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0831A - 发声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0831A
CN111510831A CN202010303880.5A CN202010303880A CN111510831A CN 111510831 A CN111510831 A CN 111510831A CN 202010303880 A CN202010303880 A CN 202010303880A CN 111510831 A CN111510831 A CN 1115108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ice coil
support
sound generating
glue
generat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3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0831B (zh
Inventor
李�杰
刘华伟
郑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010303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08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08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包括壳体、振动系统和支架,所述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和定心支片,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音圈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定心支片包括弹性连接的内固定部和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固定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降低音圈的偏振现象,提高产品的听音良率。

Description

发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能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扬声器通常包括振动系统、磁路系统和辅助系统,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收容于辅助系统中。振动系统一般包括振膜和连接在振膜上的音圈,音圈延伸位于磁路系统的磁间隙中。然而目前的振动系统在振动时,音圈容易朝与其振动方向所垂直的方向偏移,进而导致音圈出现偏振的现象,影响产品的听音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声装置,旨在降低音圈的偏振现象,提高产品的听音良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发声装置,包括:
壳体;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和定心支片,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音圈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定心支片包括弹性连接的内固定部和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固定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音圈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容胶槽。
可选地,所述容胶槽位于所述支撑部的背离所述音圈的表面。
可选地,所述音圈的轴线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音圈轴线的一侧与所述音圈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音圈内表面与其轴线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容胶槽由所述支架一体凹陷所形成。
可选地,所述支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端的连接表面,所述连接表面包括连接段和容胶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端接触,所述容胶段与所述第二端间隔而构成容胶间隙。
可选地,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而与所述内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沿与所述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沿所述音圈的周向排布的多个连接板,任一所述连接板均连接所述定心支片,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夹角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内固定部的一端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内固定部连接。
可选地,所述定心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在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音圈的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发声装置的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所述导磁轭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导磁轭对应所述支架设有避让槽。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振膜连接于壳体,音圈的第一端连接于振膜,通过将定心支片的外固定部与壳体连接,再将支架的一端和定心支片的内固定部连接,另一端与音圈的第二端连接。如此通过定心支片和支架能够较好地限制音圈的第二端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而振膜能限制音圈的第一端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从而有效降低了音圈偏振现象,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听音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发声装置组装时的剖切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发声装置中支架和音圈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1中音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定心支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壳体 41 内固定部
21 振膜 42 外固定部
211 振膜本体 43 弹性臂
212 补强层 431 第一段
22 音圈 432 第二段
221 第一端 433 弯折段
222 第二端 50 支架
31 中心磁铁 51 第一连接段
32 中心导磁板 511 连接翻边
33 边磁铁 512 连接板
34 边导磁板 52 第二连接段
35 磁间隙 521 支撑部
36 导磁轭 522 容胶槽
361 避让槽 60 容胶间隙
40 定心支片 70 避让空间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声装置,该发声装置可用于耳机、手机、笔记本电脑、VR设备、AR设备、电视机等设备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3,该发声装置包括壳体10、振动系统和支架50,振动系统包括振膜21、音圈22和定心支片40,振膜21连接于壳体10,音圈22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第一端221与振膜21连接,定心支片40(结合参考图8)包括弹性连接的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外固定部42与壳体10连接。支架50的一端连接于内固定部41,另一端与第二端222连接。
本实施例中,发声装置还包括磁路系统,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36、内磁路部分和外磁路部分,外磁路部分间隔围设在内磁路部分外,内磁路部分和外磁路部分两者之间的间隙形成磁间隙35。例如,内磁路部分包括中心磁铁31和设置在中心磁铁31上的中心导磁板32。外磁路部分包括边磁铁33和设置在边磁铁33上的边导磁板34,中心磁铁31和边磁铁33被设置在导磁轭36上,导磁轭36与壳体10连接,内磁路部分和外磁路部分收容于壳体10内。一实施例中,边磁铁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边磁铁33沿振膜21的周向间隔排布,支架50位于相邻的边磁铁33之间,且与边磁铁33间隔设置,以避免支架50与边磁铁33干涉。
一实施例中,振膜21包括中心部和围绕中心部设置的边缘部。此外,振膜21还可包括位于中心部和边缘部之间的折环部。在其它实施例中,振膜21为平面结构。振膜21的材质为PEEK或者其他高分子材料。音圈22的第一端221固定于振膜21,音圈22的第二端222伸入上述的磁间隙35中。一实施例中,振膜21包括振膜本体211和补强层212,补强层212设于振膜本体211的中心部,补强层212能够有效地降低振膜21的分割振动,降低发声装置的杂音。其中,可以将音圈22的第一端221与振膜本体211连接,而将补强层212设置在振膜本体211的背离音圈22的一侧。或者,也可以将补强层212设置在振膜本体211的朝向磁路系统的一侧,而将音圈22的第一端221与补强层212连接。
定心支片40的外固定部42与壳体10固定连接,内固定部41与外固定部42弹性连接,内固定部41悬置于壳体10内,并能够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运动。支架50的一端与内固定部41连接,另一端与音圈22的第二端222连接,如此当音圈22沿振动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支架50和内固定部41沿振动方向运动,支架50能够较好的限制第二端222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从而可以降低音圈22偏振现象。其中,支架50与内固定部41可以为粘接或焊接,支架50与音圈22粘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振膜21连接于壳体10,音圈22的第一端221连接于振膜21,通过将定心支片40的外固定部42与壳体10连接,再将支架50的一端和定心支片40的内固定部41连接,另一端与音圈22的第二端222连接。如此通过定心支片40和支架50能够较好地限制音圈22的第二端222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而振膜21能限制音圈22的第一端221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从而有效降低了音圈22偏振现象,提高了发声装置的听音良率。
请结合参考图3和图4,一实施例中,支架5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第一连接段51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而与内固定部41连接,第二连接段52沿与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与第二端222连接。具体而言,第一连接段51的一端与内固定部41连接,另一端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第二连接段52连接于第一连接段51的远离内固定部41的端部,并朝音圈22的第二端222延伸,第二连接段52连接与第二端222的端面,即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大致垂直设置。其中,可以将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一体冲压成型,如此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的连接稳定性。或者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段51和第二连接段52焊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连接段51的延伸方向与振动方向呈倾斜设置。
音圈22的第二端222朝垂直于振动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时,由于第一连接段5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端222的偏移方向大致垂直,而第二连接段5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端222的偏移方向大致平行,故而第一连接段51为主要变形部分。为提高第一连接段51的刚性,一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51包括沿音圈22的周向排布的多个连接板512,任一连接板512均连接定心支片40,相邻两个连接板512呈夹角设置。
具体而言,第一连接段51为板状结构,多个连接板512一体成型,相当于将第一连接段51沿振膜21的周向弯折设置,任一连接板512均连接第二连接段52。相邻两连接板512呈夹角设置,指相邻两连接板512的夹角大于0°,并小于180°。使得第一连接段51的垂直于其延伸方向的横截面呈弯折条状,例如连接板512的数量为两个时,第一连接段51的横截面大致呈“L”形,或者连接板512的数量为三个时,第一连接段51的横截面大致呈“N”形,或者连接板512的数量为四个时,第一连接段51的横截面大致呈“W”形等等。如此增大了第一连接段51的沿第二端222偏移方向的抗弯能力,能够有效限制第二端222偏移运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音圈22偏振现象。此外,相较于第一连接段51的与内固定部41连接的端面呈“一”字形结构,本方案中第一连接段51的横截面大致呈“L”形时,第一连接段51的与内固定部41连接的端面也大致呈“L”形。能够提高第一连接段51和内固定部41连接的稳定性。另外,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两连接板512焊接。
此外,一实施例中,支架50的靠近内固定部41的一端设有连接翻边511,连接翻边511与内固定部41连接。具体而言,第一连接段51具有该连接翻边511,连接翻边511朝远离音圈22的方向延伸。应该理解,若直接将第一连接段51的端面与内固定部41连接时,第一连接段51的端面宽度即为第一连接段51的板厚,而通过设置连接翻边511,能够使得连接翻边511的宽度更大,如此增大了支架50与内固定部41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第一连接段51与内固定部41的连接稳定性。此外,一实施例中,可以在仅其中一个连接板512设置连接翻边511,也可以在多个连接板512上同时成型有连接翻边511,多个连接板512上的连接翻边511连接为一体。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直接将第一连接段51的端面与内固定部41连接。
一实施例中,支架50具有与音圈22连接的支撑部521,支撑部521设有容胶槽522。支撑部521与音圈22粘接。其中,容胶槽522可以设置在支撑部521的朝向音圈22的表面,例如容胶槽522设置在支撑部521上与音圈22端面接触的表面。或者容胶槽522也可以设置在支撑部521的背离音圈22的表面,支撑部521与音圈22能够流至容胶槽522内。或者容胶槽522还可以设置在支撑部521的面向中心磁铁31的表面,支撑部521与音圈22能够流至容胶槽522内。通过设置容胶槽522,增大了胶水与支撑部521的粘接面积,使得胶水能够更加牢固的粘附在支撑部521上,能够提高支架50和音圈22的粘接效果。其中,支撑部52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支撑部52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支撑部521沿音圈22的周向间隔排布。例如,支撑部5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三个。
其中,一实施例中,容胶槽522位于支撑部521的背离音圈22的表面。如此当胶水凝固后,支撑部521和音圈22之间的胶水与容胶槽522内的胶水相互连接,容胶槽522内的胶水形成倒扣结构,能够有效限制支撑部521和音圈22之间的胶水朝音圈22的方向脱离支撑部521,增大了胶水与支撑部521之间连接牢固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支架50和音圈22的粘接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5和图6,一实施例中,音圈22的轴线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支撑部521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与音圈22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音圈22内表面与其轴线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音圈22的轴线方向与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大致平行,且音圈22的轴线沿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的排布方向延伸。例如音圈22为方环状时(参考图7),音圈22的轴线经过音圈22两对角线交点,并沿第一端221和第二端222的排布方向延伸。而音圈22为圆环状时,音圈22的旋转中心线即为音圈22的轴线。
支撑部521的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即为靠近音圈22内表面的一侧,当支撑部521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与音圈22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音圈22内表面与其轴线之间的距离时,相当于支撑部521的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朝远离音圈22轴线的方向与音圈22内表面间隔设置,即音圈22的靠近其内表面的部分端面显露于支撑部521外,使得支撑部521与音圈22内表面之间形成供胶水流过的避让空间70。容胶槽522贯穿支撑部521的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设置,使得避让空间70与容胶槽522连通。如此在支撑部521和音圈22之间涂胶时,支撑部521与音圈22之间的胶水能够经过避让空间70流至容胶槽522,如此能够保证胶水较好地流向容胶槽522,还能够有效降低胶水凸出于音圈22内表面的情况,从而能够降低音圈22在振动时与中心磁铁31干涉的可能。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支撑部521的靠近音圈22轴线的一侧与音圈22内表面平齐设置。另外,也可以将容胶槽522与支撑部521的靠近音圈22轴线一侧的边缘间隔设置。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至图4或者图4至图6,一实施例中,容胶槽522由支架50一体凹陷所形成。具体而言,在支架50上冲压形成容胶槽522和支撑部521,即支架50的背离音圈22的表面凹陷而形成容胶槽522,并在朝向音圈22的表面对应容胶槽522隆起形成支撑部521。如此能够同时成型容胶槽522和支撑部521,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还能避免成型容胶槽522的过程中产生废料,避免浪费,有利于节约材料。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支架50的面向音圈22的表面一体凹陷形成容胶槽522。另外,还可以在支架50上切削形成容胶槽522。
一实施例中,支架50具有面向第二端222的连接表面(图未示出),连接表面包括连接段和容胶段,连接段与第二端222接触,容胶段与第二端222间隔而构成容胶间隙60。具体而言,支撑部521面向第二端222端面的表面构成连接表面,连接段和容胶段连接,容胶段在远离连接段的方向上逐渐朝远离音圈22的方向倾斜设置,在连接段与音圈22的第二端222接触时,容胶段与第二端222间隔而形成容胶间隙60。如此能通过连接段对第二端222进行支撑,还能使得容胶段和第二端222之间容纳更多胶水,提高了支架50与第二端222的连接效果。其中,可以将容胶段靠近音圈22的内表面设置,也可以将容胶段靠近音圈22的外表面设置。另外,容胶段可以呈弧面或斜面设置。
一实施例中,定心支片40设置在第一端221所在的一侧。具体而言,定心支片40设置在壳体10的靠近振膜21的一侧,即外固定部42连接于壳体10的靠近振膜21的一侧,内固定部41靠近音圈22的第一端221设置。支架50连接与内固定部41,并延伸至音圈22的第二端222而与第二端222连接。相较于将定心支片40设置在音圈22的第二端222的方式中,由于定心支片40的尺寸较大,故而需要增大相邻边磁铁33之间的间隙供定心支片40放置,如此会导致边磁铁33的尺寸变小,从而导致发声装置的听音良率降低。而通过将定心支片40设置在支架50的靠近第一端221的一侧,能够充分利用边导磁板34和振膜21之间的空间供定心支片40运动,有利于提高发声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此外,由于支架50主要用于支撑音圈22的第二端222,以限制第二端222朝垂直于音圈22轴线方向的方向偏移运动,故而对于支架50的沿相邻边磁铁33排布方向的尺寸要求较小,如此可以将支架50的沿相邻边磁铁33排布方向的尺寸设置较小,从而不需要增大相邻边磁铁33之间的间隙即可保证支架50的放置,有效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还可以将支架50设置为金属件,从而可以保证支架50具有较好的结构强度和刚性,有利于减小支架50的尺寸。
请结合参考图1、图3和图8,一实施例中,支架5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支架50沿音圈22的周向间隔排布。通过设置多个支架50,使得多个支架50能够分布于音圈22的周向对第二端222进行支撑,提高了对音圈22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降低音圈22偏振现象。支架50的具体数量可以根据边磁铁33的数量进行合理设置,例如,本实施例中,边磁铁33的数量为四个,如此可以在任意相邻边磁铁33之间均设置一个支架50。其它实施例中,边磁铁33的数量为两个时,可以根据边磁铁33之间的距离合理设置支架50的数量。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支架50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例如支架50包括环形连接部、多个第一连接段51和多个第二连接段52,环形连接部与定心支片40连接,环形连接部环绕音圈22设置,多个第一连接段51沿环形连接部的周向间隔排布,并均与环形连接部连接,每一第二连接段52对应连接一第一连接段51,多个第二连接段52均与音圈22的第二端222连接。
此外,定心支片4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例如,一实施例中,定心支片40的数量为多个,每一定心支片40均包括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具体而言,定心支片40还包括连接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的弹性臂43,弹性臂43包括第一段431、第二段432及连接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的弯折段433。第一段431的远离弯折段433的一端与外固定部42连接,第二段432的远离弯折段433的一端与内固定部41连接,第一段431和第二段432大致沿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的排布方向间隔排布。如此在避免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的排布方向尺寸过大的情况下,能够增加弹性臂43的长度,从而可以增大内固定部41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的弹性,从而降低了定心支片40对音圈22振动时的阻碍效果。另外,其它实施例中,定心支片40的数量为一个,定心支片40包括呈环状的外固定部42和设于外固定部42内周的多个内固定部41,多个内固定部41沿外固定部42的周向间隔排布。或者,定心支片40包括呈环状的外固定部42、呈环状的内固定部41以及连接内固定部41和外固定部42的多个弹性臂43,外固定部42环绕内固定部41设置。
请再次结合参考图2和图3,一实施例中,发声装置的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36,导磁轭36与壳体10连接,导磁轭36对应支架50设有避让槽361。通过设置避让槽361,能够增大支架50沿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运动时的运动空间,能够避免支架50与导磁轭36干涉。相较于通过增大发声装置的厚度来增大支架50运动空间的方式,如此有利于减小发声装置的厚度。其中,避让槽361可以由导磁轭36的面向支架50的表面凹陷形成。或者也可以将导磁轭36的对应支架50的部分呈通孔设置,并在导磁轭36的背离支架50的表面设有盖合通孔的盖板,以在导磁轭36的面向支架50的表面形成避让槽3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振动系统,包括振膜、音圈和定心支片,所述振膜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音圈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振膜连接,所述定心支片包括弹性连接的内固定部和外固定部,所述外固定部与所述壳体连接;以及,
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内固定部,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与所述音圈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容胶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胶槽位于所述支撑部的背离所述音圈的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音圈的轴线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所述支撑部靠近所述音圈轴线的一侧与所述音圈轴线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音圈内表面与其轴线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胶槽由所述支架一体凹陷所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面向所述第二端的连接表面,所述连接表面包括连接段和容胶段,所述连接段与所述第二端接触,所述容胶段与所述第二端间隔而构成容胶间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沿所述振动系统的振动方向延伸而与所述内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沿与所述振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而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段包括沿所述音圈的周向排布的多个连接板,任一所述连接板均连接所述定心支片,相邻两个所述连接板呈夹角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靠近所述内固定部的一端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与所述内固定部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心支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所在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架沿所述音圈的周向间隔排布。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装置的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所述导磁轭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导磁轭对应所述支架设有避让槽。
CN202010303880.5A 2020-04-16 2020-04-16 发声装置 Active CN1115108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3880.5A CN111510831B (zh) 2020-04-16 2020-04-16 发声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3880.5A CN111510831B (zh) 2020-04-16 2020-04-16 发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31A true CN111510831A (zh) 2020-08-07
CN111510831B CN111510831B (zh) 2021-05-28

Family

ID=718727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3880.5A Active CN111510831B (zh) 2020-04-16 2020-04-16 发声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083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4575A (ja) * 2010-08-23 2012-03-01 Onkyo Corp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治具、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35595A (zh) * 2015-03-11 2015-06-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CN206575598U (zh) * 2017-03-30 2017-10-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器
CN206640776U (zh) * 2017-02-13 2017-11-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中的振动系统及发声装置
CN207266278U (zh) * 2017-08-25 2018-04-2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9134639U (zh) * 2018-10-10 2019-07-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器
CN209250882U (zh) * 2018-12-27 2019-08-13 深圳市康力森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大功率低音喇叭
CN209526871U (zh) * 2018-12-29 2019-10-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4575A (ja) * 2010-08-23 2012-03-01 Onkyo Corp 動電型スピーカ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治具、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CN104735595A (zh) * 2015-03-11 2015-06-24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器装置
CN206640776U (zh) * 2017-02-13 2017-11-1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装置中的振动系统及发声装置
CN206575598U (zh) * 2017-03-30 2017-10-2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器
CN207266278U (zh) * 2017-08-25 2018-04-20 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扬声器
CN209134639U (zh) * 2018-10-10 2019-07-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发声器
CN209250882U (zh) * 2018-12-27 2019-08-13 深圳市康力森实业有限公司 新型大功率低音喇叭
CN209526871U (zh) * 2018-12-29 2019-10-22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0831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169B (zh) 一种扬声器
US10932050B2 (en) Micro-speaker
CN113099362B (zh) 发声装置
US6278787B1 (en) Loudspeakers
US9998833B2 (en) Speaker
TW200952511A (en) Speaker
US8325968B2 (en) Speaker
CN110933571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630249B (zh) 发声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8696808B (zh) 扬声器及扬声器装配方法
WO2022206046A1 (zh) 发声装置
US11546695B2 (en) Speaker
CN108540908B (zh) 一种发声装置
CN111510831B (zh) 发声装置
CN210007884U (zh) 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N109862494B (zh) 发声器件的振动系统及发声器件
WO2022111674A1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211831073U (zh) 发声装置
CN210491188U (zh) 平板扬声器用骨架音圈
CN210225736U (zh) 一种多驱动点声音激励器
CN216122889U (zh) 扬声器和发声设备
CN113473329A (zh) 扬声器和电子设备
CN117459883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7440304B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20475939U (zh) 发声装置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