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4418A -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4418A
CN111514418A CN201910504558.6A CN201910504558A CN111514418A CN 111514418 A CN111514418 A CN 111514418A CN 201910504558 A CN201910504558 A CN 201910504558A CN 111514418 A CN111514418 A CN 111514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material
capsule
shell
self
fee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45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4418B (zh
Inventor
李少红
朱洁婷
许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李少红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李少红 filed Critical 李少红
Priority to CN2019105045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4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4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4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3/00Insufflators for therapeutic or disinfectant purposes, i.e. devices for blowing a gas, powder or vapour into the body
    • A61M13/003Blowing gases other than for carrying powders, e.g. for inflating, dilating or rinsing
    • A61M13/006Blowing gases other than for carrying powders, e.g. for inflating, dilating or rinsing with gas recirc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68Temperat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related to heating or coo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包括外壳、胶囊容纳腔、进气口、经鼻喷嘴、粉末材料释放机构、环形气道,胶囊容纳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悬吊式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中部位置;所述胶囊容纳腔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形成环形气道;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所述粉末材料释放机构,用于释放胶囊容纳腔内的粉末材料;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处,所述经鼻喷嘴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经鼻喷嘴内设置有向外开放的单向阀。

Description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向受治疗者的鼻腔送入粉末材料的装置,尤其是新型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背景技术
鼻腔给药是耳鼻喉科治疗鼻部相关疾病的一种重要有效的方式,能快速有效的缓解鼻部不适症状,临床常用的鼻腔给药包括滴鼻剂、鼻用激素、鼻用减充血剂等。
人鼻腔黏膜的表面积为150cm2,不仅在其黏膜表面上皮细胞上有许多微绒毛,与小肠绒毛相似,可增加药物吸收的有效面积,而且在鼻黏膜上皮下层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及毛细淋巴管,能使药物迅速吸收进人体循环。鼻腔上部的黏膜比鼻腔底部和各鼻窦内黏膜厚,血管密集,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区域。鼻黏膜也被认为是防止抗原侵袭的第一道防线,因此鼻腔给药对通过呼吸道感染的疾病发挥着优势。另外,鼻腔给药的药物不经胃肠道而直达作用部位,很少量的药物即达较高的血药浓度,一般仅需口服药物剂量的1/10或1/5左右,从而使药物的毒副作用降低。有报道,当支气管痉挛时,吸人沙丁胺醇l00μg即能直接迅速解除呼吸困难(口服一般为2~4mg)。
尽管鼻腔给药运用广泛,但是真正会用的人并不多,并且使用起来非常的不便。用鼻用喷鼻剂,仅是将管插入鼻孔喷施若干次。但是这样的喷施方法并不正确,起不到有效的治疗作用。
对于过敏性鼻炎,鼻黏膜水肿,鼻涕淸稀量多,在使用喷鼻剂时,需要擤干净鼻涕,否则鼻涕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对于是鼻黏膜干燥,则需要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或者有用的海水喷剂保持鼻腔的干燥,然后鼻腔湿润后再使用药物喷鼻。
当然,经鼻给送的还可以有其他材料,比如让人心情愉悦的香粉、提神醒脑的咖啡粉末、清凉粉末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包括外壳、胶囊容纳腔、进气口、经鼻喷嘴、粉末材料释放机构、环形气道,
胶囊容纳腔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悬吊式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中部位置;
所述胶囊容纳腔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形成环形气道;
所述外壳底部设有所述粉末材料释放机构,用于释放胶囊容纳腔内的粉末材料;
所述进气口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一位置处
所述经鼻喷嘴设置于所述外壳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经鼻喷嘴内设置有向外开放的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方中部设置有伸缩式柱状小悬臂,柱状小悬臂包括柱状杆以及柱状杆10外侧的柱状套筒,,所述柱状杆穿过所述套筒进入所述外壳内部。
优选地,柱状套筒与外壳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微型风机和纽扣电池,所述纽扣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用于为所述微型风机供电。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扁平构造。
优选地,柱状杆两端细、中间粗,包括上端部分、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直径相同,中间部分嵌套在套筒内。
优选地,所述胶囊容纳腔的直径与盛有粉末材料粉末的胶囊的直径匹配,胶囊竖直放置于所述胶囊容纳腔内。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以避免吸入杂物。
优选地,胶囊容纳腔的底部具有格栅,胶囊容纳腔的底部与胶囊容纳腔之间分体构成,一侧与胶囊容纳腔的侧壁铰接,另一侧通过胶囊容纳腔另一侧上的卡扣可拆卸地固定。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的使用方法。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粉末材料给送装置不需要通过人嘴通过吹起方式进行气体输入,不会因人体呼出气体中所含水汽凝结在设备内而导致粉末材料粘附在装置侧壁上,进而影响使用效果。
本发明采用自吸式粉末材料给送,能够根据患者吸气节奏进行粉末材料吸入,吸入节奏可控,对于鼻腔敏感的患者,不会由于外力冲击引起打喷嚏、受呛等不适反应。
本发明通过风机在患者吸入之前,在腔体内形成内循环,保证粉末的充分悬浮和均匀分布,更有利于患者的吸入和精确控量,避免浪费和剂量不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粉末材料输送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粉末材料输送装置的外壳1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粉末材料输送装置中部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粉末材料输送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粉末材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目前用于经鼻粉末材料输送的装置一般都是靠人嘴通过从进气口吹气,气体进入装置中带起粉末材料,进而从出气口进入到鼻腔内。对于这种装置而言,呼出的气体进入装置导致在装置部件的表面上冷凝,会导致粉末受潮,粘附在内壁上,并且传送通道内显著的冷凝以及靠吹起的节奏性限制将影响传送药剂的连贯性和彻底性。
另外,现有的经鼻粉末材料输送装置基本都是吹气或手动挤压实现粉末材料输送,气流不均匀、必须靠强力气流才能够吹起粉末并且无法与患者的呼吸状况相匹配,容易导致受治疗者突然受到强气流冲击而导致鼻腔刺激引起不适甚至引起打喷嚏等反应,导致粉末材料损失且无法估计损失量。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患者自主呼吸的经鼻腔粉末材料传送装置。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传送粉末状物质的传送装置包括:外壳1、胶囊容纳腔2、进气口3、经鼻喷嘴4、粉末材料释放机构5、环形气道6、微型风机7、纽扣电池8。
外壳1呈扁平状,胶囊容纳腔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悬吊式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中部位置,所述胶囊容纳腔2的外壁(当然根据环形通道的需要,这里添加了填充部31和32,以便在外壳1内最外缘形成有效地通道)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环绕形成环形气道6。外壳1底部为双层结构,内层形成密封腔,内外层之间用于安装电池8和风机控制器等辅助部件。
外壳1上方中部设置有伸缩式柱状小悬臂,柱状小悬臂包括柱状杆10、套筒12。柱状杆10的中部外侧设置柱状套筒12,柱状杆10穿过所述套筒12进入所述外壳1内部,柱状套筒12安装在盖板13上,盖板13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外壳1中部具有缺口,缺口与盖板13匹配。柱状杆10两端细、中间粗,即,柱状杆10包括上端部分、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直径相同。中间部分嵌套在套筒12内,套筒12的上下两端面处的尺寸分别与柱状杆12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匹配,从而将柱状杆10的中间部分卡在套筒内,优选地,可以通过在套筒12的上下两端焊接或固定卡环的方式将柱状杆12的中间部分卡在套筒内。套筒12的长度长于柱状杆12的中间部分,柱状杆12的中间部分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弹簧,以便允许柱状杆被按下之后自行弹起,使得胶囊容纳腔2中的胶囊向下运动被戳破之后再向上弹起,有利于粉末的流出。
柱状小悬臂的下部能够伸入外壳1内部,柱状小悬臂1的柱状杆10的下端部分与胶囊容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
胶囊容纳腔2呈空心筒状,其顶端与柱状杆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胶囊容纳腔2的空心筒的内径与胶囊的外径大体相同,以便将胶囊或其他粉末材料载体竖直放置于胶囊容纳腔2内。
被输送粉末材料可以通过胶囊或气泡提供,其包含预先测量的一定剂量的具有适当的颗粒大小分布和表面特性的物质。本发明主要适用于粉末状材料的输送。
外壳1大体呈扁葫芦状或边角平滑化的台型,从主视图方向看,其下端呈柱状、上端大体呈锥状,从侧视图角度方向看,其为矩形,即,厚度方向相对扁平。
外壳1的下端部分称为主体部分、上部成为颈部。外壳1主体部分的一侧,优选右侧,设有向内开放的单向阀,用作进气口3,颈部的一侧设有上述经鼻喷嘴4,经鼻喷嘴4呈柱状,从颈部斜向外延伸。经鼻喷嘴4顶端设置锥形鼻腔接触头。经鼻喷嘴4中部设置向外开放的单向阀18,该单向阀具有一定压力阈值,只有当压力内外压差超过压力阈值时,单向阀才会开启,该阈值可以根据人吸气的压力情况调整,这里不再详述。图2中示出了外壳1的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包含两个突起填充部31、32,突起填充部31、32中间预留胶囊容纳腔2的位置,突起填充部用于填充外壳1内空间,以便围绕腔体外缘形成环形气道,增加气流效率。突起填充部31、32的下部向上凹陷,以便气流向上从胶囊中吹下粉末,增加粉末的排出效率。
更优选地,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以避免吸入杂物。
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具有格栅,比便允许利器插入、胶囊不掉落,刺破胶囊,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与胶囊容纳腔之间分体构成,一侧与胶囊容纳腔2的侧壁铰接,另一侧通过胶囊容纳腔2另一侧上的卡扣可拆卸的固定,当需要添加胶囊时,可以将柱状小悬臂连同胶囊容纳腔一起从上部取出,打开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卡扣,放入胶囊,重新闭合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扣上卡扣,再次将整个胶囊容纳腔2放回给送装置的外壳内。或者,也可以从胶囊容纳腔2侧部设置开口,以便放入胶囊。
外壳1的底部内侧具有尖锐的锥状突起15,锥状突起的尖端距离胶囊容纳腔2底部少许距离,比如3-5mm。当需要使用时,用户向下按压柱状杆10的顶部,进而带动胶囊容纳腔2向下运动,直到锥状突起15插入胶囊底部,然后抬起柱状杆10,使得胶囊内的粉末状粉末材料流入腔内。
胶囊采用相对脆性的材料制成,避免胶囊弹性过大被戳穿之后回弹,影响粉末材料向下流出,也可以在刺穿时向下多按几次柱状杆10,保证胶囊内的材料不残留。
另外,优选地,经鼻药物给送装置还包括加热元件和两个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元件设置于所述外壳内壁的内侧,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外侧、进气口位置附近,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于给送装置内侧,经鼻喷嘴的管道内侧。
优选地,经鼻给送装置还包括微控制器,微控制器控制加热元件对给送装置内部进行加热,以使得给送装置内部的第二温度传感器测得的腔内温度与第一温度传感器测得的腔外温度高至少5摄氏度。但是,应注意给腔内温度设置最高温度限制,以使得腔内温度不高于38度,避免对患者带来不适。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使得本发明的设备可以应用于空气湿度相对较大的地区,有效减少腔内湿气凝结。微控制器还可以控制风机进行工作,外壳1上设置按钮控制微控制器,进而在完成胶囊安装和刺穿之后,控制风机启动,开始外壳1内粉末的自循环过程。
实施例2
虽然实施例1中的实现方式相比于吹气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呼出气体在给送装置内水汽凝结所导致的药物大量受潮并黏附在内壁上而带来的问题,但是,不管是本发明装置还是现有设备都会存在一些问题,就是药物残留和给送效率问题。实施例1中的方案也不能完全解决药物或气体粉末残留以及给送效率的问题。这是因为,药物给送过程中,随着吹气的进行,腔内粉末的浓度会逐渐降低,但是,需要多次反复抽吸,才能够通过反复稀释的方式,将大部分粉末吸入患者体内。
现有设备中往往存在粉末残留往往是由于现有设备基本是侧部对胶囊进行刺穿,胶囊内难免存在残留,另一方面,即便是下部刺穿,吹气过程中,也是要通过不断稀释的方式,减少残留,需要多次吹吸才能够保证大部分粉末的吸入。
本发明实施例1中通过在下部设置药物释放机构,并且优选地通过采用弱弹性材料制成的胶囊,并且,采用伸缩式柱状小悬臂(9)可以带动胶囊反复进行上下运动和刺穿过程,有效地避免了胶囊内部的粉末残留。
但是,由于腔内残留是实施例1和现有技术都不太容易消除的。
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能够进一步消除腔内残留的给送装置。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仅在气流控制上有所区别。本实施例中的用于传送粉末状物质的传送装置包括:外壳1、胶囊容纳腔2、进气口3、经鼻喷嘴4、粉末材料释放机构5、环形气道6、微型风机7、纽扣电池8、加热元件、两个温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控制环形气道6的容量,使其小于成人单次呼吸的肺活量,优选小于成人单次呼吸肺活量的1/2。
胶囊容纳腔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悬吊式固定在所述外壳1内、中部位置,所述胶囊容纳腔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环绕形成环形气道6。
外壳1上方中部设置有伸缩式柱状小悬臂,柱状小悬臂的最上方设置有柱状杆10、柱状杆10的中部外侧设置有柱状套筒12,柱状杆10穿过所述套筒12进入所述外壳内部,柱状套筒12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柱状杆10两端细、中间粗,即,柱状杆10包括上端部分、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直径相同。中间部分嵌套在套筒12内,套筒12的上下两端面处的尺寸分别与柱状杆12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匹配,从而将柱状杆10的中间部分卡在套筒内。套筒12的长度长于柱状杆12的中间部分,柱状杆12的中间部分的下表面与套筒12的下端面之间设置弹簧,以便允许柱状杆12上下运动。
柱状小悬臂的柱状杆10的下端部分与胶囊容纳腔2的顶部固定连接。
胶囊容纳腔2呈空心筒状,其顶端与柱状杆10的下端面固定连接,胶囊容纳腔2的空心筒的内径与胶囊的外径大体相同,以便将胶囊或其他粉末材料载体竖直放置于胶囊容纳腔2内。
被输送粉末材料可以通过胶囊或气泡提供,其包含预先测量的一定剂量的具有适当的颗粒大小分布和表面特性的物质。本发明主要适用于粉末状材料的输送。
外壳1大体呈扁葫芦状或边角平滑化的台型,从主视图方向看,其下端呈柱状、上端大体呈锥状,从侧视图角度方向看,其为矩形,即,其前后方向相对扁平。
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具有格栅,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与胶囊容纳腔之间分体构成,一侧与胶囊容纳腔2的侧壁铰接,另一侧通过胶囊容纳腔2另一侧上的卡扣可拆卸的固定,当需要添加胶囊时,可以将柱状小悬臂连同胶囊容纳腔一起从上部取出,打开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卡扣,放入胶囊,重新闭合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扣上卡扣,再次将整个胶囊容纳腔2放回给送装置的外壳内。
外壳1的底部内侧具有尖锐的锥状突起15,锥状突起的尖端距离胶囊容纳腔2底部少许距离,比如3-5mm。当需要使用时,用户向下按压柱状杆10的顶部,进而带动胶囊容纳腔2向下运动,直到锥状突起15插入胶囊底部,然后抬起柱状杆10,使得胶囊内的粉末状粉末材料流入腔内。
胶囊采用相对脆性的材料制成,避免胶囊弹性过大被戳穿之后回弹,影响粉末材料向下流出。
外壳1的下端部分称为主体部分、上部成为颈部。右侧颈部设有上述经鼻喷嘴4,经鼻喷嘴4呈柱状,从颈部斜向外延伸。经鼻喷嘴4顶端设置锥形鼻腔接触头。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经鼻喷嘴4与外壳1颈部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一枢轴19、枢轴上可旋转的安装一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呈平板状,包括第一密封板21和第二密封板22,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在同一平面上,二者在整个密封件20中部相连,密封件中部具有轴承23,该轴承套在经鼻喷嘴4与外壳1颈部相接位置处的枢轴19上,能够绕该枢轴旋转,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上均设置有铁磁性材料,经鼻喷嘴4的下侧壁和外壳1颈部侧壁与上述密封板位置对应的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小磁铁以便与密封板相吸。第一密封板的尺寸与经鼻喷嘴4的内径匹配、第二密封板的尺寸与环形气道在该密封板处的内径匹配,经鼻喷嘴4安装在外壳1颈部时,与外壳颈部保持垂直。
进气口设置于经鼻喷嘴4下方的外壳1侧壁处,图中微型风机右侧位置处,微型风机向左进行风力吹动,形成顺时针环形气流,进气口3的单向阀是安装在侧壁上部的,所以顺时针气流不会使其打开。
本实施例的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伸缩式柱状小悬臂9连同其上固定的胶囊容纳腔2一起从外壳1上取下,将胶囊容纳腔底部的开口打开,竖直放入胶囊,然后再将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的小门关闭,扣上卡扣,再次将整个胶囊容纳腔2放回给送装置的外壳内。
然后,用户向下按压柱状杆10的顶部,进而带动胶囊容纳腔2向下运动,直到锥状突起5插入胶囊底部,然后抬起柱状杆10,使得胶囊内的粉末状粉末材料流入腔内,准备工作完成。初始状态时,所述密封件20的帖在外壳1颈部的侧壁上,这样就将经鼻喷嘴4与环形气道隔绝。
接下来,使用者将经鼻喷嘴4置于患者鼻腔处,启动经鼻给送装置,微型风机启动工作,此时由于经鼻喷嘴4内无使用者吸气产生的负压,经鼻喷嘴,外加外壳1颈部侧壁处的小磁铁吸附第二密封板22,环形气道内的气体无法排出,并且进气口处的阀门为单向阀,无外部空气进入,开始环形气道内的自循环。风机的作用下,腔内空气搅动药物粉末悬浮在腔内空气中,最大限度的将药物粉末带起,释放出来。
当使用者进行吸气时,经鼻喷嘴内形成负压,密封件20的第一密封板在负压作用下向右翻转,第一密封板贴附在经鼻喷嘴4侧壁上,第二密封板对环形气道右侧形成密封,从而形成了从进气口-风机-胶囊下方-经鼻喷嘴-使用者鼻腔的气流通道,从而将腔内含有药粉的空气全都推送到患者的鼻腔内。进气口3的安装位置尽量靠近经鼻喷嘴4,使得药粉几乎无残留,图中为了表示清楚与经鼻喷嘴4有一定距离,但是该距离实际设计中应尽量小。当患者停止吸气时,经鼻喷嘴的压力升高,但是来自左侧环形气道的空气却持续到来,进而推动第二密封板向下翻转,第一密封板将经鼻喷嘴4密封,随着腔内压力增大,进气口处的单向阀关闭,直到下一个循环,采用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患者想要吸气时,则含有充足药物的空气则进入经鼻喷嘴,患者不需要吸气时,经鼻喷嘴自动关闭,进气口自动关闭,但是腔内的自循环却依然维持,保证药物不重新沉积。另外,由于吸气时,从外部空气向内进行空气传动,推动含有药物的空气在前端进入鼻腔,几乎无残留。
在另一种优选实现方式中,进气口3设置于第二密封板22右侧的外壳1侧壁处,采用这种方式更好地实现环形气道内的气流的整体进入患者鼻腔,减少残留。
虽然上面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示意性实现方式的解释,并非对本发明包含范围的限定。实施例中的细节并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任何基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等效变换、简单替换等显而易见的改变,均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包括外壳(1)、胶囊容纳腔(2)、进气口(3)、经鼻喷嘴(4)、粉末材料释放机构(5)、环形气道(6),胶囊容纳腔(2)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部,悬吊式固定在所述外壳的中部位置;
所述胶囊容纳腔(2)的外壁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形成环形气道(6);
所述外壳(1)底部设有所述粉末材料释放机构(5),用于释放胶囊容纳腔内的粉末材料;
所述进气口(3)设置于所述外壳(1)的第一位置处
所述经鼻喷嘴(4)设置于所述外壳(2)的第二位置处,所述经鼻喷嘴(4)内设置有向外开放的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方中部设置有伸缩式柱状小悬臂(9),柱状小悬臂(9)包括柱状杆(10)以及柱状杆10外侧的柱状套筒(12),,所述柱状杆(10)穿过所述套筒(12)进入所述外壳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柱状套筒(12)与外壳(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微型风机(7)和纽扣电池(8),所述纽扣电池设置于所述外壳底部,用于为所述微型风机供电,优选地,所述粉末材料包括药物或香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扁平构造,所述外壳1的侧板上具有向内部伸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与所述胶囊容纳腔整体在所述外壳(1)内部形成大体圆形部分,其外侧形成环形气道的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柱状杆(10)两端细、中间粗,包括上端部分、中间部分和下端部分,中间部分的直径大于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的直径相同,中间部分嵌套在套筒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囊容纳腔(2)的直径与盛有粉末的胶囊的直径匹配,胶囊竖直放置于所述胶囊容纳腔(2)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网,以避免吸入杂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具有格栅,胶囊容纳腔(2)的底部与胶囊容纳腔之间分体构成,一侧与胶囊容纳腔(2)的侧壁铰接,另一侧通过胶囊容纳腔(2)另一侧上的卡扣可拆卸地固定。
10.一种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的使用方法。
CN201910504558.6A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Active CN111514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558.6A CN111514418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4558.6A CN111514418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418A true CN111514418A (zh) 2020-08-11
CN111514418B CN111514418B (zh) 2022-01-14

Family

ID=71910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4558.6A Active CN111514418B (zh) 2019-06-12 2019-06-12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4418B (zh)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35825Y (zh) * 1995-11-17 1996-09-25 蒋有成 呼吸道给药器
CN1146729A (zh) * 1995-02-06 1997-04-02 株式会社优尼希雅杰克斯 鼻腔给药装置
WO1998026828A2 (en) * 1996-12-18 1998-06-25 Custom Focus Limited Medicament delivery and packaging
CN2338023Y (zh) * 1998-10-08 1999-09-15 杨知烈 盐气溶胶发生器
CN2364905Y (zh) * 1999-04-09 2000-02-23 温州市吉亨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药粉吸入器
CN1338956A (zh) * 1999-02-03 2002-03-06 马克思-德布鲁克-分子医学中心 对肺部喷射脂质粉末气雾剂的压缩空气吸入器及其适用的粉末气雾剂
CN2642336Y (zh) * 2003-09-04 2004-09-22 上海天汇化学有限公司 粉末喷雾吸入装置
CN1541125A (zh) * 2001-06-22 2004-10-27 ̩ 用于干粉末吸入器上的粉末剂型分散装置和方法
JP2005021669A (ja) * 2003-06-11 2005-01-27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吸入式投薬器
US20050279349A1 (en) * 1991-07-02 2005-12-22 Patton John 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CN1717225A (zh) * 2002-11-28 2006-01-04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法玛两合公司 供吸入用的含噻托铵的粉状制剂
CN101056666A (zh) * 2004-09-15 2007-10-17 奥普蒂诺斯公司 鼻送入装置
CN101217992A (zh) * 2005-02-23 2008-07-09 奥普蒂诺斯公司 粉末传送装置
CN201727817U (zh) * 2010-01-31 2011-02-02 崔九龙 一种呼吸系统给药器
CN102139132A (zh) * 2010-01-30 2011-08-03 陈际军 小型电动喷粉瓶
CN103237570A (zh) * 2010-12-06 2013-08-07 利肯萨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器
CN203123226U (zh) * 2013-03-26 2013-08-14 曹向东 胶囊粉剂给药器
CN203943980U (zh) * 2014-06-26 2014-11-19 杨知烈 小型便携式固体雾化仪
WO2015110832A1 (en) * 2014-01-23 2015-07-30 Team Holdings (Uk) Limited Inhaler
CN105749386A (zh) * 2015-03-21 2016-07-13 深圳百美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手动干粉吸入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07149715A (zh) * 2017-05-05 2017-09-12 上海华瑞气雾剂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型药粉吸入器
CN107847690A (zh) * 2015-05-16 2018-03-27 苏州汉方医药有限公司 手动悬浮微粒发生器及其应用
CN207591059U (zh) * 2017-04-17 2018-07-10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粉末药剂吸入装置
CN207640761U (zh) * 2017-04-17 2018-07-24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药剂吸入器
WO2018191776A1 (en) * 2017-04-18 2018-10-25 Inspiring Pty Ltd Dry powder inhaler and spacer device for a dry powder inhaler

Patent Citation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79349A1 (en) * 1991-07-02 2005-12-22 Patton John S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livering aerosolized medicaments
CN1146729A (zh) * 1995-02-06 1997-04-02 株式会社优尼希雅杰克斯 鼻腔给药装置
CN2235825Y (zh) * 1995-11-17 1996-09-25 蒋有成 呼吸道给药器
WO1998026828A2 (en) * 1996-12-18 1998-06-25 Custom Focus Limited Medicament delivery and packaging
CN2338023Y (zh) * 1998-10-08 1999-09-15 杨知烈 盐气溶胶发生器
CN1338956A (zh) * 1999-02-03 2002-03-06 马克思-德布鲁克-分子医学中心 对肺部喷射脂质粉末气雾剂的压缩空气吸入器及其适用的粉末气雾剂
CN2364905Y (zh) * 1999-04-09 2000-02-23 温州市吉亨高新技术应用研究所 药粉吸入器
CN1541125A (zh) * 2001-06-22 2004-10-27 ̩ 用于干粉末吸入器上的粉末剂型分散装置和方法
CN1717225A (zh) * 2002-11-28 2006-01-04 贝林格尔英格海姆法玛两合公司 供吸入用的含噻托铵的粉状制剂
JP2005021669A (ja) * 2003-06-11 2005-01-27 Hitachi Unisia Automotive Ltd 吸入式投薬器
CN2642336Y (zh) * 2003-09-04 2004-09-22 上海天汇化学有限公司 粉末喷雾吸入装置
CN101056666A (zh) * 2004-09-15 2007-10-17 奥普蒂诺斯公司 鼻送入装置
CN101217992A (zh) * 2005-02-23 2008-07-09 奥普蒂诺斯公司 粉末传送装置
CN102139132A (zh) * 2010-01-30 2011-08-03 陈际军 小型电动喷粉瓶
CN201727817U (zh) * 2010-01-31 2011-02-02 崔九龙 一种呼吸系统给药器
CN103237570A (zh) * 2010-12-06 2013-08-07 利肯萨实验室股份有限公司 吸入器
CN203123226U (zh) * 2013-03-26 2013-08-14 曹向东 胶囊粉剂给药器
WO2015110832A1 (en) * 2014-01-23 2015-07-30 Team Holdings (Uk) Limited Inhaler
CN203943980U (zh) * 2014-06-26 2014-11-19 杨知烈 小型便携式固体雾化仪
CN105749386A (zh) * 2015-03-21 2016-07-13 深圳百美酶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手动干粉吸入器及其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CN107847690A (zh) * 2015-05-16 2018-03-27 苏州汉方医药有限公司 手动悬浮微粒发生器及其应用
CN207591059U (zh) * 2017-04-17 2018-07-10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粉末药剂吸入装置
CN207640761U (zh) * 2017-04-17 2018-07-24 苏州新劢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粉末药剂吸入器
WO2018191776A1 (en) * 2017-04-18 2018-10-25 Inspiring Pty Ltd Dry powder inhaler and spacer device for a dry powder inhaler
CN107149715A (zh) * 2017-05-05 2017-09-12 上海华瑞气雾剂有限公司 一种胶囊型药粉吸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4418B (zh) 2022-0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572643T3 (es) Separador y componentes del mismo
ES2642041T3 (es) Sistemas para operar un generador de aerosol
JP3213587U (ja) 幼児および呼吸不全患者のための噴霧器
AU2010266231B2 (en) Nebulizer for infants and respiratory compromised patients
ES2235836T3 (es) Dispositivo de entrega nasal.
US7347201B2 (en) Nasal delivery devices
ES2452935T3 (es) Dispositivo de aerosolización
US20050279351A1 (en) Medicine delivery interface system
US20090159080A1 (en) Particle dispersion chamber for nasal nebulizer
WO2009111612A1 (en) Aerosolization device
US8156933B2 (en) Cloud nebulizer
JP2006312086A (ja) 医薬製剤をエアロゾル化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BR112019021982A2 (pt) inalador de pó seco e dispositivo espaçador para um inalador de pó seco
ES2284831T3 (es) Aparato para dispensar material en polvo.
US1039126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of delivering particles in th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CN110831647B (zh) 用于雾化器的间隔装置
CN206715012U (zh) 一种医用雾化器
US20180236189A1 (en) Metered dose inhaler and spacer with airflow and handicap assist structures for maximizing medication delivery effectiveness
CN109045426A (zh) 用于雾化治疗的雾化吸入器以及医疗装置
CN111514418B (zh) 一种自吸式经鼻粉末材料给送装置
ITRM20130132A1 (it) Elemento inalatore di sostanze medicamentose.
CN217772950U (zh) 一种颈部气管套管加湿器
CN209033410U (zh) 用于雾化治疗的雾化吸入器以及医疗装置
US20210260311A1 (en) Methods, devices, kits and systems for delivery of large volume of pressurized gas by inhalation
AU2013209385B2 (en) Nebulizer for infants and respiratory compromised patien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28

Address after: 410126 No. 139, Renmin Middle Road,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rhinology,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pplicant after: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410011 No. 139, Renmin Middle Road,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Department of rhinology, Xiangya Second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Applicant before: Li Shaoho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Assignee: Hunan Huiren Biomedical Co.,Ltd.

Assignor: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3718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elf priming nasal powder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

License type: Exclusive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0629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