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5264B -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5264B
CN111535264B CN202010357112.8A CN202010357112A CN111535264B CN 111535264 B CN111535264 B CN 111535264B CN 202010357112 A CN202010357112 A CN 202010357112A CN 111535264 B CN111535264 B CN 111535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adjusting seat
adjusting
working surfac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711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5264A (zh
Inventor
汤杰
佟斯翰
王哲晓
肖波
任成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CEC Scimee Sci and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711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5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5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5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26Vertical-lift gates
    • E02B7/34Flash- boards for vertical-lift g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7/00Barrages or weirs; Layout, construction, methods of, or devices for, making same
    • E02B7/20Movable barrages; Lock or dry-dock gates
    • E02B7/54Sealings for g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ar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包括动力部件、密封框架及堰门板,堰门板包括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密封框架包括第一密封部件及接触第二工作面的第二密封部件,第一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一工作面调节,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二工作面调节,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在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形成U形密封,动力部件与堰门板相连,堰门板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本升降式堰门系统,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开启/关闭堰门板,不仅安装简单、维护方便,而且采用多级或多级多层密封结构,密封可调节,密封性能好,可以确保在确保密封良好、稳定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给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安装和维护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堰门是水力系统中的常见水力设施,在排水系统中,向下开启的堰门因占地小、可断电开启、密封可靠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然而,目前常用的向下开启的堰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存在一些不足,例如,1、现有的向下开启的堰门,通常存在安装复杂、施工周期长、以及后期维护麻烦等问题,导致成本大大增加,2、现有的向下开启的堰门,通常采用转动的方式实现开启和关闭,在这个过程中,对密封部件的要求较高,且密封部件的更换比较频繁,非常容易出现漏水等密封问题,3、由于密封部件需要具有一定的压缩量(或与堰门之间具有一定的压力)才能实现密封,且所述压缩量通常具有设计上的要求,当实际压缩量达不到所设定的压缩量时,密封不严,容易泄漏,当实际压缩量超过所设定的压缩量时,密封部件易磨损、使用寿命更短,甚至会影响堰门的正常开/关,而现有堰门中的密封部件,不便于安装,且不便于调节位置,从而使得密封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不仅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而且密封可调,可以确保整个升降式堰门系统实现良好、稳定的密封。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易安装和维护的升降式堰门系统,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包括动力部件、密封框架及设置于所述密封框架的堰门板,所述堰门板包括面向上游的第一工作面和面向下游的第二工作面,所述密封框架包括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的第一密封部件及接触所述第二工作面的第二密封部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一工作面调节,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二工作面调节,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用于在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形成U形密封,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堰门板相连,堰门板用于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在本方案中,利用动力部件驱动堰门板竖直上升,以改变堰门板的拦截高度,以便通过竖直升降的方式开启/关闭堰门板,相对于现有向下开启的堰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而且由于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调节堰门板的拦截高度,更适用于矩形结构的构筑物,从而可以简化土建结构及施工难度,并且不会有排水阻碍;此外,本升降式堰门系统,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调,方便工作人员控制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压缩量,使得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实际压缩量达到所设定的值,不仅更有利于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安装和后期维护,而且可以确保整个升降式堰门系统实现良好、稳定的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包括一根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为U形结构,
或,包括多根密封条,所述多根密封条共同围成U形结构。以便在密封框架的两侧及下端形成密封,从而可以在堰门板的第一工作面及第二工作面形成U形的密封,避免水从堰门板的侧面及下端泄漏。
本发明第二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便于调节密封部件的位置,以便密封部件可以始终压紧堰门板,以确保堰门板与密封部件之间始终保持良好、可靠的密封,一种方案中,所述密封框架包括固定座、第一调节座以及第二调节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堰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以便在安装升降式堰门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座的位置,使得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堰门板可以方便、顺利地安装进第一调节座与第二调节座之间;而当堰门板安装到位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座的位置,使得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并可以压紧对应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而在使用过程中,当第一密封部件或第二密封部件发生磨损,密封部件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之间出现间隙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调节对应调节座的位置,实现对第一密封部件或第二密封部件位置的调节,从而确保始终密封良好。
另一种方案中,所述密封框架包括两个固定座、第一调节座以及第二调节座,所述两个固定座分别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两个固定座,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堰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本方案与上述方案的区别在于,本方案通过两个固定座分别实现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的固定,即,在对应堰门板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的位置处分别设置独立的固定座,并分别利用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对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进行密封,不仅密封效果好,而且安装拆卸方便、便于后期维护。
为实现调节座的位置可调,优选的,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至少有一个是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或第二工作,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调节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条形孔,可以方便地改变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密封部件位置的目的,更便于本升降式堰门系统的安装、调节和后期维护。
为缓解密封条上的受力,尤其是改善第二密封部件(第二密封部件位于堰门板的下游)的受力情况,减少磨损,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调节座设置有密封组件,或,所述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均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条和限位板,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并位于所述密封凸起的一侧,压条用于使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与第一调节座或第二调节座相接触,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压条上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一侧,密封凸起高出所述限位板,且密封凸起和限位板用于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在本方案中,虽然密封凸起和限位板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但二者的功能不同,密封凸起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的接触,属于弹性接触,主要起到压力密封的效果;而限位板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的接触,属于刚性接触,主要起到承力的作用,即,来自于堰门板的压力可以通过限位板传递到所述调节座,并经由调节座和固定座传递到安装基础,避免来自于堰门板的压力全部直接作用在密封条上,从而可以改善密封条的受力情况,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为与密封条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压条和/或限位板为U形结构。以便与U形结构的密封条或密封条组合相适配。
为方便局部微调密封条,从而更方便的调节密封条的压缩量,使得密封条可以与堰门板紧密接触,进一步的,还包括微调机构,所述微调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及设置于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密封面。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调节密封凸起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压力,从而达到局部微调密封条压缩量的目的,加强密封效果,尤其是在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磨损情况,方便、有效地调节密封条的压缩量,从而改变密封凸起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压力,以便在尽量减少磨损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密封。
为防止调节螺钉松动,进一步的,所述微调机构还包括用于防止调节螺钉松动的防松部件,所述防松部件采用的是防松螺母,所述防松螺母分别固定于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并分别与所述螺纹孔共轴。以便调节螺钉可以通过防松螺母旋入所述螺纹孔内,从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为对密封框架起到保护作用,进一步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和第一调节座,并与固定座及第一调节座一起围成管状结构,
和/或,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和第二调节座,并与固定座及第二调节座一起围成管状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水中的杂物进入密封框架内。
为与密封部件相适配,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U形结构,用于连接安装基础,以支撑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为U形结构,且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采用U形结构的固定支架和调节座,以便与密封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更有利于对堰门板进行密封和支撑。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用于连接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包括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所述第一承力板和第三承力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承力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承力板垂直,所述密封组件和/或微调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力板,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力板,所述第三承力板用于连接盖板,所述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架为一体成型构件,或通过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为一体成型构件,或分别通过第二承力板与第一承力板及第三承力板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以便固定支架、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的成型。
本发明第三方面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密封框架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不影响对密封条位置的调节,为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之间,和/或固定座与第二调节座之间还倾斜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承力。采用倾斜的方式将支撑板设置于调节座与固定座之间,一方面,来自调节座的压力可以通过支撑板传递到固定座,达到增强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支撑板是倾斜设置的,在需要调节调节座的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将倾斜设置支撑板拆卸下来,以便不影响调节座的位置调节,而当调节座调节到不同位置处后,支撑板依旧可以倾斜安装于调节座与固定座之间,只是倾斜的角度有适当改变而已,同样也能继续发挥承力的功能。
为防止支撑板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动而失效,进一步的,对所述调节座、第一固定座及第二固定座上用于接触所述支撑板的面进行防滑处理;
或,所述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和/或所述固定座与第二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卡入所示卡槽中,并使支撑板保持倾斜;
或,所述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和/或所述固定座与第二调节座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条形孔,通过螺栓或螺钉实现螺纹孔与条形孔的可拆卸连接。采用这些方式,可以有效约束支撑板的两端,使得在受力情况下,支撑板不会发生移动,从而避免支撑板失效。
优选的,所述动力部件固定于所述安装基础,所述动力部件为液压缸或气压缸,动力部件通过柔性传功部件与堰门板相连,且所述柔性传功部件绕过设置于所述安装基础的滑轮,以改变传动方向。从而使得动力部件可以水平安装于安装基础的上部,避免接触流道内的水,可以在干燥的环境中工作,不会受到水中的颗粒物等杂物的影响,性能更加可靠,寿命长。
优选的,所述柔性传功部件为钢丝或链条。
基于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构建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所述安装基础;
步骤2、将所述密封框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基础;
步骤3、调节密封框架中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位置,使第一调节座与第二调节座之间的间距大于堰门板的厚度;
步骤4、将堰门板装入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并使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对应堰门板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
步骤5、调节密封框架中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位置,使得限位板与堰门板的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相接触,并拧紧调节螺栓;
步骤6、将所述支撑板倾斜安装于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之间;
步骤7、利用调节螺钉调节密封条的压缩量,使得密封条的实际压缩量达到所设定的值;
步骤8、安装所述盖板。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堰门板的装配,而且精确的调节了密封条的压缩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更便于后期调节和维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易安装和维护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升降式堰门系统,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开启/关闭堰门板,相对于现有向下开启的堰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非常便于安装和后期维护,而且由于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调节堰门板的拦截高度,更适用于矩形结构的构筑物,从而可以简化土建结构及施工难度,并且不会有排水阻碍。
2、本升降式堰门系统,安装简单,不需要二次浇筑,简化施工过程,缩短施工时间。
3、本升降式堰门系统,采用多级或多级多层密封结构,密封可调节,密封性能好,可以确保整个升降式堰门系统实现良好、稳定的密封。
4、本升降式堰门系统,维护方便,可以在不取出堰门板的情况下对密封条进行维护或更换,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
图4为图2的A-A视图。
图5为图4的B-B视图。
图6为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II。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中,设置一根密封条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中,设置两根密封条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中,支撑板的一种安装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
安装基础100、流道101、安装槽102、内部凹槽103、
堰门板200、第一工作面201、第二工作面202、密封框架203、
动力部件300、柔性传功部件301、滑轮302、滑轮架303、
固定座400、第一调节座401、第二调节座402、第一连接孔403、第二连接孔404、调节螺栓405、密封条406、密封凸起407、压条408、限位板409、螺纹孔410、调节螺钉411、防松螺母412、固定支架413、连接片414、
支撑板600、条形孔601、螺栓602、
盖板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8,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易安装和维护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包括动力部件300、竖直设置的密封框架203以及设置于所述密封框架203的堰门板200,密封框架203既用于为堰门板200提供密封,又用于支撑堰门板200,以使堰门板200不会在水流压力或水流冲击的作用下沿水流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堰门板200可以采用现有的堰门板200,作为举例,所述堰门板200包括面向上游的第一工作面201和面向下游的第二工作面202,所述密封框架203包括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201的第一密封部件及接触所述第二工作面202的第二密封部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一工作面201调节,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二工作面202调节,以便使得密封部件具有所设定的压缩量,从而可以在密封框架203与堰门板200之间形成良好的密封;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用于在第一工作面201和第二工作面202形成U形密封,以防止水流从堰门板200的两侧或底部泄漏;所述动力部件300与所述堰门板200相连,堰门板200用于在动力部件300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从而提高堰门板200的拦截高度,以便截流;堰门板200还用于在所述动力部件300的配合下,利用自身的重力沿竖直方向下降,从而降低堰门板200的高度,以便排水;本升降式堰门系统,采用竖直升降的方式开启/关闭堰门板200,且密封条406的位置可调,方便工作人员控制密封部件的压缩量,使得密封部件的实际压缩量达到所设定的值,不仅更有利于密封部件的安装和后期维护,而且可以确保整个升降式堰门系统实现良好、稳定的密封。
可以理解,当堰门板200采用平板形结构时,所述第一工作面201与第二工作面202相互平行,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堰门板200的表面可以采用不锈钢制成,堰门板200内部浇筑有混凝土,以便增加堰门板200的重量,使得其自重可以在不受动力部件300拉力的情况下,克服其所受的摩擦力而自行向下移动,从而可以改变截流高度、甚至完全开启。
为便于说明,如图1-图5所示,还包括安装基础100,如图所示,所述安装基础100包括流道101、用于安装所述密封框架203的安装槽102以及用于容纳堰门板200的内部凹槽103,所述安装槽102可以采用U形结构,而所述内部凹槽103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02的正下方,并与所述安装槽102相连通,以便为堰门板200的升降提供空间;所述密封框架203分别安装于所述安装基础100,所述安装基础100可以为土建基础和/或钢结构基础,安装基础100主要用于固定和支撑密封框架203,从而达到为堰门板200提供稳定支撑的目的。
为实现U形密封,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包括一根密封条406,所述密封条406可以为U形结构,即密封条406可以是整体的U形结构,如图4及图7所示;作为另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可以分别包括多根密封条406,所述多根密封条406共同围成U形结构,以便在密封框架203的两侧及下端形成U形密封,从而可以在堰门板200的第一工作面201及第二工作面202形成U形的密封,避免水从堰门板200的侧面及下端泄漏。
密封框架203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2、图3、图5及图6所示,所述密封框架203包括第一调节座401、第二调节座402以及两个固定座400,其中,所述两个固定座400分别用于连接安装基础100,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两个固定座400,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相对于固定座400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所述堰门板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以便在安装升降式堰门系统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座401或第二调节座402的位置,使得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距离增大,使得堰门板200可以方便、顺利地安装进第一调节座401与第二调节座402之间;而当堰门板200安装到位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调节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的位置,使得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少,并可以压紧对应的第一工作面201和第二工作面202,从而实现良好的密封;而在使用过程中,当密封条406发生磨损,密封条406与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之间出现间隙时,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实现对密封条406位置的调节,使得密封条406可以达到所设定的压缩量,确保达到所设定的密封效果;而当需要更换密封条406时,可以在不取出堰门板200的情况下对密封条406进行维护或更换,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
为使得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的位置可调,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相对于固定座400的位置可调,所述固定座400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03,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及第二调节座402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04,所述第一连接孔403与第二连接孔404中至少有一个是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01和/或第二工作,第一连接孔403与第二连接孔404通过调节螺栓405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如图3及图6所示,通过设置条形孔,可以方便地改变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400的位置,从而达到调节密封条406位置及压缩量的目的,更便于本升降式堰门系统的安装、调节和后期维护。
为实现更好的密封,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调节座401与固定座400的接触面之间,和/或第二调节座402与固定座400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密封胶或橡胶板,以便实现调节座与固定座400之间的密封;固定座400可以通过与安装基础100中的预埋件连接或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用锚栓紧固的方式固定于安装基础100,固定座400与安装基础100之间可以通过密封胶或橡胶板等方式进行密封,这里不再赘述。
密封条406可以采用粘贴的方式固定于调节座(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也可以通过螺栓、螺钉等部件固定于调节座,当由于堰门板200的第一工作面201和第二工作面202分别与对应的密封部件紧密接触,而在堰门板200截流的工作过程中,上游流体会对堰门板200产生很大的压力,且该压力垂直于堰门板200的第一工作面201和/或第二工作面202,从而会导致与第二工作面202相接触的第二密封部件的压缩量会大大增加,导致密封条406的磨损加剧,降低使用寿命,为解决这个问题,本升降式堰门系统中,所述第二调节座402设置有密封组件,或,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及第二调节座402均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条408和限位板409,如图2、图3及图6所示,所述密封条406包括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设置有密封凸起407,所述压条408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并位于所述密封凸起407的一侧,压条408用于使密封条406的第二密封面与第一调节座401或第二调节座402紧密接触,以便形成密封,如图2、图3及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条408、限位板409以及密封条406通过螺栓或螺钉固定于第一调节座401或第二调节座402;
所述限位板409设置于所述压条408上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一侧,限位板409、压条408以及密封条406通过螺栓固定于调节座,并使所述第二密封面与调节座相接触,如图所示,密封凸起407高出所述限位板409,在进行安装时,密封凸起407和限位板409分别用于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密封凸起407和限位板409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但二者的功能不同,密封凸起407与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的接触,属于弹性接触,主要起到压力密封的效果,并可以通过调节调节座的位置达到调节密封条406压缩量的目的;而限位板409与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的接触,属于刚性接触,主要起到承力的作用,即,来自于堰门板200的压力可以通过限位板409传递到所述调节座,并经由调节座和固定座400传递到安装基础100,避免来自于堰门板200的压力全部直接作用在密封条406上,从而可以改善密封条406的受力情况,减少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板409可以优先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与不锈钢材料摩擦系数小的塑料制成,这里不再赘述。
为与密封条406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压条408和/或限位板409可以为U形结构。以便与U形结构的密封条406或密封条406组合相适配;为便于获得压缩量,如图7或图8所示,在本实例中,密封条406的密封凸起407内设置有通孔,不仅更便于压缩密封凸起407,使得通孔变形而获得压缩量,而且更便于工作人员通过查看通孔的形状,从而直观的查看和估算密封条406的实际压缩量,从而更便于进行压缩量的调节。
可以理解,设置于调节座的密封部件的数目可以根据实际密封需求而定,作为一种举例,如图2、图3、图6及图7所示,调节座设置有一根U形结构的密封条406,所述密封凸起407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中间位置处,密封凸起4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压条408,以便将密封条406平整的固定于第一调节座401或第二调节座402,限位板409设置于压条408的外侧,限位板409、压条408以及密封条406通过螺栓固定于调节座;作为第二种举例,如图8所示,调节座设置有两根U形结构的密封条406,所述两根密封条406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密封凸起407,另一侧设置有压条408,限位板409设置于压条408的外侧,限位板409、压条408以及密封条406通过螺栓固定于调节座,从而实现二级密封,可以理解,第一调节座401或第二调节座402上还可以设置其余数目的密封部件,以便实现多级密封,这里不再赘述。
为进一步的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条406的位置不便于调节,尤其是不能实现局部微调的问题,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对密封条406的位置进行微调的微调机构,以便更方便、准确的调节密封条406的压缩量,从而达到设计所需的密封要求,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微调机构包括调节螺钉411及设置于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的若干螺纹孔410,所述螺纹孔410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密封面,通过转动调节螺钉411调节密封凸起407与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之间的压力,如图3、图7及图8所示,从而达到局部微调密封条406压缩量的目的,尤其是在安装和后期维护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磨损情况,方便、有效地调节密封条406的压缩量,从而改变密封凸起407与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之间的压力,以便达到设计要求。
为防止调节螺钉411松动,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微调机构还包括用于防止调节螺钉411松动的防松部件(或称为止退部件),作为一种举例,所述防松部件采用的是防松螺母412,所述防松螺母412分别固定于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并分别与所述螺纹孔410共轴,如图7所示,以便调节螺钉411可以通过防松螺母412旋入所述螺纹孔410内,从而达到防松的目的。
为对密封框架203起到保护作用,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盖板700,所述盖板700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00和第一调节座401,并与固定座400及第一调节座401一起围成管状结构,如图3及图6所示,和/或,所述盖板700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00和第二调节座402,并与固定座400及第二调节座402一起围成管状结构,如图3及图6所示。盖板700可以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塑料制成,盖板700的两端可以分别与安装基础100和堰门板200相接触,且盖板700与固定座400及调节座之间还可以设置所述密封件,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水中的杂物进入密封框架203内。
为与密封部件相适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00包括固定支架413,所述固定支架413为U形结构,用于连接安装基础100,如图3所示,以支撑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所述固定座400还包括用于加强连接的连接片414,以便与安装基础100之间形成更稳定的连接;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为U形结构,且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413;采用U形结构的固定支架413和调节座,以便与密封部件的形状相适配,更有利于对堰门板200进行密封和支撑。
固定座400和调节座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固定支架413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安装基础100,所述第一连接孔40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用于连接盖板700,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
和/或,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包括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承力板和第三承力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承力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承力板垂直,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或第二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力板,所述第二连接孔404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力板,所述第三承力板用于连接盖板700,所述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如图3所示,当安装完盖板700后,盖板700与固定座400及调节座一起可以围成管状结构,既可以增强刚度,更有利于承力,又便于安装、调节以及后期维护。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支架413可以为一体成型构件,也可以是通过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可以为一体成型构件,也可以分别通过第二承力板与第一承力板及第三承力板的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部件300固定于所述安装基础100,所述动力部件300可以优先采用液压缸或气压缸,以便在液压或气压的作用下实现伸缩,动力部件300可以通过柔性传功部件301与堰门板200相连,且所述柔性传功部件301绕过设置于所述安装基础100的滑轮302(滑轮302可以通过滑轮架303安装于安装基础100),以改变传动方向,如图1或图5所示。从而使得动力部件300可以水平安装于安装基础100的上部,避免接触流道101内的水。
作为优选,所述柔性传功部件301可以优先采用钢丝或链条等,以便传动。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中,所述密封框架203包括一个固定座400、第一调节座401以及第二调节座402,所述固定座400用于连接安装基础100,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00,且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的方向,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相对于固定座400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401和第二调节座402,所述堰门板200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在本方案与上述方案的区别在于,本方案通过一个固定座400实现所有密封条406的固定,结构更简化,安装更方便,且更有利于实现密封。
为实现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案,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座400与实施例1中所提供的固定座400存在结构上的不同,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00用于连接安装基础100,所述两个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400的两侧,且沿垂直与所述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的方向,至少一侧的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400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201和所述第二工作面202,相比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密封框架203的结构更简答、紧凑,且安装过程更方便。
第一调节座401及第二调节座402可以采用实施例1中所述的方式与固定座400相连,以使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调,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为在提高密封框架203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的同时,不影响对密封条406位置的调节,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中,所述固定座400与第一调节座401之间,和/或固定座400与第二调节座402之间还倾斜设置有若干支撑板600,如图3及图6所示,所述支撑板600用于承力,采用倾斜的方式将支撑板600设置于调节座与固定座400之间,一方面,来自调节座的压力(尤其是第二调节座402的压力)可以通过支撑板600传递到固定座400,达到增强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支撑板600是倾斜设置的,在需要调节调节座的位置时,可以方便的将倾斜设置支撑板600拆卸下来,以便不影响调节座的位置调节,而当调节座调节到不同位置处后,支撑板600依旧可以倾斜安装于调节座与固定座400之间,只是倾斜的角度有适当改变而已,同样也能继续发挥承力的功能。
为倾斜设置支撑板600,并防止支撑板600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动而失效,具有多种实施方式,作为第一种举例,对所述固定座400、第一调节座401及第二调节座402上用于接触所述支撑板600的面进行防滑处理,对所述调节座和固定座400上用于接触所述支撑板600的面进行防滑处理,采用增加摩擦力的方式可以防止倾斜设置的支撑板600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动;
作为第二种举例,可以分别在固定座400与第一调节座401,和/或固定座400与第二调节座402上分别设置有卡槽,所述支撑板600的两端分别卡入所示卡槽中,通过设置卡槽实现对支撑板600两端的约束,从而可以防止倾斜设置的支撑板600在压力的作用下活动;
作为第三种举例,所述固定座400与第一调节座401,和/或所述固定座400与第二调节座402上分别设置有螺纹孔410,所述支撑板60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条形孔601,并通过螺栓602或螺钉实现可拆卸连接,如图9所示,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约束支撑板600的两端,使得在受力情况下,支撑板600不会发生移动,从而避免支撑板600失效。
可以理解,支撑板600还具有其余设置方式,使得既便于拆卸支撑板600,又可以使得满足调节座与固定座400的间距不同时的承力需求,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实施例4
根据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升降式堰门系统,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构建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安装基础100;包括构件流道101、用于安装所述密封框架203的安装槽102以及用于容纳堰门板200的内部凹槽103,安装槽102可以采用U形结构,而所述内部凹槽103设置于所述安装槽102的正下方,并与所述安装槽102相连通,内部凹槽103的深度小于或等于堰门板200的高度,以便堰门板200可以完全开启;
步骤2、将所述密封框架203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基础100;即密封框架20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02内,并构成U形。
步骤3、调节密封框架203中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的位置,使第一调节座401与第二调节座402之间的间距大于堰门板200的厚度;以便后续装入堰门板200;
步骤4、将堰门板200装入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并使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对应堰门板200的第一工作面201和第二工作面202;
步骤5、调节密封框架203中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的位置,使得限位板409与堰门板200的第一工作面201或第二工作面202相接触,并拧紧调节螺栓405;
步骤6、将所述支撑板600倾斜安装于固定座400与第一调节座401和/或第二调节座402之间;采用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既便于承力,又便于快速拆卸;
步骤7、利用调节螺钉411调节密封条406的压缩量,使得密封条406的实际压缩量达到所设定的值;
步骤8、安装所述盖板700,以便封闭所述密封框架203。采用这样的方式,可以方便、高效、准确的完成升降式堰门系统的安装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对堰门板200的装配,而且精确的调节了密封条406的压缩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更便于后期调节和维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部件、密封框架、密封组件、微调机构及设置于所述密封框架的堰门板,所述堰门板包括面向上游的第一工作面和面向下游的第二工作面,所述密封框架包括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的第一密封部件及接触所述第二工作面的第二密封部件,且所述第一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一工作面调节,和/或所述第二密封部件的位置可相对于第二工作面调节,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用于在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形成U形密封,所述动力部件与所述堰门板相连,堰门板用于在动力部件的驱动下沿竖直方向上升;
所述密封框架包括固定座、第一调节座以及第二调节座,所述固定座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且沿垂直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的方向,所述固定座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分别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至少有一个是条形孔,且所述条形孔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工作面和/或第二工作面,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通过调节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相对于固定座的位置可调,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所述堰门板设置于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包括一根密封条,所述第一调节座及第二调节座均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条和限位板,所述密封条包括第一密封面和第二密封面,所述第一密封面设置有密封凸起,所述压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面,并位于所述密封凸起的一侧,压条用于使密封条的第二密封面与第一调节座或第二调节座相接触,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压条上远离所述第一密封面的一侧,密封凸起高出所述限位板,且密封凸起和限位板用于接触所述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
所述微调机构包括调节螺钉及设置于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若干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分别对应所述第二密封面,通过转动调节螺钉调节密封凸起与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之间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条为U形结构,
或,所述第一密封部件和/或第二密封部件包括多根密封条,所述多根密封条共同围成U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框架包括两个固定座,所述两个固定座分别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两个固定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和第一调节座,并与固定座及第一调节座一起围成管状结构;
和/或,所述盖板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固定座和第二调节座,并与固定座及第二调节座一起围成管状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之间,和/或固定座与第二调节座之间还倾斜设置有若干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承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为U形结构,用于连接安装基础,以支撑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
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为U形结构,且第一调节座和第二调节座分别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以及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支撑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所述第二支撑板用于连接安装基础,所述第一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用于连接盖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及第三支撑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
和/或,所述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包括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所述第一承力板和第三承力板分别设置于第二承力板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承力板垂直,所述第一密封部件或第二密封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承力板,所述第二连接孔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力板,所述第三承力板用于连接盖板,所述第一承力板、第二承力板以及第三承力板分别为U形板或分别由若干板拼装成U形板。
8.一种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包括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升降式堰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构建所述安装基础;
步骤2、将所述密封框架竖直安装于所述安装基础;
步骤3、调节密封框架中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位置,使第一调节座与第二调节座之间的间距大于堰门板的厚度;
步骤4、将堰门板装入第一密封部件与第二密封部件之间,并使第一密封部件和第二密封部件分别对应堰门板的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
步骤5、调节密封框架中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的位置,使得限位板与堰门板的第一工作面或第二工作面相接触,并拧紧调节螺栓;
步骤6、将所述支撑板倾斜安装于固定座与第一调节座和/或第二调节座之间;
步骤7、利用调节螺钉调节密封条的压缩量,使得密封条的实际压缩量达到所设定的值;
步骤8、安装所述盖板。
CN202010357112.8A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Active CN111535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112.8A CN11153526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7112.8A CN11153526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264A CN111535264A (zh) 2020-08-14
CN111535264B true CN111535264B (zh) 2022-05-03

Family

ID=719731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7112.8A Active CN111535264B (zh) 2020-04-29 2020-04-29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5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628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可调节密封结构及可调节安装座的泄流闸门
CN111962629A (zh) * 2020-08-24 2020-11-20 中建环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密封结构、应用该密封结构的堰框组件及液动升降堰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38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带压维护的阀杆密封结构
CN203346859U (zh) * 2013-07-10 2013-12-18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泄洪闸门的水封装置
CN104099997A (zh) * 2014-06-30 2014-10-15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液动下开式堰门
CN205637043U (zh) * 2016-04-19 2016-10-12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双级下开式堰门
JP6268109B2 (ja) * 2015-02-02 2018-01-24 株式会社宇根鉄工所 浮力式防水装置
CN209082450U (zh) * 2018-10-17 2019-07-0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潜孔弧门顶水封装置
CN210315473U (zh) * 2019-05-15 2020-04-14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升船机用工作闸门迎水面止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23137A (zh) * 2019-02-01 2019-05-07 北京清源华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浮动式可调堰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32388A (zh) * 2009-09-25 2011-04-27 上海冠龙阀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带压维护的阀杆密封结构
CN203346859U (zh) * 2013-07-10 2013-12-18 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泄洪闸门的水封装置
CN104099997A (zh) * 2014-06-30 2014-10-15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液动下开式堰门
JP6268109B2 (ja) * 2015-02-02 2018-01-24 株式会社宇根鉄工所 浮力式防水装置
CN205637043U (zh) * 2016-04-19 2016-10-12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双级下开式堰门
CN209082450U (zh) * 2018-10-17 2019-07-09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潜孔弧门顶水封装置
CN210315473U (zh) * 2019-05-15 2020-04-14 杭州国电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升船机用工作闸门迎水面止水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深孔闸门止水装置的评价与探讨;郑登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0715(第0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264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5264B (zh) 一种升降式堰门系统及构建升降式堰门系统的方法
KR20130107810A (ko) 사용기능을 개선 시킨 펌프 게이트
CN113136937A (zh) 一种带有离散式密封调节结构的双向止水闸门
CN211801545U (zh) 一种皮带张紧机构及移动破碎站
CN113136844A (zh) 一种装配式液压闸门
CN110318455B (zh) 一种恒流量排水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4993600U (zh) 一种装配式液压闸门
CN214883484U (zh) 免顶升闸门底枢密封结构
CN105065592B (zh) 一种皮带自动调节张紧装置
CN210117792U (zh) 一种流量可调闸门、安装该闸门的井体结构及控制系统
CN216809784U (zh) 一种升降式水利闸门
CN214784638U (zh) 一种带有离散式密封调节结构的双向止水闸门
CN112575748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防回流的闸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9062538U (zh) 新型拍门结构
CN213014634U (zh) 堰框组件及具有该堰框组件的液动升降堰门
CN220117136U (zh) 一种闸门密封压紧结构
CN213204396U (zh) 密封结构及具有该密封结构的液动升降堰门
CN216379441U (zh) 一种水利闸门
CN215906708U (zh) 一体化闸门及智能闸门系统
CN211646286U (zh) 一种防洪旱闸闸门机构
CN211057637U (zh) 一种用于箱涵的多级旋转堰门及箱涵的控制系统
CN219033104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拼装式水渠结构
CN218454387U (zh) 一种分体式节能水闸
CN220377221U (zh)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止水装置
CN220827776U (zh) 一种双缸液压闸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