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5953B -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5953B
CN111505953B CN202010318784.8A CN202010318784A CN111505953B CN 111505953 B CN111505953 B CN 111505953B CN 202010318784 A CN202010318784 A CN 202010318784A CN 111505953 B CN111505953 B CN 1115059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indoor
scene
graph
eff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78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5953A (zh
Inventor
陈志林
杨明华
刘新怡
罗聪
石厅弟
罗亮
李剑
方君
吴雅晖
周力大
刘恋
贺明
牛博
金通
曹赛祎
章波
朱娴
王抒
郑博文
林灏
刘男
周雪瑶
梁连山
魏刚
张福清
刘兰
钱升
刘大伟
郑功韧
郑冠技
严定传
李红卫
舒艳华
尤中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ai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ai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ai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Hail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aizh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878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59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59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9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59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59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5/00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 G05B15/02Systems controlled by a computer electric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6Pc applications
    • G05B2219/2642Domotique, domestic, home control, automation, smart hou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运用于物联网IOT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以用于实现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的效果。

Description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IOT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为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与质量的提高,生活的智能化与智慧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人们希望在居家生活中智能家居给他们带来更方便快捷与舒适的体验,在智能控制系统中,设置有不同的场景控制以方便人们在需要的时候一键式进入所需要的场景预设,比如说阅读、会客、离开、回家等不同的场景体验,从而满足人们的要求。但是针对智能家居的无线场景操作的过程,是智能家居系统中复杂的执行过程。由于一个场景中往往需要多个设备变动,比如窗帘、空调、灯光、温度,而场景在执行操作的时候需要操作多个设备动作,这样的操作无线通信数据量大,容易造成无线数据冲突。
在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无线场景执行中采用的方法是多个数据逐条执行,由场景控制终端发出数据类型组数据包,智能家居网关根据场景的组数据,逐一点对点发送控制指令,并等待终端设备回复,在接收到的回复数据中得到设备状态之后进行下一条控制指令的下发。上述方法场景控制方法在没有接收终端的回复时,智能家居网关默认为设备不存在后才发送下一条指令,因此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
对设备的控制指令为逐一发送,对于包含设备多的场景,设备执行按照先后顺序而不是启动场景所有设备在同一时间点同时执行,执行效果会不理想;一旦中间终端设备出现故障,智能家居网关会启动重发机制,这样会出现延时造成执行时间偏长;同时由于对设备的控制指令是逐一操作的,所以在进行场景切换时,所需切换的场景不能马上被执行,容易造成用户体验偏差。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的技术,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溶合、实时跟踪及注册、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或关于真实物体的非几何信息叠加到真实世界的场景之上,实现了对真实世界的增强;
本发明旨在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提供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本申请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申请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其中,
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包括存储模块、指令转接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制作模块、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一成像镜头;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室内3D成像的场景数据;所述指令转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触发指令,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所述第一制作模块用于制作与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一动效模块用于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以形成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将所述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投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PLC网关连接以接收用户终端无线输入的触发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指令连接模块;
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协调模块、第二动效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成像镜头;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协调模块分别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并分别辨识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所述第二动效模块根据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对室内3D效果图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生成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成像镜头投射所述第二室内4D场景图;
所述PLC网关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通讯,并向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对应信号;
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可安装于家居设备上。
进一步地,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具有若干个;
所述若干个增强现实协调器分布于各个家居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像镜头采用单个镜头或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像镜头采用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时,在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上加装均分模块,所述均分模块获取第一室内4D场景图并根据若干个镜头阵列的数量对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均等分割,各个镜头一一对应的投射分割后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根据上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执行所述处理方法,步骤包括:
PLC网关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携带有场景类型数据,所述PLC网关将触发指令转发至指令转接模块;
所述指令转接模块根据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存储模块调取与所述场景类型数据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发送至第一制作模块;
所述第一制作模块制作与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并将所述室内3D效果图发送至增强现实协调器的协调模块;
所述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
所述第一动效模块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得到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动效模块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得到第二室内4D场景图;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
进一步地,所述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的步骤包括:
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协调模块发出信号至第二动效模块且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的数据交互将所述信号输出至第一动效模块;
所述第一动效模块根据所述信号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所述第一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二动效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通讯,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所述第二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的步骤之后,包括:
PLC网关监听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是否存在对应历史进程数据;
若是,则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直接从历史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并投射。
本申请提供了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由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构成,其中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包括存储模块、指令转接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制作模块、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一成像镜头;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室内3D成像的场景数据;所述指令转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触发指令,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所述第一制作模块用于制作与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一动效模块用于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以形成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将所述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投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PLC网关连接以接收用户终端无线输入的触发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指令连接模块;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协调模块、第二动效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成像镜头;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协调模块分别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并分别辨识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所述第二动效模块根据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对室内3D效果图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生成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成像镜头投射所述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PLC网关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通讯,并向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对应信号;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可安装于家居设备上,实现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申请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中3D坐标编码成像模型一个实施例的原理图;
图3为本申请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以及说明书附图中的术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操作/对象与另一个实体/操作/对象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操作/对象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参考附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的结构框图;
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其具有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其中,
增强现实发生器包括存储模块、指令转接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制作模块、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一成像镜头;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室内3D成像的场景数据;指令转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触发指令,并根据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第一制作模块用于制作与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第一动效模块用于向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以形成第一室内4D场景图;第一成像镜头将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投射;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PLC网关连接以接收用户终端无线输入的触发指令并传输至指令连接模块;
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协调模块、第二动效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成像镜头;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号传输;协调模块分别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并分别辨识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第二动效模块根据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对室内3D效果图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生成第二室内4D场景图;第二成像镜头投射第二室内4D场景图;
PLC网关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通讯,并向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对应信号;
增强现实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可安装于家居设备上。
具体的,用户可以向PLC网关输出触发指令,该触发指令含有预设的场景类型数据,该场景类型数据例如阅读、会客、春天、果园、溪流等,在PLC网关获取到触发指令后,发送对应的电力载波信号至增强显示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内;
其增强显示发生器中的指令转接模块接收到电力载波信号后,根据预布局的PLC线路生成对应的电力载波信号,即指令转接模块接收触发指令(触发指令内含场景类型数据,接收电力载波信号形式的触发指令),根据触发指令采用PLC线路以电力载波信号的形式从第一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可以理解,该第一场景数据由触发指令内含的场景类型数据确定,例如草原等等;从第一存储模块上调取第一场景数据之后,要对第一场景数据进行效果图绘制,具体采用第一制作模块接收第一场景数据并根据该第一场景数据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绘制,具体为:在第一制作模块内预先配置有3D坐标编码成像模型,该模型为预设的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具有X1、Y1、Z1轴以及X2、Y2、Z2轴,具体参考附图2;
各轴的长度根据室内空间的成像范围确定,为装机人员预设,3D坐标编码成像模型获取第一场景数据,该第一场景数据为Base64编码,为16进制编码组,一个16进制编码表示一px内的颜色,因此,将第一场景数据的各个Base64编码对应的填铺在X1Y1面、X1Z1面、Y1Z1面、X2Z2面以及Y2Z2面,从而在3D坐标编码成像模型内构建成一个3D的室内各个面(除顶面,顶面用于帮助用户确定空间关系)都具有相应色彩的3D图;
在3D坐标编码成像模型制作出室内3D效果图之后,第一动效模块对该室内3D效果图的部分部位进行动态效果载入,将时间向量与动态效果添加至该部分部位的3D效果图上,使室内3D效果图提升为视觉更丰富的4D效果图,从而得到第一室内4D场景图;具体的实施方式为,第一动效模块锁定由装机人员预设的各个Base64编码组中的含标识编码(一般要使得室内3D图部分区域实现动态,该标识编码是一长串),向含标识的编码上覆盖动态效果的base64编码,使得同一位置的base64编码进行重叠,并对重叠后的base64编码进行时间向量上的规划,使得重叠的base64编码随时间进行编码,从而使的室内3D效果图的部分位置进行4D化。
随后,通过第一成像镜头将室内4D化的效果图进行衍射,优选增强现实发生器设置于室内顶部,能够采用中心扩散式的衍射方式将室内4D化效果图衍射至室内各个位置。
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多个,可以设置在室内的各个家具上,用于通过第二成像镜头将第一成像镜头无法衍射到的室内位置进行衍射,实现多角度衍射;原理为,协调模块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从室内3D效果图中确定出与第二成像镜头对应的部分3D效果图位置,随后第二动效模块将该部分3D效果图位置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从而得到第二室内4D场景图,第二成像镜头输出该第二室内4D场景图。
通过各个增强现实协调器和增强现实发生器,将室内环境改变为各种类型的场景,极大的提成了用户的居家沉浸式体验。
通过第一无线模块与第二无线模块连接,以及PLC网关与第一无线模块连接,实现室内的避线分组化布置,有效的实现了增强室内现实的4D成像技术实现室内场景的动感变换。
因此,实现了用户居家的沉浸式体验,同时,因为PLC网关单接第一无线模块,由第一无线模块与各个增强显示协调器的第二无线模块进行无线的数据通讯,有效的实现了增强现实发生器与增强现实协调器的避线式分布,并且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渲染是分别同时交给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的,能够进一步的保证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输出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实现了本申请的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的技术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增强现实协调器具有若干个;
若干个增强现实协调器分布于各个家居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采用单个镜头或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采用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时,在增强现实发生器上加装均分模块,均分模块获取第一室内4D场景图并根据若干个镜头阵列的数量对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均等分割,各个镜头一一对应的投射分割后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
参考附图3,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通过上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执行本处理方法,步骤包括:
S100,PLC网关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触发指令携带有场景类型数据,PLC网关将触发指令转发至指令转接模块;
S200,指令转接模块根据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存储模块调取与场景类型数据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并将第一场景数据发送至第一制作模块;
S300,第一制作模块制作与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并将室内3D效果图发送至增强现实协调器的协调模块;
S400,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
S500,第一动效模块向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得到第一室内4D场景图,第二动效模块向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得到第二室内4D场景图;
S600,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的步骤包括:
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协调模块发出信号至第二动效模块且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的数据交互将信号输出至第一动效模块;
第一动效模块根据信号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第一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第二动效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通讯,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第二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的步骤之后,包括:
PLC网关监听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是否存在对应历史进程数据;
若是,则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直接从历史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并投射。
综上所述,本申请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由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构成,其中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包括存储模块、指令转接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制作模块、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一成像镜头;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室内3D成像的场景数据;所述指令转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触发指令,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所述第一制作模块用于制作与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一动效模块用于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以形成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将所述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投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PLC网关连接以接收用户终端无线输入的触发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指令连接模块;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协调模块、第二动效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成像镜头;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协调模块分别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并分别辨识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所述第二动效模块根据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对室内3D效果图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生成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成像镜头投射所述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PLC网关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通讯,并向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对应信号;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可安装于家居设备上,实现处理现有控制指令是逐条输出至各个家居设备,而存在出现数据流冲突和反应速度慢的技术问题,并融合家庭室内AR技术,帮助用户快速的进入居家沉浸体验的效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增强现实发生器、增强现实协调器、PLC网关及家居设备,其中,
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包括存储模块、指令转接模块、第一无线模块、第一制作模块、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一成像镜头;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室内3D成像的场景数据;所述指令转接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触发指令,并根据所述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所述第一制作模块用于制作与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一动效模块用于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以形成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将所述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投射;所述第一无线模块用于与PLC网关连接以接收用户终端无线输入的触发指令并传输至所述指令连接模块;
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包括协调模块、第二动效模块、第二无线模块和第二成像镜头;所述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进行信号传输;所述协调模块分别确定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并分别辨识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所述第二动效模块根据第二成像镜头的投射范围对室内3D效果图进行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的添加,生成第二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成像镜头投射所述第二室内4D场景图;
所述PLC网关与用户终端进行信号通讯,并向所述第一无线模块传输对应信号;
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和增强现实协调器可安装于家居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现实协调器具有若干个;
所述若干个增强现实协调器分布于各个家居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采用单个镜头或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采用若干个镜头阵列进行第一室内4D场景图的投射时,在所述增强现实发生器上加装均分模块,所述均分模块获取第一室内4D场景图并根据若干个镜头阵列的数量对第一室内4D场景图进行均等分割,各个镜头一一对应的投射分割后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
5.一种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执行所述处理方法,步骤包括:
PLC网关获取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所述触发指令携带有场景类型数据,所述PLC网关将触发指令转发至指令转接模块;
所述指令转接模块根据触发指令携带的场景类型数据从存储模块调取与所述场景类型数据对应的第一场景数据,并将所述第一场景数据发送至第一制作模块;
所述第一制作模块制作与第一场景数据对应的室内3D效果图,并将所述室内3D效果图发送至增强现实协调器的协调模块;
所述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
所述第一动效模块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一动态效果和第一时间向量,得到第一室内4D场景图,所述第二动效模块向所述室内3D效果图上增加第二动态效果和第二时间向量,得到第二室内4D场景图;
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调模块根据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的朝向及投射范围,分别指令第一动效模块和第二动效模块进行室内3D效果图的动效添加的步骤包括:
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所述协调模块发出信号至第二动效模块且通过第一无线模块和第二无线模块的数据交互将所述信号输出至第一动效模块;
所述第一动效模块根据所述信号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所述第一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所述第二动效模块通过第二无线模块与第一无线模块的数据通讯,请求第一制作模块发送室内3D效果图,从而所述第二动效模块获取到室内3D效果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同时对应的投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的步骤之后,包括:
PLC网关监听用户终端输入的触发指令是否存在对应历史进程数据;
若是,则所述第一成像镜头和第二成像镜头直接从历史数据库中调取对应的第一室内4D场景图和第二室内4D场景图,并投射。
CN202010318784.8A 2020-04-21 2020-04-21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Active CN1115059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784.8A CN111505953B (zh) 2020-04-21 2020-04-21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784.8A CN111505953B (zh) 2020-04-21 2020-04-21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953A CN111505953A (zh) 2020-08-07
CN111505953B true CN111505953B (zh) 2024-01-02

Family

ID=71876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784.8A Active CN111505953B (zh) 2020-04-21 2020-04-21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595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5002A (zh) * 2015-04-17 2016-11-23 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
CN106647677A (zh) * 2017-01-26 2017-05-10 成都市亚丁胡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家系统
CN106910331A (zh) * 2017-04-21 2017-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模型、控制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51101A (zh) * 2015-02-25 2017-10-13 英特尔公司 针对使用具有参数的标记的增强现实的场景修改
KR101990284B1 (ko) * 2018-12-13 2019-06-18 주식회사 버넥트 음성인식을 이용한 지능형 인지기술기반 증강현실시스템
CN110379010A (zh) * 2019-06-25 2019-10-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视频融合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11634A (zh) * 2013-04-17 2014-10-2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及控制方法
US10950051B2 (en) * 2015-03-27 2021-03-16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senting an augmented reality
US11017601B2 (en) * 2016-07-09 2021-05-25 Doubleme, Inc. Mixed-reality space map creation and mapping format compatibility-enhancing method for a three-dimensional mixed-reality space and experience construction sharing system
US10782668B2 (en) * 2017-03-16 2020-09-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Development of control applications i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CN108446400A (zh) * 2018-03-29 2018-08-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装置、服务器、增强现实系统和共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51101A (zh) * 2015-02-25 2017-10-13 英特尔公司 针对使用具有参数的标记的增强现实的场景修改
CN106155002A (zh) * 2015-04-17 2016-11-23 乐金电子研发中心(上海)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系统
CN106647677A (zh) * 2017-01-26 2017-05-10 成都市亚丁胡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管家系统
CN106910331A (zh) * 2017-04-21 2017-06-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遥控模型、控制系统及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
KR101990284B1 (ko) * 2018-12-13 2019-06-18 주식회사 버넥트 음성인식을 이용한 지능형 인지기술기반 증강현실시스템
CN110379010A (zh) * 2019-06-25 2019-10-25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视频融合的三维地理信息可视化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mote-Touch: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marker tracking for Smart Home control;Ahmed Mohmmad Ullah 等;《IEEE Xplore》;第473-476页 *
虚拟现实技术在室内空间设计中的应用;吴曼 等;《家具与室内装饰》(第2018年第10期期);第106-10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5953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3218B (zh) 一种数字孪生系统、方法及计算机设备
Jo et al. ARIoT: scalable augmented reality framework for interacting with Internet of Things appliances everywhere
CN114727091B (zh) 用于处理360度图像的方法和设备
CN110675506B (zh) 实现多路视频融合的三维增强现实的系统、方法及设备
CN111028336B (zh) 场景切换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10164135B (zh) 一种定位方法、定位装置及定位系统
CN111805535B (zh) 一种定位导航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574370B (zh) 用于处理全向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08913B (zh) 设备控制方法及移动控制设备
Zhang et al. A visual distance approach for multicamera deployment with coverage optimization
CN102307309A (zh) 一种基于自由视点的体感交互导播系统及方法
CN108955715A (zh) 导航视频生成方法、视频导航方法和系统
CN112085854B (zh) 一种云信息同步展示系统及方法
CN114760458B (zh) 高真实感增强现实演播室虚拟与现实相机轨迹同步的方法
CN110099461A (zh) 终端之间的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836964A (zh) 分布式视频融合系统中视频融合设备控制装置
US2023041044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ndering content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10015624A (ko) 드론 기반 재난상황 관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458051A (zh) 一种设备控制的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134474A (zh) 在支持混合现实/增强现实的通信系统中相对于三维媒体数据使用延迟补偿姿势预测来执行渲染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05953B (zh) 避线式家居场景控制分组化系统和处理方法
CN208723929U (zh) 一种ar遥控器
CN109857258B (zh) 一种虚拟远程遥控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05183142A (zh) 一种利用空间位置装订的数字信息复现方法
EP384889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gmenting image, and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