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3725A -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 Google Patents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3725A
CN111473725A CN202010334551.7A CN202010334551A CN111473725A CN 111473725 A CN111473725 A CN 111473725A CN 202010334551 A CN202010334551 A CN 202010334551A CN 111473725 A CN111473725 A CN 111473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liding mechanism
blade
variabl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455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73725B (zh
Inventor
李保福
李启平
杨绍华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3455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3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3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3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73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3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01B7/2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7/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or magnetic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至少一套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包括叶片、滑动机构、可变电阻器件和识别电路,滑动机构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叶片上设置有钥匙孔和阻挡块,钥匙孔用于供钥匙头插入,阻挡块用于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时,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移动。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识别电路用于获取表征可变电阻器件接入识别电路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以通过电参数计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能够保证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Description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锁具生产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钥匙大多是采用铣削工艺加工而成,然后,通过人工测量方式获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锁芯制作设备会根据钥匙头的牙花级数来制造相应的锁芯,但由于牙花结构复杂,且精巧,使得人工测量方式无法保证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而与制造出的锁芯不匹配,从而增加锁具生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部的至少一套识别组件,识别组件包括叶片、滑动机构、可变电阻器件和识别电路,滑动机构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
叶片上设置有钥匙孔和阻挡块,钥匙孔用于供钥匙头插入,阻挡块用于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时,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移动;
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
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识别电路用于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使得叶片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之后,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接入识别电路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电参数用于计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
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使得叶片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之后,识别电路便能够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接入识别电路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而电参数能够用于计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如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方式获得钥匙头牙花级数的方案而言,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识别或辅助识别钥匙头的牙花级数,能够保证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从而保证与制造出的锁芯匹配,以降低锁具生产制造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电路的第一端直接接入滑动机构,或叶片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识别电路的第一端通过叶片,间接接入滑动机构。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连杆,连杆固定于壳体上,且连杆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方向为钥匙头插入钥匙孔的方向;
滑动机构包括控制杆和滑动块,控制杆上设置有连接孔,控制杆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杆上,控制杆一端与叶片铰接,另一端与滑动块铰接,且叶片与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块与连杆之间的距离,滑动块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连杆,连杆固定于壳体上,且连杆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第一方向为钥匙头插入钥匙孔的方向,滑动机构包括控制杆和滑动块,控制杆上设置有连接孔,控制杆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杆上,控制杆一端与叶片铰接,另一端与滑动块铰接,且叶片与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块与连杆之间的距离,滑动块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如此,便能够通过控制杆与叶片的铰接、控制杆和滑动块的铰接,且叶片与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块与连杆之间的距离,对叶片的移动距离产生放大作用,从而放大滑动机构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的滑动距离,以进一步增强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套识别组件,多套识别组件在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且多套识别组件中,每个叶片上设置的钥匙孔连通,形成钥匙通孔。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套识别组件,多套识别组件在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且多套识别组件中,每个叶片上设置的钥匙孔连通,形成钥匙通孔,以扩展钥匙头的牙花级数识别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多套识别组件中,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钥匙通孔的第一方位上,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钥匙通孔的第二方位上,第二方位和第一方位关于钥匙通孔对称;
连杆设置有两根,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一根连杆上,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另一根连杆上。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套识别组件中,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钥匙通孔的第一方位上,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钥匙通孔的第二方位上,第二方位和第一方位关于钥匙通孔对称,而连杆设置有两根,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一根连杆上,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另一根连杆上。如此,便能够使得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识别组件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同时,使得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识别组件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避免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弹力件,弹力件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与叶片之间,且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使得叶片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处于形变状态。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弹力件,弹力件设置于壳体的内壁与叶片之间,且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使得叶片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处于形变状态。如此,在钥匙头插入钥匙孔,使得叶片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滑动之后,钥匙头再从钥匙孔抽出时,叶片便能够在弹力件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增强钥匙牙花识别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或第一滑动变阻器;
若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与电阻片接触,且能够相对于电阻片滑动;
若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第一滑动变阻器,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或第一滑动变阻器,若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与电阻片接触,且能够相对于电阻片滑动,若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第一滑动变阻器,滑动机构一端与叶片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由于电阻片和第一滑动变阻器均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能够降低钥匙牙花识别装置的生产制造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且设置于壳体上,以用于固定可变电阻器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板,固定板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且设置于壳体上,用于固定可变电阻器件,从而避免可变电阻器件受到外部非绝缘器件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钥匙头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结合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电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识别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器;
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或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
电流检测器与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串联,以检测叶片、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参数;
电压检测器与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并联,以检测叶片、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压值,作为第二参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电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识别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器,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或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电流检测器与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串联,以检测叶片、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参数,电流检测器与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并联,以检测滑动机构和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压值,作为第二参数。由于识别电路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因此,能够降低钥匙牙花识别装置的生产制造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识别电路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器连接;
处理器用于获取电流检测器获得的第一参数,以及获取电压检测器获得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计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识别电路包括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分别与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器连接,而处理器则用于获取电流检测器获得的第一参数,以及获取电压检测器获得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计算钥匙头的牙花级数,从而避免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人工就记录,以及牙花级数的人工计算,以提高钥匙牙花识别装置的自动化程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钥匙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组件的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组件与弹力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与弹力件的另一种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组件和叶片安装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图8中识别组件和叶片安装机构的A-A向剖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识别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2为图3所示识别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套识别组件的设置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多套识别组件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固定板的设置方式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识别组件的另一种示意性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100-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10-壳体;120-识别组件;121-叶片;1211-钥匙孔;1212-第一端部;1213-第二端部;1214-第一表面;1215-叶片本体;12151-第一边缘;12152-第二边缘;12153-第三边缘;12154-第四边缘;1216-连接体;1217-安插结构;122-滑动机构;1221-连接杆;1222-控制杆;1223-滑动块;123-可变电阻器件;1231-电阻片;124-识别电路;1241-电源模块;1242-电流检测器;1243-电压检测器;1244-第二滑动变阻器;130-阻挡块;140-弹力件;150-叶片安装机构;151-叶片安装腔;1511-本体腔;1512-副腔体;160-连杆;170-钥匙通孔;180-固定板;200-钥匙;210-钥匙柄;220-钥匙头;221-钥匙头本体;2211-第三表面;2212-第一侧面;222-牙花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此外,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用于识别或辅助识别钥匙200牙花级数。本申请实施例中,钥匙200包括钥匙柄210和钥匙头220,钥匙头220设置于钥匙柄210上,且钥匙头220包括钥匙头本体221,而钥匙头本体221包括第三表面2211、第四表面(图中未示出)、第一侧面2212和第二侧面(图中未示出),其中,第四表面与第三表面2211相背,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2212相背,同时,钥匙头220还包括牙花结构222,牙花结构222设置于第三表面2211上和/或第四表面上。以牙花结构222设置于第三表面2211上为例,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可以测量或辅助测量牙花结构222靠近第一侧面2212的外轮廓到第一侧面2212的距离L1,以及测量或辅助测量牙花结构222靠近第二侧面的外轮廓到第二侧面的距离L2,共同作为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请结合图3、4和图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于壳体110内部的至少一套识别组件120,而识别组件120包括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可变电阻器件123和识别电路124,其中,滑动机构122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121上设置有钥匙孔1211和阻挡块130,钥匙孔1211用于供钥匙头220插入,阻挡块130用于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滑动机构122一端与叶片121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123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122,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识别电路124用于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之后,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而电参数能够用于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可以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如图4所示),但若叶片121同样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则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也可以通过叶片121,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方式获得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方案而言,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识别或辅助识别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能够保证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从而保证与制造出的锁芯匹配,以降低锁具生产制造成本。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可以定义叶片121包括连接滑动机构122的第一端部1212和远离第一端部1212的第二端部1213,钥匙孔1211则设置于第一端部1212和第二端部1213之间。在此基础上,对于阻挡块130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一端部1212之间,或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端部1213之间(如图3所示)。
通过上述设置,在壳体110内部设置有多套识别组件120,多套识别组件120在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时,便能够减小多套识别组件120中,任意两套相邻识别组件120的叶片121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在钥匙头220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增加识别组件120的设置套数,以扩展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识别区域,其中,第一方向为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的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也可以定义叶片121包括第一表面1214和第二表面(图中未示出),第二表面与第一表面1214相背,且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表面1214为叶片121的起始面,第二表面为叶片121的终止面,而阻挡块130可以位于第一表面1214和第二表面之间。
通过上述设置,在壳体110内部设置有多套识别组件120,多套识别组件120在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时,便能够使得多套识别组件120中,任意两套相邻识别组件120的叶片121贴合,从而在钥匙头220长度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增加识别组件120的设置套数,以进一步扩展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识别区域。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弹力件140,弹力件140设置于壳体110的内壁与叶片121之间,且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140处于形变状态。
通过上述设置,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之后,钥匙头220再从钥匙孔1211抽出时,叶片121便能够在弹力件140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从而增强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本申请实施例中,弹力件140可以是,但不限于弹簧。
请结合图6,对于弹力件140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设置于壳体110的内壁与叶片121的第二端部1213之间。在此前提下,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一端部1212之间,则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140处于拉伸状态,钥匙头220再从钥匙孔1211抽出时,叶片121便能够在弹力件140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端部1213之间(如图6所示),则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140处于压缩状态,钥匙头220再从钥匙孔1211抽出时,叶片121便能够在弹力件140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此外,请结合图7,弹力件140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121还可以包括叶片本体1215和连接体1216,钥匙孔1211和阻挡块130设置于叶片本体1215上,连接体1216用于与滑动机构122连接,且实际实施时,连接体1216与叶片本体1215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且宽度小于叶片本体1215的宽度。在此前提下,对于弹力件140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也可以设置于叶片本体1215上设置有连接体1216的一端,且相对于连接体1216,弹力件140的设置方位与滑动机构122的设置方位相反,例如,图7中所示的,滑动机构122设置于连接体1216的上方,弹力件140设置于连接体1216的下方。
请结合图8和图9,为方便叶片121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121还可以包括安插结构1217,安插结构1217设置于叶片本体1215上,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还可以定义叶片本体1215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边缘12151、第二边缘12152、第三边缘12153和第四边缘12154,而连接体1216可以设置于第一边缘12151,安插结构1217可以设置于第二边缘12152上或第四边缘12154上,而牙花识别装置还可以包括叶片安装机构150,叶片安装机构150设置于壳体110内部,且叶片安装机构150可以是,但不限于圆柱体、长方体结构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叶片安装机构150为圆柱体为例,叶片安装机构150的轴向可以沿第一方向设置,径向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叶片安装腔151。可以理解的是,针对至少一个叶片安装腔151中的每个叶片安装腔151,其包括用于容纳叶片本体1215的本体腔1511和用于容纳安插结构1217的副腔体1512,且副腔体1512与本体腔1511连通。如此,针对至少一套识别组件120中的每套识别组件120,其包括的叶片121便可以通过叶片安装机构150设置于壳体110内部,具体地,从叶片安装机构150设置的至少一个叶片安装腔151中,选取出目标安装腔,将叶片本体1215设置于目标安装腔的本体腔1511中,同时,保证安插结构1217位于目标安装腔的副腔体1512中。
在上述设置基础上,对于弹力件140的设置,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针对每套识别组件120,弹力件140也可以设置于该套识别组件120对应的副腔体1512中,且位于副腔体1512的内壁与安插结构1217之间。请结合图3,在此前提下,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一端部1212之间,则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140处于拉伸状态,钥匙头220再从钥匙孔1211抽出时,叶片121便能够在弹力件140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端部1213之间(如图3所示),则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弹力件140处于压缩状态,钥匙头220再从钥匙孔1211抽出时,叶片121便能够在弹力件140的恢复力作用下,自动复位。
请结合图10和图11,对于滑动机构122,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包括一根独立的连接杆1221,连接杆1221一端与叶片121固定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123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
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端部1213之间为例,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阻挡块130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往第二方向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往第二方向滑动,此后,识别电路124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而电参数能够用于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12,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杆160,连杆160固定于壳体110上,且连杆160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在此基础上,对于滑动机构122,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包括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控制杆1222上设置有连接孔,控制杆1222通过连接孔设置于连杆160上,且控制杆1222一端与叶片121铰接,另一端与滑动块1223铰接,且叶片121与连杆160之间的距离小于滑动块1223与连杆160之间的距离,也即,连接孔与控制杆1222上与叶片121铰接一端的距离小于连接孔与控制杆1222上与滑动块1223铰接一端的距离,而滑动块1223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123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
同样,以阻挡块130设置于钥匙孔1211的孔壁上,且位于钥匙孔1211的中心位置与第二端部1213之间为例,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阻挡块130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往第二方向移动,由于连杆160是固定于壳体110上的,因此,阻挡块130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往第二方向移动时,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往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滑动,此后,识别电路124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而电参数能够用于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滑动机构122包括图10和图11所示的一根独立的连接杆1221,则滑动机构122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能够降低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的生产制造成本,但由于牙花结构222结构小巧,因此,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阻挡块130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往第二方向移动的距离是微小的,那么,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往第二方向滑动的距离也是微小的,最终,无法进一步增强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若滑动机构122包括图3和图12所示的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通过控制杆1222与叶片121的铰接、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的铰接,阻挡块130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往第二方向移动时,便能够对叶片121的移动距离产生放大作用,从而放大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往与第二方向相反的第三方向滑动的滑动距离,以进一步增强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请结合图13和图14,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壳体110内部可以设置多套识别组件120,多套识别组件120在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且多套识别组件120中,每个叶片121上设置的钥匙孔1211连通,形成钥匙通孔170时,多套识别组件120中,可以将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的滑动机构122设置于钥匙通孔170的第一方位上,同时,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的滑动机构122设置于钥匙通孔170的第二方位上,第二方位和第一方位关于钥匙通孔170对称,而连杆160设置有两根,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滑动机构122的控制杆1222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一根连杆160上,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滑动机构122的控制杆1222通过自身设置的连接孔设置于另一根连杆160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目标数量与第二目标数量的和为识别组件120的总设置套数,且实际实施时,第一目标数量与第二目标数量可以是相等的。此外,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钥匙头220插入钥匙通孔170时,若钥匙头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12位于第一方位,则钥匙头本体221的第二侧面位于第二方位,对应的,钥匙头220插入钥匙通孔170时,若钥匙头本体221的第一侧面2212位于第二方位,则钥匙头本体221的第二侧面位于第一方位(如图12所示)。
通过上述设置,便能够使得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识别组件120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避免相互影响,同时,使得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识别组件120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避免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增强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使得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相邻的两套识别组件120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主要在于第一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两套相邻的识别组件120中,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保存一定间隔距离,同样,使得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两套相邻的识别组件120之间保存一定间隔距离主要在于第二目标数量组识别组件120中,任意两套相邻的识别组件120中,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保存一定间隔距离。
进一步地,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包括电阻片1231,若可变电阻器件123包括电阻片1231,则滑动机构122一端与叶片121连接,另一端与电阻片1231接触,且能够相对于电阻片1231滑动。
此外,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也可以包括第一滑动变阻器(图中未示出),若可变电阻器件123包括第一滑动变阻器,则滑动机构122一端与叶片121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电阻片1231和第一滑动变阻器均具有成本低廉的特点,因此,能够降低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的生产制造成本。
请结合图1和图15,本申请实施例中,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还包括固定板180,固定板180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且设置于壳体110上,用于固定可变电阻器件123,从而避免可变电阻器件123受到外部非绝缘器件的影响,以进一步增强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
最后,请参阅图16、图17、图18和图19,对于识别电路124,本申请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其可以包括电源模块1241、电流检测器1242和电压检测器1243。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电源模块1241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122,电源模块1241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或可以将电源模块1241的负极作为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122,电源模块1241的正极作为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而电流检测器1242可以与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串联,以检测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通路的电流值,作为第一参数,电压检测器1243与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并联,以检测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通路的电压值,作为第二参数,其中,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包含于电参数中。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可以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但若叶片121同样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则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也可以通过叶片121,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因此,结合识别电路124,包括电源模块1241、电流检测器1242和电压检测器1243的电路设计,以及滑动机构122的结构设计,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
第一,若滑动机构122包括一根独立的连接杆1221,则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可以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而电流检测器1242与连接杆1221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串联,电压检测器1243与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并联,具体如图16所示。
第二,若滑动机构122包括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且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则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可以直接接入控制杆1222,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而电流检测器1242与控制杆1222、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串联,电压检测器1243与控制杆1222、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并联,具体如图17所示。
第三,若滑动机构122包括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且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则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也可以直接接入滑动块1223,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而电流检测器1242与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串联,电压检测器1243与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并联,具体如图18所示。
第四,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叶片121,间接接入滑动机构122,识别电路124的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而电流检测器1242与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串联,电压检测器1243与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所在的通路并联,具体如图19所示。
请参阅图20、图21、图22和图23,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电路124还可以包括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与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串联,例如,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可以接入电源模块1241的负极与可变电阻器件123之间,也即,电源模块1241的负极可以通过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与可变电阻器件123连接。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用于保护识别电路124,同时,改变识别电路124的总电阻,起到分压作用。具体地,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可以通过如图20所示的方式接入识别电路124,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可以通过如图21所示的方式接入识别电路124,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上述第三种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可以通过如图22所示的方式接入识别电路124,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上述第四种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可以通过如图23所示的方式接入识别电路124。
以下,对通过电参数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的过程,进行描述。
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之后,可以获取电流检测器1242的读数,作为第一参数,同时,获取电压检测器1243的读数,作为第二参数,此后,便可以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例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辅助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R1=U1/I1
其中,U1为电压检测器1243的读数,也即,第二参数,I1为电流检测器1242的读数,也即,第一参数,对于R1,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6和图20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1为连接杆1221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7和图21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1为控制杆1222、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8和图22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1为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9和图23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1为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叶片121和滑动机构122(连接杆1221,或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的电阻都是固定值的,因此,在获得R1之后,便可以根据R1和前述固定值,获得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以根据预设的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与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的对应关系,获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需要说明的是,为进一步提高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本申请实施例中,最终计算时,还可以考虑电压检测器1243分流作用,也即,可以通过以下公式组辅助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I2=U2/[R2*R3/(R2+R3)]
I3=U3/[R2*R3/(R2+R3)]
其中,U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电压检测器1243的读数,I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电流检测器1242的读数,U3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二位置处时,电压检测器1243的读数,I3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二位置处时,电流检测器1242的读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滑片能够在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上所处的任意不同位置,对于R2,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6和图20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连接杆1221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7和图21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控制杆1222、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8和图22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滑动块1223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若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通过图19和图23所示的方式接入滑动机构122,则R2为第二滑动变阻器1244的滑片在第一位置处时,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和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的实际阻值的和,而R3为电压检测器1243的内阻值。
同样,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叶片121和滑动机构122(连接杆1221,或控制杆1222和滑动块1223)的电阻都是固定值的,因此,在获得R2之后,便可以根据R2和前述固定值,获得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以根据预设的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与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的对应关系,获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中,识别电路124还可以包括处理器(图中未示出),处理器分别与电流检测器1242和电压检测器1243连接,且处理器中存储有辅助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的公式,以及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与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的对应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获取电流检测器1242获得的第一参数,以及获取电压检测器1243获得的第二参数,并根据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从而避免了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的人工就记录,以及牙花级数的人工计算,以提高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的自动化程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处理器,本申请实施例中,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包括壳体110和设置于壳体110内部的至少一套识别组件120,识别组件120包括叶片121、滑动机构122、可变电阻器件123和识别电路124,滑动机构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叶片121上设置有钥匙孔1211和阻挡块130,钥匙孔1211用于供钥匙头220插入,阻挡块130用于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时,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控制叶片121移动。滑动机构122一端与叶片121连接,另一端设置于可变电阻器件123上,且能够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识别电路124的第一端接入滑动机构122,第二端接入可变电阻器件123的一端,识别电路124用于在钥匙头220插入钥匙孔1211,使得叶片121在牙花结构222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滑动机构122相对于可变电阻器件123滑动之后,识别电路124便能够获取用于表征可变电阻器件123接入识别电路124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电参数用于计算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测量方式获得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方案而言,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100识别或辅助识别钥匙头220的牙花级数,能够保证钥匙头220牙花级数的精确度,从而保证与制造出的锁芯匹配,以降低锁具生产制造成本。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上的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电学上的电连接、通信连接,其中,通信连接又可以是有线通信连接或无线通信连接,此外,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至少一套识别组件,所述识别组件包括叶片、滑动机构、可变电阻器件和识别电路,所述滑动机构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叶片上设置有钥匙孔和阻挡块,所述钥匙孔用于供钥匙头插入,所述阻挡块用于在所述钥匙头插入所述钥匙孔时,在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控制所述叶片移动;
所述滑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另一端设置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滑动;
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滑动机构,第二端接入所述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所述识别电路用于在所述钥匙头插入所述钥匙孔,使得所述叶片在所述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而带动所述滑动机构相对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滑动之后,获取用于表征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接入所述识别电路中实际阻值的电参数,所述电参数用于计算所述钥匙头的牙花级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端直接接入所述滑动机构,或所述叶片由导体材料制作而成,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叶片,间接接入所述滑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连杆,所述连杆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连杆的轴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钥匙头插入所述钥匙孔的方向;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控制杆和滑动块,所述控制杆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控制杆通过所述连接孔设置于所述连杆上,所述控制杆一端与所述叶片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滑动块铰接,且所述叶片与所述连杆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滑动块与所述连杆之间的距离,所述滑动块设置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上,且能够相对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多套识别组件,所述多套识别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线性阵列方式排列设置,且所述多套识别组件中,每个所述叶片上设置的钥匙孔连通,形成钥匙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套识别组件中,第一目标数量组所述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钥匙通孔的第一方位上,第二目标数量组所述识别组件的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钥匙通孔的第二方位上,所述第二方位和所述第一方位关于所述钥匙通孔对称;
所述连杆设置有两根,第一目标数量组所述识别组件中,所述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所述连接孔设置于一根所述连杆上,第二目标数量组所述识别组件中,所述滑动机构的控制杆通过自身设置的所述连接孔设置于另一根所述连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弹力件,所述弹力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与所述叶片之间,且在所述钥匙头插入所述钥匙孔,使得所述叶片在所述牙花结构的挤压作用下移动时,所述弹力件处于形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或第一滑动变阻器;
若所述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电阻片,所述滑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阻片接触,且能够相对于所述电阻片滑动;
若所述可变电阻器件包括第一滑动变阻器,所述滑动机构一端与所述叶片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钥匙牙花识别装置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由绝缘材料制作而成,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用于固定所述可变电阻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参数包括第一参数和第二参数,所述识别电路包括电源模块、电流检测器和电压检测器;
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滑动机构,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所述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或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作为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一端接入所述滑动机构,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作为所述识别电路的第二端接入所述可变电阻器件的一端;
所述电流检测器与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串联,以检测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流值,作为所述第一参数;
所述电压检测器与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所在的通路并联,以检测所述滑动机构和所述可变电阻器件所在通路的电压值,作为所述第二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钥匙牙花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电路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电流检测器和所述电压检测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电流检测器获得的第一参数,以及获取所述电压检测器获得的第二参数,并根据所述第一参数和所述第二参数计算所述钥匙头的牙花级数。
CN202010334551.7A 2020-04-24 2020-04-24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Active CN111473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551.7A CN111473725B (zh) 2020-04-24 2020-04-24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4551.7A CN111473725B (zh) 2020-04-24 2020-04-24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3725A true CN111473725A (zh) 2020-07-31
CN111473725B CN111473725B (zh) 2022-03-01

Family

ID=7176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4551.7A Active CN111473725B (zh) 2020-04-24 2020-04-24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3725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3202A (en) * 1990-05-23 1991-07-23 Chen Wen P Height gauge
CN201763064U (zh) * 2010-07-09 2011-03-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提取钥匙牙花编码装置
CN206722562U (zh) * 2017-03-17 2017-12-08 饶勇平 钥匙牙花放大装置
CN209723884U (zh) * 2019-03-03 2019-12-03 刘兴丹 一种逻辑叶片锁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33202A (en) * 1990-05-23 1991-07-23 Chen Wen P Height gauge
CN201763064U (zh) * 2010-07-09 2011-03-1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提取钥匙牙花编码装置
CN206722562U (zh) * 2017-03-17 2017-12-08 饶勇平 钥匙牙花放大装置
CN209723884U (zh) * 2019-03-03 2019-12-03 刘兴丹 一种逻辑叶片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3725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646839B1 (en) Compliant electrical contact and assembly
US8946571B2 (en) Digital multimeter having improved rotary switch assembly
EP2697609B1 (de) Kapazitiver weggeber
DE4422988A1 (de) Motor
DE102016103307A1 (d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temperaturerfassungselements, motor und verfharen für die befestigung des temperaturerfassungselements
CN111473725B (zh) 钥匙牙花识别装置
CN110259278A (zh) 门锁及门锁的控制方法
WO2008123964A1 (en) Resistive position-sensing system including a stacked switch array,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N116066344B (zh) 基于igbt的电动压缩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GB2485501A (en) Digital Multimeter Case Panel
DE202018103319U1 (de) Sensoreinrichtung für eine Reihenklemmenanordnung, Reihenklemmenanordnung, Reihenklemme, Schaltschrank sowie Ausleseeinrichtung
US6639775B1 (en) Electric circuit breaker having a data store
DE19838974A1 (de) Elektrische Schaltung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einer Stromgröße
JP6946960B2 (ja) 電力変換装置
DE19728961A1 (de) Überspannungsableiter für Hoch- oder Mittelspannung
DE102019208076A1 (de) Invertereinheit
CN209218068U (zh) 包括线性键区的电子装置
US6382007B1 (en) Electro-mechanical system for determining key cuts for tumbler and wafer locks
WO2005071798A1 (en) Press-contacting conductive terminal device
EP3218731B1 (en) Pivot supporting structure and circuit breaker
JP5003460B2 (ja) 絶縁抵抗測定用端子器具
DE102017218842A1 (de) Sensorvorrichtung und elektrische Maschine
KR20150071049A (ko) 온도 센싱 회로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217903046U (zh) 一种塑料外壳式漏电断路器
DE102018126713A1 (de) Vorrichtung zum Detektieren eines Temperaturanstiegs bei einem Elektromo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07

Address after: 519085 No. 68, Jinhong 7th Road, High-tech Zone,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1 E301-17, 1 Harbin Industrial Road, Tangjia Bay, Zhuhai high tech Zone,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ZHUHAI UTAI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