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3687A -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3687A
CN111543687A CN202010580756.3A CN202010580756A CN111543687A CN 111543687 A CN111543687 A CN 111543687A CN 202010580756 A CN202010580756 A CN 202010580756A CN 111543687 A CN111543687 A CN 111543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n
fixedly connected
gear
protective clothing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8075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3687B (zh
Inventor
韩立涛
韩涵
段书霞
王喜卫
殷苏明
付迎坤
韩修恒
韩伟鹤
潘洪福
林建香
段玉堂
赵欣
王蓉
徐玉茵
范頔
闫钧
高文静
张丹丹
陈玮雯
柳小军
田林奇
周静
崔彬彬
陈琳
朱政辉
魏峥琦
李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du Medical Technology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Yad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Yadu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Yadu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8075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3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3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3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27/00Details of garments or of their making
    • A41D27/28Means for venti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6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9/18Radiation
    • A61L9/20Ultraviolet radi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209/00Aspects relating to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2209/10Apparatus features
    • A61L2209/11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ir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防护服内部憋闷不透气,防护服内气体不流通导致污染物转移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防护服,防护服背部有箱体,箱体内部分为上仓、中仓、下仓,上仓两侧均设置有外进气孔,上仓内设置有上百页,上百页下方设置有喷雾头,喷雾头下方设置有除水板,除水板下方设置有海绵层和UV杀菌灯,上仓底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扇并以此和中仓连通,中仓侧壁开设有内进气孔,下仓侧壁开设有内出气孔和外出气孔,内出气孔和外出气孔一侧分别设置有内百叶和若干外百叶;本发明可高效安全对实现对防护服内部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流通,使防护服具备呼吸的能力,同时能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防护服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背景技术
医用防护服,是医护人员工作防护服装,用于隔离医疗环境中的病菌、有害超细粉尘、酸性溶液、盐溶液等等。机械性质强韧,质地柔软舒适。医用防护服一般采用PP无纺布材料制成,具有质地柔软,防静电,较佳的防渗透性等特性。
而现有的防护服多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防护服密封性能好,医护人员容易感觉憋闷,不透气,护目镜出现水雾,影响视线;
2、医护人员蹲下时,防护服内产生的气体只能从脚下往上身的仅有的空隙—即颈部位置冲,有带动脸部污染物移动的危险,如污染口罩或者眼部、脸部其他地方。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防护服内部憋闷不透气,防护服内气体不流通导致污染物转移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服背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的箱体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仓、中仓、下仓,所述的上仓两侧均设置有和外界连通的外进气孔,两个所述的进气孔旁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底面的挡板,两个所述的挡板之间的上部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在上仓内侧壁的上百页,所述的上百页下方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上的喷雾头,所述的喷雾头和固定连接在中仓内的水箱相连通,喷雾头和水箱连通处设置有微型水泵,所述的喷雾头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内的若干除水板,若干所述的除水板下方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内的海绵层和UV杀菌灯,所述的上仓底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扇并以此和中仓连通,所述的中仓朝向防护服一侧壁开设有内进气孔,所述的下仓朝向防护服一侧壁开设有内出气孔,所述的下仓远离防护服一侧壁上开设有外出气孔,所述的内出气孔和外出气孔一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下仓内的若干内百叶和若干外百叶;
所述的上百页、内百叶、外百叶、UV杀菌灯、抽风扇、微型水泵均和固定连接在中仓内的控制模块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内进气孔一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中仓内的开关板,所述的开关板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齿条,所述的开关齿条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中仓内的开关齿轮,所述的开关板一侧通过中仓弹簧和中仓相连;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转动连接在中仓内的半齿轮,所述的半齿轮和固定连接在中仓内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的半齿轮旁啮合有中仓齿轮,所述的中仓齿轮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开关齿轮相连,所述的中仓齿轮通过皮带增速结构和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入轴相连;
若干所述的上百页和上仓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均套设有扭簧。
优选的,所述的半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下仓内的下仓齿轮,所述的下仓齿轮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下仓内的下大齿轮;
若干所述内百叶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内铰接杆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内的内滑轴铰接,若干所述的外百叶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外铰接杆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内的外滑轴铰接,所述的内滑轴和外滑轴下端面均为斜面;
所述的下仓底面滑动连接有双面楔形块,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两端均为斜面且可分别和内滑轴、外滑轴的下端面接触,所述的双面楔形块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条,所述的楔形块齿条旁设置有两个转动连接在下仓内的不完全齿轮,两个不完全齿轮可分别和所述的楔形块齿条啮合,两个所述的不完全齿轮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轮,两个楔形块齿轮互相啮合,所述的下中转齿轮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两个楔形块齿轮中的一个相连。
优选的,所述的除水板包括倾斜的固定连接在上仓内的中板,所述的中板较低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中板倾斜方向相反的下板并以此形成槽,每个所述的中板高的一端均位于相邻中板的低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中板高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下板平行的上板并以此形成尖顶。
优选的,若干所述的除水板一侧设置固定连接在箱体内部的集水槽,所述的集水槽下端和所述的水箱连通,若干所述的喷雾头和固定连接在箱体内的横管连通,所述的横管一端和所述的微型水泵相连通,所述的横管另一端置于集水槽内且集水槽内的液面始终高于横管。
优选的,所述的挡板和上仓侧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上仓内的活性炭条。
优选的,所述的外进气孔为倾斜孔,外进气孔朝向外界的一端低而朝向箱体内部的一端高。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服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海绵压环。
本发明针对现有装置防护服内部憋闷不透气,防护服内气体不流通导致污染物转移的问题做出改进,在防护服后设置可辅助防护服空气流通的小体积箱体,并通过箱体下仓作为中转,从而使得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可不停流通更换,从而有效防止的了防护服内不透气造成的憋闷、护目镜起雾等情况;在箱体内设置空气处理装置,有效的对进入进入防护服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而防止医务人员在防护服内被外界病菌感染;通过控制结构实现进气和出气的交替进行,同时利用气压保证外界和下仓的开闭保证防护服内部不会和外界空气直接无处理的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防护服内医务人员的安全,同时空气流通的防护服可有效防止医务人员下蹲时气流上冲,导致面部污染物转移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洁,可高效安全对实现对防护服内部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流通,使防护服具备呼吸的能力,同时能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防护服背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箱体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箱体后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箱体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仓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下仓内部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下仓剖视立体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侧面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UV光解灯灯管的排布立体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开关板及其相关结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1至图11对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结构内容,均是以说明书附图为参考。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各示例性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本发明为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1,包括防护服1,所述的防护服1为常见的防护服1,其可为后续结构提供固定基础,本发明采用的防护服1优选拉链在胸前的防护服1,便于后续设置在防护服1背部的结构不干扰防护服1的正常穿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服1背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的箱体2为中空箱体2,其厚度约10厘米,高度约60厘米,所述的箱体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仓3、中仓4、下仓5,三个仓经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部的两个隔板分隔而出,三个仓依次相邻,参考图4、图5,所述的上仓3两侧均设置有和外界连通的外进气孔6,外界空气可通过外进气孔6进入上仓3内,两个所述的外进气孔6旁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底面的挡板7,两个挡板7下端固定连接在上仓3底面,两个挡板7上端均和上仓3顶面留有空隙,两个挡板7和相邻的上仓3侧壁共同形成上通气道,使得通过外进气孔6进入上仓3内的空气均需先经过相应的上通气道,两个挡板7之间和上仓3两侧壁共同形成的处理空间用于处理进入上仓3内的空气,两个所述的挡板7之间的上部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在上仓3内侧壁的上百页8,若干上百页8在关闭时可将处理空间密封,从而阻止外界空气进入处理空间,每个上百页8远离转轴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垫,从而保证密封性,所述的上百页8下方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7上的喷雾头9,所述的喷雾头9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水箱相连通,水箱内装有消毒液,水箱上分别开设有进水孔和出水孔且进水孔和出水孔处均设置有可取下的密封塞,喷雾头9和水箱连通处设置有微型水泵10,微型水泵10可将水箱内的水压入和喷雾头9相连通的水管中并最终经喷雾头9喷出,每个挡板7上朝向处理空间一侧都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若干喷雾头9,两个挡板7上的喷雾头9相互交错设置,从而在处理空间内形成一道无缝隙的喷雾消毒水幕,从而保证对进入空气进行有效的消毒,所述的喷雾头9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若干除水板11,除水板11用于承接落下的消毒水,并防止大量消毒水进入后续结构并最终进入防护服1内,消毒水雾进入防护服1内将造成防护服1内过于潮湿,极大的影响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1的舒适感,若干所述的除水板11下方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海绵层12和UV杀菌灯13,海绵层12用于将空气中的水汽吸收,和除水板11形成双重除水结构,有效的吸附空气中的水汽,海绵层12由多层上下间隔设置在上仓3内的海绵组成,海绵可拆卸连接在两个挡板7之间,便于防护服1在使用完毕后对海绵进行除水干燥处理,以保证海绵的除水能力,UV杀菌灯13可将空气进行二次杀菌,同时通过UV杀菌灯13灯管的温度进一步出去空气内的水汽,在除水板11、多层海绵和UV杀菌灯13温度的共同作用下,保证进入防护服1的空气的干燥,UV杀菌灯13由两层UV灯管组成,上一层的若干UV灯管和下一次的若干UV灯管交错设置,从而保证对通过空气的无死角杀菌,具体参考图10,所述的上仓3底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扇14并以此和中仓4连通,抽风扇14转动可将上仓3内的空气抽入中仓4,并以此在上仓3内形成负压区从而将外界空气吸入,所述的中仓4朝向防护服1一侧壁开设有内进气孔15,所述的下仓5朝向防护服1一侧壁开设有内出气孔16,所述的下仓5远离防护服1一侧壁上开设有外出气孔17,进入上仓3内的空气经消毒杀菌后通过内进气孔15进入防护服1内,防护服1内污浊的空气密度较大下沉并在防护服1中下部,在外界空气注入防护服1内后,防护服1中下部的污浊空气通过内出气孔16进入下仓5,并最终通过外出气孔17排出外界,所述的内出气孔16和外出气孔17一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若干内百叶18和若干外百叶19,内百叶18用于关闭下仓5和防护服1之间的连通,外百叶19用于关闭下仓5和外界空气之间的连通,当内百叶18开启时,外百叶19关闭,此时经消毒的空气进入防护服1并将一部分污浊空气排出下仓5,外百叶19关闭和有效的防止外界空气直接和防护服1连通,当内百叶18关闭,外百叶19开启,下仓5和外界空气连通,使得污浊空气逸散进入外界,内百叶18和外百叶19远离转轴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密封条,从而保证密封;
所述的上百页8、内百叶18、外百叶19、UV杀菌灯13、抽风扇14、微型水泵10均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控制模块相连,控制模块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电源相连,该电源优选为可重复充电的锂电池,其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的电源,控制模块以此向相连的元器件供电;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医务人员在穿上防护服1后,通过箱体2外部的开关启动控制模块,UV杀菌灯13、微型水泵10启动,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吸气阶段:上百页8打开,内百叶18打开,外百叶19关闭,抽风扇14启动,在抽风扇14的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上通气道进入处理空间内,经消毒水水幕消毒后,经除水板11和海绵层12除水,并经UV杀菌灯13杀菌后通过内进气孔15进入防护服1,同时防护服1内污浊的空气下沉并进入下仓5中;
呼气阶段:上百页8关闭,内百页关闭,外百叶19打开,抽风扇14关闭,在上百页8的作用下,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上仓3,同时在内百叶18的作用下,下仓5和防护服1隔离,下仓5内的污浊空气逸散进入外界;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吸气阶段和呼气阶段循环交替进行,从而保证了防护服1内空气的流通,控制模块和上百页8、内百叶18、外百叶19、UV杀菌灯13、抽风扇14、微型水泵10均可以是电动元器件,控制模块可通过预先设置的程序控制其他元件,从而保证防护服1呼吸的正常进行。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考虑到箱体2尤其是上仓3空气较为潮湿,且医护人员的频繁走动会带动箱体2频繁晃动,采用电控控制本装置的运行会出现较高的故障率,且电控元件一旦损坏,维修则需要专业人员,维修成本和制造成本均过高,故本实施例提供另一种控制模块,有效的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具体的,参考图4、图5,所述的内进气孔15一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开关板20,所述的开关板20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齿条21,所述的开关齿条21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开关齿轮22,所述的开关板20一侧通过中仓弹簧23和中仓4相连开关齿轮22转动可通过开关齿条21带动开关板20滑动,当开关齿轮22和开关齿条21脱离啮合时,中仓弹簧23被压缩,开关板20处于将内进气孔15暴露;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转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半齿轮24,所述的半齿轮24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动力源相连,动力源为常见的微型电机,其也可以是其他常见的动力源,动力源可带动半齿轮24转动,参考图6,所述的半齿轮24旁啮合有中仓齿轮25,半齿轮24的中仓齿轮25转动比较大,从而保证半齿轮24转动半圈能带动中仓齿轮25转动多圈,所述的中仓齿轮25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开关齿轮22相连,具体的, 中仓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有开关驱动皮带轮,开关齿轮22同轴固定连接有开关从动皮带轮,开关驱动皮带轮和开关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从而使得中仓齿轮25转动可带动开关齿轮22同步转动,从而通过开关齿条21带动开关板20滑开,从而将内进气孔15暴露,当开关齿轮22和开关齿条21脱离啮合时,开关板20将内进气孔15完全暴露,之后在中仓弹簧23的作用下,开关齿条21在和开关齿轮22脱离啮合的位置抖动,当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脱离啮合后,在中仓弹簧23的作用下,开关板20关闭,所述的中仓齿轮25通过皮带增速结构和所述微型水泵10的输入轴相连,此处参考图6,皮带增速机构27为常见的结构,具体的,中仓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有中仓4大皮带轮,所述的微型水泵10的输出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中仓4小皮带轮,从而使得中仓齿轮25转动能带动微型水泵10的叶轮更快的转动,从而提供更大的水压,保证水幕的大面积覆盖;
若干所述的上百页8和上仓3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均套设有扭簧,每个上百页8的转轴处均设置有扭簧,从而使得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时,上百页8能保持水平关闭状态,同时,参考图4、图5,中仓齿轮25通过另一皮带传动结构同时带动两个抽风扇14的扇叶转动,具体的,两个抽风扇14的扇叶均同轴固定连接有风扇皮带轮,中仓齿轮25同轴固定连接有风扇大皮带轮,风扇大皮带轮和两个风扇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从而带动抽风扇14快速转动;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外界动力源带动半齿轮24转动,从而带动中仓齿轮25转动,进而带动两个抽风扇14转动,在风力的作用下,若干上百页8打开,同时在皮带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带动开关齿轮22转动,并通过开关齿条21带动开关板20滑动,从而将内进气孔15暴露,之后在中仓弹簧23的作用下,开关齿条21在和开关齿轮22脱离啮合的位置抖动,同时在皮带增速结构的作用下,中仓齿轮25带动微型水泵10的输入轴转动,从而带动微型水泵10工作,当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脱离啮合后,在中仓弹簧23的作用下,开关板20关闭,微型水泵10停止工作,上百页8重新闭合。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所述的半齿轮24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下仓齿轮29,所述的下仓齿轮29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下大齿轮30,半齿轮24转动可带动下仓齿轮29同步转动,从而带动下大齿轮30转动;
参考图7、图8、图9,若干所述内百叶18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内铰接杆31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内滑轴32铰接,内滑轴32上下滑动可带动相连的若干内百页开合,若干所述的外百叶19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外铰接杆33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外滑轴34铰接,外滑轴34上下滑动可带动相连的若干外百页开合,参考图9,所述的内滑轴32和外滑轴34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铰接块若干铰接块另一端均和相邻的内铰接杆31或外铰接杆33滑动连接,从而保证达到前述效果,所述的内滑轴32和外滑轴34下端面均为斜面;
所述的下仓5底面滑动连接有双面楔形块35,所述的双面楔形块35两端均为斜面且可分别和内滑轴32、外滑轴34的下端面接触,当双面楔形块35和内滑轴32的下端面接触时,内滑轴32被顶起,从而通过相连的若干内铰接杆31带动相应的若干内百叶18打开,且此时,双面楔形块35不和外滑轴34的下端面接触,而当双面楔形块35和外滑轴34的下端面接触时,外滑轴34被顶起,内滑轴32落下,从而通过相连的若干外铰接杆33带动相应的若干外百叶19打开,且此时,双面楔形块35不和内滑轴32的下端面接触,为保证内滑轴32和外滑轴34在和双面楔形块35脱离啮合后能顺利落下并带动相应的内百叶18或外百叶19闭合,可在内滑轴32、外滑轴34上端面均固定连接复位弹簧,并将两个复位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下仓5顶面,所述的双面楔形块35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条36,所述的楔形块齿条36旁设置有两个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不完全齿轮37,两个不完全齿轮37可分别和所述的楔形块齿条36啮合,两个不完全齿轮37可分别交替和楔形块齿条36啮合,从而带动楔形块齿条36往复运动,从而打动内百叶18和外百叶19交替开合,参考图8,双面楔形块35由两个倾斜面和一段平面组成,平面的作用在于将内滑轴32或外滑轴34顶起一段时间,从而保证空气能够进入下仓5内或下仓5内的空气能够逸散,需注意的是,在内百叶18开启时,不完全齿轮37和中仓齿轮25啮合,开关板20处于打开状态,两个所述的不完全齿轮37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轮38,两个楔形块齿轮38互相啮合,所述的下中转齿轮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两个楔形块齿轮38中的一个相连,具体的,参考图7,下大齿轮30同轴固定连接下驱动皮带轮,两个楔形块齿轮38中的一个同轴固定连接下从动皮带轮,下驱动皮带轮和下从动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相连,从而使得下大齿轮30转动带动楔形块齿轮38转动,并带动另一个楔形块齿轮38转动,从而使得两个不完全齿轮37以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带动双面楔形块35往复运动,下大齿轮30和下仓齿轮29的传动比可以是1:1,也可以调节其他传动比并同步调节不完全齿轮37的圆心角角度即可,使其达到下仓齿轮29旋转一种,双面楔形块35完成一个往复周期;
本实施例在具体使用时,下仓齿轮29转动,在下大齿轮30和皮带传动结构的作用下,带动两个楔形块齿轮38反向转动,从而带动通过两个不完全齿轮37反向运动,通过楔形块齿条36带动双面楔形块35往复运动,下仓齿轮29转动半周,此时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啮合,在皮带传动结构和楔形块齿轮38的作用下,不完全齿轮37带动双面楔形块35移动并将内滑轴32顶起,从而带动内百叶18打开,此时外百叶19处于关闭状态;
下仓齿轮29继续转动半周,此时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脱离啮合,在皮带传动结构和楔形块齿轮38的作用下,不完全齿轮37带动双面楔形块35移动并将外滑轴34顶起,从而带动外百叶19打开,此时内百叶18处于关闭状态。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参考图4、图5,所述的除水板11包括倾斜的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中板41,所述的中板41较低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中板41倾斜方向相反的下板42并以此形成槽,喷雾头9喷出的水雾落在中板41上并最终滑落入槽内,下板42的设置除了用于形成槽外,也可将通过的空气中的水雾拦截,每个所述的中板41高的一端均位于相邻中板41的低的一端的上方,该设置使得若干并排设置的除水板11达到竖向空间相互搭接的效果,从而有效的防止水雾直接进入下部空间内,所述的中板41高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下板42平行的上板43并以此形成尖顶,上板43的设置主要用于防止喷雾头9喷出的部分水雾直接顺着中板41的倾斜方向进入中板41的下方并最终进入下部空间,该设置可有效的阻拦该部分的水雾。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参考图9,若干所述的除水板11一侧设置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部的集水槽44,上述中板41和下板42形成的槽一侧和集水槽44连通,中板41和下板42形成的槽可向集水槽44一端倾斜,从而使得除水板11积存的水能及时的通过集水槽44回流收集,从而在上仓3内形成消毒水的循环,所述的集水槽44下端和所述的水箱连通,若干所述的喷雾头9和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的横管45连通,所述的横管45一端和所述的微型水泵10相连通,所述的横管45另一端置于集水槽44内且集水槽44内的液面始终高于横管45,该设置可使得横管45内始终存在消毒水,从而保证微型水泵10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而不会存在无水空转的情况,从而保证了微型水泵10的使用寿命,还需注意的是,在水箱的进水孔设置在集水槽44的侧壁,且进水孔高于横管45,在箱体2侧壁还开设有观察窗,用于观察集水槽44内的液位,从而保证加液换液时的液位符合要求。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挡板7和上仓3侧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上仓3内的活性炭条46,活性炭条46用于对进入上仓3内的空气进行初步除菌吸附,从而配合后续消毒水水幕、UV杀菌灯13形成多级处理净化系统,保证进入防护服1的空气的洁净。
实施例七,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外进气孔6为倾斜孔,外进气孔6朝向外界的一端低而朝向箱体2内部的一端高,参考图2、图6,该设置可有效的防止外界的异物进入箱体2内部,从而保证箱体2内部的相对洁净。
实施例八,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所述的防护服1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海绵压环,海绵压环的设置可使得防护服1在穿好之后,能在领口处起到一定的密封作用,从而防止防护服1内周期性出现的气流对面部造成影响。
本发明在具体使用时,医务人员在穿上防护服1后,通过箱体2外部的开关启动动力源,UV杀菌灯13启动,本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吸气阶段: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啮合,带动抽气扇转动,从而将上百页8冲开,同时带动微型水泵10工作,带动开关板20打开,在抽风扇14的作用下,外界空气通过上通气道进入处理空间内,经消毒水水幕消毒后,经除水板11和海绵层12除水,并经UV杀菌灯13杀菌后通过内进气孔15进入防护服1;
同时下仓齿轮29转动,在皮带传动结构和楔形块齿轮38的作用下,不完全齿轮37带动双面楔形块35移动并将内滑轴32顶起,从而带动内百叶18打开,此时外百叶19处于关闭状态,使得防护服1内污浊的空气下沉并进入下仓5中;
呼气阶段:半齿轮24和中仓齿轮25脱离啮合,抽气扇停止工作,在扭簧的作用下上百页8关闭,微型水泵10停止工作,在中仓弹簧23的作用下,开关板20回位且关闭内进气孔15;
同时下仓齿轮29继续转动,在皮带传动结构和楔形块齿轮38的作用下,不完全齿轮37带动双面楔形块35移动并将外滑轴34顶起,从而带动外百叶19打开,此时内百叶18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外界空气无法进入上仓3,同时在内百叶18的作用下,下仓5和防护服1隔离,下仓5内的污浊空气逸散进入外界。
需注意的是,本装置中的箱体2及其内部结构,均可拆卸连接在防护服1背面,在防护服1更换时可将箱体2拆下并重新安装在新的防护服1背面,实现箱体2的循环利用。
本发明针对现有装置防护服内部憋闷不透气,防护服内气体不流通导致污染物转移的问题做出改进,在防护服后设置可辅助防护服空气流通的小体积箱体,并通过箱体下仓作为中转,从而使得防护服内部的空气可不停流通更换,从而有效防止的了防护服内不透气造成的憋闷、护目镜起雾等情况;在箱体内设置空气处理装置,有效的对进入进入防护服内的空气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从而防止医务人员在防护服内被外界病菌感染;通过控制结构实现进气和出气的交替进行,同时利用气压保证外界和下仓的开闭保证防护服内部不会和外界空气直接无处理的接触,从而进一步保证了防护服内医务人员的安全,同时空气流通的防护服可有效防止医务人员下蹲时气流上冲,导致面部污染物转移的问题,本发明结构简洁,可高效安全对实现对防护服内部空气和外界空气的交换流通,使防护服具备呼吸的能力,同时能对进入的空气进行杀菌处理,实用性强。

Claims (8)

1.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包括防护服(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服(1)背部固定连接有箱体(2),所述的箱体(2)内部从上至下依次分为上仓(3)、中仓(4)、下仓(5),所述的上仓(3)两侧均设置有和外界连通的外进气孔(6),两个所述的进气孔旁均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底面的挡板(7),两个所述的挡板(7)之间的上部设置有若干转动连接在上仓(3)内侧壁的上百页(8),所述的上百页(8)下方设置有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挡板(7)上的喷雾头(9),所述的喷雾头(9)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水箱相连通,喷雾头(9)和水箱连通处设置有微型水泵(10),所述的喷雾头(9)下方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若干除水板(11),若干所述的除水板(11)下方依次设置有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海绵层(12)和UV杀菌灯(13),所述的上仓(3)底面固定连接有抽风扇(14)并以此和中仓(4)连通,所述的中仓(4)朝向防护服(1)一侧壁开设有内进气孔(15),所述的下仓(5)朝向防护服(1)一侧壁开设有内出气孔(16),所述的下仓(5)远离防护服(1)一侧壁上开设有外出气孔(17),所述的内出气孔(16)和外出气孔(17)一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若干内百叶(18)和若干外百叶(19);
所述的上百页(8)、内百叶(18)、外百叶(19)、UV杀菌灯(13)、抽风扇(14)、微型水泵(10)均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控制模块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进气孔(15)一侧设置有滑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开关板(20),所述的开关板(20)一侧固定连接有开关齿条(21),所述的开关齿条(21)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开关齿轮(22),所述的开关板(20)一侧通过中仓弹簧(23)和中仓(4)相连;
所述的控制模块包括转动连接在中仓(4)内的半齿轮(24),所述的半齿轮(24)和固定连接在中仓(4)内的动力源相连,所述的半齿轮(24)旁啮合有中仓齿轮(25),所述的中仓齿轮(25)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所述的开关齿轮(22)相连,所述的中仓齿轮(25)通过皮带增速结构和所述微型水泵(10)的输入轴相连;
若干所述的上百页(8)和上仓(3)转动连接的转轴上均套设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半齿轮(24)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下仓齿轮(29),所述的下仓齿轮(29)旁啮合有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下大齿轮(30);
若干所述内百叶(18)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内铰接杆(31)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内滑轴(32)铰接,若干所述的外百叶(19)的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外铰接杆(33)并以此和上下滑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外滑轴(34)铰接,所述的内滑轴(32)和外滑轴(34)下端面均为斜面;
所述的下仓(5)底面滑动连接有双面楔形块(35),所述的双面楔形块(35)两端均为斜面且可分别和内滑轴(32)、外滑轴(34)的下端面接触,所述的双面楔形块(35)一侧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条(36),所述的楔形块齿条(36)旁设置有两个转动连接在下仓(5)内的不完全齿轮(37),两个不完全齿轮(37)可分别和所述的楔形块齿条(36)啮合,两个所述的不完全齿轮(37)均同轴固定连接有楔形块齿轮(38),两个楔形块齿轮(38)互相啮合,所述的下中转齿轮通过皮带传动结构和两个楔形块齿轮(38)中的一个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水板(11)包括倾斜的固定连接在上仓(3)内的中板(41),所述的中板(41)较低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中板(41)倾斜方向相反的下板(42)并以此形成槽,每个所述的中板(41)高的一端均位于相邻中板(41)的低的一端的上方,所述的中板(41)高的一端一体连接有和下板(42)平行的上板(43)并以此形成尖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的除水板(11)一侧设置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部的集水槽(44),所述的集水槽(44)下端和所述的水箱连通,若干所述的喷雾头(9)和固定连接在箱体(2)内的横管(45)连通,所述的横管(45)一端和所述的微型水泵(10)相连通,所述的横管(45)另一端置于集水槽(44)内且集水槽(44)内的液面始终高于横管(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板(7)和上仓(3)侧壁之间设置有可拆卸连接在上仓(3)内的活性炭条(4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进气孔(6)为倾斜孔,外进气孔(6)朝向外界的一端低而朝向箱体(2)内部的一端高。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医用透气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服(1)领口处固定连接有海绵压环。
CN202010580756.3A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Active CN111543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56.3A CN11154368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80756.3A CN11154368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687A true CN111543687A (zh) 2020-08-18
CN111543687B CN111543687B (zh) 2021-12-14

Family

ID=71999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80756.3A Active CN111543687B (zh) 2020-06-23 2020-06-23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368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9354A (en) * 1954-01-19 1957-03-06 Borg Warn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ation heater and air-conditioner
CN2626263Y (zh) * 2003-05-28 2004-07-21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防护服
US20040226222A1 (en) * 2003-04-11 2004-11-18 Young Stephen C. Decorative shutter with hidden louver control
US20070182219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unroof apparatus
CN203189852U (zh) * 2013-01-28 2013-09-11 陈银宝 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
CN206694274U (zh) * 2016-12-14 2017-12-01 福建众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用型车间通风扇
CN109163394A (zh) * 2018-08-28 2019-01-08 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9645495U (zh) * 2018-12-24 2019-11-19 王中丽 一种呼吸重症传染病消毒装置
CN111084942A (zh) * 2020-03-02 2020-05-01 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正压防护服的净化防毒新风装置
CN111228669A (zh) * 2020-03-14 2020-06-0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使用医用防护服时的空气置换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9354A (en) * 1954-01-19 1957-03-06 Borg Warner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combination heater and air-conditioner
US20040226222A1 (en) * 2003-04-11 2004-11-18 Young Stephen C. Decorative shutter with hidden louver control
CN2626263Y (zh) * 2003-05-28 2004-07-21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防护服
US20070182219A1 (en) * 2006-02-07 2007-08-09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Sunroof apparatus
CN203189852U (zh) * 2013-01-28 2013-09-11 陈银宝 一种阀门手动减速器
CN206694274U (zh) * 2016-12-14 2017-12-01 福建众辉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实用型车间通风扇
CN109163394A (zh) * 2018-08-28 2019-01-08 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
CN209645495U (zh) * 2018-12-24 2019-11-19 王中丽 一种呼吸重症传染病消毒装置
CN111084942A (zh) * 2020-03-02 2020-05-01 皓庭(唐山)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正压防护服的净化防毒新风装置
CN111228669A (zh) * 2020-03-14 2020-06-05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一种使用医用防护服时的空气置换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687B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908214U (zh) 一种多功能洁净门
CN110107958A (zh) 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
CN210816643U (zh) 一种纺织用除尘装置
CN111543687B (zh)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CN111964184B (zh) 医院环境气体消毒通风设备
CN111657576B (zh) 一种医疗用防护服
JP4878521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KR101597324B1 (ko) 공기조화기
CN218269481U (zh) 一种手术室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CN201772569U (zh) 一种配对空气净化交换机系统
CN215929855U (zh) 空调器
CN215523629U (zh) 一种双向流新风除湿机
CN212994633U (zh) 一种医用透气防护服
CN214158132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引流装置
CN114517946A (zh) 一种传染病预防用公共卫生换气通风装置
CN211623468U (zh) 一种煤矿作业通风装置
CN211476180U (zh) 一种结核病房空气消毒装置
CN113108395A (zh) 一种调节空气湿度的装置
JP2008039324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06618081U (zh) 一种信息化室内外空气交换系统
CN1952496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570884U (zh) 一种一次性医用口罩生产用消毒杀菌装置
CN218410204U (zh) 一种暖通用高效通风装置
JP2008045823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212644875U (zh)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11

Address after: No. 66 Nanpu Yangze Road, Changyuan City,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453400

Patentee after: Yadu medical technology (Henan)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 234, Jianpu West Road, Changyuan County, Xinx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NAN YADU INDUSTRI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