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8607A - 门组件及储物柜 - Google Patents

门组件及储物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8607A
CN111578607A CN202010374057.3A CN202010374057A CN111578607A CN 111578607 A CN111578607 A CN 111578607A CN 202010374057 A CN202010374057 A CN 202010374057A CN 111578607 A CN111578607 A CN 1115786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ating plate
groove
door body
plate
hand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405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解卫浩
唐涛
席永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Hual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Hefei Midea Refriger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Hual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405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86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86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86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5/00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 E05B5/006Handles completely let into the surface of the wing essentially defining a completely closed surface together with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3/00Window sashes, door leaves, or like elements for closing wall or like openings; Layout of fixed or moving closures, e.g. windows in wall or like openings; Features of rigidly-mounted outer frames relating to the mounting of wing frames
    • E06B3/70Door lea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frigerator Hous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门组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门组件及储物柜。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设置有第一拉手槽和容纳槽;第二门体设置有第二拉手槽;弹性支撑装置;浮动板通过弹性支撑装置安装于容纳槽中,以使浮动板设置为可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间切换;在按压状态,容纳槽形成操作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槽的空间,在复位状态,浮动板遮蔽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当需要打开门体时,通过按压浮动板可在容纳槽中形成操作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的避让空间,无需在门体上设置把手和拉手板,保证门体的正面平整。无需开门时,弹性支撑装置驱动浮动板遮蔽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使门体恢复到平整简洁的状态,在保证门体平整、简洁的同时,还便于开闭门体。

Description

门组件及储物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组件及储物柜。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开门,在冰箱的门体上会设置把手。由于把手凸设在门体上影响美观,因此现有技术中还有在门体的侧壁设置拉手板的形式。
在冰箱的门体上设置拉手板虽然能够保证门体的正面简洁平整,但是,为了保证在打开其中一个门体时用户的手能够扣入该门体的拉手板,对开门冰箱的两扇门体之间必须预留朝向冰箱内部凹陷的操作区域,由此又会破坏冰箱正面的平整性、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门组件,该门组件的门体平整、简洁且开闭方便。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储物柜。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设置有第一拉手槽和容纳槽;第二门体,设置有第二拉手槽;弹性支撑装置;浮动板,通过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以使所述浮动板设置为可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按压状态,所述容纳槽形成操作所述第一拉手槽和所述第二拉手槽的空间,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浮动板遮蔽所述第一拉手槽和所述第二拉手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组件,当需要开门时,通过按压浮动板,就可在其容纳槽中形成用于操作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的避让空间,从而无需在门体上设置把手,也不需要在门体表面设置拉手板,进而能够保证门体的正面平整。当无需开门时,通过弹性支撑装置驱动浮动板运动至复位状态以遮蔽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就能够使门体恢复到平整简洁的状态,在保证了门体平整、简洁的同时,还便于使用人员开闭门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导向件和弹性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浮动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扭簧穿设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压簧;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中的一个上,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为多组,多组所述弹性支撑装置间隔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盖板,所述浮动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显示灯,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灯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标识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动板上还设置有检测控制件,所述检测控制件用于检测到体征信号时控制所述显示灯开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动板上沿所述浮动板的边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配合以使得所述盖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门体的表面齐平。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锁紧座以及卡柱,所述锁紧座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以及所述浮动板中的一个上,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以及所述浮动板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锁紧座与所述卡柱配合以锁紧或松开所述浮动板。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拉手槽与所述第二拉手槽齐平设置或错开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储物柜,包括如前所述的门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储物柜为冰箱、橱柜或者陈列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组件,当需要开门时,通过按压浮动板,就可在其容纳槽中形成用于操作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的避让空间,从而无需在门体上设置把手,也不需要在门体表面设置拉手板,进而能够保证门体的正面平整。当无需开门时,通过弹性支撑装置驱动浮动板运动至复位状态以遮蔽第一拉手槽和第二拉手槽,就能够使门体恢复到平整简洁的状态,在保证了门体平整、简洁的同时,还便于使用人员开闭门体。
进一步地,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通过在其上设置如前所述的门组件,能够简化该储物柜的整体结构,使得该储物柜的门体表面平整。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发明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组件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组件中的浮动板被按压后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组件的示意性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6是图5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性侧视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复位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弹性支撑装置且浮动板处于按压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浮动板与拉手盖板配合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盖板与浮动板配合的示意性爆炸图。
附图标记:
100、第一门体;101、第二门体;102、第一拉手槽;104、容纳槽;106、弹性支撑装置;108、浮动板;110、锁紧座;112、卡柱;114、第一连接板;116、第二连接板;118、扭簧;120、铰接轴;122、开口;124、导向柱;126、压簧;128、盖板;130、安装槽;132、显示灯;134、限位部;136、拉手盖板;138、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如图1至图18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门组件,包括第一门体100,设置有第一拉手槽102和容纳槽104;第二门体101设置有第二拉手槽(图中未示出);弹性支撑装置106;浮动板108,通过弹性支撑装置106安装于容纳槽104中,以使浮动板108设置为可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间切换;在按压状态,容纳槽104形成操作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的空间,在复位状态,浮动板108遮蔽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门组件,当需要开门时,通过按压浮动板108,就可在其容纳槽104中形成用于操作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的避让空间,从而无需在门体上设置把手,也不需要在门体表面设置拉手板,进而能够保证门体的正面平整。当无需开门时,通过弹性支撑装置106驱动浮动板108运动至复位状态以遮蔽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就能够使门体恢复到平整简洁的状态,在保证了门体平整、简洁的同时,还便于使用人员开闭门体。
具体地,下面以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门组件应用在对开门式冰箱上为例来说明该门组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门组件主要包括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101、浮动板108以及弹性支撑装置106四大部分。
其中,在第一门体100上设置有第一拉手槽102和容纳槽104,第二门体101上设置有第二拉手槽。容纳槽104可以沿着第一门体100的厚度方向设置、第一拉手槽102可以设置在第一门体100的面板的下方,第一拉手槽102的凹陷方向可以沿着第一门体100的宽度方向,且第一拉手槽102的开口方向是朝向容纳槽104的内部的。同样,第二拉手槽的凹陷方向可以沿着第二门体101的宽度方向,且第二拉手槽的开口方向也是朝向容纳槽104的内部的。
需要说明的是,当容纳槽104开设在第一门体100的边缘位置时,浮动板108可以设置成L形,浮动板108中的一个侧板用以遮蔽容纳槽104的开口,浮动板108中的另一个侧板用以遮蔽容纳槽104的槽侧面,这样一来,浮动板108就能够将容纳槽104完全覆盖。当容纳槽104开设在第一门体100的其他位置时,浮动板108可以设置成平板状,即,仅需要将浮动板108的形状设置成能够将容纳槽104的开口遮蔽即可。
优选地,容纳槽104开设在第一门体100的边缘位置,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第一门体100的整体性更美观,在开门时,也更加省力。此外,第二拉手槽也可以开设在第二门体101的边缘位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容纳槽104用来容纳浮动板108,当使用者按压浮动板108时,浮动板108会向靠近容纳槽104的底部的方向移动。此时,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便会露出,即,当使用者按压浮动板108时,在容纳槽104的内部就形成了一个可以操作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的避让空间,使用者可以将手伸入第一拉手槽102或者第二拉手槽的内部,从而能够顺利地打开第一门体100或者第二门体101,这种状态下,浮动板108即处于前文所述的按压状态。
当使用者松开浮动板108时,浮动板108会在弹性支撑装置106的作用下,向遮蔽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的位置移动,最终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浮动板108就将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遮蔽,这种状态下,浮动板108即处于前文所述的复位状态。
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的具体形成方式如下:在第一门体100和第二门体101上设置有拉手盖板136,拉手盖板136与门体的面板配合形成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
具体地,以第一门体100为例,在拉手盖板136上形成有向第一门体100的内部凹陷的台阶面,该台阶面所形成的凹陷空间的宽度、高度可以与人手的尺寸相当,当需要开启第一门体100时,该台阶面所形成的凹陷空间就能够与第一门体100的面板配合形成第一拉手槽102。即,可以理解的,当按压浮动板108时,浮动板108向第一门体100的内部凹陷,此时在第一门体100上形成避让空间,同时,拉手盖板136上的台阶面所形成的凹陷空间露出,将手伸入该台阶面所形成的凹陷空间内(即第一拉手槽102内)时,即可将第一门体100打开。
参见图17,同样以第一门体100为例,当正视第一门体100时,拉手盖板136与浮动板108是左右并排设置的。即,当按压浮动板108时,位于浮动板108左侧的拉手盖板136上的第一拉手槽102会露出,此时即可将手伸入第一拉手槽102中以开启第一门体10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门组件还包括锁紧装置,锁紧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锁紧座110以及卡柱112。其中,锁紧座110设置在容纳槽104的底部以及浮动板108中的一个上,卡柱112设置在容纳槽104的底部以及浮动板108中的另一个上,锁紧座110与卡柱112配合能够实现对浮动板108的锁紧或松开。
例如,锁紧座110可以设置在容纳槽104的底部,卡柱112可以设置在浮动板108上朝向容纳槽104的底部的一侧。此外,为了锁紧座110与卡柱112能够准确配合,锁紧座110与卡柱112的位置是相对设置的。其中,锁紧装置可以使用反弹自锁器,当使用者将浮动板108按压到一定位置后,设置在浮动板108上的卡柱112能够卡接到反弹自锁器的底座上,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对浮动板108的锁紧。此时,浮动板108便不会回弹,使用者可以将手伸入第一拉手槽102或者第二拉手槽中,从而顺利地将第一门体100或第二门体101打开。当使用完毕后,可直接关闭第一门体100或第二门体101。当需要再次打开第一门体100或第二门体101时,可直接将手伸入第一拉手槽102中开启第一门体100,或者将手伸入第二拉手槽中打开第二门体101。
当需要浮动板108复位时,使用者可以再次按压浮动板108,此时,卡柱112从弹性自锁器的底座中脱离,浮动板108会在弹性支撑装置106的作用下由按压状态恢复至复位状态。
通过设置锁紧装置能够为使用者提供方便,避免了浮动板108在回弹过程中夹伤使用者的手指,同时也省去了使用者反复按压浮动板108的步骤。
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设置其他形式的锁紧装置,这里不一一列举。或者,也可以不设置锁紧装置,仅依靠使用者对浮动板108的按压来实现开门,开门动作完成后,浮动板108会通过弹性支撑装置106的作用恢复至复位状态。
请参见图4以及图13至图1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支撑装置106包括导向件和弹性件。
其中,导向件起到对浮动板108的运动提供导向作用,防止浮动板108在运动过程中发生偏移,进而避免了浮动板108无法将第一拉手槽102和第二拉手槽完全遮蔽的情况的发生。
弹性件起到为浮动板108提供弹性支撑力的作用,当使用者按压浮动板108时,弹性件能够提供与按压压力相反的弹性力,这样能够防止使用者将浮动板108按压过度,避免了浮动板108损坏。当浮动板108从按压状态切换至复位状态时,弹性件为浮动板108提供使其恢复至复位状态的弹性力,此时弹性件能够带动浮动板108向远离容纳槽104的底部的方向移动,直至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
由此,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导向件与弹性件是设置在容纳槽104的底部与浮动板108之间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弹性支撑装置106主要有以下几种可实现方式:
实现方式一:
如图4、图5、图10以及图11所示,导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
其中,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一端与浮动板108铰接,例如,可以在浮动板108上朝向容纳槽104的一侧设置一根铰接轴120,将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一端直接铰接到该铰接轴120上,由此便实现了第一连接板114与浮动板108的铰接。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一端与容纳槽104的底部铰接,同理,可在容纳槽104的底部设置一根铰接轴120,将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二端直接铰接到该铰接轴120上,由此便实现了第二连接板116与容纳槽104的底部铰接。此时,再将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二端通过另一根铰接轴120铰接。由此便实现了第一连接板114与第二连接板116的铰接,同时还实现了第一连接板114、第二连接板116分别与浮动板108以及容纳槽104的底部的铰接。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弹性件为扭簧118。扭簧118穿设在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二端以及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二端之间的那根铰接轴120上,扭簧1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上。例如,扭簧118的两端可以直接抵接在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相对的两个侧面上。
以图5、图11中位于左侧的弹性支撑装置106为例,当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时,位于图5中左侧的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最大,也即第一连接板114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板116的左侧面之间的夹角最大。此时,扭簧118的两端是分别抵接在第一连接板114的左侧面和第二连接板116的左侧面的。此时,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
当浮动板108处于按压状态时,如图11所示,位于图11中左侧的第一连接板114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板116的第一端之间的间距最小,也即第一连接板114的左侧面与第二连接板116的左侧面之间的夹角最小。在这种状态下,扭簧118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此时,浮动板108处于按压状态。
当浮动板108由按压状态向复位状态运动时,扭簧118的两端能够在扭簧118自身扭转力的作用下,带动位于如图11中左侧的第一连接板114的左侧面和第二连接板116左侧面之间的夹角变大。即,扭簧118能够带动浮动板108向着远离容纳槽104的底部的方向运动,最终带动浮动板108恢复至复位状态。
此外,为了保证使用者只需施以一定的力就能按动浮动板108,在这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可选择倔强系数相对较小的扭簧118。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由于在容纳槽104的底部设置有锁紧座110,由此,为了防止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在运动过程中,与锁紧座110发生干涉,在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上与分别设置有与锁紧座110对应的开口122。
此外,还可以在容纳槽104中设置一个支架138,将支架138可拆卸地连接到容纳槽104的底部。相应的,将第一连接板114和第二连接板116通过铰接轴120直接铰接在支架138。
再进一步地,在这种可实现的方式中,弹性支撑装置106为多组,多组弹性支撑装置106可以间隔地设置在浮动板108与容纳槽104之间,即,多组弹性支撑装置106可以间隔地设置在支架138上。
例如,以弹性支撑装置106是三组为例,其中两组弹性支撑装置106用来限定浮动板108在水平面内两个方向的自由度。另外一组弹性支撑装置106用来限定浮动板108在水平面内另外两个方向的自由度。换而言之,其中两组弹性支撑装置106中的第二连接板116与支架138铰接的铰接轴120可以平行设置,另外一组弹性支撑装置106中的第二连接板116与支架138铰接的铰接轴120,可与另外两组弹性支撑装置106中的第二连接板116与支架138铰接的铰接轴120垂直设置。
由于弹性支撑装置106中的第二连接板116是通过铰接的方式铰接在支架138上的,因此,该处的铰接轴120能够防止浮动板108沿着垂直于该铰接轴120方向移动,如此一来,按照上述方式设置弹性支撑装置106,就保证了浮动板108在水平面内的自由度被完全限制,只能够沿着竖直方向运动,进而保证了浮动板108在竖直方向上运动的精确性。
实现方式二:
如图13和图14所示,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浮动板108上的导向柱124以及设置在容纳槽的底部的导向孔,套设在导向柱124上的弹性件为压簧126,压簧12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浮动板108的下表面以及容纳槽104的底面。其中,可在容纳槽104的底部设置一个支架138以实现对压簧126的支撑。也即,导向孔可直接开设在支架138上,由此,压簧12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浮动板108的下表面以及支架138的上表面。
如图13所示,当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时,导向柱124的下端穿设在导向孔内。
如图14所示,当浮动板108被按压时,导向柱124的下端穿出导向孔的部分逐渐变长,压簧126被压缩在支架138与浮动板108之间,此时,浮动板108处于按压状态。
当浮动板108由按压状态向复位状态运动时,压簧126能够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浮动板108向远离支架138的方向移动,进而完成浮动板108的复位。同时,由于导向柱124与导向孔的配合,能够有效地保证浮动板108在复位过程中的移动精度。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压簧126从导向孔中脱出,可在导向孔内设置一个止挡件,例如该止挡件可以是形成在导向孔内的一个凸起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凸起结构的大小以不影响导向柱124在导向孔内动作为宜。
实现方式三:
如图15和图16所示,导向件包括设置在浮动板108上的导向孔以及设置在容纳槽的底部的导向柱124,套设在导向柱124上的弹性件为压簧126,压簧12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浮动板108的下表面以及容纳槽104的底面。其中,可在容纳槽104的底部设置一个支架138以实现对压簧126的支撑。也即,导向柱124可直接设置在支架138上,由此,压簧126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浮动板108的下表面以及支架138的上表面。
如图15所示,当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时,导向柱124的上端穿设在导向孔内。
如图16所示,当浮动板108被按压时,导向柱124的上端穿出导向孔的部分逐渐变长,压簧126被压缩在支架138与浮动板108之间,此时,浮动板108处于按压状态。
当浮动板108由按压状态向复位状态运动时,压簧126能够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带动浮动板108向远离支架138的方向移动,进而完成浮动板108的复位。同时,由于导向柱124与导向孔的配合,能够有效地保证浮动板108在复位过程中的移动精度。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压簧126从导向孔中脱出,可在导向孔内设置一个止挡件,例如该止挡件可以是形成在导向孔内的一个凸起结构。需要说明的是,该凸起结构的大小以不影响导向柱124在导向孔内动作为宜。
再进一步地,在实现方式二以及实现方式三中,弹性支撑装置106为多组,多组弹性支撑装置106间隔地设置。
例如,如图15和图16所示,以弹性支撑装置106为四组为例,四组弹性支撑装置106中的导向柱124可以分别设置在支架138上与浮动板108的四个顶角对应的位置。这样能够保证浮动板108由按压状态向复位状态动作时的受力更加均匀,一定程度上也保证了浮动板108的运动稳定性。
此外,为了保证使用者只需施以一定的力就能按动浮动板108,在上述的实现方式二以及实现方式三中,同样可以选择倔强系数相对较小的压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浮动板108上沿浮动板108的边缘形成有限位部134,限位部134与容纳槽104的内壁配合以使得盖板128的表面与第一门体100的表面齐平。
如图6所示,限位部134可以是沿着浮动板108的边缘设置的凸起结构。当浮动板108达到复位状态后,由于限位部134卡接在容纳槽104的槽壁的下表面,浮动板108就不会继续朝远离容纳槽104的底部的方向运动。此外,受限于限位部134与容纳槽104的槽壁的限位关系,当浮动板108处于复位状态时,盖板128的表面是与第一门体100的表面齐平的,由此能够进一步地提高第一门体100表面的平整性。
当然,前述的凸起结构可以是沿着浮动板108的边缘设置的连续的凸起结构,也可以间断的设置在浮动板108的边缘位置的凸起结构。
参见图18,该第一门体100组件还包括盖板128。盖板128可使用塑料等材料制成,还可在盖板128上刻印出图案以达到提高美感的目的。盖板128可通过粘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到浮动板108的上表面。
参见图18,在浮动板108上还开设有安装槽130,安装槽130中安装有显示灯132,盖板128上与显示灯132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标识区;浮动板108上还设置有检测控制件,检测控制件用于检测到体征信号时控制显示灯132开启。
这样一来,当检测控制件检测到有人靠近时,可以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显示灯132亮起,使用者就可以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准确地找到浮动板108的位置,然后再通过按动浮动板108打开冰箱的第一门体100。其中显示灯132可以使用LED灯。
此外,设置在第一门体100上的第一拉手槽102和设置在第二门体101上的第二拉手槽可以齐平设置或错开设置。
换句话说,仍然以双开门冰箱为例,在高度方向,设置在第一门体100上的第一拉手槽102与设置在第二门体101上的第二拉手槽可以处于同一高度,也可以处于不同的高度。但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拉手槽不必与第一拉手槽102完全错开,只需要保证当按压浮动板108时,能够将手伸入第一拉手槽102或者第二拉手槽中即可。
即,当第一拉手槽102与第二拉手槽处于同一高度时,双开门冰箱因为对称性的设计外观更加美观;当第一拉手槽102与第二拉手槽处于不同高度时,可以满足不同高度的使用者开关冰箱门体的需求。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储物柜,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门组件。
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的储物柜,通过在其上设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中的门组件,能够简化该储物柜的整体结构,使得该储物柜的门体的表面更加平整。
此外,由于在第一门体100、第二门体101上取消了把手的结构,也使得该储物柜在运输、搬运的过程中,更加容易放置,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如前所述,该储物柜可以是冰箱、橱柜或者陈列柜,也可以是其他具有门体结构的储物柜,在此不再穷举。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尽管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各种组合、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Claims (12)

1.一种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门体,设置有第一拉手槽和容纳槽;
第二门体,设置有第二拉手槽;
弹性支撑装置;
浮动板,通过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安装于所述容纳槽中,以使所述浮动板设置为可在按压状态和复位状态间切换;在所述按压状态,所述容纳槽形成操作所述第一拉手槽和所述第二拉手槽的空间,在所述复位状态,所述浮动板遮蔽所述第一拉手槽和所述第二拉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包括导向件和弹性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弹性件为扭簧;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浮动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容纳槽的底部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第二端通过铰接轴铰接,所述扭簧穿设在所述铰接轴上,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柱,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所述导向柱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中的一个上,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中的另一个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柱对应的导向孔,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导向柱上,且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接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浮动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支撑装置为多组,多组所述弹性支撑装置间隔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浮动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装有显示灯,所述盖板与所述显示灯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透光标识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还设置有检测控制件,所述检测控制件用于检测到体征信号时控制所述显示灯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上沿所述浮动板的边缘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容纳槽的内壁配合以使得所述盖板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门体的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对应设置的锁紧座以及卡柱,所述锁紧座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以及所述浮动板中的一个上,所述卡柱设置在所述容纳槽的底部以及所述浮动板中的另一个上,所述锁紧座与所述卡柱配合以锁紧或松开所述浮动板。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手槽与所述第二拉手槽齐平设置或错开设置。
11.一种储物柜,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门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储物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柜为冰箱、橱柜或者陈列柜。
CN202010374057.3A 2020-05-06 2020-05-06 门组件及储物柜 Pending CN1115786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4057.3A CN111578607A (zh) 2020-05-06 2020-05-06 门组件及储物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4057.3A CN111578607A (zh) 2020-05-06 2020-05-06 门组件及储物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8607A true CN111578607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11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4057.3A Pending CN111578607A (zh) 2020-05-06 2020-05-06 门组件及储物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860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357A (zh) * 2020-08-27 2020-10-16 常宁市腾鑫家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橱门拉手
CN113027233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门组件及储物柜
WO2022227667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门组件及储物柜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682A (ja) * 2003-09-10 2005-03-31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CN1959311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海尔集团公司 带自照明功能的冰箱门把手
CN102359308A (zh) * 2011-09-13 2012-02-22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门体隐藏式把手及冰箱
CN102561802A (zh) * 2012-02-24 2012-07-11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门体暗把手及冰箱
CN108679912A (zh) * 2018-05-18 2018-10-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组件、制冷设备和门体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10139823U (zh) * 2019-05-29 2020-03-13 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带隐藏式储物盒挂钩的汽车副仪表板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83682A (ja) * 2003-09-10 2005-03-31 Hitachi Home & Life Solutions Inc 冷蔵庫
CN1959311A (zh) * 2005-10-31 2007-05-09 海尔集团公司 带自照明功能的冰箱门把手
CN102359308A (zh) * 2011-09-13 2012-02-22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门体隐藏式把手及冰箱
CN102561802A (zh) * 2012-02-24 2012-07-11 海尔集团公司 冰箱门体暗把手及冰箱
CN108679912A (zh) * 2018-05-18 2018-10-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门体组件、制冷设备和门体组件的控制方法
CN210139823U (zh) * 2019-05-29 2020-03-13 上海融康汽车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带隐藏式储物盒挂钩的汽车副仪表板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79357A (zh) * 2020-08-27 2020-10-16 常宁市腾鑫家具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橱门拉手
CN113027233A (zh) * 2021-04-30 2021-06-25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门组件及储物柜
WO2022227667A1 (zh) * 2021-04-30 2022-11-03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 门组件及储物柜
JP7473686B2 (ja) 2021-04-30 2024-04-23 合肥美的電冰箱有限公司 扉アセンブリ及び収納キャビネット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78607A (zh) 门组件及储物柜
US8220204B2 (en) Refrigerator do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AU639650B2 (en) Door latch for a computer housing
US8879251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7969731B2 (en) Portab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latching mechanism
CA3050499C (en) Switch panel assembly, switch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US20060022957A1 (en) Touch pad apparatus for a portable computer
US7403802B2 (en) Battery and battery locking unit of mobile terminal
CN115010274A (zh) 顶盖组件及软水设备
US9004549B2 (en) Locking apparatus for case and case having the same
CN112983157A (zh) 锁扣装置及推拉窗
CN209947712U (zh) 按键弹出装置及展台
KR200476300Y1 (ko) 덮개있는 핸드폰 케이스
CN219733067U (zh)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CN217459001U (zh) 软水设备的顶盖组件及软水设备
US20030229967A1 (en) Door hinge mounting device for microwave oven
KR200451301Y1 (ko) 수납물 이탈 방지 기능을 갖는 서랍 구조물
CN215443603U (zh) 锁扣装置及推拉窗
CN211701349U (zh) 一种线盖可收纳的腰圆形桌面线盒
CN217459000U (zh) 顶盖组件及软水设备
CN218092518U (zh) 一种按压式锁芯盖结构以及门锁
CN219012215U (zh) 一种新型的暗拉手门体结构
CN211732385U (zh) 一种智能盒
CN217515743U (zh) 一种收纳盒
CN212773800U (zh) 一种锁具电池盖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