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2828A -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2828A
CN111452828A CN202010224537.1A CN202010224537A CN111452828A CN 111452828 A CN111452828 A CN 111452828A CN 202010224537 A CN202010224537 A CN 202010224537A CN 111452828 A CN111452828 A CN 1114528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track
measuring
idler
transver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45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邸克孟
冯锐
郭红斌
童学军
戚家华
张海伟
张旭军
彭丰
刘培宇
张志敏
宋建波
张旭升
杨妮
李毓
刘豪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Railway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Sevent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453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28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28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28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2Profile gauges, e.g. loading gaug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11/00Serving peculiar to locomotives, e.g. filling with, or emptying of, water, sand, or the like at the depo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chines For Laying And Maintaining Railw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依次设置的底盘架、踏步测量架以及轨道测量架;底盘架下侧设置有辊轮,底盘架上设置有连接杆;踏步测量架设置在连接杆上,踏步测量架设置有用于测量踏步安装偏移量的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和用于模拟检修设备限界的限位模拟板;轨道测量架包括支撑框架和顶架,顶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方,顶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和竖向测量模块,具有轨道定位精准,限界检测快速,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适用于检修沟内设备设施安装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车辆检修沟内LU等检修设备设施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U检修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1876年,中国土地上出现了第一条铁路,是由英国的怡和洋行在华修建的吴淞铁路。凭借英国工程师的几份设计图纸,当时矿场工人采用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成功了一台0-3-0型的火车。五年后,在清政府洋务派的主持下,于1881年开始修建唐山至胥各庄铁路,从而揭开了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序幕。到清朝结束时,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9000千米。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铁路里程达到2.18万公里。到2003年底中国铁路有7.3万公里,增长了5万公里,到2014年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1.2万公里,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6万公里,西部地区营业里程4.4万公里。近年来,中国铁路和轨道交通取得了更加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高速铁路和动车等,发展的尤为迅猛,动车一般指承载运营载荷并自带动力的轨道车辆;但在近现代的动力集中动车组中,动车更接近传统列车中的机车的角色,这类动车一般不承载运营载荷。在中国,时速高达200或以上,并使用CRH和谐号列车称为“动车组”。中国的动车组列车分为三大级别:高速动车组(时速250及其以上,标号G,主要对应高速铁路),还没有上限时速;一般动车组或中速的(标号D,时速160和200公里,主要对应快速铁路)、低速动车组(南车青岛公司把技术能力下延而研究时速140公里的,以适应城市轻轨)。
而动车在检修时,均需要行驶到车辆检修库中利用LU动车检修设备进行检修,在车辆检修库中设置有检修沟,在检修沟上方设置有动车组走行轨道,而在检修沟内设置有LU动车检修设备轨道,检修沟内还设有检修沟踏步、暖气管道及电力管线等设备设施;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LU动车检修设备轨道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1.动车组LU检修设备走形轨安装精度要求高,LU设备走行轨为后锚施工,一次调整就位实施难度大:LU走行轨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动车组LU检修设备精度,上部轨道精调完成后,根据轨中进行LU轨道定位,LU轨道采用化学锚栓锚固,待轨道固定后出现偏差后再次进行调整实施难度大。
2.LU设备限界要求标准高,检修沟内设有检修沟踏步、暖气管道及电力管线等设备设施安装空间受限,安装空间狭小;
因此,如何确保实施工程有效检测设备设施安装位置满足LU设备限界要求是实现工程一次成优的关键,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LU检修设备轨道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定位精准,限界检测快速,适用范围广泛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能够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轨道定位精准,限界检测快速,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适用于检修沟内设备设施安装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车辆检修沟内LU等检修设备设施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底盘架、踏步测量架以及轨道测量架,所述轨道测量架设置在所述踏步测量架的上方,所述踏步测量架下方设置有底盘架;本发明的整个骨架,均是采用30×30的铝型材所构成,底盘架是作为支撑本实用新性的底座,宽度为60cm,底部设置有辊轮,用于在LU走形轨道上移动;踏步测量架用于,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而轨道测量架则是为了测量出检修沟底部的LU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和左右方向偏差(即与中心线的偏差)。
底盘架包括第一底层环架和第二底层环架,所述第一底层环架和第二底层环架的边角之间设置有连接块,设置连接块将第一底层环架和第二底层环架进行两层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底层环架靠近侧架的一端设置有轮架,所述轮架与所述第一底层环架的侧架之间设置有辊轮,设置有辊轮,用于在LU走形轨道上移动,从而完成整个轨道的限界测量和精度调整测量;在本发明中,轮架和第一底层环架的侧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轮槽,轮槽内转动连接设置有辊轮,所述第二底层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设置连接杆是为了与上层的踏步测量架进行连接设置。
踏步测量架由两个呈“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连接杆设置数量为两根,第二底层环架的中部左右侧各自设置一根,每根连接杆上设置有一个冂”型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前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配合限位模拟板测量,所述支撑杆的后杆上沿设置有限位模拟板;限位模拟板可以根据设备形状调整自身的形状,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
轨道测量架包括支撑框架和顶架,所述顶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方,所述顶架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长于所述支撑框架,顶架伸出检修沟外,与动车组走形轨道的高度配合设置,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踏步测量架的上方,支撑框架将顶架支撑出一定的高度,所述顶架包括两个横杆和两个竖杆,所述横杆和竖杆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为“口”型顶架,其中一根所述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可以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所述竖杆上设置有连接板,设置连接板,是为了将测量模块进行竖向设置,所述连接板上设置竖向测量模块,竖向测量模块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因此,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竖向测量模块,可以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包括踏步靠轮连接板、横向测量标尺和检修踏步靠轮结构,所述检修踏步靠轮结构包括踏步靠轮和踏步连接部,所述踏步靠轮设置在踏步连接部的前端,所述踏步连接部与所述横向测量标尺可滑动连接。利用踏步靠轮连接板,将横向测量标尺固定在踏步测量架的支撑杆前端,然后将检修踏步靠轮结构弹性滑动连接设置在横向测量标尺内,用来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踏步靠轮连接板将横向测量标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前杆底部,所述横向测量标尺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踏步连接部可滑动卡接,所述横向测量标尺的侧边前沿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踏步连接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弹性拉撑件。在具体工作时,首先将踏步靠轮连接板、横向测量标尺均固定连接,踏步连接部卡接滑动设置在横向测量标尺中的滑槽里,并且外部利用固定侧板的第一连接孔和踏步连接部的第二连接孔之间的弹性拉撑件,使得本测量模块具备弹性拉伸的功能,令在踏步检修测量中,一直紧靠踏步外部滚动测量,具备自我恢复形变的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包括轨侧靠轮连接板、第二横向测量标尺和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所述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包括动车组走行轨靠轮和行轨连接部,所述动车组走行轨靠轮设置在行轨连接部的前端,所述轨侧靠轮连接板固定设置在顶架的横杆上。第二横向测量模块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从而辅助上下轨道进行调整对齐,动车组走行轨靠轮与动车组走行轨的侧面滑动连接,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标尺可以得到偏差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所述竖向测量模块一致,所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所述竖向测量模块为垂直设置。在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竖向测量模块,两者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与竖向测量模块为竖向设置,所以竖向测量模块的走行轨靠轮是与动车组走行轨道的上面进行滑动连接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辅助确保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后期水平调整,保持LU设备走形轨道与动车组走行轨道水平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板设置为L型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轨面靠轮连接板。设置L型连接板,是为了能够将竖向测量模块进行提高,然后竖向设置,将竖向测量模块的走行轨靠轮与动车组走行轨道的轨面进行滑动连接,从而配合横向设置的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以及两者水平设置,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连接杆设置数量为2根,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固定加强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各设置,在连接杆上面设置踏步测量架,然后在踏步测量架上设置第一测量模块对检修沟里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等,形成一定安装局限,因此,需要对检修沟内这部分进行测量;在连接杆中部设置固定加强杆,是为了加强底盘架的连接强度,在不影响自身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对整个底盘架进行加强固定,在这里,固定加强杆可以设置多个。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辊轮设置数量为偶数,所述辊轮设置数量为4-8个。由于底盘架的第一底层环架的辊轮左右对称设置,所以辊轮的设置数量偶数,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后,最后确定4,6,8个辊轮是比较合适的,既能够正常完成整个装置的滑动检测功能,又不增加多少成本,保持稳定性,还考虑到实际中第一底层环架侧架和轮架的长度,4,6,8个辊轮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底层环架的前后面均设置有下限位条。设置下限位条是保证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行轨道上没有多余的杂物,或者临时脱落的材料等;确保LU检修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在前后面均设置,则是为了便于LU检修设备前进后退都能够提前将阻碍行走的材料杂物等阻挡,避免进入到辊轮中影响正常轨道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每一个连接节点均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角铝加强件。在每个节点均设置有加强件,对整个装置的连接强度进行在此加强,提高本发明的整体强度;而采用角铝作为加强件,则是由于本发明均是采用铝型材制造而成,型材较为契合,另一方面角铝制作比较简单,生产制作迅速,也可以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效果一,轨道定位精准,本发明通过设置底盘架、踏步测量架以及轨道测量架,踏步测量架下端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在轨道测量架的顶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且顶架延伸使其长度长于支撑框架,令得顶架可以与动车组走行轨道配合设置,底盘架设置辊轮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通过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两者配合,使得可以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还可以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以及水平平行,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确保LU设备走形轨道上的LU设备不会偏移,从而提高LU设备检修效果。
效果二,限界检测快速,本发明通过底盘架、踏步测量架,底盘架设置辊轮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在踏步测量架“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在支撑杆的前杆下沿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因此,需要进行测量踏步的偏差,配合限位模拟板测量,避免LU检修设备被踏步区域卡住或者损坏;支撑杆的后杆上沿设置有限位模拟板;限位模拟板可以根据设备形状调整自身的形状,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避免后期LU检修设备不会接触到检修沟侧部的踏步区域,对于限界进行快速检测,从而保证整个发明的正常运行。
效果三,适用范围广泛,本发明同样通过设置的底盘架、踏步测量架,底盘架设置辊轮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能够实现来回限位检测,并且通过设置在踏步测量架“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在支撑杆的前杆下沿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再利用设置的限位模拟板,限位模拟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LU检修设备形状,进而调整自身的形状,将其安装设置在踏步测量架的后杆上,对检修沟的踏步区域进行限位测试,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确保后期的各种规格LU设备能够正常在检修沟内的走行轨道上进行对动车组的检修任务,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检修沟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图1中A部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横向测量模块示意图。
图标:1-底盘架,2-踏步测量架,3-轨道测量架,4-辊轮,5-第一底层环架,6-第二底层环架,7-连接块,8-轮架,9-模拟限位板,10-连接杆,11-第一横向测量模块,12-支撑框架,13-顶架,14-第二测量模块,15-连接板,16-竖向测量模块,17-固定加强杆,18-下限位条,19-加强件,111-踏步靠轮连接板,112-横向测量标尺,113-踏步靠轮,114-踏步连接部,115-弹性拉撑件,116-第二连接孔,141-轨侧靠轮连接板,142-第二横向测量标尺,143-动车组走行轨靠轮,144-行轨连接部,1121-滑槽,1122-固定侧板,1123-第一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为了能够更清楚的描述本发明,特此附图检修沟的截面图,具体如图2所示;
请参照图1-图7,具体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包括底盘架1、踏步测量架2以及轨道测量架3,轨道测量架3设置在踏步测量架2的上方,踏步测量架2下方设置有底盘架1;本发明的整个骨架,均是采用30×30的铝型材所构成,底盘架1是作为支撑本发明的底座,宽度为60cm,底部设置有辊轮4,用于在LU走形轨道上移动;踏步测量架2用于,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而轨道测量架3则是为了测量出检修沟底部的LU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和左右方向偏差(即与中心线的偏差)。
底盘架1包括第一底层环架5和第二底层环架6,第一底层环架5和第二底层环架6的边角之间设置有连接块7,设置连接块7将第一底层环架5和第二底层环架6进行两层连接固定,第一底层环架5靠近侧架的一端设置有轮架8,轮架8与第一底层环架5的侧架之间设置有辊轮4,设置有辊轮4,用于在LU走形轨道上移动,从而完成整个轨道的限界测量和精度调整测量;在本发明中,轮架8和第一底层环架5的侧架的中部均设置有轮槽,轮槽内转动连接设置有辊轮4,第二底层环架6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10;设置连接杆10是为了与上层的踏步测量架2进行连接设置。
踏步测量架2由两个呈“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连接杆设置数量为两根,第二底层环架6的中部左右侧各自设置一根,每根连接杆10上设置有一个冂”型的支撑杆,支撑杆分别设置在连接杆10上,支撑杆的前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11,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11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配合限位模拟板9测量,支撑杆的后杆上沿设置有限位模拟板9;限位模拟板9可以根据设备形状调整自身的形状,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
轨道测量架3包括支撑框架12和顶架13,顶架13设置在支撑框架12上方,顶架13的左右方向的长度长于支撑框架12,顶架13伸出检修沟外,与动车组走形轨道的高度配合设置,支撑框架12设置在踏步测量架3的上方,支撑框架12将顶架13支撑出一定的高度,顶架13包括两个横杆和两个竖杆,横杆和竖杆首尾固定连接形成为“口”型顶架13,其中一根横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可以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竖杆上设置有连接板15,设置连接板15,是为了将测量模块进行竖向设置,连接板上设置竖向测量模块16,竖向测量模块16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因此,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与竖向测量模块16,可以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上述第一横向测量模块11包括踏步靠轮连接板111、横向测量标尺112和检修踏步靠轮结构,检修踏步靠轮结构包括踏步靠轮113和踏步连接部111,踏步靠轮113设置在踏步连接部114的前端,踏步连接部114与横向测量标尺112可滑动连接。利用踏步靠轮连接板111,将横向测量标尺112固定在踏步测量架2的支撑杆前端,然后将检修踏步靠轮结构弹性滑动连接设置在横向测量标尺112内,用来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
如图7所示,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踏步靠轮连接板111将横向测量标尺112固定设置在支撑杆的前杆底部,横向测量标尺112中部设置有滑槽1121,滑槽1121与踏步连接部114可滑动卡接,横向测量标尺112的侧边前沿设置有固定侧板1122,固定侧板1122设置有第一连接孔1123,踏步连接部114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116,第一连接孔1123和第二连接孔116之间设置有弹性拉撑件115。在具体工作时,首先将踏步靠轮连接板111、横向测量标尺112均固定连接,踏步连接部114卡接滑动设置在横向测量标尺112中的滑槽1121里,并且外部利用固定侧板1122的第一连接孔1123和踏步连接部114的第二连接孔116之间的弹性拉撑件115,使得本测量模块具备弹性拉伸的功能,令在踏步检修测量中,一直紧靠踏步外部滚动测量,具备自我恢复形变的能力。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孔1123设置数量为多个,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弹性拉撑件115的连接情况,设置成检修踏步靠轮结构伸出不同长度,满足更多实际情况。
如图6所示,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包括轨侧靠轮连接板141、第二横向测量标尺142和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包括动车组走行轨靠轮143和行轨连接部144,动车组走行轨靠轮143设置在行轨连接部144的前端,轨侧靠轮连接板141固定设置在顶架13的横杆上。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从而辅助上下轨道进行调整对齐,动车组走行轨靠轮143与动车组走行轨的侧面滑动连接,利用第二横向测量标尺142可以得到偏差值。
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与竖向测量模块16一致,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与竖向测量模块16为垂直设置。在实施例中,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与竖向测量模块16,两者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在与竖向测量模块16为竖向设置,所以竖向测量模块16的走行轨靠轮是与动车组走行轨道的上面进行滑动连接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辅助确保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后期水平调整,保持LU设备走形轨道与动车组走行轨道水平设置。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横向测量模块11、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与竖向测量模块16均是一致的,只是设置位置不同。
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板15设置为L型连接板15,连接板15为轨面靠轮连接板15。设置L型连接板15,是为了能够将竖向测量模块16进行提高,然后竖向设置,将竖向测量模块16的走行轨靠轮与动车组走行轨道的轨面进行滑动连接,从而配合横向设置的第二横向测量模块14,以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以及两者水平设置,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
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连接杆10设置数量为2根,连接杆10中部设置有固定加强杆17。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数量为两个,分别左右各设置,在连接杆10上面设置踏步测量架2,然后在踏步测量架2上设置第一测量模块11对检修沟里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等,形成一定安装局限,因此,需要对检修沟内这部分进行测量;在连接杆10中部设置固定加强杆17,是为了加强底盘架1的连接强度,在不影响自身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能够对整个底盘架1进行加强固定,在这里,固定加强杆17可以设置多个。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加强杆17设置数量为一个。
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辊轮4设置数量为偶数,辊轮4设置数量为4个。由于底盘架1的第一底层环架5的辊轮4左右对称设置,所以辊轮4的设置数量偶数,通过大量实验和测试后,最后确定4,6,8个辊轮4是比较合适的,既能够正常完成整个装置的滑动检测功能,又不增加多少成本,保持稳定性,还考虑到实际中第一底层环架侧架和轮架的长度,4,6,8个辊轮4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数量为4个,底盘架1的两端,一端两个辊轮4,保证平衡和使用效果。
在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较优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底层环架5的前后面均设置有下限位条18。设置下限位条18是保证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行轨道上没有多余的杂物,或者临时脱落的材料等;确保LU检修设备的正常运行,而在前后面均设置,则是为了便于LU检修设备前进后退都能够提前将阻碍行走的材料杂物等阻挡,避免进入到辊轮4中影响正常轨道运行,造成安全隐患。
实际情况中,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的每一个连接节点均设置有加强件19,加强件19为角铝加强件19。在每个节点均设置有加强件19,对整个装置的连接强度进行在此加强,提高本发明的整体强度;而采用角铝作为加强件19,则是由于本发明均是采用铝型材制造而成,型材较为契合,另一方面角铝制作比较简单,生产制作迅速,也可以节约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实施原理:首先,将本发明进行组装完成后,再将待检测的LU检修设备的形状来设置限位模拟板的形状,然后将限位模拟板设置在踏步测量架的后杆上,进行限位模拟,将本发明置入到检修沟中,底盘架与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辊轮连接,而踏步测量架与踏步区域(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外部可以通过材料进行包裹,空间较为狭窄,安装可能存在不均匀,因此,需要测量踏步区域的均匀度和平整度,配合模拟板进行限位模拟)的检测,通过第二横向测量模块进行踏步安装偏差测量,记录测量值,测量完毕后即可进行修正,还利用轨道测量架的顶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且顶架延伸使其长度长于支撑框架,令得顶架可以与动车组走行轨道配合设置,通过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两者配合,使得可以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还可以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以及水平平行,测量完毕后,可以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以及踏步区域的限位偏差修正,和踏步区域的均匀度和平整度修正。
综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底盘架、踏步测量架以及轨道测量架,踏步测量架下端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在轨道测量架的顶架上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且顶架延伸使其长度长于支撑框架,令得顶架可以与动车组走行轨道配合设置,底盘架设置辊轮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通过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以及连接板和竖向测量模块两者配合,使得可以直观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左右方向,即与中心线的偏差值,还可以测量和反映出检修沟底部的LU设备走形轨道的高低偏差值,辅助检修沟的LU设备走形轨道确定中心线,确保上轨道(动车组走形轨道)和下轨道(LU设备走形轨道)的中心线对齐以及水平平行,从而完成LU设备走形轨道的精调过程,确保LU设备走形轨道上的LU设备不会偏移,从而提高LU设备检修效果。本发明通过底盘架、踏步测量架,底盘架设置辊轮结构,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在踏步测量架“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在支撑杆的前杆下沿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在实际中检修沟的这个位置均设置有暖气通道和水电设备设施,因此,需要进行测量踏步的偏差,配合限位模拟板测量,避免LU检修设备被踏步区域卡住或者损坏;支撑杆的后杆上沿设置有限位模拟板;限位模拟板可以根据设备形状调整自身的形状,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避免后期LU检修设备不会接触到检修沟侧部的踏步区域,对于限界进行快速检测,从而保证整个发明的正常运行。利用本发明能够来回在检修沟底部的LU检修设备轨道上移动,能够实现来回限位检测,并且通过设置在踏步测量架“冂”型的支撑杆设置而成,在支撑杆的前杆下沿设置有第一横向测量模块,设置第一横向测量模块是为了根据LU设备的限界尺寸,进而确定检修沟两侧的踏步安装偏差,再利用设置的限位模拟板,限位模拟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中LU检修设备形状,进而调整自身的形状,将其安装设置在踏步测量架的后杆上,对检修沟的踏步区域进行限位测试,用来模拟各种规格的检修设备的限界,确保后期的各种规格LU设备能够正常在检修沟内的走行轨道上进行对动车组的检修任务,适用范围广泛,可以应用于更多的实际应用场景。
本发明结构原理不复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和实施,并且本发明未采用复杂的电气结构和设备,制作成本相对比较低廉,在本行业或者是本技术领域中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使用价值,具备极其广阔的推广前景,不存在推广使用中的成本壁垒。
综上,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能够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解决方案,具有轨道定位精准,限界检测快速,适用范围广泛的特点,还具有成本不高,具备良好推广使用前景的优点,适用于检修沟内设备设施安装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车辆检修沟内LU等检修设备设施技术领域。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底盘架、踏步测量架以及轨道测量架;
所述底盘架下侧设置有辊轮,所述底盘架上设置有连接杆;
所述踏步测量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踏步测量架设置有用于测量踏步安装偏移量的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和用于模拟检修设备限界的限位模拟板;
所述轨道测量架包括支撑框架和顶架,所述顶架设置在支撑框架上方,所述顶架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和竖向测量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测量模块包括踏步靠轮连接板、横向测量标尺和检修踏步靠轮结构,所述检修踏步靠轮结构包括踏步靠轮和踏步连接部,所述踏步靠轮设置在踏步连接部的前端,所述踏步连接部与所述横向测量标尺可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步靠轮连接板将横向测量标尺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的前杆底部,所述横向测量标尺中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与踏步连接部可滑动卡接,所述横向测量标尺的侧边前沿设置有固定侧板,所述固定侧板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踏步连接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之间设置有弹性拉撑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包括轨侧靠轮连接板、第二横向测量标尺和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所述动车组走行轨靠轮结构包括动车组走行轨靠轮和行轨连接部,所述动车组走行轨靠轮设置在行轨连接部的前端,所述轨侧靠轮连接板固定设置在顶架的横杆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所述竖向测量模块一致,所述第二横向测量模块与所述竖向测量模块为垂直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顶架,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竖向测量模块,所述连接板设置为L型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为轨面靠轮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置数量为2根,所述连接杆中部设置有固定加强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轮设置数量为偶数,所述辊轮设置数量为4-8个。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架包括第一底层环架和第二底层环架,第一底层环架靠近侧架的一端设置有轮架,轮架与第一底层环架的侧架之间设置有辊轮;第二底层环架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第一底层环架的前后面均设置有下限位条。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连接节点均设置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为角铝加强件。
CN202010224537.1A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Pending CN1114528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4537.1A CN11145282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4537.1A CN11145282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2828A true CN111452828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7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4537.1A Pending CN111452828A (zh) 2020-03-26 2020-03-26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28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3598A (zh) * 2020-09-27 2020-12-22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游乐设施安全包络线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3598A (zh) * 2020-09-27 2020-12-22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游乐设施安全包络线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4190U (zh) 大跨度钢箱梁可升降自行式连续顶推系统
CN203228780U (zh) 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测量轨检小车
CN111452828A (zh)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CN106948228B (zh) 一种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快速更换方法
CN106768236B (zh) 轨道车辆称重调簧及轮重减载率测试系统
CN111496461A (zh) 隧洞内钢管组对撑圆装置及其组对撑圆方法
CN207208071U (zh) 一种轨道交通站台限界检测小车
CN211995601U (zh) 一种用于车辆检修库轨道精调及限界检测装置
CN206609367U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疏散平台限界测量工具
CN110470193B (zh) 一种监测箱梁与桥墩相对位移的方法
CN109778617B (zh) 一种地铁区间侧向平台无轨道施工方法
CN110849299B (zh) 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不平整度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US20230203758A1 (en) Track beam and track beam assembly
CN209851191U (zh) 一种高精度的单轨pc梁模板
CN201901141U (zh) 一种罐车牵枕
CN116590967A (zh) 一种高架区间磁浮道岔顶推接驳精度控制方法
CN115014226A (zh) 一种运营轨道交通隧道全域相对变形的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11188288B (zh) 高速铁路营业线要点更换的施工方法
CN108824160B (zh) 一体化连续支撑轨道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24122U (zh) 一种架车机
CN203807902U (zh) 一种铁路轨道轨底坡检测尺
CN218787862U (zh) 一种用于无砟轨道测量列车轴重和轴数的装置
CN217930214U (zh) 一种转向架正位检测台
CN109827537B (zh) 气垫式胶带输送机的安装方法
CN219589792U (zh) 铁水轨道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