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0284A -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0284A
CN111530284A CN202010409943.5A CN202010409943A CN111530284A CN 111530284 A CN111530284 A CN 111530284A CN 202010409943 A CN202010409943 A CN 202010409943A CN 111530284 A CN111530284 A CN 111530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valve
continuous loading
liquid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099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赶
周佳豪
梁泊宁
杨晓明
叶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Just Biotherapeut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Just Biotherapeut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Just Biotherapeutics Inc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Just Biotherapeutics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4099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028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0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028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1/00Processes of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e.g. dialysis, osmosis or ultrafiltration; Apparatus, 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65/00Accessories or auxiliary operations, in general, for separ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 B01D65/02Membrane cleaning or sterilisation ; Membrane regen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16Flow or flux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311/00Details relating to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 operations and control
    • B01D2311/26Further operations combined with membrane separation processes
    • B01D2311/2649Filtr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涉及上样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包括:供样器件、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一阀组,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分别连接第一阀组,第一阀组用于控制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交替与供样器件流体连通。本发明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可以连续进行样品输送。

Description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上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背景技术
深层过滤膜和纳米过滤膜等均有最大过滤量的限制,在传统纯化工艺中,当过滤膜的载量达到最大时,必须中断送样,并对膜进行处理。由此,不仅耗费人力和时间成本,而且影响样品输送的连续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可以连续进行样品输送。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包括:供样器件、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第一阀组;
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阀组;
所述第一阀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交替与所述供样器件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阀组包括: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于所述供样器件和所述第一过滤器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供样器件和第二过滤器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滤膜清洁器和第二阀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组;
所述第二阀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择一与所述滤膜清洁器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滤膜清洁器包括:第一液罐、第二液罐、第一液泵和第三阀组;
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的出液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液罐和所述第二液罐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阀组;
所述第三阀组用于使所述第一液罐和所述第二液罐择一与所述第一液泵的进液口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和第二压力检测器,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液端,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液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紫外检测器,所述第一紫外检测器连接所述供样器件,且所述第一紫外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供样器件输出样品的紫外光吸收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二紫外检测器和第三紫外检测器,所述第二紫外检测器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液端,所述第三紫外检测器设于所述第三紫外检测器的出液端。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收集罐和第四阀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与所述第四阀组连接;
所述第四阀组用于使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择一与所述收集罐流体连通。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废液罐和第五阀组,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分别与第五阀组连接;
所述第五阀组用于使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择一与所述废液罐流体连通。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连续上样方法应用第一方面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并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所述第一阀组,并使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交替与所述供样器件流体连通;
在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中的其一与所述供样器件流体连通时,所述第一过滤器和所述第二过滤器中的另一处于顶洗状态或备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分别连接第一阀组的方式,通过第一阀组控制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交替与供样器件流体连通,当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中的其一过滤样品时,另一可进行顶洗或作为备用,通过切换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使用状态,可以连续地输送样品。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的示意图二。
图标:001-供样器件;101-样品罐;102-第二液泵;002-第一过滤器;003-第二过滤器;004-第一阀组;401-第一控制阀;402-第二控制阀;005-滤膜清洁器;501-第一液罐;502-第二液罐;503-第一液泵;504-第五控制阀;505-第六控制阀;006-第二阀组;601-第三控制阀;602-第四控制阀;007-第一压力检测器;008-第二压力检测器;009-第一紫外检测器;010-第二紫外检测器;011-第三紫外检测器;012-收集罐;013-第四阀组;131-第七控制阀;132-第八控制阀;014-废液罐;015-第五阀组;151-第九控制阀;152-第十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公式中的物理量,如无单独标注,应理解为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基本量,或者,由基本量通过乘、除、微分或积分等数学运算导出的导出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包括:供样器件001、第一过滤器002、第二过滤器003和第一阀组004;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分别连接第一阀组004;第一阀组004用于控制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交替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
具体地,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通过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上样,另一作为备用;当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达到最大过滤量时,通过第一阀组004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另一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由此可对达到最大过滤量的过滤器进行维护处理,且可保持样品输送的连续性。
进一步的,供样器件001包括:样品罐101和第二液泵102,第二液泵102的进液口与样品罐101流体连通,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交替与第二液泵102的出液口流体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阀组004包括:第一控制阀401和第二控制阀402,第一控制阀401设于供样器件001和第一过滤器002之间,第二控制阀402设于供样器件001和第二过滤器003之间。
具体的,开启第一控制阀401,关闭第二控制阀402,从而使供样器件001与第一过滤器002流体连通,且第二过滤器003与供样器件001断开;开启第二控制阀402,关闭第一控制阀401,从而使供样器件001与第二过滤器003流体连通,且供样器件001与第一过滤器002断开。第一控制阀401和第二控制阀402中的其一开启,另一关闭,如此可切换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的使用状态。
进一步的,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滤膜清洁器005和第二阀组006,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分别连接第二阀组006;第二阀组006用于控制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滤膜清洁器005流体连通。
具体的,通过第二阀组006将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滤膜清洁器005流体连通,当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用于上样时,滤膜清洁器005可对另一进行清洁维护。
进一步的,第二阀组006包括:第三控制阀601和第四控制阀602,第三控制阀601设于滤膜清洁器005和第一过滤器002之间,第四控制阀602设于滤膜清洁器005和第二过滤器003之间。其中,第三控制阀601控制滤膜清洁器005与第一过滤器002之间的管路通断,第四控制阀602控制滤膜清洁器005与第二过滤器003之间的管路通断。
进一步的,滤膜清洁器005包括:第一液罐501、第二液罐502、第一液泵503和第三阀组;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第一液泵503的出液口流体连通,第一液罐501和第二液罐502分别连接第三阀组;第三阀组用于使第一液罐501和第二液罐502择一与第一液泵503的进液口流体连通。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液罐501用于盛装缓冲液,第二液罐502用于盛装水,调节第二阀组006使滤膜清洁器005作用于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当第二液罐502与第一液泵503的进液口流体连通时,第一液泵503输水至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以此对过滤器的过滤膜进行冲洗。将第一液罐501与第一液泵503的进液口流体连通,第一液泵503输送平衡液,以对新更换的过滤膜进行平衡。
进一步的,第三阀组包括:第五控制阀504和第六控制阀505,第五控制阀504设于第一液罐501和第一液泵503之间,第六控制阀505设于第二液罐502和第一液泵503之间。其中,第五控制阀504可控制第一液罐501与第一液泵503之间管路的通断,第六控制阀505可控制第二液罐502与第一液泵503之间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的,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007和第二压力检测器008,第一压力检测器007设置于第一过滤器002的进液端,第二压力检测器008设置于第二过滤器003的进液端。
具体的,第一压力检测器007用于检测第一过滤器002进液端的压力,第二压力检测器008用于检测第二过滤器003进液端的压力。当过滤膜达到最大过滤量时,流体流通不畅,进液端压力随之增大。根据第一过滤器002进液端和第二过滤器003进液端的压力,并以此作为评价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是否达到最大过滤流量。当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任一达到最大过滤流量,则将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另一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并对达到最大过滤流量的过滤器进行顶洗、更换过滤膜以及冲洗平衡等操作。
进一步的,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紫外检测器009,第一紫外检测器009连接供样器件001,且第一紫外检测器009用于检测供样器件001输出样品的紫外光吸收值。
具体的,第一紫外检测器009可监测紫外吸收值,对紫外吸收值和样品上样量进行积分,以积分面积为基础结合蛋白消光系数转化成上样的总蛋白量。当上样总蛋白量达到设定的数值时,则判定处于上样状态的第一过滤器002或第二过滤器003达到了最大过滤量。
如图2所示,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二紫外检测器010和第三紫外检测器011,第二紫外检测器010设于第一过滤器002的出液端,第三紫外检测器011设于第三紫外检测器011的出液端。
具体的,第一液罐501用于盛装平衡液,第二液罐502用于盛装消毒液。当上样总蛋白量达到设定的数值时,关闭第二液泵102,调节第二阀组006,并开启第六控制阀505,第二液罐502内的消毒液通入达到最大过滤流量的第一过滤器002或第二过滤器003,并产生消毒作用。随后,关闭第六控制阀505,并开启第五控制阀504,通过第一液罐501中的平衡液对过滤膜进行平衡处理。当第一过滤器002处于上样状态时,通过第二紫外检测器010监测280nm光的吸收值,当吸收值大于100mAu时,则开始收集第一过滤器002排出的样品,当吸收值小于100mAu则停止收集样品。同理,当第二过滤器003处于上样状态时,通过第三紫外检测器011监测280nm光的吸收值,当吸收值大于100mAu时,则开始收集第二过滤器003排出的样品,当吸收值小于100mAu则停止收集样品。
进一步的,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收集罐012和第四阀组013,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第四阀组013连接;第四阀组013用于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收集罐012流体连通。其中,第四阀组013包括:第七控制阀131和第八控制阀132,第七控制阀131设于第一过滤器002和收集罐012之间,第八控制阀132设于收集罐012和第二过滤器003之间。
进一步的,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废液罐014和第五阀组015,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第五阀组015连接;第五阀组015用于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废液罐014流体连通。具体的,第五阀组015包括:第九控制阀151和第十控制阀152,第九控制阀151设于第一过滤器002和废液罐014之间,通过第九控制阀151调控第一过滤器002与废液罐014的连通状态;第十控制阀152设于第二过滤器003和废液罐014之间,通过第十控制阀152调控第二过滤器003与废液罐014的连通状态。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续上样方法应用实施例一提供的连续上样设备,并包括以下步骤:调节第一阀组004,并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交替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在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与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时,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另一处于顶洗状态或备用状态。
具体地,采用连续上样设备,通过第一阀组004切换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的工作状态,可以在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其一达到最大过滤量时,采用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另一继续上样,以此实现连续地输送样品。
此外,通过第二阀组006可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滤膜清洁器005流体连通,通过滤膜清洁器005对非工作状态下的第一过滤器002或第二过滤器003进行顶洗平衡处理,进而使第一过滤器002和第二过滤器003能够连续交替切换为送样工作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样器件(001)、第一过滤器(002)、第二过滤器(003)和第一阀组(004);
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阀组(004);
所述第一阀组(004)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交替与所述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组(004)包括:第一控制阀(401)和第二控制阀(402),所述第一控制阀(401)设于所述供样器件(001)和所述第一过滤器(002)之间,所述第二控制阀(402)设于所述供样器件(001)和第二过滤器(00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滤膜清洁器(005)和第二阀组(006),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阀组(006);
所述第二阀组(006)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所述滤膜清洁器(005)流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膜清洁器(005)包括:第一液罐(501)、第二液罐(502)、第一液泵(503)和第三阀组;
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泵(503)的出液口流体连通,所述第一液罐(501)和所述第二液罐(502)分别连接所述第三阀组;
所述第三阀组用于使所述第一液罐(501)和所述第二液罐(502)择一与所述第一液泵(503)的进液口流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压力检测器(007)和第二压力检测器(008),所述第一压力检测器(007)设置于所述第一过滤器(002)的进液端,所述第二压力检测器(008)设置于所述第二过滤器(003)的进液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一紫外检测器(009),所述第一紫外检测器(009)连接所述供样器件(001),且所述第一紫外检测器(009)用于检测所述供样器件(001)输出样品的紫外光吸收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第二紫外检测器(010)和第三紫外检测器(011),所述第二紫外检测器(010)设于所述第一过滤器(002)的出液端,所述第三紫外检测器(011)设于所述第三紫外检测器(011)的出液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收集罐(012)和第四阀组(013),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所述第四阀组(013)连接;
所述第四阀组(013)用于使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所述收集罐(012)流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设备还包括:废液罐(014)和第五阀组(015),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分别与第五阀组(015)连接;
所述第五阀组(015)用于使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择一与所述废液罐(014)流体连通。
10.一种连续上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上样方法应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连续上样设备,并包括以下步骤:
调节所述第一阀组(004),并使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交替与所述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
在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其一与所述供样器件(001)流体连通时,所述第一过滤器(002)和所述第二过滤器(003)中的另一处于顶洗状态或备用状态。
CN202010409943.5A 2020-05-14 2020-05-14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Pending CN1115302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9943.5A CN111530284A (zh) 2020-05-14 2020-05-14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09943.5A CN111530284A (zh) 2020-05-14 2020-05-14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0284A true CN111530284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76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09943.5A Pending CN111530284A (zh) 2020-05-14 2020-05-14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028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6037A1 (en) * 2006-10-12 2008-04-17 Burrows Bruce D Drainless reserve osmosis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1861200A (zh) * 2007-10-03 2010-10-13 瓦泰克瓦柏格有限公司 减少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方法中膜上的生物淤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0507A (zh) * 2011-04-14 2011-09-28 浙江大学 一种近红外在线检测预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CN204563801U (zh) * 2015-04-23 2015-08-19 合肥创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除尘除病原菌过滤装置
CN205027709U (zh) * 2015-06-01 2016-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色谱取样装置
CN205641161U (zh) * 2016-05-19 2016-10-12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集中供暖热水自动除杂装置
CN110102101A (zh) * 2019-05-17 2019-08-09 安琪酵母(伊犁)有限公司 双联过滤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46037A1 (en) * 2006-10-12 2008-04-17 Burrows Bruce D Drainless reserve osmosis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101861200A (zh) * 2007-10-03 2010-10-13 瓦泰克瓦柏格有限公司 减少压力驱动的膜分离方法中膜上的生物淤积的方法和装置
CN102200507A (zh) * 2011-04-14 2011-09-28 浙江大学 一种近红外在线检测预处理系统及其应用
CN204563801U (zh) * 2015-04-23 2015-08-19 合肥创想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空气除尘除病原菌过滤装置
CN205027709U (zh) * 2015-06-01 2016-02-10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色谱取样装置
CN205641161U (zh) * 2016-05-19 2016-10-12 宝鸡文理学院 一种集中供暖热水自动除杂装置
CN110102101A (zh) * 2019-05-17 2019-08-09 安琪酵母(伊犁)有限公司 双联过滤器及其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仁斌等: "《高效液相色谱 在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30 June 1983,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杨永建: "《中药提取方法与研究》", 31 May 2018,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陈观文等: "《膜技术新进展与工程应用》", 31 August 2013, 国防工业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63585B (zh) 血液净化装置及血液净化装置的启动加注方法
WO2013040420A2 (en) Systems,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JPH0657304B2 (ja) 膜モジュール式水処理装置
CA3078639A1 (en) Portable multimode reverse osmosis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209673485U (zh) 一种水质监测预处理装置
KR101439948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11530284A (zh) 连续上样设备及连续上样方法
KR101444786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CN112135799B (zh) 用于评估水净化系统的状况的方法和设备
KR101446127B1 (ko) 수처리장치
CN102596372A (zh) 用于检查供体外血液处理设备使用的过滤器的装置和方法
KR101521937B1 (ko) 정수기용 위생키트
JP4137978B2 (ja) 歯科用ユニット及び給水方法
KR101612815B1 (ko) 정수기용 세정장치 및 그를 이용한 정수기
KR101459001B1 (ko) 수처리장치 및 수처리방법
KR101168895B1 (ko) 배출되는 담수량의 조절이 가능한 해수담수화 방법
CN219657288U (zh) 一种循环震荡水样的预处理装置
KR101818438B1 (ko) 필터성능평가장치
CN218893677U (zh) 细胞处理装置
CN219586092U (zh) 样本处理耗材管组及样本处理装置
JP7192906B2 (ja) 制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KR102439117B1 (ko) 세정기능을 수행하는 폐열회수장치
JP7147907B1 (ja) 溶液混合システム及び溶液混合方法
KR101803674B1 (ko) 정수기 살균 장치
KR101907736B1 (ko) 정수기 살균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