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4709A - 端子板单元 - Google Patents

端子板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4709A
CN111564709A CN202010089531.8A CN202010089531A CN111564709A CN 111564709 A CN111564709 A CN 111564709A CN 202010089531 A CN202010089531 A CN 202010089531A CN 111564709 A CN111564709 A CN 1115647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late
pressing member
terminal
connection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953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4709B (zh
Inventor
姉齿美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647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47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47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47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30End pieces held in contact by a magn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4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 H01R4/4854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spring, clip, or other resilient member using a wire spring
    • H01R4/4863Coil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易制造端子板且生产率优异的端子板单元。端子板单元(10)具备: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端子板(20),其具有载置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的载置部(21U、21V、21W);以及按压部件(30),其隔着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与载置部(21U、21V、21W)对置而配置。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通过按压部件30的按压力由连接部(60U、60V、60W)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Description

端子板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电机等中使用的端子板单元。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电动车辆等上搭载有旋转电机作为驱动源。另外,作为将旋转电机与用于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进行电连接的组件,已知使用具有母线的端子板单元。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适合用于连接电动机动车的马达电源的组件等的端子板单元。专利文献1的端子板单元具备:母线,其至少设置有2处与配设于通电电路的连接端子电连接的端子部;端子板,其保持将连接端子紧固在母线的端子部来使其电连接的方形螺母;以及螺栓部件,其插入连接端子和母线的端子部而紧固于方形螺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27184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端子板单元中,分别通过螺栓部件紧固与3相逆变器·马达的各相相对应的三个连接端子与母线的端子部,因此在制造端子板单元时,需要反复进行三次通过螺栓部件紧固连接端子与母线的端子部的作业,从而存在生产率差的课题。另外,需要在端子板配置固定方形螺母,因此存在端子板的制造复杂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子板的制造容易且生产率优异的端子板单元。
本发明的第一发明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
第二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对应;
端子板,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以及
按压部件,其隔着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载置部对置而配置,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由连接部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
第二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对应;以及
端子板,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
在所述端子板的所述载置部配置有永久磁铁,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被所述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磁体,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由连接部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由此,无需在端子板配置螺母部件,端子板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不需要通过螺栓部件紧固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的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立体图。
图2A是从正面观察图1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2B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3A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B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第一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C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第二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D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第三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3E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第四变形例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A是从上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4B是图4A的A-A剖视图。
图4C是图4A的B-B剖视图。
图5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6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7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9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0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图11是从正面观察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的变形例的主要部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0A~10H 端子板单元;
20 端子板;
21U、21V、21W 载置部;
26 按压部;
29、29U、29V、29W 永久磁铁;
30 按压部件;
30L 第一按压部件;
30R 第二按压部件;
31L、31R 爪部(卡止部);
32L、32R 分隔壁;
33L、33R 爪部(卡止部);
36L、36R 施力部件;
37A 上板(板材);
37B 下板(板材);
40U、40V、40W 第一导电部件;
41U、41V、41W 第一连接端子;
50U、50V、50W 第二导电部件;
51U、51V、51W 第二连接端子;
60U、60V、60W 连接部;
70 转动部;
70L 第一转动部;
70R 第二转动部;
71 施力部件;
71L 第一施力部件;
71R 第二施力部件;
80 卡止部件;
90 空间部;
91 壳体部件;
92 罩部件;
100L、100R 弹性环(施力部件);
110 夹紧装置;
113 夹紧臂;
120 凸轮杆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端子板单元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2B,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进行说明。
<端子板单元的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具备:大致长方体形状的端子板20,其具有上表面、下表面、前表面、后表面、左表面以及右表面;以及按压部件30,其设置成覆盖端子板20的上表面。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沿左右方向排列形成有三个载置部21U、21V、21W。本实施方式中,载置部从左朝向右以21U、21V、21W的顺序排列形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等中,为了使说明简单且明确,为了方便起见,将端子板20的形成有载置部21U、21V、21W的表面定义为上表面,将载置部21U、21V、21W的排列方向定义为左右方向。因此,与端子板单元10搭载于产品上的状态的方向无关。在附图中,将端子板单元的前方示为Fr,将后方示为Rr,将左侧示为L,将右侧示为R,将上方示为U,将下方示为D。
端子板单元10还具备三个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以及三个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在三个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的一端部分别设置有平板形状的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在三个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的一端部分别设置有平板形状的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
三个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的另一端部例如与旋转电机(未图示)的定子线圈连接。三个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的另一端部例如与向旋转电机供给电力的电力转换装置(未图示)连接。
第一导电部件40U的第一连接端子41U和第二导电部件50U的第二连接端子51U以彼此的平板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下重叠的方式载置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另外,在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上形成第一连接端子41U和第二连接端子51U彼此上下重叠的连接部60U。
同样地,第一导电部件40V的第一连接端子41V和第二导电部件50V的第二连接端子51V以至少一部分彼此上下重叠的方式载置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V。另外,在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V上形成第一连接端子41V和第二连接端子51V彼此上下重叠而电连接的连接部60V。而且,第一导电部件40W的第一连接端子41W和第二导电部件50W的第二连接端子51W以至少一部分彼此上下重叠的方式载置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W。另外,在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W上形成第一连接端子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W彼此上下重叠的连接部60W。
<按压部件的结构>
如图1及图2A所示,按压部件30为大致平板形状,配置成从上方覆盖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在按压部件30的左端部设置有大致L字形状的爪部31L,该爪部31L从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沿着端子板20的左表面向下方延伸且前端朝向端子板20的中央侧突出,在按压部件30的右端部设置有大致L字形状的爪部31R,该爪部31R从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沿着端子板20的右表面向下方延伸且前端朝向端子板20的中央侧突出。
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形成有两个分隔壁32L、32R,该分隔壁32L、32R向下方向突出并沿前后方向延伸。分隔壁32L配置成位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分隔壁32L配置成位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而且,在分隔壁32L、32R分别设置有大致L字形状的爪部33L、33R,该爪部33L、33R从下表面向下方延伸且前端在左右方向上突出。
在端子板20的左表面形成有凹孔形状的卡止孔21L,该卡止孔21L形成为供按压部件30的爪部31L卡住。同样地,在端子板20的右表面形成有凹孔形状的卡止孔21R,该卡止孔21R形成为供按压部件30的爪部31R卡住。
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槽部22L,该槽部22L形成为在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供按压部件30的分隔壁32L的下表面插入。而且,在槽部22L形成有正面观察时为大致L字形状的卡止孔23L,该卡止孔23L形成为供按压部件30的爪部33L卡住。同样地,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槽部22R,该槽部22R形成为在载置部21V与载置部21W之间沿前后方向延伸,供按压部件30的分隔壁32R的下表面插入。而且,在槽部22R形成有正面观察时为大致L字形状的卡止孔23R,该卡止孔23R形成为供按压部件30的爪部33R卡住。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孔23L并未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而是与端子板20的后表面连通。另一方面,卡止孔23R并未与端子板20的后表面连通,而是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
按压部件30通过爪部31L、31R、33L、33R分别卡在端子板20的卡止孔21L、21R、23L、23R而卡止,由此固定于端子板20。此时,按压部件30以对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彼此上下重叠而电连接的连接部60U、60V、60W进行按压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因此,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因此无需在端子板20配置螺母部件,端子板20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能够通过一个按压部件30将多个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因此无需进行通过螺栓部件分别紧固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的共计三次螺栓紧固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
另外,卡止孔23L与端子板20的后表面连通,因此能够从端子板20的后表面通过目视观察确认爪部33L卡止于卡止孔23L的情况。同样地,卡止孔23R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因此能够从端子板20的前表面通过目视观察确认爪部33R卡止于卡止孔23R的情况。
而且,卡止孔23L未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即使对按压部件30施加前方向的载荷,由于爪部33L卡在卡止孔23L中,因此按压部件30也不会向端子板20的前方脱落。同样地,卡止孔23R未与端子板20的后表面连通,即使对按压部件30施加后方向的载荷,由于爪部33R卡在卡止孔23R中,因此按压部件30也不会向端子板20的后方脱落。因此,通过卡止孔23L未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且卡止孔23R未与端子板20的后表面连通,即使在对按压部件30施加了前后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按压部件30从端子板20脱落。
按压部件30以分隔壁32L、32R的下表面分别位于端子板20的槽部22L、22R的方式固定于端子板20。因此,分隔壁32L配置于连接部60U与连接部60V之间,分隔壁32R配置于连接部60V与连接部60W之间。
由此,连接部60U、60V、60W分别被分隔壁32L、32R分隔,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51V、51W电连接。对于第一连接端子41V、41W,也同样地能够防止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板20的槽部22L、22R形成为从端子板20的前表面连通至后表面。另外,形成于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的分隔壁32L、32R沿前后方向从比端子板20的前表面靠前方的位置延伸至比端子板20的后表面靠后方的位置。由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分隔壁32L、32R设为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而形成,但分隔壁32L、32R也可以设为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而形成。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按压部件30设置有爪部31L、31R、33L、33R,且在端子板20形成有卡止孔21L、21R、23L、23R,但也可以设为爪部31L、31R、33L、33R设置成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朝向上方延伸,且卡止孔21L、21R、23L、23R形成于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爪部31L、31R、33L、33R设为具有大致L字形状,但爪部31L、31R、33L、33R也可以设为能够卡在卡止孔21L、21R、23L、23R而卡止的任意形状。例如,爪部31L、31R、33L、33R可以设为具有弯曲形状,也可以设为由形状记忆合金形成,在使其变形来插入到卡止孔21L、21R、23L、23R之后,以变形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卡住而卡止。
如图2B所示,在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可分别设置有由弹性体形成的衬垫部件24U、24V、24W。同样地,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可在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由弹性体形成的衬垫部件34U、34V、34W。如此一来,即使在端子板20或按压部件30产生了制造误差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被衬垫部件24U、24V、24W、34U、34V、34W按压,因此能够更可靠地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3A至图3E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A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与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A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A所示,端子板单元10A中,端子板20的上表面左端部和按压部件30的左端部通过转动部70而连结。按压部件30能够相对于端子板20以转动部70作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
另一方面,端子板单元10A中,在按压部件30的左端部未设置爪部31L,且在端子板20的左表面未形成卡止孔21L。另外,端子板20的卡止孔21R形成于端子板20的上表面右端侧而不是端子板20的右表面,正面观察时具有大致L字形状。
因此,将按压部件30卡止于端子板20时,若使按压部件30朝向端子板20转动,则无需进行对位,能够以通过按压部件30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状态,将按压部件30固定于端子板20。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另外,在转动部70设置有向朝向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方向对按压部件30施力的施力部件71。施力部件71例如为环形弹簧。因此,按压部件30能够以通过施力部件71的作用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按压部件30设置有爪部31R、33L、33R,且在端子板20形成有卡止孔21R、23L、23R,但如图3B所示,也可以代替设置于按压部件30的爪部31R、33L、33R,通过大致U字形状的卡止部件80从右侧插入到形成于端子板20的右表面的卡止槽25及形成于按压部件30的右表面的卡止槽35,而使按压部件30卡止于端子板20。卡止部件80例如为大致U字形状的夹持件。
另外,按压部件30通过施力部件71的作用力固定于端子板20,因此可以省略爪部31R、33L、33R及卡止孔21R、23L、23R。如此一来,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如图3C所示,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可以在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由弹性体形成的衬垫部件34U、34V、34W。此时,关于衬垫部件34U、34V、34W的厚度,离转动部70越近的位置则厚度越薄,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厚度越厚。在图3C所示的变形例中,衬垫部件34U、34V、34W的厚度以此顺序依次变厚。由于力的力矩,距转动部70的距离越长,则按压部件30基于施力部件71的作用力越小。然而,通过将衬垫部件34U、34V、34W的厚度设为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厚度越厚,能够使按压部件30按压连接部60U、60V、60W的按压力变得均匀。
如图3D所示,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可设为如下:离转动部70越近的位置则厚度越薄,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厚度越厚。在图3D所示的变形例中,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的厚度以此顺序依次变厚,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的厚度以此顺序依次变厚。由于力的力矩,距转动部70的距离越长,则按压部件30基于施力部件71的作用力越小。然而,通过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的厚度设为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厚度越厚,能够使按压部件30按压连接部60U、60V、60W的按压力均匀。
如图3E所示,载置部21U、21V、21W可设为如下:离转动部70越近的位置则越位于下方,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越位于上方。在图3E所示的变形例中,载置部21U位于最下方,载置部21W位于最上方。由于力的力矩,距转动部70的距离越长,则按压部件30基于施力部件71的作用力越小。然而,通过将载置部21U、21V、21W配置成离转动部70越远的位置则越位于上方,能够使按压部件30按压连接部60U、60V、60W的按压力变得均匀。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3A至图3E所示,设为通过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分隔壁32L、32R分别位于端子板20的槽部22L、22R的方式固定于端子板20,由此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但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例如,可以设为分隔壁32L、32R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而形成,且槽部22L、22R形成于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
另外,例如也可以设为如下:分隔壁32L、32R分别形成有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的分隔壁和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分隔壁这两者,且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的分隔壁和在端子板20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分隔壁在左右方向上相邻而配置。如此一来,能够加长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与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的沿面距离,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第三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A至图4C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B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A与第三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B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4A所示,端子板单元10B具备第一按压部件30L及第二按压部件30R。第一按压部件30L以覆盖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上方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端子板20的上表面左端部和第一按压部件30L的左端部通过第一转动部70L而连结。第一按压部件30L能够相对于端子板20以第一转动部70L作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而且,在第一转动部70L设置有向朝向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方向对第一按压部件30L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71L。第一施力部件71L例如为环形弹簧。
第二按压部件30R以覆盖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上方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另外,端子板20的上表面右端部和第二按压部件30R的左端部通过第二转动部70R而连结。第二按压部件30R能够相对于端子板20以第二转动部70R作为支点沿上下方向转动。而且,在第二转动部70R设置有向朝向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方向对第二按压部件30R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71R。第二施力部件71R例如为环形弹簧。
第一按压部件30L及第二按压部件30R通过第一施力部件71L及第二施力部件71R的作用力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而且,由于力的力矩,距第一转动部70L及第二转动部70R的距离越长,则第一按压部件30L基于第一施力部件71L的作用力及第二按压部件30R基于第二施力部件71R的作用力越小。因此,第一按压部件30L中,左端侧的作用力大而右端侧的作用力小。另一方面,第二按压部件30R中,右端侧的作用力大而左端侧的作用力小。由此,能够通过第一按压部件30L及第二按压部件30R,从对置的左右两侧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因此能够以均匀的按压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载置部21U、21V、21W。
而且,如图4B及图4C所示,在第一按压部件30L的左端侧区域中,以第一按压部件30L的一部分成为上方且第二按压部件30R的一部分成为下方的方式,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另一方面,在第二按压部件30R的右端侧区域中,以第二按压部件30R的一部分成为上方且第一按压部件30L的一部分成为下方的方式,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重叠。
因此,在左端侧区域中,作用力小的第二按压部件30R被作用力大的第一按压部件30L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另一方面,在右端侧区域中,作用力小的第一按压部件30L被作用力大的第二按压部件30R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
由此,第一按压部件30L及第二按压部件30R中能够使作用力大的区域分别位于上方而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因此能够以更大的按压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载置部21U、21V、21W。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C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C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端子板20在上表面的上方具有形成为与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按压部26。按压部件30具有左右一对施力部件36L、36R以及作为夹持施力部件36L、36R的一对平板材的上板37A及下板37B。施力部件36L、36R例如为螺旋弹簧。
按压部件30以上板37A与端子板20的按压部26对置且下板37B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方式,以施力部件36L、36R压缩的状态被夹装在端子板20的按压部26与载置部21U、21V、21W之间。按压部件30通过施力部件36L、36R的作用力,利用下板37B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板20形成有分隔壁27L及分隔壁27R,所述分隔壁27L配置于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U和载置部21V,所述分隔壁27R配置于载置部21V与载置部21W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V和载置部21W。另外,在按压部件30的下板37B设置有分别供分隔壁27L、27R插通的狭缝孔38L、38R。
由此,连接部60U、60V、60W分别被分隔壁27L、27R分隔,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51V、51W电连接。对于第一连接端子41V、41W,也同样地能够防止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而且,按压部件30以端子板20的分隔壁27L、27R插通于狭缝孔38L、38R的状态被固定,因此能够防止按压部件30的位置偏移。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第五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D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C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C与第五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D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端子板单元10D被收容于由壳体部件91以及罩部件92形成的空间部90。罩部件92通过螺栓部件93安装于壳体部件91。
按压部件30具有左右一对施力部件36L、36R以及作为平板材的下板37B。施力部件36L、36R例如为螺旋弹簧。按压部件30与罩部件92一体成形,左右一对施力部件36L、36R被罩部件92和下板37B夹持。
按压部件30配置成下板37B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若罩部件92安装于壳体部件91,则按压部件30成为施力部件36L、36R压缩的状态,通过施力部件36L、36R的作用力,利用下板37B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因此,若进行将罩部件92安装于壳体部件91的作业,则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由此,能够削减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的作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板20形成有分隔壁27L以及分隔壁27R,所述分隔壁27L配置于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U和载置部21V,所述分隔壁27R配置于载置部21V与载置部21W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V和载置部21W。另外,在按压部件30的下板37B设置有分别供分隔壁27L、27R插通的狭缝孔38L、38R。
由此,连接部60U、60V、60W分别被分隔壁27L、27R分隔,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51V、51W电连接。对于第一连接端子41V、41W,也同样地能够防止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而且,按压部件30以端子板20的分隔壁27L、27R插通于狭缝孔38L、38R的状态被固定,因此能够防止按压部件30的位置偏移。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E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和第六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E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在端子板20的左右两面分别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卡止销28L、28R。在按压部件30的左右两面分别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外侧突出的卡止销39L、39R。由弹性体形成的环状弹性环100L以伸长的状态卡止于端子板20的卡止销28L及按压部件30的卡止销39L。由弹性体形成的环状弹性环100R以伸长的状态卡止于端子板20的卡止销28R及按压部件30的卡止销39R。
按压部件30通过基于弹性环100L、100R的复原力的作用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端子板20形成有分隔壁27L以及分隔壁27R,所述分割壁27L配置于载置部21U与载置部21V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U和载置部21V,所述分隔壁27R配置于载置部21V与载置部21W之间且向上方突出而分隔载置部21V和载置部21W。另外,在按压部件30设置有分别供分隔壁27L、27R插通的狭缝孔38L、38R。
由此,连接部60U、60V、60W分别被分隔壁27L、27R分隔,因此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51V、51W电连接。对于第一连接端子41V、41W,也同样地能够防止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而且,按压部件30以端子板20的分隔壁27L、27R插通于狭缝孔38L、38R的状态被固定,因此能够防止按压部件30的位置偏移。
[第七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8对本发明的第七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F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与第七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F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8所示,端子板20在上表面的上方具有形成为与上表面对置的按压部26。载置部21U、21V、21W设置于与端子板20的上表面对置的按压部26的下表面。按压部件30配置于端子板20的上表面与按压部26的载置部21U、21V、21W之间。
而且,在端子板20,在按压部26的上表面前端侧设置有夹紧装置110。夹紧装置110具备:基部111,其固定于端子板20;杆112,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基部111:以及夹紧臂113,从基部111向下方延伸,且通过转动杆112而沿上下方向移动。夹紧装置110的夹紧臂113配置成从基部111插通端子板20的按压部26,且下端与按压部件30连结。
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分别以彼此的平板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下重叠的方式配置于载置部21U、21V、21W与按压部件30之间。
若转动夹紧装置110的杆112,则夹紧臂113向上方移动,按压部件30向上方被提拉。按压部件30通过基于夹紧装置110的紧固力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夹紧装置110配置于载置部21U、21V、21W的前方,但能够配置于可以与按压部件30连结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配置于后方。另外,夹紧装置110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设置于端子板20的按压部26的上表面左右两侧。
[第八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第八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G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与第八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G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9所示,在端子板20上设置有从上表面向上方延伸的凸轮杆装置120。凸轮杆装置120具备:紧固部件121;杆123,其在一端部具备凸轮部122;连结销124,其将杆123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紧固部件121连结且设置于凸轮部122;以及接触板125,其形成为包围紧固部件121且与杆123的凸轮部122抵接。凸轮杆装置120的紧固部件121紧固于端子板20的上表面,按压部件30被端子板20的上表面和凸轮杆装置120的接触板125夹持。
若使凸轮杆装置120的杆123转动,则通过凸轮部122,接触板125向下方被下压,按压部件30被端子板20的上表面和凸轮杆装置120的接触板125紧固。按压部件30通过基于该凸轮杆装置120的紧固力按压连接部60U、60V、60W。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凸轮杆装置120配置于载置部21U、21V、21W的前方,但能够配置于可以夹持按压部件30的任意位置,例如可以配置于后方。另外,凸轮杆装置120可以设置有多个,例如可以设置于端子板20上表面的左右两侧。
[第九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10对本发明的第九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H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省略或简化说明,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与第九实施方式的端子板单元10H的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0所示,端子板20中在载置部21U、21V、21W的下方配置有永久磁铁29。按压部件30由包含被永久磁铁29吸引的铁磁体的材料形成。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在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位置分别设置有绝缘部件130U、130V、130W。另外,在按压部件30的下表面向下方向突出而形成的分隔壁32L、32R由绝缘材料形成。因此,若在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彼此的平板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下重叠的方式分别载置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状态下,使按压部件30靠近载置部21U、21V、21W,则按压部件30以通过永久磁铁29的磁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状态被固定。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此时,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与绝缘部件130U、130V、130W抵接,且不与按压部件30直接抵接。因此,能够防止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和按压部件30电连接,能够防止借助按压部件30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彼此电连接。另外,由绝缘材料形成的分隔壁32L、32R分别以位于端子板20的槽部22L、22R的方式固定于端子板20,由此能够防止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除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以外的第二连接端子电连接。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绝缘部件130U、130V、130W分别设置于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位置,即,使用三个绝缘部件,但也可以设为将绝缘部件130U、130V、130W一体化,使用与端子板20的所有载置部21U、21V、21W对置的一个绝缘部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在端子板20配置永久磁铁29,且按压部件30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但也可以在按压部件30配置永久磁铁,且端子板20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
如图11所示,也可以设为省略按压部件30,且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而且,在端子板20,也可以在载置部21U、21V、21W各自的下方单独地配置永久磁铁29U、29V、29W。如此一来,若使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所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彼此的平板面的至少一部分上下重叠方式靠近,则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通过永久磁铁29U、29V、29W的磁力将连接部60U、60V、60W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的状态被固定。另外,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以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20。
由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和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进行电连接并固定于端子板20。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均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但也可以设为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中的一个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通过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夹持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中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的一个和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及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中未由包含铁磁体的材料形成的另一个,并通过永久磁铁29U、29V、29W的磁力,连接部60U、60V、60W被按压于端子板20的载置部21U、21V、21W。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前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
另外,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有以下事项。需要说明的是,在括弧内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应的构成要素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1)一种端子板单元(端子板单元10),其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
第二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对应;
端子板(端子板20),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载置部21U、21V、21W);以及
按压部件(按压部件30),其隔着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载置部对置而配置,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由连接部(连接部60U、60V、60W)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根据(1),通过按压部件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由此,无需在端子板配置螺母部件,因此端子板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无需进行通过螺栓部件紧固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的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
(2)根据(1)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配置于各连接部之间的分隔壁(分隔壁32L、32R)。
根据(2),能够通过配置于各连接部之间的分隔壁防止多个连接部电连接。
(3)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转动部(转动部70),其连结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部和所述端子板,
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端子板连结成能够以所述转动部作为支点转动。
根据(3),通过转动按压部件,按压部件能够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4)根据(3)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按压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71),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4),按压部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有朝向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卡止部(爪部31L、31R、33L、33R),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端子板而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根据(5),按压部件通过设置于按压部件的卡止部以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6)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设置有朝向所述按压部件突出的卡止部(爪部31L、31R、33L、33R),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按压部件而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根据(6),按压部件通过设置于端子板的卡止部以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7)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卡止部件(卡止部件80),其卡止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端子板,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件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根据(7),按压部件通过卡止部件以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端子板,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8)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
第一按压部件(第一按压部件30L),其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侧(左端侧)向与该第一端部对置的第二端部侧(右端侧)延伸;以及
第二按压部件(第二按压部件30R),其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部侧向所述第一端部侧延伸,
所述第一按压部件以能够以连结所述第一端部侧端部和所述端子板的第一转动部(第一转动部70L)作为支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端子板连结,
所述第二按压部件以能够以连结所述第二端部侧端部和所述端子板的第二转动部(第二转动部70R)作为支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端子板连结,
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第一按压部件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第一施力部件71L),
在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第二按压部件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第二施力部件71R),
所述第一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所述第二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8),按压部件通过从连接部的第一端部侧向第二端部侧延伸的第一按压部件和从连接部的第二端部侧向第一端部侧延伸的第二按压部件,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由此,能够从对置的第一端部侧及第二端部侧的两侧,通过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及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能够以均匀的按压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
(9)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有与所述载置部对置的按压部(按压部26),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施力部件(施力部件36L、36R)以及夹持该施力部件的一对板材(上板37A、下板37B),
所述按压部件夹装在所述载置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9),按压部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0)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单元收容于由壳体部件(壳体部件91)以及罩部件(罩部件92)形成的空间部(空间部90),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施力部件(施力部件36L、36R)及板材(下板37B),
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一体成形,所述施力部件被所述罩部件和所述板材夹持,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10),按压部件与罩部件一体成形,因此能够削减组件件数。另外,按压部件具有施力部件,能够通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1)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端子板通过一对施力部件(弹性环100L、100R)被施力为彼此靠近,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一对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11),按压部件能够通过一对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2)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备具有夹紧臂(夹紧臂113)的夹紧装置(夹紧装置110),
所述夹紧臂与所述按压部件连结,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夹紧装置的紧固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12),能够通过对设置于端子板的夹紧装置进行操作,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3)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被设置于所述端子板的凸轮杆装置(凸轮杆装置120)夹持,通过所述凸轮杆装置的紧固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13),能够通过对设置于端子板的凸轮杆装置进行操作,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额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作业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4)根据(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中的任一个上配置永久磁铁(永久磁铁29),
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中的另一个包含被所述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磁体,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根据(14),按压部件能够通过磁力将连接部按压于载置部,因此不使用螺栓部件就能够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
(15)一种端子板单元(端子板单元10H),其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第一导电部件40U、40V、4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41U、41V、41W);
第二导电部件(第二导电部件50U、50V、50W),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51U、51V、51W)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对应;以及
端子板(端子板20),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载置部21U、21V、21W),
在所述端子板的所述载置部配置有永久磁铁(永久磁铁29U、29V、29W),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被所述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磁体,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由连接部(连接部60U、60V、60W)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根据(15),能够不使用螺栓部件而通过永久磁铁的磁力将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并固定。由此,无需在端子板配置螺母部件,因此端子板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无需进行通过螺栓部件紧固第一连接端子和与该第一连接端子对应的第二连接端子的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

Claims (15)

1.一种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
第二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相对应;
端子板,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以及
按压部件,其隔着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与所述载置部对置而配置,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按压部件的按压力由连接部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的至少一个上设置有配置于各连接部之间的分隔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转动部,其连结所述按压部件的一端部和所述端子板,
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端子板连结成能够以所述转动部作为支点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按压部件施力的施力部件,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有朝向所述载置部突出的卡止部,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端子板而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设置有朝向所述按压部件突出的卡止部,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按压部件而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卡止部件,其卡止所述按压部件和所述端子板,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件以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
第一按压部件,其从所述连接部的第一端部侧向与该第一端部对置的第二端部侧延伸;以及
第二按压部件,其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第二端部侧向所述第一端部侧延伸,
所述第一按压部件以能够以连结所述第一端部侧端部和所述端子板的第一转动部作为支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端子板连结,
所述第二按压部件以能够以连结所述第二端部侧端部和所述端子板的第二转动部作为支点转动的方式与所述端子板连结,
在所述第一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第一按压部件施力的第一施力部件,
在所述第二转动部设置有向朝向所述载置部的方向对所述第二按压部件施力的第二施力部件,
所述第一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一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所述第二按压部件通过所述第二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有与所述载置部对置的按压部,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施力部件以及夹持该施力部件的一对板材,
所述按压部件夹装在所述载置部与所述按压部之间,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单元收容于由壳体部件以及罩部件形成的空间部,
所述按压部件具有施力部件及板材,
所述按压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一体成形,所述施力部件被所述罩部件和所述板材夹持,通过所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及所述端子板通过一对施力部件被施力为彼此靠近,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一对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备具有夹紧臂的夹紧装置,
所述夹紧臂与所述按压部件连结,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夹紧装置的紧固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所述按压部件被设置于所述端子板的凸轮杆装置夹持,通过所述凸轮杆装置的紧固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板单元,其中,
在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中的任一个上配置永久磁铁,
所述端子板和所述按压部件中的另一个包含被所述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磁体,
所述按压部件通过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将所述连接部按压于所述载置部。
15.一种端子板单元,其具备:
第一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
第二导电部件,其在一端部设置有第二连接端子且与所述第一导电部件相对应;以及
端子板,其具有载置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的载置部,
在所述端子板的所述载置部配置有永久磁铁,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中的至少一个包含被所述永久磁铁吸引的铁磁体,
所述第一连接端子及与该第一连接端子相对应的所述第二连接端子以通过所述永久磁铁的磁力由连接部电连接的状态固定于所述端子板。
CN202010089531.8A 2019-02-14 2020-02-12 端子板单元 Active CN1115647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4792A JP2020135968A (ja) 2019-02-14 2019-02-14 端子台ユニット
JP2019-024792 2019-02-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4709A true CN111564709A (zh) 2020-08-21
CN111564709B CN111564709B (zh) 2021-11-23

Family

ID=72071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9531.8A Active CN111564709B (zh) 2019-02-14 2020-02-12 端子板单元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0135968A (zh)
CN (1) CN11156470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540844B1 (ko) * 2021-05-04 2023-06-07 주식회사 경신 정션블록의 단자 고정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3672A (ja) * 1995-08-18 1997-03-0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気機器の端子接続装置
CN201229524Y (zh) * 2008-07-23 2009-04-2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CN203707354U (zh) * 2013-12-02 2014-07-09 国网安徽旌德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端子排
CN206976719U (zh) * 2017-08-01 2018-02-06 飞安秀章 Lvds线端连接器
CN107979216A (zh) * 2016-10-24 2018-05-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电机的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21667U (zh) * 1990-03-24 1991-12-12
JP2002164094A (ja) * 2000-11-24 2002-06-07 Toshiba Eng Co Ltd 着脱型端子装置
JP2008077916A (ja) * 2006-09-20 2008-04-03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63672A (ja) * 1995-08-18 1997-03-07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気機器の端子接続装置
CN201229524Y (zh) * 2008-07-23 2009-04-29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固定结构
CN203707354U (zh) * 2013-12-02 2014-07-09 国网安徽旌德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端子排
CN107979216A (zh) * 2016-10-24 2018-05-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连接电机的连接器
CN206976719U (zh) * 2017-08-01 2018-02-06 飞安秀章 Lvds线端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5968A (ja) 2020-08-31
CN111564709B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744C (zh) 带有配属的插座部分的多极电插接件
JPH02151132A (ja) 多重信号伝送装置
CN111564709B (zh) 端子板单元
US11444510B2 (en) Controller and mo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CN111614187B (zh) 汇流条单元
JP2013516733A (ja) ばね端子、特にフロント端子
JP6009336B2 (ja) 接点保持器とその駆動装置とを結合する2つの要素を含む電気スイッチングモジュールを備える電気スイッチングシステム
JP3773202B2 (ja) 端子台
CN108496232B (zh) 电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EP2867914B1 (en) Fuse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22113927A1 (ja) コネクタ
CN103181032B (zh) 高电流插接连接器
JP7250943B2 (ja) 駆動ユニットの電気コネクタにインバータバスバーを電気的に接続するためのコネク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ような駆動ユニット
CN109921609A (zh) 用于制造功率电子系统的方法
JP7152251B2 (ja) 電気配線ブロック接合体、電気接続箱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CN101615746B (zh) 薄断面触头
WO2003077370A1 (fr) Dispositif de connexion de fils
CN103840282B (zh) 执行机构装置
KR20220043373A (ko) 배터리 모듈의 리드 연결 구조 및 방법
CN112217312A (zh) 用于电机的接线的接线端子组件及其组装方法
JP3605795B2 (ja) 部品挿入装置、及びその部品組立方法
JP3081835B1 (ja) 電子回路コネクタ端子のインサート成形方法
CN109428226A (zh) 电插接件,电路板和电插接件的生产方法
CN110858672B (zh) 电池模块
WO2023209958A1 (ja) 端子台およびi/oユニ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