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644875U -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 Google Patents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644875U
CN212644875U CN202020919645.6U CN202020919645U CN212644875U CN 212644875 U CN212644875 U CN 212644875U CN 202020919645 U CN202020919645 U CN 202020919645U CN 212644875 U CN212644875 U CN 2126448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iagnosis
medical treatment
ventilation
collection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91964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士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2091964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6448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6448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6448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它包括诊疗台,诊疗台台面中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底部与空气收集罩的顶端相连接,空气收集罩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空气排出口;诊疗台的一侧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内腔安装有排风机和过滤器,机箱侧壁上开设有污染空气进气口,污染空气进气口与污染空气排出口之间通过排气管密封连接,前壁上设置有净化空气排风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机、空气收集罩收集将诊疗台上方形成高风量的局部负压空间,高效快速地抽吸患者呼出的被污染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后排放至诊疗室内,保证了诊疗室内空气的清新,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间内环境净化通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背景技术
医院是各类疾病感染的最大风险区,各类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 2003年上半年SARS病毒的暴发流行,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后,有大量的医务工作者在诊疗过程中被感染,究其原因是诊疗空间狭小,医生与病患在近距离接触的过程中,含有病毒的空气滞留于诊疗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叉感染。
国家建筑规范制订了《传染病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在设计的总体要求上,对诊疗环境通风进行了规范要求。特别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传染病的控制,有严格的要求。虽然各地医院新建、改建了相对独立的发热门(急)诊、隔离观察室及专门病区等,按照规范建立了基本的统一要求及规定。但改造建设受客观条件限制,没有针对诊疗室防止交叉感染的专用设备,对具体诊疗空间的排风系统缺少简易方便的通风设备,实施规范难度较大,运行费用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快速高效抽吸、净化诊疗室内的局部污染空气,降低医患在小空间内近距离接触时的交叉感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它包括诊疗台,所述诊疗台的台面中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底部与空气收集罩的顶端相连接,空气收集罩为顶端敞口的倒置的锥体,空气收集罩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诊疗台台面的底部,空气收集罩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空气排出口;诊疗台的一侧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包括密闭的机箱、安装在机箱前端的排风机及安装在机箱中部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机箱的前端朝向接诊医生,机箱尾部与空气收集罩相邻近的侧壁上开设有污染空气进气口,污染空气进气口与机箱空气进口之间通过排气管密封连接;机箱的前侧壁上设置有净化空气排风口;排风机的电源按钮设置在机箱前侧壁外壁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收集罩的内腔中设置有竖直隔板,隔板的两侧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空气收集罩的内壁上,隔板的顶端与诊疗台的上表面相平齐,隔板的高度小于空气收集罩的高度,将空气收集罩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两个空腔。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安装位置靠近患者座位一侧,靠近患者一侧的通风孔面积小于靠近医生一侧的通风孔面积。
优选的,所述诊疗台的台面上设置有与诊疗台上表面相垂直的透明挡板,透明挡板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在诊疗台的台面上。
优选的,所述空气收集罩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的密度为70-100目;空气收集罩的底端铰接有底板。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包括从机箱尾部向前端依次安装的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排风机安装于中效过滤器与高效过滤器之间。
优选的,所述高效过滤器为抗菌型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的机箱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机箱前壁外侧。
优选的,所述污染空气进气口安装有朝向机箱内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优选的,所述新风排风口安装有朝向机箱外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在本实用新型中,空气收集罩由PE或不锈钢材料制作成,可设计成便于安装、移运的形状。空气收集罩与诊疗台面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以保证连接部位的密封性能。排气管为软管或者硬管,根据实际连接需要取材。排气管与污染空气排出口和污染空气进气口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以保证连接部位的气密性。
空气进化装置内的初效过滤器主要过滤5μm以上的灰尘,避免空气净化装置内部积灰污染,以延长后级过滤器的使用寿命,达到对空气的一般洁净需求。初效过滤器可以选择平板式初效过滤器、子母架可清洗初效过滤器或袋式初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滤料有聚酯合成纤维、尼龙网和活性炭等,过滤效率级别为G1、G2、G3、G4。
中效过滤器用于拦截空气中的尘埃粒子,尘埃粒子随气流作惯性移动,进入过滤介质的尘埃有较多撞击介质的机会,撞上介质就会被粘到纤维表面,从而净化空气。中效过滤器可选择袋式过滤器。
高效过滤器采用抗菌型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具有抗菌作用,阻止细菌从新风排风口进入诊疗室内。主要用于捕集0.5μ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作为本过滤系统的末端。采用超细玻璃纤维纸作滤料,胶板纸、铝箔板等材料折叠作分割板,新型聚氨酯密封胶密封,并以镀锌板、不锈钢板或铝合金型材为外框制成。
根据常规医院的诊疗室面积,排风机的风量可选定为900m3/h,按排风口的面积计算,风速为2.4米/秒,属于舒适风,局部空间换气次数1.4万次/h以上,可保证局部空间的有效换气次数。
本实用新型中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均从市场购买,选购优质的产品。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在病患进入诊疗室前,医生将透明挡板立起,在诊疗台面的通风孔上方放置一次性护理用无纺布,做好准备工作;当病患进入诊疗室后,医生开启排风机开关,排风机开始工作,诊疗台上方形成高风量的局部负压空间。在病患陈述病情、医生诊疗的过程中,夹杂着飞沫和病菌(毒)等物质的空气被抽吸至空气收集罩中,通过连接排气管进入空气进化装置中,污浊的空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后成为新风,被再次排放到诊疗室内。当一个病患诊疗结束后,医生更换一次性无纺布,以避免交叉感染。
医生在诊疗结束后开启紫外线灯或者臭氧发生器,对空气净化装置内进行灭菌消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机、空气收集罩收集将诊疗台上方形成高风量的局部负压空间,高效快速地抽吸患者呼出带有病菌(毒)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后,将新风排放至诊疗室内,保证了诊疗室内空气的清新,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在空气收集罩的空腔内设置隔板,将病患一侧的吸风口面积降低,增强了病患一侧空气的抽吸力度,能够快速减少诊疗台附近的污染空气;
(3)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净化装置内设置三级过滤器,最大限度地确保尘埃、飞沫和病菌的收集、净化,以保证诊疗室内空气的清洁度;
(4)本实用新型在空气净化装置内安装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能够定时对空气净化装置进行消杀,以保证新风的洁净度;
(5)本实用新型在空气收集罩的顶端设置不锈钢丝网,可防止大颗粒杂物进入空气收集罩内;在空气收集罩的底部设置底板,可定期清除沉淀到空气收集罩底部的杂物;
(6)本实用新型在污染空气进气口安装有朝向机箱内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新风排风口安装有朝向机箱外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构成空气流道,以防止空气的倒流,保证过滤后空气的洁净度;
(7)本实用新型在诊疗台的医生和病患之间设置透明挡板,能够病患减少在说话、咳嗽或者打喷嚏等动作中飞沫传播至医生一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图1中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空气收集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诊疗台,2、空气收集罩,3、排风管,4、空气净化装置,5、新风排风口,6、排风机开关,7、透明挡板,8、底板,9、高效过滤器,10、排风机,11、中效过滤器,12、初效过滤器,13、污染空气进气口,14、污染空气进气口,15、不锈钢丝网,16、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的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它包括诊疗台1,诊疗台1的台面中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底部与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相连接,空气收集罩2为顶端敞口的倒置的锥体,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诊疗台台面的底部,空气收集罩2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空气排出口14;诊疗台1的一侧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4,空气净化装置4包括密闭的机箱、安装在机箱前端的排风机10及安装在机箱中部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机箱的前端朝向接诊医生,机箱尾部与空气收集罩2相邻近的侧壁上开设有污染空气进气口13,污染空气进气口13与污染空气排出口14之间通过排气管3密封连接;机箱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新风排风口5;排风机10的电源按钮设置在机箱前侧壁外壁上。
空气收集罩2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两侧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空气收集罩2的内壁上,隔板16的顶端与诊疗台1的上表面相平齐,隔板16的高度小于空气收集罩2的高度,将空气收集罩2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两个空腔。隔板16的安装位置靠近患者座位一侧,靠近患者一侧的通风孔面积小于靠近医生一侧的通风孔面积。
诊疗台1的台面上设置有与诊疗台1上表面相垂直的透明挡板7,透明挡板7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在诊疗台1的台面上。
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的密度为70-100目;空气收集罩2的底端铰接有底板8。
空气净化装置4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包括从机箱尾部向前端依次安装的初效过滤器12、中效过滤器11和高效过滤器9,排风机10安装于中效过滤器11与高效过滤器9之间。高效过滤器9为抗菌型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
空气净化装置4的机箱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机箱前壁外侧。
污染空气进气口13安装有朝向机箱内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新风排风口5安装有朝向机箱外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根据常规医院的诊疗室面积和诊疗台、诊疗台面通风孔的面积大小,排风机的风量可选定为900m3/h,按排风口的面积计算,风速为2.4米/秒,属于舒适风,不会引起病患和医生的不适感,局部空间换气次数1.4万次/h以上,可保证局部空间的有效换气次数。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
在病患进入诊疗室前,医生将透明挡板7立起,在诊疗台面的通风孔上方放置一次性护理用无纺布,做好准备工作;当病患进入诊疗室后,医生开启排风机开关6,排风机10开始工作,诊疗台1上方形成高风量的局部负压空间。在病患陈述病情、医生诊疗的过程中,夹杂着飞沫和病菌(毒)等物质的空气被抽吸至空气收集罩2中,通过连接排气管3进入空气进化装置4中,污浊的空气经过空气净化装置4的净化后被排放到诊疗室内。当一个病患诊疗结束后,医生更换一次性无纺布,以避免交叉感染。
医生在诊疗结束后开启紫外线灯或者臭氧发生器,对空气净化装置4内进行灭菌消毒。
本实用新型通过排风机、空气收集罩收集将诊疗台上方形成高风量的局部负压空间,高效快速地抽吸患者呼出的带有病菌(毒)的被污染空气,通过空气净化装置进行净化后,将净化空气排放至诊疗室内,保证了诊疗室内空气的清新,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本实用新型对室内空气进行自清洁,不和室外空气产生对流,不会发生温度的剧烈变化。

Claims (10)

1.一种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它包括诊疗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台(1)的台面中部开设有通风孔,通风孔的底部与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相连接,空气收集罩(2)为顶端敞口的倒置的锥体,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在诊疗台台面的底部,空气收集罩(2)的侧壁上设置有污染空气排出口(14);诊疗台(1)的一侧放置有空气净化装置(4),空气净化装置(4)包括密闭的机箱、安装在机箱前端的排风机(10)及安装在机箱中部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机箱的前端朝向接诊医生,机箱尾部与空气收集罩(2)相邻近的侧壁上开设有污染空气进气口(13),污染空气进气口(13)与污染空气排出口(14)之间通过排气管(3)密封连接;机箱的前侧壁上设置有新风排风口(5);排风机(10)的电源按钮设置在机箱前侧壁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收集罩(2)的内腔中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的两侧边通过螺栓固定在空气收集罩(2)的内壁上,隔板(16)的顶端与诊疗台(1)的上表面相平齐,隔板(16)的高度小于空气收集罩(2)的高度,将空气收集罩(2)分割成相互连通的两个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6)的安装位置靠近患者座位一侧,靠近患者一侧的通风孔面积小于靠近医生一侧的通风孔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任一项所述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诊疗台(1)的台面上设置有与诊疗台(1)上表面相垂直的透明挡板(7),透明挡板(7)的底部通过销轴铰接在诊疗台(1)的台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收集罩(2)的顶端设置有不锈钢丝网,不锈钢丝网的密度为70-100目;空气收集罩(2)的底端铰接有底板(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的空气过滤净化机构包括从机箱尾部向前端依次安装的初效过滤器(12)、中效过滤器(11)和高效过滤器(9),排风机(10)安装于中效过滤器(11)与高效过滤器(9)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过滤器(9)为抗菌型无隔板高效空气过滤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净化装置(4)的机箱内壁上安装有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紫外线灯或臭氧发生器的控制开关安装于机箱前壁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空气进气口(13)安装有朝向机箱内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排风口(5)安装有朝向机箱外侧的单向空气导流板。
CN202020919645.6U 2020-05-27 2020-05-27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Active CN2126448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9645.6U CN212644875U (zh) 2020-05-27 2020-05-27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919645.6U CN212644875U (zh) 2020-05-27 2020-05-27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644875U true CN212644875U (zh) 2021-03-02

Family

ID=74796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919645.6U Active CN212644875U (zh) 2020-05-27 2020-05-27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6448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3444B (zh) 一种具有led紫外光触媒杀菌功能的空气净化过滤网装置
CN106247599B (zh) 一种居室新风智能净化系统
CN212644876U (zh)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移动通风诊疗设备
CN106091124A (zh) 消除空气污染的空调装置
CN212870076U (zh) 一种全热交换新风净化杀毒机
CN212644875U (zh) 防止诊疗过程医患间交叉感染的通风诊疗设备
CN112856687A (zh) 一种水平及竖向吹吸结合的空气隔离装置、系统及方法
CN208640145U (zh) 一种民用隔离床
CN212132751U (zh) 一种多重高效除菌柜
CN213237880U (zh) 一种消化内科治疗用空气净化装置
CN212566155U (zh) 一种便于更换滤网的家用空气过滤消毒装置
CN202024413U (zh) 超薄高效空气净化屏
CN210624758U (zh) 空气净化屏
CN2655083Y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2057555U (zh) 一种动态空气消毒机
CN205843003U (zh) 一种居室新风智能净化系统
CN208765121U (zh) 双流式新风净化装置
CN2578708Y (zh) 空气净化交换器
CN110631146A (zh) 一种家居用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CN214209028U (zh) 一种具有过滤装置的口腔治疗抽吸机
CN212039496U (zh) 一种便携式医用空气环境净化处理装置
CN212157449U (zh) 一种牙科气溶胶收集消毒器
CN213811041U (zh) 一种柜式空气消毒机
CN2697509Y (zh) 一种医院专用空气净化设备
CN216048241U (zh) 一种医院楼内空气净化循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