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3208B -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3208B
CN111483208B CN202010310654.XA CN202010310654A CN111483208B CN 111483208 B CN111483208 B CN 111483208B CN 202010310654 A CN202010310654 A CN 202010310654A CN 111483208 B CN111483208 B CN 111483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vel gear
gear
driving wheel
support fram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06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3208A (zh
Inventor
王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xing Huifang spray Weaving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Huifang Spray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Huifang Spray Weav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Huifang Spray Weav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06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3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3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3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32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32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sing technique, e.g. using action of vacuum or fluid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7/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 B32B37/1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laminating, e.g. by curing or by ultrasonic bond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dhesives
    • B32B37/1207Heat-activated adhesive
    • B32B2037/1215Hot-melt adhe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Lin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控制屏,电机,面料固定机构,热熔胶入料机构和压布机构;支撑架右端中底部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底端设置有面料固定机构。本发明达到了通过压布式涂胶,在热熔胶与面料接触的同时将面料进行双侧舒展,防止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成品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面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包括面料层和防水膜层,所述面料层和防水膜层之间设置有胶黏层,所述防水膜层为抗菌TPU膜层;所述胶黏层包括1-10wt%的阻燃型环氧树脂和90-99wt%的热熔胶,且所述面料层经由阻燃整理剂进行阻燃整理。
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中,但是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
目前需要研发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来克服上述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中,但是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支撑架,控制屏,电机,面料固定机构,热熔胶入料机构和压布机构;支撑架右端中底部设置有控制屏;支撑架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支撑架底端设置有面料固定机构;支撑架内右顶部设置有热熔胶入料机构,并且热熔胶入料机构顶端右部与电机相连接,而且热熔胶入料机构底端右部与面料固定机构相连接;支撑架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布机构,并且压布机构右端底部与热熔胶入料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的,面料固定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第一伸缩杆,第一平齿轮,第二平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限位板,第二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三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三丝杆,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和第四丝杆;第一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一伸缩杆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左端轴心与第一平齿轮相连接;第一平齿轮顶端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平齿轮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右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顶中部与限位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左端顶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第五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七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右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三丝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丝杆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相连接;第七锥齿轮左端顶部与第八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顶端轴心与第四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传动轮顶端与热熔胶入料机构相连接;第一伸缩杆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三丝杆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四丝杆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热熔胶入料机构包括第四传动轮,第五传动轮,第二伸缩杆,第六传动轮,第三伸缩杆,第九锥齿轮,第十锥齿轮,第三平齿轮,第十一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第四平齿轮,双轮齿板,平滑轨,基座,输料管,储料舱,开关,电动滑轨,电动滑块和毛刷;第四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二伸缩杆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伸缩杆左端轴心与第九锥齿轮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三伸缩杆相连接;第三伸缩杆左端轴心与第十一锥齿轮相连接;第九锥齿轮左部设置有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三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底端与双轮齿板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左部设置有第十二锥齿轮;第十二锥齿轮后端轴心与第四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平齿轮顶端与双轮齿板相连接;双轮齿板底部与平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双轮齿板底端左部和右部均与基座进行焊接;基座右底部设置有输料管;输料管顶端与储料舱进行焊接;输料管内顶端设置有开关;基座底端左部通过安装座与电动滑轨相连接;电动滑轨顶部与电动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块底端与毛刷进行焊接;第四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电机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伸缩杆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底端与第一传动轮相连接;第三伸缩杆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三平齿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四平齿轮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平滑轨左端和右端均与支撑架相连接。
进一步的,压布机构包括底板,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传动杆,第一滚轮,第五平齿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第六平齿轮,第四滚轮,第二传动杆,压板,第七平齿轮,第八平齿轮,第七传动轮和第八传动轮;底板顶端左部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底板顶端右部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底板内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滚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中右部与第五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右中部与第二滚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左端轴心与第七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轮底端与第三滚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底端与第六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二滚轮底端与第四滚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滚轮内表面中顶部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中右部与第六平齿轮相连接,而且第二传动杆外表面右中部与第四滚轮相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与压板相连接;第七平齿轮底部设置有第八平齿轮;第八平齿轮左端轴心与第七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支撑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相连接;第八传动轮右端轴心与电动滑块相连接。
进一步的,电动滑块包括异形滑块,第九平齿轮和第九传动轮;异形滑块内中部设置有第九平齿轮;第九平齿轮后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异形滑块底部与电动滑轨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限位板底端为粗糙面。
进一步的,异形滑块内底端左部,内顶端中部和内底端右部均设置有一段轮齿。
进一步的,第一传动杆与第一滚轮的连接点偏离第一滚轮轴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常直接将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中,但是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的问题,设计了面料固定机构,热熔胶入料机构和压布机构,首先通过面料固定机构将面料固定在所要加工位置,接着通过热熔胶入料机构将热熔胶覆盖在面料表面,然后将防水膜叠放,最后通过压布机构将面料层和防水膜层进行压合,达到了通过压布式涂胶,在热熔胶与面料接触的同时将面料进行双侧舒展,防止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成品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面料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丝杆,第二传动轮,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丝杆,第三传动轮,第五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第三丝杆,第七锥齿轮,第八锥齿轮和第四丝杆组合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限位板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热熔胶入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压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底板,第二传动杆和压板组合右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电动滑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支撑架,2-控制屏,3-电机,4-面料固定机构,5-热熔胶入料机构,6-压布机构,401-第一传动轮,402-第一伸缩杆,403-第一平齿轮,404-第二平齿轮,405-第一锥齿轮,406-第二锥齿轮,407-第一丝杆,408-限位板,409-第二传动轮,4010-第三锥齿轮,4011-第四锥齿轮,4012-第二丝杆,4013-第三传动轮,4014-第五锥齿轮,4015-第六锥齿轮,4016-第三丝杆,4017-第七锥齿轮,4018-第八锥齿轮,4019-第四丝杆,501-第四传动轮,502-第五传动轮,503-第二伸缩杆,504-第六传动轮,505-第三伸缩杆,506-第九锥齿轮,507-第十锥齿轮,508-第三平齿轮,509-第十一锥齿轮,5010-第十二锥齿轮,5011-第四平齿轮,5012-双轮齿板,5013-平滑轨,5014-基座,5015-输料管,5016-储料舱,5017-开关,5018-电动滑轨,5019-电动滑块,5020-毛刷,601-底板,602-第一电动推杆,603-第二电动推杆,604-第一传动杆,605-第一滚轮,606-第五平齿轮,607-第二滚轮,608-第三滚轮,609-第六平齿轮,6010-第四滚轮,6011-第二传动杆,6012-压板,6013-第七平齿轮,6014-第八平齿轮,6015-第七传动轮,6016-第八传动轮,501901-异形滑块,501902-第九平齿轮,501903-第九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如图1-8所示,支撑架1,控制屏2,电机3,面料固定机构4,热熔胶入料机构5和压布机构6;支撑架1右端中底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底端设置有面料固定机构4;支撑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热熔胶入料机构5,并且热熔胶入料机构5顶端右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热熔胶入料机构5底端右部与面料固定机构4相连接;支撑架1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布机构6,并且压布机构6右端底部与热熔胶入料机构5相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支撑架1将装置水平放置在所要使用的位置,预先准备好面料,防水膜和足量热熔胶,接通电源,通过控制屏2调配装置,启动电机3,首先通过面料固定机构4将面料固定在所要加工位置,接着通过热熔胶入料机构5将热熔胶覆盖在面料表面,然后将防水膜叠放,最后通过压布机构6将面料层和防水膜层进行压合,该装置通过压布式涂胶,在热熔胶与面料接触的同时将面料舒展,防止热熔胶涂覆在面料层时会使面料不同区域的温度不同,导致面料温度高处蜷缩,使面料产生变形,进而影响成品质量。
面料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一平齿轮403,第二平齿轮404,第一锥齿轮405,第二锥齿轮406,第一丝杆407,限位板408,第二传动轮409,第三锥齿轮4010,第四锥齿轮4011,第二丝杆4012,第三传动轮4013,第五锥齿轮4014,第六锥齿轮4015,第三丝杆4016,第七锥齿轮4017,第八锥齿轮4018和第四丝杆4019;第一传动轮401左端轴心与第一伸缩杆40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左端轴心与第一平齿轮403相连接;第一平齿轮403顶端与第二平齿轮404进行啮合;第二平齿轮404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4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404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5右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40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406顶端轴心与第一丝杆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07外表面顶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9左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4010左端顶部与第四锥齿轮4011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4011顶端轴心与第二丝杆4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丝杆4012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9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3右端轴心与第五锥齿轮4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3左端轴心与第七锥齿轮4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4014右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4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4015顶端轴心与第三丝杆401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丝杆4016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七锥齿轮4017左端顶部与第八锥齿轮4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4018顶端轴心与第四丝杆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1顶端与热熔胶入料机构5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丝杆407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丝杆4012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丝杆4016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丝杆4019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
当面料放置在指定位置时,第一传动轮401转动通过第一伸缩杆402带动第一平齿轮403进行转动,此时第一伸缩杆402处于伸缩状态,进而第一平齿轮403啮合第二平齿轮404进行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404带动第一锥齿轮405进行转动并且第一锥齿轮405啮合第二锥齿轮40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丝杆407进行转动,同时第二平齿轮404转动带动第二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传动轮4013进行转动,同时带动第三锥齿轮4010进行转动并且第三锥齿轮4010啮合第四锥齿轮401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二丝杆4012进行转动,同时第三传动轮4013转动带动第五锥齿轮4014进行转动并且第五锥齿轮4014啮合第六锥齿轮401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丝杆4016进行转动,同时第三传动轮4013转动带动第七锥齿轮4017进行转动并且第七锥齿轮4017啮合第八锥齿轮4018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四丝杆4019进行转动,第一丝杆407,第二丝杆4012,第三丝杆4016和第四丝杆4019转动使四组限位板408向下移动,将所放置的面料进行固定,该机构实现了对面料层的固定,防止涂胶时面料移动。
热熔胶入料机构5包括第四传动轮501,第五传动轮502,第二伸缩杆503,第六传动轮504,第三伸缩杆505,第九锥齿轮506,第十锥齿轮507,第三平齿轮508,第十一锥齿轮509,第十二锥齿轮5010,第四平齿轮5011,双轮齿板5012,平滑轨5013,基座5014,输料管5015,储料舱5016,开关5017,电动滑轨5018,电动滑块5019和毛刷5020;第四传动轮5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左端轴心与第二伸缩杆503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伸缩杆503左端轴心与第九锥齿轮506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左端轴心与第三伸缩杆505相连接;第三伸缩杆505左端轴心与第十一锥齿轮509相连接;第九锥齿轮506左部设置有第十锥齿轮507;第十锥齿轮507后端轴心与第三平齿轮5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508底端与双轮齿板5012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509左部设置有第十二锥齿轮5010;第十二锥齿轮5010后端轴心与第四平齿轮5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平齿轮5011顶端与双轮齿板5012相连接;双轮齿板5012底部与平滑轨5013进行滑动连接;双轮齿板5012底端左部和右部均与基座5014进行焊接;基座5014右底部设置有输料管5015;输料管5015顶端与储料舱5016进行焊接;输料管5015内顶端设置有开关5017;基座5014底端左部通过安装座与电动滑轨5018相连接;电动滑轨5018顶部与电动滑块5019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块5019底端与毛刷5020进行焊接;第四传动轮501左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伸缩杆503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底端与第一传动轮401相连接;第三伸缩杆505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平齿轮508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平齿轮5011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平滑轨5013左端和右端均与支撑架1相连接。
当面料固定完成之后,电机3带动第四传动轮50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五传动轮50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六传动轮504进行转动,第五传动轮502通过第二伸缩杆503带动第九锥齿轮506进行转动,第六传动轮504通过第三伸缩杆505带动第十一锥齿轮509进行转动,当第二伸缩杆503伸缩时第九锥齿轮506啮合第十锥齿轮507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三平齿轮508进行转动,进而推动双轮齿板5012在平滑轨5013上向左移动,当双轮齿板5012移动至平滑轨5013最左部时,使第二伸缩杆503收缩,第三伸缩杆505伸缩,通过第十一锥齿轮509啮合第十二锥齿轮5010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四平齿轮5011进行转动,进而推动双轮齿板5012在平滑轨5013上向右移动,同时打开开关5017,使储料舱5016内的热熔胶通过输料管5015向下运输至面料表面,同时电动滑轨5018内的电动滑块5019进行前后滑动,使毛刷5020将落下的热熔胶进行均匀涂刷,同时双轮齿板5012的滑动通过基座5014带动输料管5015,储料舱5016,开关5017,电动滑轨5018,电动滑块5019和毛刷5020整体向右移动,对面料实施热熔胶覆盖,该机构通过输料管5015在输料的同时底端对面料进行舒展作用,同时通过毛刷5020在均料的同时对热熔胶已覆盖部分进行舒展,避免面料产生蜷缩。
压布机构6包括底板601,第一电动推杆602,第二电动推杆603,第一传动杆604,第一滚轮605,第五平齿轮606,第二滚轮607,第三滚轮608,第六平齿轮609,第四滚轮6010,第二传动杆6011,压板6012,第七平齿轮6013,第八平齿轮6014,第七传动轮6015和第八传动轮6016;底板601顶端左部与第一电动推杆602相连接;底板601顶端右部与第二电动推杆603相连接;底板601内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604;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滚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右部与第五平齿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右中部与第二滚轮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左端轴心与第七平齿轮6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轮605底端与第三滚轮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606底端与第六平齿轮609进行啮合;第二滚轮607底端与第四滚轮6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滚轮608内表面中顶部与第二传动杆6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中右部与第六平齿轮609相连接,而且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右中部与第四滚轮6010相连接;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与压板6012相连接;第七平齿轮6013底部设置有第八平齿轮6014;第八平齿轮6014左端轴心与第七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15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02顶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603顶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6015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16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16右端轴心与电动滑块5019相连接。
当热熔胶覆盖完成及防水膜层覆盖完成后,通过第一电动推杆602和第二电动推杆603向下推动底板601,直至第七平齿轮6013与第八平齿轮6014进行啮合,此时电动滑块5019使第八传动轮601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七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八平齿轮6014进行转动并且第八平齿轮6014啮合第七平齿轮601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传动杆604进行转动,使第一滚轮605,第五平齿轮606和第二滚轮607同步进行转动,由于第一传动杆604与第一滚轮605,第五平齿轮606和第二滚轮607连接点偏离轴心,使第一滚轮605推动第三滚轮608,第五平齿轮606推动第六平齿轮609,第二滚轮607推动第四滚轮6010,使第三滚轮608,第六平齿轮609和第四滚轮6010转动时通过第二传动杆6011推动第二传动杆6011上下移动,进而带动压板6012进行上下移动,对面料层及防水膜层进行压合,该机构实现了对面料层及防水膜层的压合。
电动滑块5019包括异形滑块501901,第九平齿轮501902和第九传动轮501903;异形滑块501901内中部设置有第九平齿轮501902;第九平齿轮501902后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501903进行转动连接;异形滑块501901底部与电动滑轨5018相连接;第九传动轮501903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6016进行转动连接。
当电动滑块5019在电动滑轨5018内滑动时,异形滑块501901在滑动的同时通过内底端左部,内顶端中部和内底端右部的三段轮齿别与第九平齿轮501902啮合时带动第九平齿轮50190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第九传动轮501903进行转动,进而提供压布机构6运行动力。
限位板408底端为粗糙面,达到了限制面料的移动的效果。
异形滑块501901内底端左部,内顶端中部和内底端右部均设置有一段轮齿,达到了联动压布机构6的效果。
第一传动杆604与第一滚轮605的连接点偏离第一滚轮605轴心,实现了对面料层及防水膜层的压合。
以上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对本申请做出各种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也在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包括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机(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料固定机构(4),热熔胶入料机构(5)和压布机构(6);支撑架(1)右端中底部设置有控制屏(2);支撑架(1)顶端右部设置有电机(3);支撑架(1)底端设置有面料固定机构(4);支撑架(1)内右顶部设置有热熔胶入料机构(5),并且热熔胶入料机构(5)顶端右部与电机(3)相连接,而且热熔胶入料机构(5)底端右部与面料固定机构(4)相连接;支撑架(1)内左顶部设置有压布机构(6),并且压布机构(6)右端底部与热熔胶入料机构(5)相连接;
面料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传动轮(401),第一伸缩杆(402),第一平齿轮(403),第二平齿轮(404),第一锥齿轮(405),第二锥齿轮(406),第一丝杆(407),限位板(408),第二传动轮(409),第三锥齿轮(4010),第四锥齿轮(4011),第二丝杆(4012),第三传动轮(4013),第五锥齿轮(4014),第六锥齿轮(4015),第三丝杆(4016),第七锥齿轮(4017),第八锥齿轮(4018)和第四丝杆(4019);第一传动轮(401)左端轴心与第一伸缩杆(402)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左端轴心与第一平齿轮(403)相连接;第一平齿轮(403)顶端与第二平齿轮(404)进行啮合;第二平齿轮(404)右端轴心与第一锥齿轮(405)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404)左端轴心与第二传动轮(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405)右端顶部与第二锥齿轮(406)进行啮合;第二锥齿轮(406)顶端轴心与第一丝杆(4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407)外表面顶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9)左端轴心与第三锥齿轮(4010)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锥齿轮(4010)左端顶部与第四锥齿轮(4011)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4011)顶端轴心与第二丝杆(4012)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丝杆(4012)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二传动轮(409)后端通过皮带与第三传动轮(4013)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3)右端轴心与第五锥齿轮(4014)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4013)左端轴心与第七锥齿轮(4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五锥齿轮(4014)右端顶部与第六锥齿轮(4015)进行啮合;第六锥齿轮(4015)顶端轴心与第三丝杆(401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三丝杆(4016)外表面中部与限位板(408)相连接;第七锥齿轮(4017)左端顶部与第八锥齿轮(4018)进行啮合;第八锥齿轮(4018)顶端轴心与第四丝杆(401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401)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传动轮(401)顶端与热熔胶入料机构(5)相连接;第一伸缩杆(402)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一丝杆(407)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丝杆(4012)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丝杆(4016)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丝杆(4019)外表面中部与支撑架(1)相连接;
热熔胶入料机构(5)包括第四传动轮(501),第五传动轮(502),第二伸缩杆(503),第六传动轮(504),第三伸缩杆(505),第九锥齿轮(506),第十锥齿轮(507),第三平齿轮(508),第十一锥齿轮(509),第十二锥齿轮(5010),第四平齿轮(5011),双轮齿板(5012),平滑轨(5013),基座(5014),输料管(5015),储料舱(5016),开关(5017),电动滑轨(5018),电动滑块(5019)和毛刷(5020);第四传动轮(501)底端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左端轴心与第二伸缩杆(503)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4)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伸缩杆(503)左端轴心与第九锥齿轮(506)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左端轴心与第三伸缩杆(505)相连接;第三伸缩杆(505)左端轴心与第十一锥齿轮(509)相连接;第九锥齿轮(506)左部设置有第十锥齿轮(507);第十锥齿轮(507)后端轴心与第三平齿轮(5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三平齿轮(508)底端与双轮齿板(5012)进行啮合;第十一锥齿轮(509)左部设置有第十二锥齿轮(5010);第十二锥齿轮(5010)后端轴心与第四平齿轮(5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平齿轮(5011)顶端与双轮齿板(5012)相连接;双轮齿板(5012)底部与平滑轨(5013)进行滑动连接;双轮齿板(5012)底端左部和右部均与基座(5014)进行焊接;基座(5014)右底部设置有输料管(5015);输料管(5015)顶端与储料舱(5016)进行焊接;输料管(5015)内顶端设置有开关(5017);基座(5014)底端左部通过安装座与电动滑轨(5018)相连接;电动滑轨(5018)顶部与电动滑块(5019)进行滑动连接;电动滑块(5019)底端与毛刷(5020)进行焊接;第四传动轮(501)左端轴心与电机(3)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2)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伸缩杆(503)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右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六传动轮(504)底端与第一传动轮(401)相连接;第三伸缩杆(505)外表面中部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三平齿轮(508)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四平齿轮(5011)后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平滑轨(5013)左端和右端均与支撑架(1)相连接;
压布机构(6)包括底板(601),第一电动推杆(602),第二电动推杆(603),第一传动杆(604),第一滚轮(605),第五平齿轮(606),第二滚轮(607),第三滚轮(608),第六平齿轮(609),第四滚轮(6010),第二传动杆(6011),压板(6012),第七平齿轮(6013),第八平齿轮(6014),第七传动轮(6015)和第八传动轮(6016);底板(601)顶端左部与第一电动推杆(602)相连接;底板(601)顶端右部与第二电动推杆(603)相连接;底板(601)内中部设置有第一传动杆(604);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部与第一滚轮(6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中右部与第五平齿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外表面右中部与第二滚轮(60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604)左端轴心与第七平齿轮(6013)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滚轮(605)底端与第三滚轮(6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五平齿轮(606)底端与第六平齿轮(609)进行啮合;第二滚轮(607)底端与第四滚轮(6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滚轮(608)内表面中顶部与第二传动杆(6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中右部与第六平齿轮(609)相连接,而且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右中部与第四滚轮(6010)相连接;第二传动杆(6011)外表面左部和右部均与压板(6012)相连接;第七平齿轮(6013)底部设置有第八平齿轮(6014);第八平齿轮(6014)左端轴心与第七传动轮(6015)进行转动连接;第七传动轮(6015)底端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6016)进行传动连接;第一电动推杆(602)顶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二电动推杆(603)顶端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七传动轮(6015)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16)左端轴心通过安装座与支撑架(1)相连接;第八传动轮(6016)右端轴心与电动滑块(501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动滑块(5019)包括异形滑块(501901),第九平齿轮(501902)和第九传动轮(501903);异形滑块(501901)内中部设置有第九平齿轮(501902);第九平齿轮(501902)后端轴心与第九传动轮(501903)进行转动连接;异形滑块(501901)底部与电动滑轨(5018)相连接;第九传动轮(501903)左端轴心与第八传动轮(6016)进行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限位板(408)底端为粗糙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异形滑块(501901)内底端左部,内顶端中部和内底端右部均设置有一段轮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传动杆(604)与第一滚轮(605)的连接点偏离第一滚轮(605)轴心。
CN202010310654.XA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Active CN111483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0654.XA CN111483208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0654.XA CN111483208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3208A CN111483208A (zh) 2020-08-04
CN111483208B true CN111483208B (zh) 2022-02-01

Family

ID=7179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0654.XA Active CN111483208B (zh) 2020-04-20 2020-04-20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3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3268B (zh) * 2021-03-25 2022-08-16 山东聊城君锐超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金刚石抗菌涂层分格压制装置
CN113290873B (zh) * 2021-04-29 2022-11-01 尚军 一种抗紫外线服装的生产加工工艺及其装置
CN113684623A (zh) * 2021-07-23 2021-11-23 黄玲英 拉伸式电磁屏蔽仪器防护套防热涂料涂覆设备
CN114131970B (zh) * 2021-11-30 2024-05-03 广东中港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塑料薄膜的生产设备及其生产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37506B1 (ko) * 2014-10-01 2015-07-17 호전실업 주식회사 고주파접합으로 형성된 패턴접합선을 갖는 다운제품용 이중원단의 제조장치
CN209829424U (zh) * 2019-03-19 2019-12-24 胡春松 pur自动上胶无缝对接贴合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3208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83208B (zh) 一种抗菌复合面料加工装置
CN110859351B (zh) 一种雨衣边缘布料加工用自动翻边装置
CN114775187B (zh) 一种纺织布料用冲洗烘干一体化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16182948U (zh) 一种用于玻璃纤维布加工的挤压机构
CN108609428A (zh) 一种收布整齐的纺织机械用收料装置
CN111893675A (zh) 一种纺织面料生产用涂色装置
CN112918065B (zh) 一种皮带加工用挤压贴合装置
CN114311930B (zh) 一种环保tpo复合面料的生产工艺
CN216781301U (zh) 一种带有表面处理的硅橡胶制品出料辅助设备
CN211280108U (zh) 一种面料复合机复合压辊
CN216615079U (zh) 一种升降式单针绗缝机
CN208827295U (zh) 一种间歇性面料压合装置
CN209971581U (zh) 一种珍珠棉压棉去胶丝机
CN215512743U (zh) 一种湿巾生产用的无纺布覆合装置
CN113291897A (zh) 一种氧指示型包装材料及其热压装置
CN214563610U (zh) 一种具有节能机构的地垫生产用复合机
CN212737423U (zh) 平面复合机
CN214271350U (zh) 一种植绒布料生产用压平装置
CN220374086U (zh) 一种面料复合机
CN111074638A (zh) 一种安全高效的皮革卷材用打磨机
CN211808301U (zh) 一种连续化包装袋复合机
CN217488098U (zh) 一种可折叠式家居坐垫
CN216814979U (zh) 天丝抗菌除臭被套面料生产装置
CN211917985U (zh) 一种面料复合机复合压辊
CN220552226U (zh) 一种织带生产的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3

Address after: 314016 Wang Jiang Jing Zhen Hong Bei Cun, Xiuzhou District,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axing Huifang spray Weav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No.1, row 1, South Road, Shihe District, Xi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ang Xia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