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3795B -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3795B
CN111493795B CN202010266107.6A CN202010266107A CN111493795B CN 111493795 B CN111493795 B CN 111493795B CN 202010266107 A CN202010266107 A CN 202010266107A CN 111493795 B CN111493795 B CN 1114937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gid
unit
locking
mounting seat
lock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661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93795A (zh
Inventor
谢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ohua Endoscop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ohua Endoscop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ohua Endoscopy Co ltd,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ohua Endoscop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661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37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37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37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937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37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21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 A61B1/00124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electrical, e.g. electrical plug-and-socket conne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21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 A61B1/00126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optical, e.g. for light supply cab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112Connection or coupling means
    • A61B1/00121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 A61B1/00128Connectors, fasteners and adapters, e.g. on the endoscope handle mechanical, e.g. for tubes or pi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61B1/0051Flexible endoscopes with controlled bending of insertion part
    • A61B1/005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insertion parts, e.g. vertebral 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internal passag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B1/015Control of fluid supply or evacu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5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mage sensor, e.g. camera, being in the distal end po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 A61B1/0661Endoscope light sources
    • A61B1/0684Endoscope light sources using 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12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 A61B1/12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with cooling or rinsing arrangement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cleaning in-u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插入部包括弯曲单元、插入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第一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反向传动组件、两个固定轨道以及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第一反向传动组件连接;操作部包括弯曲驱动单元、操作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第二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反向传动组件、两个活动轨道以及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第二反向传动组件连接;弯曲驱动单元与第二反向传动组件动力耦合连接。该分体式内窥镜装置降低了动力的损失,连接机构结构稳固性好,操作手感舒适,安全可靠性好且拆装方便。

Description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窥镜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可用于对人体内部的组织、器官,如胃、食管、十二指肠等的病变进行观察,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从而辅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更确切的诊断。由于内窥镜属于介入型医疗器械,每次检查后都需要进行更换消毒,导致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专利提出了将插入部和操作部做分离设计,其插入部与操作部可拆装,每次诊疗结束后只需对内窥镜的插入部进行消毒,从而使内窥镜的消毒和轮换使用及日常维护的繁琐度降低。但是,该内窥镜装置的动力传输单元由两组齿轮齿条或两组传动轴与锥齿轮组构成,由于插入部弯曲动作须由操作部旋转手轮通过齿轮齿条或锥齿轮组两次转接驱动,在动力传输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力量损失,操作人员须耗费更多的体力,且上述两种驱动方式均存在较大的轴向推力或扭力,会对插入部与操作部的连接稳定性产生影响,另外锥齿轮组方案安装前须人工归零,会耗费一定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动力传输单元多次转接驱动耗费力量、连接稳定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
所述插入部包括弯曲单元、插入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反向传动组件、两组固定轨道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轨道内的第一刚性连接体;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两个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反向传动组件连接,以形成反向联动;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弯曲单元,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操作部包括弯曲驱动单元、操作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所述操作部安装座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反向传动组件、两个活动轨道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轨道内的第二刚性连接体;所述活动轨道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以使所述活动轨道朝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可开合;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反向传动组件连接,以形成反向联动;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朝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弯曲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向传动组件动力耦合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通过插入部安装座与操作部安装座的可拆卸连接,来实现插入部和操作部的对接;操作部的弯曲驱动单元通过第二动力连接单元将动力传递至插入部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进而驱动弯曲单元执行弯曲动作;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在第一反向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可在对应的固定轨道内沿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在第二反向传动组件的传动作用下,可在对应的活动轨道内沿相反的方向滑动;通过开合活动轨道,使得第一刚性连接体上的第一卡接部可以与第二刚性连接体上的第二卡接部卡合或者脱离,在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卡合后,位于同侧的第一刚性连接体与第二刚性连接体可实现同步移动,弯曲驱动单元与第二反向传动组件动力耦合连接,使得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反向运动,相应的第一刚性连接体也随之运动,进而带动弯曲单元切换弯曲方向。该分体式内窥镜装置通过第一刚性连接体和第二刚性连接体的卡接来实现动力的传递,降低了动力的损失,连接机构结构稳固性好,操作手感舒适,安全可靠性好且拆装方便,可在任意状态随意拆装,同时操作部和插入部分体设置能够使内窥镜装置消毒、维护简便,能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总体结构全局简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手动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卡扣式锁紧的、手动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外形立体图;
图4是图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安装状态下的外形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操作部与插入部对接后动力连接部分的主要结构侧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动力连接部分的主要结构主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卡扣式锁紧机构的锁紧原理示意图,其中a图表示的是锁紧前的状态,b图表示的是锁紧后的状态;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卡扣式锁紧机构联动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的原理示意图,其中a图表示的是打开的状态,b图表示的是合拢的状态;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卡扣式锁紧机构的自动对接锁紧的原理示意图,其中a图表示的是锁紧前的状态,b图表示的是锁紧后的状态;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又一种卡扣式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卡扣式锁紧机构的锁紧原理示意图,其中a图表示的是卡合前的状态,b图表示的是初步卡合的状态,c图、d图和e图分别表示转动手轮锁紧杆至不同角度时的状态,f图表示反向转动手轮锁紧杆至解锁的状态;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螺纹式锁紧的、手动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外形立体图;
图14是图1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安装状态下的外形立体图;
图15是图1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操作部与插入部对接后动力连接部分的主要结构主视图;
图16是图1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操作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图13中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插入部的局部剖视图;
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刚性连接体内牵引丝回程吸收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形式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的动力连接部分的主要结构主视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和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对接原理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插入部与操作部的对接端面的示意图;
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复合光照明单元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电动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电动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在拆分状态下的内部结构原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插入部; 11、弯曲单元; 111、蛇骨;
112、牵引丝; 12、插入部安装座; 121、插入部外壳;
122、插入部基板; 13、第一动力连接单元;
131、第一反向传动组件; 1311、第一链轮; 1312、第一齿轮;
1313、第一滑轮; 1314、第一柔性连接体; 132、固定轨道;
133、第一刚性连接体; 1331、第一链条杆; 1332、第一齿条;
1333、第一直杆; 134、第一卡接部; 135、防弯缓冲件;
14、第一锁紧件; 141、锁紧插头; 142、锁紧插座;
143、锁紧螺纹座; 15、限位调节装置; 151、调节螺钉;
152、限位块; 16、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
161、第一转接部; 17、第一电连接单元;
171、第一电信号连接器; 172、第一光信号连接器;
18、图像获取机构; 181、复合光照明单元; 1811、白光LED;
1812、窄带LED; 1813、合光棱镜; 182、照明窗;
183、成像单元; 184、第一图像传输单元;
2、操作部; 21、弯曲驱动单元; 211、第一操作手轮;
212、第二操作手轮; 213、第一驱动电机; 214、第二驱动电机;
22、操作部安装座; 221、操作部外壳; 222、操作部基板;
223、线路管道; 224、卡箍; 225、操作部手柄;
23、第二动力连接单元; 231、第二反向传动组件;
2311、第二链轮; 2312、第二齿轮; 2313、第二滑轮;
2314、第二柔性连接体; 2315、第二链条; 232、活动轨道;
2321、第一翅片; 233、第二刚性连接体; 2331、第二链条杆;
2332、第二齿条; 2333、第二直杆; 234、第二卡接部;
235、第三反向传动组件; 2351、第三链轮; 2352、第三滑轮;
2353、第三柔性连接体; 24、第二锁紧件; 241、锁紧块;
242、嵌套式锁紧件; 2421、手轮锁紧杆; 2422、轴套;
2423、双层凸轮; 2424、锁紧钩;
2425、动力连接控制板; 2426、限位挡块; 243、锁紧螺纹套筒;
25、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0、压簧;
251、开合控制机构主体; 252、轨道开合杆; 253、第二翅片;
254、锁紧拨杆; 255、偏心轴; 256、连杆;
257、弹性卡簧; 258、顶块; 259、拨轴;
26、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1、第二转接部;
262、旋转驱动装置; 2621、旋转驱动筒 2622、螺旋槽;
2623、旋转驱动杆; 27、第二电连接单元;
271、第二电信号连接器; 272、第二光信号连接器;
28、第二图像传输单元; 29、附属设备控制组件; 291、送气控制开关;
292、送水控制开关; 293、吸引控制开关;
3、附属设备接口; 31、进水口; 32、进气口;
33、吸引口; 34、钳道口;
4、附属设备接管; 41、水管; 42、气管;
43、吸引管;
5、图像处理单元; 6、显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第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2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包括插入部1和操作部2。插入部1包括弯曲单元11、插入部安装座12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弯曲单元11可以伸入人体孔道,可以采用软管或者蛇骨111组成弯曲单元11再通过牵引丝112连接至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以实现不同方向的弯曲动作。具体地,牵引丝112可以采用钢丝或者其他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丝线材料。更具体地,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可以直接与牵引丝112相连,还可以通过防弯缓冲件135与牵引丝112相连,防弯缓冲件135可以采用柔性件,例如链条等,用于吸收钢丝余量,防止钢丝弯折。
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包括第一反向传动组件131、两个固定轨道132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固定轨道132内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固定轨道132固定安装于插入部安装座12,具体地,固定轨道132可以安装在位于插入部外壳121内的插入部基板122上,多个固定轨道132还可以集成在一起。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之间通过第一反向传动组件131连接,以形成反向联动。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尾端连接于弯曲单元11的牵引丝112,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首端构造有第一卡接部13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的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各通过一根牵引丝112连接于蛇骨111上的两个连接点,因而每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可以使弯曲单元11朝向两个方向弯曲。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的数量可以为两组,进而可以实现弯曲单元11朝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弯曲。
进一步地,两个固定轨道132和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结构一致,且沿内窥镜主体的轴线对称分布。第一反向传动组件131分别与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连接,当一侧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上移时,则另一侧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随之下移,反之亦然。通过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反向运动可以带动弯曲单元11弯曲。
操作部2包括弯曲驱动单元21、操作部安装座22以及至少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操作部安装座22与插入部安装座12可拆卸地连接,因而可以实现插入部1和操作部2之间的拆装。弯曲驱动单元21的动力源可以为人力或者电机,具体地,可以采用操作手轮或者驱动电机实现。
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包括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两个活动轨道232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活动轨道232内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活动轨道232可活动地安装于操作部安装座22,以使活动轨道232朝向插入部1的一端可开合,此处可活动地安装表示可以是转动安装或者滑动安装。具体地,活动轨道232远离插入部1的一端可以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操作部安装座22,活动轨道232朝向插入部1的一端则可以绕转轴小角度摆动以实现轨道的开合;活动轨道232与转轴连接的位置还可以是活动轨道232的中部,只要与活动轨道232朝向插入部1的端部间隔一段距离即可,具体的连接位置可以根据活动轨道232需要实现的开合角度来确定。此外,活动轨道232还可以滑动安装于操作部安装座22,因而可以整体沿垂直于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滑动方向的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实现两个活动轨道232的开合。
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之间通过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连接,以形成反向联动。第二刚性连接体233朝向插入部1的一端构造有与第一卡接部134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234。具体地,第一卡接部134和第二卡接部234可以为侧向开口钩,前端钩部分有一定尺寸横向缩进。当插入部1和操作部2对接时,通过活动轨道232的合拢,带动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第一卡接部134和同侧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第二卡接部234卡接在一起,进而实现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和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之间的动力传递。
弯曲驱动单元21与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动力耦合连接,进而可以将动力源的动力通过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传递至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带动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沿内窥镜主体的轴向反向移动,在实现第一卡接部134和第二卡接部234的卡接以后,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随之带动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反向运动,最终带动弯曲单元11弯曲。
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与弯曲单元11构成第一联动结构,该第一联动结构上任意环节的运动都会带动其他环节同时运动。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与弯曲驱动单元21构成第二联动结构,该第二联动结构上任意环节的运动都会带动其他环节同时运动。因而,当插入部1和操作部2处于拆分状态时,通过使弯曲单元11保持平直状态同时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受相互推拉力平衡后,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第一卡接部134可以自动大致对齐,同样地,在对接过程中因插入部1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对操作部2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产生单边推力作用推动,使得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第二卡接部234也可以自动对齐,因而可以保证和插入部1的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对接,均无需再人工归零。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包括插入部1和操作部2,通过插入部安装座12与操作部安装座22的可拆卸连接,来实现插入部1和操作部2的对接;操作部2的弯曲驱动单元21通过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将动力传递至插入部1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进而驱动弯曲单元11执行弯曲动作;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在第一反向传动组件131的传动作用下,可在对应的固定轨道132内沿相反的方向滑动;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在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的传动作用下,可在对应的活动轨道232内沿相反的方向滑动;通过开合活动轨道232,使得第一刚性连接体133上的第一卡接部134可以与第二刚性连接体233上的第二卡接部234卡合或者脱离,在第一卡接部134与第二卡接部234卡合后,位于同侧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与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实现同步移动,弯曲驱动单元21与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动力耦合连接,使得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反向运动,相应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也随之运动,进而带动弯曲单元11切换弯曲方向。该分体式内窥镜装置通过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和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卡接来实现动力的传递,降低了动力的损失,连接机构结构稳固性好,操作手感舒适,安全可靠性好且拆装方便,可在任意状态随意拆装,同时操作部2和插入部1分体设置能够使内窥镜装置消毒、维护简便,能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进一步地,第一反向传动组件131包括转动连接于插入部安装座12的第一转轮,两个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分别连接于第一转轮的相对的两侧。第二反向传动组件231包括转动连接于操作部安装座22的第二转轮,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分别连接于第二转轮的相对的两侧。弯曲驱动单元21与第二转轮动力耦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转轮可以为第一链轮1311,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可以为第一链条杆1331,第一链条杆1331朝向第一链轮1311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链轮1311相配合的链条状结构。具体地,第一链条杆1331的结构可以等同于拉直且不可弯折的链条,可与第一链轮1311配合运动。
或者如图19所示,第一转轮可以为第一齿轮1312,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可以为与第一齿轮1312相啮合的第一齿条1332。如图18所示,第一齿条1332的末端设置有空腔,当钢丝被拉伸时整体长度会被拉长,此时未拉伸端钢丝产生的延长量可进入空腔内,可避免钢丝弯曲变形并对其他器件产生挤压。
或者如图15和图17所示,第一转轮可以为第一滑轮1313,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可以为第一直杆1333,还包括绕设于第一滑轮1313的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直杆1333。具体地,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可以为钢丝或者皮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转轮可以为第二链轮2311,第二刚性连接体233为第二链条杆2331(也可以为直杆或者其他杆状件),两个第二链条杆2331通过绕设于第二链轮2311的第二链条2315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链条杆2331不会与第二链轮2311接触,避免造成使整个结构卡住。
或者如图19所示,第二转轮可以为第二齿轮2312,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以为与第二齿轮2312相啮合的第二齿条2332。
或者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转轮可以为第二滑轮2313,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以为第二直杆2333,还包括绕设于第二滑轮2313的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直杆2333。具体地,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可以为钢丝或者皮带。
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可以均采用链轮结构,或者第一转轮采用链轮结构而第二转轮采用滑轮结构,只要保证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和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以同步移动即可。本发明实施例中主要通过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采用相同类型的方案进行说明。
图6和图7示出了一种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采用链轮的实施例,操作部2的弯曲驱动单元21包括第一操作手轮211和第二操作手轮212,每个操作手轮分别对应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且两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的结构相同且彼此独立运行。第一操作手轮211和第二操作手轮212可以设置于操作部外壳221的外侧,方便人员操作;两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则可以安装于操作部外壳221的内部,保持动力机构的稳定整洁。同时,操作部外壳221内部还可以根据结构需要设置操作部基板222,为一些固定部件提供安装固定位。
此处以其中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为例进行说明,当插入部1和操作部2对接后,第二链条杆2331下端的第二卡接部234与第一链条杆1331上端的第一卡接部134卡合;第一操作手轮211同轴连接于第二链轮2311,通过旋转第一操作手轮211可以带动第二链轮2311转动,通过绕设于第二链轮2311上的链条带动两个第二链条杆2331沿相反的方向上下平移,进而带动两个第一链条杆1331随对应卡接在一起的第二链条杆2331上下平移,进而带动牵引丝112上下平移,拉动弯曲单元11弯曲。本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链条作为防弯缓冲件135,该链条的上端转动连接于第一链条杆1331的下端,该链条的下端通过钢丝挂架连接于牵引钢丝连接。
更进一步地,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还包括第三反向传动组件235,第三反向传动组件235包括转动连接于操作部安装座22的第三转轮,第三转轮设置于第二转轮朝向插入部1的一侧;两个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分别连接于第三转轮的相对的两侧。具体地,如图6和图7,第三转轮可以为第三链轮2351,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以为第二链条杆2331,第二链条杆2331朝向第三链轮2351的一侧设有与第三链轮2351相配合的链条状结构,两个第二链条杆2331分别啮合于第三链轮2351的两侧。或者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三转轮可以为第三滑轮2352,第二刚性连接体233可以为第二直杆2333,还包括绕设于第三滑轮2352的第三柔性连接体2353,第三柔性连接体235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直杆2333,第三柔性连接体2353可以为钢丝或者皮带。
通过设置第三反向传动组件235可以使传动系统上的柔性连接体(如链条、软钢丝等)始终保持绷紧状态,保证插入部1和操作部2对接时卡接部(如侧向开口钩)都能卡合上。
图19示出了一种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采用齿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与上一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第一转轮采用第一齿轮1312,第二转轮采用第二齿轮2312,第一刚性连接体133采用第一齿条1332,第二刚性连接体233采用第二齿条2332。操作部2的第二齿轮2312与操作手轮同轴并受操作手轮驱动,第二齿条2332置于与活动轨道232内并与第二齿轮2312配合,形成第二联动结构,操作手轮、第二齿轮2312、第二齿条2332各环节的运动会带动其它环节运动;插入部1除第一齿条1332的轨道为固定轨道132外,其余联动结构与操作部2相同,第一齿条1332的尾端与弯曲牵引钢丝直接连接。如图18所示,第一齿条1332的末端可以设置有空腔,当钢丝被拉伸时整体长度会被拉长,此时未拉伸端钢丝产生的延长量可进入空腔内,可避免钢丝弯曲变形并对其他器件产生挤压。
图15至图17示出了一种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均采用滑轮的实施例,该实施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第一转轮采用第一滑轮1313,第二转轮采用第二滑轮2313,第一刚性连接体133采用第一直杆1333,第二刚性连接体233采用第二直杆2333,同时,还包括绕设于第一滑轮1313的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以及绕设于第二滑轮2313的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直杆1333,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直杆2333。第一柔性连接体1314和第二柔性连接体2314均为软钢丝。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插入部安装座12的第一锁紧件14以及设置于操作部安装座22的第二锁紧件24,第一锁紧件14与第二锁紧件24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安装于操作部安装座22的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可沿内窥镜主体的轴向滑动;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与两个活动轨道232配合连接,以使第二卡接部234随活动轨道232的合拢而与第一卡接部134卡合或随活动轨道232的打开而与第一卡接部134脱离。锁紧机构和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可独立动作或者联动。
更进一步地,如图3、图4和图5所示,第一锁紧件14与第二锁紧件24之间为卡合连接,操作部安装座22还设置有锁紧驱动机构,锁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锁紧件24卡紧第一锁紧件14,同时用于驱动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沿内窥镜主体的轴向滑动。其中,锁紧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拨杆或拨轮带动旋转轴或伸缩杆形式存在,通过凸轮、连杆、滑块或其组合结构可实现对锁紧机构和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的控制。
具体地,如图8所示,第一锁紧件14可以为中部凸起的锁紧插头141,第二锁紧件24可以为安装于操作部基板222上的两个间隔的锁紧块241,锁紧插头141可以插入两个锁紧块241之间。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包括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和轨道开合杆252,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的两侧构造有第二翅片253,相应的操作部基板222上还设置有对应于第二翅片253的导向槽,保证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始终沿箭头方向垂直上下移动。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中对应两个锁紧块241的外侧的位置还分别设置有卡紧挡板,当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下移时,两个卡紧挡板会向内挤压两个锁紧块241,使锁紧块241能够夹紧锁紧插头141。
锁紧驱动机构可以采用连杆结构,包括依次转动连接的锁紧拨杆254、偏心轴255和连杆256,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的移动由锁紧拨杆254通过偏心轴255和连杆256控制,当锁紧拨杆254沿箭头方向向上拨动时,锁紧拨杆254和偏心轴255同时绕两者的公共轴转动,且两者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连杆256受推力作用将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沿箭头方向向下推动,反之向上拉动。
如图9所示,活动轨道232的内侧和外侧均设置有第一翅片2321,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沿箭头方向向下移动,轨道开合杆252随之下移,活动轨道232外侧的第一翅片2321受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的两侧的第二翅片253挤压沿箭头方向绕上端转轴转动直至闭合,闭合后,两活动轨道232与内窥镜主体的轴向平行。反之,当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向上移动时,活动轨道232内侧的第一翅片2321受轨道开合杆252的挤压绕上端转轴反向转动直至完全张开。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在活动轨道232张开过程中起驱动作用,张开后可起开角保持作用。
更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上还可设置弹性卡簧257和顶块258及分别作用于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和顶块258的压簧250(图中所示为压簧,也可在其他位置设置为拉簧或扭簧等,但功能一致),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压簧250,同时在操作部基板222上还设置有两块与压簧250一一对应的固定板,位于上部的压簧2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板和顶块258,位于下部的压簧250的两端分别连接于固定板和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如图10中的a图所示,分体状态时弹性卡簧257的头端弯弧卡入顶块258的凹槽内,此时,顶块258的凹槽与操作部基板222的上侧凹槽重合,下部的压簧250处于压缩态,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受到向下的力。如图10中的b图所示,当插入部1的锁紧插头141插入操作部2的锁紧口后,锁紧插头141将顶块258向上推,顶块258的外廓将弹性卡簧257顶出顶块258的凹槽,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连同弹性卡簧257受下部的压簧250的力作用向下移动,弹性卡簧257卡入操作部基板222的下侧凹槽,上部的压簧250处于压缩态,顶块258受到向下的力。同时锁紧拨杆254受拉抬起,插入部1的锁紧插头141被锁紧。解锁时,反向扳动锁紧拨杆254,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连同弹性卡簧257向上移动,插入部1的锁紧插头141被解锁,拔出锁紧插头141后,顶块258受上部的压簧250的力作用下移,弹性卡簧257的头端弯弧同时卡入顶块258的凹槽和操作部基板222的上侧凹槽内。
图11和图12示出了另一种卡扣式锁紧机构,第一锁紧件14采用锁紧插座142,第二锁紧件24采用嵌套式锁紧件242。该实施例中的锁紧拨杆254集成于手轮锁紧杆2421,通过轴套2422与双层凸轮2423连接,通过转动手轮锁紧杆2421可实现锁紧钩2424和动力连接控制板2425的轴向运动。
插入部1与操作部2安装时,如图12中的a图所示,将手轮锁紧杆2421置于图示位置,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沿轴向插入操作部2的锁紧插座142中,锁紧钩2424有弹性,受挤压后内缩;如图12中的b图所示,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全部插入后,锁紧钩2424弹出并卡至锁紧插座142内壁的槽内;如图12中的c图所示,转动手轮锁紧杆2421,锁紧钩2424向手轮方向移动,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随之与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紧密贴合;如图12中的d图所示,继续转动手轮锁紧杆2421,动力连接控制板2425向手轮方向移动,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内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与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内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实现连接,动力连接控制板2425末端移至锁紧钩2424处,可阻止锁紧钩2424内缩误解锁,同时,限位挡块2426弹出,手轮锁紧杆2421行程受限,仅可在图12中的d图和e图所示范围内活动,其中图12中的d图中的手轮锁紧杆2421可自由转动,图12中的e图中的手轮锁紧杆2421被锁紧。插入部1与操作部2拆卸时,按住位于操作部2手轮附近的解锁按钮,限位挡块2426复位,将手轮锁紧杆2421反方向转至图12中的f图的位置,此过程中第二动力连接单元23内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首先脱开,随后锁紧钩2424受轴向挤压内缩解锁,第一动力连接单元13沿轴向拆卸,松开手轮锁紧杆2421,复位弹簧将其复位至图12中的a图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锁紧件14与第二锁紧件24之间还可以为螺纹连接,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由第二锁紧件24带动沿内窥镜主体的轴向移动,且第二锁紧件24可绕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的周向独立转动。
如图15至图17所示,第一锁紧件14可以采用锁紧螺纹座143,第二锁紧件可以采用锁紧螺纹套筒243。锁紧螺纹套筒243可在操作部手柄225的外侧上下滑动,操作部手柄225可以与操作部外壳221连接。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的移动受锁紧螺纹套筒243控制,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前端设置有两个弯角卡在锁紧螺纹套筒243内壁的环槽内,其会随锁紧螺纹套筒243的轴向移动而移动,但不受其转动影响。当锁紧螺纹套筒243松开时,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可随之向操作手轮方向移动,两个活动轨道232的前端张开;当锁紧螺纹套筒243锁紧时,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25随之向操作手轮反方向移动,两个活动轨道232的前端合拢,闭合后两个活动轨道232的轴线均与内窥镜主体的轴线平行。
插入部1与操作部2安装时,首先将操作部2的锁紧螺纹套筒243推至靠近操作手轮端,此时两个活动轨道232的前端张开,将插入部1与操作部2轴向对接,将锁紧螺纹套筒243旋入插入部外壳121的锁紧螺纹座143的螺纹上,此时两个活动轨道232的前端闭合,插入部1与操作部2两组刚性连接体分别实现啮合连接,内窥镜进入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和图15所示,插入部1还设置有限位调节装置15,限位调节装置15包括安装于插入部安装座12的调节螺钉151以及螺纹套接于调节螺钉151的限位块152,限位块152设置于第一刚性连接体133朝向弯曲单元11的一侧,且限位块152随调节螺钉151的转动而沿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轴向平移。通过调节限位调节装置15的调节螺钉151可调节限位块152的位置,进而限定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行程,弯曲单元11的弯曲角度随之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20所示,还包括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和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可滑动地安装于插入部安装座12,弯曲单元11远离插入部安装座12的一端还设置有功能部件(图中未示出),功能部件可以为十二指肠镜抬钳器;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的一端通过钢丝等可弯曲介质连接于功能部件,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一转接部161,第一转接部161为一圆柱截切体,由圆柱体被两侧平面截切而成。
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可滑动地安装于操作部安装座22,操作部安装座22还设置有功能部件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功能部件可以为十二指肠镜抬钳拨杆;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的一端通过钢丝等介质连接于功能部件驱动机构,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二转接部261,第二转接部261可旋转地卡接于第一转接部161,以使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和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连接后实现轴向推拉运动;
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的外侧还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262,旋转驱动装置262用于驱动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转动一定角度使第二转接部261与第一转接部161连接。
具体地,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16的第一转接部161可插入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的头端的第二转接部261内,扳动锁紧拨杆254时,设置于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上的拨轴259随开合控制机构主体251一起移动,拨轴259同时置于旋转驱动筒2621的螺旋槽2622内,旋转驱动筒2621轴向位移受限,不能产生轴向移动。拨轴259移动时,旋转驱动筒2621带动旋转驱动杆262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接部261一起转动,转动90°到位停止,此时第二转接部261可以和第一转接部161完成对接。然后由设置于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26的另一端的功能部件驱动机构(如拨杆或拨轮)驱动实现轴向推拉运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插入部1中还设置有图像获取机构18,图像获取机构18包括复合光照明单元181、照明窗182、成像单元183和第一图像传输单元184,操作部2中还设置有第二图像传输单元28。当插入部1和操作部2对接后,第一图像传输单元184可以与第二图像传输单元28连接,实现电信号和光信号的互通传递。进入观察物内部的成像单元183将获得的图像信息经第一图像传输单元184和第二图像传输单元28传输到外部装置中的图像处理单元5,图像处理单元5将处理后的图像信息经过图像信号输出线传输给显示单元6。成像单元183的图像获取范围由弯曲单元11的弯曲角度决定。
进一步地,第一电连接单元17与第二电连接单元27之间的电源与电信号采用电信号连接器互连。光信号采用光电模块无线连接。具体地,电信号连接器可以采用Type-C或pogopin等形式电连接器,或者通过电磁耦合或触点连接的方式对接。
如图21所示,插入部1的端面上设置有两组第一刚性连接体133的出口和锁紧插头141,另外还安装有第一电信号连接器171和第一光信号连接器172。第一电信号连接器171可设置为接触式连接器,也可拆分为接触式电源连接器和无线式光电连接器,其中电源接口为接触式,信号接口为无线式;第一光信号连接器172在内部光纤头端加装透镜或光锥及保护玻璃。操作部2的端面上设置有两组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出口和一个锁紧插头141的插入口,另外还安装有第二电信号连接器271和第二光信号连接器272。第二电信号连接器271可设置为接触式连接器,也可拆分为接触式电源连接器和无线式光电连接器,其中电源接口为接触式,信号接口为无线式;第二光信号连接器272在内部光纤头端加装透镜或光锥及保护玻璃。
更进一步地,位于插入部1内的复合光照明单元181提供的光源经导光光束进入插入部1的照明窗182,其提供的光源可为被检物体提供照明,复合光照明单元181还可以设置于紧邻照明窗182处。如图22所示,复合光照明单元181可设置为单独的白光LED1811或光源导出光纤、窄带LED1812或其组合,其产生的光经合光棱镜1813或透镜射出,通过电控开闭或机械移位可控制射出光线种类。
当需要白光时,将白光LED1811打开,光从C面直接射出;当需要窄带光时,将窄带LED1812打开,光从A面或B面全反射后从C面射出。机械位移控制是将这几个灯一直打开,但是不设置在光路上,只有需要该类型的光源时才移动至光路上。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有外置的附属设备接管4,附属设备接管4包括若干根吸引管43、水管41和气管42,附属设备接管4通过卡箍224与操作部2的线路管道223卡接在一起。操作部2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附属设备接管4通断的附属设备控制组件29,附属设备控制组件29包括若干送气控制开关291、送水控制开关292、吸引控制开关293及开关控制电路。上述开关可为机械式或电控式,送气控制开关291和送水控制开关292还可以为复合开关,轻按控制出气,重按控制出水。
插入部1上还设置有与附属设备接管4对应的附属设备接口3,附属设备接口3包括钳道口34、吸引口33、进水口31和进气口32,其中进水口31的数量为两个,一路用于提供成像单元183冲洗所需的冲洗水,另一路用于提供冲洗病灶所需的多量水源,即附送水。吸引管43、水管41和气管42的一端分别与吸引口33、进水口31和进气口3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内窥镜附属设备的对应接口连接。
如图3、图4、图5、图13和图14所示,使用时,先将插入部1和操作部2对接锁紧后,再将吸引管43、水管41和气管42分别与插入部1上吸引口33、进水口31和进气口32连接,内窥镜进入工作状态。完成诊疗后,将吸引管43、水管41和气管42从吸引口33、进水口31和进气口32上拔下并拆除其他连接,将锁紧拨杆254反向扳回,锁紧机构解锁、反向拉拔将插入部1从操作部2取下,最后将消毒保护盖盖在插入部1的端部进入消毒程序。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弯曲驱动单元21可以采用电机驱动。如图23和图24所示,本实施例中基本结构及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由第一驱动电机213和第二驱动电机214或配合减速器来代替第一操作手轮211和第二操作手轮212。第一驱动电机213和第二驱动电机214可通过齿轮转接来同侧同轴驱动链轮,也可双侧同轴驱动链轮,还可同侧双轴驱动链轮。通过设置于操作部2手柄上的控制装置驱动电机可进行同步或单独启停、正反转等动作,经过动力传输装置传输最终实现插入部1的弯曲单元11的弯曲动作。
通过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通过第一刚性连接体133和第二刚性连接体233的卡接来实现动力的传递,降低了动力的损失,连接机构结构稳固性好,操作手感舒适,安全可靠性好且拆装方便,可在任意状态随意拆装,同时操作部2和插入部1分体设置能够使内窥镜装置消毒、维护简便,能显著降低使用成本。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入部和操作部;
所述插入部包括弯曲单元、插入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一动力连接单元;所述第一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一反向传动组件、两个固定轨道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轨道内的第一刚性连接体;所述固定轨道固定安装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两个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反向传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形成反向联动;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弯曲单元,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一卡接部;
所述操作部包括弯曲驱动单元、操作部安装座以及至少一组第二动力连接单元;所述操作部安装座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动力连接单元包括第二反向传动组件、两个活动轨道以及一一对应地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活动轨道内的第二刚性连接体;所述活动轨道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以使所述活动轨道朝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可开合;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反向传动组件连接,以使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形成反向联动;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朝向所述插入部的一端构造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相配合的第二卡接部;所述弯曲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反向传动组件动力耦合连接;
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可以为侧向开口钩,前端钩部分有一定尺寸横向缩进;当插入部和操作部对接时,通过活动轨道的合拢,带动第一刚性连接体的第一卡接部和同侧的第二刚性连接体的第二卡接部卡接在一起,进而实现第一动力连接单元和第二动力连接单元之间的动力传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向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的第一转轮,两个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轮的相对的两侧;
所述第二反向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的第二转轮,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轮的相对的两侧;所述弯曲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转轮动力耦合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轮为第一链轮,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为第一链条杆,所述第一链条杆朝向所述第一链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链轮相配合的链条状结构;或者
所述第一转轮为第一齿轮,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为与所述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齿条;或者
所述第一转轮为第一滑轮,所述第一刚性连接体为第一直杆,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一滑轮的第一柔性连接体,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直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轮为第二链轮,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通过绕设于所述第二链轮的链条相连;或者
所述第二转轮为第二齿轮,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为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条;或者
所述第二转轮为第二滑轮,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通过绕设于所述第二滑轮的第二柔性连接体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连接单元还包括第三反向传动组件,所述第三反向传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的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轮朝向所述插入部的一侧;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三转轮的相对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轮为第三链轮,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为第二链条杆,所述第二链条杆朝向所述第三链轮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三链轮相配合的链条状结构;或者
所述第三转轮为第三滑轮,还包括绕设于所述第三滑轮的第三柔性连接体,所述第三柔性连接体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刚性连接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的第一锁紧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的第二锁紧件,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可拆卸连接;
还包括安装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的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所述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可沿内窥镜主体的轴向滑动;所述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与两个所述活动轨道配合连接,以使所述第二卡接部随所述活动轨道的合拢而与第一卡接部卡合或随所述活动轨道的打开而与第一卡接部脱离;
所述锁紧机构和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可独立动作或者联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之间为卡合连接,所述操作部安装座还设置有锁紧驱动机构,所述锁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锁紧件卡紧所述第一锁紧件,同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沿所述内窥镜主体的轴向滑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与所述第二锁紧件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由所述第二锁紧件带动沿所述内窥镜主体的轴向移动,且所述第二锁紧件可绕所述活动轨道开合控制机构的周向独立转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为相互配合的侧向开口钩。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和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所述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插入部安装座,所述弯曲单元远离所述插入部安装座的一端还设置有功能部件;所述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一端通过可弯曲介质连接于所述功能部件,所述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一转接部;
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操作部安装座,所述操作部安装座还设置有功能部件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一端通过刚性介质连接于所述功能部件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另一端构造有第二转接部,所述第二转接部可旋转地卡接于所述第一转接部,以使所述第一附加动力转接机构和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连接后实现轴向推拉运动;
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的外侧还设置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附加动力转接机构转动预设角度,以使所述第二转接部与所述第一转接部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分体式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光照明单元,所述复合光照明单元设置于所述操作部或所述插入部内,所述复合光照明单元包括合光棱镜以及多个光源,多个所述光源产生的光经所述合光棱镜射出。
CN202010266107.6A 2020-04-07 2020-04-07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Active CN1114937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6107.6A CN111493795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66107.6A CN111493795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3795A CN111493795A (zh) 2020-08-07
CN111493795B true CN111493795B (zh) 2023-07-04

Family

ID=718774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66107.6A Active CN111493795B (zh) 2020-04-07 2020-04-07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37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9133463A1 (de) * 2019-12-07 2021-06-10 Martin Neumann Endoskop
CN113208545B (zh) * 2021-03-25 2022-04-01 北京大学 内窥镜装置
CN114129117A (zh) * 2021-12-07 2022-03-04 广州瑞派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 内窥镜按钮安装结构及内窥镜
CN113892892B (zh) * 2021-12-08 2022-03-15 极限人工智能(北京)有限公司 弯曲调节装置、内窥镜及手术机器人
KR102496047B1 (ko) * 2021-12-08 2023-02-07 주식회사 메디인테크 동력전달부를 가지는 내시경
CN114343544A (zh) * 2021-12-17 2022-04-15 北京大学 一种前端可移动内窥镜
CN114795071B (zh) * 2022-05-25 2023-08-01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手柄的重复使用段、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5120166B (zh) * 2022-07-11 2023-07-14 湖南省华芯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内窥镜手柄及内窥镜
CN115251817A (zh) * 2022-07-21 2022-11-01 陈兰芳 一种用于直肠及乙状结肠病理早筛的软性内窥镜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082A (en) * 1987-05-06 1990-02-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Rigid video endoscope having a detachable imaging unit
JP2000237121A (ja) * 1998-12-24 2000-09-0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対物レンズ移動機構付き内視鏡
JP2001258832A (ja) * 2000-03-21 2001-09-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WO2003105671A2 (en) * 2002-06-13 2003-12-24 Usgi Medical, Inc. Shape lockable apparatus and mehtod for advancing an instrument through unsupported anatomy
US6723106B1 (en) * 1998-11-23 2004-04-20 Microdexterity Systems, Inc. Surgical manipulator
JP2008049000A (ja) * 2006-08-28 2008-03-06 Pentax Corp 可撓性内視鏡の挿入部
CN101160104A (zh) * 2005-02-22 2008-04-09 马科外科公司 触觉引导系统及方法
JP2009142562A (ja) * 2007-12-17 2009-07-0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分離型内視鏡
JP2009297155A (ja) * 2008-06-11 2009-12-24 Olympus Corp 分離型内視鏡
JP2011160986A (ja) * 2010-02-09 2011-08-25 Tottori Univ 糸牽引推進式内視鏡装置
CN103908213A (zh) * 2012-12-29 2014-07-09 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 一种脱卸式内视镜装置
CN206586913U (zh) * 2016-11-08 2017-10-27 北京大学 一种旋转转动内窥镜装置
CN209091315U (zh) * 2017-08-25 2019-07-12 上海伴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精确控制弯曲的内窥镜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80783A1 (ja) * 2006-01-13 2007-07-19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回転自走式内視鏡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回転自走式内視鏡システムの駆動方法
US20090171150A1 (en) * 2007-12-27 2009-07-02 Olympus Corporation Observation unit detachable type endoscope and endoscope main body
EP2537452B1 (en) * 2010-05-21 2014-02-26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Endoscope with second bending part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05082A (en) * 1987-05-06 1990-02-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Rigid video endoscope having a detachable imaging unit
US6723106B1 (en) * 1998-11-23 2004-04-20 Microdexterity Systems, Inc. Surgical manipulator
JP2000237121A (ja) * 1998-12-24 2000-09-05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対物レンズ移動機構付き内視鏡
JP2001258832A (ja) * 2000-03-21 2001-09-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WO2003105671A2 (en) * 2002-06-13 2003-12-24 Usgi Medical, Inc. Shape lockable apparatus and mehtod for advancing an instrument through unsupported anatomy
CN101160104A (zh) * 2005-02-22 2008-04-09 马科外科公司 触觉引导系统及方法
JP2008049000A (ja) * 2006-08-28 2008-03-06 Pentax Corp 可撓性内視鏡の挿入部
JP2009142562A (ja) * 2007-12-17 2009-07-02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分離型内視鏡
JP2009297155A (ja) * 2008-06-11 2009-12-24 Olympus Corp 分離型内視鏡
JP2011160986A (ja) * 2010-02-09 2011-08-25 Tottori Univ 糸牽引推進式内視鏡装置
CN103908213A (zh) * 2012-12-29 2014-07-09 上海澳华光电内窥镜有限公司 一种脱卸式内视镜装置
CN206586913U (zh) * 2016-11-08 2017-10-27 北京大学 一种旋转转动内窥镜装置
CN209091315U (zh) * 2017-08-25 2019-07-12 上海伴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精确控制弯曲的内窥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3795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93795B (zh) 分体式内窥镜装置
CN108245254B (zh) 一种多用途的柔性手术工具系统
CN106175849B (zh) 一种基于柔性手术工具的单孔腔镜手术系统
CA3035329C (en) Flexible surgical instrument system
JP4323149B2 (ja) 電動湾曲内視鏡
JP3673157B2 (ja) 電動アングル式電子内視鏡装置
US20210068624A1 (en) Detachable endoscope with adjustable bending angle
KR102428622B1 (ko) 다목적 플렉시블 수술 도구 시스템
CN106175851B (zh) 一种基于柔性臂体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系统
US20090012365A1 (en) Endoscope
JP3854205B2 (ja) 内視鏡装置
US11191425B2 (en) Flexible surgical instrument system
CN106361432B (zh) 一种可经单一手术切口的柔性手术工具系统
CN111741706A (zh) 具有分离型探头的内窥镜
US11642007B2 (en) Detachable endoscope having wire buffer function
CN114343544A (zh) 一种前端可移动内窥镜
CN115040055A (zh) 一种推拉式内窥镜手柄
WO2019065581A1 (ja) 内視鏡
KR102161974B1 (ko) 착탈분리형 내시경
JPH07328024A (ja) 医療用マニピュレータ装置
US20200359881A1 (en) Endoscope system
WO2018084752A1 (ru) Модульная видеоэндоскопическая система
JP4236453B2 (ja) 内視鏡装置
WO2021127222A1 (en) Rapid exchange endoscope system
CN214856523U (zh) 一种小儿耳鼻喉科用咽喉探测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08 66 Lane 133, Guang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Aohua endoscopy Co.,Ltd.

Applicant after: Peking University

Address before: No.66, Lane 133, Guang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201100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AOHUA PHOTOELECTRICITY ENDOSCOPE Co.,Ltd.

Applicant before: Peking Universit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