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5855A -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5855A
CN111515855A CN202010382541.0A CN202010382541A CN111515855A CN 111515855 A CN111515855 A CN 111515855A CN 202010382541 A CN202010382541 A CN 202010382541A CN 111515855 A CN111515855 A CN 1115158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nding
grinding
polishing
driving wheel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254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5855B (zh
Inventor
刘浩然
梁健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zhilin Robo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254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58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58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8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58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8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02Grinding he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04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1/00Machines or devices using grinding or polishing belt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1/18Accessor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5/00Safety devic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Accessories fitted to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 B24B55/06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 B24B55/08Dust extraction equipment on grinding or polishing machin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belt grinding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7/18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 B24B7/182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for walls and ceil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7/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plane surfaces on work, including polishing plane glass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7/10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 B24B7/18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 B24B7/188Single-purpose machines or devices for grinding floorings, walls, ceilings or the like with cylinder- or belt-type to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属于建筑领域。打磨头包括本体、驱动轮、受动轮组和环形打磨带。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驱动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第一安装部。受动轮组具有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环形打磨带受驱动轮和受动轮组共同驱动,并套接于驱动轮、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以使打磨带在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之间为打磨区。该打磨头可以实现高效率的打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楼层中,混凝土墙面往往需要二次加工,例如对墙面进行修整,以获得所需的平整度。通常地,在混凝土内墙和混凝土外墙的打磨过程中,会经常进行大面积和大深度的磨削。然而,在切削深度较深的情况下,现有的修整设备工作不畅,从而导致明显的工作效率下降等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款适用于进行大切削深度的工具。
发明内容
为改善大切屑深度难以实现、打磨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在第一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打磨头。
该打磨头包括本体、驱动轮、受动轮组以及环形打磨带。
其中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驱动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第一安装部。受动轮组具有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环形打磨带套接于驱动轮、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使打磨带在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之间为打磨区,并且环形打磨带受驱动轮和受动轮组共同驱动。
打磨头以环形打磨带进行打磨操作。由于打磨带的长度相对较大,且任意时刻均存在可以交替的打磨区域和非打磨区域,因此,在工作区域(打磨区域)产生的磨削热量会在非工作区域进行耗散。即该打磨头的散热会具有优势,并且因良好的散热而增加磨具寿命。也因此,通过控制受动轮组中的两个动轮之间的距离,可以更方便地控制打磨区,从而可以提高长切屑面(例如,两个动轮之间的距离增大)。基于此,由于可以提供长切屑面且能够避免过度发热的问题,因此,该打磨头可以进行大切屑深度的打磨操作,不需要频繁更换和调整打磨位置,也不需要进行频繁对位、散热等操作,从而可以长期地进行大面积打磨,实现高效的打磨作业。
此外,对打磨对象进行打磨时,打磨带的打磨区的转动方向和线速度是朝向确定的区域和方位,从而可以使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也相应地朝向该确定的区域和方法运动。因此,通过该打磨头进行打磨操作可以实现粉尘的定向收集,从而明显地减少扬尘。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打磨区由打磨带在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之间的工作面限定,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具有相同半径,且过第一动轮的第一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动轮的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平面与工作面平行。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中,驱动轮具有第三转动中心线,第一转动中心线与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动中心线与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打磨区由打磨带在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之间的工作面限定,第一动轮的半径大于第二动轮的半径,且过第一动轮的第一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动轮的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平面与工作面平行或相交。
通过上述不同方式实现打磨带的打磨区的工作面构造方式,可以提高打磨头的制作和使用灵活性。此外,在执行打磨操作时,打磨带的打磨区(如工作面)与打磨对象(如墙面)可以呈一定角度进行打磨操作,且打磨区的上下高差可构成切屑深度。因此,在打磨过程中,工作面与打磨对象表面的重合高度逐渐降低,从而可以降低磨削力(也相应地可以减少摩擦热),并因此可以持续地长久作业,使打磨效率提高。
结合第一方面,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打磨头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主动轮,驱动轮由主动轮驱动。
通过主动轮提供转动,以使驱动轮转动,利于改善转动稳定性、控制整个打磨头的姿态。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中,打磨头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的张紧轮,张紧轮位于本体的第二安装部,且位于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之间。
额外设置张紧轮,可以进一步提高打磨带的打磨区的平整度,利于提高打磨过程中的稳定,且提高打磨的表面的平整性,同时也能够避免打磨带的局部损坏。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中,所述本体为壳体状结构,且具有开口和与开口连通的安装空腔。驱动轮、受动轮组均安装于空腔内,以允许打磨带的打磨区从开口处暴露。
壳体状的本体起到对各个部件的防护作用,也提高打磨的安全性。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施方式,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中,包括:集尘器。集尘器具有相互连通的集尘口和集尘腔。集尘器连接于本体且邻近开口,且集尘口朝向打磨带的打磨区。
集尘器收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打磨碎屑,从而可以避免扬尘。相比于现有磨盘(如碗磨)等打磨工具,由于本申请中的打磨头对待打磨对象的切屑方向是相对确定的,因此,其产生的切屑也是相对“定向”地被抛出。基于此,打磨擦还是能的切屑更易于收集,例如在其抛出切屑的区域和路径区域设置集尘器用以进行收集。
进一步地,可以对本体的结构进行调整,例如其设计为壳体结构,由此,其切屑过程中的切屑在被集尘器收集之外,也可以被壳体收集,从而进一步减少扬尘。
或者,更进一步地,在以壳体形式构造的本体的开口处设置阻挡构件,以便将切屑过程中产生的碎屑、粉尘尽量限制在集尘器附近,从而更好地收集粉尘,提高抗扬尘效果,也同时改善了施工区域的卫生。
在第二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打磨工具。
打磨工具包括打磨头和动力源。动力源被构造为向驱动轮输入转动的动力。
在第三方面,本申请的示例提供了一种通过打磨工具实施的打磨方法。打磨方法包括:
启动动力源,以使打磨带转动;
操作打磨带,以使其打磨区依次以第一打磨部、过渡打磨部以及第二打磨部的顺序逐渐与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接触,从而朝向打磨对象给进至选定深度。其中,第一打磨部与第一动轮对应的、第二打磨部与第二动轮对应,过渡打磨部位于第一打磨部和第二打磨部之间。
可选地,使打磨头沿打磨对象表面移动,以使打磨区转移至打磨对象的第二打磨区域。
在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打磨方法,包括:
提供具有可转动的环形打磨带的打磨工具,打磨带从打磨工具的选定区域暴露打磨区,打磨区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操作打磨带处于转动状态的打磨工具,使打磨区的第一部分接触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进行打磨;
使打磨区的第二部分逐渐接触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进行打磨,形成位于第一打磨区域的切屑面,且切屑面对应于第一部分的切屑深度大于切屑面对应于第二部分的切屑深度;
沿切屑面移动打磨工具,对打磨对象的第二打磨区进行打磨。
在以上实现过程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磨工具以及其打磨方法可以应用于平面磨削、大切屑深度的场景,且综合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现有碗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碗磨打磨墙面的一种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申请示例中的打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打磨头的本体呈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打磨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中打磨头去除本体和集尘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3中打磨头在打磨操作时与打磨对象之相对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利用本申请示例中的打磨头打磨墙面时,切屑深度与切屑面的关系示意图。
图标:900-碗磨;901-磨齿;1000-墙面;100-打磨头;101-本体;1011-开口;102-打磨带;103-阻挡装置;104-集尘器;1041-集尘口;201-同步带;202-皮带轮;203-驱动轮;204-主动轮;301-第一安装部;302-第二安装部;303-工作面;304-打磨区;305-第一动轮;306-第二动轮;307-受动轮组;308-张紧轮;401-第一打磨部;402-过渡打磨部;403-第二打磨部;501-切屑面。
具体实施方式
墙面打磨是在实践中经常发生的施工操作。一般地,打磨可以通过使用碗磨来实现,碗磨900的结构如图1所示。通过碗磨900对如墙面1000的操作对象进行打磨时,碗磨900的工作状态可参见图2。参阅图2所示,碗磨900以其磨齿901扣盖于墙面1000表面的需要打磨部分。并且,碗磨900相对于墙面1000的运动方向为其给进方向A(通常是垂直于墙面1000),切屑深度D以磨齿901为限。
在实践中,发明人意识到在使用该碗磨900进行打磨时,会出现碗磨900堵转的情况。并且,利用碗磨900进行打磨时,还存在打磨效率低下的问题。
经过研究,发明人发现,前述的碗磨进行切削面与墙面垂直,且切屑接触长度短。其在接触部位进行材料切除,当对墙面进行大深度的切削时,磨具会出现堵转的情况。因此,一堵墙面往往需要反复进行多次打磨。为了防止堵转情况的发生,一些方案中选择增加电机功率,以提高其转动切屑的驱动力,使碗磨持续地高速转动以进行打磨。然而,受限于机器人体积和功率的要求,增加电机功率显然不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并且,提高电机功率,还会导致发热现象进一步恶化。
通过分析上述现实状况,导致前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碗磨的切屑面与墙面是垂直的,因此,其进行切屑深度方向(墙面厚度方向)的运动是全部磨齿整体同步地推进相等距离的。由此,碗磨与墙面的重合度高,摩擦作用更强(相应地,阻碍碗磨转动的作用力更大),并因此易堵转。另一方面,由于各个磨齿在整个打磨过程是持续地与墙面接触并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得磨齿的发热现象明显,导致容易发生热损伤和由此伴生产生的机械破坏。
有鉴于此,在本申请示例中,发明人提出了一种打磨用设备,其可以持续进行打磨,以实现大切屑深度的打磨操作。同时,该打磨用设备还克服在打磨过程中发热严重的问题。并且,由于打磨过程中不易发热,因此,前述设备能够长久地服役。由此,通过避免严重发热和可大切屑深度打磨,使得打磨效率显著地获得改善。
对于上述的方案,示例中主要通过使前述的打磨用设备的与墙面直接地接触的部件(下称打磨部件)可以在打磨过程中进行“休息”,从而避免任意打磨部件在打磨过程中始终与墙面摩擦,使得打磨产生的热量得以释放。示例中,打磨部件例如是环形的砂带,砂带在打磨作业过程中进行旋转。在砂带旋转过程中,任一时刻的砂带以特定位置的部分(如第一部分)与墙面接触实现打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部分(如与第一部分相邻的第二部分)则处于“空闲”状态。在下一时刻,前述的第一部分脱离墙面,而第二部分旋转至与墙面接触。因此,接触墙面的部分在不断进行交换,因此,与墙面接触部分的发热,会在其脱离墙面时释放,从而使得热效应大大被抑制。
另外,有别于前述的碗磨的磨削面与墙面垂直,使碗磨与墙面的重合度较大,从而容易发生堵转的问题。
本申请示例中选择将前述的打磨用设备构造为:使磨削面与墙面之间以锐角方式接触,即磨削面相对于墙面是倾斜的。基于此,磨削面与墙面的接触面是一个很长的如图8所示的切屑面501,且与墙面的重合度会逐渐减小。切屑面501与墙面原始表面之间的最大间距构成其切削深度D(参阅图8)。即在磨削深度方向,墙面是被逐渐地被打磨掉,而非如碗磨的同步整体打磨,使磨削力可以适当地减小,从而避免堵转。
以下就示例中所给出的打磨用设备(以下称打磨头100)进行更详细的描述。该打磨头100可以用于带有平面磨削、大切削深度的场景,如石材平整、木材打磨等。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8。
示例中的打磨头100包括本体101、驱动轮203、受动轮组307以及环形的打磨带102。
其中,本体101作为打磨头100中的各个部件固定和安装的基础。其可以是块体(如金属板、金属块)或框架结构,能够提供适当空间以供各个部件稳定安置,且维持各个部件相对位置的稳定。
本体101
参阅图3、图4、图5,本体101具有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用以安装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例如,驱动轮203安装在第一安装部301,受动轮组307安装在第二安装部302。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之间的相对位置可以是被任选地,以能够方便打磨带102的安装且不影响各轮、打磨带102的自由和正常转动为限。例如,第一安装部301和第二安装部302相对远离地分布在本体101。两个安装部,可以被相对自由地选择,根据本体101的具体结构和尺寸,以及待安装部件、构件的结构和尺寸进行适当的调整。部分示例中,第一安装部301可以是本体101的一个端部,相应地,第二安装部302可以是本体101的另一个端部。
驱动轮203
参阅图4和图5,驱动轮203(可以是滚筒)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1的第一安装部301。驱动轮203可以通过轴承、轴承座、销、轴等机械构件安装在本体101的第一安装部301。相应地,本体101上可以设置孔、槽等结构,用以供驱动轮203安装。驱动轮203的转动动力可以是直接通过电机提供。或者,其转动动力由电机通过齿轮组结构提供。或者,利用齿轮和皮带的结合进行传动。
本申请示例中,驱动轮203的转动动力通过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1的主动轮204提供,且两者未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进行传动,取而代之的是主动轮204与驱动轮203通过皮带同步转动连接配合。主动轮204的安装位置可以是本体101的位于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之间的区域(本申请示例方案)。或者,主动轮204的安装位置也可以是本体101的位于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之外的区域。
具体地,驱动轮203的轮轴和主动轮204的轮轴分别连接一个皮带轮202,并对应于此,两个皮带轮202通过皮带(如同步带201)同步配合转动连接。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轮204的轮轴连接。并且,与驱动轮203的轮轴连接的皮带轮202的轮径大于与主动轮204的轮轴连接的皮带轮202的轮径。由此,电机的转动输出通过主动轮204,经由皮带转递到驱动轮203的轮轴,再同步使驱动轮203转动。并且,由于前述两个皮带轮202的轮径的相对大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适当控速(减速,避免转速过高)的作用。
应当指出的是,主动轮204可以是独立的轮状结构,也可以是轮轴在选定的位置的直径增加形成的如轮盘等结构,还可以是独立的轮盘与轮轴固定连接构成。主动轮204的设置有利于提高驱动轮203的转动平衡和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晃动。
受动轮组307
参阅图5和图6,受动轮组307整体位于本体101的第二安装部302,并且受动轮组307主要包括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1的第二安装部302的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前述两个动轮也可以接触轮称之)。由此,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以及驱动轮203大致形成三角结构。并且,本体101的靠近受动轮组307的一侧是打磨头100工作时与待打磨对象接近或接触的一侧。因此,从打磨头100的工作状态(打磨选定对象)而言,受动轮组307侧是其前端,而驱动轮203侧后端。打磨作业时,打磨头100以临近受动轮组307的一端朝向打磨对象。
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相对地远离,两者之间具有适当的间隙,从而使得当打磨带102在两个动轮之间形成一段平整的区域,并被用于作为与打磨对象接触。由此,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相互配合,从而共同地驱动环形的打磨带102。
受动轮组307中的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能够绕其轴自由转动,而不必以能够自行转动的方式构造。即驱动轮203作为主动转动的部件,其提供转动动力,并驱动打磨带102运动,而打磨带102的运动轨迹可以被受动轮组307中的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进行规矩和引导。
根据不同的示例,受动轮组307可以具有不同类型构造形式,从而具有更灵活的结构设计。
例如,在本申请示例中,参阅图7,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具有相同半径,即两个动轮的形状和尺寸规格相同。在此基础上,两个动轮的排布方式可以被通过下述方式限定。第一动轮305的第一转动中心线(转轴的轴心线)和第二动轮306的第二转动中心线(转轴的轴心线)限定的平面与打磨带102在该两个动轮之间的部分的表面平行。因此,两个同规格的动轮,通过在本体101的由第一安装部301至第二安装部302的方向上,以轴心线前后分布的方式排布,且第一转动中心线与驱动轮203具有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转动中心线与驱动轮203具有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相应地,同时在与前述方向垂直的方向上,轴心线间隔排布。
或者,在另一种方案中,第一动轮305的半径大于第二动轮306的半径,即两个动轮的规格不同,可以是形状相同,但是直径不同。同时,第一动轮305的转轴的轴心线和第二动轮306的转轴的轴心线限定的平面与打磨带102在该两个动轮之间的部分的表面平行。并且,过第一动轮305的第一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动轮306的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平面与上述平面平行或相交。
换言之,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的构造方式可以存在多种,根据不同的方案而有所不同,但是,其构造方式以使打磨带102对应于两个动轮的部分的表面是倾斜的为限,从而使打磨对象是被逐渐打磨。为了更清楚地表示本申请中的上述倾斜方案,作为对比可以参见图2,其中碗磨的打磨表面是与墙面平行的。
打磨带102
参阅图3、图4和图5,打磨带102是环形的,且具有相当的结构强度,从而能够承受大的拖拽、拉扯作用力。打磨带102的周长根据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中的两个动轮尺寸(主要指直径)以及各自的安装位置而定。选定的环形结构的打磨带102受驱动轮203和受动轮组307共同驱动,因此,打磨带102是套接于所述驱动轮203、所述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上的。并且,由此使打磨带102在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之间的部分构成以工作面303(对应于前述相对于墙面倾斜的表面)限定的打磨区304。该打磨区304是以打磨对象接触的结构,并且显然地,随着打磨带102的转动,打磨区304也在同步地变动。前述的“变动”是指打磨带102上用于与打磨对象接触的结构,而打磨区304的位置却始终位于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之间。
根据打磨带102、两个动轮的排布方式和结构,打磨区304可以被区分而包括第一打磨部、过渡打磨部和第二打磨部。其中,第一打磨部与第一动轮305对应;第二打磨部与第二动轮306对应;过渡打磨部位于第一打磨部和第二打磨部之间。
打磨带102可以包括带体(柔性)和结合在带体上的打磨体,且打磨体位于带体背离驱动轮203、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的一侧。打磨体可以采用金刚砂刚玉、CBN等硬性材料制作,因此,打磨带102可以选用金刚砂带。打磨带102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打磨对象进行选择,而无需特别的限定,以带体能承受转动过程中的作用力而不至于断裂且同时打磨体的硬度大于打磨对象为易。
根据位于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之间的间接,在两者之间的打磨带102具有不同的长度。当长度太大时,可引起该部分的打磨带102产生相对较大程度的弯曲,从而会影响打磨效果,甚至可能出现打磨带102损坏而无法使用的情况。因此,在一些实例中,打磨头100包括张紧轮308(或者也可以是拖辊)。该张紧轮308可转动地连接于本体101,并且张紧轮308位于本体101的第二安装部302,且位于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之间。由此,相比于打磨带102通过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接触形成的结构(两个接触位),通过第一动轮305、第二动轮306以及张紧轮308接触形成的结构(多于两个的接触位,如三个)更稳定,打磨带102更不易发生弯曲。
张紧轮308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个。张紧轮308的安装位置也可以不必限定于前述的第一动轮305和第二动轮306之间,也可以位于驱动轮203和第一动轮305之间,或者驱动轮203和第二动轮306之间。
基于方便携带、使用方便和简单等方面的考虑,打磨头100可以将本体101设置为壳体状结构,用以将各种适当的部件(如驱动轮203、受动轮组307等)安装于其内部。同时,壳体状的本体101具有开口1011且限定与开口1011连通的安装空腔。前述的部件位于安装空腔内,开口1011则用于暴露打磨带102的打磨区304,以便对待打磨对象进行打磨。
在其的示例中,打磨头100也可以设置闭口板(图未绘示),其铰接于壳体状本体101的开口1011处。闭口板可以通过转动而被选择封闭开口1011或暴露开口1011。如此,在不需要使用时,闭口板可以被操作关闭开口1011,从而防止如粉尘进入、避免如打磨带102意外接触到其他物质。进一步地,闭口板通过转动(翻转)而处于暴露开口1011状态时,其还可以转动至帖伏于本体101表面,从而避免对打磨操作的妨碍。为了方便操作,闭口板可通过磁铁吸附于本体101表面。闭口板可以平面板状结构实施,可以时塑料、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
除此之外,由于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碎屑等,因此,打磨头100还可以设置如图3所示的集尘器104,用以对上述的粉末碎屑进行收集,避免飞扬。集尘器104具有集尘口1041和集尘腔,两者相互连通。集尘器104连接于本体101,并且邻近开口1011。同时,集尘器104的集尘口1041朝向打磨带102的打磨区304。或者,与之配合地,开口1011的周围还可以设置粉尘阻挡装置103(参阅图3),用以避免粉尘从本体101周围飞扬。因此,阻挡装置103可以是毛刷或软质胶刷。其不仅起到阻挡粉尘,还可以对打磨表面产生一定的清扫作用,使打磨对象表面清洁。
当打磨头100同时存在集尘器104和闭口板时,两者可以分别相对地位于开口1011的两侧。例如,闭口板位于开口1011的上侧,而集尘器104位于开口1011的下侧。并且,其中的集尘器104时位于打磨带102旋转方向的下游,即打磨带102转动方向是朝向集尘器104的集尘口1041的。
虽然上述提及了多个轮状结构(如驱动轮203、主动轮204等等),但是,应当指出的是,各轮可以是有齿的,也可以是无齿的。有齿的轮状结构可以通过齿进行啮合传动,无齿的轮状结构则可以通过摩擦作用力进行传动(如皮带轮202与同步带201之间)。
基于前述,示例中的打磨头100可以表现出一些明显的优势,例如:
1、切削深度大,对于一堵墙面的修整可以更少的施工量完成,从而在在机器人作业过程中,减少打磨头100重复定位的时间。
2、可以选用硬度高的如金刚砂作为磨料,从而在磨削过程中尽量减少磨损。
3、由于打磨带102的打磨方向是线速度向下,因此其排屑、排尘的功能比前述碗磨的圆周旋转式打磨更优,从而易于收集排出的碎屑和粉尘。
4、随着打磨过程中的切削深度的增加,打磨头100向下移动的速度会相对于前述碗磨减慢,但是其一次切削可以相当于碗磨方式的多次切削深度,同时省去了磨头复位的时间,因此综合效率得以提升。
作为打磨头100的应用示例,可以提供一种打磨工具,其包括打磨头100和动力源。动力源用以向驱动轮203输入转动的动力。其中动力源可以是发动机、电动机、马达、内燃机、外燃机等等。动力源可以通过联轴器等与驱动轮203的转轴连接,或者与主动轮204的转轴连接。动力源如电机可以安装在本体101内,例如本体101中,并且其可以位于前述主动轮204处,主动轮204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此外,对于动力源还可以进行适当选择,以便其能够提供正向旋转和逆向旋转(或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从而相应地可以控制打磨带102正向旋转或逆向旋转,以便在可能需要时通过打磨带102的正向和逆向的转动而实现更好的打磨效果。
或者,打磨工具还具有手柄,方便手持操作。手柄可以通过焊接、栓接等方式连接在本体101。或者,本体101上可以设置安装结构,用以将打磨工具安装在各种机械臂或操作平台上。安装结构例如可以是一个带螺纹的基座。
基于前述之打磨工具,实例中还提出了一种打磨方法,用以对选定的待打磨对象的需要打磨的部分进行打磨操作。
打磨方法包括:
步骤一、启动动力源,以使打磨带102转动。
步骤二、操作打磨带102,以使其打磨区304依次以第一打磨部401、过渡打磨部402以及第二打磨部403的顺序逐渐与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接触,从而朝向打磨对象给进至选定深度。其中,第一打磨部401与第一动轮305对应的、第二打磨部403与第二动轮306对应,过渡打磨部402位于第一打磨部401和第二打磨部403之间。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完成一个选定区域的打磨操作,当待打磨对象的所需打磨部分较大时,在完成上述步骤二之后还可以继续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使打磨头100沿打磨对象表面移动,以使打磨区304转移至打磨对象的第二打磨区域。
进一步地,在完成上述步骤三之后,还可以继续移动打磨头100,使打磨区304转移至第三打磨区域。依次类推,将待打磨对象的所需打磨部分全部打磨完成。
以竖直墙面,且在竖直方向打磨运动为例,根据上述,利用上述打磨工具进行打磨时,打磨头的运动可以描述如下:
第一打磨部401首先与墙面接触对其进行打磨。然后,打磨头以该第一打磨部401为支点,向墙面靠近。并且,在靠近的过程中,过渡打磨部402、第二打磨部403逐渐向墙面靠近。当过渡打磨部402、第二打磨部403对墙面进行切屑推进时,第一打磨部401进一步向墙面内切屑推进。当打磨头的第二打磨部403也切屑入墙面时,打磨头的整个工作面303是相对于墙面倾斜的(如图8中的切屑面501所示),且可以该姿态持续向墙面推进至所需的打磨深度。其中,第一打磨部401的推进深度相对最大,而第二打磨部403的推进深度相对最小。
在完成上述切屑动作之后,打磨头整体沿竖直方向下移,对墙面的另一区域进行打磨。此次,第一打磨部401会进入在上一个打磨位置的由过渡打磨部402打磨的部分;相应地,过渡打磨部402则进入到在上一个打磨位置的由第二打磨部403打磨的部分;相应地,第二打磨部403则进入到在前述的“另一区域”进行打磨。
由此,打磨头逐渐地在沿竖直方向下移,从而持续地通过形成相对于竖直的墙面倾斜的切屑面,逐渐地由上及下地对墙面进行打磨。在整个打磨过程中,打磨的上部的打磨深度大,而下部的打磨深度小。且该深度小的下部,会随着打磨头的下移而被逐渐加深至与前述的深度大的上部持平。
具体而言,在使用前述打磨工具结合上述打磨方法进行操作时,打磨带102与墙面(图7中的竖直虚线)呈一定小角度(参阅图7中的C表示),打磨带102的打磨区304的上下高差可设置为切削深度,其与待打磨墙面的接触面是一个很长的切削面,如图8所示。当打磨头100从上往下移的过程中,下方第二动轮306首先对未打磨区304域进行打磨,而后慢慢过渡,最深切削深度处由最上方的第一动轮305处的砂带打磨。
因为接触面加长,所以打磨单位体积的混凝土时,打磨带102和墙面的重合高度会降低,降低了磨削力,从而滚筒不会堵转。同时由于打磨带102的长度较长,在工作区域产生的磨削热量会在非工作区域进行耗散,相比碗磨900的散热会具有优势,因为磨具的硬度受温度影响显著,所以良好的散热会增加磨具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打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驱动轮,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所述第一安装部;
受动轮组,具有分别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第二安装部的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
受所述驱动轮和所述受动轮组共同驱动的环形打磨带,套接于所述驱动轮、所述第一动轮和第二动轮,使所述打磨带在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之间为打磨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区由所述打磨带在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之间的工作面限定,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具有相同半径,且过所述第一动轮的第一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动轮的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平面与所述工作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具有第三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线与所述第三转动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区由所述打磨带在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之间的工作面限定,所述第一动轮的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动轮的半径,且过所述第一动轮的第一转动中心线和第二动轮的第二转动中心线的平面与所述工作面平行或相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主动轮,所述驱动轮由所述主动轮驱动;
可选地,所述打磨头包括: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本体的张紧轮,所述张紧轮位于所述本体的第二安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动轮和所述第二动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为壳体状结构,且具有开口且限定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安装空腔;
所述驱动轮、所述受动轮组均安装于所述安装空腔内;
所述打磨带的打磨区从所述开口处暴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磨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集尘器,具有相互连通的集尘口和集尘腔;
所述集尘器连接于所述本体且邻近所述开口,所述集尘口朝向所述打磨带的打磨区。
8.一种打磨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打磨头;
动力源,被构造为向所述驱动轮输入转动的动力。
9.一种打磨方法,通过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打磨工具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方法包括:
启动所述动力源,以使所述打磨带转动;
操作打磨带,以使打磨区依次以第一打磨部、过渡打磨部以及第二打磨部的顺序逐渐与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接触,从而朝向打磨对象给进至选定深度,其中,所述第一打磨部与所述第一动轮对应的、所述第二打磨部与所述第二动轮对应,所述过渡打磨部位于所述第一打磨部和所述第二打磨部之间;
可选地,使所述打磨头沿所述打磨对象表面移动,以使所述打磨区转移至所述打磨对象的第二打磨区域。
10.一种打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具有可转动的环形打磨带的打磨工具,所述打磨带从所述打磨工具的选定区域暴露打磨区,所述打磨区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操作所述打磨带处于转动状态的所述打磨工具,使所述打磨区的第一部分接触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进行打磨;
使所述打磨区的第二部分逐渐接触所述打磨对象的第一打磨区域进行打磨,形成位于所述第一打磨区域的切屑面,且所述切屑面对应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切屑深度大于所述切屑面对应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切屑深度;
沿所述切屑面移动所述打磨工具,对所述打磨对象的第二打磨区进行打磨。
CN202010382541.0A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Active CN1115158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2541.0A CN111515855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2541.0A CN111515855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855A true CN111515855A (zh) 2020-08-11
CN111515855B CN111515855B (zh) 2021-05-28

Family

ID=71912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2541.0A Active CN111515855B (zh) 2020-05-08 2020-05-08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585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2791A (zh) * 2020-08-19 2020-11-13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
CN11195842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旧城改造用建筑墙体省料涂料翻新机
CN113027159A (zh) * 2021-02-26 2021-06-25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室内设计用污点自动刮扫处理装置
CN114131444A (zh) * 2021-12-16 2022-03-04 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装修用无线便携式墙面打磨装置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27545A (en) * 1938-07-25 1940-10-10 Cincinnati Milling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eed mechanism for use in machine tools such as grinders and the like
DE8902762U1 (zh) * 1989-03-07 1989-05-03 Reinhold Hess Gmbh & Co Kg Maschinenbau, 7460 Balingen, De
CN2081331U (zh) * 1991-02-12 1991-07-24 王添旺 可变两用式砂带研磨机
CN2375701Y (zh) * 1999-02-10 2000-04-26 张昌文 抛光打蜡机
JP2002001586A (ja) * 2000-06-26 2002-01-08 Nkk Corp 溶接鋼管の外面ビード研削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082241A (ja) * 2002-08-26 2004-03-18 Kato Seiko:Kk 面取り研磨装置におけるワーク支持具
DE102005027414B3 (de) * 2005-06-14 2006-06-22 Leo Lustig Parkettschleifmaschine
CN101077567A (zh) * 2006-04-21 2007-11-28 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用于接触轨的磨削装置
CN203197740U (zh) * 2013-04-17 2013-09-18 深圳市宏康大伟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抛光传动机构
CN203557241U (zh) * 2013-11-21 2014-04-23 李强 一种新型坡口机
CN203712435U (zh) * 2013-12-31 2014-07-16 高小华 履带式墙面打磨机
CN104741999A (zh) * 2015-04-21 2015-07-01 吴伟南 一种双层自动平砂设备
CN10566629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苏州普维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五金钳类工具磨削的大平面磨削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90213A (zh) * 2016-01-29 2016-06-22 苏州普维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五金钳类工具弧面磨削装置及其方法
CN105834868A (zh) * 2016-04-28 2016-08-10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抛光机
CN106863032A (zh) * 2017-04-17 2017-06-20 日照海恩锯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锯片简易磨床
CN206277229U (zh) * 2016-10-13 2017-06-27 杨林 一种抛光装置
CN107097111A (zh) * 2017-07-06 2017-08-29 赵文东 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的园林景区木质材料表面处理设备
CN206795495U (zh) * 2017-05-12 2017-12-26 诸暨市固特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砂带机
CN207682122U (zh) * 2017-12-25 2018-08-03 郑成 一种砂带抛光装置
CN208811792U (zh) * 2018-09-26 2019-05-03 连云港创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式砂带精磨机
CN209533011U (zh) * 2018-12-24 2019-10-25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张紧打磨砂带机
CN210307077U (zh) * 2019-08-21 2020-04-14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打磨装置
CN210388545U (zh) * 2019-07-10 2020-04-24 重庆芸利五金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刀具生产用开刃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27545A (en) * 1938-07-25 1940-10-10 Cincinnati Milling Machine Co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feed mechanism for use in machine tools such as grinders and the like
DE8902762U1 (zh) * 1989-03-07 1989-05-03 Reinhold Hess Gmbh & Co Kg Maschinenbau, 7460 Balingen, De
CN2081331U (zh) * 1991-02-12 1991-07-24 王添旺 可变两用式砂带研磨机
CN2375701Y (zh) * 1999-02-10 2000-04-26 张昌文 抛光打蜡机
JP2002001586A (ja) * 2000-06-26 2002-01-08 Nkk Corp 溶接鋼管の外面ビード研削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4082241A (ja) * 2002-08-26 2004-03-18 Kato Seiko:Kk 面取り研磨装置におけるワーク支持具
DE102005027414B3 (de) * 2005-06-14 2006-06-22 Leo Lustig Parkettschleifmaschine
CN101077567A (zh) * 2006-04-21 2007-11-28 保罗·瓦尔有限公司和两合公司 用于接触轨的磨削装置
CN203197740U (zh) * 2013-04-17 2013-09-18 深圳市宏康大伟科技有限公司 玻璃抛光传动机构
CN203557241U (zh) * 2013-11-21 2014-04-23 李强 一种新型坡口机
CN203712435U (zh) * 2013-12-31 2014-07-16 高小华 履带式墙面打磨机
CN104741999A (zh) * 2015-04-21 2015-07-01 吴伟南 一种双层自动平砂设备
CN105666290A (zh) * 2016-01-29 2016-06-15 苏州普维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五金钳类工具磨削的大平面磨削装置及其方法
CN105690213A (zh) * 2016-01-29 2016-06-22 苏州普维迪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 五金钳类工具弧面磨削装置及其方法
CN105834868A (zh) * 2016-04-28 2016-08-10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螺杆抛光机
CN206277229U (zh) * 2016-10-13 2017-06-27 杨林 一种抛光装置
CN106863032A (zh) * 2017-04-17 2017-06-20 日照海恩锯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锯片简易磨床
CN206795495U (zh) * 2017-05-12 2017-12-26 诸暨市固特安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砂带机
CN107097111A (zh) * 2017-07-06 2017-08-29 赵文东 一种基于太阳能充电的园林景区木质材料表面处理设备
CN207682122U (zh) * 2017-12-25 2018-08-03 郑成 一种砂带抛光装置
CN208811792U (zh) * 2018-09-26 2019-05-03 连云港创美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斜式砂带精磨机
CN209533011U (zh) * 2018-12-24 2019-10-25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张紧打磨砂带机
CN210388545U (zh) * 2019-07-10 2020-04-24 重庆芸利五金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刀具生产用开刃装置
CN210307077U (zh) * 2019-08-21 2020-04-14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一种天花板打磨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孙淑云: "墙体打磨机的设计与分析", 《机械》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22791A (zh) * 2020-08-19 2020-11-13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
CN111922791B (zh) * 2020-08-19 2022-03-18 重庆长征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工件打磨作业控制方法
CN111958423A (zh) * 2020-08-28 2020-11-20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旧城改造用建筑墙体省料涂料翻新机
CN111958423B (zh) * 2020-08-28 2021-07-06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旧城改造用建筑墙体省料涂料翻新机
CN113027159A (zh) * 2021-02-26 2021-06-25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室内设计用污点自动刮扫处理装置
CN113027159B (zh) * 2021-02-26 2022-12-09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室内设计用污点自动刮扫处理装置
CN114131444A (zh) * 2021-12-16 2022-03-04 中建五局装饰幕墙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装修用无线便携式墙面打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855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5855B (zh) 一种打磨头、打磨工具及打磨方法
US9004981B2 (en) Apparatus for double-sided, grinding machining of flat workpieces
US9289872B1 (en) Multi-wheel grinder tool
US7226347B1 (en) Walk behind polisher
WO2014122968A1 (ja) ブラシ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のブラシユニットを備えたブラシ研磨装置、ブラシ研磨システム、およびブラシ研磨方法
CA2717530A1 (en) Orbital smoothing device
KR101653941B1 (ko) 목재 패널의 측면을 가공하기 위한 연마장치
CN108581761A (zh) 一种多功能打磨设备
JP2004522600A (ja) 固定機能を備えた任意軌道ヘッド
KR20110004186U (ko) 집진 효율을 높인 바닥 연삭기
JP4215877B2 (ja) 工作具
JP2005052944A (ja) 研磨装置
KR20100123073A (ko) 집진구조를 갖는 핸드 그라인더
CN217224959U (zh) 一种用于鼓状轴套类零件的砂带打磨抛光机
CN214723178U (zh) 一种刀具光面批量磨削设备
US3553906A (en) Dual-action abrading tool
KR200419610Y1 (ko) 스테인레스연마기의 연마롤러장치
RU2268132C1 (ru) Полипланетарная машина для шлифовки, лощения и полировки полов
KR100569242B1 (ko) 집진구조를 갖는 그라인더
KR200400194Y1 (ko) 그라인더의 휠페이퍼
KR200378324Y1 (ko) 연마기용 조정롤러
KR102279719B1 (ko) 다용도 휴대용 연마기
JP2004298968A (ja) カッター装置
KR101120046B1 (ko) 컨디셔너 교체형 연마장치
CN216138680U (zh) 一种用于辊件表面抛光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