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0470B -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 Google Patents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0470B
CN111550470B CN202010405402.5A CN202010405402A CN111550470B CN 111550470 B CN111550470 B CN 111550470B CN 202010405402 A CN202010405402 A CN 202010405402A CN 111550470 B CN111550470 B CN 1115504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control
working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54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0470A (zh
Inventor
杜辰蕊
汉京勇
王川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filed Critical Construction Machinery Branch of XCMG
Priority to CN2020104054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0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0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0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0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3/00Details of servomotor systems ; Valve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13/02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 F15B13/06Fluid distribution or supply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daptation to the control of servomotors for use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02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 F15B11/04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 F15B11/042Systems essentially incorporating special features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r actuating force of an output member f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by means in the feed line, i.e. "meter i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11/00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 F15B11/16Servomotor systems without provision for follow-up action; Circuits therefor with two or more servomo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20Fluid pressure source, e.g. accumulator or variable axial piston pump
    • F15B2211/205Systems with pumps
    • F15B2211/2053Type of pump
    • F15B2211/20538Type of pump constant capa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40Flow control
    • F15B2211/415Flow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s of the flow control means in the circuit
    • F15B2211/41572Flow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nections of the flow control means in the circuit being connected to a pressure source and an output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BSYSTEMS ACTING BY MEANS OF FLUIDS IN GENERAL; FLUID-PRESSURE ACTUATORS, e.g. SERVOMOTORS; DETAILS OF FLUID-PRESSURE SYSTE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5B2211/00Circuits for servomotor systems
    • F15B2211/40Flow control
    • F15B2211/45Control of bleed-off flow, e.g. control of bypass flow to the return l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 Operation Control Of Exca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控制阀组包括:先导逻辑阀(3.7)、电液比例阀(3.8)、液控逻辑阀(3.9)和至少两个换向阀。每个换向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腔(C1)和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中的一个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油口(P1)和所述第一出油口(O1)在所述先导逻辑阀(3.7)内部的油路通断,所述电液比例阀(3.8)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一控制电流对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中的每个换向阀对应的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的压力油流量进行独立控制。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实现多个作业单元的单独动作和速度控制。

Description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救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救援过程对抛沙灭火的需求,相关技术中有一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机动性能强的抛沙灭火车已被研发或生产。对于抛沙灭火车辆来说,其包括了多个作业单元,例如抛筒旋转马达、叶轮壳旋转马达、调节头油缸、进料调节油缸、抛筒调节油缸等。而相关技术中的控制阀组难以实现各个作业单元的单独动作和速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能够实现多个作业单元的单独动作和速度控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控制阀组,包括:
先导逻辑阀,具有用于与压力油源连通的第一进油口、用于与回油油路连通的第一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的第一控制腔和与所述第一出油口连通的第二控制腔;
电液比例阀,具有第二进油口和第二出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
液控逻辑阀,具有第三进油口和第三出油口,所述第三进油口与所述第二出油口连通,且所述液控逻辑阀还具有与所述第三进油口连通的第三控制腔和与所述第三出油口和所述第二控制腔连通的第四控制腔;
至少两个换向阀,每个换向阀均具有与所述第三出油口连通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的第一回油口,且还具有用于与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工作油口;
其中,每个换向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腔和所述第二控制腔中的一个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油口和所述第一出油口在所述先导逻辑阀内部的油路通断,所述电液比例阀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一控制电流对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中的每个换向阀对应的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的压力油流量进行独立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电比例压力控制阀,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的第四进油口、用于与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第四出油口、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的第二回油口和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的第五控制腔,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二控制电流和所述第四出油口的压力值控制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压力油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控制腔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与所述第三出油口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三出油口到所述第四控制腔的单向导通;
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第四出油口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四出油口到所述第四控制腔的单向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第一节流阀,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与所述第二控制腔的连通油路上;
第二节流阀,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第四出油口的连通油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阀块,具有阀体进油口、阀体回油口、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和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
其中,所述先导逻辑阀、所述电液比例阀、所述液控逻辑阀、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设置在所述阀块上,所述阀体进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二进油口和所述第四进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压力油源连通,所述阀体回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口、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中各个换向阀的第一回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所述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一对一地与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分别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先导逻辑阀、所述电液比例阀、所述液控逻辑阀、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以插装方式设置在所述阀块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溢流阀,具有与所述第二控制腔连通的第五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的第五出油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补油单向阀,位于所述第四出油口和所述第二回油口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二回油口到所述第四出油口的单向导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
第三节流阀,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与所述第一出油口的连通油路上。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包括:
压力油源;
回油油路;
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包括抛筒旋转马达、叶轮壳旋转马达、调节头油缸、抛筒调节油缸和进料调节油缸中的至少两个;
前述的控制阀组,分别与所述压力油源、所述回油油路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抛撒液压控制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包括散热马达;
其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电比例压力控制阀,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连通的第四进油口、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第四出油口、与所述回油油路连通的第二回油口和与所述第四出油口连通的第五控制腔;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二控制电流和所述第四出油口的压力值控制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压力油流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力油源包括定量泵。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救援车辆,包括前述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
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至少两个换向阀来分别实现各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的通断,通过电液比例阀和液控逻辑阀实现当前连通的第一作业单元的速度流量控制,以及通过先导逻辑阀实现压力油源在供应当前连通的第一作业单元时的多余压力油的卸荷,从而一方面能够实现多个作业单元的单独动作和速度控制,另一方面能够通过对多余压力油的卸荷降低系统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抛撒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控制阀组的一些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公开控制阀组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应当明白,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此外,相同或类似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本公开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不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公开的范围。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材料的组分、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
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在该词前的要素涵盖在该词后列举的要素,并不排除也涵盖其他要素的可能。“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本公开中,当描述到特定器件位于第一器件和第二器件之间时,在该特定器件与第一器件或第二器件之间可以存在居间器件,也可以不存在居间器件。当描述到特定器件连接其它器件时,该特定器件可以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不具有居间器件,也可以不与所述其它器件直接连接而具有居间器件。
本公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的含义相同,除非另外特别定义。还应当理解,在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用理想化或极度形式化的意义来解释,除非这里明确地这样定义。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如图1所示,是根据本公开抛撒液压控制系统的一些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参考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包括:压力油源2、回油油路1和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在图1中,压力油源2可包括定量泵,定量泵可通过取力器或分动箱与发动机连接,从液压油箱中吸油。定量泵可以为定量齿轮泵。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压力油源2也可以包括变量泵或其他能够提供压力油的工作油路。
回油油路1可包括液压油箱和与液压油箱连接的油路,在该油路中还可以包括过滤器等元件。对于抛撒液压控制系统来说,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可包括抛筒旋转马达4、叶轮壳旋转马达5、调节头油缸7,8(左调节头油缸7和右调节头油缸8)、抛筒调节油缸9,11(左抛筒调节油缸9和右抛筒调节油缸11)和进料调节油缸12,13(左进料调节油缸12和右进料调节油缸13)中的至少两个。
控制阀组3分别与所述压力油源2、所述回油油路1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连接。在控制阀组3与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之间可根据需要设置平衡阀。例如,在左调节头油缸7和右调节头油缸8分别与控制阀组3之间设置平衡阀6,在左抛筒调节油缸9和右抛筒调节油缸11分别与控制阀组3之间设置平衡阀10,在左进料调节油缸12和右进料调节油缸13分别与控制阀组3之间设置平衡阀14。在图1中,平衡阀6、10、14可采用双向液压锁,能够分别实现图1中的三种作业用的油缸的负载保持。
如图2所示,为根据本公开控制阀组的一些实施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包括:先导逻辑阀3.7、电液比例阀3.8、液控逻辑阀3.9和至少两个换向阀。先导逻辑阀3.7具有用于与压力油源2连通的第一进油口P1、用于与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一出油口O1、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的第一控制腔C1和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连通的第二控制腔C2。
电液比例阀3.8具有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出油口O2,所述第二进油口P2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液控逻辑阀3.9具有第三进油口P3和第三出油口O3,所述第三进油口P3与所述第二出油口O2连通,且所述液控逻辑阀3.9还具有与所述第三进油口P3连通的第三控制腔C3和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连通的第四控制腔C4;
在图2中,至少两个换向阀可包括换向阀3.12、换向阀3.13、换向阀3.14、换向阀3.15和换向阀3.16。至少两个换向阀中的每个换向阀均具有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连通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一回油口T1,且还具有用于与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工作油口。
每个换向阀的进油口均与所述第一控制腔C1和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中的一个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油口P1和所述第一出油口O1在所述先导逻辑阀3.7内部的油路通断。电液比例阀3.8能够根据接收的第一控制电流对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中的每个换向阀对应的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的压力油流量进行独立控制。
举例来说,当需要某个第一作业单元进行作业操作时,通过控制器使电液比例阀3.8的电磁铁Y1、某一换向阀的电磁铁(例如换向阀3.12的电磁铁Y3或Y4)得电,并且向电磁铁Y1施加第一电流,以便改变电液比例阀3.8的开口尺寸,从而实现流量和作业速度的独立调整。
对于抛撒液压控制系统来说,通过抛筒旋转马达、叶轮壳旋转马达、调节头油缸、抛筒调节油缸和进料调节油缸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换向阀控制以及对电液比例阀的电流控制,能够实现抛撒系统的远抛、高抛及高抛时抛射方向的改变。
液控逻辑阀3.9的第三控制腔C3与所述第三进油口P3连通,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连通。液控逻辑阀3.9可随着压力油源提供的压力和实际的负载压力的大小进行自动调整,始终使电液比例阀3.8的前后压差保持一定。这样,当施加给电液比例阀3.8的电磁铁Y1的第一控制电流一定时,能够使电液比例阀3.8的阀开口尺寸一定,且由于液控逻辑阀3.9能够保持电液比例阀3.8的前后压差,从而使得经过电液比例阀3.8的压力油流量一定,进而使得对应的第一作业单元的速度一定。这样,通过上述控制阀组的结构,不仅实现了流量和作业速度的独立调整,而且能够实现作业速度调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施加控制阀组中的电液比例阀的电磁铁的控制电流大小,实现控制阀组所控制的各马达、油缸的单独动作,并能够给各马达、油缸动作赋予指定的速度,实现各工作机构的速度要求。
在图2中,先导逻辑阀3.7的第一进油口P1与压力油源2连通,第一出油口O1与回油油路1连通,第一控制腔C1与第一进油口P1连通,第二控制腔C2与第一出油口O1和第三出油口O3连通。当某个第一作业单元进行作业操作时,第三出油口O3对应的负载压力传递给先导逻辑阀3.7的第二控制腔C2,压力油源2经由先导逻辑阀3.7的第一进油口P1与第一控制腔C1连通,这样在P压力油源>P负载+N弹簧时,使得先导逻辑阀3.7的开口尺寸发生变化,从而使压力油源2供应的多余油液能够经由先导逻辑阀3.7流回液压油箱。这里的P压力油源是指压力油源供应的压力油压力,P负载是指作业单元的负载压力,对于单一的作业单元工作时指的是该作业单元的负载压力,对于多个作业单元同时工作时指的是多个作业单元中最大的负载压力。N弹簧是指先导逻辑阀3.7的第二控制腔C2内的弹簧的预设压力。
参考图1和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还包括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的第四进油口P4、用于与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第四出油口O4、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二回油口T2和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的第五控制腔C5。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能够根据接收的第二控制电流和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压力值控制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压力油流量。
对于抛撒液压控制系统来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其可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其中,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可包括散热马达15。散热马达15可有效地实现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内的发热。而且多余油液被卸荷后可以有效地消除油液发热的情况,降低系统能量损失。配合使用定量泵(例如定量齿轮泵),则可以进一步降低系统的成本。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例如,当各个换向阀均不得电时,发动机带动定量齿轮泵从液压油箱吸油,并控制电液比例阀3.8关闭。定量齿轮泵泵出的油液经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右位驱动散热马达15,当散热马达15的工作压力升高至大于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的弹簧预设压力时,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换至左位,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的进油路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给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设置较低的弹簧预设压力,可使得散热马达15的工作压力较低。散热马达以较低速度旋转,此时散热马达15的工作压力作用于先导逻辑阀3.7有弹簧的第二控制腔C2。由于定量齿轮泵的供油压力大于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的弹簧预设压力与先导逻辑阀3.7的弹簧预设压力之和,则使得先导逻辑阀3.7切换至非弹簧端,这时定量齿轮泵所泵出的大部分油液能够经过先导逻辑阀3.7流回液压油箱。通过这样的卸荷操作可以极大节省系统能量,减少系统能量的损失。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还包括第一单向阀3.10和第二单向阀3.3。第一单向阀3.10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三出油口O3到所述第四控制腔C4的单向导通。第二单向阀3.3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四出油口O4到所述第四控制腔C4的单向导通。
由于第一单向阀3.10和第二单向阀3.3的出油口均与先导逻辑阀3.7的第二控制腔C2连通,且进油口分别与液控逻辑阀3.9的出油口和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的第四出油口O4连通,这样先导逻辑阀3.7的第二控制腔C2可以选择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和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中较大的工作压力。并且,可避免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压力与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压力之间的相互影响。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还包括第一节流阀3.11和第二节流阀3.4。第一节流阀3.11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二控制腔C2的连通油路上。第二节流阀3.4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连通油路上。第一节流阀3.11和第二节流阀3.4可采用阀体内的阻尼孔,可起到降压的作用。
参考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3还包括:溢流阀3.5、补油单向阀3.1和/或第三节流阀3.6。其中,溢流阀3.5具有与所述第二控制腔C2连通的第五进油口P5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五出油口O5。溢流阀3.5能够对控制阀组中的最高工作压力进行限制,从而实现对应用该控制阀组的液压系统的保护。
补油单向阀3.1位于所述第四出油口O4和所述第二回油口T2的连通油路上,能够实现从所述第二回油口T2到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单向导通。举例来说,当发生散热马达15的进油口的油压低于回油侧的压力时,回油油路的液压油能够经由补油单向阀3.1补充到散热马达15的进油口。
第三节流阀3.6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的连通油路上,可采用阀块内的阻尼孔实现。先导逻辑阀3.7有弹簧的第二控制腔C2的压力油能够在系统停止工作时通过第三节流阀3.6卸压,以防液压系统启动时发生冲击。
如图3所示,为根据本公开控制阀组的一些实施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阀组还包括阀块3.0。阀块3.0具有阀体进油口P、阀体回油口T、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和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F。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可包括对应于抛筒旋转马达4的第一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1,B1、对应于叶轮壳旋转马达5的第二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2,B2、对应于左调节头油缸7和右调节头油缸8的第三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3,B3、对应于左抛筒调节油缸9和右抛筒调节油缸11的第四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4,B4以及对应于左进料调节油缸12和右进料调节油缸13的第五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5,B5。
先导逻辑阀3.7、所述电液比例阀3.8、所述液控逻辑阀3.9、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设置在所述阀块3.0上。所述阀体进油口P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所述第二进油口P2和所述第四进油口P4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压力油源2连通。所述阀体回油口T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中各个换向阀的第一回油口T1和所述第二回油口T2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
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一对一地与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的工作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分别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F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
在图3中,先导逻辑阀3.7、所述电液比例阀3.8、所述液控逻辑阀3.9、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例如换向阀3.12、3.13、3.14、3.15、3.16)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可以插装方式(例如螺纹插装方式)设置在所述阀块3.0内,这样可获得更紧凑的控制阀组尺寸,且能够降低制造成本。另外,溢流阀3.5、第三节流阀3.6、第一单向阀3.10、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第二单向阀3.3和补油单向阀3.1也可以以插装方式设置在所述阀块3.0内,以便进一步提高集成性,降低制造成本。
本公开的上述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实施例可适用于各类需要进行抛撒作业的工程车辆或特种车辆,例如救援车辆。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救援车辆,包括前述任一抛撒液压控制系统的实施例。
参考前述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的任一实施例,本公开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中的至少一种:
1、实现抛撒系统的远抛、高抛及高抛时抛射方向的改变。
2、使得液控系统在压力油源的压力高于系统工作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卸荷,降低系统能量损失,且在配合定量齿轮泵使用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3、通过控制阀组控制各马达、油缸单独动作,并利用电液比例阀的电流大小控制,能够给各马达、油缸动作赋予指定的速度,实现各工作机构的速度要求。
4、通过控制阀组中的电比例压力控制阀,可保证散热马达的转速稳定且不受其它工作油缸、马达的工作影响。
至此,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为了避免遮蔽本公开的构思,没有描述本领域所公知的一些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面的描述,完全可以明白如何实施这里公开的技术方案。
虽然已经通过示例对本公开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示例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4)

1.一种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先导逻辑阀(3.7),具有用于与压力油源(2)连通的第一进油口(P1)、用于与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一出油口(O1)、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的第一控制腔(C1)和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连通的第二控制腔(C2);
电液比例阀(3.8),具有第二进油口(P2)和第二出油口(O2),所述第二进油口(P2)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
液控逻辑阀(3.9),具有第三进油口(P3)和第三出油口(O3),所述第三进油口(P3)与所述第二出油口(O2)连通,且所述液控逻辑阀(3.9)还具有与所述第三进油口(P3)连通的第三控制腔(C3)和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和所述第二控制腔(C2)连通的第四控制腔(C4);
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每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均具有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连通的进油口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一回油口(T1),且还具有用于与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工作油口;
其中,每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的进油口均与所述第二控制腔(C2)连通,以控制所述第一进油口(P1)和所述第一出油口(O1)在所述先导逻辑阀(3.7)内部的油路通断,所述电液比例阀(3.8)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一控制电流对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中的每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对应的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的压力油流量进行独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的第四进油口(P4)、用于与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第四出油口(O4)、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二回油口(T2)和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的第五控制腔(C5),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二控制电流和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压力值控制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压力油流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单向阀(3.10),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三出油口(O3)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三出油口(O3)到所述第四控制腔(C4)的单向导通;
第二单向阀(3.3),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四出油口(O4)到所述第四控制腔(C4)的单向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节流阀(3.11),位于所述第四控制腔(C4)与所述第二控制腔(C2)的连通油路上;
第二节流阀(3.4),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连通油路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阀块(3.0),具有阀体进油口(P)、阀体回油口(T)、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1,B1;A2,B2;A3,B3;A4,B4;A5,B5)和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F);
其中,所述先导逻辑阀(3.7)、所述电液比例阀(3.8)、所述液控逻辑阀(3.9)、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设置在所述阀块(3.0)上,所述阀体进油口(P)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所述第二进油口(P2)和所述第四进油口(P4)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压力油源(2)连通,所述阀体回油口(T)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中各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的第一回油口(T1)和所述第二回油口(T2)连通,且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所述至少两组第一阀体工作油口(A1,B1;A2,B2;A3,B3;A4,B4;A5,B5)一对一地与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的工作油口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分别连通,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阀体工作油口(F)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且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逻辑阀(3.7)、所述电液比例阀(3.8)、所述液控逻辑阀(3.9)、所述至少两个换向阀(3.12;3.13;3.14;3.15;3.16)和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以插装方式设置在所述阀块(3.0)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溢流阀(3.5),具有与所述第二控制腔(C2)连通的第五进油口(P5)和用于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五出油口(O5)。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补油单向阀(3.1),位于所述第四出油口(O4)和所述第二回油口(T2)的连通油路上,被配置为实现从所述第二回油口(T2)到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单向导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阀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节流阀(3.6),位于所述第二控制腔(C2)与所述第一出油口(O1)的连通油路上。
11.一种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力油源(2);
回油油路(1);
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包括抛筒旋转马达(4)、叶轮壳旋转马达(5)、调节头油缸(7,8)、抛筒调节油缸(9,11)和进料调节油缸(12,13)中的至少两个;
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控制阀组(3),分别与所述压力油源(2)、所述回油油路(1)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一作业单元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包括散热马达(15);
其中,所述控制阀组还包括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具有与所述第一进油口(P1)连通的第四进油口(P4)、用于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工作油路连通的第四出油口(O4)、与所述回油油路(1)连通的第二回油口(T2)和与所述第四出油口(O4)连通的第五控制腔(C5);所述电比例压力控制阀(3.2)被配置为根据接收的第二控制电流和所述第四出油口(O4)的压力值控制流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作业单元的压力油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油源包括定量泵。
14.一种救援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13任一所述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
CN202010405402.5A 2020-05-14 2020-05-14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Active CN111550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5402.5A CN111550470B (zh) 2020-05-14 2020-05-14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5402.5A CN111550470B (zh) 2020-05-14 2020-05-14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470A CN111550470A (zh) 2020-08-18
CN111550470B true CN111550470B (zh) 2022-03-11

Family

ID=7200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5402.5A Active CN111550470B (zh) 2020-05-14 2020-05-14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047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4284A (en) * 1979-02-02 1982-08-17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c auxiliary power steering
JP2015054102A (ja) * 2013-09-12 2015-03-23 帝国繊維株式会社 消防工作車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消防工作車
CN204677205U (zh) * 2015-05-06 2015-09-30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推进系统的控制阀组
CN205841351U (zh) * 2016-06-14 2016-12-28 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用卸荷控制阀
CN205991040U (zh) * 2015-09-02 2017-03-01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油逻辑阀的紧急降落液压系统
CN106661894A (zh) * 2014-07-15 2017-05-10 伊顿公司 实现悬臂弹跳减少以及防止液压系统中的非指令运动的方法和设备
CN108302073A (zh) * 2018-03-26 2018-07-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沙灭火车用叶轮旋转液压系统
CN109372815A (zh) * 2018-12-17 2019-02-22 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多路换向阀及双泵供油液压系统
CN110304137A (zh) * 2019-08-13 2019-10-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以及起重机
WO2019238682A1 (en) * 2018-06-13 2019-12-19 Parker Hannifin Emea S.À.R.L. A hydraulic valve arrang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3644B2 (en) * 2005-04-07 2014-07-22 Chubb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Pneumatic flow control valve for fire suppression over pressure prevention
CN102937074B (zh) * 2012-11-12 2015-06-10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连续供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登高平台消防车
CN103967858B (zh) * 2013-02-02 2017-04-05 江苏八达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双臂手轮胎式救援机械液压系统
CN203847459U (zh) * 2014-03-24 2014-09-24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平衡组阀、举升液压系统及消防车
CN110985459B (zh) * 2019-12-12 2024-04-23 圣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负载敏感泵液压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44284A (en) * 1979-02-02 1982-08-17 Zahnradfabrik Friedrichshafen, Ag. Hydraulic auxiliary power steering
JP2015054102A (ja) * 2013-09-12 2015-03-23 帝国繊維株式会社 消防工作車の制御装置および消防工作車
CN106661894A (zh) * 2014-07-15 2017-05-10 伊顿公司 实现悬臂弹跳减少以及防止液压系统中的非指令运动的方法和设备
CN204677205U (zh) * 2015-05-06 2015-09-30 秦皇岛天业通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盾构机推进系统的控制阀组
CN205991040U (zh) * 2015-09-02 2017-03-01 徐工消防安全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回油逻辑阀的紧急降落液压系统
CN205841351U (zh) * 2016-06-14 2016-12-28 湘电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电动轮自卸车用卸荷控制阀
CN108302073A (zh) * 2018-03-26 2018-07-20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抛沙灭火车用叶轮旋转液压系统
WO2019238682A1 (en) * 2018-06-13 2019-12-19 Parker Hannifin Emea S.À.R.L. A hydraulic valve arrangement
CN109372815A (zh) * 2018-12-17 2019-02-22 柳州柳工液压件有限公司 多路换向阀及双泵供油液压系统
CN110304137A (zh) * 2019-08-13 2019-10-08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液压系统以及起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0470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715402B2 (en) Hydraulic control circuit for operating a split actuator mechanical mechanism
CN101229902B (zh) 起重机液压系统液压油分配控制装置
KR101763280B1 (ko) 건설기계용 유량 제어밸브
CN104884818B (zh) 流体泵组件的比例流量控制
EP2547914B1 (en) Hydraulic valve with pressure limiter
US9528531B2 (en) Hydraulic drive apparatus for work machine
JPS6246724B2 (zh)
CN101094999A (zh) 转速受限的静液压驱动器
CN112746996B (zh) 负载敏感系统及工程起重机械
US8562307B2 (en) Pump equipment
CN111550470B (zh) 控制阀组、抛撒液压控制系统及救援车辆
CN110953197B (zh) 功率控制液压系统及起重机
EP2956676B1 (en) Variable load sense open center hybrid system
JPS595165B2 (ja) 液圧制御装置
CN112879370B (zh) 一种农具平衡调节液压阀组
CN110529584B (zh) 动力系统冷却装置
EP3470676A1 (en) Pump device
JP7200385B2 (ja) 可変容量形油圧ポンプセット及びショベル
CN212297076U (zh) 一种工程机械、正流量液压系统
JP2000266009A (ja) アクチュエータ制御装置
CN113653690A (zh) 一种可实现多种应急功能的液压控制系统及压路机
CN112681445A (zh) 回油控制系统及挖掘机
CN104763695A (zh) 液压系统、散热系统和工程机械
CN106274605B (zh) 矿用自卸车负载敏感合流液压系统
CN215908156U (zh) 一种用于转向优先系统的转向负荷传感型多路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1

Address after: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after: JIANGSU XUGONG ENGINEERING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221004 26 Tuo Lan Shan Road, Xu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XCMG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