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6107A -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6107A
CN111426107A CN202010131153.5A CN202010131153A CN111426107A CN 111426107 A CN111426107 A CN 111426107A CN 202010131153 A CN202010131153 A CN 202010131153A CN 111426107 A CN111426107 A CN 1114261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opening
impurity
oil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115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6107B (zh
Inventor
李林
谢吉培
张洪亮
徐志强
赵雷
张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115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61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6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6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61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61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32Responding to malfunctions or emergencies
    • F24F11/39Monitoring filter performa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03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机组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空调机组清理杂质时需长时间停机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其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杂质分离器、过滤收集装置、阀门和管路,杂质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杂质分离器设置为当切换阀门开闭状态以使油液从第一开口流向第二开口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切换阀门开闭状态以使油液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三开口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本发明通过杂质分离器、过滤收集装置、管路、阀门的组合设置,无需停机即可清理空调机组杂质,避免因停机影响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机组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机组中,通常包括各种钢制油分离器、储液器、气液分离器、壳管式换热器、钢管等部件,这些部件中含有钢并采用焊接工艺,会使空调机组中残留铁屑及焊渣等杂质。此类杂质进入压缩机、电子膨胀阀等元件中,会造成元件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比如:空调机组中通常设置有压缩机润滑油的回油管路,若铁屑及焊渣等杂质残留在回油管路中,则会造成回油管路堵塞,润滑油无法正常回到压缩机中,从而导致压缩机无法正常运转,进而造成空调机组停机、影响压缩机使用寿命。通常,回油管路中设置有过滤杂质的过滤器,过滤器前后与油压差开关连接,大量的杂质粘连在过滤器的过滤网上后,会造成过滤器堵塞、回油量减少,使过滤器前后形成压差,当压差达到一定程度,油压差开关报警,此时,必须停机以保护压缩机,并在停机状态下清理杂质,清理杂质需要长时间的系统循环和多次地清洁过滤器,而长时间停机影响用户使用,用户体验不佳。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空调机组以及相应的杂质去除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空调机组清理杂质时需长时间停机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该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杂质分离器和过滤收集装置,压缩机的油液出口与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连接,杂质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开口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开口连接,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开口通过第三管路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开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过滤收集装置可拆卸式地连接在第四管路上且位于第四阀门的下游侧,杂质分离器设置为当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且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以使油液从第一开口流向第二开口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且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以使油液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三开口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第四管路上并能够检测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压差计算构件与压力检测组件连接,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清洗提示构件与压差计算构件连接。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杂质分离器还包括导流板和电磁铁,导流板和电磁铁设置在杂质分离器的外壳内,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形成在外壳上,电磁铁设置为具有磁性时能够吸附杂质以及不具有磁性时能够释放杂质。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杂质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且与电磁铁连接的安装构件,导流板设置在外壳与安装构件之间,第一开口和第三开口形成在外壳的下部,第二开口形成在外壳的上部,导流板设置为能够使外壳与安装构件之间的油液上下流动。
在上述空调机组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电磁铁为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杂质去除方法,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杂质分离器和过滤收集装置,压缩机的油液出口与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连接,杂质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第一开口连接,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第二开口连接,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开口通过第三管路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第三开口通过第四管路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过滤收集装置可拆卸式地连接在第四管路上且位于第四阀门的下游侧,杂质分离器设置为当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开启且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关闭以使油液从第一开口流向第二开口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关闭且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开启以使油液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三开口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杂质去除方法包括:S1:使杂质分离器处于杂质吸附状态,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S2:使杂质分离器处于杂质释放状态,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打开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S3:使过滤收集装置收集杂质分离器释放的杂质。
在上述杂质去除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第四管路上并能够检测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压差计算构件与压力检测组件连接,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清洗提示构件与压差计算构件连接,在步骤S3的同时,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S41:获取过滤收集装置上下游侧的压差;S42: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S43:如果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过滤收集装置清洁。
在上述杂质去除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判断总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如果总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果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使空调机组正常运行;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
在上述杂质去除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并大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过滤收集装置清洁。
在上述杂质去除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第n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第n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其中,n≥2。
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杂质分离器、过滤收集装置、管路、阀门的组合设置,能够实现使得杂质最终收集于过滤收集装置中,通过多次清洁过滤收集装置,便能够清理空调机组中的杂质,并且当清洁过滤收集装置时,润滑油仍然能够正常回流至压缩机中,从而能够实现无需停机即可清理空调机组杂质,避免因停机影响用户使用,进而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第四管路上并能够检测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压差计算构件与压力检测组件连接,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清洗提示构件与压差计算构件连接,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检测检测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计算压差、提示用户或维修人员是否需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无需用户或维修人员来检测压力、计算压差,节省时间,便于用户和维修人员去除空调机组中的杂质,此外还使得用户或维修人员能够在适当时机清洁过滤收集装置,既能避免用户或维修人员过于频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又能避免过滤收集装置上下游侧的压差过大时不能够及时清洁过滤收集装置而导致压缩机受损。
进一步地,杂质分离器还包括导流板和电磁铁,导流板和电磁铁设置在杂质分离器的外壳内,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形成在外壳上,电磁铁设置为具有磁性时能够吸附杂质以及不具有磁性时能够释放杂质,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杂质分离器不仅能够将杂质从润滑油收集杂质,还能够将杂质完全释放,避免杂质残留在杂质分离器中。
进一步地,电磁铁为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杂质分离器处于杂质释放状态的时间短于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的时间时,能够节省电能。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的杂质去除方法,其包括:S1:使杂质分离器处于杂质吸附状态,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S2:使杂质分离器处于杂质释放状态,关闭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打开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S3:使过滤收集装置收集杂质分离器释放的杂质,通过这样的设置,通过切换阀门、杂质分离器的状态,使得杂质最终能够收集于过滤收集装置中,用户或维修人员通过多次清洁过滤收集装置,便能够清理空调机组中的杂质,并且当清洁过滤收集装置时,润滑油仍然能够正常回流至压缩机中,无需停机即可清理空调机组杂质,避免因停机影响用户使用,提升用户体验。
进一步地,在步骤S3的同时,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S41:获取过滤收集装置上下游侧的压差;S42: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S43:如果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过滤收集装置清洁,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或维修人员能够在适当时机清洁过滤收集装置,既能避免用户或维修人员过于频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又能避免过滤收集装置上下游侧的压差过大时不能够及时清洁过滤收集装置而导致压缩机受损。
进一步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判断总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如果总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果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使空调机组正常运行;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杂质清理程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够被合理判断,避免在通过杂质去除方法清理空调机组中杂质后,空调机组中仍然残留大量杂质,并且当杂质清理程度符合要求,及时使空调机组恢复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并大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一阀门和第四阀门或者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三阀门并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四阀门,以便过滤收集装置清洁,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杂质清理程度是否符合要求能够被合理判断,并且当杂质清理程度不符合要求时,通过将阀门的开闭状态切换至便于过滤收集装置清洁的状态,便于后续对过滤收集装置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第n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第n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其中,n≥2,通过这样的设置,能够避免过于频繁地切换阀门以及杂质分离器的状态,延长阀门以及杂质分离器的寿命,并且多次执行步骤S1、S2和S3,能够多次重复杂质分离器吸附杂质、释放杂质、过滤收集装置收集杂质分离器释放的杂质的过程,避免杂质分离器长时间处于杂质吸附状态而达到吸附极限导致杂质分离器不能够继续吸附杂质,从而避免杂质分离器的工作效率降低,进而避免将空调机组中的杂质收集至过滤收集装置的整体过程效率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又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杂质去除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中分离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中分离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机组中分离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三,且该图中示出了油液从第二开口流向第三开口时的具体流动路径。
附图标记:
1、压缩机;11、压缩机的油液出口;12、压缩机的油液入口;2、油分离器;21、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22、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3、杂质分离器;31、第一开口;32、第二开口;33、第三开口;34、导流板;35、电磁铁;36、外壳;37、安装构件;4、过滤收集装置;41、第二过滤器;42、第五阀门;43、第六阀门;51、第一管路;52、第二管路;53、第三管路;54、第四管路;61、第一阀门;62、第二阀门;63、第三阀门;64、第四阀门;7、第一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水平”、“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指出的解决现有空调机组清理杂质时需长时间停机从而影响用户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以及相应的杂质去除方法,旨在实现无需停机即可清理空调机组杂质,避免因停机影响用户使用,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如图1至3所示,本发明的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杂质分离器3和过滤收集装置4,压缩机的油液出口11与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21连接,杂质分离器3包括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和第三开口33,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22通过第一管路51与第一开口31连接,第一管路5上设置有第一阀门61,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22通过第二管路52与第二开口32连接,第二管路52上设置有第二阀门62,第二开口32通过第三管路53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12连接,第三管路53上设置有第三阀门63,第三开口33通过第四管路54与压缩机的油液入口12连接,第四管路54上设置有第四阀门64,过滤收集装置4可拆卸式地连接在第四管路54上且位于第四阀门64的下游侧,杂质分离器3设置为当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开启且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关闭以使油液从第一开口31流向第二开口32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关闭且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开启以使油液从第二开口32流向第三开口33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需要说明的是,空调机组还包括蒸发器、冷凝器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图1只至3中示出的仅是空调机组的一部分结构,旨在更清晰地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代表图1示出的是空调机组的全部结构。
在压缩机1中,冷媒和润滑油混合在一起,冷媒和润滑油的混合物从压缩机的油液出口11流出后,经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21流入油分离器2,油分离器2将冷媒和润滑油分离开,一方面,润滑油从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22流出,当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开启且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关闭,润滑油能够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流动,即润滑油循环流经压缩机1、油分离器2、第一阀门61、杂质分离器3的第一开口31、杂质分离器3的第二开口32、第三阀门63,当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关闭且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开启,且过滤收集装置4能够允许润滑油流过时,润滑油能够沿第二循环流动路径流动,即润滑油循环流经压缩机1、油分离器2、第二阀门62、杂质分离器3的第二开口32、杂质分离器3的第三开口33、第四阀门64、过滤收集装置4,当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开启且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关闭,润滑油能够沿第三循环流动路径流动,即润滑油循环流经压缩机1、油分离器2、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另一方面,冷媒从油分离器2的其他出口(图中未示出)流出继续在空调机组中循环。当然,如图1至3所示,还可以在第三管路53上第三阀门63的下游侧设置第一过滤器7,在此种情形中,润滑油流经第三阀门63后会流经第一过滤器7,第一过滤器7能够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
上述中,第一阀门61、第二阀门62、第三阀门63和第四阀门64可以采用电磁阀、球阀等,这种对于阀门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过滤收集装置4可以采用过滤器,也可以采用过滤器与阀门组合的形式,例如:过滤收集装置4可以是包括第二过滤器41、设置在第二过滤器41下游侧的第五阀门42和设置在第四阀门64和第二过滤器41之间的第六阀门43(图1中示出的正是此种情形),还可以是包括第二过滤器41、设置在第二过滤器41下游侧的第五阀门42(图2中示出的正是此种情形),又可以是包括第二过滤器41和设置在第四阀门64和第二过滤器41之间的第六阀门43(图3中示出的正是此种情形),这种对于过滤收集装置4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过滤收集装置4可拆卸式地连接在第四管路54上,可以是过滤收集装置4整体能够从第四管路54上拆卸下来,例如:过滤收集装置4采用过滤器时,可以设置为此种形式;也可以是过滤收集装置4的一部分能够从第四管路54上拆卸下来,例如:过滤收集装置4采用过滤器与阀门组合的形式时,可以设置为过滤器能够从第四管路54上拆卸下来。另外,空调机组可以采用水冷机组,也可以采用风冷机组,这种对于制冷机组类型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4所示,上述空调机组的杂质去除方法包括:S1:使杂质分离器3处于杂质吸附状态,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S2:使杂质分离器3处于杂质释放状态,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S3:使过滤收集装置4收集杂质分离器3释放的杂质。步骤S1中,润滑油能够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流动,此时,润滑油流经杂质分离器3使其能够收集润滑油中夹杂的杂质。在步骤S2中,杂质分离器3释放在步骤S1中收集的杂质,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步骤S2中的阀门开关状态切换后,若过滤收集装置4仅包括过滤器,则润滑油沿第二循环流动路径流动,流动的润滑油使得杂质分离器3释放的杂质流经过滤收集装置4,过滤收集装置4收集杂质,若过滤收集装置4包括过滤器和阀门,则在步骤S3中需要将过滤收集装置4的阀门打开,若过滤器能够在过滤与不过滤的状态之间切换,则也需将过滤器切换至过滤状态,之后润滑油才能够沿第二循环流动路径流动,流动的润滑油使得杂质分离器3释放的杂质流经过滤收集装置4,过滤收集装置4收集杂质。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步骤S1(或S2)中杂质分离器3状态、各个阀门的开闭顺序,这种对于执行步骤S1(或S2)时零部件的具体动作顺序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若在步骤S3中涉及过滤器状态的切换、阀门的动作,则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步骤S3中过滤器状态的切换、阀门的动作顺序,这种对于执行步骤S3时零部件的具体动作顺序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第四管路54上并能够检测过滤收集装置4的上下游侧的压力,压差计算构件与压力检测组件连接,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过滤收集装置4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清洗提示构件与压差计算构件连接。压力检测组件可以采用膜片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压力检测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压力检测组件能够检测过滤收集装置4的上下游侧的压力即可。压差计算构件可以是空调机组的控制器,也可以是不属于空调机组的控制器的微控制器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压差计算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过滤收集装置4的上下游侧的压差即可。清洗提示构件可以是提示灯,显示灯亮起直接提示用户或维修人员需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也可以是显示压差的压差显示部件,用户通过压差显示部件获取压差,当压差处于需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的范围时,用户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也就是通过压差间接提示用户需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清洗提示构件的具体结构,只要通过清洗提示构件能够用户使用户获知是否需要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即可。此外,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可以是三个相对独立的部件,也可以被集成在一起,如集成在油压差开关中。另外,过滤收集装置4采用过滤器与阀门组合时,以过滤收集装置4包括第二过滤器41、设置在第二过滤器41下游侧的第五阀门42和设置在第四阀门64和第二过滤器41之间的第六阀门43为例,过滤收集装置4的上下游侧的压差可以是第二过滤器41上下游侧的压差,也可以是第六阀门43上游侧与第五阀门42下游侧的压差。
优选地,在步骤S3的同时,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S41:获取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S42: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S43:如果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以便过滤收集装置4清洁。需要说明的是,获取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间隔获取,即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预设值为0.15MPa,第一预设值还可以为其他压差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定第一预设值的具体数值,这种对于第一预设值具体数值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3的同时”是在步骤S3中过滤收集装置4处于收集杂质分离器3释放的杂质的同时,此时,可以获取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当然在执行步骤S3的同时依然要执行步骤S41、S42、S43。如果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通过切换阀门开闭状态来改变润滑油的流动路径,使润滑油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或第三循环流动路径流动,以便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当然,如果过滤收集装置4采用采用过滤器与阀门组合的形式,则也需要使过滤收集装置4的阀门动作,以过滤收集装置4包括第二过滤器41、设置在第二过滤器41下游侧的第五阀门42和设置在第四阀门64和第二过滤器41之间的第六阀门43为例,需要关闭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以便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并且在执行步骤S3的同时依然要执行步骤S41、S42、S43。
优选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判断总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如果总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如果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以使空调机组正常运行;其中,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一预设值。需要说明的是,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是每次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前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例如:第三次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前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就是第二次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后、第三次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前的时间段内,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也就是说,第一次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前以及每次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之后,都重新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若总时长到达第一预设时长,则获取过滤收集装置4上下游侧的压差(当然可以是实时获取,也可以是间隔获取,即隔一段时间获取一次),通过比较获取到的压差与第二预设值,来判断杂质清理程度是否符合要求,若压差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则说明空调机组中剩余的杂质不多,符合要求,可以停止通过上述步骤并通过切换阀门开闭状态使润滑油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或第三循环流动路径流动,以使空调机组恢复到正常运行的状态。在一种可能的情形中,第一预设时长为500h,第一预设时长还可以为其他时间长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定第一预设时长的具体数值,这种对于第一预时长具体数值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如果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并大于第二预设值,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以便过滤收集装置4清洁。在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之后,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并且在执行步骤S3的同时依然要执行步骤S41、S42和S43,并且依然要如前所述,在总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时,通过压差的与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的关系来确定下一步的具体步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设置第一预设时长的目的是在总时长达到该第一预设时长时判断杂质清理的程度是否符合要求,所以第一预设时长会得较长,因此,在总时能够达到第一预设时长前,可能已经若干次出现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形,即过滤收集装置4经过若干次清理,此时,空调机组中的许多杂质已经被去除了,所以总时长达到该第一预设时长时不会出现压差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形。若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并大于第二预设值,则说明杂质清理程度不够高,空调机组还残余有稍多杂质,不符合要求,此时通过切换阀门开闭状态来改变润滑油的流动路径,使润滑油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或第三循环流动路径流动,以便清洁过滤收集装置4,当然,如果过滤收集装置4采用过滤器与阀门组合的形式,则也需要使过滤收集装置4的阀门动作,前述中已举例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优选地,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第n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第n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其中,n≥2。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每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都会增加,每次执行步骤2和步骤3的时长也都会增加。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的含义与前述中相同,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第n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是第n次执行步骤S2的时长与第n次执行步骤S3的时长之和,类似地,第n-1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是第n-1次执行步骤S2的时长与第n-1次执行步骤S3的时长之和。
优选地,如图5至6所示,杂质分离器3还包括导流板34和电磁铁35,导流板34和电磁铁35设置在杂质分离器3的外壳36内,第一开口31、第二开口32和第三开口33形成在外壳36上,电磁铁35设置为具有磁性时能够吸附杂质以及不具有磁性时能够释放杂质。杂质分离器3还可以是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内的电磁吸附网,电磁吸附网具有磁性能够吸附杂质,不具有磁性时能够将杂质释放。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杂质分离器3的具体形式,这种对于杂质分离器3具体形式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5至7所示,杂质分离器3还包括设置在外壳36内且与电磁铁35连接的安装构件37,导流板34设置在外壳36与安装构件37之间,第一开口31和第三开口33形成在外壳36的下部,第二开口32形成在外壳36的上部,导流板34设置为能够使外壳36与安装构件37之间的油液上下流动。也就是说,安装构件37上设置有电磁铁35,当然,若电磁铁35的数量为多个,则可以是一部分电磁铁35可以设置在安装构件37上,另一部分电磁铁35设置在导流板34和/或外壳36的内壁上。安装构件37可以采用安装板、安装块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实际应用中灵活地设置安装构37件的具体结构,这种对于安装构件37具体结构的调整和改变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应限定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优选地,如图7所示,导流板34的形状为由下先上升再逆时针围绕安装构件37延伸,再上升,继续沿逆时针的方向围绕安装构件37延伸,再上升。该种导流板能够延长润滑油在导流板中流动的时间,使得杂质分离器3能够将润滑油中的杂质充分收集。当然,导流板也可以是螺旋上升的形状。
优选地,电磁铁35为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下面以广州市威恒电子有限公司的型号为WCTB1212的Waytop吸盘电磁铁为例说明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的工作原理,该电磁铁包括永磁体和绕设在永磁体上的线圈,当线圈通电时,线圈产生的磁场与永磁体产生的磁场相互叠加,使得电磁铁对外不显磁性,当线圈断电时,由于线圈无法产生的磁场,因此,电磁铁具有磁性。
下面结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具体地,以图1所示的空调机组结构为例进行说明,假设杂质分离器3为图5至7中所示的情形,并且吸引杂质用的电磁铁35为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清理空调机组的杂质时,首先执行步骤S1:使杂质分离器3的电磁铁35断电,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可以分别任意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使得杂质分离器3能够吸附杂质、润滑油沿第一循环流动路径流动,执行步骤S1的时长为30h。再执行步骤S2:将杂质分离器3的电磁铁35通电以使杂质分离器3能够释放杂质,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然后执行步骤S3:打开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以使润滑油沿第二循环流动路径流动,过滤收集装置4的第二过滤器41收集杂质。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为30h。并且在步骤S3的同时,实时获取过滤器上下游侧的压差,若压差小于0.15Mpa则继续执行步骤S3,当步骤S3完成后,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并在执行步骤S3的同时仍需获取过滤器上下游侧的压差,将该压差与0.15MPa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后续步骤,若压差大于或等于0.15MPa,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且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可以分别任意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且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可以分别任意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以便过滤器清洁,清洁过滤器后,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并在执行步骤S3的同时仍需获取过滤器上下游侧的压差,将该压差与0.15MPa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执行后续步骤。上述过程中,在每次压差大于或等于0.15MPa之前,可能会连续多次执行步骤S1、S2和S3(也就是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在第二次执行步骤S1、S2和S3时,执行步骤S1的时长为50h,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为50h,从第三次执行步骤S1、S2和S3开始,每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比上一次增加50h,每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比上一次增加50h。并且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当总时长达到500h时,则判断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0.1MPa;如果压差小于或等于0.1MPa,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且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可以分别任意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且第五阀门42和第六阀门43可以分别任意为打开或关闭的状态),以使空调机组正常运行;如果压差小于0.15MPa并大于0.1MPa,则打开第二阀门62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一阀门61和第四阀门64或者打开第一阀门61和第三阀门63并关闭第二阀门62和第四阀门64,以便过滤器清洁。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杂质分离器和过滤收集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连接,
所述杂质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开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开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过滤收集装置可拆卸式地连接在所述第四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四阀门的下游侧,
所述杂质分离器设置为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向所述第二开口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开启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第三开口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并能够检测所述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所述压差计算构件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所述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所述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所述清洗提示构件与所述压差计算构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器还包括导流板和电磁铁,所述导流板和所述电磁铁设置在所述杂质分离器的外壳内,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形成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电磁铁设置为具有磁性时能够吸附杂质以及不具有磁性时能够释放杂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电磁铁连接的安装构件,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构件之间,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三开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下部,所述第二开口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上部,所述导流板设置为能够使所述外壳与所述安装构件之间的油液上下流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为断电时具有磁性且通电时磁性消失的电磁铁。
6.一种空调机组的杂质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油分离器、杂质分离器和过滤收集装置,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出口与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入口连接,
所述杂质分离器包括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
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油分离器的油液出口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第二开口通过第三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所述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三开口通过第四管路与所述压缩机的油液入口连接,所述第四管路上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过滤收集装置可拆卸式地连接在所述第四管路上且位于所述第四阀门的下游侧,
所述杂质分离器设置为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开启且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关闭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向所述第二开口时处于杂质吸附状态以及当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关闭且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开启以使油液从所述第二开口流向所述第三开口时处于杂质释放状态,
所述杂质去除方法包括:
S1:使所述杂质分离器处于所述杂质吸附状态,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
S2:使所述杂质分离器处于所述杂质释放状态,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
S3:使所述过滤收集装置收集所述杂质分离器释放的杂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杂质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压力检测组件、压差计算构件和清洗提示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第四管路上并能够检测所述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力,所述压差计算构件与所述压力检测组件连接,所述压差计算构件能够计算所述过滤收集装置的上下游侧的压差,所述清洗提示构件与所述压差计算构件连接,
在步骤S3的同时,所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
S41:获取所述过滤收集装置上下游侧的压差;
S42:如果所述压差小于第一预设值,则再次执行步骤S1、S2和S3;
S43:如果所述压差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以便过滤收集装置清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杂质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
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累计执行步骤S2和S3的总时长;
判断所述总时长是否达到第一预设时长;
如果所述总时长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则判断所述压差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
如果所述压差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以使所述空调机组正常运行;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杂质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去除方法还包括:
如果所述压差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并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打开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或者打开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三阀门并关闭所述第二阀门和所述第四阀门,以便所述过滤收集装置清洁。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杂质去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循环执行步骤S1、S2和S3的过程中,第n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1的时长,第n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大于第n-1次执行步骤S2和S3的时长,
其中,n≥2。
CN202010131153.5A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Active CN1114261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153.5A CN111426107B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1153.5A CN111426107B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6107A true CN111426107A (zh) 2020-07-17
CN111426107B CN111426107B (zh) 2022-09-13

Family

ID=71547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1153.5A Active CN111426107B (zh) 2020-02-28 2020-02-28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610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6575A (zh) * 2021-03-04 2021-05-28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排除杂质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3563A (ja) * 1990-10-02 1992-05-18 Techno Ryowa:Kk 冷媒回収装置
US5220910A (en) * 1990-01-31 1993-06-22 Halton Oy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ntilation
CN104508401A (zh) * 2012-05-30 2015-04-08 易科泰克尼克公司 回收和再生来自a/c设备的制冷剂的装置和方法
CN205351884U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州迅奥汽车电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清洗设备
CN106642324A (zh) * 2016-11-29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KR20180138526A (ko) * 2017-06-21 2018-12-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베 세이코쇼 불순물 회수 방법 및 오일 회수 방법
CN208652773U (zh) * 2018-11-05 2019-03-26 山东科美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空气净化处理机组
CN110243026A (zh) * 2019-05-17 2019-09-17 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新风空调机组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20910A (en) * 1990-01-31 1993-06-22 Halton Oy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ntilation
JPH04143563A (ja) * 1990-10-02 1992-05-18 Techno Ryowa:Kk 冷媒回収装置
CN104508401A (zh) * 2012-05-30 2015-04-08 易科泰克尼克公司 回收和再生来自a/c设备的制冷剂的装置和方法
CN205351884U (zh) * 2016-01-15 2016-06-29 广州迅奥汽车电子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清洗设备
CN106642324A (zh) * 2016-11-29 2017-05-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KR20180138526A (ko) * 2017-06-21 2018-12-31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베 세이코쇼 불순물 회수 방법 및 오일 회수 방법
CN208652773U (zh) * 2018-11-05 2019-03-26 山东科美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空气净化处理机组
CN110243026A (zh) * 2019-05-17 2019-09-17 石家庄奥祥医药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免清洗新风空调机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56575A (zh) * 2021-03-04 2021-05-28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排除杂质方法
CN112856575B (zh) * 2021-03-04 2022-06-21 广东积微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系统的排除杂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6107B (zh) 2022-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12015B (zh) 用于空调的控制保护方法及空调
CN111426107B (zh) 空调机组及其杂质去除方法
KR20090088319A (ko) 공기 조화 장치용 스트레이너
JP2005249336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5249336A5 (zh)
JPH10300286A (ja) スラッジ捕捉装置、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スラッジ捕捉装置を備えた冷凍空調機器
CN202700227U (zh) 油反冲洗油冷却过滤设备
CN104941966A (zh) 冲洗过滤装置、空调冷冻水管道系统及其冲洗方法
CN2877831Y (zh) 反冲洗磁性过滤器
CN109185279B (zh) 一种液压管道冲洗回油管道
CN111156747A (zh) 冷媒清洗装置及方法、空调
CN112856575B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排除杂质方法
CN111121345A (zh) 压缩机回油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16343126U (zh) 一种改进后的防堵塞液压阀
CN105605673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2407149U (zh) 调速器油压系统
JP2007292340A (ja)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及び蓄冷器式冷凍機用圧縮機
CN206973939U (zh) 可自动冲洗油过滤器的热泵装置
CN2890777Y (zh) 带有过滤装置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US20050160762A1 (en) Refrigeration apparatus
JP3227200U (ja) 外付け磁性フィルタ付き吸収式冷温水ユニット
CN215638155U (zh) 压缩机管路组件和空调系统
KR20110112913A (ko) 역세압 변동식 여과시스템
CN214892818U (zh) 用于换热系统的排污装置、换热系统
JP2006207959A (ja) 冷凍空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