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5695A -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5695A
CN111485695A CN202010333387.8A CN202010333387A CN111485695A CN 111485695 A CN111485695 A CN 111485695A CN 202010333387 A CN202010333387 A CN 202010333387A CN 111485695 A CN111485695 A CN 1114856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connecting plate
groove
plate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33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士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Lin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Li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Linx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Linx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33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56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56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69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FFINISHING WORK ON BUILDINGS, e.g. STAIRS, FLOORS
    • E04F13/00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 E04F13/07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 E04F13/08Coverings or linings, e.g. for walls or ceilings composed of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Sub-structures theref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similar covering or lining elements
    • E04F13/0801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 E04F13/0832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 E04F13/0833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 E04F13/0835Separate fastening elements without load-supporting elongated furring elements between wall and covering elements not adjustable the fastening elements extending into the back side of the cover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外墙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装饰外墙施工麻烦的问题。本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连接在墙面上,面板上下两侧面为斜面,连接装置包括前连接件和后连接件,前连接件包括两块前连接板,前连接板内侧面设有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后连接件包括两块后连接板,后连接板上设有轴孔,还包括穿过轴孔的转轴,转轴两端固定有中连接板,中连接板与后连接板上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插孔和位于中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条,连接条上设有销孔,销孔内穿有插销,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柱及设在中连接板上的连接孔。本连接装置使施工更加方便高效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中常用玻璃幕墙作为装饰外墙结构,通常包括面板以及用于连接面板的连接装置,按连接装置是否可见一般分为明框玻璃幕墙和隐框玻璃幕墙。例如申请号为“201811086025.2”,名称为“一种高效隐框玻璃幕墙和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其包括与墙面固定的框架,以及与面板连接的锁定机构,且锁定机构上具有磁性部件,同时其公开了专用的拆装工具以控制该磁性部件,因此利用拆装工具对面板进行施工,从而使磁性部件与框架连接,以形成隐框幕墙结构;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只能利用该专用的拆装工具对面板进行施工,施工十分麻烦,且需要特殊的施工方法才能进行施工,对施工人员要求较高;
2、仅利用拆装工具的吸盘吸附面板进行安装和拆卸,因此施工过程中存在面板脱落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使施工更加方便、高效和安全的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连接在墙面上,所述的面板为前后两侧面相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左右两侧面相平行并与面板前后两侧面以及面板上下两侧面垂直,面板上下两侧面相平行并为斜面结构,且面板上侧面与面板后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下侧面与面板前侧面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面板后侧面的前连接件和固定在墙面上的后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两块前连接板内侧面相对设置,并与面板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前连接板内侧面设有条形开槽结构的上连接槽和下连接槽,上连接槽位于下连接槽上方,下连接槽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上连接槽底端和下连接槽下段底端在前连接板后侧开口,上连接槽长度方向、下连接槽上段长度方向和下连接槽下段长度方向均与面板上侧面倾斜方向平行,且上连接槽上半部分槽深小于下半部分槽深,上连接槽上半部分槽底和下半部分槽底相连处平滑过渡;
所述的后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后连接板,两块后连接板外侧面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反,并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垂直,后连接板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后连接板外侧面垂直的轴孔,还包括穿过两个轴孔的转轴,转轴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板状结构的中连接板,中连接板内外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两块中连接板内侧面分别紧贴在两块后连接板外侧面上,中连接板与相抵的后连接板上共同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上方,下连接部位于转轴上方,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插孔和位于中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条,连接条为长度方向与中连接板外侧面平行的长条形结构,且连接条上设有销孔,销孔开孔方向与中连接板内侧面垂直,销孔内活动穿设有插销,插销杆壁和销孔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复位块和复位槽,插销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复位块和复位槽相抵的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推动插销,使插销内端与中连接板内侧面对齐,使插销外端伸出连接条,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外侧面上的连接柱,插孔深度方向和连接柱长度方向与后连接板外侧面垂直,下连接部还包括设在中连接板上的连接孔,连接孔为弧形孔状结构并以转轴为轴,且连接柱活动穿设在连接孔内;
且当面板安装到位后,若干面板外侧面对齐并与墙面平行,横向相邻面板的左右两侧面衔接,竖向相邻面板的上下两侧面衔接,且连接条位于上连接槽内,上连接槽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外端,使插销内端嵌在插孔内,连接柱位于下连接槽上段顶端以及连接孔前端;
且能上推面板,使面板朝面板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移动至下连接槽上段底端,且插销外端移动至上连接槽下半部分槽底上,且插销内端与插孔分离,此时下连接槽中段与连接孔对齐,且能朝外抠动面板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下沿,使前连接板和中连接板共同围绕轴孔轴线转动,使连接柱移动至连接孔后端和下连接槽下段顶端,之后朝面板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使连接条和连接柱分别从上连接槽底端和下连接槽底端移出。
本连接装置不需要利用专用的工具,即可方便的将面板连接在墙面上,或者从墙面上拆卸面板,且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施工方法,因此施工更加方便;只需要将连接条装入上连接槽内,之后直接朝墙面推动面板到位即可快速安装,反之直接上移面板,并将连接条与上连接槽分离即可快速拆卸,因此施工更加高效;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最后一步均是将连接条与上连接槽分离,能避免施工过程中,面板从墙面上意外脱落,因此施工更加安全。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面板后侧面贴合固定有前固定板,且两块前连接板为前固定板一体弯折形成,墙面上固定有后固定板,且两块后连接板为后固定板一体弯折形成,所述的两块中连接板远离转轴的顶端通过一块中固定板连接,且两块中连接板为中固定板一体弯折形成。
因此连接装置方便与面板和墙面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前连接板、中连接板和后连接板均为条形板状结构,且当面板安装到位后,前连接板后侧边和中连接板后侧边压在墙面上,中连接板前侧边和后连接板前侧边压在前固定板上。
因此面板安装到位后,结构十分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条顶端呈尖状。
因此可以利用连接条顶端形成导向结构,能快速将连接条装入上连接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中连接板和后连接板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中连接板和后连接板连接,并套在转轴上,且扭簧具有扭动转轴,使连接柱移动至连接孔后端的趋势。
因此在未安装面板的情况下,能使中连接板自动复位。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连接条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中连接板外侧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两个连接柱为一体杆状结构,并穿过两块后连接板,且连接柱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内侧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中,所述的转轴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内侧面上。
因此能方便制作连接装置,同时使连接装置结构更加稳定。
一种用于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
安装方法为:握住面板左右两侧,将连接条对准并装入上连接槽,且连接柱移动至下连接槽下段顶端,之后朝墙面推动面板,使前连接板和中连接板共同围绕轴孔轴线转动,使连接柱移动至连接孔前端和下连接槽上段底端,继续朝墙面推动面板,使上连接槽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外端,使插销内端嵌在插孔内,使连接柱位于下连接槽上段顶端;
拆卸方法为:上推面板,使面板朝面板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移动至下连接槽上段底端,朝外抠动面板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下沿,使前连接板和中连接板共同围绕轴孔轴线转动,使连接柱移动至连接孔后端和下连接槽下段顶端,握住面板左右两侧,并朝面板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使连接条和连接柱分别从上连接槽底端和下连接槽底端移出。
通过上述简单的方法,即可高效施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本连接装置不需要利用专用的工具,即可方便的将面板连接在墙面上,或者从墙面上拆卸面板,且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施工方法,因此施工更加方便;
2、只需要将连接条装入上连接槽内,之后直接朝墙面推动面板到位即可快速安装,反之直接上移面板,并将连接条与上连接槽分离即可快速拆卸,因此施工更加高效;
3、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最后一步均是将连接条与上连接槽分离,能避免施工过程中,面板从墙面上意外脱落,因此施工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连接装置分解示意图。
图2、图5和图8分别是本连接装置拆卸过程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4是图2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7是图5状态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9是图8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中,
1、面板;11、前连接板;12、上连接槽;13、下连接槽;14、前固定板;
2、墙面;21、后连接板;22、轴孔;23、转轴;24、插孔;25、连接柱;26、后固定板;
3、中连接板;31、连接条;32、销孔;33、复位槽;34、插销;35、复位块;36、复位弹簧;37、连接孔;38、中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9所示,本发明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1连接在墙面2上,面板1为前后两侧面相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1左右两侧面相平行并与面板1前后两侧面以及面板1上下两侧面垂直,面板1上下两侧面相平行并为斜面结构,且面板1上侧面与面板1后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1下侧面与面板1前侧面夹角为钝角,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面板1后侧面的前连接件和固定在墙面2上的后连接件,
前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11,两块前连接板11内侧面相对设置,并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前连接板11内侧面设有条形开槽结构的上连接槽12和下连接槽13,上连接槽12位于下连接槽13上方,下连接槽1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底端在前连接板11后侧开口,上连接槽12长度方向、下连接槽13上段长度方向和下连接槽13下段长度方向均与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平行,且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深小于下半部分槽深,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和下半部分槽底相连处平滑过渡;
后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后连接板21,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反,并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2垂直,后连接板21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的轴孔22,还包括穿过两个轴孔22的转轴23,转轴23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板状结构的中连接板3,中连接板3内外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两块中连接板3内侧面分别紧贴在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中连接板3与相抵的后连接板21上共同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上方,下连接部位于转轴23上方,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插孔24和位于中连接板3外侧面上的连接条31,连接条31为长度方向与中连接板3外侧面平行的长条形结构,且连接条31上设有销孔32,销孔32开孔方向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垂直,销孔32内活动穿设有插销34,插销34杆壁和销孔32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插销34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相抵的复位弹簧36,且复位弹簧36推动插销34,使插销34内端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对齐,使插销34外端伸出连接条31,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连接柱25,插孔24深度方向和连接柱25长度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下连接部还包括设在中连接板3上的连接孔37,连接孔37为弧形孔状结构并以转轴23为轴,且连接柱25活动穿设在连接孔37内;
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若干面板1外侧面对齐并与墙面2平行,横向相邻面板1的左右两侧面衔接,竖向相邻面板1的上下两侧面衔接,且连接条31位于上连接槽12内,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34外端,使插销34内端嵌在插孔24内,连接柱25位于下连接槽13上段顶端以及连接孔37前端;
且能上推面板1,使面板1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且插销34外端移动至上连接槽12下半部分槽底上,且插销34内端与插孔24分离,此时下连接槽13中段与连接孔37对齐,且能朝外抠动面板1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1下沿,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之后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1,使连接条31和连接柱25分别从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底端移出。
进一步的,面板1后侧面贴合固定有前固定板14,且两块前连接板11为前固定板14一体弯折形成,墙面2上固定有后固定板26,且两块后连接板21为后固定板26一体弯折形成,两块中连接板3远离转轴23的顶端通过一块中固定板38连接,且两块中连接板3为中固定板38一体弯折形成。前连接板11、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均为条形板状结构,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前连接板11后侧边和中连接板3后侧边压在墙面2上,中连接板3前侧边和后连接板21前侧边压在前固定板14上。连接条31顶端呈尖状。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连接,并套在转轴23上,且扭簧具有扭动转轴23,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的趋势。连接条3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中连接板3外侧面上。两个连接柱25为一体杆状结构,并穿过两块后连接板21,且连接柱25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21内侧面上。转轴23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21内侧面上。
本连接装置不需要利用专用的工具,即可方便的将面板1连接在墙面2上,或者从墙面2上拆卸面板1,且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施工方法,因此施工更加方便;只需要将连接条31装入上连接槽12内,之后直接朝墙面2推动面板1到位即可快速安装,反之直接上移面板1,并将连接条31与上连接槽12分离即可快速拆卸,因此施工更加高效;无论安装还是拆卸,最后一步均是将连接条31与上连接槽12分离,能避免施工过程中,面板1从墙面2上意外脱落,因此施工更加安全。
具体来说,安装时,首先将连接条31装入上连接槽12,以利用连接条31与上连接槽12配合在安装时定位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同时又能使面板1与墙面2快速固定,避免安装过程中面板1脱落,且中连接板3与后连接板21呈夹角,又能增大面板1两侧供手握持的部分,能更加方便安装,且由于连接条31只能沿着上连接槽12移动,之后连接柱25顺势会进入下连接槽13,之后只需要直接朝墙面2挤压面板1,并利用连接柱25、弧形连接孔37和整段的下连接槽13配合对面板1进行导向,即可使连接柱25顺着下连接槽13形成的预定轨道移动,并使面板1安装到位,在面板1安装到位后,上连接槽12挤压插销34进入插孔24内,以使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相对固定,因此使连接装置结构更加稳定;反之拆卸过程中,连接条31始终位于上连接槽12内,能避免面板1脱落,同时直接上移面板1,即可使连接柱25顺着下连接槽13形成的预定轨道移动,并使面板1快速拆卸。
一种用于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
安装方法为:握住面板1左右两侧,将连接条31对准并装入上连接槽12,且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之后朝墙面2推动面板1,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前端和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继续朝墙面2推动面板1,使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34外端,使插销34内端嵌在插孔24内,使连接柱25位于下连接槽13上段顶端;
拆卸方法为:上推面板1,使面板1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朝外抠动面板1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1下沿,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握住面板1左右两侧,并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1,使连接条31和连接柱25分别从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底端移出。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面板1、前连接板11、上连接槽12、下连接槽13、前固定板14、墙面2、后连接板21、轴孔22、转轴23、插孔24、连接柱25、后固定板26、中连接板3、连接条31、销孔32、复位槽33、插销34、复位块35、复位弹簧36、连接孔37、中固定板3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9)

1.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用于将面板(1)连接在墙面(2)上,所述的面板(1)为前后两侧面相平行的矩形板状结构,面板(1)左右两侧面相平行并与面板(1)前后两侧面以及面板(1)上下两侧面垂直,面板(1)上下两侧面相平行并为斜面结构,且面板(1)上侧面与面板(1)后侧面夹角为钝角,面板(1)下侧面与面板(1)前侧面夹角为钝角,所述的连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在面板(1)后侧面的前连接件和固定在墙面(2)上的后连接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前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前连接板(11),两块前连接板(11)内侧面相对设置,并与面板(1)左右两侧面平行,且前连接板(11)内侧面设有条形开槽结构的上连接槽(12)和下连接槽(13),上连接槽(12)位于下连接槽(13)上方,下连接槽(13)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连接的上段、中段和下段,且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底端在前连接板(11)后侧开口,上连接槽(12)长度方向、下连接槽(13)上段长度方向和下连接槽(13)下段长度方向均与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平行,且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深小于下半部分槽深,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和下半部分槽底相连处平滑过渡;
所述的后连接件包括两块板状结构的后连接板(21),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相互平行并朝向相反,并呈竖向设置,并与墙面(2)垂直,后连接板(21)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的轴孔(22),还包括穿过两个轴孔(22)的转轴(23),转轴(23)两端各固定有一块板状结构的中连接板(3),中连接板(3)内外两侧面相互平行,且两块中连接板(3)内侧面分别紧贴在两块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中连接板(3)与相抵的后连接板(21)上共同设有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上连接部位于下连接部上方,下连接部位于转轴(23)上方,上连接部包括设在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插孔(24)和位于中连接板(3)外侧面上的连接条(31),连接条(31)为长度方向与中连接板(3)外侧面平行的长条形结构,且连接条(31)上设有销孔(32),销孔(32)开孔方向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垂直,销孔(32)内活动穿设有插销(34),插销(34)杆壁和销孔(32)孔壁设有相互配合的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插销(34)上套有两端分别与复位块(35)和复位槽(33)相抵的复位弹簧(36),且复位弹簧(36)推动插销(34),使插销(34)内端与中连接板(3)内侧面对齐,使插销(34)外端伸出连接条(31),下连接部包括位于后连接板(21)外侧面上的连接柱(25),插孔(24)深度方向和连接柱(25)长度方向与后连接板(21)外侧面垂直,下连接部还包括设在中连接板(3)上的连接孔(37),连接孔(37)为弧形孔状结构并以转轴(23)为轴,且连接柱(25)活动穿设在连接孔(37)内;
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若干面板(1)外侧面对齐并与墙面(2)平行,横向相邻面板(1)的左右两侧面衔接,竖向相邻面板(1)的上下两侧面衔接,且连接条(31)位于上连接槽(12)内,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34)外端,使插销(34)内端嵌在插孔(24)内,连接柱(25)位于下连接槽(13)上段顶端以及连接孔(37)前端;
且能上推面板(1),使面板(1)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且插销(34)外端移动至上连接槽(12)下半部分槽底上,且插销(34)内端与插孔(24)分离,此时下连接槽(13)中段与连接孔(37)对齐,且能朝外抠动面板(1)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1)下沿,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之后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1),使连接条(31)和连接柱(25)分别从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底端移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板(1)后侧面贴合固定有前固定板(14),且两块前连接板(11)为前固定板(14)一体弯折形成,墙面(2)上固定有后固定板(26),且两块后连接板(21)为后固定板(26)一体弯折形成,所述的两块中连接板(3)远离转轴(23)的顶端通过一块中固定板(38)连接,且两块中连接板(3)为中固定板(38)一体弯折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连接板(11)、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均为条形板状结构,且当面板(1)安装到位后,前连接板(11)后侧边和中连接板(3)后侧边压在墙面(2)上,中连接板(3)前侧边和后连接板(21)前侧边压在前固定板(14)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条(31)顶端呈尖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之间设有扭簧,扭簧两端分别与中连接板(3)和后连接板(21)连接,并套在转轴(23)上,且扭簧具有扭动转轴(23),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的趋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条(31)通过紧固件固定在中连接板(3)外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连接柱(25)为一体杆状结构,并穿过两块后连接板(21),且连接柱(25)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21)内侧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3)上螺接有两个螺母,且两个螺母分别压在两块后连接板(21)内侧面上。
9.一种用于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饰外墙连接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
安装方法为:握住面板(1)左右两侧,将连接条(31)对准并装入上连接槽(12),且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之后朝墙面(2)推动面板(1),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前端和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继续朝墙面(2)推动面板(1),使上连接槽(12)上半部分槽底抵住插销(34)外端,使插销(34)内端嵌在插孔(24)内,使连接柱(25)位于下连接槽(13)上段顶端;
拆卸方法为:上推面板(1),使面板(1)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下连接槽(13)上段底端,朝外抠动面板(1)上沿或朝内挤压面板(1)下沿,使前连接板(11)和中连接板(3)共同围绕轴孔(22)轴线转动,使连接柱(25)移动至连接孔(37)后端和下连接槽(13)下段顶端,握住面板(1)左右两侧,并朝面板(1)上侧面倾斜方向移动面板(1),使连接条(31)和连接柱(25)分别从上连接槽(12)底端和下连接槽(13)底端移出。
CN202010333387.8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Withdrawn CN1114856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3387.8A CN111485695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3387.8A CN111485695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695A true CN111485695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3387.8A Withdrawn CN111485695A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569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25447B (zh) 一种玻璃幕墙及其拆装方法
CN214329671U (zh) 一种板块式安装的可拆卸装饰组件
CN110748048A (zh) 一种建筑外墙全隐框玻璃幕墙及其拆装方法
CN216075802U (zh) 一种建筑装饰幕墙快速连接装置
CN110725454B (zh) 一种安全隐框建筑幕墙结构及其拆装方法
CN111485695A (zh) 一种装饰外墙连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10439159B (zh) 一种隐框玻璃幕墙及专用拆卸工具和拆卸方法
CN211850253U (zh) 一种铝板幕墙的安装结构
CN211817635U (zh) 一种建筑装饰板安装调节结构
CN113622618B (zh) 一种建筑装饰用的安装构件
CN109083315B (zh) 一种隐形玻璃幕墙和拆装工具及拆装方法
CN214531392U (zh) 建筑装饰幕墙
CN21544257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铝制幕墙结构
CN110735490B (zh) 一种建筑外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3137004A (zh) 一种快速装配式建筑墙板
CN117071790B (zh) 一种幕墙建筑及其施工方法
CN115075501B (zh) 墙体保温装置及墙体保温装饰一体装置
CN110725453B (zh) 一种可拆式隐框玻璃幕墙
CN214786954U (zh) 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金属门窗
CN109826495B (zh) 一种门窗传动锁闭器
CN215054932U (zh) 可调节偏摆的插入锁紧式幕墙装饰条
CN114753533B (zh) 一种能够进行初步定位的大面积防倾倒幕墙板
CN220336207U (zh) 一种拼接式幕墙结构
CN115324246B (zh) 便于安装的幕墙用铝单板及其安装方法
CN220928810U (zh) 一种可拆卸临时防护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