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17590B - 电梯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17590B
CN111417590B CN201780097237.8A CN201780097237A CN111417590B CN 111417590 B CN111417590 B CN 111417590B CN 201780097237 A CN201780097237 A CN 201780097237A CN 111417590 B CN111417590 B CN 1114175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nchronous motor
motor
unit
miswiring
c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72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17590A (zh
Inventor
马场俊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417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17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17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Control Of Ac Motor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即使在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对曳引机的误接线。电梯控制装置在从同步电动机停止的状态起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以使得轿厢上升的方式开始之后,根据转矩极限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和失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检测电机线的误接线或编码器线的误接线。通过具备该结构,即使在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对曳引机的误接线。

Description

电梯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伺服装置。根据该伺服装置,即使在发生了对电动机的误接线的状态下,也能够利用转子旋转的情况来检测出对电动机的误接线。
如果将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误接线的检测方法应用于电梯的曳引机,则能够尝试对该曳引机的误接线的检测。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5266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也存在在电梯安装时,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该情况下,在发生了对曳引机的误接线的状态下,无法对旨在拔出紧急制动件的方向产生转矩。因此,通过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误接线的检测方法,无法检测出对曳引机的误接线。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即使在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对曳引机的误接线。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具备:转矩极限判定部,其在如下情况下,判定流过电机线的电流的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该情况是:在电梯的轿厢由绕挂在安装于曳引机的同步电动机的轴上的绳轮上的悬吊绳索支承的状态下所述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时,电力变换装置经由所述电机线向所述同步电动机供给电力,所述同步电动机使用所述电力,以使得从检测所述同步电动机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编码器经由编码器线得到的速度反馈追随于速度指令的方式通过矢量控制而被驱动;失速判定部,其根据所述编码器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同步电动机是否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磁极位置变更部,其在由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的电流的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同步电动机能够被驱动的驱动相位;以及误接线检测部,其在从所述同步电动机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所述轿厢上升的方式开始所述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之后,根据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和所述失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检测所述电机线的误接线或所述编码器线的误接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从同步电动机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轿厢上升的方式开始同步电动机的控制之后,根据转矩极限判定部的判定结果和失速判定部的判定结果来检测电机线的误接线或编码器线的误接线。因此,即使在轿厢被紧急制动件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对曳引机的误接线。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3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4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部分标注相同的标号。适当简化或省略该部分的重复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的结构图。
在图1的电梯中,曳引机1设置在未图示的井道的上部。曳引机1具备同步电动机2、绳轮3以及一对制动器4。
同步电动机2被设置成能够利用来自外部的交流电进行驱动。绳轮3安装在同步电动机2的轴上。一对制动器4设置成能够对绳轮3的旋转驱动施加制动力。
悬吊绳索5绕挂在绳轮3上。
轿厢6支承于悬吊绳索5的一端。轿厢6具备一对紧急制动件6a。对重7支承于悬吊绳索5的另一端。
编码器8设置于曳引机1。编码器8设置成能够检测同步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
控制装置9具备电力变换装置10和控制块11。
电力变换装置10经由未图示的直流母线与未图示的换流器连接。电力变换装置10经由U相、V相、W相的电机线12与同步电动机2连接。该直流母线包含未图示的电容器。电力变换装置10被设置成,在从换流器接收到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后的直流电的供给时,能够利用电容器去除脉动电流等的影响。电力变换装置10被设置成能够将直流电转换为适当的可变电压可变频率的交流电。电力变换装置10被设置成能够将该交流电供给至同步电动机2。
控制装置9具备A/D转换部13、电流检测部14、速度检测部15、磁极位置检测部16、速度模式生成部17、速度控制部18以及电流控制部19。
A/D转换部13从未图示的电流传感器接受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的输入。A/D转换部13对来自电流传感器的输入进行A/D转换。
电流检测部14根据来自A/D转换部13的信息来检测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
速度检测部15经由编码器线20与编码器8连接。速度检测部15根据来自编码器8的同步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信息来检测轿厢6的移动方向和速度。速度检测部15输出与轿厢6的移动方向和速度对应的速度反馈信息。
磁极位置检测部16经由编码器线20与编码器8连接。磁极位置检测部16根据来自编码器8的同步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信息来检测同步电动机2的转子的磁极位置。
速度模式生成部17根据当前的轿厢6的位置信息和轿厢6接下来要停靠的位置的信息,生成轿厢6的速度模式。速度模式生成部17根据轿厢6的速度模式输出速度指令的信息。
速度控制部18根据来自速度模式生成部17的速度指令的信息和来自速度检测部15的速度反馈的信息来运算电流指令。
在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正确地接线的情况下,电流控制部19能够正确地进行矢量控制。这时,电流控制部19根据来自速度控制部18的电流指令的信息和来自磁极位置检测部16的磁极位置的信息来运算适当的电压指令。电流控制部19根据该电压指令来控制电力变换装置10。
电力变换装置10根据该电压指令进行动作。其结果是,同步电动机2以最佳的状态旋转。绳轮3追随同步电动机2的旋转而以最佳的状态旋转。悬吊绳索5追随绳轮3的旋转而以最佳的状态移动。轿厢6和对重7追随悬吊绳索5的移动而以最佳的状态彼此向相反方向升降。
控制块11具备在电梯刚安装后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功能。例如,控制块11在轿厢6组装后控制装置9被供给了电力的情况下,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例如,控制块11在悬吊绳索5以绕挂在绳轮3上的状态支承轿厢6和对重7的状态下首次向控制装置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例如,控制块11在轿厢6被一对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状态下,首次向控制装置9供给电力的情况下,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9具备安装模式判定部21、转矩极限判定部22、失速判定部23、磁极位置变更部24、误接线检测部25、警报输出部26以及速度模式变更部27。
安装模式判定部21在电梯被启动时,判定电梯的模式是否为电梯刚安装后的初次启动时的安装模式。例如,安装模式判定部21根据由作业员的操作而进行的设定,判定为电梯的模式是安装模式。例如,安装模式判定部21根据控制装置9侧的标志判定为电梯的模式是安装模式。
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是否检测出了转矩极限。例如,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
失速判定部23判定是否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例如,失速判定部23根据编码器8的检测结果判定同步电动机2是否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磁极位置变更部24在由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转子的磁极位置的设定。例如,磁极位置变更部24在由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将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同步电动机2能够被驱动的驱动相位。例如,磁极位置变更部24将从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偏离90度而得到的相位作为驱动相位。
误接线检测部25根据转矩极限判定部22的判定结果和失速判定部23的判定结果来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
警报输出部26在由误接线检测部25检测出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情况下,输出警报。
速度模式变更部27在由失速判定部判定为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以使得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例如,在速度模式生成部17正在输出轿厢6的上升方向的速度指令信息的情况下,速度模式变更部27以使得输入到速度控制部18的最终的速度指令成为轿厢6的下降方向的速度指令的方式,变更速度模式。
其结果是,即使在存在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情况下,轿厢6也暂时向上升方向移动。
接下来,使用图2对曳引机1的接线的确认方法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2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在图2中,在电梯刚刚安装后,控制装置9和曳引机1设置在井道A的内部。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铺设在曳引机1与控制装置9之间。这时,轿厢6和控制装置9配置在大致相同的高度。轿厢6被一对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
在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时,需要确认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的接线。
然而,在现状的井道A的布局中,作业人员难以确认控制装置9的入线口B和曳引机1的入线口C。
因此,控制块11使轿厢6暂时向上升方向移动。其结果是,轿厢6配置在比控制装置9高的位置。
在该状态下,作业人员在控制装置9的入线口B的端子确认电机线12与编码器线20的接线。作业人员在曳引机1的入线口C的端子确认电机线12与编码器线20的接线。
接下来,使用图3至图5,对在对曳引机1进行了误接线时使轿厢6暂时向上升方向移动的步骤进行说明。
图3至图5是应用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刚安装后的井道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3示出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该情况下,即使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阈值,电流控制部19也不能正确地进行矢量控制。因此,不会产生用于使轿厢6向上升方向移动的适当的转矩。这时,不解除一对紧急制动件6a。其结果是,轿厢6不向上升方向移动。这时,控制装置9认为检测出转矩极限而使动作停止。
该情况下,磁极位置变更部24反转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例如,磁极位置变更部24对磁极位置检测部16的输出加上90度。其结果是,电流控制部19能够根据来自速度控制部18的电流指令正确地进行控制。
图4示出电机线12的U相、V相、W相按W相、V相、U相的顺序接线的情况。该情况下,速度控制部18能够正确地进行控制。
然而,电流控制部19不能正确地进行控制。该情况下,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这时,轿厢6的下降方向上的移动被紧急制动件6a抑制。因此,同步电动机2的转矩超过绳轮3和悬吊绳索5的牵引力。其结果是,悬吊绳索5相对于绳轮3滑动。这时,控制装置9认为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而使动作停止。
图5示出电机线12的U相、V相、W相按W相、V相、U相的顺序接线时,使速度指令的方向成为相反方向的情况。
该情况下,同步电动机2适当地产生使轿厢6上升的方向的转矩。因此,一对紧急制动件6a被解除。其结果是,轿厢6暂时向上升方向移动。
接下来,使用图6对控制装置9的动作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6是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动作概要的流程图。
在步骤S1中,控制装置9判定电梯的模式是否为安装模式。
当在步骤S1中判定为电梯的模式是安装模式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2的动作。在步骤S2中,控制装置9根据向上升方向的速度指令,判定轿厢6是否向上升方向进行了移动。
当在步骤S2中判定为轿厢6向上升方向进行了移动的情况下,轿厢6被从紧急制动件6a对其向下降方向移动的抑制中释放出来。该情况下,不存在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问题。原样继续进行电梯的安装。因此,控制装置9结束动作。
当在步骤S2中判定为轿厢6未向上升方向移动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3的动作。
在步骤S3中,控制装置9判定是否检测出转矩极限。
当在步骤S3中判定为检测出转矩极限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4的动作。在步骤S4中,控制装置9将用于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驱动相位。然后,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2的动作。
当在步骤S3中判定为未检测出转矩极限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5的动作。在步骤S5中,控制装置9判定是否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
当在步骤S5中判定为未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结束动作。
当在步骤S5中判定为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6的动作。在步骤S6中,控制装置9输出表示检测出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警报。
然后,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7的动作。在步骤S7中,控制装置9判定是否能够进行确认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等的确认修正作业。例如,控制装置9根据轿厢6的当前位置判定是否能够进行确认修正作业。
当在步骤S7中判定为无法进行确认修正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8的动作。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9以使得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然后,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2的动作。
当在步骤S7中判定为能够进行确认修正作业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9的动作。在步骤S9中,控制装置9进行待机,直到确认修正作业结束为止。然后,控制装置9进行步骤S2的动作。
根据在以上内容中进行了说明的实施方式1,在电梯的模式为安装模式的情况下,根据转矩极限判定部22的判定结果和失速判定部23的判定结果来检测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因此,即使在轿厢6被一对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其结果是,能够抑制反复进行电梯的启动的情况。因此,能够将过大电流流过电力变换装置10导致的异常停止和元件老化防患于未然。其结果是,能够将电梯的行驶性能的恶化防患于未然。
此外,在检测出电机线12的误接线的情况下,输出警报。因此,在电梯安装时,能够对作业员通知发生了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情况。
此外,在判定为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以使得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因此,即使在作业员难以对控制装置9以及曳引机1中的至少一方进行作业而无法容易地修正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轿厢6暂时移动。其结果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容易地掌握对曳引机1误接线的问题点。此外,能够在短时间内修正对曳引机1的误接线。
另外,在电机线12被误接线、编码器线20被正确地接线的情况下,在图6的步骤S3中,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4中,将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驱动相位。然后,在步骤S5中,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然后,在步骤S8中,以使得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然后,在步骤S3中,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4中,将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驱动相位。然后,在步骤S3中,未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5中,未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控制装置9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检测电机线12的误接线即可。因此,即使在轿厢6被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对曳引机12的误接线。
此外,在电机线12被正确地接线、编码器线20被误接线的情况下,在图6的步骤S3中,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4中,将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驱动相位。然后,在步骤S3中,未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5中,未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控制装置9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检测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即可。因此,即使在轿厢6被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
此外,在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被误接线的情况下,在图6的步骤S3中,未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5中,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然后,在步骤S8中,变更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然后,在步骤S3中,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4中,将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驱动相位。然后,在步骤S3中,未检测出转矩极限。然后,在步骤S5中,未检测出轿厢6的失速。控制装置9只要按照这些步骤来检测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即可。因此,即使在轿厢6被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
此外,在检测出转矩极限的情况下,用于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被偏离90度。因此,能够可靠地使同步电动机2旋转。
此外,在电梯的模式不是安装模式的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方法检测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中的至少一方的误接线。例如,可以在更新曳引机1后,利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方法检测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中的至少一方的误接线。例如,可以在更新控制装置9时,利用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方法检测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中的至少一方的误接线。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根据从同步电动机2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轿厢6上升的方式开始同步电动机2的控制之后的判定结果来检测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
此外,也可以在井道的下部设置曳引机1。绕绳方式不限于1比1。例如,也可以将绕绳方式设为2比1。此外,也可以是滚动式电梯。在这些情况下,也能够检测出电机线12和编码器线20中的至少一方的误接线。
接下来,使用图7对控制装置9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电梯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图。
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处理器28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8b。例如,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9。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处理器28a和至少一个存储器28b的情况下,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通过软件、固件、或软件和固件的组合来实现。软件以及固件中的至少一方被记述为程序。软件和固件中的至少一方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28b中。至少一个处理器28a通过读出并执行至少一个存储器28b中存储的程序来实现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至少一个处理器28a也称作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中央处理装置、处理装置、运算装置、微处理器、微计算机、DSP。例如,至少一个存储器28b是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闪存、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或易失性的半导体存储器、磁盘、软盘、光盘、CD(compact disk,紧凑型光盘)、迷你盘(minidisc)、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盘)等。
在处理电路具备至少一个专用的硬件29的情况下,处理电路例如通过单一电路、复合电路、编程处理器、并行编程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分别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例如,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统一通过处理电路来实现。
关于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也可以通过专用的硬件29实现一部分,通过软件或固件实现其他部分。例如,也可以是,对于对曳引机1检测误接线的功能,通过作为专用硬件29的处理电路来实现,对于检测曳引机1的误接线的功能以外的功能,通过至少一个处理器28a读出并执行存储在至少一个存储器28b中的程序来实现。
这样,处理电路通过硬件29、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控制装置9的各功能。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电梯控制装置能够用于检测对曳引机的误接线的系统。
标号说明
1:曳引机;2:同步电动机;3:绳轮;4:制动器;5:悬吊绳索;6:轿厢;6a:紧急制动件;7:对重;8:编码器;9:控制装置;10:电力变换装置;11:控制块;12:电机线;13:A/D转换部;14:电流检测部;15:速度检测部;16:磁极位置检测部;17:速度模式生成部;18:速度控制部;19:电流控制部;20:编码器线;21:安装模式判定部;22:转矩极限判定部;23:失速判定部;24:磁极位置变更部;25:误接线检测部;26:警报输出部;27:速度模式变更部;28a:处理器;28b:存储器;29:硬件。

Claims (7)

1.一种电梯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电梯控制装置(9)具备:
转矩极限判定部(22),其在如下情况下,判定流过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是否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该情况是:在电梯的轿厢(6)由绕挂在安装于曳引机(1)的同步电动机(2)的轴上的绳轮(3)上的悬吊绳索(5)支承的状态下所述轿厢(6)被紧急制动件(6a)抑制了向下降方向的移动时,电力变换装置(10)经由所述电机线(12)向所述同步电动机(2)供给电力,所述同步电动机(2)使用所述电力,以使得从检测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编码器(8)经由编码器线(20)得到的速度反馈追随于速度指令的方式通过矢量控制而被驱动;
失速判定部(23),其根据所述编码器(8)的检测结果,判定所述同步电动机(2)是否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磁极位置变更部(24),其在由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能够被驱动的驱动相位;以及
误接线检测部(25),其在从所述同步电动机(2)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所述轿厢(6)上升的方式开始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控制之后,根据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的判定结果和所述失速判定部(23)的判定结果来检测所述电机线(12)的误接线或所述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9)具备警报输出部(26),该警报输出部(26)在由所述误接线检测部(25)检测出误接线的情况下,输出警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梯控制装置(9)具备速度模式变更部(27),该速度模式变更部(27)在由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以使得所述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误接线检测部(25)在如下情况下,检测出所述电机线(12)的误接线,该情况是:从所述同步电动机(2)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所述轿厢(6)上升的方式开始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控制之后,由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然后,由所述磁极位置变更部(24)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驱动相位,然后,由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然后,由所述速度模式变更部以使得所述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方式变更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然后,由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再次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然后,由所述磁极位置变更部(24)再次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驱动相位,然后,未被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且未被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误接线检测部(25)在如下情况下,检测出所述编码器线(20)的误接线,该情况是:从所述同步电动机(2)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所述轿厢(6)上升的方式开始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控制之后,由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然后,由所述磁极位置变更部(24)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驱动相位,然后,未被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且未被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误接线检测部(25)在如下情况下,检测出所述电机线(12)和所述编码器(8)的误接线,该情况是:从所述同步电动机(2)停止的状态起以使得所述轿厢(6)上升的方式开始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控制之后,由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然后,由所述速度模式变更部(27)变更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速度模式,然后,由所述磁极位置变更部(24)将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变更为所述驱动相位,然后,未被所述转矩极限判定部(22)判定为流过所述电机线(12)的电流的值大于所述阈值且未被所述失速判定部(23)判定为所述同步电动机(2)正在向与速度指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梯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磁极位置变更部(24)将从用于所述同步电动机(2)的矢量控制的旋转坐标的相位偏离90度而得到的相位作为所述驱动相位。
CN201780097237.8A 2017-12-08 2017-12-08 电梯控制装置 Active CN111417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44172 WO2019111404A1 (ja) 2017-12-08 2017-12-08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17590A CN111417590A (zh) 2020-07-14
CN111417590B true CN111417590B (zh) 2021-08-27

Family

ID=667508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7237.8A Active CN111417590B (zh) 2017-12-08 2017-12-08 电梯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35256B2 (zh)
CN (1) CN111417590B (zh)
WO (1) WO2019111404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7637A (zh) * 2007-07-04 2009-01-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JP4526612B2 (ja) * 1999-02-25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ボ装置
CN102372222A (zh) * 2010-08-26 2012-03-1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逆转、超速及失速保护安全电路
CN102714483A (zh) * 2010-01-21 2012-10-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救援运转装置
JP2014051373A (ja) * 2012-09-07 2014-03-20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4229585A (zh) * 2013-06-12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防乘客被困装置以及电梯的防乘客被困方法
CN105377736A (zh) * 2013-07-19 2016-03-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6414298A (zh) * 2014-05-30 2017-02-15 株式会社明电舍 电梯轿厢移动控制装置和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26612B2 (ja) * 1999-02-25 2010-08-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サーボ装置
CN101337637A (zh) * 2007-07-04 2009-01-07 东芝电梯株式会社 电梯的门控制装置
CN102714483A (zh) * 2010-01-21 2012-10-0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救援运转装置
CN102372222A (zh) * 2010-08-26 2012-03-14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的逆转、超速及失速保护安全电路
JP2014051373A (ja) * 2012-09-07 2014-03-20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CN104229585A (zh) * 2013-06-12 2014-12-24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的防乘客被困装置以及电梯的防乘客被困方法
CN105377736A (zh) * 2013-07-19 2016-03-02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的控制装置
CN106414298A (zh) * 2014-05-30 2017-02-15 株式会社明电舍 电梯轿厢移动控制装置和轿厢移动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35256B2 (ja) 2021-02-24
CN111417590A (zh) 2020-07-14
JPWO2019111404A1 (ja) 2020-07-09
WO2019111404A1 (ja) 2019-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86936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stator current vector for starting a synchronous machine of a drive of a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apparatus
US11001481B2 (en) Load detector, and winding apparatus for crane comprising said detector
US20170212499A1 (en) Servo control apparatus having function of sensorless controlled stop
JP6899319B2 (ja) モータ駆動制御装置及びモータの制御方法
JP6193000B2 (ja) エンコーダ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エンコーダ異常検出装置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JP5732820B2 (ja) 駆動装置
KR10057426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제어 장치
US10389290B2 (en) Motor control apparatus
CN111417590B (zh) 电梯控制装置
JP2009270978A (ja) ロータリーエンコーダの断線検出装置および断線検出方法
JP6420405B1 (ja) 異常診断装置および異常診断方法
CN114590669A (zh) 电梯以及控制装置
CN112789234B (zh) 电梯的控制装置
JP2010124645A (ja) ロボット
JP3666282B2 (ja) 永久磁石同期モータを用いたエレベータ装置
KR102281694B1 (ko) 모터의 제어시 무 부하 검출방법
JP2016020246A (ja) エレベータシステム
US11396236B2 (en) Electric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7031077B2 (ja) エレベ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制御方法
KR20160022923A (ko) 전기 모터의 부정확한 각도 위치를 검출하는 방법
JP2012036003A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JP6226565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JP5359668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制御装置
JP5939358B2 (ja) 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KR101904647B1 (ko) 전력 케이블 오결선 검출 방법 및 그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