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0993A -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0993A
CN111540993A CN201911295435.2A CN201911295435A CN111540993A CN 111540993 A CN111540993 A CN 111540993A CN 201911295435 A CN201911295435 A CN 201911295435A CN 111540993 A CN111540993 A CN 1115409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 conductor
ground
line
co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54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40993B (zh
Inventor
詹大伟
陈勇利
王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filed Critical AAC Technologies Pte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54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09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09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9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409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09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PWAVEGUIDES; RESONATORS, LINES, OR OTHER DEVIC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00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 H01P3/18Waveguides; Transmission lines of the waveguide type built-up from several layers to increase operating surface, i.e. alternately conductive and dielectric layer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Printed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传输线和电子设备,所述传输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接地导体和基板层;所述基板层内设有信号传输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之间的第二接地导体,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均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区和至少一个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区之间的网格区,所述第二接地导体正对所述网格区。同时,通过在网格区与信号线之间设置第二接地导体,可在不改变信号线结构的基础上优化阻抗,有效保证了传输线的传输性能。

Description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5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及消费类电子技术的发展,对多天线技术的研究由来已久。可供传统射频同轴传输线布局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新型传输结构应运而生;针对多天线射频传输线设计,主要采用PCB平面电路或挠性电路等方式设计,常用的结构主要有微带线、共面波导线、带状线及介质集成波导等;综合终端设备空间结构,一般传输线模组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弯折,狭窄的弯折区域存在断裂风险,因此需对局部或大面积区域进行网格铜设计;网格铜结构会破坏传输线第二接地导体,导致阻抗失配,从而导致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折情况下不影响传输性能的传输线。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传输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接地导体和基板层;所述基板层内设有信号传输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之间的第二接地导体,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均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区和至少一个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区之间的网格区,所述第二接地导体正对所述网格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接地导体在信号传输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两个连接区。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传输线的正对于所述第二接地导体。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一接地导体,所述基板层夹设于在所述两个第一接地导体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二接地导体,所述两个第二接地导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区包括若干导线,若干导线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导线包括若干第一导线以及若干第二导线,所述若干第一导线以及若干第二导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线沿第一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沿第二直线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所述的传输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传输线的网格区使得传输线的伸缩性更强,减少了传输线弯折断裂的风险。同时,通过在网格区与信号传输线之间设置第二接地导体,可在不改变信号传输线结构的基础上优化阻抗,有效保证了传输线的传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线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线的立体组装图;
图4是图3中A范围的放大图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范围内网格区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反射系数的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传输系数的曲线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阻抗的曲线图。
附图说明:1、第一接地导体;10、连接区;11、网格区;1211、第一导线;1212、第二导线;2、基板层;21、信号传输线;22、基板;3、第二接地导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个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在终端设备中布设天线时,需要通过传输线电连接天线和终端设备的信号处理单元。对此,通过本传输线,可在终端设备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有效的传输布局。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
请参看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线立体分解图,所述传输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接地导体1和基板层2;所述基板层2内设有信号传输线21以及设于所述信号传输线21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1之间的第二接地导体3,所述第二接地导体3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传输线21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1的宽度;所述第一接地导体1均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区10和至少一个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区10之间的网格区11,所述第二接地导体3的正对所述网格区11。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包括第一接地导体1、传输层2以及第二接地导体3,第一接地导体1由连接区10和网格区11组成;第一接地导体1与地连接。请参看图5,基板层2包括基板22以及埋设于所述基板22内的信号传输线21和第二接地导体3,第一接地导体1附着于基板22的表面。第一接地导体1、第二接地导体3、信号传输线21之间均间隔设置。第一接地导体1的网格区11为包括多个网孔的网格结构,利用网格的伸缩性,能使传输线更易弯折,且不易弯折断裂。第二接地导体3为与第一接地导体1的材质一样的导电材质,第二接地导体3的一侧附着于网格区11,实现接地;可以理解的,网格区11因是网格结构电连接,接地不充分,存在阻抗失配问题,通过在信号传输线21以及网格区11之间设置第二接地导体3,增大参考地面积,优化信号线2阻抗。同时,第二接地导体3垂直于信号传输方向的两端宽度小于网格区11的宽度,减少对网格区11伸缩性的影响。
优选的,第二接地导体3在信号传输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电连接两个连接区10,使第二接地导体3与第一接地导体1的接地电位更一致。具体的,第二接地导体3的两端可与连接区10通过金属化通孔与连接区10电连接。可以理解的,为了使第二接地导体3能够与两个连接区10电连接,第二接地导体3的信号传输方向的长度大于网格区11在信号传输方向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一接地导体1,所述基板层2夹设于所述两个第一接地导体1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一接地导体1以及一个第二接地导体3,第一接地导体1的边缘对齐,将第二接地导体3以及基板层2结构夹设在中间。具体的,两个第一接地导体1的各个网格区11相对设置,第二接地导体3与基板层2位于两网格区11之间。可以理解的,第二接地导体3仅设置于基板层2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二接地导体3;所述信号线2夹设在所述第二接地导体3之间。
请参看图2,本发明公开了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线,与第一实施例的传输线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二接地导体3,信号传输线21设置在两第二接地导体3之间,两第一接地导体1边缘对齐,将两第二接地导体3夹设在中间。具体的,第二接地导体3与信号传输线21夹设在两网格区11之间,由两第二接地导体3优化两网格区11之间信号线2的阻抗。可以理解的,两第二接地导体3分别与临近的网格区11电连接,两第二接地导体3的两端也分别与相邻的第一接地导体1的连接区10电连接,稳定第二接地导体3,使阻抗匹配优化效果更佳。
优选的,所述网格区11包括若干导线,若干导线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
具体的,请参看图3-4,网格区11为传输线在终端设备中的弯折区域,为减少弯折造成传输线的断裂,网格区11由若干导线交叉设置,形成多个网格结构,减少传输线弯折对网格区11的拉扯力,减小断裂的风险。网格区11的网格可以为棱形、长方形、三角形或者六角形等具备伸缩性的网孔,对此本发明对此并不限制。
优选的,所述若干导线包括若干第一导线1211以及若干第二导线1212,所述若干第一导线1211以及若干第二导线1212交叉设置,以形成网孔结构所述第一导线1211沿第一直线L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线1212沿第二直线L2平行设置。
本实施例中,若干沿第一直线L1延伸的第一导线1211与若干第二直线L2延伸的第二导线1212相交设置,且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相交的夹角为90度。传输线的弯折区12设置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弯折处,通过网孔的伸缩性,减少弯折区12的断裂风险,保证了传输线的性能完好。第一直线L1与第二直线L2垂直,在进行大批量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更加方便生产。
如图6所示,对比使用本发明传输线前的终端设备的反射系数曲线S1和使用本发明传输线后的终端设备的反射系数曲线S2可见,使用本发明的传输线能够有效降低传输过程中的回波损耗,以提高终端设备的射频性能。
如图7所示,对比终端设备使用本发明传输线前的传输系数曲线S4和使用本发明传输线后的传输系数曲线S3曲线图可见,使用本发明的传输线后的插入损耗性能更优。
如图8所述,对比终端设备使用的网格区11增加第二接地导体3之前的阻抗曲线S5以及增加第二接地导体3之后的阻抗曲线S6可见,使用增加第二接地导体3后的网格区11阻抗明显得到改善。
上述实施例中,在传输线的网格区11使得传输线的伸缩性更强,减少了传输线弯折断裂的风险。同时,通过在网格区11与信号线2之间设置第二接地导体3,可在不改变信号传输线21结构的基础上优化阻抗,有效保证了传输线的传输性能。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接地导体和基板层;所述基板层内设有信号传输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和所述信号传输线之间的第二接地导体,所述第二接地导体的宽度大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宽度且小于所述第一接地导体的宽度;所述第一接地导体均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区和至少一个夹设于两个所述连接区之间的网格区,所述第二接地导体正对所述网格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地导体在信号传输方向上的两端分别电连接所述两个连接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传输线的正对于所述第二接地导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一接地导体,所述基板层夹设于在所述两个第一接地导体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线包括两个第二接地导体,所述两个第二接地导体分别设置在所述信号传输线的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区包括若干导线,若干导线交叉设置,以形成网格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导线包括若干第一导线以及若干第二导线,所述若干第一导线以及若干第二导线交叉设置,且所述第一导线沿第一直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导线沿第二直线平行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输线,其特征在于,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垂直。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传输线。
CN201911295435.2A 2019-12-16 2019-12-16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409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435.2A CN111540993B (zh) 2019-12-16 2019-12-16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5435.2A CN111540993B (zh) 2019-12-16 2019-12-16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993A true CN111540993A (zh) 2020-08-14
CN111540993B CN111540993B (zh) 2022-01-11

Family

ID=71976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5435.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1540993B (zh) 2019-12-16 2019-12-16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099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517A (zh) * 1996-03-25 1999-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向非固态阻抗受控的参考平面
CN1964595A (zh) * 2006-11-27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电容及应用匹配电容的印制线路板及阻抗匹配装置
CN101022696A (zh) * 2006-02-16 2007-08-22 华通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网状接地面的多层电路板特性阻抗控制方法及结构
JP2011029344A (ja) * 2009-07-23 2011-02-10 Molex Inc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CN105393645A (zh) * 2014-06-16 2016-03-09 日本梅克特隆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US20180270947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Advanced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Attenu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08633165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易鼎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的信号抗衰减屏蔽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21517A (zh) * 1996-03-25 1999-06-30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双向非固态阻抗受控的参考平面
CN101022696A (zh) * 2006-02-16 2007-08-22 华通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具网状接地面的多层电路板特性阻抗控制方法及结构
CN1964595A (zh) * 2006-11-27 2007-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匹配电容及应用匹配电容的印制线路板及阻抗匹配装置
JP2011029344A (ja) * 2009-07-23 2011-02-10 Molex Inc 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
CN105393645A (zh) * 2014-06-16 2016-03-09 日本梅克特隆株式会社 柔性印刷电路板和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制造方法
US20180270947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Advanced Flexible Circuits Co., Ltd. Attenuation reduction structure for flexible circuit board
CN108633165A (zh) * 2017-03-17 2018-10-09 易鼎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电路板的信号抗衰减屏蔽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乘顺: "传输线阻抗匹配模型及精确计算", 《通信技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0993B (zh) 2022-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12750B2 (en) High frequency band pass filter with coupled surface mount transition
US9935352B2 (en) Composite transmission li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3982511B2 (ja) フラット型ケーブル製造方法
US7330161B2 (en) Antenna, radio device, method of designing antenna, and method of measuring operating frequency of antenna
US9070490B2 (en) Flat cabl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960485B2 (en) Antenna device using EBG structur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radar device
CN102484312B (zh) 天线模块
US10079417B2 (en) High-frequency transmission li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03588709U (zh) 扁平电缆及电子设备
WO2006120996A1 (ja) Rfidタグ
CN104798248A (zh) 传输线路及电子设备
CN109818141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CN111540993B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CN111430863A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CN111430864B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US11211692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12215B (zh) 天線結構及通訊裝置
WO2021119943A1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CN111295039A (zh) 一种线路板及电子设备
CN217035978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WO2021119942A1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CN205211905U (zh) 传输线路
WO2021119934A1 (zh) 传输线以及终端设备
TWI727251B (zh) 射頻裝置及其射頻構件
CN212366219U (zh) 指向性天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