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输入输入电压、接地电压、极性相反的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输入电压供给的第一组常开继电器、交替输出所述第一供电电源和第一供电电源的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与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连接的第一电路以及与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连接的第二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包括一个控制开关和一个控制线圈,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一端与输入电压连接,其另一端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连接,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两端与第一电路连接;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的常开继电器、与接地电压连接的常闭继电器以及与第二电路连接的控制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所述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也具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连接至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两个输出端,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输入端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开关另一端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闭继电器的输入端与接地电压连接,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常开继电器的另一个输出端输出第一供电电源。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路包括第二三极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极管,其中第二三极管的射极和第十电阻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连接,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二极管并列连接,设定第十一电容的第一极和第十二极管的阴极为第三输入端,第十一电容的第二极和第十二极管的阳极为第三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三输入端均与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三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和第一组常开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路包括第三三极管、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极管,其中第三三极管的射极和第十二电阻的一端均与输入电压连接,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和第十三电阻的一端交汇于一点,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信号连接,第十二电容和第十一极管并列连接;设定第十二电容的第一极和第十一极管的阴极为第四输入端,第十二电容的第二极和第十一极管的阳极为第四输出端;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和第四输入端均与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第四输出端均与接地电压和集成式常开常闭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连接。
CN202010395710.4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Active CN1115855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710.4A CN111585551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5710.4A CN111585551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551A true CN111585551A (zh) 2020-08-25
CN111585551B CN111585551B (zh) 2023-09-15

Family

ID=72110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5710.4A Active CN111585551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555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459A (ja) * 1992-07-28 1994-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気錠制御ユニット
CN107070288A (zh) * 2016-11-24 2017-08-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脉冲电源电路
CN108547517A (zh) * 2018-06-11 2018-09-18 长兴恒大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锁驱动电路
CN209369508U (zh) * 2018-09-11 2019-09-10 深圳市润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式可掉电解锁电子锁电路
RU2718420C1 (ru) * 2019-12-09 2020-04-0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пульс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88459A (ja) * 1992-07-28 1994-03-29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気錠制御ユニット
CN107070288A (zh) * 2016-11-24 2017-08-1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脉冲电源电路
CN108547517A (zh) * 2018-06-11 2018-09-18 长兴恒大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锁驱动电路
CN209369508U (zh) * 2018-09-11 2019-09-10 深圳市润诚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脉冲式可掉电解锁电子锁电路
RU2718420C1 (ru) * 2019-12-09 2020-04-02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автоном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Томс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Импульсный генерато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冯红亮等: "脉冲超声传感器激发/接收电路设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no. 11, pages 30 - 3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5551B (zh) 2023-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98114B2 (en) Protective circuit device for a solar module
CN101872971A (zh) 防反接电路、防反接处理方法和通讯设备
CN105553246B (zh) 上下电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
CN105471243A (zh) 一种启动冲击电流限制电路
CN104022634A (zh) 一种储能电容式高、低压浪涌抑制电路及其抑制方法
CN210745102U (zh) 双向电子开关以及供电电路
CN104009613A (zh) Mmc柔性直流输电子模块的旁路开关触发装置
CN209994110U (zh) 基于nmos管的车载直流电源防反接保护电路
CN104410038A (zh) 一种放电调节电路过压保护电路
CN113595183B (zh) 锂电池充电管理系统及方法
EP3258580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direct current source
CN113885636A (zh) 一种输入电压范围可调保护电路
CN211830572U (zh) 一种软启动可控电路
CN210985660U (zh) 一种防反灌电路
CN111585551A (zh) 一种脉冲电子锁的保护电路
CN112332821A (zh) 一种mosfet无源隔离防直通快关驱动电路
CN110445242B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115133646B (zh) 一种具有优先级的电源路径控制电路
CN103337955A (zh) 低损耗串联电容均压装置
CN203368322U (zh) 低损耗串联电容均压装置
CN108462484A (zh) 自泵压过流保护型n管输出高边驱动电路
CN202094800U (zh) 一种直流电源软加载电路装置
CN112803526A (zh) 一种机器人的充电控制电路
CN206117150U (zh) 一种车载终端零iq的反极性保护电路
CN219875094U (zh) 防反接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