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1927A - 自动研磨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研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1927A
CN111451927A CN202010181186.0A CN202010181186A CN111451927A CN 111451927 A CN111451927 A CN 111451927A CN 202010181186 A CN202010181186 A CN 202010181186A CN 111451927 A CN111451927 A CN 1114519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ound bar
grinding
feeding
material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118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1927B (zh
Inventor
禹青海
周作坤
刘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venwi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118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1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19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19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19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19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34Accessories
    • B24B37/345Feeding, loading or unloading work specially adapted to l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relating to feed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研磨机,该自动研磨机包括:机架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支撑座上的安装平台;研磨机构包括安装于支撑座上的研磨轮、安装于安装平台上的载料轮及位于载料轮的朝向研磨轮一侧的挡料板,研磨轮的轴向与载料轮的轴向垂直设置,挡料板与载料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圆棒料的收容空间;上料机构能够将圆棒料输送至收容空间内;驱动机构,与研磨机构及上料机构连接,驱动机构能够驱动载料轮旋转,使载料轮带动圆棒料相对研磨轮运动,驱动机构能够驱动研磨轮旋转,使研磨轮对载料轮承载的圆棒料进行研磨。上述自动研磨机可以对圆棒料的头部进行自动化研磨,生产效率高,研磨效果较好,产品质量一致性较高,安全性较高。

Description

自动研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研磨机。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形态各异、功能多样的产品走入并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例如一些头部为锥形、球形或锥台的棒状产品。目前对于此类产品的生产多采用人工利用简单研磨工件进行手动研磨来实现,研磨得到的产品不仅尺寸变化较大,产品质量一致性较差,而且人工手动研磨效率较低,也使得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且研磨效果较好的自动研磨机。
一种自动研磨机,用于对圆棒料的头部进行研磨,包括:
机架,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安装平台;
研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研磨轮、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载料轮及位于所述载料轮的朝向所述研磨轮一侧的挡料板,所述研磨轮的轴向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挡料板与所述载料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圆棒料的收容空间;
上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料机构能够将所述圆棒料输送至所述收容空间内;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研磨机构及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载料轮旋转,使所述载料轮带动所述圆棒料相对所述研磨轮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研磨轮旋转,使所述研磨轮对所述载料轮承载的圆棒料进行研磨。
上述自动研磨机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上料机构能够将圆棒料自动输送至载料轮与挡料板之间,载料轮进一步带动圆棒料相对研磨轮运动,研磨轮同时旋转,以对圆棒料的头部进行自动研磨,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研磨,如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这种自动化的研磨方式得到的产品的尺寸变化很小,研磨效果较好,质量一致性较高,同时也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操作者受到伤害的几率,安全性较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料轮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载料轮的一端面,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挡料板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挡料板能够将所述圆棒料限定于所述凹槽内。在圆棒料置于凹槽内时,其头部能够伸出凹槽而超出载料轮的端面,以便于研磨轮对圆棒料头部进行研磨,而其另一端也能够对圆棒料的尾部起到抵持作用,防止在研磨轮研磨过程中圆棒料沿自身轴向运动而远离研磨轮;挡料板能够将圆棒料限定于凹槽内,从而使载料轮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圆棒料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料板包括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的耳部及与所述耳部连接的挡料部,所述挡料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耳部,所述挡料部向所述载料轮弯曲呈弧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壁距所述挡料部的最远距离大于所述圆棒料的直径,且所述凹槽内壁距所述挡料部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圆棒料的直径。挡料部无法完全将圆棒料压紧于凹槽内,就使得圆棒料在凹槽内存在稍许的活动空间,以有助于圆棒料在研磨轮的摩擦作用下自身在凹槽内旋转,从而提高研磨效果;另外,挡料部也可以防止圆棒料脱离凹槽,使圆棒料随载料轮同步运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研磨轮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以使其外周面呈内凹的平滑曲面。研磨轮外表面的形状决定了圆棒料头部的研磨效果,可以将圆棒料头部研磨出锥形、锥台、球形等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平台沿所述载料轮的轴向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研磨轮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载料轮的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通过第一调节组件与第二调节组件的配合,可以对载料轮与研磨轮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将圆棒料头部研磨出锥形、锥台、球形等形状的需求,使自动研磨机的适用性得到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轮及拨料卡块,所述上料轮的轴向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上料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能够收容所述圆棒料的置料槽,所述拨料卡块位于所述上料轮与所述载料轮之间,且能够将所述置料槽内的圆棒料拨进所述收容空间内。通过上料轮与拨料卡块的配合,可以将圆棒料顺利地从置料槽内转移至载料轮与挡料板之间,实现对载料轮的自动上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拨料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引导部及拨料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引导部向所述载料轮一侧弯曲呈弧形,所述上料轮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拨料部的远离所述引导部的一端呈楔形结构,且能够置于所述环槽内,以将所述圆棒料拨离所述置料槽。拨料卡块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圆棒料从上料轮向载料轮的转移,使上料轮的自动上料得以顺利实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安装板、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导料件、位于所述导料件一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导料件另一侧的第二挡板、悬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拨料爪,所述导料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共同围成进料口,所述拨料爪能够将所述进料口处的所述圆棒料拨进所述置料槽。进料口处可以收容多根圆棒料,在拨料爪的作用下,圆棒料被逐一地拨进置料槽内,从而实现自动上料,而操作者只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对进料口放入合适数量的圆棒料,即可保证圆棒料的持续上料及持续研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能够随所述上料轮同步旋转的转动凸块及与所述拨料爪连接的振动杆,所述转动凸块能够间歇性的与所述振动杆抵接,使所述振动杆带动所述拨料爪振动而间歇性地拨料。如此设置可以使拨料爪往复地进行偏转-复位-偏转-复位动作;在拨料爪偏转的过程中,拨料爪末端与导料件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使得圆棒料能够从进料口滑入拨料爪的朝向上料轮的一侧;而在拨料爪复位的过程中,拨料爪能够推动滑入拨料爪的朝向上料轮一侧的圆棒料进入置料槽,实现自动上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研磨机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载料轮的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出料槽及出料挡件,所述出料挡件能够将研磨后的所述圆棒料从所述载料轮上拨进所述出料槽。出料挡件能够对完成研磨的圆棒料拨离载料轮,且圆棒料恰好能够进入出料槽内,在出料槽的引导作用下自动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研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动研磨机中除去载料轮的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机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自动研磨机中研磨轮、载料轮、挡料板、上料轮及拨料卡块的配合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自动研磨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自动研磨机的再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自动研磨机;20、圆棒料;
100、机架;110、支撑座;120、安装平台;130、第一调节组件;131、第一丝杆;132、第一螺母块;133、第一滑轨;134、第一滑块;140、第二调节组件;141、第二丝杆;142、第二螺母块;143、第二滑轨;144、第二滑块;150、基座;
200、研磨机构;210、研磨轮;211、第二连接轴211;220、载料轮;221、凹槽;222、第一支座;223、第一连接轴;230、挡料板;231、耳部;232、挡料部;
300、上料机构;310、上料轮;311、置料槽;312、环槽;320、拨料卡块;321、支撑部;322、引导部;323、拨料部;330、第三连接轴;340、安装板;350、导料件;360、第一挡板;370、第二挡板;380、拨料爪;390、第二支座;391、座体;392、安装块;410、连杆;420、转动凸块;430、振动杆;440、第一连接板;450、第二连接板;460、挡料卡片;470、第三支座;480、弹片;490、第四支座;510、挡轮;520、第五支座;
600、下料机构;610、出料槽;620、出料挡件;621、阻挡部;622、轴部;630、支架;
700、驱动机构;710、电机;720、第一传动组件;721、第一传动带;722、第一传动轮;730、第二传动组件;731、第二传动带;732、第二传动轮;733、齿轮组;740、第三传动组件;741、第三传动带;742、第三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请参阅图1、图6及图8所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自动研磨机10用于对圆棒料20的头部进行研磨。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自动研磨机10包括机架100、研磨机构200、上料机构300及驱动机构700,研磨机构200、上料机构300及驱动机构700均安装于机架100上。驱动机构700与上料机构300连接,以驱动动作上料机构300动作,使上料机构300将圆棒料20输送至研磨机构200。驱动机构700与研磨机构200连接,以驱动研磨机构200动作,使研磨机构200对圆棒料20进行研磨。
结合图1及图5所示,具体地,机架100包括支撑座110及连接于支撑座110上的安装平台120。研磨机构200包括研磨轮210、载料轮220及挡料板230。研磨轮210安装于支撑座110上,载料轮220安装于安装平台120上,研磨轮210的轴向与载料轮220的轴向垂直设置。挡料板230位于载料轮220的朝向研磨轮210一侧,挡料板230与载料轮220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圆棒料20的收容空间(图未标)。上料机构300位于载料轮220的一侧,且能够将圆棒料20输送至收容空间内。驱动机构700与载料轮220连接,以驱动载料轮220旋转,使载料轮220带动圆棒料20相对研磨轮210运动。驱动机构700与研磨轮210连接,以驱动研磨轮210旋转,使研磨轮210对载料轮220承载的圆棒料20进行研磨。
上述自动研磨机10中,在驱动机构700的驱动下,上料机构300能够将圆棒料20自动输送至载料轮220与挡料板230之间,载料轮220进一步带动圆棒料20相对研磨轮210运动,研磨轮210同时旋转,以对圆棒料20的头部进行自动研磨,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自动化,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研磨,如此,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这种自动化的研磨方式得到的产品的尺寸变化很小,研磨效果较好,质量一致性较高,同时也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操作者受到伤害的几率,安全性较高。
结合图1与图5所示,具体地,载料轮220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221,凹槽221沿与载料轮22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贯穿载料轮220的一端面。如此,在圆棒料20置于凹槽221内时,其头部能够伸出凹槽221而超出载料轮220的端面,以便于研磨轮210对圆棒料20头部进行研磨,而凹槽221的另一端也能够对圆棒料20的尾部起到抵持作用,防止在研磨轮210研磨过程中圆棒料20沿自身轴向运动而远离研磨轮210。凹槽221内壁与挡料板230共同围成收容空间,挡料板230能够将圆棒料20限定于凹槽221内,从而使载料轮220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圆棒料20运动。
进一步地,凹槽221为圆弧槽,即凹槽221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如此可以使圆棒料20恰好能够置于凹槽221内,且与凹槽221的内壁相贴合,以避免研磨轮210在对圆棒料20进行研磨时圆棒料20在凹槽221内随意晃动而影响研磨效果。
进一步地,凹槽221为多个,多个凹槽221沿载料轮220的周向间隔设置,从而使载料轮220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圆棒料20运动,实现对多个圆棒料20的依次加工。而且,上料机构300从载料轮220的一侧将圆棒料20输送至凹槽221内,在经研磨轮210研磨后的圆棒料20从载料轮220的远离上料机构300的一侧输出,凹槽221即可随载料轮220的旋转而回到上料机构300处,以收容下一个圆棒料20,如此往复,即可持续不断的对圆棒料20进行上料、研磨、输出。
结合图2至图5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挡料板230包括与安装平台120连接的耳部231及与耳部231连接的挡料部232,挡料部232的两端均连接有耳部231,挡料部232向载料轮220弯曲呈弧形结构,凹槽221内壁距挡料部232的最远距离大于圆棒料20的直径,且凹槽221内壁距挡料部232的最小距离小于圆棒料20的直径。挡料板230通过两耳部231固定于安装平台120上,而挡料部232所在圆弧面与载料轮220同轴线,如此可以保证在载料轮220旋转的过程中,载料轮220上任意一点与挡料部232的距离保持不变,从而使用于收容圆棒料20的收容空间保持稳定。另外,凹槽221内壁距挡料部232的最远距离大于圆棒料20的直径,如此一来,挡料部232就无法完全将圆棒料20压紧于凹槽221内,就使得圆棒料20在凹槽221内存在稍许的活动空间,以有助于圆棒料20在研磨轮210的摩擦作用下自身在凹槽221内旋转,从而提高研磨效果。另外,凹槽221内壁距挡料部232的最小距离小于圆棒料20的直径,可以防止圆棒料20脱离凹槽221,使圆棒料20随载料轮220同步运动。
另外,载料轮220的外周面呈台阶状,即载料轮220的被凹槽221贯穿的一端的外径小于载料轮220另一端的外径,如此可以使得凹槽221的深度沿其自身的延伸方向有所改变,在不影响对圆棒料20的收容作用的同时,也能够减小与圆棒料20的接触面积,进而减小圆棒料20与凹槽221内壁的摩擦阻力,使得圆棒料20在研磨轮210的摩擦作用下自身也更容易在凹槽221内旋转。
具体地,安装平台120上设有镂空区(图未标),镂空区的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第一支座222,两个第一支座22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轴223,第一连接轴223贯穿载料轮220,并将载料轮220悬置于镂空区处,以便于载料轮220上的圆棒料20能够在镂空区处与位于安装平台120另一侧的研磨轮210相接触。
具体地,研磨轮210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以使其外周面呈内凹的平滑曲面。研磨轮210外表面的形状决定了圆棒料20头部的研磨效果,可以将圆棒料20头部研磨出锥形、锥台、球形等形状。另外,一第二连接轴211贯穿研磨轮210,且其两端分别与支撑座110连接,从而将研磨轮210的安装于支撑座110上。
结合图6及图8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机架100包括第一调节组件130及第二调节组件140,第一调节组件130能够驱动安装平台120沿载料轮220的轴向相对支撑座110运动,第二调节组件140能够驱动研磨轮210沿靠近或远离载料轮220的方向相对支撑座110运动。
具体地,第一调节组件130包括第一丝杆131、第一螺母块132、第一滑轨133及第一滑块134,第一滑轨133固定安装于支撑座110上,第一滑块134与安装平台120固定连接,且与第一滑轨133滑动配合,第一丝杆131安装于支撑座110上,且与第一螺母块132螺纹连接,第一螺母块132与第一滑块134连接。旋转第一丝杆131时,第一螺母块132沿第一丝杆131的轴向相对第一丝杆131平移,进而带动第一滑块134相对第一滑轨133滑动,而第一滑块134又进一步带动安装平台120平移。第一丝杆131的轴向与载料轮220的轴向平行设置,如此,即可使安装平台120带动载料轮220沿载料轮220的轴向相对支撑座110运动,从而使载料轮220靠近或远离研磨轮210,从而实现对研磨轮210对圆棒料20头部研磨长度的控制。具体地,第一调节组件130为两个,两个第一调节组件130分别设置于安装平台120的相对两侧,以能够对安装平台120进行平稳调节。
具体地,第二调节组件140包括第二丝杆141、第二螺母块142、第二滑轨143及第二滑块144,第二滑轨143固定安装于支撑座110上,第二螺母块142固定于支撑座110上,且位于第二滑轨143的一端,第二滑块144与第二滑轨143滑动配合,第二丝杆141贯穿第二螺母块142,且与第二螺母块142螺纹连接,第二丝杆141的一端与第二滑块144连接。旋转第二丝杆141时,第二丝杆141能够沿其自身的轴线相对第二螺母块142平移,从而带动第二滑块144沿第二滑轨143运动,第二滑块144能够带动连接于其上第二转动轴及连接于第二转动轴上的研磨轮210运动。第二丝杆141的轴向与研磨轮210的轴向垂直,且与载料轮220的轴向也垂直,从而使研磨轮210在第二滑块144的带动下能够靠近或远离载料轮220,进而使研磨轮210对沿圆棒料20径向的磨削量进行调节。
通过第一调节组件130与第二调节组件140的配合,可以对载料轮220与研磨轮21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从而满足将圆棒料20头部研磨出锥形、锥台、球形等形状的需求,使自动研磨机10的适用性得到提高。
再次参阅图2至图5,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300包括上料轮310及拨料卡块320,上料轮310的轴向与载料轮220的轴向平行设置,上料轮310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能够收容圆棒料20的置料槽311,拨料卡块320位于上料轮310与载料轮220之间,且能够将置料槽311内的圆棒料20拨进收容空间内。通过上料轮310与拨料卡块320的配合,可以将圆棒料20顺利地从置料槽311内转移至载料轮220与挡料板230之间,实现对载料轮220的自动上料。具体地,安装平台120上安装有第三连接轴330,且第三连接轴330贯穿上料轮310,并将上料轮310悬置于载料轮220一侧。另外,置料槽311沿与上料轮310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贯穿上料轮310的两端面,以便于容置各种不同长度的圆棒料20。另外,置料槽311为多个,多个置料槽311沿上料轮310的周向间隔设置,使得上料轮310能够同时带动多个圆棒料20运动。上料轮310与载料轮220反向旋转,以使得在拨料卡块320的作用下,上料轮310上的圆棒料20能够顺势进入收容空间,并随载料轮220运动。
具体地,拨料卡块320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321、引导部322及拨料部323,支撑部321与安装平台120连接,引导部322向载料轮220一侧弯曲呈弧形,上料轮310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有环槽312,拨料部323的远离引导部322的一端呈楔形结构,且能够置于环槽312内,以将圆棒料20拨离置料槽311。拨料卡块320的设置可以有效的实现圆棒料20从上料轮310向载料轮220的转移,使上料轮310的自动上料得以顺利实现。进一步地,拨料部323的朝向载料轮220的一侧、引导部322的朝向载料轮220的一侧与挡料板230上挡料部232的朝向载料轮220的一侧均共面设置,拨料部323的远离引导部322的一端在将置料槽311内的圆棒料20拨出之后,圆棒料20即可沿拨料部323末端的斜面导入载料轮220上的凹槽221内,如此,拨料部323与引导部322可以对圆棒料20顺利进入挡料板230与载料轮220之间的收容空间起到逐级引导过渡的作用。另外,引导部322上间隔设置有两个拨料部323,上料轮310的外周面上设有两个环槽312,两个环槽312与两个拨料部323一一对应设置。两个拨料部323相配合以更好地将圆棒料20平稳地从置料槽311内拨出。
结合图6及图7所示,具体地,上料机构300包括连接于安装平台120上的安装板340、置于安装板340上的导料件350、位于导料件350一侧的第一挡板360、位于导料件350另一侧的第二挡板370、悬置于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之间的拨料爪380,导料件350、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共同围成进料口(图未标),拨料爪380能够将进料口处的圆棒料20拨进置料槽311。进料口处可以收容多根圆棒料20,在拨料爪380的作用下,圆棒料20被逐一地拨进置料槽311内,从而实现自动上料,而操作者只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对进料口放入合适数量的圆棒料20,即可保证圆棒料20的持续上料及持续研磨。
进一步地,导料件350呈“L”字形结构,导料件350为两个,两个导料件350间隔设置。导料件350的一侧边呈倾斜设置,不仅可以对圆棒料20进行支撑,而且可以引导圆棒料20向拨料爪380处汇集,以便拨料爪380持续拨料。导料件350的另一侧边能够起到挡料的作用,防止圆棒料20从进料口滑出。另外,位于导料件350两侧的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不仅可以与导料件350配合围成收容圆棒料20的进料口,而且可以从圆棒料20的两端对圆棒料20起到排列整理的作用,以有助于拨料爪380的逐一拨料。另外,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沿上料轮310的径向覆盖上料轮310的部分端面,即部分上料轮310位于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之间,如此可以使得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对拨料爪380拨进置料槽311内的圆棒料20起到阻挡作用,防止圆棒料20从置料槽311滑出。另外,第一挡板360、与两个导料件350均于安装板340滑动连接,以能够沿与上料轮310的轴向相平行的方向在安装板340上滑动,可以对进料口的宽度进行调节,以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的圆棒料20的上料需求。
具体地,安装板340上设有两个第二支座390,两个第二支座390分别位于进料口的相对两侧,两个第二支座390之间连接有连杆410,拨料爪380固定安装于连杆410上,以悬置于第一挡板360与第二挡板370之间。进一步地,第二支座390包括座体391及与座体391滑动连接的安装块392,座体391与安装块392连接,连杆410连接于安装块392上。通过调节安装块392在座体391上的位置,可以对拨料爪380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从而使拨料爪380与导料件35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适配不同粗细的圆棒料20的拨料需求。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上料机构300包括能够随上料轮310同步旋转的转动凸块420及与拨料爪380连接的振动杆430,转动凸块420能够间歇性的与振动杆430抵接,使振动杆430带动拨料爪380振动而间歇性地拨料。具体地,转动凸块420连接于第三连接轴330上,在第三连接轴330带动上料轮310旋转时,转动凸块420能够随第三连接轴330及上料轮310同步旋转。振动杆430连接于连杆410上,以与拨料爪380连接。在转动凸块420的凸起位置与振动杆430相抵时,转动凸块420能够迫使振动杆430让位而发生偏转,而振动杆又会带动连杆410绕其自身轴线相对两个第二支座390旋转,进一步带动拨料爪380发生偏转。在转动凸块420的凹陷位置与振动杆430相对时,转动凸块420与振动杆未接触而不受力,从而使得拨料爪380与振动杆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偏转位置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往复,即可使得拨料爪380往复地进行偏转-复位-偏转-复位动作。在拨料爪380偏转的过程中,拨料爪380末端与导料件350之间的间距增大,以使得圆棒料20能够从进料口滑入拨料爪380的朝向上料轮310的一侧。而在拨料爪380复位的过程中,拨料爪380能够推动滑入拨料爪380的朝向上料轮310一侧的圆棒料20进入置料槽311,实现自动上料。
具体地,上料机构300包括第一连接板440及与第一连接板440转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450,第一连接板440固定于安装平台120上,第三连接轴330转动连接于第二连接板450上,安装板340安装于第二连接板450。如此,在振动杆与转动凸块420抵持到抵持释放的过程中,转动凸块420也能够带动第三连接轴330、上料轮310、第二连接板450、安装板340及连接于安装板340上的各部件发生振动,以有助于圆棒料20顺利的进入上料轮310上的置料槽311内及上料轮310上置料槽311内的圆棒料20顺利导出至载料轮220上。
结合图3至图7所示,进一步地,上料机构300包括悬置于上料轮310一侧的挡料卡片460,挡料卡片460能够对置料槽311内的圆棒料20进行阻挡,防止圆棒料20在上料轮310振动的过程中从置料槽311内跳出,保证圆棒料20顺利到达拨料卡块320处。具体地,挡料卡片460呈沿上料轮310的周向延伸的弧形结构,以便对上料轮310上较多的圆棒料20进行阻挡。另外,第二连接板450上连接有第三支座470,挡料卡片460安装于第三支座470上。第三支座470能够相对第二连接板450升降,从而带动挡料卡片460相对上料轮310运动,从而对挡料卡片460与上料轮31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以满足对不同粗细的圆棒料20的阻挡需求。挡料卡片460为两个,两个挡料卡片460间隔设置,以实现对多个圆棒料20的稳定阻挡。两个挡料卡片460均与第三支座470滑动连接,且能够沿与上料轮310轴向相平行的方向相对第三支座470滑动,以满足对各种圆棒料20进行阻挡的需求。
上料机构300还包括悬置于上料轮310上方的弹片480,弹片480的设置可以对圆棒料20起到遮挡作用,防止圆棒料20在上料轮310振动时跳出置料槽311,另外,也对上料轮310的振动幅度进行限定,防止上料轮310振动幅度过大而影响拨料卡块320的顺利拨料。第三连接轴330上连接有第四支座490,弹片480安装于第四支座490上。
上料机构300包括挡轮510,挡轮510位于上料轮310的一侧,且靠近上料轮310上圆棒料20的头部设置,以在圆棒料20随上料轮310运动的过程中对圆棒料20的头部进行排齐整理。安装平台120上安装有第五支座520,挡轮510转动连接于第五支座520上。
参阅图1至图3所示,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自动研磨机10还包括下料机构600,下料机构600安装于安装平台120上,且位于载料轮220的远离上料机构300的一侧,下料机构600包括出料槽610及出料挡件620,出料挡件620能够将研磨后的圆棒料20从载料轮220上拨进出料槽610。具体地,出料槽610呈横截面呈“U”字形的长条形槽状结构,且其一端靠近载料轮220的外周面,以便于凹槽221内的圆棒料20在出料挡件620的作用下恰好能够进入出料槽610内,且在出料槽610的引导作用下输出。具体地,出料挡件620通过一支架630连接于安装平台120上。出料挡件620包括阻挡部621及与阻挡部621连接的轴部622,阻挡部621呈镰刀状,轴部622的一端与支架630连接。阻挡部621位于载料轮220的端面处,以恰好能够对完成研磨的圆棒料20拨离载料轮220。
结合图1及图8所示,具体地,驱动机构700包括电机710、第一传动组件720、第二传动组件730及第三传动组件740,电机710通过第一传动组件720带动研磨轮210旋转,电机710通过第二传动组件730带动载料轮220旋转,电机710通过第三传动组件740带动上料机构300进行上料操作。
具体地,第一传动组件720包括第一传动带721及第一传动轮722,电机710的输出轮通过第一传动带721与第一传动轮722配合的方式实现对第二连接轴211及研磨轮210的旋转驱动。
具体地,第二传动组件730包括第二传动带731、第二传动轮732及齿轮组733,电机710的输出轮通过第二传动带731与第二传动轮732配合的方式对齿轮组733进行驱动,齿轮组733又进一步实现对第一连接轴223及载料轮220的旋转驱动。
另外,第三传动组件740包括第三传动带741及第三传动轮742,第二传动组件730中齿轮组733的旋转能够通过第三传动带741与第三传动轮742的配合来带动第三连接轴330及上料轮310的旋转驱动,进而实现上料机构300的自动上料。
此外,机架100包括与支撑座110连接的基座150,电机710安装于基座150上,基座150能够对电机710实现支撑作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研磨机,用于对圆棒料的头部进行研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包括支撑座及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安装平台;
研磨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的研磨轮、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载料轮及位于所述载料轮的朝向所述研磨轮一侧的挡料板,所述研磨轮的轴向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垂直设置,所述挡料板与所述载料轮的外周面之间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圆棒料的收容空间;
上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所述上料机构能够将所述圆棒料输送至所述收容空间内;及
驱动机构,与所述研磨机构及所述上料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载料轮旋转,使所述载料轮带动所述圆棒料相对所述研磨轮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研磨轮旋转,使所述研磨轮对所述载料轮承载的圆棒料进行研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料轮的外周面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沿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载料轮的一端面,所述凹槽内壁与所述挡料板共同围成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挡料板能够将所述圆棒料限定于所述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料板包括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的耳部及与所述耳部连接的挡料部,所述挡料部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耳部,所述挡料部向所述载料轮弯曲呈弧形结构,所述凹槽内壁距所述挡料部的最远距离大于所述圆棒料的直径,且所述凹槽内壁距所述挡料部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圆棒料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轮的直径从两端向中间位置逐渐减小,以使其外周面呈内凹的平滑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第一调节组件及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一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安装平台沿所述载料轮的轴向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所述第二调节组件能够驱动所述研磨轮沿靠近或远离所述载料轮的方向相对所述支撑座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上料轮及拨料卡块,所述上料轮的轴向与所述载料轮的轴向平行设置,所述上料轮的外周面上开设有能够收容所述圆棒料的置料槽,所述拨料卡块位于所述上料轮与所述载料轮之间,且能够将所述置料槽内的圆棒料拨进所述收容空间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卡块包括顺次连接的支撑部、引导部及拨料部,所述支撑部与所述安装平台连接,所述引导部向所述载料轮一侧弯曲呈弧形,所述上料轮的外周面沿周向开设有环槽,所述拨料部的远离所述引导部的一端呈楔形结构,且能够置于所述环槽内,以将所述圆棒料拨离所述置料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连接于所述安装平台上的安装板、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导料件、位于所述导料件一侧的第一挡板、位于所述导料件另一侧的第二挡板、悬置于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之间的拨料爪,所述导料件、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共同围成进料口,所述拨料爪能够将所述进料口处的所述圆棒料拨进所述置料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能够随所述上料轮同步旋转的转动凸块及与所述拨料爪连接的振动杆,所述转动凸块能够间歇性的与所述振动杆抵接,使所述振动杆带动所述拨料爪振动而间歇性地拨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研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研磨机还包括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上,且位于所述载料轮的远离所述上料机构的一侧,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出料槽及出料挡件,所述出料挡件能够将研磨后的所述圆棒料从所述载料轮上拨进所述出料槽。
CN202010181186.0A 2020-03-16 2020-03-16 自动研磨机 Active CN1114519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1186.0A CN11145192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自动研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1186.0A CN11145192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自动研磨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1927A true CN111451927A (zh) 2020-07-28
CN111451927B CN111451927B (zh) 2021-09-14

Family

ID=716739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1186.0A Active CN111451927B (zh) 2020-03-16 2020-03-16 自动研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192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014A (zh) * 2021-06-04 2021-08-1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反应釜结晶器的复合式高效研磨装置
WO2022262059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物体表面用的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1509A1 (de) * 1989-06-30 1991-01-10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planlaeppen von werkstuecken
CN2575095Y (zh) * 2002-09-03 2003-09-24 飞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管体截断的加工装置
CN201366652Y (zh) * 2009-03-06 2009-12-23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直径硬质棒料裁断机
CN107088828A (zh) * 2017-05-03 2017-08-25 浙江通达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柱形磁芯的端面研磨机
CN208961634U (zh) * 2018-10-26 2019-06-11 江苏博安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钻头磨尖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21509A1 (de) * 1989-06-30 1991-01-10 Bosch Gmbh Robert Vorrichtung zum planlaeppen von werkstuecken
CN2575095Y (zh) * 2002-09-03 2003-09-24 飞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管体截断的加工装置
CN201366652Y (zh) * 2009-03-06 2009-12-23 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直径硬质棒料裁断机
CN107088828A (zh) * 2017-05-03 2017-08-25 浙江通达磁业有限公司 一种柱形磁芯的端面研磨机
CN208961634U (zh) * 2018-10-26 2019-06-11 江苏博安工具有限公司 一种钻头磨尖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46014A (zh) * 2021-06-04 2021-08-13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反应釜结晶器的复合式高效研磨装置
CN113246014B (zh) * 2021-06-04 2022-02-25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反应釜结晶器的复合式高效研磨装置
WO2022262059A1 (zh) * 2021-06-15 2022-12-22 南京驭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细长物体表面用的研磨机及其研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1927B (zh) 2021-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51927B (zh) 自动研磨机
CN110171070A (zh) 一种安瓿瓶自动切割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5616305U (zh) 一种自动锁螺丝机送料控制及驱动锁付装置
CN109551334A (zh) 一种精研机
CN214778924U (zh) 一种能够间歇输料的耳针输料装置
CN111908079B (zh) 一种送料系统
CN213701645U (zh) 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铆接机构
CN212654994U (zh) 一种避免磁芯碰撞的自动收料装置
EP0885820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parts
KR100435911B1 (ko) 개량된회전식컵공급기
GB2327080A (en) Apparatus for aligning parts
CN214326753U (zh) 锡丝卷绕机及其卷绕下料机构
CN115475748A (zh) 一种高效的化工原料筛选系统
CN216104692U (zh) 切断套管的逐根供料装置
CN211594120U (zh) 一种自动送料设备
CN213729157U (zh) 一种伞骨自动铆接系统的下料装置
CN216206951U (zh) 用于仔猪饲料生产的原料配料秤重装置
CN210150194U (zh) 一种理瓶分料装置
CN110950048A (zh) 一种颗粒自动上料设备
JP2003118828A (ja) 回転ボール式パーツフィーダー
CN217416975U (zh) 一种茶叶圆筛机的均匀抛料装置
CN109911312B (zh) 槟榔整形定位装置及其槟榔落料装盘机构
CN216917563U (zh) 一种转盘式饼料等距翻转出料设备
CN205500111U (zh) 具有调速机构的颗粒物料分料装置
CN217223452U (zh) 一种空心铆钉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