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0027B -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0027B
CN111480027B CN201880069124.1A CN201880069124A CN111480027B CN 111480027 B CN111480027 B CN 111480027B CN 201880069124 A CN201880069124 A CN 201880069124A CN 111480027 B CN111480027 B CN 111480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nut
ring
protrusion
corrugated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91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0027A (zh
Inventor
崔振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A FLEXIBLE METAL TUB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A FLEXIBLE METAL TUB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7013844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190045633A/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8010637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20200028117A/ko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A FLEXIBLE METAL TUB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A FLEXIBLE METAL TUB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80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0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0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0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9/00Joints in which sealing surfaces are pressed together by means of a member, e.g. a swivel nut, screwed on or into one of the joint parts
    • F16L19/02Pipe ends provided with collars or flanges, integral with the pipe or not, pressed together by a screwed member
    • F16L19/0231Pipe ends provided with collars or flanges, integral with the pipe or not, pressed together by a screwed member with specially adapted means for positioning the threaded member behind the colla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3/00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 F16L33/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hoses to rigid members; Rigid hose connectors, i.e. single members engaging both ho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ses of met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ts That Cut Off Fluids, And Hose Join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联接:将夹持环插置在螺母和插座之间;首次螺纹联接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将其上具有交替连续形成的脊和谷的波纹管的端部部分插入所述螺母的内部中;然后二次螺纹联接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使得所述夹持环的内侧部分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谷中并且所述波纹管的端部部分被压缩。因此,波纹管连接装置可以以简便的方式联接,同时实现优异的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其中插座(socket)和螺母联接到波纹管的一端以使波纹管能够连接到流体移动单元、打开/闭合阀等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背景技术
在KR 2014-0025124中公开了根据现有技术的波纹管的连接装置。如图1至图3中例示的,所公开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1;螺母2,该螺母2被插入波纹管1,以便包围波纹管的一个侧部的外周面;夹持环3,该夹持环3的内部部分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1的一个端部中的谷中以阻止螺母2在给定方向上移动;以及插座4,该插座4被配置为在被拧紧到螺母2的同时将波纹管1的远端5压向夹持环3。
如图2中例示的,夹持环3采取在其一侧被切割的环的形式,使得其两个端部6和7二者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D。当夹持环3在径向中心方向上被施压时,距离D减小并且夹持环3的内径减小。相反,当将夹持环3的两个相应端部6和7向外拉动时,距离D增大并且夹持环3的内径增大。
说明了上述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方法,在螺母2和夹持环3被顺序地插入波纹管1的一个侧部的外周面之后,夹持环3被收紧,使得夹持环3的内部部分被插入波纹管1的谷中。
接下来,在如图3a中例示地被插入波纹管1的螺母2朝向夹持环3移动之后,螺母2被收紧,使得插座4被拧紧到螺母2。由此,如图3b中例示的,波纹管1和夹持环3朝向插座4移动,使得插座4的梢端8在对波纹管1的远端5施压的同时将夹持环3推入座部9中,并且波纹管1的远端5被进一步压在夹持环3和插座4之间,以便密封夹持环3和插座4之间的间隙。
然而,在根据现有技术的上述波纹管连接装置中,由于夹持环3联接到波纹管1使得在螺母2与插座4被拧紧到一起之前,夹持环3的内部部分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1的一侧部分中的谷中,因此夹持环3的内径通常比波纹管1的外径小得多。这要求工人执行困难的操作,将由高度刚性的金属材料形成的夹持环3的相应端部6和7向外拉动,以便增大夹持环3的内径,然后将夹持环3插入波纹管1的谷中。
此外,由于当施加外力从而使夹持环3的内径过度增大时夹持环3超过其弹性极限,因此即使当撤销了外力时,夹持环3也没有恢复其原始形状,因此无法实现密封。
另外,当夹持环3在其联接过程中有一点变形时,使夹持环3与波纹管1偏心接触,这使密封效率降低。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可料想到制造并使用内径大的夹持环3,但是在保持夹持环3完整的圆形形状以便使夹持环3与形成在波纹管1的一个端部中的谷紧密接触的同时使夹持环3径向向内收紧的过程中,夹持环3和波纹管1在其间产生它们在其中没有彼此紧密接触的不适当联接区域,或者夹持环3在用过大的力收紧螺母2时变形。因此,由于夹持环3与波纹管1分离,或者由于螺母2、夹持环3、插座4和波纹管1彼此偏心联接,而非在预定位置处彼此正确联接,因此发生密封问题。
此外,在工人联接波纹管连接装置期间,经常丢失夹持环3。
另外,根据现有技术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由于在夹持环3的外周面与螺母2的座部9之间可能有间隙或者在波纹管1的谷与夹持环3之间可能有间隙而造成流体泄漏。
另外,由于波纹管1的远端5因与插座4的梢端8表面接触而被施压,因此用于密封的施压表面的面积增大,并且需要用更大的收紧力进行施压操作。
另外,由于来自插座4的具有预定大小的施压力被分散到整个与插座4的梢端8表面接触的波纹管1的远端5,因此在夹持环3、波纹管1的端面5b和插座4之间产生局部间隙,从而造成流体泄漏。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因此,鉴于以上问题,已做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其中诸如夹持环或填充构件这样的密封元件设置在波纹管连接装置的内部并且暂时联接到螺母使得通过插入波纹管接着收紧螺母来简单地完成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具体地,目的是通过省略工人将夹持环直接联接到波纹管的过程,使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能够得以简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其中诸如插座、夹持环、填充构件和螺母这样的构成元件经由其间的紧密接触而彼此自动地适当联接以便实现优异密封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防止在联接波纹管连接装置期间夹持环偏心联接到波纹管或者防止波纹管连接装置中密封元件的变形、分离或丢失。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保持密封区域的原始形状而不变形,因此在完成波纹管连接操作时或者在使用波纹管连接装置期间,即便向波纹管连接装置施加了强外部冲击或者即便波纹管的位置向上、向下、向左或向右改变,也防止了流体泄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能够经由在使用安装在现场的波纹管连接装置期间发生流体泄漏时仅进一步收紧螺母而不用拆卸或更换波纹管连接装置的构成元件的简化维护操作来防止流体泄漏的波纹管连接装置。
解决方案
按照本发明的一方面,可以通过提供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来实现以上和其他目的,该波纹管连接装置包括:螺母,波纹管的一个侧部被插入该螺母中;夹持环,该夹持环包括被配置为被插入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的所述一个侧部中的谷的内部部分;以及插座,该插座被拧紧到所述螺母,其中,所述插座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外突起,所述外突起在所述插座的纵向方向上突出,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一个侧部没有插入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的情况下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初步拧紧到一起时,使所述夹持环的一个侧表面与所述外突起的梢端接触,并且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所述一个侧部插入初步拧紧到一起的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之后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所述外突起被插入所述螺母的内周面与所述夹持环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夹持环被径向向内施压,使得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谷中,并且所述波纹管的远端被压在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夹持环之间。
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可以形成有第一座部,当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所述夹持环被安置在所述第一座部上。
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可以在其将拧紧到所述插座的区域和所述第一座部之间形成有斜面,以便将所述夹持环径向向内施压。
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可以形成有内突起,使得所述内突起与所述外突起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突起和所述外突起之间形成有凹槽。
所述内突起可以被形成为面对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侧表面,以便将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压向所述夹持环。
所述夹持环可以包括矩形外部部分并包括内部部分,所述外部部分包括所述夹持环的侧表面和外周面,所述内部部分形成在所述外部部分的径向内侧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被形成为弯曲部分以便向内凸出,并且所述内突起可以被形成为面对所述内部部分并且与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弯曲部分接触。
所述内突起可以包括成角度的上边缘,并且所述上边缘可以在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线性接触时对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施压。
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可以形成在所述第一座部的具有台阶部的那一侧,所述台阶部径向向内突出以便将所述夹持环压向所述插座,所述斜面可以由朝向所述第一座部彼此纵向间隔开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构成,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供安置所述外突起的第二座部。
所述凹槽可以被形成为,使得填充构件被插入其中,并且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可以与所述填充构件接触。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该波纹管连接装置包括:波纹管,该波纹管包括连续交替形成的谷和脊;螺母,所述波纹管的一个侧部被插入该螺母中;夹持环,该夹持环包括被配置为被插入形成在所述波纹管的所述一个侧部中的所述谷中的内部部分;以及插座,该插座被拧紧到所述螺母,其中,所述插座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外突起,所述外突起在纵向方向上朝向所述夹持环突出,以便在拧紧所述插座和所述螺母后,被插入所述螺母的内周面和所述夹持环的外周面之间。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将夹持环插置在螺母和插座之间之后,初步拧紧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将包括连续交替形成的谷和脊的波纹管的一个侧部插入所述螺母中;以及二次拧紧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使得所述夹持环的内部部分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谷中并且所述波纹管的远端被施压。
在初步拧紧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后,可以使所述夹持环的一个侧表面与形成在所述插座的前表面上的外突起的梢端接触。在二次拧紧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后,可以将所述夹持环的至少一个侧表面容纳在从所述外突起径向向内定位的空间中,并且将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压在所述夹持环和所述插座之间。
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可以与填充构件接触,所述填充构件被插入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上形成的内突起和外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中。
另外,在初步拧紧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将一条带附接到初步被拧紧到一起的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来密封所述螺母与所述插座之间的间隙,使得在二次拧紧时撕开所述一条带时,将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二次拧紧到一起。
发明效果
从以上描述中显而易见,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将夹持环插置在螺母和插座之间并且收紧螺母,使得螺母和插座被初步拧紧到一起。然后,将波纹管的一个侧部插入螺母中并且进一步收紧螺母,使得螺母和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由此,可以简单且容易地联接波纹管连接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由于夹持环可以在制造阶段中在其形状得以保持而不必通过接收来自工人的外力而扩张的同时被插置和联接在螺母和插座之间,因此可以增强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效率和密封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由于夹持环的至少一个侧表面被容纳在形成在插座前表面上的外突起和内突起之间的凹槽中,并且使波纹管的远端与内突起上形成的成角度边缘线性接触并且被其施压,因此可以用小的力使波纹管的远端容易地与插座和夹持环紧密接触。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中,由于内突起从插座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从而以大钝角倒圆并且由于螺母的内周面与位置与插座相对的波纹管的至少两个脊接触,因此即使施加了外部冲击或者即使波纹管的位置改变,也可以保持密封区域并且防止流体泄漏。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由于插入插座前表面上形成的内突起和外突起之间形成的凹槽中的填充构件被施压并且与夹持环的侧表面和波纹管的远端紧密接触,因此可以增强密封效率。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中,由于形成在插座前表面上的外突起被插入螺母的内周面和夹持环的外周面之间,因此可以增强密封效率。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中,由于通过收紧螺母将插座的外突起进一步引入螺母的内周面和夹持环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从而进一步增强密封效率,因此可以在不拆卸或更换波纹管连接装置的构成元件的情况下简单地执行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维护操作。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中,由于插座的被暴露部分的内周面比插座的紧固部的内周面进一步径向向外凹进以便限定能够吸收施加到插座内周面的冲击的环状空间,因此即使施加了冲击,也可以保持密封效率。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在将夹持环插置在螺母和插座之间并且将螺母和插座初步拧紧到一起之后,使用一条带密封螺母和插座,然后将其在现场安装,使得通过将波纹管插入被密封的螺母-插座组件中的螺母中并且收紧螺母和插座来以简化的方式完成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由此,可以实现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简便联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和联接方法,由于被适宜地收紧以允许波纹管随后插入并且使用一条带进行密封的被密封螺母-插座组件被设置成预先设置夹持环的状态,因此可以防止波纹管连接装置在其内没有夹持环的情况下安装,并且防止螺母和插座被初步拧紧到一起使得波纹管不能被插入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分解剖视图;
图2是例示了图1的夹持环的正视图;
图3a和图3b是例示了图1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顺序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分解视图,上半部是剖视图并且下半部是正视图;
图5是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完成联接状态的剖视图;
图6a至图6e是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顺序联接步骤的剖视图;
图7和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夹持环的正视图,图9例示了夹持环联接到波纹管连接装置之前夹持环的形状,并且图10例示了夹持环完成联接之后夹持环的形状。
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剖视图,例示了其完成联接状态;
图10是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座和填充构件的分解剖视图;
图11a至图11e是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顺序联接步骤的剖视图;以及
图12a至图12f是例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顺序联接步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使用的诸如“前表面”、“一个侧部”、“远端”和“梢端”这样的指定方向的表述是根据附图中的图示来定义的,但这仅仅旨在描述本发明以便有助于对其进行清楚地理解,并且相应方向也当然可以根据其标准而被不同地定义。
另外,使用应用于下文中提到的部件的诸如(例如)“第一”和“第二”这样的术语以避免部件混淆,并且不顾及部件的顺序、重要性、主-从关系等进行指派。例如,本发明可以通过仅包括第二部件而不包括第一部件来实现。
下文中,将参照图4至图6e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4和图5中例示的,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一实施方式包括:波纹管10,该波纹管10周围形成有连续的波状波纹12和13;螺母20,该螺母20的一侧部分被插入波纹管10,以便包围波纹管10的外周面;夹持环30,该夹持环30联接到波纹管10,以阻止螺母20在给定方向上移动;以及插座40,该插座40被拧紧到螺母20。
这里,形成在波纹管10上的波状波纹12、13围绕波纹管连续形成。在每个波纹中,最小直径的部分被称为“谷12”,而最大直径的部分被称为“脊13”。
螺母20由凸缘部21和圆筒部22构成,凸缘部21朝向插座40设置并且其内径比波纹管10的脊13的外径大很多,圆筒部22设置在插座40的相对侧并且其内径小于凸缘部21的内径。
凸缘部21在其面对插座40的一个侧部的内周面上形成有阴螺纹23。台阶部24在凸缘部21与圆筒部22之间从螺母20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从而与夹持环30的一个侧表面34接触。
如图5中例示的,台阶部24在螺母20的纵向方向上延伸,使得当波纹管连接装置完成联接时,台阶部24的内周面24a与波纹管10的至少两个脊13a和13b接触。
另外,参照图4和图5,按从其中形成有阴螺纹23的区域到其中形成有台阶部24的区域的顺序,螺母20形成有斜面25和第一座部28,斜面25对夹持环30径向向内施压,夹持环30被安置在第一座部28上。
斜面25可以由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斜面25a和第二斜面25b构成,并且第二座部27可以形成在第一斜面25a和第二斜面25b之间。
斜面25按一定方式形成,使得随着与第一座部28的距离的减小,其直径逐渐减小。随着螺母20朝向夹持环30移动,斜面25与夹持环30的上拐角的边缘35接触,从而用于允许夹持环30被径向向内施压并且被引导到第一座部28,以便容易被强制地压配合到第一座部28中。以下将对此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夹持环30可以由诸如不锈钢这样的金属材料形成。如图7中例示的,夹持环30采用在至少一个位置处被切割使得其两个端部36和37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d1以便使夹持环30在径向方向上能够收缩和扩张的环的形式。
另外,如图4和图5的剖视图中例示的,夹持环30包括内部部分31和外部部分32,内部部分31位于径向内侧并且被插入波纹管10的谷12中,外部部分32位于径向外侧并且从波纹管10向外突出。内部部分31被形成为弯曲部分,其中心径向向内凸出,并且外部部分32被形成为具有矩形形状并且具有外周面36和相对的侧表面33和34。
插座40在其相对于六角形头部41的一个侧方向上的外周面上形成有阳螺纹42,阳螺纹42被拧紧到螺母20的阴螺纹23,以便用螺母20进行紧固,并且插座40在其另一个外周面上形成有螺纹43,螺纹43被拧紧到接头(未例示)。
此外,参照图4,插座40的与插座40的右表面对应的前表面49形成在其具有环形的外突起44的径向外边缘上,外突起44在插座40的纵向方向上朝向夹持环30突出。当插座40和螺母20被初步拧紧到一起时,夹持环30的一个侧表面33与外突起44的梢端接触,并且在外突起44的径向向内方向上限定空间47。另外,插座40的前表面49形成在其具有环形的内突起45的径向内边缘上,内突起45在插座40的纵向方向上突出,以便对波纹管10的远端14施压。
环形凹槽46形成在内突起45和外突起44之间,从而朝向六角形头部41凹进。凹槽46构成空间47的一部分。内突起45比外突起44短,并且具有与凹槽46接触的成角度的上边缘45a。上边缘45a限定大体90度的角度。
内突起45的上边缘45a与波纹管10的远端14线性接触,波纹管10的远端14被形成为面对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并且当波纹管连接装置完成联接时,将远端14强制地压向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
另外,内突起45从插座40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具体地,由于内突起45从插座40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从而以钝角被倒圆,因此在插座40的内突起45和内周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处形成厚增强部45b。由此,即使对波纹管连接装置施加了大量的外部冲击,密封效率也得以保持,因为厚增强部45b防止内突起45在与波纹管10相反的方向上弯曲。
下面,将参照图6a至图6e来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顺序。
如图6a中例示的,在现场安装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之前,首先,在将夹持环30插置在螺母20和插座40之间之后,将螺母20和插座40中的至少一个收紧(旋转),从而将螺母20和插座40初步拧紧到一起。由此,使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与插座40的外突起44的梢端接触,并且使位于夹持环30的另一个侧表面上侧的上边缘35与螺母20的第一斜面25a接触。
此时,夹持环30没有在径向方向上被压缩或扩张,并且如图9中例示的,夹持环30的两个端部36和37保持其间的距离d1,距离d1是在制造阶段设定的。因此,工人可以简单地将夹持环30设置在螺母20和插座40之间而不必扩张夹持环30,以便将夹持环30插入波纹管10的谷中。
即,在图6a中例示的将螺母20和插座40初步拧紧到一起的步骤中,夹持环30在制造阶段中保持其原始形状而不变形。
如图6b中例示的,当工人将波纹管10的一个侧部朝向插座40推入螺母20中时,使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的下表面与形成在波纹管10的远端14上的脊14'接触,并且波纹管10的远端14靠近插座40的内突起45定位。
此外,由于夹持环30按一定方式形成,使得其内部部分31的下表面的内径略小于波纹管10的脊14'的外径,因此波纹管10在接收到向其施加的轻微力后被插入夹持环30中。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6c中例示的,当螺母20和/或插座40旋转使得二者被进一步收紧时,夹持环30被径向向内施压,直到它沿着第一斜面25a到达第二座部27。由此,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开始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10的一个侧部中的谷12a中,波纹管10的远端14开始与插座40的内突起45接触并被其施压。
从图6a的状态到图6c的状态,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保持与插座40的外突起44的梢端接触。
当在图6c的状态下螺母20和插座40被进一步收紧时,如图6d中例示的,夹持环30进一步沿着第二斜面25b被径向向内施压,同时利用第二斜面25b从第二座部27引导到第一座部28,由此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10的一个侧部中的谷12a中。此时,夹持环30开始被引入从外突起44径向向内形成的空间47中,并且外突起44开始被引入夹持环30和第二座部27之间的间隙中。
另外,波纹管10的远端14被内突起45压向夹持环30。
当在图6d的状态下螺母20和插座40被进一步收紧时,如图6e中例示的,夹持环30被螺母20的台阶部24压向插座40,使得夹持环3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33被引入插座40中的凹槽46中。
另外,将插座40的外突起44安置在第二座部27上,并且内突起45的上边缘45a还将波纹管10的远端14压向夹持环30。由此,螺母20的内周面与夹持环30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以及插座40的内突起45的上边缘45a与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之间的间隙被完全密封。
此外,如上所述,由于内突起45的上边缘45a成大体90度的角度并且夹持环30的面对其的内部部分31被形成为弯曲部分,因此当上边缘45a与波纹管10的远端14线性接触时,施压力被集中在线性接触部分上,使得能用小力对波纹管10的远端14进行更强的施压,从而导致密封效率增强。
从图6d的状态到图6e的联接完成为止的插座40与螺母20的拧紧被称为二次拧紧。在进行这种二次拧紧后,夹持环30脱离与内突起45的接触并且被引入作为空间的凹槽46中。
此外,在上述联接过程中,夹持环30被第一斜面25a和第二斜面25b径向向内施压。由此,如图7和图8中例示的,两个端部36和37之间的距离从距离d1减小至距离d2,并且在完成联接状态下,距离d2几乎变为零。
另外,图6e的联接状态是螺母20与插座40被完全拧紧到一起的状态,并且在图6e的状态下的波纹管连接装置被在现场安装和使用。考虑到在插座40的外突起44的端部与第二斜面25b之间存在微小空间27'的事实,当在使用波纹管连接装置期间存在流体泄漏风险时,外突起44朝向第二斜面25b移动,以便简单地通过进一步收紧螺母20而不用拆卸或更换波纹管连接装置的构成元件而被插入空间27'中,从而会导致密封效率增强。
另外,外突起44的厚度和/或第二座部27的内径在外突起44的移动方向上逐渐减小,使得外突起44被容易地插入第二座部27和夹持环30的外周面36之间。另外,由于夹持环30垂直于波纹管10的中心轴线设置,因此进一步增强密封效率。
此外,在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完成之后,由于螺母20的台阶部24的内表面24a在与插座40相反的方向上从夹持环30纵向延伸,以便与波纹管10的至少两个脊13a和13b接触,因此即使由于施加到波纹管连接装置的外部冲击或波纹管10的安装位置改变而导致波纹管10发生弯曲,围绕夹持环30的密封区域也得以保持而不变形,并且防止了流体泄漏。另外,由于在外突起44的端部与第二斜面25b之间限定了预定空间27',因此外部冲击被空间27'吸收。另外,由于夹持环30以及对密封影响大的内突起45和外突起44设置在螺母20的主体中从而朝向波纹管10向一侧偏离,因此即使外部冲击被直接施加到螺母20的主体中心,夹持环30以及内突起45和外突起44的变形也较小,因此密封效率得以保持。
图9至图11e例示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9,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第二实施方式包括波纹管10、螺母20、夹持环30和插座40。
下面的描述集中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一实施方式之间的差异。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中,如图9和图10中例示的,形成在插座40的前表面上的内突起45'比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突起45更径向向内定位,从而不与波纹管10的远端14接触。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未包括的环形填充构件50被插入凹槽46'中,凹槽46'形成在插座40的外突起44和内突起45'之间。在二次拧紧插座40和螺母20后,使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和波纹管10的远端14与填充构件50接触,使得夹持环30将填充构件50压向插座40并且填充构件50将波纹管10的远端14压向夹持环30。
此外,填充构件50可以由具有优异耐热性、高机械强度以及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合成树脂或软金属形成。
另外,插座40的限定供填充构件50插入的凹槽46'的一个侧表面形成有凸台46a。当填充构件50被施压时或者当波纹管10的远端14被填充构件50施压时,填充构件50保持在正确位置并且通过凸台46a防止填充构件50移动。
具体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提供了增强的密封效率,因为填充构件50的前表面不仅被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施压并且与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紧密接触,而且被波纹管10的远端14施压并且与波纹管10的远端14紧密接触。
除了填充构件50和内突起45'的位置之外,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因此省略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配置相关的其他描述。
图11a至图11e是例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联接方法的视图,并且分别对应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6a至图6e。第二实施方式的联接顺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联接顺序相同,因此在本文中省略对其的进一步描述。
下面,将参照图12a至图12f来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联接顺序。
如图12a中例示的,在现场安装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之前,首先,在将夹持环30插置在螺母20和插座40之间之后,将螺母20和插座40中的至少一个收紧(旋转),从而将螺母20和插座40初步拧紧到一起。由此,使夹持环30的侧表面33与插座的外突起44的梢端接触,并且使位于夹持环30的另一个侧表面上侧的上边缘35与螺母的第一斜面25a接触。
此时,夹持环30没有在径向方向上被压缩或扩张,并且夹持环的两个端部保持其间的距离,该距离是在制造阶段设定的。因此,工人可以简单地将夹持环30设置在螺母20和插座40之间而不必扩张夹持环,以便将夹持环插入波纹管的谷中。
接下来,如图12b中例示的,附接一条带60来包围已初步被拧紧到一起的螺母20和插座40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以便密封螺母20与插座40之间的间隙。
这条带60可以被附接成部分或完全地在圆周方向上包围螺母20和插座40之间的边界,或者可以被附接成在纵向方向上局部覆盖螺母20和插座40的外周面。
这条带60沿着螺母20的外周面与插座40的外周面之间的边界形成有撕裂线61。由于在螺母20和插座40被收紧时容易撕开撕裂线61,因此螺母20和插座40可以相对容易地被收紧。撕裂线61可以由多个小孔形成。
如图12c中例示的,当工人将波纹管10的一个侧部朝向插座40推入螺母20中时,使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31的下表面与形成在波纹管的远端14上的脊14'接触,并且波纹管的远端14靠近插座的内突起45定位。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12d中例示的,当螺母20和/或插座40旋转使得二者被进一步收紧时,夹持环30被径向向内施压,直到它沿着第一斜面25a到达第二座部27。由此,夹持环30的内部部分开始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的一个侧部中的谷12a中,波纹管的远端14开始与插座40的内突起45接触并被其施压,并且开始沿着撕裂线61撕开这条带60。
当在图12d的状态下螺母20和插座40被进一步收紧时,如图12e中例示的,沿着撕裂线61完全撕开这条带60,并且进一步沿着第二斜面25b对夹持环30径向向内施压,同时利用第二斜面25b从第二座部27引导到第一座部28,由此被插入形成在波纹管的一个侧部中的谷12a中。此时,夹持环30开始被引入从外突起44径向向内形成的空间47中,并且外突起44开始被引入夹持环30和第二座部27之间的间隙中。
另外,波纹管的远端14被内突起45压向夹持环30。
当在图12e的状态下螺母20和插座40被进一步收紧时,如图12f中例示的,由螺母的台阶部24将夹持环30压向插座40,使得夹持环30的至少一个侧表面33被引入插座中的凹槽46中。
以上,图12f的步骤与图6e的步骤相同,因此在本文中省略进一步描述。
另外,与第三实施方式相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以包括通过带密封首先接合的螺母和插座的步骤。
已参照附图详细公开了根据本发明的波纹管连接装置的实施方式。然而,应该注意,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能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代。
[附图标记说明]
10:波纹管 14:远端
20:螺母 25a:第一斜面
25b:第二斜面 28:第一座部
30:夹持环 40:插座
44:外突起 45:内突起
46:凹槽 47:空间
50:填充构件 60:带
61:撕裂线

Claims (18)

1.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波纹管,该波纹管包括连续交替形成的谷和脊;
螺母,所述波纹管的一个侧部被插入该螺母中;
夹持环,该夹持环形成为在其一侧被切割的环形,并且该夹持环包括在所述波纹管的径向向内方向上凸起地形成以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单个谷中的内部部分以及从所述内部部分在径向向外方向上突出的外部部分,其中,所述外部部分包括外周面和两个侧表面;以及
插座,该插座的外周面上具有螺纹,所述螺母被拧紧到所述螺纹,
其中,所述插座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外突起,
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一个侧部没有插入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的情况下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初步拧紧到一起时,使所述夹持环的一个侧表面与所述外突起的梢端接触,并且
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所述一个侧部插入初步拧紧到一起的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之后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所述外突起被插入所述螺母的内周面与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夹持环被径向向内施压,使得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谷中,并且所述波纹管的远端被压在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夹持环之间,
其中,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的两个侧表面与所述波纹管的外表面紧密面接触,并且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外部部分的两个侧表面从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的两个侧表面在垂直方向上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外表面向外延伸,
其中,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形成有第一斜面、供安置所述夹持环的第一座部、供安置所述外突起的第二座部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座部和所述第二座部之间的第二斜面,其中,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对所述夹持环径向向内施压,使得所述夹持环被所述第一斜面引导到所述第二座部,然后被所述第二斜面引导到所述第一座部,
其中,所述外突起的外周面上没有螺纹,其中,所述外突起的所述外周面被安置在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第二座部上,并且当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外周面被安置在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的所述第一座部上,从而完全密封所述螺母的所述内周面和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外周面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形成所述第二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座部形成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径向向内突出,以将所述夹持环压向所述插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台阶部纵向延伸,以便其内周面与所述波纹管的至少两个脊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形成有内突起,使得所述内突起与所述外突起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在所述内突起和所述外突起之间形成有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内突起被形成为面对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侧表面,以便将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压向所述夹持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夹持环包括矩形外部部分并包括内部部分,所述外部部分包括相对的侧表面并且包括外周面,所述内部部分形成在所述外部部分的径向内侧并且包括中心部分,所述中心部分被形成为弯曲部分以便向内凸出,并且
其中,所述内突起被形成为面对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内突起包括成角度的上边缘,并且所述成角度的上边缘在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线性接触时对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施压。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内突起从所述插座的内周面径向向内突出从而以钝角被倒圆,使得在所述插座的所述内突起和所述内周面之间的连接区域处形成厚增强部。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凹槽被形成为使得填充构件被插入其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填充构件与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侧表面和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内突起被形成为使得其梢端不与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接触。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座的限定所述凹槽的前表面形成有凸台,所述凸台阻止所述填充构件移动。
14.一种波纹管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夹持环,该夹持环形成为在其一侧被切割的环形,并且该夹持环包括在其径向向内方向上凸起地形成以被插入波纹管的谷中的内部部分以及从所述内部部分在径向向外方向上突出的外部部分,其中,所述外部部分包括外周面和两个侧表面;
螺母,该螺母在其内周面上具有螺纹,并且该螺母具有供安置所述夹持环的座部,其中,所述夹持环被插入所述螺母的内部;以及
插座,该插座在其外周面上具有螺纹,所述螺母的螺纹被拧紧到所述插座的螺纹,
其中,所述插座在其前表面上形成有外突起,
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一个侧部没有插入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的情况下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初步拧紧到一起时,使所述夹持环的一个侧表面与所述外突起的梢端接触,并且至少使所述夹持环的另一个侧表面的上边缘与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在其螺纹和所述座部之间的部分接触,
其中,在所述螺母的外周面和所述插座的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附接一条带,并且这条带沿着所述螺母的外周面与所述插座的外周面之间的边界形成有撕裂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中,当在所述波纹管的所述一个侧部插入初步拧紧到一起的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中之后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撕开撕裂线,所述外突起被插入所述螺母的内周面与所述夹持环的外周面之间的间隙中,所述夹持环被径向向内施压,使得所述夹持环的所述内部部分被插入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谷中,并且所述波纹管的远端被压在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和所述夹持环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螺母的内周面的在其螺纹和所述座部之间的所述部分上形成有斜面,使得当所述螺母和所述插座被二次拧紧到一起时,所述夹持环被所述斜面径向向内施压。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插座的所述前表面形成有内突起,使得所述内突起与所述外突起径向向内间隔开,并且
其中,在所述内突起和所述外突起之间形成有凹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内突起被形成为面对所述夹持环的所述一个侧表面,以便将所述波纹管的所述远端压向所述夹持环。
CN201880069124.1A 2017-10-24 2018-09-07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Active CN1114800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138444 2017-10-24
KR1020170138444A KR20190045633A (ko) 2017-10-24 2017-10-24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및 그 결합 방법
KR10-2018-0106375 2018-09-06
KR1020180106375A KR20200028117A (ko) 2018-09-06 2018-09-06 주름관 연결 장치의 결합 방법
PCT/KR2018/010486 WO2019083158A1 (ko) 2017-10-24 2018-09-07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및 그 결합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0027A CN111480027A (zh) 2020-07-31
CN111480027B true CN111480027B (zh) 2022-09-13

Family

ID=66246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9124.1A Active CN111480027B (zh) 2017-10-24 2018-09-07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096894B2 (zh)
CN (1) CN111480027B (zh)
DE (1) DE112018005646B4 (zh)
WO (1) WO201908315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6378Y2 (zh) * 1986-01-22 1991-06-07
KR960018171U (ko) * 1994-11-25 1996-06-19 김기식 관 연결구
KR200241940Y1 (ko) * 1999-06-22 2001-09-29 김종욱 가스관 연결구
US20020079702A1 (en) * 2000-01-19 2002-06-27 Witzenmann Gmbh Metallschlauch-Fabrik Pforzheim Flexible conduit element with a connection device attached to at least one end
JP2002139185A (ja) * 2000-11-01 2002-05-17 Onda Seisakusho:Kk 継 手
RU2368837C2 (ru) 2004-06-25 2009-09-27 Омега Флекс, Инк. Фитинг повторного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для труб
JP2006170379A (ja) * 2004-12-17 2006-06-29 Onda Seisakusho Seki Kojo:Kk 継手
KR101052730B1 (ko) * 2009-02-16 2011-08-01 주식회사 코뿔소 주름 파이프용 연결 장치
JP2011202767A (ja) * 2010-03-26 2011-10-13 Nippon Techno:Kk 可撓管接続構造
KR101182371B1 (ko) * 2010-04-05 2012-09-12 동아금속주름관(주) 주름관 연결구조
ITBS20110008U1 (it) * 2011-02-10 2012-08-11 Tiemme Raccorderie S P A Raccordo per tubo corrugato
KR20140025124A (ko) 2012-08-21 2014-03-04 동아금속주름관(주) 주름관의 연결 조립체
KR101295523B1 (ko) * 2012-11-08 2013-08-12 주식회사 비엠티 벨로우즈 형상의 신축부를 가지는 후위 페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관 연결구
HUE056879T2 (hu) * 2014-11-03 2022-04-28 Omega Flex Inc Módszer hullámcsõ és szerelvény összekapcsolására
CN205781522U (zh) * 2016-06-08 2016-12-07 宁波天鑫金属软管有限公司 一种卡波式接头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500520A (ja) 2021-01-07
DE112018005646B4 (de) 2023-11-02
DE112018005646T5 (de) 2020-07-02
WO2019083158A1 (ko) 2019-05-02
CN111480027A (zh) 2020-07-31
JP7096894B2 (ja) 2022-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44135B2 (en) Connecting device for corrugated pipe and coupling method thereof
US3179446A (en) Extension fitting having initial flexible lip seal gasket
US4097074A (en) Pipe joint construction
US2746486A (en) Fluid-tight assembly
US2761704A (en) Tube coupling adapted to upset pipe end
US3467413A (en) Triple-sealing pipe joint
EP0545410B1 (en) Sealing quick-coupling device for unbraided flexible metal tubes
US2761707A (en) Tube coupling with impressionable metallic seal
US5029907A (en) Band for effecting a seal
JPH0355713B2 (zh)
JP6735123B2 (ja) 管継手および管の接合方法
JPH02278094A (ja) 片持リップ導管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とその組立体
US3561251A (en) Tools for coupling pipes with other members
CN111480027B (zh) 波纹管连接装置及其联接方法
KR20190120468A (ko) 가스용 주름관의 기밀 연결장치
KR102592074B1 (ko)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KR102333328B1 (ko)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및 그 결합 방법
KR102256443B1 (ko)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및 그 결합 방법
JP6735124B2 (ja) 管継手および離脱防止部材
KR101857027B1 (ko) 스프링밴드 밀폐형 원터치 배관 커플러
KR20200028117A (ko) 주름관 연결 장치의 결합 방법
KR20190045633A (ko) 주름관 연결 장치 및 그 결합 방법
JPH0716151Y2 (ja) 管継手構造
JP6764668B2 (ja) 管継手および管の接合方法
JP2002228062A (ja) 管継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