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733067U -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 Google Patents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733067U
CN219733067U CN202321073619.6U CN202321073619U CN219733067U CN 219733067 U CN219733067 U CN 219733067U CN 202321073619 U CN202321073619 U CN 202321073619U CN 219733067 U CN219733067 U CN 219733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battery
housing
piec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361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祺云
沈耀益
彭文清
龚本维
李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Kaidis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361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733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733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电池收容结构应用于门锁,电池收容结构包括壳体、控制件、及收容件。控制件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收容件用于收容电池。其中,当控制件相对于壳体滑动时,控制件能够与收容件相配合以使收容件相对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收容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当收容件相对于壳体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时,收容件能够设于收容空间内且卡接于控制件。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的结构,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件与收容件相互配合,实现电池收容结构的解锁与自锁,可以降低儿童误开电池盖的几率,避免将电池盖遗失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背景技术
在门锁技术领域中,电池收容结构常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但是,这样设置导致儿童容易误开电池盖,且容易将电池盖遗失,从而导致电池收容结构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了电池收容结构的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收容结构,应用于门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贯穿部分所述壳体,且所述控制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控制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及
收容件,所述收容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收容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收容件用于收容电池;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控制件能够与所述收容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收容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收容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收容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收容件能够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卡接于所述控制件。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由壳体、控制件、及收容件组成,以收容电池。其中,电池收容结构具有收容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的解锁状态;还具有收容件收容于壳体内的自锁状态。
具体地,控制件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以使收容件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滑动,使收容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从而使电池收容结构由自锁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为放置新电池或转移旧电池提供基础。收容件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壳体滑动,以使收容件设于收容空间内并卡接于控制件,从而使电池收容结构由解锁状态转换至自锁状态,为电池给门锁的部件供电提供基础。
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的结构,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件与收容件相互配合,实现电池收容结构的解锁与自锁,可以降低儿童误开电池盖的几率,避免将电池盖遗失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的实用性。
其中,所述控制件靠近所述收容件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扣部,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卡块,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卡块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卡块滑动至所述卡槽外,且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收容件相配合;当所述收容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收容件与所述控制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三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侧时,所述收容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且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其中,所述控制件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导向斜面;其中,当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能够抵接所述收容件,以使所述收容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
其中,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一侧具有第三导向斜面;其中,当所述收容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三导向斜面能够抵接所述第一卡扣部,以使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其中,所述第一卡扣部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第四导向斜面,所述第四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导向斜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三导向斜面。
其中,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壳体围设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控制件还贯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控制件的部分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的所述控制件的周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以使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四导向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控制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限位部,另一端抵持所述壳体;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其中,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滑槽,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抵接所述限位件。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驱动结构、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开关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用于收容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驱动结构供电。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门锁,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的结构,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利用控制件与收容件相互配合,实现电池收容结构的解锁与自锁,可以降低儿童误开电池盖的几率,避免将电池盖遗失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子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收容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子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收容件的俯视图。
标号说明:
电池收容结构-1,壳体-11,收容空间-11a,第一子壳体-111,滑槽-1111,第二子壳体-112,控制件-12,第一卡扣部-121,第一导向斜面-122,第四导向斜面-123,限位部-124,收容件-13,第二卡扣部-131,第二导向斜面-132,第三导向斜面-133,滑块-134,凸起部-1341,电池-14,电池接口-141,弹片-15,第一支架-16,第二支架-17,弹性件-18,限位件-1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在门锁技术领域中,电池收容结构常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例如,使用锂电池供电是智能锁行业一种较为普遍的方式,目前智能锁对锂电池取放方式几乎是放在锁的上部分,采用通过滑盖或揭盖方式打开电池盖,然后用手抠出电池。
但是,这两种方式因震动瞬间断电原因需要把电池接口朝下放置,这样会使得电池盖打开后,用户能看到内部的线路板等电子元器件甚至走线,金属面板内部不平整,视觉感受较差。就滑盖方式而言,用户在安装锂电池时需先对准电池接口,再将电池整个压入电池盒中,由于电池重力作用,电池并不能完全放平整,影响用户体验。并且,这两种方式对小孩而言会造成误开电池盒,若电池盖遗失会造成电池无法固定,导致锁不能正常使用。
换言之,这样设置导致儿童容易误开电池盖,且容易将电池盖遗失,从而导致电池收容结构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了电池收容结构的实用性。另外,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还会暴露内部的线路板,且电池难以平整放置,降低用户体验感。
请参考图1-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图1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二子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收容结构1,应用于门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包括壳体11、控制件12、及收容件13。所述壳体11具有收容空间11a。所述控制件12贯穿部分所述壳体11,且所述控制件12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所述控制件12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所述收容件13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且所述收容件13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11,所述收容件13用于收容电池14。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时,所述控制件12能够与所述收容件13相配合以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第一方向(如图2中D1方向所示)滑动,从而使所述收容件13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1;当所述收容件13相对于所述壳体11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如图3中D2方向所示)滑动时,所述收容件13能够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且卡接于所述控制件12。
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由壳体11、控制件12、及收容件13组成,以收容电池14。其中,电池收容结构1具有收容件13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11的解锁状态;还具有收容件13收容于壳体11内的自锁状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包括壳体11,用于装设、保护电池收容结构1的其他部件。所述壳体11还具有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a的开口,所述收容件13自所述开口凸设于所述壳体11。或者说,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具有所述收容件13自所述开口凸出于所述壳体11的解锁状态,以及所述收容件13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的自锁状态。可选地,所述壳体11包括第一子壳体111、及装设于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一侧的第二子壳体112,所述第一子壳体111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围设形成所述收容空间11a与所述开口,所述收容件1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子壳体111,所述控制件12贯穿所述第二子壳体112,所述控制件12相较于所述收容件13远离所述开口。
可选地,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弹片15,所述弹片15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所述弹片15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所述弹片15用于抵持电池14,对电池起辅助限位功能。进一步可选地,弹片15通过螺丝固定在第二子壳体112上。
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子壳体112具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收容空间11a;所述弹片15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1的一侧,另一端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通孔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控制件12,用于跟收容件13配合,使电池收容结构1实现在自锁状态与解锁状态。例如,部分控制件12设于收容空间11a内。又例如,控制件12全部设于收容空间11a内。并且,控制件12可相对于壳体11滑动。例如,用户手动按压控制件12,以使控制件12相对于壳体11滑动。可选地,所述控制件12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三方向滑动,所述控制件12还能够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收容件13,用于收容电池14。可选地,所述收容件13具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用于收容电池14。收容件13也可以称为电池盒。当电池收容结构1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收容槽的至少部分凸设于壳体11;当电池收容结构1处于自锁状态时,所述收容槽设于收容空间11a内。收容件13能够沿第一方向滑动,也可以理解为,收容件13可以沿远离控制件12的方向滑动。收容件13能够沿第二方向滑动,也可以理解为,收容件13可以沿靠近控制件12的方向滑动。可选地,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电池接口141,所述电池接口141设于所述收容空间11a内,所述收容件13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对应所述电池接口141设置,至少部分所述电池接口141设于所述连接孔内;其中,当所述收容件13用于收容电池14时,所述电池14电连接所述电池接口141。
可选地,所述收容件13邻近所述开口的一侧还设有拉伸部,所述拉伸部具有手指槽,以便于用户移动收容件13。
具体地,控制件12能够相对于壳体11滑动,以使收容件13沿第一方向相对于壳体11滑动,使收容件13的至少部分凸出于壳体11,从而使电池收容结构1由自锁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为放置新电池14或转移旧电池14提供基础。收容件13能够沿第二方向相对于壳体11滑动,以使收容件13设于收容空间11a内并卡接于控制件12,从而使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转换至自锁状态,为电池14给门锁的部件供电提供基础。
因此,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14的结构,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相互配合,相当于采用抽屉式的电池收容结构1,以实现电池收容结构1的解锁与自锁,可以降低儿童误开电池14盖的几率,避免将电池14盖遗失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1的实用性。
另外,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14的结构,本申请通过利用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相互配合,不仅可以将电池接口141,即内部的线路板隐藏于收容空间11a内,而且可以使电池14平整放置于收容件13内,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感。
请一并参考图1-图6,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件1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收容件13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12靠近所述收容件13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扣部121,所述收容件13靠近所述控制件12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扣部131,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1中的一者包括卡块,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与所述第二卡扣部131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卡块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时,所述卡块滑动至所述卡槽外,且所述控制件12与所述收容件13相配合;当所述收容件13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收容件13与所述控制件12相配合以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第三方向(如图3中D3方向所示)滑动,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位于所述第二卡扣部131的一侧时,所述收容件13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且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如图3中D4方向所示)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控制件12设有第一卡扣部121,收容件13设有第二卡扣部131。例如,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21包括卡块,所述第二卡扣部131包括卡槽。又例如,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21包括卡槽,所述第二卡扣部131包括卡块。当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处于所述自锁状态时,所述卡块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卡槽内并抵接所述卡槽的内侧壁;当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外。
例如,当电池收容结构1由自锁状态转换至解锁状态时,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沿第三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滑动至所述卡槽外,且所述控制件12与所述收容件13相配合,以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收容件13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11。
又例如,当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转换至自锁状态时,所述收容件13相对于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以使所述收容件13与所述控制件12相配合,从而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第三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位于第二卡扣部131的一侧时,所述收容件13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且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卡扣部121与第二卡扣部131,使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能够相互配合,两者形成卡扣连接或相互分离,以实现电池收容结构1在自锁状态与解锁状态之间的转换。
请一并参考图5与图7,图7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件12靠近所述收容件13的一侧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22;其中,当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能够抵接所述收容件13,以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件12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22,用于与收容件13相配合。其中,控制件12具有按压面,按压面设于控制件12远离收容件13的端部。或者说,按压面设于控制件12背离第一子壳体111的一侧。可选地,第一卡扣件相较于第一导向斜面122远离按压面。第一导向斜面122背离按压面设置,或者第一导向斜面122朝向按压面设置。可选地,当第一导向斜面122背离按压面设置时,通过按压按压面,使控制件12相对于壳体11滑动。或者,当第一导向斜面122朝向按压面设置时,通过提拉按压面,使控制件12相对于壳体11滑动。
可选地,在第一方向上,将第一导向斜面122靠近第一卡扣部121的一端定义为第一近端,将第一导向斜面122远离第一卡扣部121的一端定义为第一远端。当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时,使第一近端先抵接收容件13,第一远端再抵接收容件13,从而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远离所述第一卡扣件的方向滑动,或者说,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斜面122,以使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能够相配合,从而使收容件13相对壳体11沿第一方向滑动,实现电池收容结构1由自锁状态至解锁状态的转换。
可选地,控制件12具有按压导向面,所述按压导向面用于抵接壳体11,以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
可选地,所述控制件12背离所述收容件13的一侧具有第一辅助斜面,第一辅助斜面与第一导向斜面122对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加工制备控制件12。
请参考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件13靠近所述控制件12的一侧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32,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件12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32,用于与第一导向斜面122相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二卡扣部131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部分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32。可选地,当所述第二卡扣部131为卡槽时,所述槽底靠近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部分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32。可选地,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与水平线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与水平线的夹角,换言之,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32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倾斜角度相同。
可选地,当所述控制件12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时,使第一近端先抵接第二导向斜面132,第一远端再抵接第二导向斜面132,从而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远离所述第一卡扣件的方向滑动,或者说,使所述收容件13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二导向斜面132,使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能够更好地配合。在第一导向斜面122与第二导向斜面132的配合下,收容件13更容易相对壳体11沿第一方向滑动,降低了电池收容结构1由自锁状态至解锁状态的转换难度,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1的稳定性。
请一并参考图6-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容件13靠近所述控制件12的一侧具有第三导向斜面133;其中,当所述收容件13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能够抵接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以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的收容件13具有第三导向斜面133,用于与第一卡扣部121相配合。其中,收容件13具有相对设置的底壁,底壁滑动连接于壳体11。第三导向斜面133朝向底壁设置,或者第三导向斜面133背离底壁设置。可选地,当第三导向斜面133朝向底壁设置时,第三导向斜面133抵接第一卡扣部121,将第一卡扣部121向下压,以使第一卡扣部121设于第二卡扣部131的一侧。或者,当第三导向斜面133背离底壁设置时,第三导向斜面133抵接第一卡扣部121,将第一卡扣部121向上顶,以使第一卡扣部121设于第二卡扣部131的一侧。
可选地,在第三方向上,将第三导向斜面133靠近第二卡扣部131的一端定义为第二近端,将第三导向斜面133远离第二卡扣部131的一端定义为第二远端。当所述收容件13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使第二远端先抵接第一卡扣部121,第二近端再抵接第一卡扣部121,从而使所述第一卡扣件相对所述壳体11沿远离所述第二卡扣件的方向滑动,或者说,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然后,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三导向斜面133,以使收容件13与控制件12能够相配合,从而使控制件12能够相对壳体11沿第三方向滑动,实现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至自锁状态的转换。
请一并参考图5与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卡扣部121靠近所述收容件13的一侧具有第四导向斜面123,所述第四导向斜面123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导向斜面123用于抵接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
本实施方式中的控制件12具有第四导向斜面123,用于与第三导向斜面133相配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部121靠近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的部分具有第四导向斜面123。可选地,当所述第一卡扣部121为卡块时,所述卡块靠近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的部分具有第四导向斜面123。可选地,所述第四导向斜面123与水平线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与水平线的夹角,换言之,所述第四导向斜面123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的倾斜角度相同。
可选地,当所述收容件13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使第二远端先抵接第四导向斜面123,第二近端再抵接第四导向斜面123,从而使所述第一卡扣件相对所述壳体11沿远离所述第二卡扣件的方向滑动,或者说,使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然后,所述控制件12相对所述壳体11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第四导向斜面123,使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能够更好地配合。在第三导向斜面133与第四导向斜面123的配合下,控制件12更容易相对壳体11沿第三方向滑动,降低了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至自锁状态的转换难度,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1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第一卡扣部121背离所述收容件13的一侧具有第二辅助斜面,第二辅助斜面与第四导向斜面123对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加工制备控制件12。
请一并参考图3与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第一支架16,所述第一支架16装设于所述壳体1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16与所述壳体11围设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控制件12还贯穿所述第一支架16,所述控制件12的部分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的所述控制件12的周侧设有限位部124,所述限位部124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支架16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侧表面,以使所述第三导向斜面133与所述第四导向斜面123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第一支架16,用于装设、保护部件。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架16装设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背离所述第一子壳体111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16与所述第二子壳体112围设形成滑动空间。
本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控制件12还设有限位部124,用于限制控制件12的滑动。限位部124也可以理解为设于控制件12上的凸块。限位部124能够抵接第一支架16靠近壳体11的一侧表面,以使第三导向斜面133的至少部分与第四导向斜面1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控制件12上设置限位部124,限位部124与第一支架16配合,不仅能够限制控制件12的滑动行程,还能够使第三导向斜面133的至少部分与第四导向斜面1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为第三导向斜面133抵接第四导向斜面123提供基础,或者说,为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至自锁状态的转换提供基础。
可选地,所述壳体11还包括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支架17装设于所述壳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17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11滑动,且所述第二支架17围设形成隐藏空间,所述控制件12的部分设于所述隐藏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壳体11还包括第二支架17,所述第二支架17装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6背离所述壳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架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6,且所述第一支架16与所述第二支架17围设形成隐藏空间,所述控制件12的部分设于所述隐藏空间内。进一步可选地,第二支架17卡扣固设于第一支架16,或者说,第二支架17可在第一支架16上拆装,使得控制件12隐藏在面板内部,即,将控制件12设于隐藏空间内。
请参考图3与图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弹性件18,所述弹性件18套设于所述控制件12,所述弹性件18的一端抵持所述限位部124,另一端抵持所述壳体11;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12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件18处于压缩状态。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弹性件18,弹性件18抵持于限位部124与壳体11。换言之,弹性件18可以抵接,也可以卡接,也可以粘接于限位部124与壳体11上。
可选地,控制件12具有初始位置与按压位置,当控制件12由初始位置转换为按压位置时,控制件12沿第三方向滑动;当控制件12由按压位置转换为初始位置时,控制件12沿第四方向滑动。
当控制件12沿第三方向滑动时,弹性件18处于压缩状态。处于形变状态的弹性件18能够使控制件12移动至初始位置,以使限位部124抵接第一支架16靠近壳体11的一侧表面,进而使第三导向斜面133的至少部分与第四导向斜面1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从而为电池收容结构1由解锁状态至自锁状态的转换提供基础,进而提高电池收容结构1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下压控制件12实现解锁,通过下压第一卡扣部121,并使第一卡扣部121复位实现自锁。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上拉控制件12实现解锁,通过上拉第一卡扣部121,并使第一卡扣部121复位实现自锁。
可选地,控制件12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设于收容空间11a外,第二部分设于收容空间11a内,第一部分能够相对于壳体11滑动,从而使第二部分相对于壳体11滑动。进一步可选地,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同轴设置,或者,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交错设置。
请一并参考图8-图9,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第一子壳体11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提供的收容件13的俯视图。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1靠近所述收容件13的一侧具有滑槽1111,所述收容件13靠近所述壳体11的一侧设有滑块134,所述滑块134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滑槽1111内,且所述滑块134与所述滑槽1111滑动连接;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限位件19,所述限位件19设于所述滑槽1111内,所述滑块134设有凸起部1341,所述凸起部1341用于抵接所述限位件19。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壳体11具有滑槽1111,收容件13具有滑块134,从而使收容件13滑动连接壳体11。并且,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还包括限位件19,限位件19设于滑槽1111内,用于限制滑块134的滑动。可选地,所述限位件19邻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滑块134远离所述开口的端部设有凸起部1341。可选地,所述限位件19的材料为柔性材料,所述限位件19能够减震、吸收噪音。
本实施方式通过在滑槽1111上设置限位件19,在滑块134上设置凸起部1341,使限位件19能够抵接凸起部1341,从而限制收容件13相对于壳体11的滑动,控制收容件13在壳体11上的滑动行程,从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1的稳定性。
综上,本申请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不限锂电池14的安装位置。无需使用电池14盖,且收容件13,即电池盒打开看不到内部结构和电子元件。并且,电池14相较于滑盖式能放平整放置,使用体验感更好。并且,能够防止小孩误开导致零件缺失无法使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取电池14的方式为:在控制件12位于初始位置时,手动取下第二支架17,按压控制件12,控制件12上的第一导向斜面122与收容件13上的第二导向斜面132接触,使电池接口141触电断开,此时松开手指,控制件12恢复到初始位置。收容件13因电池14重力作用会自动向下滑出,滑到设计行程后,收容件13上的凸起部1341与限位件19软接触,控制噪音,此时手动取下电池14。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装电池14的方式为:在控制件12位于初始位置时,将电池14放入收容件13中(电池14根据收容件13的收容槽腔体上下限位,左右限位根据壳体11,电池14能平整放入),手动将收容件13朝内推,推到一定行程时,收容件13的第三导向斜面133与控制件12的第四导向斜面123接触,使控制件12向下滑动,此时控制件12处于活动状态,继续推动收容件13,当控制件12的第一卡扣部121与收容件13的第二卡扣部131同轴时,控制件12在弹性件18的弹性作用下使控制件12的第一卡扣部121卡接收容件13的第二卡扣部131,控制件12恢复到初始位置,收容件13被固定。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门锁,所述门锁包括驱动结构、及如本申请上述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开关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1用于收容电池14,所述电池14用于给所述驱动结构供电。
本实施方式提供的门锁,相较于相关技术中采用滑盖或揭盖的方式收容电池14的结构,通过采用本申请上述提供的电池收容结构1,利用控制件12与收容件13相互配合,实现电池收容结构1的解锁与自锁,可以降低儿童误开电池14盖的几率,避免将电池14盖遗失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进而提高了电池收容结构1的实用性。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与说明,以上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门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收容空间;
控制件,所述控制件贯穿部分所述壳体,且所述控制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控制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及
收容件,所述收容件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所述收容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收容件用于收容电池;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控制件能够与所述收容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收容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一方向滑动,从而使所述收容件的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壳体;当所述收容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收容件能够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且卡接于所述控制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靠近所述收容件的端部具有第一卡扣部,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端部具有第二卡扣部,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中的一者包括卡块,所述第一卡扣部与所述第二卡扣部中的另一者包括卡槽,所述卡槽用于收容所述卡块的至少部分;
其中,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卡块滑动至所述卡槽外,且所述控制件与所述收容件相配合;当所述收容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收容件与所述控制件相配合以使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第三方向滑动,当所述第一卡扣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扣部的一侧时,所述收容件继续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且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与所述第三方向相反的第四方向滑动,以使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卡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第一导向斜面;其中,当所述控制件相对于所述壳体滑动时,所述第一导向斜面能够抵接所述收容件,以使所述收容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一侧具有第二导向斜面,所述第二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二导向斜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导向斜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控制件的一侧具有第三导向斜面;其中,当所述收容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第三导向斜面能够抵接所述第一卡扣部,以使所述控制件相对所述壳体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部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第四导向斜面,所述第四导向斜面与所述第三导向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所述第四导向斜面用于抵接所述第三导向斜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装设于所述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壳体围设形成滑动空间,所述控制件还贯穿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控制件的部分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位于所述滑动空间内的所述控制件的周侧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表面,以使所述第三导向斜面与所述第四导向斜面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控制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抵持所述限位部,另一端抵持所述壳体;
其中,当所述控制件沿所述第三方向滑动时,所述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收容件的一侧具有滑槽,所述收容件靠近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滑槽内,且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电池收容结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滑块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抵接所述限位件。
10.一种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门锁包括驱动结构、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池收容结构,所述驱动结构用于开关锁,所述电池收容结构用于收容电池,所述电池用于给所述驱动结构供电。
CN202321073619.6U 2023-05-06 2023-05-06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Active CN2197330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3619.6U CN219733067U (zh) 2023-05-06 2023-05-06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3619.6U CN219733067U (zh) 2023-05-06 2023-05-06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733067U true CN219733067U (zh) 2023-09-22

Family

ID=88025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3619.6U Active CN219733067U (zh) 2023-05-06 2023-05-06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7330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60997B1 (en) Battery locking mechanis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US6460386B1 (en) Electronic key structure
JPH0418209Y2 (zh)
JP3090068U (ja) 受信器を収納可能な無線入力装置
US7970441B2 (en) Battery and battery locking unit of mobile terminal
US8085529B2 (en) Butt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8361643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 mechanism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11578607A (zh) 门组件及储物柜
CN219733067U (zh) 电池收容结构及门锁
CN100999965B (zh) 锁定解除操作装置
US859270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witches to selectively control safe access
CN113489823A (zh) 电子设备
CN110504585B (zh) 充电插座
CN113873792B (zh) 电子装置及其密封结构
US20100188805A1 (en) Cover releasing mechanisms
CN211622952U (zh) 一种钥匙
CN210225953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4042496U (zh) 门铃设备
KR101876343B1 (ko) 슬라이딩 조작형 도어 핸들
KR910004679Y1 (ko) 착탈식 리모콘 겸용 버튼부착장치
CN218215033U (zh) 开关组件以及开关装置
CN212462217U (zh) 一种保护门组件及插座
CN213071574U (zh) 适配器
CN215935280U (zh) 防盗主机遥控器
CN211287102U (zh) 锁具及收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