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5261A -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5261A
CN111485261A CN202010489600.4A CN202010489600A CN111485261A CN 111485261 A CN111485261 A CN 111485261A CN 202010489600 A CN202010489600 A CN 202010489600A CN 111485261 A CN111485261 A CN 1114852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reaction kettle
brightener
raw materials
glutaraldehy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96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楷城
郑博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igel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ige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igel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igel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96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52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5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2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3/0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 C25D3/0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 C25D3/30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tin
    • C25D3/32Electroplating: Baths therefor from solutions of tin characterised by the organic bath constituents use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plating And Plating Bath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戊二醛、二羟基丙硫醇、肉桂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其原料配比如下:戊二醛55~80份、二羟基丙硫醇60~90份、肉桂醛5~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85份和水300‑400份,本发明通过混合、降温、添加稳定剂、添加载体光亮剂和形成产物工作流程的配合,二羟基丙硫醇防止Sn2+容易在电解时被阳极所氧化,提高了镀液的长期稳定性,同时戊二醛羰基的化学活性特别高,同时提高了吸附sn2+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同时肉桂醛对戊二醛的吸附产生影响,使戊二醛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电位变狭窄,从而产生细小结晶颗粒,继而对镀层增光有辅助作用,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

Description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锡光亮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镀锡光亮剂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有机光亮利有礁化蓖麻油、亚硫酸盐纸浆液、糊精、蔡酚磺酸等,它们可以提高阴极极化作用和分散能力,使镀层结晶细致有光泽,并能掩蔽金属杂质,无机光亮剂有硫酸镍或钻盐,常用的硫酸镍可以改善镀层的物理性质,增强光泽,但光亮剂不可过量,以免镀层发脆和起泡。
镀锡光亮剂在现实中的运用及其广泛,使用者需要对镀锡光亮剂进行大量的制备,然而传统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法制备出光亮性较好的镀锡光亮剂,从而大幅度降低了镀锡光亮剂的使用效果。
因此,有必要供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传统镀锡光亮剂光亮性较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镀锡光亮剂,原料包括戊二醛、二羟基丙硫醇、肉桂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
其原料配比如下:
戊二醛55~80份、二羟基丙硫醇60~90份、肉桂醛5~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85份、水300-400份。
优选的,所述戊二醛为65份、二羟基丙硫醇为75份、肉桂醛为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80份、水为350份。
一种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混合:使用者将余量水倒入反应釜中,随后将适量的戊二醛和肉桂醛逐次加入反应釜中,在加入的过程中反应釜进行缓慢搅拌;
B、降温:使用者通过冷风机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对原料进行降温,直至原料的温度下降至适宜的温度;
C、添加稳定剂:使用者将二羟基丙硫醇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升温,并将二羟基丙硫醇与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D、添加载体光亮剂:最后使用者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原料充分混合;
E、形成产物:使用者停止反应釜对原料的搅拌,并将原料放置至室温,随后使用者将产物抽出,即可得到镀锡光亮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B中,原料冷却至室温6℃—30℃,原料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以下。
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搅拌釜的搅拌时间为1.5h。
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50℃—70℃,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1.2h以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D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60℃—85℃,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1、本发明通过混合、降温、添加稳定剂、添加载体光亮剂和形成产物工作流程的配合,二羟基丙硫醇防止Sn2+容易在电解时被阳极所氧化,提高了镀液的长期稳定性,同时戊二醛羰基的化学活性特别高,而且是一致的,在羰基连有共扼双键存在时,共扼双键上的电子云可移到羰基上,从而提高了羰基的化学活性,继而提高了羰基上的电子云密度,同时提高了吸附sn2+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同时肉桂醛对戊二醛的吸附产生影响,使戊二醛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电位变狭窄,从而产生细小结晶颗粒,继而对镀层增光有辅助作用,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解决了传统镀锡光亮剂光亮性较低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戊二醛为65份、二羟基丙硫醇为75份、肉桂醛为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80份的配合,使原料配比更加精确,提高了光亮剂的制备效果和成功率,通过原料冷却至室温6℃—30℃和原料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以下,防止原料在温度过高或者多低时加入二羟基丙硫醇,会影响二羟基丙硫醇的使用效果,通过搅拌釜的搅拌时间为1.5h,便于使用者将戊二醛和肉桂醛进行均匀混合搅拌,提高了光亮剂的制备效果,通过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50℃—70℃,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1.2h以上,缩短了原料在反应釜中反应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镀锡光亮剂制备的产出率,通过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60℃—85℃,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极大的缩短了肉桂醛与原料的反应时间,同时便于使用者对肉桂醛与原料进行均匀混合搅拌,通过在步骤E中,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便于使用者将所有的原料进行最后的搅拌混合,提高了光亮剂成品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实验数据表;
图2为图1所述镀锡光亮剂的分散能力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的实验数据表;图2为图1所述镀锡光亮剂的分散能力数据表。一种镀锡光亮剂,原料包括戊二醛、二羟基丙硫醇、肉桂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
其原料配比如下:
戊二醛55~80份、二羟基丙硫醇60~90份、肉桂醛5~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85份、水300-400份。
所述戊二醛为65份、二羟基丙硫醇为75份、肉桂醛为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80份,通过戊二醛为65份、二羟基丙硫醇为75份、肉桂醛为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80份、水为350份的配合,使原料配比更加精确,提高了光亮剂的制备效果和成功率。
一种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混合:使用者将余量水倒入反应釜中,随后将适量的戊二醛和肉桂醛逐次加入反应釜中,在加入的过程中反应釜进行缓慢搅拌;
B、降温:使用者通过冷风机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对原料进行降温,直至原料的温度下降至适宜的温度;
C、添加稳定剂:使用者将二羟基丙硫醇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升温,并将二羟基丙硫醇与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D、添加载体光亮剂:最后使用者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原料充分混合;
E、形成产物:使用者停止反应釜对原料的搅拌,并将原料放置至室温,随后使用者将产物抽出,即可得到镀锡光亮剂。
所述步骤B中,原料冷却至室温6℃—30℃,原料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以下,通过原料冷却至室温6℃—30℃和原料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以下,防止原料在温度过高或者多低时加入二羟基丙硫醇,会影响二羟基丙硫醇的使用效果。
所述步骤A中,搅拌釜的搅拌时间为1.5h,通过搅拌釜的搅拌时间为1.5h,便于使用者将戊二醛和肉桂醛进行均匀混合搅拌,提高了光亮剂的制备效果。
所述步骤C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50℃—70℃,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1.2h以上,通过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50℃—70℃,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1.2h以上,缩短了原料在反应釜中反应的时间,同时提高了镀锡光亮剂制备的产出率。
所述步骤D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60℃—85℃,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通过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60℃—85℃,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极大的缩短了肉桂醛与原料的反应时间,同时便于使用者对肉桂醛与原料进行均匀混合搅拌。
所述步骤E中,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通过在步骤E中,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便于使用者将所有的原料进行最后的搅拌混合,提高了光亮剂成品的使用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
1、根据实验数据表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在配方中的用量占据整个光亮剂总用量的1/3以上,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含量低于整个光亮剂总用量的1/3,会造成添加剂消耗量过大和镀层不够透亮的问题,会影响光亮剂的使用效果。
2、分散能力:采用哈林槽测试,试验经称重后用希特列公式计算,总电流2A,温度15℃,时间为20min,总分散能力75—83%。
3、深镀能力:用无缝钢管在专用测试槽内成平水挂置,随后电镀,总电流2A,时间为20min,随后清洗,在进行干燥处理,之后将无缝钢管从中间割开,整个无缝钢管的长度全部镀上。
4、附着强度:将镀锌样板置于185±10℃电热烘干箱中1h,取出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样板表面均有镀层。
5、镀锡光亮剂的锡属性为碱性锡,根据图1可知,镀锡光亮剂的沉淀速度在操作温度60℃的情况下,为12μm/h,且镀锡光亮剂的外观颜色呈灰白色,同时向镀锡光亮剂表面的通电电流效率为70%,且分为三次对镀锡光亮剂进行电阻率测试,且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的数据分别为0.187、0.205和0.190,则对三次数据进行取平均值计算,则平均值数值为0.194。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混合、降温、添加稳定剂、添加载体光亮剂和形成产物工作流程的配合,二羟基丙硫醇防止Sn2+容易在电解时被阳极所氧化,提高了镀液的长期稳定性,同时戊二醛羰基的化学活性特别高,而且是一致的,在羰基连有共扼双键存在时,共扼双键上的电子云可移到羰基上,从而提高了羰基的化学活性,继而提高了羰基上的电子云密度,同时提高了吸附sn2+的能力,进而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同时肉桂醛对戊二醛的吸附产生影响,使戊二醛吸附在电极表面的电位变狭窄,从而产生细小结晶颗粒,继而对镀层增光有辅助作用,提高了镀锡光亮剂的光亮性,解决了传统镀锡光亮剂光亮性较低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镀锡光亮剂,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戊二醛、二羟基丙硫醇、肉桂醛、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和水;
其原料配比如下:
戊二醛55~80份、二羟基丙硫醇60~90份、肉桂醛5~10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55~85份、水300-40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镀锡光亮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戊二醛为65份、二羟基丙硫醇为75份、肉桂醛为8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为80份、水为350份。
3.一种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A、混合:使用者将余量水倒入反应釜中,随后将适量的戊二醛和肉桂醛逐次加入反应釜中,在加入的过程中反应釜进行缓慢搅拌;
B、降温:使用者通过冷风机对反应釜进行降温,从而对原料进行降温,直至原料的温度下降至适宜的温度;
C、添加稳定剂:使用者将二羟基丙硫醇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升温,并将二羟基丙硫醇与原料进行充分混合;
D、添加载体光亮剂:最后使用者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添加入反应釜中,此时反应釜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原料充分混合;
E、形成产物:使用者停止反应釜对原料的搅拌,并将原料放置至室温,随后使用者将产物抽出,即可得到镀锡光亮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原料冷却至室温6℃—30℃,原料的最佳冷却温度为2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搅拌釜的搅拌时间为1.5h。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50℃—70℃,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1.2h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中,加热棒将反应釜中的温度提高至60℃—85℃,且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镀锡光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反应釜的搅拌时间为0.5h以上。
CN202010489600.4A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4852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9600.4A CN111485261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9600.4A CN111485261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261A true CN111485261A (zh) 2020-08-04

Family

ID=717926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9600.4A Pending CN111485261A (zh) 2020-06-02 2020-06-02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5261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048A (zh) * 2020-09-21 2020-12-29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化学镀锡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2719A (zh) * 2021-08-13 2021-11-16 广西隆林利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铜线镀锡的电镀液及铜线电镀锡的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44048A (zh) * 2020-09-21 2020-12-29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化学镀锡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44048B (zh) * 2020-09-21 2021-11-12 广州三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用化学镀锡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52719A (zh) * 2021-08-13 2021-11-16 广西隆林利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铜线镀锡的电镀液及铜线电镀锡的方法
CN113652719B (zh) * 2021-08-13 2024-01-19 广西隆林利通线缆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铜线镀锡的电镀液及铜线电镀锡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8969B (zh) 一种高导热铜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38830B (zh) 一种电镀钯镍合金的电解液
CN111485261A (zh) 一种镀锡光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757264B (zh) 一种铝合金环保型宽温阳极氧化电解液及氧化方法
CN102443825B (zh) 一种高浓度硫酸铬——氟化铵三价铬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34147A (zh) 一种利用脉冲电镀制备镍包铝粉复合镀层的方法
CN110344088B (zh) 一种深孔电镀镍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09385A (zh) 电镀铜用高填平酸铜光亮剂
CN101928967A (zh) 钴-钨-镍-磷合金电镀液
CN101914801A (zh) 一种阳极磷铜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96704A (zh) 一种超薄电解铜箔及制备方法
CN102220610A (zh) 一种无氰型铜锡合金电镀液
CN108866586B (zh) 一种三价铬体系电沉积铬铁合金的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13656A (zh) 镍-钨-碳化硅-氧化铝复合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1970950A (en) Electrodeposition of platinum metals
CN101967668A (zh) 用化学镀或电镀工艺制备Ni-P-UFD复合镀层的方法
CN102181892B (zh) 提高镍层上无氰镀银层结合力的方法
US2287654A (en) Copper plating
CN114939670B (zh) 一种液态金属镓表面生成铜枝晶的方法
CN105586614B (zh) 一种三价铁体系碱性溶液电沉积因瓦合金的电镀溶液及电镀方法
US3634205A (en) Method of plating a uniform copper layer on an apertur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US3644184A (en) Electrolytic gold plating solutions and methods for using same
CN110184631B (zh) 一种无氰镀金电镀液及其制备方法和电镀工艺
CN113755916A (zh) 一种Ni-W-WC复合镀层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6087003A (zh) 一种提高Ni‑Cr纳米复合镀层中Cr纳米颗粒含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