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8302B -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8302B
CN111428302B CN202010228412.6A CN202010228412A CN111428302B CN 111428302 B CN111428302 B CN 111428302B CN 202010228412 A CN202010228412 A CN 202010228412A CN 111428302 B CN111428302 B CN 1114283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ry
concrete
reinforcing steel
bar
wet j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2841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8302A (zh
Inventor
胡可
曹光伦
石雪飞
刘志权
陈发根
于春江
李润清
雷进
梁长海
朱俊
段海澎
孙海鹏
曹皓
陈维平
刁凯
李绍华
宋军
李鸿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ransporta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ransporta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ransporta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ransportation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2841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83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83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83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83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83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包括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方法与受弯设计方法;受拉设计时,判断H与la之间的关系,当H≥la时,取H=la;当H<la时,若满足:N≤(nm‑2)N1uci+2min(N1uTo,N1uco),则拟定的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满足设计需求,否则应重新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继续代入计算,直至满足设计需求;受弯设计时,计算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并按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拉设计方法进行设计。本发明基于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力模式,并考虑了最外侧回转式钢筋和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能力区别,提出了详细、合理、可靠的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横向钢筋数量计算方法,是对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的合理补充,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

Description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湿接缝中,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是一种较为新型的接缝形式。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是指钢筋连接时,上下层钢筋采用同一根钢筋,通过弯成180°的半圆弧,再与对应另一侧的半圆弧钢筋进行搭接,并在重合环内设置横向钢筋,以此实现钢筋之间的可靠传力。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具有无需焊接、施工方便、重合长度短、可减小接缝尺寸等优势。但是,目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方法尚不明确,实际应用中多是根据经验或参考已有实际工程,各国规范也尚无针对这种接缝形式的相关规定,导致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应用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中国专利CN201910325860.5公开了预制混凝土梁的湿接缝设计,预制混凝土梁板内的预埋钢筋端部钢筋弯折成半环形,相互交错,形成用以承载核心混凝土的环形区域,每块预制混凝土梁板的半环形钢筋作为承载核心混凝土的U形箍筋,相邻两块预制混凝土梁板的U形箍筋交错成环向箍筋,环向箍筋内布置纵向钢筋。上述专利中,将环向箍筋所包围的核心混凝土在湿接缝方向上看作连续梁的支撑体系,并采用双筋截面对称配筋的方法进行纵向钢筋的设计,未明确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真实受力模式,未考虑最外侧回转式钢筋与内侧回转式钢筋的承载能力区别,仅提出了较为简单的计算方法,计算过程不尽详细、合理,且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是一种详细、合理的方法,其基于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力模式,尤其适用于预制混凝土桥面板的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包括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方法与受弯设计方法;
进行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时,首先通过结构受力分析确定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结合构造要求确定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回转式钢筋数量多的湿接缝一侧配置的回转式钢筋数量nm、回转式钢筋的回转半径R,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fc,r、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fyT、湿接缝内回转式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等参数,并初步设计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随后,判断H与la之间的关系,当H≥la时,取H=la;当H<la时,分别计算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及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若满足:
N≤(nm-2)N1uci+2min(N1uTo,N1uco)
则拟定的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可满足设计需求,否则应重新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继续代入计算,直至满足设计需求;
进行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弯设计时,通过回转式钢筋数量少一侧的回转式钢筋通长截面的设计抗弯荷载M,计算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并按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拉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所述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内配置有回转式钢筋(1)和横向钢筋(2)。
所述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与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符合下式: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21
式中,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22
为混凝土锥体的扩散角,例如可以取为5π/18。
所述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23
式中,Nc1为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
所述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Nc1可按下式计算:
Nc1=fceAcs1
式中,fce为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Acs1为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
所述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Acs1可按下式计算:
Acs1=teWe
式中,t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W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
所述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te可按下式计算:
te=min(t,t1)
式中,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t1为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
所述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t1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31
所述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We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32
所述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fce可按下式计算:
fce=βsfc,r
式中,βs为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
所述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βs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33
所述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34
式中,η1为最外侧回转式钢筋承载力考虑边界条件的折减系数,可取为0.8;NT为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所述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NT可按下式计算:
NT=AsTrfyT
所述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方法是基于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力模式所提出的,给出了详细的计算方法;
(2)本发明方法中,考虑了最外侧回转式钢筋与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能力区别,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际;
(3)本发明方法是对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的合理补充,可用于指导实际工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的设计总体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中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构造参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包括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方法与受弯设计方法;进行受拉设计时,首先通过结构受力分析确定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结合构造要求确定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回转式钢筋数量多的湿接缝一侧配置的回转式钢筋数量nm、回转式钢筋的回转半径R,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fc,r、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fyT、湿接缝内回转式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等参数,并初步设计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随后,判断H与la之间的关系。当H≥la时,取H=la;当H<la时,分别计算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及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若满足:
N≤(nm-2)N1uci+2min(N1uTo,N1uco)
则拟定的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可满足设计需求,否则应重新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继续代入计算,直至满足设计需求。进行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弯设计时,可通过回转式钢筋数量少一侧的回转式钢筋通长截面的设计抗弯荷载M,计算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并按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拉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内配置有回转式钢筋1和横向钢筋2。
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与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时,应符合下式: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41
式中,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42
为混凝土锥体的扩散角,可取为5π/18。
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43
式中,Nc1为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
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Nc1可按下式计算:
Nc1=fceAcs1
式中,fce为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Acs1为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
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Acs1可按下式计算:
Acs1=teWe
式中,t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W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
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te可按下式计算:
te=min(t,t1)
式中,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t1为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
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t1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51
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We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52
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fce可按下式计算:
fce=βsfc,r
式中,βs为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
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βs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53
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54
式中,η1为最外侧回转式钢筋承载力考虑边界条件的折减系数,可取为0.8;NT为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NT可按下式计算:
NT=AsTrfyT
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55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参考图1与图2,对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进行抗拉设计。混凝土采用C50混凝土,回转式钢筋与横向钢筋采用HRB400钢筋,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t为300mm,回转式钢筋直径为20mm。通过结构受力分析确定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为500kN,结合构造要求确定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为200mm,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为100mm,回转式钢筋数量多的湿接缝一侧配置的回转式钢筋数量nm为3,回转式钢筋的回转半径R为100mm,根据相关规范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fc,r为22.4MPa,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fyT为400MPa,湿接缝内回转式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取为25倍的回转式钢筋直径,即500mm。初步设计拟定横向钢筋采用4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即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为452.39mm2。此时,H<la,分别计算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及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
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与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符合下式: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61
式中,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62
为混凝土锥体的扩散角,取为5π/18。
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63
式中,Nc1为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
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Nc1按下式计算:
Nc1=fceAcs1
式中,fce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Acs1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
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Acs1按下式计算:
Acs1=teWe
式中,t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W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
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te按下式计算:
te=min(t,t1)
式中,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t1为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
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t1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64
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We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65
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fce按下式计算:
fce=βsfc,r
式中,βs为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
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βs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71
经计算,得到βs=0.58,fce=13.01MPa,We=88.93mm,te=t1=198.14mm,Acs1=17620.91mm2,Nc1=229.31kN,N1uci=294.79kN。
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72
式中,η1为最外侧回转式钢筋承载力考虑边界条件的折减系数,取为0.8;NT为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NT按下式计算:
NT=AsTrfyT
经计算,得到NT=180.96kN,N1uTo=121.47kN。
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可按下式计算:
Figure BDA0002428507250000073
经计算得到,N1uco=117.92kN。
此时,满足:
N=500kN≤(nm-2)N1uci+2min(N1uTo,N1uco)=530.63kN
拟定横向钢筋采用4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即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为452.39mm2可满足设计需求。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方法与受弯设计方法;
进行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拉设计时,首先通过结构受力分析确定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结合构造要求确定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回转式钢筋数量多的湿接缝一侧配置的回转式钢筋数量nm、回转式钢筋的回转半径R,确定混凝土抗压强度代表值fc,r、横向钢筋的屈服强度fyT、湿接缝内回转式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参数,并初步设计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随后,判断H与la之间的关系,当H≥la时,取H=la;当H<la时,分别计算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及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若满足:
N≤(nm-2)N1uci+2min(N1uTo,N1uco)
则拟定的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满足设计需求,否则应重新拟定横向钢筋的面积AsTr继续代入计算,直至满足设计需求;
进行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受弯设计时,通过回转式钢筋数量少一侧的回转式钢筋通长截面的设计抗弯荷载M,计算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的设计抗拉荷载N,并按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受拉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所述单个内部回转式钢筋的承载力N1uci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11
式中,Nc1为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
所述混凝土压杆的承载力Nc1按下式计算:
Nc1=fceAcs1
式中,fce为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Acs1为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
所述单根压杆混凝土的等效受压面积Acs1按下式计算:
Acs1=teWe
式中,t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We为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
所述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横向钢筋求得的承载力N1uTo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12
式中,η1为最外侧回转式钢筋承载力考虑边界条件的折减系数;NT为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
所述横向钢筋的抗拉承载力NT按下式计算:
NT=AsTrfyT
所述单个最外侧回转式钢筋由混凝土压杆求得的承载力N1uco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1
所述等效压杆混凝土厚度te按下式计算:
te=min(t,t1)
式中,t为混凝土桥面板的厚度;t1为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
所述两个相邻回转式钢筋破坏面的重合厚度t1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2
所述等效压杆混凝土宽度We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3
所述压杆混凝土的有效强度fce按下式计算:
fce=βsfc,r
式中,βs为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
所述考虑横向钢筋对压杆中混凝土有效抗压强度影响的系数βs按下式计算: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4
且βs≤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内配置有回转式钢筋(1)和横向钢筋(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侧回转式钢筋重合长度H与对侧回转式钢筋间距s,符合下式: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5
式中,
Figure FDA0003862231360000026
为混凝土锥体的扩散角。
CN202010228412.6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Active CN1114283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8412.6A CN111428302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28412.6A CN111428302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8302A CN111428302A (zh) 2020-07-17
CN111428302B true CN111428302B (zh) 2022-12-27

Family

ID=7154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28412.6A Active CN111428302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83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56667B (zh) * 2023-03-22 2023-10-20 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结构腹板及其抗剪设计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19341U (zh) * 2015-07-01 2015-12-30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桥敞口格构式钢梁上异形预制桥面板的安装系统
JP2017172143A (ja) * 2016-03-22 2017-09-28 株式会社高速道路総合技術研究所 急速施工用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接合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7938504A (zh) * 2017-10-18 2018-04-20 重庆大学 一种采用t头钢筋的桥面板湿接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31181A (zh) * 2018-04-20 2018-07-27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梁湿接缝连接结构
CN108708273A (zh) * 2018-08-03 2018-10-26 重庆大学 一种分块式桥面板湿接缝连接形式
CN108797351A (zh) * 2018-06-06 2018-11-1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U筋交错搭接纵向接缝压杆宽度的确定方法
CN110004822A (zh) * 2019-04-23 2019-07-12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梁的湿接缝连接设计
CN110468648A (zh) * 2019-07-05 2019-11-19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19341U (zh) * 2015-07-01 2015-12-30 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拱桥敞口格构式钢梁上异形预制桥面板的安装系统
JP2017172143A (ja) * 2016-03-22 2017-09-28 株式会社高速道路総合技術研究所 急速施工用プレキャストコンクリート床版の接合構造およびその施工方法
CN107938504A (zh) * 2017-10-18 2018-04-20 重庆大学 一种采用t头钢筋的桥面板湿接缝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8331181A (zh) * 2018-04-20 2018-07-27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梁湿接缝连接结构
CN108797351A (zh) * 2018-06-06 2018-11-13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U筋交错搭接纵向接缝压杆宽度的确定方法
CN108708273A (zh) * 2018-08-03 2018-10-26 重庆大学 一种分块式桥面板湿接缝连接形式
CN110004822A (zh) * 2019-04-23 2019-07-12 中铁十五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预制混凝土梁的湿接缝连接设计
CN110468648A (zh) * 2019-07-05 2019-11-19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大间距接缝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拉压杆模型的节段箱梁接缝边缘配筋计算方法;袁爱民等;《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0315(第02期);第66-72页 *
湿接法节段拼装桥梁的施工及控制技术;何永健;《工程技术研究》;20200225(第04期);第106-107页 *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竖缝抗剪承载力研究及国内外规范的比较;宋国华等;《世界地震工程》;20050620(第02期);第127-130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8302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94099B1 (en) Wall reinforcement
CN105239559A (zh) 普通螺纹钢张拉装置及预制方桩和预制方桩工艺
CN105839510A (zh) 一种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连续梁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428302B (zh) 一种回转式钢筋混凝土湿接缝设计方法
EP3168384A1 (en) Structural strengthening system with internally anchored reinforcements by adherence
CN116541918B (zh) 一种计算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方法和一种新型剪力墙
CN115772848A (zh) 内置金属波纹管的单层配筋空心预制桥墩
CN216338993U (zh) 一种用于钢-UHPC装配式π型组合梁的纵向接缝
CN111042436B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混凝土企口
CN211775089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梁用型钢混凝土企口
CN211074120U (zh) 一种应用于梁板预制的波纹管连接器
CN111424654A (zh) 一种角部弧形的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桩
CN204780595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桥面装置以及带有该装置的桥梁
CN110965701A (zh) 一种内配高强螺旋箍筋钢管-超高强螺旋钢纤维混凝土组合柱及其施工方法
CN216865247U (zh) 一种管廊单元和地下综合管廊
CN110295538A (zh) 先张法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JPH0953301A (ja) 固化性塑造材製構造体およびその構築方法
CN109853793A (zh) 一种自密实再生块体混凝土叠合剪力墙及其施工方法
CN212223861U (zh) 一种角部弧形的预应力混凝土矩形桩
CN219622107U (zh) 一种装配式包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CN218234361U (zh) 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特殊部位加固装置
WO1997038183A1 (fr) Ossature de renforcement destinee a une colonne en beton arme resistant au cisaillement
CN116517191B (zh) 带螺旋箍筋芯柱的混合配筋预制混凝土柱及其装配方法
CN106968161A (zh) 一种斜拉人行桥梁板及构造方法
CN217680035U (zh) 用于环梁结构的支撑锚固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