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2769A -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2769A
CN111482769A CN202010304774.9A CN202010304774A CN111482769A CN 111482769 A CN111482769 A CN 111482769A CN 202010304774 A CN202010304774 A CN 202010304774A CN 111482769 A CN111482769 A CN 111482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box
support
inner cylinder
rotating shaft
measur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477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2769B (zh
Inventor
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werChina Sichua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werChina Sichu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werChina Sichua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PowerChina Sichua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477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2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2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2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2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2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5/00Making specific metal objects by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or a group in this subc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HWORKSHOP EQUIPMENT, e.g. FOR MARKING-OUT WORK; STORAGE MEANS FOR WORKSHOPS
    • B25H7/00Marking-out or setting-out work
    • B25H7/04Devices, e.g. scribers, for mark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4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perpendicular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5/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 G01B5/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01B5/25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mechan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for measuring eccentricity, i.e. lateral shift between two parallel ax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座安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包括制造轴承箱支座;将轴承座支座与轴承箱组装,并吊至内筒中;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调整其垂直度和同轴度;将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点焊固定;解除轴承箱支座与轴承箱之间的连接螺栓,将轴承箱吊至内筒的外部,然后将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满焊。本发明采用传统的机床就可对轴承箱支座进行精加工,不仅降低了对机床的要求,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采用倒装找正轴承箱的转动轴的方式,进而对轴承箱支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了累积操作误差,不仅保证了轴承箱支座的安装精度,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而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Description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座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图1所示为轴流风机中进气箱1的结构示意图,进气箱1主要包括箱体2,安装在箱体2的下方、且与箱体2固定连接的箱体支座3,水平设置、且贯穿箱体2的内筒4,以及其他附件等。在内筒4的内腔的底部,沿内筒4的轴向焊接有至少四个内筒加强环6,在内筒加强环6上焊接有用于支撑轴承箱7的轴承箱支座8;轴承箱7设置在内筒4的内腔中、且其两侧的牛腿71支撑在轴承箱支座8上、并通过螺栓把紧。
图2至图4所示为轴承箱支座8安装至内筒4中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内筒4中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轴承箱支座8;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个轴承箱支座8包括平行于内筒4的轴线设置、且与内筒加强环6焊接连接的支座横梁81,以及焊接在支座横梁81两端顶部的支座连接板82,每个支座连接板82的上表面为机加工表面,且支座连接板82上钻有螺纹孔83。
由于轴承箱7是风机运行过程中传动和变速机构,属于精密部件,其主要由厂家供给,安装时,轴承箱7安装在轴承箱支座8上,叶片安装在轴承箱7的转动轴上;因此,轴承箱支座8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轴承箱7的安装精度,进而影响叶片是否良好运行。
传统的生产工序中,采用的是先将箱体2、内筒4和内筒加强环6组装,检验合格后,再将轴承箱支座8与内筒加强环6焊接,然后再精加工支座连接板82上表面的方式,来保证轴承箱支座8的安装精度。但是由于箱体2的体积较大、且形状不规则,造成其定位困难,并且由于箱体2内部结构件的干涉造成传统的机床无法对其进行精加工,而必须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其加工成本较高;由于箱体2的形状不规则,造成每次仅能对一个支座连接板82进行加工,然后需要重新定位,再对下一个支座连接板82进行加工,不仅加工效率较低,而且会累积操作误差,严重时造成四个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的平面度不满足要求,进而使轴承箱支座8报废,而需要重新进行加工,经济性不能得到满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保证安装精度,提高安装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包括
S1、按照图纸对支座横梁和支座连接板进行下料,将支座横梁与支座连接板组对并焊接;然后对支座连接板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然后在支座连接板上钻螺纹孔,完成轴承箱支座的加工;
S2、按照图纸将轴承箱支座与轴承箱的牛腿组对、并通过螺栓把紧;然后将组装好的轴承箱和轴承箱支座吊至内筒中;
S3、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
S4、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的同轴度;
S5、当转动轴的垂直度、以及转动轴与内筒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后,将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在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
S6、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点焊固定完成后,解除轴承箱支座与轴承箱的牛腿之间的连接螺栓,将轴承箱吊至内筒的外部,然后将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在焊接位置进行满焊。
进一步的,步骤S3中,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的方法,包括
S3.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包括卡箍、第一测臂、第二测臂、划针和百分表;所述第一测臂的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的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固定连接;
S3.2、将卡箍安装在转动轴上,并使划针的针尖与内筒的端面接触,百分表的测量头与内筒的端面接触;
S3.3、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绕转动轴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的位置,使百分表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的垂直度。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的同轴度的方法,包括
S4.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包括卡箍、第一测臂、第二测臂、划针和百分表;所述第一测臂的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的一端与卡箍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固定连接;
S4.2、调整划针的位置,使划针的针尖到卡箍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内筒的内半径;
S4.3、将卡箍安装在转动轴上,并使划针的针尖与内筒的内表面接触,百分表的测量头与内筒的内表面接触;
S4.4、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绕转动轴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的位置,使百分表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与内筒的同轴度。
进一步的,步骤S1中,在对支座连接板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之前,还包括对焊接在一起的支座横梁与支座连接板进行焊后热处理。
进一步的,步骤S5中,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的焊接位置包括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点焊时,在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之间交替进行。
进一步的,步骤S5中,在支座横梁与内筒加强环的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时,点焊长度为L;其中,10mm≤L≤30mm。
进一步的,步骤S1中,所述支座横梁为方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采用传统的机床就可对轴承箱支座进行精加工,不仅降低了对机床的要求,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采用倒装找正轴承箱的转动轴的方式,进而对轴承箱支座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了累积操作误差,不仅保证了轴承箱支座的安装精度,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而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轴流风机中进气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轴承箱支座安装在内筒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
图4是图3中B-B剖视图;
图5是轴流风机中轴承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向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回转式找正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图9是采用回转式找正工具对轴承箱的转动轴进行找正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进气箱,2-箱体,3-箱体支座,4-内筒,5-回转式找正工具,6-内筒加强环,7-轴承箱,8-轴承箱支座,51-卡箍,52-第一测臂,53-第二测臂,54-划针,55-百分表,71-牛腿,72-转动轴,81-支座横梁,82-支座连接板,83-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包括
S1、按照图纸对支座横梁81和支座连接板82进行下料,将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组对并焊接;然后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然后在支座连接板82上钻螺纹孔83,完成轴承箱支座8的加工;
S2、按照图纸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组对、并通过螺栓把紧;然后将组装好的轴承箱7和轴承箱支座8吊至内筒4中;
S3、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
S4、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
S5、当转动轴72的垂直度、以及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
S6、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点焊固定完成后,解除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连接螺栓,将轴承箱7吊至内筒4的外部,然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满焊。
下面结合图2至图6对上述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至图4所示,每个内筒4中安装有两个轴承箱支座8,每个轴承箱支座8包括一个支座横梁81和两个支座连接板82。如图5至图6所示,所述轴承箱7上具有四个牛腿71,其中两个牛腿71位于轴承箱7的一侧,这两个牛腿71与其中一个轴承箱支座8配合;另外两个牛腿71位于轴承箱7的另一侧,这两个牛腿71与另外一个轴承箱支座8配合。
步骤S1中,通过先将支座横梁81与两个支座连接板82焊接,再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的方式,这样可保证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以及螺纹孔83的加工精度,避免出现二次加工现象。
在后续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为了保证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以及螺纹孔83的精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1中,在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之前,还包括对焊接在一起的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进行焊后热处理。通过焊后热处理,消除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避免它们在后续的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发生变形,保证了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以及螺纹孔83的精度。所述支座横梁81可以采用型钢制作,优选的,步骤S1中,所述支座横梁81为方管。
步骤S2中,按照图纸中的装配关系,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组对、并通过螺栓把紧。具体的,将每个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与每个牛腿71的底面接触,并将螺栓穿过牛腿71上的通孔后、拧入支座连接板82上的螺纹孔83中,在拧紧螺栓后,实现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组装,然后就可通过吊装设备将它们一起吊至内筒4中。
步骤S3和步骤S4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并通过吊装设备、千斤顶等工具的配合调整轴承箱7的位置,进而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以及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使其满足图纸的要求,这样就可达到调整轴承箱支座8在内筒4中的安装位置的目的。
步骤S5中,当转动轴72的垂直度、以及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后,则表明轴承箱支座8在内筒4中的安装位置已经调整完毕,然后,在保证轴承箱支座8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实现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连接,保证轴承箱支座8与内筒加强环6之间的位置精度。
在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点焊过程中,由于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始终处于连接状态,因此,可保证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位置精度,保证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焊接完成后,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仍然能通过螺栓准确地连接。
为了进一步控制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点焊过程中的变形,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5中,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包括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点焊时,在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之间交替进行。为了保证点焊后的连接强度,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的,步骤S5中,在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时,点焊长度为L;其中,10mm≤L≤30mm。
步骤S6中,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点焊固定完成后,就可解除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连接螺栓,并将轴承箱7吊至内筒4的外部,这样就可保证工人在进行满焊时有足够的操作空间。然后按照焊接规范,调整好焊机参数,在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进行满焊,以保证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之间的连接强度。焊接完成后,检查焊缝并打磨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采用先将轴承箱支座8中的零件组对并焊接完成,然后再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的方式,保证了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以及螺纹孔83的加工精度,避免出现二次加工现象;采用传统的机床就可对轴承箱支座8进行精加工,不仅降低了对机床的要求,而且降低了加工难度,提高了加工效率;采用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进行预组装的方式,保证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位置精度;采用找正轴承箱7的转动轴72的方式,进而对轴承箱支座8的位置进行调整,避免了累积操作误差,不仅保证了轴承箱支座8的安装精度,减少了产品的报废率,而且提高了安装效率。
步骤S3中,可采用吊铅垂线的方式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然后通过调整轴承箱7的位置,以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但是这种找正方式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累积操作误差,精度较低。
为了提高轴承箱7的转动轴72的找正效率和找正精度,以控制轴承箱7的转动轴72的垂直度满足图纸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3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的方法,包括
S3.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3.2、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
S3.3、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
步骤S3.1中,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如图7所示,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用于安装在转动轴72上的卡箍51,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连接的第一测臂52,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连接的第二测臂53。
步骤S3.2中,如图8所示,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调整划针54和百分表55的位置,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左侧端面接触,且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左侧端面接触。
步骤S3.3中,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使划针54的针尖始终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并以此为基准,通过吊装设备、千斤顶等工具的配合调整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使其满足图纸要求。
步骤S4中,可采用测量尺多次测量的方式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然后通过调整轴承箱7的位置,以控制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但是这种找正方式不仅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而且累积操作误差,精度较低。
为了提高轴承箱7的转动轴72的找正效率和找正精度,以控制轴承箱7的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步骤S4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的方法,包括
S4.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4.2、调整划针54的位置,使划针54的针尖到卡箍51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内筒4的内半径;
S4.3、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
S4.4、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
步骤S4.1中,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如图7所示,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用于安装在转动轴72上的卡箍51,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连接的第一测臂52,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连接的第二测臂53。
步骤S4.2、S4.3中,调整划针54的位置,使划针54的针尖到卡箍51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内筒4的内半径。如图9所示,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且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
步骤S4.4中,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使划针54的针尖始终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并以此为基准,通过吊装设备、千斤顶等工具的配合调整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使其满足图纸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按照图纸对支座横梁(81)和支座连接板(82)进行下料,将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组对并焊接;然后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然后在支座连接板(82)上钻螺纹孔(83),完成轴承箱支座(8)的加工;
S2、按照图纸将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组对、并通过螺栓把紧;然后将组装好的轴承箱(7)和轴承箱支座(8)吊至内筒(4)中;
S3、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
S4、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
S5、当转动轴(72)的垂直度、以及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满足图纸要求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
S6、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点焊固定完成后,解除轴承箱支座(8)与轴承箱(7)的牛腿(71)之间的连接螺栓,将轴承箱(7)吊至内筒(4)的外部,然后将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在焊接位置进行满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垂直度的方法,包括
S3.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3.2、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端面接触;
S3.3、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的垂直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对轴承箱(7)的转动轴(72)进行找正,控制其与内筒(4)的同轴度的方法,包括
S4.1、组装回转式找正工具(5);所述回转式找正工具(5)包括卡箍(51)、第一测臂(52)、第二测臂(53)、划针(54)和百分表(55);所述第一测臂(52)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划针(5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测臂(53)的一端与卡箍(5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百分表(55)固定连接;
S4.2、调整划针(54)的位置,使划针(54)的针尖到卡箍(51)中心线的距离等于内筒(4)的内半径;
S4.3、将卡箍(51)安装在转动轴(72)上,并使划针(54)的针尖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百分表(55)的测量头与内筒(4)的内表面接触;
S4.4、驱动回转式找正工具(5)绕转动轴(72)的轴线做圆周运动,在该过程中,通过调节轴承箱(7)的位置,使百分表(55)的读数保持在公差要求的范围内,以控制转动轴(72)与内筒(4)的同轴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在对支座连接板(82)的支撑面进行精加工之前,还包括对焊接在一起的支座横梁(81)与支座连接板(82)进行焊后热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包括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点焊时,在竖向焊接位置和横向焊接位置之间交替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支座横梁(81)与内筒加强环(6)的焊接位置进行点焊固定时,点焊长度为L;其中,10mm≤L≤3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支座横梁(81)为方管。
CN202010304774.9A 2020-04-17 2020-04-17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Active CN111482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774.9A CN111482769B (zh) 2020-04-17 2020-04-17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774.9A CN111482769B (zh) 2020-04-17 2020-04-17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2769A true CN111482769A (zh) 2020-08-04
CN111482769B CN111482769B (zh) 2022-02-11

Family

ID=71790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4774.9A Active CN111482769B (zh) 2020-04-17 2020-04-17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276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6789A (zh) * 2020-11-23 2021-03-16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核主泵钻铰孔前安装调整工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5129A (zh) * 2003-04-21 2003-10-01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牵引车鞍座安装板的装配方法
CN203266492U (zh) * 2013-04-18 2013-11-06 山东科鲁斯顶驱装备有限公司 顶驱齿轮箱总成装配工装
CN104964130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带防滑劲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05257911A (zh) * 2015-09-23 2016-01-20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道滚动支座及其安装方法
CN106869163A (zh) * 2017-04-17 2017-06-2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低温多效蒸发冷却器支座安装方法
CN107598495A (zh) * 2017-09-29 2018-01-19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式动梁的加工方法
CN109158783A (zh) * 2018-09-19 2019-01-08 廊坊德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弹簧板式干燥筒托圈焊接工装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5129A (zh) * 2003-04-21 2003-10-01 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牵引车鞍座安装板的装配方法
CN203266492U (zh) * 2013-04-18 2013-11-06 山东科鲁斯顶驱装备有限公司 顶驱齿轮箱总成装配工装
CN104964130A (zh) * 2015-07-08 2015-10-07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带防滑劲设备的安装方法
CN105257911A (zh) * 2015-09-23 2016-01-20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管道滚动支座及其安装方法
CN106869163A (zh) * 2017-04-17 2017-06-20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低温多效蒸发冷却器支座安装方法
CN107598495A (zh) * 2017-09-29 2018-01-19 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式动梁的加工方法
CN109158783A (zh) * 2018-09-19 2019-01-08 廊坊德基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弹簧板式干燥筒托圈焊接工装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96789A (zh) * 2020-11-23 2021-03-16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核主泵钻铰孔前安装调整工艺
CN112496789B (zh) * 2020-11-23 2022-03-15 哈尔滨电气动力装备有限公司 核主泵钻铰孔前安装调整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2769B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28709B1 (ko) 시일면 가공기 및 방법
CN102205438A (zh) 一种弯管内表面的铣削加工设备及方法
CN111482769B (zh) 轴承箱支座的安装方法
WO2021254025A1 (zh) 一种气浮插齿夹具和插齿机
TW202012082A (zh) 電加工機床和電加工機床中的電極組件以及加工方法
CN215035666U (zh) 一种法兰盘加工用夹具
CN109434501A (zh) 挖掘机动臂加工工装
CN113211140A (zh) 发动机曲轴油孔加工用精密通用夹具及其使用方法
US6209212B1 (en) Centering structure between machine-side spindle and motor shaf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CN211940026U (zh) 一种高精度高扭矩角度定位夹具
CN211199022U (zh) 玻璃纤维拉丝机新型排线轴安装装置
CN209578851U (zh) 挖掘机动臂加工工装
CN108723853B (zh) 一种卧式加工中心机床侧置卧式刀库调整定位系统
CN219787378U (zh) 一种用于立式铣床加工长轴类零件的高精度调整装置
JP5641948B2 (ja) 姿勢安定装置及び管体の加工方法
CN220637698U (zh) 一种安装架及其加工夹具
CN213225145U (zh) 一种适于cnc机床的工具保持件的精准角度定位的装置
CN211991943U (zh) 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用工装夹具
CN219767330U (zh) 一种轴承装配用液压工装
CN220575057U (zh) 一种钢管焊接机台
CN220806026U (zh) 一种新型三轴转台系统
CN219899735U (zh) 全自动移动龙门式校直机
CN209578382U (zh) 一种齿条加工设备
CN219746830U (zh) 用于汽车焊装夹具活动定位销重复定位的装置
CN220216977U (zh) 一种锥孔齿轮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