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7071B - 转子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转子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7071B
CN111557071B CN201980007430.7A CN201980007430A CN111557071B CN 111557071 B CN111557071 B CN 111557071B CN 201980007430 A CN201980007430 A CN 201980007430A CN 111557071 B CN111557071 B CN 111557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orming
rotation axis
axis direction
weld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074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7071A (zh
Inventor
加藤进
牛田英晴
大桥正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57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7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70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of stator or ro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7Rotor cores with permanent magnets
    • H02K1/2706Inner rotors
    • H02K1/272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 H02K1/274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 H02K1/2753Inner rotors the magnetisation axis of the magnets being perpendicular to the rotor axi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two or more circumferentially positioned magnets the rotor consisting of magnets or groups of magnets arranged with alternating polarity
    • H02K1/276Magnets embedded in the magnetic core, e.g.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 [IP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22Rot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28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 H02K1/30Means for mounting or fastening rotating magnetic parts on to, or to, the rotor structures using intermediate parts, e.g. spid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002Electrical device making
    • Y10T29/49009Dynamoelectric machine
    • Y10T29/49012R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该转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步骤:准备具有突出部和比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并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的工序;以及向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

Description

转子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子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具备板和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这样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例如被公开在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公开了具备转子铁芯、端板(板)以及轴体(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在该转子的制造方法中,转子铁芯的铁芯内周面与轴体的外周面被焊接。而且,端板的板内周面与轴体的外周面被焊接。由此,制造转子铁芯、轴体以及端板被相互固定的转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
这里,虽在上述日本特开2015-119557号公报中没有记载,但旋转传递部件(轴体)在转子铁芯与轴或者齿轮部等之间传递旋转运动的功能方面,优选由具有比较硬的组织的材料构成。具体而言,旋转传递部件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马氏体的组织与奥氏体的组织或者铁素体的组织相比是硬的组织,另一方面存在容易产生与其它部件(板)焊接后产生的破裂亦即低温破裂的不良。在产生了该低温破裂的情况下,很难确保已焊接的部分的接合强度。因此,以往期望一种在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接合强度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的转子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是具备:转子铁芯、配置在转子铁芯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板、以及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且焊接固定在板的旋转传递部件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具备以下工序:准备上述板的工序,其中,上述板具有在径向上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邻接地设置,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上述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在准备板的工序之后,在比板靠径向的内侧配置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以及在配置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之后,向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中,如上述那样,使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的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由此,与板中的被熔融的部分作为没有突出的面而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突出部(板中的被熔融的部分)的热容量。其结果是,与没有设置突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的熔融量,所以能够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其结果是,在焊接部中,能够不易产生低温破裂,所以即使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这里,为了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考虑了向熔融的部分供给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焊接用金属丝并且进行焊接。然而,在该情况下,需要独立于焊接装置,在转子的制造设备中设置供给焊接用金属丝的金属丝供给装置,所以存在转子的制造设备大型化之类的问题。与此相对,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转子的制造方法中,能够预先使设置于板的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突出部熔融,所以不用在转子的制造设备中设置金属丝供给装置,就能够增加焊接部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转子的制造设备(焊接设备)的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旋转传递部件与板的接合强度。
根据本发明,如上述那样,即使在将板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旋转电机)的剖视图,是沿着图2的600-600线的剖视图。
图2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铁芯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4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图。
图5是沿着图2的700-700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突出部以及第一焊接部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图6的第一焊接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准备的工序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端板的配置工序以及毂部件的配置工序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形成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工序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比较例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的比较结果的图。
图14是表示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的熔融比例相关的接合强度的评价结果的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子(突出部以及第一焊接部)的结构的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的端板的结构的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第三变形例的端板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
[转子的构造]
参照图1~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00的构造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旋转轴线方向”是指沿着转子100的旋转轴线C的方向(Z方向,参照图1)。另外,“周向”是指转子100的周向(箭头A1方向或者箭头A2方向,参照图2)。另外,“径向内侧”是指朝向转子100的中心的方向(箭头R1方向)。另外,“径向外侧”是指朝向转子100的外侧的方向(箭头R2方向)。
如图1所示,转子100构成旋转电机101的一部分。例如,旋转电机101作为内转子型的旋转电机而构成。即在旋转电机101中,在转子100的径向外侧配置有定子10。定子10具备定子铁芯11、和卷绕在定子铁芯11的绕组12。
另外,转子100具备转子铁芯20、端板30以及毂部件40。端板30与毂部件40通过第一焊接部50而相互接合。另外,转子铁芯20与毂部件40通过第二焊接部60而相互接合。此外,端板30是技术方案的“板”的一个例子。另外,毂部件40是技术方案的“旋转传递部件”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一焊接部50是技术方案的“焊接部”的一个例子。另外,第二焊接部60是技术方案的“铁芯焊接部”的一个例子。
(转子铁芯的结构)
如图1所示,转子铁芯20包含多个电磁钢板21。多个电磁钢板21在旋转轴线C延伸的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Z方向)层叠由此形成了转子铁芯20。电磁钢板21例如由作为磁性体的硅钢板构成。多个电磁钢板21分别以旋转轴线C为中心被形成为圆环状,在层叠的状态下构成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圆筒形状。
转子铁芯20在径向内侧设置有贯通孔22。另外,在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配置有毂部件40。而且,构成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的铁芯内周面22a和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通过第二焊接部60而接合。
另外,在转子铁芯20设置有分别供永久磁铁23插入的多个插入孔24。如图2所示,插入孔24沿着圆环状的转子铁芯20的周向,被等角度间隔地设置。另外,插入孔24例如被形成为从转子铁芯20的箭头Z1方向侧的铁芯端面25a贯通延伸至箭头Z2方向侧的铁芯端面25b。
如图3所示,从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在转子铁芯20设置有从贯通孔22的铁芯内周面22a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26、以及设置于相邻的两个凹部26之间、朝向旋转轴线C突出的凸部27。凹部26例如作为使自动变速器油(ATF:Automatic Transmission Fluid)通过(例如参照图3的箭头B)的油路而形成。自动变速器油具有冷却转子100以及定子10的功能。
另外,在转子铁芯20设置有通过熔融凸部27而形成的铁芯形成焊接部28。通过铁芯形成焊接部28来接合多个电磁钢板21彼此。具体而言,铁芯形成焊接部28从铁芯端面25a遍及到铁芯端面25b而设置于凸部27的顶部附近。
(端板的结构)
端板30由非磁性体材料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端板30由奥氏体系材料的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构成。优选端板30例如由被日本工业标准(JIS)规定的SUS304或者SUS309构成。
如图1所示,端板30分别配置于转子铁芯2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一侧(铁芯端面25a)与另一侧(铁芯端面25b)。而且,两个端板30被配置为从旋转轴线方向的两侧夹住转子铁芯20。另外,如图4所示,端板30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被形成为圆环状。另外,端板30的内周面31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铁芯内周面22a大致共面地配置。
如图5所示,端板30被配置为端板30的内周面31在径向上与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对置。另外,端板30的内周面31的板侧接合端面31a与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的毂侧接合端面41a在第一焊接部50中被焊接,由此端板30与毂部件40被相互固定。
另外,端板30的厚度t2大于电磁钢板21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厚度t1。此外,如图6所示,端板30的厚度t2是指从端面30a到端面30b的长度,是指除去底板部32c的厚度t4的部分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厚度而被记载。
〈突出部的结构〉
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端板30包含突出部70,突出部70在径向外侧与内周面31的板侧接合端面31a邻接地设置,从端板3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亦即凹陷部32的底面32a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箭头Z1方向)突出,并且突出部70具有第一焊接部50的一部分、和没有熔融的部分亦即非熔融部71。突出部70形成于凹陷部32与板侧接合端面31a的径向之间。此外,“没有熔融的部分(非熔融部71)”是不限于在焊接时未产生组织变化的部分,还包含通过焊接热产生了组织变化的热影响部的广泛的概念。另外,板侧接合端面31a是技术方案的“内壁面”的一个例子。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5所示,配置于铁芯端面25a(箭头Z1方向侧)的端板30和配置于铁芯端面25b(箭头Z2方向侧)的端板30同样地构成,所以仅对配置于铁芯端面25a的端板30进行说明,省略了配置于铁芯端面25b的端板30的说明。
如图6所示,突出部70包含突出方向(箭头Z1方向侧)的表面亦即顶面72、板侧接合端面31a以及倾斜面73。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70的顶面72被形成为以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且朝向径向内侧(毂部件40侧)的方式(向箭头E1方向)倾斜。即突出部7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突出高度h1(端板30的厚度t3)在毂部件40侧大,在与毂部件40相反的一侧(凹陷部32侧)小。此外,突出部70的突出高度h1是从底面32a到顶面72的长度。在图6中,突出高度h1示出了突出高度最大的部分(例如板侧接合端面31a附近的位置)的突出高度。另外,厚度t3是指从端板30的转子铁芯20侧的端面30a到顶面72的长度。
这里,作为顶面72的形成第一焊接部50之前的状态的顶面172(点线),作为与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而且,在形成第一焊接部50时,顶面172以向箭头Z1方向侧凸起的方式变形(隆起),由此形成了顶面72。即在顶面72形成有焊珠(焊痕)。
另外,板侧接合端面31a在形成第一焊接部50前的状态下,构成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的端板30的内周面31的一部分。另外,板侧接合端面31a在完成了转子100的状态下,成为一部分包含于第一焊接部50的内部的状态(点线部分)。另外,板侧接合端面31a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L1与厚度t3相等。此外,板侧接合端面31a在说明上虽使用了称为“端面”的表现,但如上述那样,也是指板侧接合端面31a的一部分包含于第一焊接部50的内部的状态(点线部分)而被记载。
这里,在本实施方式中,倾斜面73构成为与突出部70的顶面72和凹陷部32的底面32a连续地形成,并且从顶面72向底面32a朝向径向外侧(毂部件40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即顶面72的径向的宽度W1小于突出部70的根部74的径向的宽度W2。
这里,优选倾斜面73的倾斜角度θ1相对于与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平面,倾斜角度是30度以上60度以下的大小(例如40度以上50度以下)。在倾斜面73的倾斜角度小于30度的情况下,突出部70的后述的突出高度h1变得比较小,或突出部70的根部74的宽度W2变得比较大,由此突出部70的热容量变大,所以在形成第一焊接部50时,被热输入的热容易向端板30的径向外侧的部分传递。由此,第一焊接部50的端板30的熔融比例降低。另外,在倾斜面73的倾斜角度大于60度的情况下,当后述的能量束的照射位置P1从顶面72向倾斜面73偏移时,能量束的散射/反射增大,由此相对于突出部70(第一焊接部50)的热输入量减少。与此相对,若将倾斜面73的倾斜角度设为30度以上60度以下,则能够防止第一焊接部50的端板30的熔融比例降低的情况,并且能够防止热输入量的减少。
另外,如图8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突出部70设置于供永久磁铁23配置的插入孔24的径向内侧。另外,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突出部70的一部分配置为与转子铁芯20的凹部26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2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突出部以外的各构造〉
如图6所示,凹陷部32由倾斜面73、底面32a以及径向外侧倾斜面32b构成。底面32a例如构成为与旋转轴线方向正交的平坦面。另外,径向外侧倾斜面32b以连接底面32a与端板30的箭头Z1方向侧的端面30a的方式形成。另外,径向外侧倾斜面32b形成为朝向箭头Z1方向,并向径向外侧倾斜的弧状或者直线状的倾斜面。凹陷部32的凹陷深度d1对应于底面32a与端面30a在旋转轴线方向位置错开的大小。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沿旋转轴线方向(箭头Z2方向)观察,端板30在周向上与突出部70邻接的位置具有从板侧接合端面31a向径向外侧凹陷的避让部33。具体而言,避让部33构成为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凹部,从旋转轴线方向的外侧观察,铁芯端面25a的一部分(铁芯端面25b的一部分)与第二焊接部60经由避让部33而露出。此外,避让部33是技术方案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一个例子。
另外,避让部33以从突出部70的周向的两侧夹持的方式配置。由此,在突出部70中,在形成第一焊接部50时,热容量被进一步减少。
如图5所示,在端板30设置有弯曲部34,其设置于比凹陷部32靠径向外侧,向旋转轴线方向外侧(离开转子铁芯20的方向)弯曲地突出。
(毂部件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毂部件40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具体而言,毂部件40由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例如通过日本工业标准规定的S25C或者S35C)构成。优选毂部件40采用碳成分较少而较容易焊接的S25C。
如图1所示,毂部件40与轴部件40a连接,以在转子铁芯20以及端板30、与轴部件40a之间传递旋转运动的方式构成。
如图8所示,毂部件40构成为具有圆筒形状,在外周面41设置有第一焊接部50以及第二焊接部60。另外,在外周面41设置有在径向上与板侧接合端面31a对置的毂侧接合端面41a。毂侧接合端面41a的一部分在形成了第一焊接部50的状态下,与板侧接合端面31a的一部分成为一体(参照图6)。即、没有毂侧接合端面41a与板侧接合端面31a的边界。此外,外周面41是技术方案的“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的一个例子。另外,毂侧接合端面41a是技术方案的“与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的一个例子。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毂部件40设置有散热部41b,其构成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的一部分,并且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朝向箭头Z1方向)共面地与毂侧接合端面41a连续地形成。
(第一焊接部的结构:端板与毂部件的焊接部分的结构)
如图5所示,第一焊接部50设置于转子100的Z方向的两侧。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焊接部50在周向上以等角度间隔分离地设置有多个。另外,如图8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焊接部50设置于供永久磁铁23配置的插入孔24的径向内侧。另外,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焊接部50的一部分以与转子铁芯20的凹部26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凸部27的至少一部分重叠的方式配置。
如图5所示,第一焊接部50从端板30的突出部70经由板侧接合端面31a以及毂侧接合端面41a而遍及毂部件40地形成。另外,由于设置于Z方向两侧的第一焊接部50同样地构成,所以以下对一方(箭头Z1方向侧的第一焊接部50)进行说明,省略另一方(箭头Z2方向侧的第一焊接部50)的说明。
如图7所示,第一焊接部50的径向剖面的形状与端板30和毂部件40被焊接时的熔融部150的形状对应。此外,第一焊接部50是指通过端板30被熔融的部分与毂部件40被熔融的部分混合之后凝固而形成的部分。即、形成第一焊接部50时产生的热影响部作为不包含在第一焊接部50的情况来进行说明。此外,热影响部构成突出部70的非熔融部71的一部分。
这里,在第一焊接部50中,端板30的熔融比例r构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详细而言,在第一焊接部50中,在毂部件40由S25C构成,端板30由SUS304构成的情况下,以SUS304的熔融比例r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构成了第一焊接部50。更优选SUS304的熔融比例r大于S25C的熔融比例。此外,在端板30由SUS309构成的情况下,优选熔融比例r是2成以上8成以下。
具体而言,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将第一焊接部50的径向剖面的端板30的熔融面积设为S1,将毂部件40的熔融面积设为S2的情况下,端板30的熔融面积S1是第一焊接部50的整体(S1+S2)的4成以上8成以下。更优选如图7的例子那样,熔融面积S1大于熔融面积S2。此外,熔融面积S1是指第一焊接部50中的比板侧接合端面31a(毂侧接合端面41a)靠径向外侧的部分的面积。另外,熔融面积S2是指第一焊接部50中的比毂侧接合端面41a(板侧接合端面31a)靠径向内侧的部分的面积。
另外,第一焊接部50被形成为朝向毂部件40侧的前端部52具有尖细的形状。另外,第一焊接部50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朝向转子铁芯20的方向(箭头Z2方向),具有端板30中的第一焊接部50的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毂侧接合端面41a)正交的方向(箭头R2方向)的宽度W11逐渐变小的部分,具有毂部件40中的第一焊接部50的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毂侧接合端面41a)正交的方向(箭头R1方向)的宽度W12逐渐变大的部分。另外,宽度W11最大的大小大于宽度W12最大的大小。另外,宽度W11最大的旋转轴线方向位置位于比宽度W12最大的旋转轴线方向位置靠突出部70突出的方向侧(箭头Z1方向侧)。
另外,在突出部70设置有第一焊接部50与非熔融部71的边界部53。例如边界部53设置于倾斜面73上。即在突出部70中的、从边界部53向径向内侧是第一焊接部50,从边界部53向径向外侧是非熔融部71。
如图8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第一焊接部50的至少一部分(端板30侧的部分)形成于在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凹部26重叠的位置。由此,难以向转子铁芯20传递热,相应地能够使突出部70的热容量变得更小,并且能够防止由形成第一焊接部50时产生的热引起的对转子铁芯20的热影响(变形/形变等)。
(第二焊接部的结构:转子铁芯与毂部件的焊接部分的结构)
如图1所示,第二焊接部60分别在转子100的Z方向的两侧设置有多个。即第二焊接部60在转子铁芯20的铁芯端面25a以及25b中,遍及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的铁芯内周面22a与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而形成。
第二焊接部60的沿着径向的剖面,朝向转子铁芯20的旋转轴线方向内侧具有尖细的形状,被形成为大致三角形形状。另外,第二焊接部60遍及多张电磁钢板21而形成。
如图2所示,多个第二焊接部60在周向上相互分离地设置。另外,第一焊接部50与第二焊接部60设置于大致相同的径向位置。另外,第二焊接部60配置于与永久磁铁23(插入孔24)彼此的周向之间对应的周向位置。另外,在两个相邻的第二焊接部60的周向之间配置有第一焊接部50。
另外,设置于转子铁芯20的铁芯端面25a的第二焊接部60从箭头Z1方向观察,被形成为经由避让部33而露出。另外,设置于转子铁芯20的铁芯端面25b的第二焊接部60从箭头Z2方向观察,被形成为经由避让部33而露出。
[转子的制造方法]
接下来,对第一实施方式的转子10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此外,图9示出了转子100的制造工序的流程图。
(准备端板以及毂部件的工序)
首先,在步骤S1(参照图9)中,准备端板30以及毂部件40。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具有在径向上与板侧接合端面31a邻接地设置,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亦即凹陷部32的底面32a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0,并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端板30。
具体而言,准备具有厚度t2的作为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优选是SUS304或者SUS309)的钢板。然后,通过由加工装置(冲压加工装置,加工中心等)进行的切削加工或者冲压加工,如图10所示,在钢板形成由倾斜面73、底面32a以及径向外侧倾斜面32b构成的凹陷部32。另外,在钢板形成贯通孔,形成内周面31(板侧接合端面31a)。由此,在钢板的径向内侧形成突出部70。
更详细而言,在钢板形成与突出部70的顶面172和凹陷部32的底面32a连续地形成、并且从顶面172朝向径向外侧(毂部件40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面73。然后,在钢板形成凹陷部32,由此在凹陷部32与板侧接合端面31a的径向之间,形成从凹陷部32的底面32a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0。
这里,顶面172作为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另外,顶面172形成第一焊接部50,由此成为顶面72。另外,通过冲压加工装置形成弯曲部34(参照图10)。
另外,如图4所示,通过冲压加工装置或者切削装置,在钢板中,在周向与突出部70邻接的位置形成从板侧接合端面31a向径向外侧凹陷的避让部33。另外,通过冲压加工装置,形成弯曲部34(参照图10),形成(准备)端板30。
另外,如图1所示,准备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毂部件40。具体而言,准备由作为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例如S25C或者S35C)构成的毂部件40。另外,准备具有外周面41的毂部件40,该外周面41以具有圆筒形状的方式形成,具有毂侧接合端面41a,并且设置有与毂侧接合端面41a共面(径向位置相同)地朝向旋转轴线方向外侧连续地形成的散热部41b(参照图6)。
(准备转子铁芯的工序)
在步骤S2中,形成(准备)转子铁芯20。具体而言,通过冲压加工装置,从带状的电磁钢板冲压出多个电磁钢板21。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线延伸的方向亦即旋转轴线方向层叠分别具有圆环形状的多个电磁钢板21。由此,形成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具有以旋转轴线C为中心的贯通孔22的圆筒形状的多个电磁钢板21。
而且,已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21彼此被焊接。具体而言,对凸部27的顶部进行热输入,由此多个电磁钢板21的凸部27熔融。而且,熔融的部分凝固,由此在凸部27形成铁芯形成焊接部28。由此,形成(准备)转子铁芯20。例如通过从热源装置200(参照图12)将高能量束(激光或者电子束)向凸部27照射来进行热输入而进行焊接。
(插入永久磁铁的工序)
在步骤S3中,将永久磁铁23插入转子铁芯20的多个插入孔24的每一个。例如使永久磁铁23相对于转子铁芯20向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由此将永久磁铁23插入插入孔24。
(配置端板的工序)
在步骤S4中,如图11所示,在转子铁芯2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部亦即铁芯端面25a以及铁芯端面25b的各个配置具有以旋转轴线C为中心的内周面31(贯通孔)的端板30。此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外侧观察,铁芯端面25a的一部分或者铁芯端面25b的一部分成为经由端板30的避让部33而露出的状态(参照图8)。另外,铁芯端面25a以及25b成为被端板30的避让部33以外的部分覆盖的状态。
(配置毂部件的工序)
在步骤S5中,如图11所示,在端板30的内周面31(板侧接合端面31a)配置毂部件40。具体而言,以将毂部件40的外周面41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而形成的内周面31(板侧接合端面31a)以及转子铁芯20的贯通孔22对置的方式配置毂部件40。例如使毂部件40、与端板30以及转子铁芯20在旋转轴线方向相对移动。
(形成第一焊接部的工序)
如图12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6中,使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端板30的突出部70以及板侧接合端面31a与毂部件40而形成第一焊接部50。例如使由作为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构成的毂部件40的一部分、与由作为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端板30的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第一焊接部50。
详细而言,通过由热源装置200对突出部7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172照射高能量束G(以下作为“射束G”),以形成从突出部70遍及毂部件40的熔融部150的方式使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使熔融后的部分凝固而形成第一焊接部50。此外,优选射束G是激光束,热源装置200是光源装置。另外,热源装置200在形成熔融部150时,进行形成小孔(keyhole)的小孔焊接。
更详细而言,通过热源装置200,以射束G的射束中心C1位于从板侧接合端面31a向径向外侧(端板30侧)偏移了距离D1(偏移量D1)的位置P1,并且射束G的照射方向F1从径向外侧朝向径向内侧(毂部件40侧)相对于旋转轴线C方向倾斜的方式,向顶面172照射射束G。例如照射方向F1被设定为相对于旋转轴线C呈15度到20度的倾斜角度。由此,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朝向转子铁芯20的方向,端板30中的熔融部150的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正交的方向的宽度W11逐渐变小,并且毂部件40中的熔融部150的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正交的方向的宽度W12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熔融部150。
这里,向与射束G的射束直径φ相比径向的宽度W21大的突出部70的顶面172照射射束G。另外,如图13所示,优选宽度W21是0.8×φ以上(更优选是2.0×φ以上)的大小。例如宽度W21是2.0×φ以上3.0φ以下的大小。
另外,宽度W21大于偏移量D1的二分之三倍(D1×3/2)的大小加上射束半径(φ/2)后的大小。即W21>(D1×3/2)+(φ/2)。由此,宽度W21能够允许射束G的照射位置(位置P1)的误差的大小,以及端板30和毂部件40的尺寸误差。例如顶面172的宽度W21与顶面72的宽度W1相同。
向作为与板侧接合端面31a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顶面172照射射束G,由此以顶面172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并朝向径向内侧(毂部件40侧)倾斜的方式,顶面172变形为顶面72。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由作为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毂部件40的一部分、与由作为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端板30的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第一焊接部50的径向剖面(参照图7)的端板30的熔融面积S1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第一焊接部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与在外周面41中的与端板30的内周面31对置的毂侧接合端面41a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41b传递被热输入到突出部70的热,由此毂部件40内的热被向散热部41b传递。
另外,如图8所示,沿旋转轴线方向观察,在突出部70与凹部26重叠的状态下,形成第一焊接部50。
(形成第二焊接部的工序)
在步骤S7中,形成第二焊接部6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旋转轴线方向外侧)转子铁芯20的铁芯端面25a或者铁芯端面25b的一部分经由避让部33而露出的状态下,使转子铁芯20与毂部件40熔融,由此形成第二焊接部60。
具体而言,使射束G向经由避让部33露出的铁芯端面25a以及25b照射。由此,第二焊接部60被形成为径向位置与第一焊接部50大致相同,且在周向夹持第一焊接部50。另外,通过形成第一焊接部50的热源装置200照射射束G。而且,转子100完成,并与定子10组合,由此完成旋转电机101。
[与第一焊接部的形成相关的比较结果]
如图13所示,对焊接没有设置突出部的端板与毂部件来形成第一焊接部的比较例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50的形成方法的比较结果进行说明。此外,比较例的第一焊接部的形成方法(特别是设定偏移量的情况)不是表示现有技术而是为了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例示的。
进行了将射束G的偏移量D1设为0(未偏移)、0.4×φ、0.8×φ、1.2×φ以及1.6×φ而形成的比较例的第一焊接部、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50的焊接部分的评价。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50,对将顶面172的宽度W21设为0.8×φ的情况和设为2.0×φ的情况进行了评价。此外,评价“○”是指确保了接合强度,没有低温破裂或者未熔敷的状态,评价“×”是指不容易确保接合强度的状态(低温破裂或者未熔敷的状态)。
评价的结果,在比较例中,在偏移量D1是0的情况下为“×”,0.4×φ的情况为“×”,0.8×φ的情况下为“○”,1.2×φ的情况下为“○”,1.6×φ的情况下为“×”。
在本实施方式的宽度W21是0.8×φ的情况下,偏移量D1是0的情况下为“○”,0.4×φ的情况下为“○”,0.8×φ的情况下为“○”,1.2×φ的情况下为“×”,1.6×φ的情况下为“×”。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宽度W21是2.0×φ的情况下,在偏移量D1是0的情况下为“○”,0.4×φ的情况下为“○”,0.8×φ的情况下为“○”,1.2×φ的情况下为“○”,1.6×φ的情况下为“×”。
比较例与本实施方式的比较的结果明确了,在比较例中,在偏移量D1是0.8×φ以上1.2×φ以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接合强度,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作为比比较例宽的范围的偏移量D1是0以上0.8×φ(W21是2.0×φ的情况下,1.2×φ)以下的情况下,能够确保接合强度。即,明确了与比较例相比,本实施方式对偏移量D1的误差(射束G的照射位置的误差或者端板30的尺寸误差)的允许范围较宽。
另外,比较本实施方式的宽度W21是0.8×φ的情况与本实施方式的宽度W21是2.0×φ的情况的结果是,2.0×φ时偏移量D1的范围更宽。即、明确了在本实施方式的宽度W21是2.0×φ时,偏移量D1的允许范围更宽。
[与第一焊接部的熔融比例相关的评价结果]
参照图14对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焊接部50中,使端板30的熔融比例r(SUS304的熔融比例r)变化来进行焊接部分的评价结果进行说明。此外,毂部件40使用由S25C构成的部件。
评价的结果,如图14所示,在熔融比例r为30%时,产生了低温破裂(“×”)。另外,明确了在熔融比例r是40%以上、80%以下的范围内,能够确保第一焊接部50的接合强度(“○”)。另外,明确了若熔融比例r是90%则成为未熔敷(“×”)。
其结果是,明确了在作为端板30使用了SUS304,作为毂部件40使用了S25C的情况下,在熔融比例r是40%以上80%以下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确保第一焊接部50的接合强度。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以下那样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使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板(30)的突出部(70)与旋转传递部件(40)而形成焊接部(50)。由此,与板(30)被熔融的部分作为不突出的面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突出部(70)(板(30)被熔融的部分)的热容量减小。其结果是,与未设置突出部(70)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30)的熔融量,所以能够增大焊接部(50)中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r)。其结果是,在焊接部(50)中,能够不易产生低温破裂,所以即使在将板(30)焊接固定在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40)的情况下,也能够确保接合强度。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预先使设置于板(30)的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突出部(70)熔融,所以能够增加焊接部(50)中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r)而不用在转子(100)的制造设备中设置供给焊接用金属丝等的装置。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转子(100)的制造设备(焊接设备)的大型化,并且能够确保旋转传递部件(40)与板(3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配置旋转传递部件(40)的工序(S5)是以旋转传递部件(40)的外径侧表面(41a)在径向上与突出部(70)的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31a)对置的方式,配置旋转传递部件(40)的工序(S5),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遍及突出部(70)的内壁面(31a)与旋转传递部件(40)的外径侧表面(41a)而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遍及突出部与旋转传递部件地直接接合,所以能够进一步确保旋转传递部件(40)与板(3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使由作为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40)的一部分、与由作为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板(30)的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使用作为旋转传递部件(40)的材料而通常使用的碳钢、作为板(30)的材料而通常使用的奥氏体系不锈钢。其结果是,不需要由特别材料形成旋转传递部件(40)以及板(30),所以能够使用具有通用性的材料,并且能够确保旋转传递部件(40)与板(3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通过向突出部(7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172)照射能量束(G),以形成从突出部(70)遍及旋转传递部件(40)的熔融部(150)的方式使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从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突出部(70)的顶面(172)开始熔融,所以与从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40)开始熔融的情况不同,能够容易增加焊接部(50)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r)。另外,照射能量束(G)由此形成焊接部(50),所以能够根据照射能量束(G)的方向,容易地控制所形成的熔融部(150)的形状。其结果是,与不是照射能量束(G)的焊接(小孔焊接)的电弧焊接不同,能够容易地控制焊接部(50)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以能量束(G)的射束中心(C1)位于从旋转传递部件(40)向径向的板(30)侧偏移的位置(P1),并且能量束(G)的照射方向从径向的板(30)侧朝向径向的旋转传递部件(40)侧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将能量束(G)向顶面(172)照射,由此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在使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从旋转传递部件(40)向板(30)侧偏移了的状态下,进行热输入,所以能够进一步增加焊接部(50)的奥氏体系材料的熔融比例(r)。另外,使能量束(G)的照射方向从径向的板(30)侧朝向径向的旋转传递部件(40)侧倾斜,由此即使在使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偏移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地从板(30)遍及旋转传递部件(40)来形成熔融部(15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朝向转子铁芯(20)的方向、板(30)中的熔融部(150)的径向的宽度(W11)逐渐变小、并且旋转传递部件(40)中的熔融部(150)的径向的宽度(W12)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熔融部(150),由此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在距转子铁芯(20)比较远的位置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30)的熔融量变大,并且能够在距转子铁芯(20)比较近的位置使板(30)的熔融量减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板(30)熔融时的热对转子铁芯(20)的影响。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向径向的宽度(W21)比能量束(G)的射束直径(φ)大的突出部(70)的顶面(172)照射能量束(G),由此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这里,认为在产生了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的误差、或者板(30)以及旋转传递部件(40)的尺寸误差的情况下,在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成为突出部(70)的顶面(172)以外的部分亦即突出部(70)的侧面时,照射部分的能量束(G)的散射或者反射增加,照射部分的功率密度降低。认为在该情况下,在照射部分中功率密度降低,由此焊接部(50)整体的熔融量减少,不容易确保旋转传递部件(40)与板(30)的接合强度。与此相对,若上述那样地构成,则即使产生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的误差或者板(30)以及旋转传递部件(40)的尺寸误差,也能够防止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离开突出部(70)的顶面(172)。其结果是,能够防止照射部分的功率密度的降低,所以能够更可靠地确保旋转传递部件(40)与板(3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准备板(30)的工序(S1)(S1)是准备具有与突出部(70)的顶面(172)以及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32a)连续地形成并且从顶面(172)朝向径向的远离旋转传递部件(40)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面(73)的板(30)的工序(S1)。这里,认为在突出部(70)的顶面(172)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32a)通过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侧面连接的情况下,在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从突出部(70)的顶面(172)向侧面偏离(移动)时,能量束(G)相对于侧面的入射角变小,侧面的能量束(G)的反射以及散射变大。与此相对,如上述那样构成,则即使在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从突出部(70)的顶面(172)偏离到倾斜面(73)的情况下,由于能量束(G)相对于倾斜面(73)的入射角的减少幅度变小,所以能够减少能量束(G)的反射以及散射。其结果是,即使产生能量束(G)的照射位置(P1)的误差或者板(30)以及旋转传递部件(40)的尺寸误差,也能够进一步防止能量束(G)的照射部分的功率密度降低的情况。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向作为与旋转轴线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顶面(172)照射能量束(G),由此以顶面(172)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且朝向径向的旋转传递部件(40)侧倾斜的方式,一边使顶面(172)变形(为72)一边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通过使顶面(172)变形,增大板(30)与旋转传递部件(40)接合的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的长度,所以能够更进一步确保板(30)与旋转传递部件(4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准备板(30)的工序(S1)是作为具有比突出部(7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t2)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t4)的部分(32),形成沿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32),由此在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31a)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32a)的凹陷部(32)的底面(32a)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70),从而准备板(30)的工序(S1)。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通过准备在旋转轴线方向具有恒定的厚度(t2)的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部件(钢板)来形成凹陷部(32),容易地形成设置有突出部(70)的板(30)。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使由作为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旋转传递部件(40)的一部分、与由作为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板(30)的突出部(70)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焊接部(50)的径向剖面的板(30)的熔融面积(S1)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使焊接部(50)难以低温破裂。该效果已被上述测定结果确认。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配置旋转传递部件(40)的工序(S5)是按照使作为向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40)而形成的旋转传递部件(40)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而形成的板(30)的内壁面(31a)对置的方式,配置旋转传递部件(40)的工序(S5),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是以向在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与外径侧表面(41)中的与内壁面(31a)对置的对置面(41a)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41b),传递被热输入到突出部(70)的热的方式,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将被传递到毂部件(40)的热导热到散热部(41b),所以能够降低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毂部(40)的焊接部(50)的熔融比例。其结果是,能够增大焊接部(50)的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的板(30)的熔融比例(r),所以能够确保板(30)与旋转传递部件(40)的接合强度。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准备板(30)的工序(S1)是准备在周向上与突出部(70)邻接的位置具有从板(30)的径向一侧的端面(31a)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33)的板(30)的工序(S1),还具备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转子铁芯(20)的方向使转子铁芯(20)的一部分(25a、25b)经由铁芯焊接用避让部(33)而露出的状态下,使转子铁芯(20)与旋转传递部件(40)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50)的工序(S6)。若这样地构成,则能够在将板(30)配置于转子铁芯(2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32a)的状态下,使转子铁芯(20)与旋转传递部件(40)焊接。其结果是,能够连续实施形成铁芯焊接部(60)的工序(S7)和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所以在形成铁芯焊接部(50)的工序(S6)之后,能够进行形成焊接部(50)的工序(S6)而不用使热源装置(200)从转子(100)(旋转传递部件(40))的附近离开。其结果是,能够防止转子(100)的制造工序的复杂化。
[变形例]
此外,应认为这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而是由技术方案示出的,而且包含与技术方案等同的含义以及范围内的全部的改变(变形例)。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将转子构成为内转子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转子构成为外转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毂部件与端板之间形成焊接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不设置毂部件,作为旋转传递部件在轴部件与端板之间形成焊接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作为构成端板的奥氏体系材料示出了不锈钢(SUS304以及SUS309),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构成端板的材料只要具有奥氏体的组织即可,端板也可以由奥氏体系的不锈钢以外的奥氏体系材料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作为构成毂部件的马氏体系材料,示出了碳钢(S25C以及S35C),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构成毂部件的材料只要具有马氏体的组织即可,毂部件也可以由马氏体系的碳钢以外的马氏体系材料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将第一焊接部的边界部设置于突出部的倾斜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5所示的第一变形例的转子300那样,也可以将第一焊接部350的边界部353设置于突出部370的顶面172上。在该情况下,突出部370的顶面172的一部分形成第一焊接部350,由此成为呈隆起的形状的顶面72,顶面172的其它部成为平坦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突出部设置30度以上60度以下的倾斜面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6所示的第二变形例的端板430那样,作为突出部470的径向外侧的侧面且作为凹陷部432的内侧面的侧面473也可以与旋转轴线方向大致平行地形成。此外,侧面473以连接顶面472与底面432a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端板形成凹陷部,由此在端板形成突出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如图17所示的第三变形例的端板530那样,也可以不形成凹陷部,而形成从端板53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530a突出的突出部570。例如,倾斜面573以连接顶面572与端面530a(具有比突出部570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的方式形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使能量束的射束中心位于从板侧接合端面向径向的端板的侧偏移了的位置的状态下,并且以使能量束的照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将能量束向顶面照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端板与毂部件沿着径向大致共面地形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不使射束中心偏移,而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照射能量束。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若使射束中心位于向端板侧偏移了的位置,则能够有效地增大端板的熔融比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使顶面在径向的宽度大于能量束的射束直径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以具有能量束的射束系以下的径向的宽度的方式构成顶面。此外,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若顶面在径向的宽度大于能量束的射束直径,则能够防止反射以及散射,所以能够高效地将能量束向突出部照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将倾斜面的径向剖面形成为直线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倾斜面也可以形成为径向剖面具有弧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毂部件设置散热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例如,在即使不在毂部件设置散热部,但通过将突出部设置于端板,而能够充分地确保第一焊接部的端板的熔融比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散热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将避让部形成为凹部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避让部只要构成为能够经由避让部焊接转子铁芯与毂部件即可,例如,避让部也可以形成为贯通孔。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形成第一焊接部的工序之后,实施形成第二焊接部的工序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形成第二焊接部的工序之后,实施形成第一焊接部的工序,也可以交替实施形成第一焊接部的工序和形成第二焊接部的工序。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在毂部件的径向外侧配置端板(在端板的径向内侧配置毂部件)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在毂部件的径向内侧配置端板(在端板的径向外侧配置毂部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示出了将本发明的板应用于端板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即也可以将本发明的板应用于端板以外的板。
附图标记的说明
20…转子铁芯
30、430、530…端板(板)
31a…板侧接合端面(内壁面)
32、432…凹陷部(具有比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
32a、432a…底面(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
33…避让部(铁芯焊接用避让部)
40…毂部件(旋转传递部件)
41a…毂侧接合端面(外径侧表面的对置面)
41b…散热部
50、350…第一焊接部(焊接部)
60…第二焊接部(铁芯焊接部)
70、370、470、570…突出部
72、172、472、572…顶面
73、573…倾斜面
100、300…转子
150…熔融部
530a…端面(具有比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

Claims (45)

1.一种转子的制造方法,所述转子具备:转子铁芯、配置在上述转子铁芯的旋转轴线方向的至少一侧的板、以及由马氏体系材料构成且焊接固定在上述板的旋转传递部件,所述转子的制造方法具备以下工序: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其中,上述板具有在径向上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邻接地设置,并从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和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并且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上述板由奥氏体系材料构成;
在准备上述板的工序之后,在比上述板靠径向的内侧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以及
在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之后,向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照射能量束,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遍及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来形成焊接部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上述突出部的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遍及上述突出部的上述内壁面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上述外径侧表面,来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碳钢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奥氏体系不锈钢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形成从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熔融部的方式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形成从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熔融部的方式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形成从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熔融部的方式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形成从上述突出部遍及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熔融部的方式使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从而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上述能量束的射束中心位于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向径向的上述板的侧偏移了的位置,并且上述能量束的照射方向从上述板侧朝向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的方式,将上述能量束向上述顶面照射,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朝向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上述板中的上述熔融部的径向的宽度逐渐变小,并且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中的上述熔融部的径向的宽度逐渐变大的方式,形成上述熔融部,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5~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径向的宽度比上述能量束的射束直径大的上述突出部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径向的宽度比上述能量束的射束直径大的上述突出部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5~8、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具有倾斜面的上述板的工序,该倾斜面与上述突出部的上述顶面和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连续形成,并且从上述顶面朝向径向的远离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具有倾斜面的上述板的工序,该倾斜面与上述突出部的上述顶面和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连续形成,并且从上述顶面朝向径向的远离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具有倾斜面的上述板的工序,该倾斜面与上述突出部的上述顶面和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连续形成,并且从上述顶面朝向径向的远离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方向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5~8、10、12、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作为与旋转轴线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上述顶面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且朝向径向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倾斜的方式,一边使上述顶面变形一边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作为与旋转轴线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上述顶面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且朝向径向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倾斜的方式,一边使上述顶面变形一边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作为与旋转轴线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上述顶面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且朝向径向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倾斜的方式,一边使上述顶面变形一边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向作为与旋转轴线正交的平坦面而形成的上述顶面照射上述能量束,由此以上述顶面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且朝向径向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侧倾斜的方式,一边使上述顶面变形一边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20.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4、15、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作为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形成向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由此在上述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的上述凹陷部的底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上述突出部,从而准备上述板的工序。
2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作为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形成向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由此在上述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的上述凹陷部的底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上述突出部,从而准备上述板的工序。
2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作为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形成向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由此在上述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的上述凹陷部的底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上述突出部,从而准备上述板的工序。
23.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作为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形成向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由此在上述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的上述凹陷部的底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上述突出部,从而准备上述板的工序。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作为具有比上述突出部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小的旋转轴线方向的宽度的部分,形成向旋转轴线方向凹陷的凹陷部,由此在上述凹陷部与径向的内侧的内壁面的径向之间,形成从作为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端面的上述凹陷部的底面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突出的上述突出部,从而准备上述板的工序。
25.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4、15、17~19、21~24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2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2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2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2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0.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使由作为上述马氏体系材料的S25C构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一部分、与由作为上述奥氏体系材料的SUS304构成的上述板的上述突出部的至少一部分熔融,由此以上述焊接部的径向剖面的上述板的熔融面积成为4成以上8成以下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1.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4、15、17~19、21~24、26~30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是以使作为沿旋转轴线方向延伸的毂部件而形成的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外径侧表面,在径向上与作为贯通孔形成的上述板的内壁面对置的方式,配置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的工序,
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是以对朝向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与上述外径侧表面中的与上述内壁面对置的对置面共面地连续形成的散热部、传递被热输入到上述突出部的热的方式,形成上述焊接部的工序。
38.根据权利要求1~8、10、12、14、15、17~19、21~24、26~30、32~37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39.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4.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4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转子的制造方法,其中,
准备上述板的工序是准备在周向上与上述突出部邻接的位置具有从上述板的径向一侧的端面向径向另一侧凹陷的铁芯焊接用避让部的上述板的工序,
还具备:在上述转子铁芯的一部分在旋转轴线方向上的远离上述转子铁芯的方向经由上述铁芯焊接用避让部露出的状态下,使上述转子铁芯与上述旋转传递部件熔融,由此形成铁芯焊接部的工序。
CN201980007430.7A 2018-01-11 2019-01-11 转子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557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02675 2018-01-11
JP2018-002675 2018-01-11
PCT/JP2019/000708 WO2019139128A1 (ja) 2018-01-11 2019-01-11 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7071A CN111557071A (zh) 2020-08-18
CN111557071B true CN111557071B (zh) 2022-07-15

Family

ID=67219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07430.7A Active CN111557071B (zh) 2018-01-11 2019-01-11 转子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6159B2 (zh)
EP (1) EP3713059B1 (zh)
JP (1) JP6923004B2 (zh)
CN (1) CN111557071B (zh)
WO (1) WO2019139128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9677A (ja) * 1999-11-02 2001-05-15 Omc Kk 回転体のレーザ溶接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12239483A (ja) * 2011-05-16 2012-12-10 Hitachi Maxell Ltd 回転軸体およびその回転軸体を含む回転刃
JP2015119557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01470A (en) * 1996-12-19 1998-09-01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Rotors with retaining cylinders and reduced harmonic field effect losses
US7221067B2 (en) * 2003-04-25 2007-05-22 Asmo, Co. Ltd. Armatur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rmature
JP5141749B2 (ja) * 2010-12-06 2013-02-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エンドプレ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回転電機のロータ
AU2011370188B2 (en) * 2011-06-09 2015-02-1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o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US9065318B2 (en) * 2013-03-14 2015-06-23 Mitsui High-Tec, Inc. Rotor cor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8148746A (ja) * 2017-03-08 2018-09-20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ロ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29677A (ja) * 1999-11-02 2001-05-15 Omc Kk 回転体のレーザ溶接方法とその装置
JP2012239483A (ja) * 2011-05-16 2012-12-10 Hitachi Maxell Ltd 回転軸体およびその回転軸体を含む回転刃
JP2015119557A (ja) * 2013-12-18 2015-06-25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用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39128A1 (ja) 2019-07-18
EP3713059B1 (en) 2023-01-04
EP3713059A1 (en) 2020-09-23
JPWO2019139128A1 (ja) 2020-11-19
US11336159B2 (en) 2022-05-17
EP3713059A4 (en) 2021-01-27
JP6923004B2 (ja) 2021-08-18
US20200295637A1 (en) 2020-09-17
CN111557071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307097B1 (ko) 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JP5126414B2 (ja) ロ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100016504A (ko) 전열판의 제조 방법 및 전열판
CN108781029B (zh) 转子的制造方法
EP2587634A2 (en) Rotor for permanent magnet type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permanent magnet type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otor
EP2600506A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tator for motor and stator for motor
WO2011037087A1 (ja) 電機子用磁芯及び磁芯の製造方法
CN111418131A (zh) 定子铁心、定子铁心的制造方法
CN111557071B (zh) 转子的制造方法
CN110431735B (zh) 芯制造方法和芯
CN112737166A (zh) 旋转电机和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JP5555792B2 (ja) モータおよびこのモ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2205444A (ja) ステータコアと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モータ
JP2023098255A (ja) 回転電機
JP2018098968A (ja) 回転電機ロ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3491058A (zh) 层叠铁芯以及层叠铁芯的制造方法
JP2019057987A (ja) ロータおよびロータの製造方法
WO2023112969A1 (ja) ステーターコア及び製造方法
CN111919360A (zh) 旋转电机用转子
JP2021044891A (ja) 電気機械の積層鉄心、電気機械、電気機械の積層鉄心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機械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24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AISIN AW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