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6714B - 手术操作模拟器 - Google Patents

手术操作模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6714B
CN111566714B CN201980007428.XA CN201980007428A CN111566714B CN 111566714 B CN111566714 B CN 111566714B CN 201980007428 A CN201980007428 A CN 201980007428A CN 111566714 B CN111566714 B CN 11156671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path
liquid
branch
branch flow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4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6714A (zh
Inventor
高桥诚
深水淳一
野泽大树
小崎浩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667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71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671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671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30Anatomical models
    • G09B23/303Anatomical models specially adapted to simulate circulation of bodily fluid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285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for injections, endoscopy, bronchoscopy, sigmoidscopy, insertion of contraceptive devices or enema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 G09B23/30Anatomical mod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Instructional Device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Control Of Motors That Do Not Use Commutators (AREA)
  • Gyroscopes (AREA)
  • Amplifiers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手术操作模拟器,能够体验通过用球囊闭塞血管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对特定部位给予治疗剂。手术操作模拟器(10A)具备:流路(12),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L);液流产生部件,其对液体(L)赋予流动;以及导管插入口(14)。流路(12)在分支部(22)的下游具有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手术操作模拟器(10A)还具备使在第一分支流路(24)的下游侧与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压力梯度产生部件。液流产生部件产生比对第一分支流路(24)的下游侧和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赋予的压力高的压力。

Description

手术操作模拟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术操作模拟器。即,涉及能够再现使用导管进行治疗时的生物体的癌、肿瘤的血流状态,进而能够学习手术的效果、原理等的手术操作模拟器。
背景技术
已知针对肝癌、前列腺癌、子宫肌瘤等,通过插入到动脉内的导管而给予造影剂等诊断剂、抗癌剂、栓塞物质等治疗剂,来进行诊断、治疗的技术。上述治疗希望选择性地向癌、肿瘤等治疗对象组织给予治疗剂,并且尽可能地不使治疗剂在正常组织中流动。
近年来,着眼于在癌组织过度形成微小的动脉血管,从而动脉流能够集中的现象,利用该现象的被称为B-TACE(Balloon occluded Trans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球囊闭塞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等的手术操作,例如在以下的文献中进行了报导。
入江、其余2名(Irie et al.),“选择性球囊闭塞动脉栓塞术中的肝细胞癌结节中的碘油乳剂的高密度集积:球囊闭塞动脉压的测定(Dense Accumulation of LipiodolEmulsion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odule during Selective Balloon-occluded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Measurement of Balloon-occluded ArterialStump Pressure)”,心血管和介入放射学(Cardio 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Radiology),2013年,36号,p.706-713
松本、其余9名(Matsumoto et al.),“球囊闭塞的动脉的化学栓塞术前的球囊闭塞动脉压(Balloon-occluded arterial stump pressure before balloon-occluded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微创治疗和相关技术(Minimally InvasiveTherapy&Allied Technologies),2015年9月25日,网址〈URL:http://www.tandfonline.com/action/journalInformation?journalCode=imit20〉
美国专利第9844383号说明书
B-TACE是通过在利用导管前端部的球囊闭塞了比治疗对象组织靠上游的动脉的状态下给予治疗剂,从而使在正常组织与治疗对象组织之间产生局部的血压的较差(压力梯度),并通过使治疗剂随着血流而移动,由此特别地使治疗剂集中于治疗对象部位的方法。
然而,对于习惯了以往的治疗的医生而言,难以直观地理解在生物体内局部产生的这样的现象,现实情况是很难说这些手术操作在医学领域已普及。
因此,要求一种能够体验通过用球囊闭塞血管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能够选择性地对特定部位给予治疗剂的手术操作模拟器。
发明内容
以下公开的一个方式是一种手术操作模拟器,用于训练使用导管的手术操作,该手术操作模拟器具备:流路,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液流产生部件,其对所述液体赋予流动;以及导管插入口,其使所述导管介入所述流路内,所述流路具有:分支部,其设置在比所述导管插入口靠下游的位置并且分支成至少两个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它们设置在所述分支部的下游,所述多个分支流路具有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所述手术操作模拟器还具备压力梯度产生部件,该压力梯度产生部件使在所述第一分支流路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下游侧之间产生压力梯度,所述液流产生部件产生比对所述第一分支流路的下游侧和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下游侧赋予的压力高的压力。
根据上述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若用球囊导管将比分支部靠上游侧的流路闭塞,则由于压力梯度而产生从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液体的流动。若在该状态下从球囊导管的末端开口给予模拟治疗剂,则模拟治疗剂随着由于压力梯度而产生的液体的流动而流动。通过进一步进行能够维持压力梯度的结构,能够在时间上充裕地再现现象。因此,使用者能够体验由于用球囊闭塞血管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能够进行向特定部位的选择性的治疗剂的给予。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立体图。
图2是球囊导管的结构说明图。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第一作用说明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第二作用说明图。
图5是变形例的组织模型的结构说明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立体图。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组织模型的结构说明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第一作用说明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第二作用说明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流路的长度及直径的表1。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第一水槽、第二水槽以及组织模型的高度方向的位置关系的说明图。
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组织模型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作用说明图(其一)。
图15是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作用说明图(其二)。
图16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手术操作模拟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手术操作模拟器列举适宜的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A具备:流路12,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L;泵13,其为对液体L赋予流动的液流产生部件的一个例子;导管插入口14,其构成为使导管介入流路12内;以及水槽16,其为贮存液体L的容器的一个例子。将从水、甘油、甘露醇以及低级醇中的至少一个选择的液体作为液体L单独或混合使用。也可以对液体L适当地添加造影剂、着色颜料、防腐剂、抗菌剂等。
流路12具有模拟生物体组织的血管的组织模型20。组织模型20也可以视为血管模型。组织模型20也可以在硬质的树脂块内具有模拟血管的管腔。组织模型20具有:分支部22,其设置在导管插入口14的下游并且分支成至少两个流路;以及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它们设置在分支部22的下游。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设置在同一水平面内。因此,第一分支流路24与第二分支流路26设置成相同高度。
第一分支流路24与第一终端28连通。第二分支流路26与第二终端30连通。对第一终端28和第二终端30赋予的压力互不相同,并且无论哪种压力均比利用液流产生部件(泵13)产生的压力低。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分别表示为组织。其中,第一分支流路24表示为正常的肝脏组织,第二分支流路26表示为癌细胞增殖后的肝脏组织。
与第一分支流路24连通的第一终端28构成第一排出口28a。第一排出口28a在第一分支流路24的下游将液体L从比水槽16的水面高的位置向水槽16排出。第一排出口28a是向外部空气开放的开口部。因此,成为未从下游侧(第一排出口28a侧)对第一分支流路24大致赋予除大气压以外的压力的状态。
与第二分支流路26连通的第二终端30构成第二排出口30a。第二排出口30a在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与水槽16的底面附近连接。第二排出口30a只要设置于比贮存在水槽16内的液体L的液面低的位置即可。水槽16内的液体L的液面设定于比组织模型20(后述的流路形成块32)低的位置。利用虹吸原理,在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液体L向水槽16流下的力发挥作用。由此,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成为持续朝向下游侧赋予压力的状态。设置第二排出口30a的高度并不限于水槽16的底面,只要是比组织模型20低的位置即可。也可以将第二排出口30a设置于水槽16的侧面的较低的位置。
第一分支流路24具有内径比第一分支流路24的其他部位小的多个第一小径分支流路24a。第二分支流路26具有内径比第二分支流路26的其他部位小的多个第二小径分支流路26a。第一分支流路24及第二分支流路26分别是模拟微血管的流路。第一分支流路24及第二分支流路26分别具有内径更小的多个分支流路24b、26b。即,对于第一分支流路24及第二分支流路26而言,每当流路被分支,则流路的内径变小。
为了能够目视内部的液体L的流动,所有的流路12由透明的材料形成。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流路12的一部分的组织模型20(分支部22、第一分支流路24、第二分支流路26、第一小径分支流路24a、第二小径分支流路26a以及它们的附近部位)通过设置于由硅等透明的材料构成的流路形成块32的孔(空腔)形成。流路12的其他部分由多个管形成。
流路形成块32水平地设置在支承台33上。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流路形成块32形成为面板状,并且形成为在俯视时是四边形。流路形成块32至少将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保持于平面。另外,流路形成块32的形状并不限于四边形,也可以形成为在俯视时是圆形、其他多边形。流路形成块32也可以不是面板状。
具体而言,流路12中的、水槽16与泵13之间、泵13与流路形成块32之间、流路形成块32与第一排出口28a之间、以及流路形成块32与第二排出口30a之间分别由管34、36、38、40形成。
另外,对于流路12而言,也可以不使用流路形成块32,而由管构成组织模型20。在该情况下,由多个管构成的组织模型20也可以通过固定于支承部件(例如,支承板)而易维持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为通过分支部22分支为两个流路,但也可以分支为三个以上。
泵13经由管34而汲取进入到水槽16的液体L,使在流路12内产生从水槽16侧朝向组织模型20侧的液流。液体L经由管36而向形成于流路形成块32的组织模型20输送。管36与四边形的流路形成块32的一侧面32a连接。在流路形成块32的与上述一侧面32a相反一侧的侧面32b分别连接有管38、40。管38的出口构成第一终端28(第一排出口28a)。管40的出口构成第二终端30(第二排出口30a)。若将距设置手术操作模拟器10A的面的高度进行比较,则第二排出口30a处于比第一排出口28a低的位置。管40可以视为使在第一分支流路24的下游侧与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压力梯度产生部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泵13以比对第一排出口28a施加的大气压及对第二排出口30a施加的水压高的压力输送液体L。泵13的形式未特别地限定,例如列举出离心泵。另外,也可以将泵13设置在水槽16内。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应用的液流产生部件并不限于泵13,只要是在流路12内产生一个方向的液流的部件即可。例如,也可以将收容有液体L的袋经由管而与流路12连接,并将袋设置于比组织模型20高的位置,利用落差使液体L流动,并在流路12产生液流。
在比分支部22靠上游处设置用于使导管介入流路12的导管插入口14。导管插入口14模拟将导管插入血管内的插入口。能够在导管插入口14插入导管,但为了使流路12内的液体L不泄漏,而在导管插入口14内设置有未图示的阀。
另外,能够在管34、36、38、40中的一个以上设置阀、流速调节器、旋塞等流量调整设备,利用流量调整设备调整流量,使压力变化。此外也能够将阀等替换为可变电磁阀等,通过使用PC、专用的控制装置,从而设定各种条件来进行自动控制。
如图2所示,用于在手术操作模拟器10A中使用的导管46(球囊导管)具备:导管主体48;球囊50,其设置于导管主体48的前端部并能够进行扩张及收缩;以及毂52,其连接于导管主体48的基端部。球囊50的内部经由设置于导管主体48的扩张用管腔而与设置于毂52的扩张用口54连通。通过从扩张用口54注入扩张用液体,从而球囊50扩张。在图2中示出扩张状态的球囊50。另外,扩张用液体也可以使用未图示的注射器等注入。
毂52具有用于对设为目标的组织的血管注入治疗剂的注入用口56。注入用口56经由设置于导管主体48的内部的注入用管腔而与导管46的末端开口47连通。从注入用口56注入的治疗剂从末端开口47给予到血管内。另外,注入用管腔也作为导丝管腔发挥功能。
接下来,对上述那样构成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A的作用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使用者经由导管插入口14而将导管46插入到流路12,在未扩张球囊50的状态下,能够视觉确认从末端开口47给予了模拟治疗剂的情况下模拟治疗剂的举动。使用者给予(注入)被着色的液体L′(以下称为着色水)作为模拟治疗剂。在未扩张球囊50的状态下,给予到流路12的着色水与被泵13输送的液体L一起向下游侧流动。此时,在分支部22中,液体L和着色水在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中均流动。这是由于被泵13(图1)送出的流压比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的下游侧的压力都高。由于后述的液体L的液面与组织模型20的落差不大,因此调整为不产生显著的负压、即泵的流动在压力梯度以上成立。另外,为了识别由于着色水的移动所带来的差别,优选液体L是透明的。另外,也可以在着色水中添加固形栓塞物质。作为固形栓塞物质,适合使用明胶、球状塑胶、荧光带。
接下来,如图4所示,使用者能够视觉确认在扩张球囊50而使比分支部22靠上游侧的流路12闭塞的情况下模拟治疗剂的举动。在扩张球囊50的状态下,从导管主体48的末端开口47给予着色水。由于上游侧的流路被球囊50闭塞,因而着色水没有受到泵13的压力。因此,着色水仅被赋予着色水注入时的压力并向下游侧流动。
此时,若使用者将着色水以不对液体L的流动(血流)带来变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以非常弱的压力注入,则产生从第一排出口28a侧逆流的液体L经由分支部22而向第二分支流路26和第二排出口30a侧流动的现象。产生以微弱的压力给予的着色水伴随液体L从第一排出口28a侧向第二排出口30a侧的流动,选择性地仅向第二分支流路26侧流动,而不向第一分支流路24侧流动的现象。此时,在比球囊50的闭塞位置靠下游的流路中,由于被赋予基于从第二分支流路26向第二排出口30a的流入而产生的负压力,因此压力值未变成零,但由于第一排出口28a侧为大气压,因此相对地压力比第二排出口30a侧高。在使用者以比大气压高的压力注入着色水的情况下,不会产生选择性地仅向第二分支流路26侧流动的现象。后述的图6为针对图3的从第一排出口28a的逆流,能够产生持续的流动,并且能够维持图2的来自流路12的流动的结构。
由此,手术操作模拟器10A的使用者以在血管分支部的上游扩张球囊50,在闭塞血管的状态下给予治疗剂的B-TACE手术操作为首,能够适当地理解球囊闭塞手术操作、实施训练。使用者能够获得确认在目标部位的上游侧产生压力梯度的训练、选择性地对成为比周围的组织低压的目标部位给予治疗剂的训练。进一步,由于能够学会B-TACE手术操作所需的、以较弱的压力缓慢地给予药剂的方法,因此能够掌握与一次性注入的现有的造影剂、治疗剂不同的治疗手术操作。另外,除B-TACE以外,在进行使用球囊的血流阻断技术的情况下,也能够作为其他血流流入的样子、组织中的具有压力梯度的部分的手术操作说明、模拟模型使用。
该手术操作模拟器10A具备形成有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的流路形成块32。根据该结构,能够将模拟生物体组织的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的形状及高度稳定地设定为期望的状态。
第二终端30配置在比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低的位置。因此,若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被液体填满,则根据虹吸原理对第二终端30赋予朝向水槽16内的压力(负压)。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使在第一分支流路24与第二分支流路26之间产生压力梯度。
液流产生部件是泵13,因此能够以期望的压力容易且可靠地对流路12内赋予流动。另外,通过使水槽16的液体L在流路12内循环,从而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训练。
在图1所示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A中,使用有第一分支流路24和第二分支流路26分别各具有一个下游侧连接口25、27的组织模型20,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组织模型20而使用图5所示的组织模型20m。该组织模型20m的流路的分支比图1等所示的组织模型20变得复杂,具有更接近人的肝脏组织的构造。
如图5所示,组织模型20m的第一分支流路24m和第二分支流路26m分别各具有多个下游侧连接口24ma、26ma。具体而言,第一分支流路24m具有两个下游侧连接口24ma。例如,第二分支流路26m具有四个下游侧连接口26ma。与图1等所示的组织模型20同样,在该组织模型20m中,第一分支流路24m和第二分支流路26m也分别具有多个小径流路58(58b~58d)。虽然是一个例子,但流路58a的直径是2.5mm,比流路58a细的流路58b的直径是2mm,更细的流路58c的直径是1.5mm,最细的流路58d的直径是1mm。
在手术操作模拟器10A中,通过使用组织模型20m,手术操作模拟器10A的使用者能够实施更现实的训练。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B具备:流路60,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L;泵13,其为对液体L赋予流动的液流产生部件的一个例子;导管插入口14,其使导管介入流路60内;第一水槽62,其为贮存液体L的第一容器的一个例子;以及第二水槽64,其为贮存液体L的第二容器的一个例子。即,图6使图1的第一排出口28a与第一水槽62连接,图1中的水槽16对应于图6中的第二水槽64。
为了能够目视内部的液体L的流动,所有的流路60由透明的材料构成。流路60与模拟生物体组织的血管的组织模型70(血管模型)连通。组织模型70具有:由硅等透明的材料构成的流路形成块72;和设置在流路形成块72内,并且从流路形成块72的一端侧连通至另一端侧的管腔。流路形成块72设置于第二水槽64的上部(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靠上方)。第一水槽62设置为在比流路形成块72的上表面靠上部具有液面。
组织模型70作为多个分支流路,具有第一分支流路74和第二分支流路76。第一分支流路74与第一终端78连通。第二分支流路76与第二终端80连通。第二分支流路76也可以是比组织模型70低的位置。对第一终端78与第二终端80赋予的压力相互不同,并且比通过液流产生部件(泵13)产生的压力低。第一分支流路74及第二分支流路76分别表示为肝脏组织。其中,第一分支流路74表示为正常的肝脏组织,第二分支流路76表示为癌细胞增殖后的肝脏组织。
如图7所示,组织模型70在分支部82a从主流路81分支成两条流路83,此外在设置于下游的分支部82b、82c各分支两次,最终分支成假定人的肝脏的部位的合计八条流路S1~S8。分支部82a~82c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均分支成两条流路,但能够为多条任意的数量的分支。
在各分支部82a~82c的下游处各设置有多条将分支出的流路彼此相连的连结流路85(在该实施方式中各为两条)。各连结流路85模拟了组织的侧支血液循环路。组织模型70中的流路的直径(内径)设计为每次进行分支而变得比原来的(分支前的)流路的直径细。分支后的直径优选设计为分支前的直径的70~90%。在该实施方式中,分支后的直径为了接近人的肝脏组织而设计成分支前的直径的80%左右(78~82%)。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各流路的长度及直径如图10所示的表1那样。
如图7所示,流路S1~S3、S7、S8经由与流路形成块72连接的管86而在下游合流,成为单个的流路。即,管86具有:与流路S1~S3、S7、S8连接的多个连接流路86a、和经由合流部86b而与多个连接流路86a相连的一个合流路86c。同样地,流路S4~S6经由与流路形成块72连接的管88而在下游合流,成为单个的流路。即,管88具有:与流路S4~S6连接的多个连接流路88a、和经由合流部88b而与多个连接流路88a相连的一个合流路88c。表示为正常的肝脏组织的第一分支流路74具有流路S1~S3、S7、S8。表示为癌细胞增殖的肝脏组织的第二分支流路76具有流路S4~S6。
在图6中,泵13汲取进入到第二水槽64的液体L,使在流路60内产生从第二水槽64侧朝向组织模型70侧的液流。具体而言,泵13经由与第二水槽64连接的管90而从第二水槽64汲取液体L,并经由管91而输送至T字形管92。T字形管92的一端92a与连接于流路形成块72的管94连接。在T字形管92的另一端92b设置有导管插入口14。由泵13汲取的液体L经由T字形管92而向组织模型70输送。
第一水槽62及第二水槽64分别贮存液体L且液面高度相互不同。具体而言,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处于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及组织模型70(流路形成块72)高的位置。
一端与第一分支流路74连接的管86的另一端构成第一终端78,第一终端78与第一水槽62的贮存槽内连通并且连接到第一水槽62内的比液体L的液面低的位置。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86的另一端(第一终端78)以淹没于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方式配置,但也可以代替这样的结构,管86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一水槽62的壁而与第一水槽62的贮存槽连通。
在第一水槽62中,在比第一终端78高的位置连接有作为排出流路的一个例子的管96的一端(入口96a)。管96的另一端(出口96b)设置于比管96的一端低并且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高的位置。若液体L经由管86而流入第一水槽62内,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达到管96的入口96a的高度,则液体L经由管96而向第二水槽64内排出。因此,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高度以管96的入口96a的高度保持为恒定,抑制训练中液体L从第一水槽62溢出。管96具有相对于从管86流入的液体L的量与从管101流入的液体L的量之和,能够充分排出的直径。由此,能够将第一水槽62的液面保持为恒定,并且使经由管86而对第一分支流路74(模拟正常的肝脏组织)赋予的压力(回流)长时间地恒定。
一端与第二分支流路76连接的管88的另一端构成第二终端80,第二终端80与第二水槽64的贮存槽内连通并且在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低的位置连接。管88可以视为使在第一分支流路74的下游侧与第二分支流路76的下游侧之间产生压力梯度的压力梯度产生部件。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管88的另一端(第二终端80)连接于第二水槽64的壁而与第二水槽64的贮存槽连通,但也可以代替该结构,管88的另一端以淹没于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方式(不与第二水槽64的壁连接的方式)配置。
在图6中,与第一分支流路74连通的第一终端78、和与第二分支流路76连通的第二终端80的压力值不同。因此,在第一分支流路74与第二分支流路76之间产生压力梯度。具体而言,对第一分支流路74施加和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水位与组织模型70(流路形成块72)的高低差相应的压力(正压),对第二分支流路76施加和组织模型70(流路形成块72)与第二水槽64的高低差相应的压力(负压)。因此,在第一分支流路74与第二分支流路76之间,对第一分支流路74施加的压力相对较高,对第二分支流路76施加的压力相对较低。
泵13产生的流压比对第一终端78和第二终端80赋予的压力高。即,对分支部82a的上游侧赋予的每单位截面积的压力比第一终端78的每单位截面积的压力大。另外,对分支部82a的上游侧赋予的每单位截面积的压力比第二终端80的每单位截面积的压力大。因此如图8所示,若从导管插入口14将导管46插入利用泵13对液体L赋予流动的流路60内,并在分支部82a的上游侧配置导管46的末端,在未扩张球囊50的状态下从导管46的末端开口47给予(注入)治疗剂(着色水),则向第一分支流路74侧和第二分支流路76侧双方流动。
另一方面,如图9所示,若在通过使球囊50在分支部82a的上游扩张而闭塞流路的状态下,从导管46的末端开口47以微弱的压力给予模拟治疗剂的着色水,则利用上述的压力梯度,在组织模型70内产生液体L从第一分支流路74侧向第二分支流路76侧流动的现象。因此,产生如下现象,即:从末端开口47排出的着色水不向第一分支流路74侧流动,而仅向第二分支流路76侧(流路S4~S6)流动。即,基于分支流路连接的终端的压力之差,在导管46中栓塞时与未栓塞时,在S1~S3、S7、S8中着色水的流动方向变成与图8相反。此时,在第一水槽62的液体L的液面与组织模型70的上表面相同、或者比组织模型70的上表面高1~5cm、优选高1~3cm左右的情况下,成为易视觉确认液体L在组织模型70内的流动的流速。
因此,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第二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B的使用者在血管分支部的上游扩张球囊50来闭塞血管的状态下缓慢地给予治疗剂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具有能够在下游侧产生压力梯度的条件。由此,若确认目标部位是低压,则使用者能够体验可以选择性地对目标部位给予。另外,当在闭塞血管的状态下,以较高的压力给予治疗剂的情况下,使用者能够理解在通过球囊50闭塞的下游侧无法进行利用压力梯度的给予。
另外,如图6所示,该手术操作模拟器10B具备贮存液体L的第一水槽62和第二水槽64,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设定于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高的位置。第一终端78与第一水槽62的贮存槽内连通,并且配置于比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低的位置。第二终端80与第二水槽64的贮存槽内连通并且配置于比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低的位置。第一分支流路74和第二分支流路76配置在第一水槽62内的液体L的液面与第二水槽64内的液体L的液面之间的高度。通过该结构,当在流路60内扩张球囊50时,不会从第一终端78流入空气,而能够连续地形成从第一分支流路74侧朝向第二分支流路76侧的流动。即,在图1中若使球囊膨胀后经过一定以上时间,则空气能够从第一终端78流入,但在图6中构成为空气不会流入。另外,在图6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B中,能够省略管88和/或第二水槽64。即,即使相对于第二分支流路76,将管86设为正压产生部件,也能够实现与手术操作模拟器10B同样的模拟器。
该手术操作模拟器10B具备配置于比第一终端78高的位置的具有入口96a的排出流路(管96),排出流路从第一水槽62向第二水槽64排出液体L。通过该结构,当球囊50未插入到流路60内时、或者球囊50未在流路60内扩张时,液体L从第一分支流路74经由第一终端78而流入第一水槽62。此时,管96由于具有足够的内腔,因此超过规定量大小的液体L借助排出流路(管96)而向第二水槽64排出。因此,能够持续地进行模拟。另外,通过从T字形管92将管101进一步连接到第一水槽62,从而当扩张球囊50时,能够向第一水槽62补充液体L。由此,能够更长时间地产生从第一分支流路74向第二分支流路76的流动,从而能够进行长时间的训练。
如图7所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由于具有表示多个侧支血液循环路的作用的连结流路85,因此不仅在分支部82a的上游,而且在其下游的各个位置也能够尝试球囊50的扩张位置。例如在图7中,在相对于连结流路85a稍靠上游的位置P1配置球囊50,并不使球囊50扩张地以较强的压力给予着色水的情况下(例如,在几秒钟内注入1mL的着色水的情况下、与注入造影剂进行血管造影的情况下相同程度的注入压力),着色水向分支部82b的下游的流路S5~S8整体流动,并且一部分也经由位置P1的紧下游的连结流路85a而向流路S1~S4侧流动。
另外,当在位置P1配置球囊50并进行扩张,在位置P1封堵流路而缓慢地给予着色水的情况下,由于在其紧下游的连结流路85a中,经由流路S4~S6(第二分支流路76)而施加来自管88的负压,因此着色水选择性地向流路S4~S6侧流动。因此,给予的着色水由于来自连接流路86a的压力而不向流路S7、S8流动。
在位置P2配置球囊50并进行扩张的情况下,能够示出产生如下现象,即:若以较强的压力注入着色水,则向S5~S8流动,而若以微弱的压力注入着色水,则更加选择性地仅向流路S5和S6侧流动。这是因为在位置P2的紧下游具有连结流路85b。使用者由于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侧支血液循环路的存在,因此能够进行选择使球囊50扩张的位置的训练、掌握适当的注入压力。由此,使用者例如能够掌握减少到达患者的正常组织的抗癌剂的手术操作。
这样,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能够确认在各种位置配置球囊50并使其扩张的情况下产生的现象。另外,能够模拟与血管造影手术操作不同的治疗剂给予手术操作,从而能够进行选择性地向目标组织有效地给予治疗剂的训练。另外,流路S1~S8的压力梯度的组合通过改变管86、88的连接部位而能够自由地设定变更。
在此,作为接近实际的血管的现象、产生基于理想的压力梯度的血流的变化的条件,在图6中例如希望当泵13的流压为130mmHg左右时,与第二分支流路76连通的低压的排出口(第二终端80)侧的压力分别为64mmHg以下,与第一分支流路74连通的高压的排出口(第一终端78)侧的压力分别低于130mmHg,且比与第二分支流路76连通的排出口(第二终端80)侧的压力高。
如图11所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具有:第一水槽116;第二水槽110;流路160,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L;以及组织模型120(血管模型),其模拟生物体组织的血管。组织模型120设置于由丙烯酸树脂、聚碳酸酯等透明的材料构成的流路形成块112。组织模型120也可以由硅树脂等软质材料(橡胶材料)构成。具体而言,组织模型120由形成为树形图状的流路形成块112、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孔(空腔)构成。流路形成块112在设置于第二水槽110的上部(比第二水槽110内的液体L的液面L2靠上方)的台座111之上设置。
如图13所示,组织模型120具备多个分支流路。在最接近液体L流入的始端部112a侧的部分形成有分支部122。两个第一分支流路122a、122b从该分支部122分支并延伸。第一分支流路122a、122b以相对于分支部122的上游侧的直线部112b左右对称的角度进行分支,并且从分支部122至下一分支为止的长度相等。两个第一分支流路122a、122b以形成将分支部122、第二分支部124、130设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或者正三角形的方式延伸。在第一分支流路122a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分支部124,第二分支流路124a、124b进一步从第二分支部124分支并延伸。另外,在第一分支流路122b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分支部130,第二分支流路130a、130b从第二分支部130分支并延伸。
在上述的第二分支流路124a、124b、130a、130b的末端部分别设置有第三分支部126、128、132、134。第三分支流路126a、126b、128a、128b、132a、132b、134a、134b分别从上述的第三分支部126、128、132、134分支并延伸。即,在各分支部122~134中,分别分支成两条分支流路,经过三个阶段的分支部而分支成八条第三分支流路126a、126b、128a、128b、132a、132b、134a、134b。在组织模型120中,以无论将模拟肿瘤与哪个分支流路连接都能够产生等同的条件(流动阻力)的方式,将各分支流路形成为相等的长度,并以相对于直线部112b的长轴方向左右对称的方式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分支部122~134的连接角度例如能够设为60°。另外,分支部122~134的分支数量并不限于两条,也可以分支成多条的任意的数量。
另外,在各分支部122~134的下游各设置有多条将分支出的流路彼此相连的连结流路122c~134c。在图示的例子中,相对于各分支部122~134设置有2~3条连结流路122c~134c。这些连结流路122c~134c模拟了组织的侧支血液循环路。在组织模型120中,分支流路122a~134b的直径(内径)优选设计为:每次进行分支而变成分支前的直径的70~90%。在该实施方式中,分支后的直径为了接近人的管组织,设定成分支前的直径的80%左右(78~82%)。流路160的直线部112b的内径例如能够为5mm左右。在该情况下,第一分支流路122a、122b的内径能够为4mm左右。另外,第二分支流路124a、124b、130a、130b的内径能够为3.3mm左右。此外,末端的第三分支流路126a、126b、128a、128b、132a、132b、134a、134b的内径能够为2.8mm左右。各连结流路122c~134c的内径能够为1.5~1.8mm。
在上述的组织模型120的八条第三分支流路126a、126b、128a、128b、132a、132b、134a、134b的末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口141~148。如图11所示,在连接口141~148分别连接有配管151~158。连接口141~148在配管151~158的内侧嵌合。配管151~158全部与第一水槽116连接。各配管151~158的内径例如能够为2.1mm左右。配管151~158也可以在中途合流而构成集合配管。此外,在朝向第一水槽116的多个配管151~158中的至少两个配管设置有三通旋塞172a~172c(流路切换单元)。在三通旋塞172可装卸地连接有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一端部。在图示的例子中,在三个配管152、153、154分别安装有三通旋塞172a、172b、172c。另外,在未安装有三通旋塞172的配管151、155~158安装有口150。此外,三通旋塞172也可以设置于所有配管151~158。在配管151~158中,三通旋塞172可以设置于任何位置。
口150为了能够在对手术操作模拟器10C进行设置作业时去除配管151、155~158内的气泡而构成为具备能够插入注射器的前端喷嘴的阀。口150的阀能够在插入注射器的前端喷嘴时打开并用注射器将配管151、155~158内的气泡吸出。口150在拔出注射器的前端喷嘴时闭塞。
配管154的三通旋塞172c能够选择性地使第一水槽116或肿瘤模拟配管174c的终端相对于连接口144连通。若利用三通旋塞172c使连接口144与肿瘤模拟配管174c连通,则液体L从肿瘤模拟配管174c的终端的过滤器159流出,而不在第一水槽116流出。设置于配管152、153的三通旋塞172a、172b也同样,选择性地使连接口142、143与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或者连接口142、143与第一水槽116中的任一个连通。由此,仅通过三通旋塞172的操作,便能够切换具有模拟肿瘤(过滤器159)的流路。
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另一端部具有终端174。终端174能够通过设置于比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低的位置而被视为压力梯度部件。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为了表示模拟肿瘤,与其他配管相比,液体L易流动组织模型120与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终端174的落差大小。在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终端174设置有过滤器159。关于过滤器159后文叙述。
在图11的例子中,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终端174配置在第二水槽110的外侧,但本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也可以在第二水槽110的内部引绕而将其终端174配置在第二水槽110内。在该情况下,能够将从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排出的液体L回收到第二水槽110内。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比组织模型120低的部分。
对于过滤器159而言,在圆筒状的透明的树脂制框体的内部内置过滤器。过滤器是具有孔径数μm左右的微细的细孔的多孔部件。优选能够使用由聚醚砜(PES)、聚氨酯等制造出的膜状部件、聚乙烯烧结体等。在进行栓塞剂那样的模拟治疗剂的给予训练时,能够通过过滤器159捕捉栓塞剂。此外优选设为能够使液体L通过,而仅补充栓塞剂那样的过滤器159。若这样构成,则通过注入栓塞剂,过滤器159逐渐被栓塞而在流体的流动上引起变化,产生逆流、液体L的停滞。这样,组织模型120再现与肿瘤细胞相连的血管被栓塞的样子,能够使使用者识别栓塞剂注入的治疗效果。
另外,也可以适当调整过滤器159的种类、配置以及过滤器面积。另外也可以改变栓塞材料所含的栓塞物的直径(尺寸)。通过调整过滤器159及栓塞物的尺寸、量,能够控制闭塞的时间,能够在各种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另外,若使用着色为蓝色等的模拟栓塞物和白色的过滤器,则能够容易地视觉确认在白色的过滤器中蓄积蓝色的模拟栓塞物的样子。进一步,在被过滤器159捕捉到栓塞剂之后,能够从流路取下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和过滤器159并废弃。由此,栓塞剂不易混入流路160内,因此能够连续地进行训练。通过不仅观察基于球囊50的流向变化还观察基于栓塞的流动的速度的变化,从而使用者能够更深地理解栓塞治疗法。
第一水槽116具备:排出口161~168,其是从组织模型120排出的液体L的出口;和排水管170,其使存积于第一水槽116的液体L向第二水槽110回流。排出口161~168分别对应地设置于组织模型120的末端的连接口141~148。排出口161~168经由配管151~158而分别与连接口141~148连接。
如图12所示,排出口161~168在第一水槽116的侧壁部开口。这些排出口161~168以成为比贮存于第一水槽116的液体L的液面L1低的位置的方式,在比排水管170低的位置开口。另一方面,排水管170设置为与组织模型120大致相同的高度。排水管170构成为:从第一水槽116朝向第二水槽110延伸,并使集中于第一水槽116的液体L向第二水槽110回流。若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的位置成为排水管170的高度,则液体L向第二水槽110回流,因此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的位置成为与排水管170的高度相同。在第一水槽116之下配置有支承部件117。支承部件117设定为使排水管170的高度与组织模型120的高度大致相同或者比组织模型120的高度稍高。由于液面L1的高度变得与组织模型120的高度相同,因此组织模型120始终被液体L填满,并且为了能够再现组织内的压力梯度,而使液体L缓慢地流动。
另外,排水管170优选形成为相对于经由排出口161~168而流入的液体L的流量不溢出的内径。因此,排水管170的内径相对于排水管170的截面积A为八条配管151~158的流路截面积的合计值B,例如优选设定为60%以上。在配管151~158的内径为2.1mm的情况下,流路截面积的合计值B成为33.94mm2。在该情况下,若将排水管170的内径设为10mm,则其截面积A变成28.14mm2,因而A变成B的83%,能够可靠地进行液体L从第一水槽116的排出。因此,排水管170的内径只要为10mm以上即可,例如能够为10~12mm左右。
因此,排出口161~168连接于比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靠下侧的位置。因而能够提高组织模型120的流路160(参照图1)的内压、使模拟血液的液体L流通,而不使其逆流。因此,能够减小泵113的液体L的排出压力。由此,能够使流路160内的液体L的流动缓慢,并在缓慢的流动之下再现压力梯度的产生及基于压力梯度的逆流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流路160中的除分支前的流路(直线部112b)以外的部位,进行使球囊50(参照图14)作用的训练的情况下,能够不设置图6那样的管101,而将第一水槽116的液面保持为恒定。由此,由于第一水槽116的液面高度维持为恒定,因此能够长时间地稳定地产生相对于模拟正常的肝脏组织的分支流路的压力梯度。
泵113设置在第二水槽110内。泵113经由管118而与组织模型120的端部112a连接。泵113汲取第二水槽110内的液体L并将液体L向组织模型120的流路160供给。泵113的流压成为与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的位置及液体L的流动阻力相应的压力。
在管118中,在组织模型120的流路160设置有用于使导管46(参照图2)介入的导管插入口114。在导管插入口114模拟将导管46插入到血管内的插入口。在导管插入口114能够插入导管46,但为了不时液体L向流路160内泄漏,也设置有未图示的阀。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的作用进行说明。
用于在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使用的导管46经由导管插入口114(参照图11)而插入到组织模型120的流路160内。利用设置于配管154的三通旋塞172,而将连接口144的配管154与肿瘤模拟配管174c连通,同时阻止向第一水槽116侧的流动。如图14所示,利用设置于配管154的三通旋塞172c而使连接口144的配管154与肿瘤模拟配管174c连通,同时阻止向第一水槽116侧的流动。其他连接口141~143、145~148与第一水槽116连通。由此,能够视为将连接口144向模拟肿瘤部连接的血管、将其他连接口141~143、145~148向正常组织连接的血管。朝向连接口144的流路对应于第一分支流路,朝向其他连接口141~143、145~148的流路对应于第二分支流路。使用者在比第三分支部128靠上游的部分扩张球囊50而使第二分支流路124b闭塞。然后,从导管46的末端开口47给予模拟治疗剂的着色水或者着色栓塞剂。此时,着色水或者着色栓塞剂由于球囊50所引起的闭塞而不会受到泵113的压力。因此,着色水或者着色栓塞剂仅被赋予注入时的压力而朝向下游侧、即肿瘤模拟配管174c的多端部流动。
在图14中,利用三通旋塞172c在第三分支流路128b中通过相当于模拟肿瘤的肿瘤模拟配管174c而将液体L优先排出。另一方面,第三分支流路128a侧,由于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的位置成为与组织模型120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液体L不会从连接口143向第一水槽116侧流出。进一步,此时连接口143是通过三通旋塞172b而与第一水槽116连通,并且不与肿瘤模拟配管174b连通的状态。因此,产生从第三分支流路128b排出液体L,并且液体L从第三分支流路128a逆流并朝向第三分支流路128b流入的现象。因此,从导管46给予的着色水产生随着液体L的流动,而选择性地向第三分支流路128b流动的现象。即,能够再现与手术操作模拟器10A、10B相同的液体L的流动的变化。
在作为治疗剂使用着色栓塞剂的情况下,由于着色栓塞剂堵塞于过滤器159,从而液体L的流动逐渐变慢,最终流动停止。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确认基于栓塞剂的治疗效果。栓塞剂由于被过滤器159捕捉,因而不流入到第二水槽110内。因此,能够无障碍地继续进行使用之后的其他分支流路的手术操作的模拟。使用过的栓塞剂能够与过滤器159及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一起取下并废弃,因此收拾简便且适当。在图14中,切换三通旋塞172c来切断液体L向第一水槽116的流动,将流路向肿瘤模拟配管174c切换,由此能够以肿瘤模拟配管174c为目标部位进行训练。训练后能够将肿瘤模拟配管174c及过滤器159c从三通旋塞172c取下并废弃。
接下来,为了在其他第三分支流路128b切换模拟肿瘤的位置,切换三通旋塞172的连通状态。在图15所示的例子中,通过操作设置于连接口144的配管154的三通旋塞172c,从而切断向肿瘤模拟配管174c的流动,并且使其与第一水槽116连通。此外,对设置于连接口143的配管153的三通旋塞172b进行操作,使其与肿瘤模拟配管174b连通,并且切断从连接口143向第一水槽116的流路。即,在连接口143的下游侧设定模拟肿瘤。其他连接口141、142、144~148通过与第一水槽116连通,从而能够使正常组织模拟。即,第一分支流路切换为朝向连接口143的流路,朝向其他连接口141、142、144~148的流路成为第二分支流路。
此时,在比分支部128靠上游的部分使球囊50扩张而使第二分支流路124b闭塞。然后,从导管46的末端开口47给予模拟治疗剂的着色水或者着色栓塞剂。第三分支流路128a通过相当于模拟肿瘤的连接口143的肿瘤模拟配管174b而使液体L优先流出。另一方面,第三分支流路128b由于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的位置成为与组织模型120大致相同的高度,因此液体L几乎不从连接口143流出。因此,产生液体L从第三分支流路128a排出,并且液体L从第三分支流路128b逆流而流入第三分支流路128a的现象。因此,从导管46给予的着色水或者着色栓塞剂随着液体L的流动,而产生选择性地向与模拟肿瘤相连的第三分支流路128a流动的现象。
这样,仅操作三通旋塞172就能够改变与模拟肿瘤相连的分支流路,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使用多个分支流路124a~134b的手术操作的模拟。由此,能够简便地切换与模拟肿瘤相连的分支流路、和与模拟正常组织相连的分支流路来进行训练。
本实施方式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具备:第一水槽116,其贮存液体L;多个配管151~158,它们分别将多个第三分支流路126a~134b与第一水槽116连接;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它们设置于多个配管151~158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从配管151~158分支且终端174设定于比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低的位置;以及三通旋塞172a~172c(流路切换单元),它们设置于配管151~158与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分支部,并选择性地使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与第一水槽116及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中的任一方连通。通过这样构成,仅通过操作三通旋塞172a~172c就能够改变模拟肿瘤的部位,从而能够简单地实施使用组织模型120的多个第三分支流路126a~134b的手术操作模拟。
在上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第二分支流路124a~130b和第三分支流路126a~134b处于与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相同的高度。通过这样构成,不在分支流路124a~134b中产生除再现模拟肿瘤所需的压力梯度以外的压差。因此再现性高,能够实施统一的训练。
在上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的终端174具有过滤器159。能够利用过滤器159一边回收液体L、一边将作为治疗剂使用的栓塞剂分离去除。由此,能够降低栓塞剂向流路160的混入,并且能够确认栓塞剂从过滤器159朝向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蓄积的样子。此时,通过着色的栓塞剂的附着,能够视觉地确认栓塞状态,因而是优选的。另外,使用后的过滤器159能够与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中的至少一个一起从组织模型120取下并废弃,因此不需要进行混入到组织模型120内及流路160内的栓塞剂的处理,能够使整理作业简便化。
在上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也可以是组织模型120以分支前的流路(直线部112b)的长轴方向为轴,分支流路线对称地进行分支。由此,左右的分支流路的流路长度大致相同,即使将模拟肿瘤(过滤器159)的位置进行左右切换,也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
在上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也可以是组织模型120分支成以分支部122~134为顶点的大致等腰三角形或者正三角形。此外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从最初的分支部122至末端的连接口141~148的长度大致相等。由此无论在将模拟肿瘤(肿瘤模拟配管174a~174c及过滤器159)与哪个第三分支流路126a~134b连接的情况下,都能够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
在上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C中,也可以具备在比第一水槽116的液面L1低的位置具有液面L2的第二水槽110,泵113(液流产生部件)汲取第二水槽110的液体L而向流路160的上游侧供给。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具备使第一水槽116的液体L回流到第二水槽110的排水管170。由此,能够使液体L循环地使用,从而能够长时间地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
另外,也可以在连接到组织模型120的配管151~158的全部或者一部分安装有流速调节器(流量调整单元)。流速调节器能够使配管151~158的流路的截面积减少。即,能够通过流速调节器而使配管151~158的截面积变化来使流动阻力(流量)变化。针对利用泵113而以一定流量流入的液体L,若通过流速调节器使配管151~158的流动阻力增加,则连接有该流速调节器的分支流路的内压变高,能够产生压力梯度。即,流速调节器能够发挥作为压力梯度产生部件的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使压力梯度的产生条件复杂化,因此能够进行面向熟练者的训练。
在图16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手术操作模拟器10D中,第一水槽180从上方观察形成为C字状。第一水槽180以组织模型120的末端的连接口141~148的每一个与第一水槽180的距离大致相同的方式,并以包围组织模型120的连接口141~148的方式形成有侧部180a。在连接口141~148分别连接有管181~188。管181~188连接到第一水槽180的侧部180a并与第一水槽180连通。各管181~188的长度形成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在各分支流路中构成为包含管181~188的流路的长度大致相同。另外,也可以具有排水管170。
这样,通过预先使各分支流路的长度为相同,从而分支流路的流动阻力成为大致相同。因此,即使利用更缓慢的流体的流动,也能够容易地产生压力梯度,从而能够再现基于压力梯度的逆流。因此能够在更接近实际的组织的条件下,进行手术操作的模拟。
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上述的例示,在不脱离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附图标记说明
10A、10B、10C、10D…手术操作模拟器;12、60、160…流路;13、113…泵(液流产生部件);14…导管插入口;16…水槽;22、122、124、126、128、130、132、134…分支部;24、74…第一分支流路;26、76…第二分支流路;40、88…管(压力梯度产生部件);62、116…第一水槽;64、110…第二水槽;151~158…配管;159…过滤器;172…三通旋塞(流路切换单元);174a~174c…肿瘤模拟配管;L…液体。

Claims (15)

1.一种手术操作模拟器,用于训练使用导管的手术操作,其特征在于,具备:
流路,其包封模拟血液的液体;
液流产生部件,其对所述液体赋予流动;以及
导管插入口,其使所述导管介入所述流路内,
所述流路具有:分支部,其设置在比所述导管插入口靠下游的位置并且分支成至少两个流路;和多个分支流路,它们设置在所述分支部的下游,
所述多个分支流路具有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
所述手术操作模拟器还具备压力梯度产生部件,该压力梯度产生部件使在所述第一分支流路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下游侧之间产生压力梯度,
所述液流产生部件产生比对所述第一分支流路的下游侧和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下游侧赋予的压力高的压力,
所述手术操作模拟器若用球囊导管将比所述分支部靠上游侧的流路闭塞,则由于压力梯度而产生从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和所述第二分支流路中的一方朝向另一方的液体的流动,若在该状态下从所述球囊导管的末端开口给予模拟治疗剂,则所述模拟治疗剂随着由于压力梯度而产生的液体的流动而流动,由于用球囊闭塞血管而产生压力梯度,从而能够进行向特定部位的选择性的所述模拟治疗剂的给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梯度产生部件由与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下游侧连接并且在比所述第二分支流路低的位置具有排出口的管、和/或在比所述第一分支流路高的位置具有排出口的管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形成有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和第二分支流路的流路形成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形成块形成为面板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贮存所述液体的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
所述第一分支流路与第一终端连通,
所述第二分支流路与第二终端连通,
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设定于比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高的位置,
所述第一终端连通于所述第一容器的贮存槽内并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低的位置,
所述第二终端连通于所述第二容器的贮存槽内并且配置于比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低的位置,
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和所述第二分支流路配置在所述第一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与所述第二容器内的所述液体的液面之间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排出流路,其具有配置于比所述第一终端高的位置的入口,
所述排出流路将所述液体从所述第一容器向所述第二容器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支流路具有内径比所述第一分支流路的其他部位小的多个第一小径分支流路,
所述第二分支流路具有内径比所述第二分支流路的其他部位小的多个第二小径分支流路。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具有模拟侧支血液循环路的连结流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容器,其贮存所述液体;
多个配管,它们分别将所述多个分支流路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
作为所述压力梯度产生部件的肿瘤模拟配管,其设置于所述多个配管中的至少一个,并且一端部与所述配管连接,另一端部设置于比所述第一容器的液面低的位置;以及
流路切换单元,其设置于所述配管与所述肿瘤模拟配管的分支部,并使所述分支流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一容器及所述肿瘤模拟配管中的任一方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肿瘤模拟配管的另一端部具有能够使液体通过的过滤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分支流路以分支前的流路的方向为轴而形成为线对称,并且所述多个分支流路各自的长度形成为相同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多个分支流路与所述第一容器连接的所述多个配管的长度分别为相同的长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梯度产生部件还具备使所述配管的流路截面积变化的流量调整单元。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在比所述第一容器的液面低的位置具有液面的第二容器,所述液流产生部件汲取所述第二容器的所述液体而向所述流路的上游侧供给。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术操作模拟器,其特征在于,
具备使所述第一容器的液体回流到所述第二容器的排水管。
CN201980007428.XA 2018-08-07 2019-05-31 手术操作模拟器 Active CN11156671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8494 2018-08-07
JP2018-148494 2018-08-07
PCT/JP2019/021830 WO2020031474A1 (ja) 2018-08-07 2019-05-31 手技シミュレー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6714A CN111566714A (zh) 2020-08-21
CN111566714B true CN111566714B (zh) 2022-12-13

Family

ID=69414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428.XA Active CN111566714B (zh) 2018-08-07 2019-05-31 手术操作模拟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7242B2 (zh)
EP (2) EP3792900B1 (zh)
JP (2) JP7280268B2 (zh)
CN (1) CN111566714B (zh)
AU (2) AU2019317840B2 (zh)
CA (1) CA3103762C (zh)
ES (1) ES2945351T3 (zh)
WO (1) WO202003147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6458B (zh) * 2020-02-04 2024-01-30 泰尔茂株式会社 手术操作模拟器以及使用该手术操作模拟器的手术操作训练方法
US20220406222A1 (en) * 2021-06-16 2022-12-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Perfusive tissue phantom
EP4377942A1 (en) * 2021-07-25 2024-06-05 Mentice AB System for advanced physician training and patient specific rehearsals
WO2023239859A1 (en) * 2022-06-10 2023-12-14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and tes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embolizing a blood vess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66905B2 (ja) * 1999-06-04 2008-10-15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人工冠動脈及び冠動脈ステント性能評価シミュレータ
US20020107504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Gordon Lucas S. Apparatus for local drug delivery in limb
JP4587776B2 (ja) * 2004-10-29 2010-11-24 学校法人早稲田大学 血流シミュレータ及び流れ変換装置
US20140322688A1 (en) * 2006-03-03 2014-10-30 EBM Corporation System for evaluating cardiac surgery training
US8608484B2 (en) * 2008-03-04 2013-12-17 Medrad, Inc. Dynamic anthropomorphic cardiovascular phantom
US20090246747A1 (en) * 2008-03-25 2009-10-01 Operative Experience, Inc. Simulator for major surgical operations
JP2012513292A (ja) * 2008-12-23 2012-06-14 シルク・ロード・メディカ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急性虚血性脳卒中の治療方法及び治療システム
US20100196865A1 (en) * 2009-02-05 2010-08-05 Pinnacle Health Hospitals Fluid delivery system for patient simulation manikin
US9965591B2 (en) * 2011-09-13 2018-05-08 Medtronic, Inc. Physiologic simulator system
US9569985B2 (en) * 2012-05-07 2017-02-14 St. Jude Medical, Cardiology Division, Inc. Transcatheter heart valve delivery deployment simulator
JP6120504B2 (ja) * 2012-08-06 2017-04-26 有限会社湘南化成 管状モデルの製造方法、血管モデル、血管モデルシミュレータ及び成形型
US9844383B2 (en) 2013-05-08 2017-12-19 Embolx, Inc.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w pressure tumor embolization
US20140370490A1 (en) * 2013-06-12 2014-12-18 Medtronic, Inc. Heart-lung preparation and method of use
JP6385664B2 (ja) * 2013-09-30 2018-09-05 ファインバイオメディカル有限会社 カテーテル治療シミュレータ
US9589484B2 (en) * 2014-01-24 2017-03-07 Cardiovascular Systems, Inc. Simulation device
JP6452715B2 (ja) * 2014-11-10 2019-01-16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カテーテル・シミュレーター、及びカテーテル・シミュレーター用造影方法
CN107615360B (zh) * 2015-03-30 2020-04-21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导管-模拟器用容器、以及收容于该容器内的心脏模型
KR102419617B1 (ko) * 2015-08-03 2022-07-11 테루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수기 시뮬레이터
US10360813B2 (en) * 2015-08-20 2019-07-23 Osaka University Pulsatile pump for catheter simulator
US9852660B1 (en) * 2015-12-03 2017-12-26 Robert Fairbanks Catheterization procedure training apparatus
JP2017111340A (ja) * 2015-12-17 2017-06-22 テルモ株式会社 手技シミュレータ
WO2017127724A1 (en) * 2016-01-21 2017-07-27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Simulator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9074753A (zh) * 2016-05-13 2018-12-21 基诺斯有限公司 血管的脉动模拟器
JP7005500B2 (ja) * 2016-08-17 2022-01-21 テルモ株式会社 手技シミュレータ
JP7054112B2 (ja) * 2016-10-28 2022-04-13 国立大学法人大阪大学 カテーテル・シミュレーター用臓器モデル
IT201600114762A1 (it) * 2016-11-14 2018-05-14 Milano Politecnico Assieme di banco prova per la simulazione di interventi di cardiochirurgia e/o procedure di cardiologia interventistica
WO2018102287A1 (en) * 2016-11-29 2018-06-07 Prytime Medical Devices, Inc. Body model system for temporary hemorrhage control training and simulation
US11176849B2 (en) * 2018-10-29 2021-11-16 The Aga Khan University Pumping heart simulator
US20200242973A1 (en) * 2019-01-29 2020-07-30 Simmo3D, LLC Anatomical structure model and components for use in training surgical proced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1221800B2 (en) 2022-09-29
JPWO2020031474A1 (ja) 2021-08-12
CA3103762C (en) 2024-02-20
ES2945351T3 (es) 2023-06-30
US11417242B2 (en) 2022-08-16
AU2021221800A1 (en) 2021-09-23
EP4207140A1 (en) 2023-07-05
WO2020031474A1 (ja) 2020-02-13
US20210020071A1 (en) 2021-01-21
CA3103762A1 (en) 2020-02-13
EP3792900A1 (en) 2021-03-17
EP3792900A4 (en) 2021-04-07
CN111566714A (zh) 2020-08-21
EP3792900B1 (en) 2023-04-19
JP7280268B2 (ja) 2023-05-23
AU2019317840B2 (en) 2021-08-19
AU2019317840A1 (en) 2020-10-01
JP2023099619A (ja) 2023-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6714B (zh) 手术操作模拟器
US20200297351A1 (en)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low pressure tumor embolization
JP2776526B2 (ja) 逆行潅流の改良
CN101448544B (zh) 用于输送医疗治疗药品的装置
JP2868559B2 (ja) 逆行潅流処置装置
US20150018762A1 (en) Perfusion-occlusion device
JPH07502443A (ja) 2方向性大腿動脈用カニューレ
CA2444505A1 (en) Syringe system
JP3282831B2 (ja) カテーテルチューブ
CN114556458B (zh) 手术操作模拟器以及使用该手术操作模拟器的手术操作训练方法
CN219355035U (zh) 一种静脉溶栓装置
JP3354652B2 (ja) 薬液投与装置
US20060015065A1 (en) Method of drug perfusion in paraaortic lymph node tumors, sheath for inserting catheter, and oxygenated blood perfusion apparatus
CN220385121U (zh) 一种球囊阻断灌注装置
KR102456586B1 (ko) 광섬유가 통합된 미세도관 기반의 유연한 미세유체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광경화성 하이드로젤 미세섬유의 연속 중합 방법
JP2650932B2 (ja) 体内の腫瘍治療用カテーテル装置
CN111166426B (zh) 一种适用于静脉溶栓禁忌症的局部溶栓取栓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WO2023234236A1 (ja) 手技シミュレータ
CN117017400A (zh) 一种肿瘤内科药物介入治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3838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