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07418B -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07418B
CN111407418B CN202010351237.XA CN202010351237A CN111407418B CN 111407418 B CN111407418 B CN 111407418B CN 202010351237 A CN202010351237 A CN 202010351237A CN 111407418 B CN111407418 B CN 1114074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ove
wearing
box body
cavity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23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07418A (zh
Inventor
王慧利
武继涛
吴涛
刘拴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filed Critic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Priority to CN202010351237.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07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07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7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07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07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42/00Surgical gloves; Finger-sta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Devices for handling or treatment thereof
    • A61B42/50Devices for putting-on or remov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42/00Surgical gloves; Finger-sta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Devices for handling or treatment thereof
    • A61B42/40Packages or dispens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Gloves (AREA)

Abstract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用手套不易穿戴的问题;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手套存储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上箱体内还设有手套穿戴腔,上箱体的后侧设有伸入左侧手套存储腔、手套穿戴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内的第一导轨和安装在第一导轨下侧的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设有手套吸取机构、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手套穿戴腔内设有撑口机构,撑口机构的前侧设有设有佩戴口;本发明机构巧妙,构思新颖,可以实现自动吸取医用手套,并将医用手套完全撑开,医疗人员的手掌能够直接通过佩戴口伸入手套内进行穿戴,佩戴方便,实现全自动化佩戴。

Description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手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背景技术
医院内的医生以及护士等相关人员在为患者进行手术或者检查的时候,都需要穿戴医用手套,医用手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手被脏污或者微生物感染,也可以防止皮肤或者手上已经存在的微生物传播,避免受到化学物质的损害或者减少锐器的伤害,在医院诊所等领域使用医用手套,不仅仅能够保护医护人员,也是对病人的安全负责,能够有效的减少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
在医院,医生佩戴医用手套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医用手套撑大,然后再将手套入撑大的医用手套中,或是由其他人帮助完成佩戴过程,整个佩戴操作非常麻烦,佩戴不便,且浪费了人力资源,甚至可能耽误病患的治疗时间。
所以需要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来解决此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医用手套不易穿戴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手套存储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上箱体内还设有手套穿戴腔,上箱体的后侧设有伸入左侧手套存储腔、手套穿戴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内的第一导轨和安装在第一导轨下侧的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设有手套吸取机构、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手套穿戴腔内设有与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配合使用的撑口机构,撑口机构的前侧设有设有佩戴口,下箱体内设有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第一导轨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左支撑架和第一右支撑架,第二导轨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二左支撑架和第二右支撑架,手套吸取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左支撑架左端和第一右支撑架右端的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吸板,手套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左端和第二右支撑架右端的第二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的上端设有第二吸板,第一吸板的上端和第二吸板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吸板和第二吸板内部连通的第一真空泵;
所述的手套张开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左支撑架右端和第一右支撑架左端的第三升降机构和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右端和第二右支撑架左端的第四升降机构,第三升降机构的下端和第四升降机构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三吸板和第四吸板,第三吸板的上端和第四吸板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三吸板和第四吸板内部连通的第二真空泵,手套张开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佩戴口下侧的喷气口,喷气口与设置在上箱体内的气泵连接;
所述的第一吸板包括第一直板,第一直板的上端设有第一密封盖,第一直板与第一密封盖之间形成第一腔体,第一直板的下端设有多个连通第一腔体的第一吸孔,第一真空泵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二吸板与第一吸板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三吸板包括第二直板,第二直板的下侧设有与手套形状的穿戴槽,第二直板内还设有第二腔体,穿戴槽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二吸孔,第二真空泵与第二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撑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箱体后端的两个环形固定座,环形固定座的侧面均布有多个与环形固定座内部连通的通孔,通孔内滑动安装有滑杆,滑杆的外端安装有水平的可伸缩直杆,可伸缩直杆的前端安装有与环形固定座轴心垂直的活动杆,活动杆指向环形固定座轴心的一端安装有斜置的拨杆,活动杆转动连接在可伸缩直杆上,可伸缩直杆上安装有拉簧,拉簧的端部连接在活动杆上,可伸缩直杆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导轮,环形固定座的外侧面设有拉绳,拉绳经过导轮连接在活动杆的指向环形固定座轴心的一端,环形固定座内还设有驱动多个滑杆同时向外或向内滑动的控制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佩戴口的上端铰接有封闭板,封闭板的上侧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下端设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下端设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封闭板上端的滑轨。
进一步的,所述的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下箱体内的丝杠,丝杠上设置有与丝杠螺纹连接的丝杠套,丝杠套上端与上箱体的底端固定连接,底箱内设置有驱动丝杠转动的第二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的左侧手套存储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内还设有多个固定手套位置的定位块,下箱体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定位块穿过手套存储腔和右侧手套存储腔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上,活动板的下端安装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腔的下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机构巧妙,构思新颖,可以实现自动吸取医用手套,并将医用手套完全撑开,医疗人员的手掌能够直接通过佩戴口伸入手套内进行穿戴,佩戴方便,实现全自动化佩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图1中的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吸板与手套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吸板的纵截面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三吸板的横截面的剖视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吸板的纵截面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撑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撑口机构与手套配合使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中的B—B方向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图8中的C的放大图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做侧手套存储腔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由图1至图12给出,本发明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与下箱体2上下滑动连接,上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即备用的手套均储藏在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上箱体1内还设有手套穿戴腔5,上箱体1的后侧设有伸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手套穿戴腔5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的第一导轨6和安装在第一导轨6下侧的第二导轨7,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上设有手套吸取机构、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手套吸取机构用于将存储在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的手套移入手套穿戴腔5内,手套分离机构用于将被送入手套穿戴腔5内的手套的上层和下层分离开,手套穿戴腔5内设有与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配合使用的撑口机构,当撑口机构将手套的开口处撑开后,手套张开机构使手套保持手指和手掌处全部分离的状态,撑口机构的前侧设有设有佩戴口8,当手套保持处于全部张开的状态时,通过佩戴口8将双手水平伸入手套内,即可完成手套的佩戴,在穿戴过程中,由于手套处于全部张开的状态,所以穿戴过程不会造成由于穿戴角度或者手掌过大造成的手套褶皱以至于不能完成穿戴的问题,下箱体2内设有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能够根据不同的佩戴人员的实际情况以调节佩戴口8的高度,方便使用,人性化程度高;
所述的第一导轨6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左支撑架9和第一右支撑架10,第一左支撑架9与第一右支撑架10的结构相同,第二导轨7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二左支撑架11和第二右支撑架12,第二左支撑架11与第二右支撑架12的结构相同,手套吸取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左支撑架9左端和第一右支撑架10右端的第一升降机构13,第一升降机构13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吸板14,当第一左支撑架9或第一右支撑架10通过安装在第一导轨6内的移动机构移动至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的上侧时,第一升降机构13驱动第一吸板14向下移动,当第一吸板14贴合在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最上层的手套上时,将手套吸附在第一吸板14上,此时控制第一升降机构13驱动第一吸板14向上移动,再通过移动机构驱动第一左支撑架9和第一右支撑架10移动至手套穿戴腔5内时完成手套的吸取和移动,移动机构可为液压缸,手套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11左端和第二右支撑架12右端的第二升降机构18,第二升降机构18的上端设有第二吸板21,当第一吸板14将手套吸取并移动至手套穿戴腔5内时,控制第二升降机构18上升,使得第二吸板21顶在吸附在第一吸板14下端的手套的下端,此时使第二吸板21吸附手套的下侧面,在控制第二升降机构18下降2cm,使得手套的上侧面与下侧面分离,完成手套的分离,第一升降机构13和第二升降机构18可为液压缸,第一吸板14的上端和第二吸板21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吸板14和第二吸板21内部连通的第一真空泵17,第一真空泵17用于使第一吸板14内部保持负压状态,用于吸取手套;
虽然手套分离机构使手套成为分离状态,且手套的上侧面与下侧面为平面,但是手套的侧面仍为不确定状态,因为手套的手指处侧面为不规则多面体,当手套的侧面有褶皱时,不易进行手套的穿戴,即使将手套穿戴在手上时,手套的穿戴位置也极易有误差,导致穿戴人员感受不属实,影响工作,所述的手套张开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左支撑架9右端和第一右支撑架10左端的第三升降机构15和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11右端和第二右支撑架12左端的第四升降机构19,第三升降机构15和第四升降机构19可为液压缸,第三升降机构15的下端和第四升降机构19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三吸板16和第四吸板22,第三吸板16的上端和第四吸板22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三吸板16和第四吸板22内部连通的第二真空泵,手套张开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佩戴口8下侧的喷气口23,喷气口23与设置在上箱体1内的气泵24连接;
所述的第一吸板14包括第一直板25,第一直板25的上端设有第一密封盖26,第一直板25与第一密封盖2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7,第一直板25的下端设有多个连通第一腔体27的第一吸孔28,第一真空泵17通过管道或密封法兰与第一腔体27连通,当第一腔体27内保持负压状态时,通过第一吸孔28将一个手套吸附在第一直板25的下端,第二吸板21与第一吸板14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三吸板16包括第二直板29,第二直板29的下侧设有与手套形状相同的穿戴槽30,第二直板29内还设有第二腔体31,穿戴槽3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二腔体31连通的第二吸孔32,第二真空泵与第二腔体31连通,当第二吸板21使手套成为分离状态时,且通过撑口机构将手套的穿戴口撑开后,先使喷气口23向手套内喷气,使得手套内保持重启状态,此时关闭第一真空泵17并使第一吸板14和第二吸板21离开手套,在控制移动机构和第三升降机构15使得第三吸板16吸附在手套上,使得手套的上面和部分侧面进入第三吸板16的穿戴槽30内,使得穿戴槽30内的第二吸孔32将手套的上面和部分侧面吸附在穿戴槽30内,此时控制第二吸板21离开手套,再将第四吸板22吸附在手套上,使得手套的下面和部分侧面进入第四吸板22的穿戴槽30内,使得穿戴槽30内的第二吸孔32将手套的下面和部分侧面吸附在穿戴槽30内,由于手套此时为充气状态,所以手套得到了充分的张开,此时关闭气泵24,即可进行待穿戴状态。
所述的撑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箱体1后端的两个环形固定座33,环形固定座33的侧面均布有多个与环形固定座33内部连通的通孔34,通孔34优选为3个,通孔3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35,滑杆35的外端安装有水平的可伸缩直杆36,可伸缩直杆36的前端安装有与环形固定座33轴心垂直的活动杆37,活动杆37指向环形固定座33轴心的一端安装有斜置的拨杆38,活动杆37转动连接在可伸缩直杆36上,可伸缩直杆36上安装有拉簧39,拉簧39的端部连接在活动杆37上,可伸缩直杆36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导轮40,导轮40能够减小拉绳41受到的磨损,环形固定座33的外侧面设有拉绳41,拉绳41经过导轮40连接在活动杆37的指向环形固定座33轴心的一端,环形固定座33内还设有驱动多个滑杆35同时向外或向内滑动的控制机构,当手套分离机构使手套成为分离状态时,手套的开口也张开一定的开口,此时控制滑杆35向环形固定座33内移动,使得安装在可伸缩直板上的活动杆37的下端在竖直方向上向手套的开口移动,当滑杆35和活动杆37在向下移动时,环形固定座33上的拉绳41处于放松状态,同时可伸缩直杆36上的拉簧39将活动杆37向手套的开口处拉动,当滑杆35向内移动至一定的距离,使得活动杆37端部的拨杆38将手套的开口撑开,手套的张开开口大于手掌的纵截面的面积,便于进行气体进入手套和穿戴。
为了使得控制可伸缩直杆36的伸缩以根据手套种类的不同导致手套的开口的位置不同以准确的将手套张开,所述的可伸缩直杆36包括第一直杆42和第二直杆43,第一直杆42的左端设有环形槽44,第二直杆43的右端转动安装有环形管45,环形管45螺纹安装在环形槽44内,环形管45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环46,转动转动环46能够带动环形管45转动,则环形管45与第一直杆42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一直杆42和第二直杆43相互远离或接近。
为了使得环形管45能够转动安装在第二直杆43的右端,所述的第二直杆43的右端设有梯形槽47,环形管45的左端设有与梯形槽47切合的凸起48。
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环形固定座33内的驱动轴49,驱动轴49的端部转动连接在转盘的中心处,驱动轴49上安装有齿轮50,滑杆35伸入环形固定座33内的一端上安装有与齿轮50啮合的齿条51,当驱动轴49转动时通过齿轮50带动齿条51使滑杆35在通孔34内滑动,即可使得滑杆35带动可伸缩直杆36向外移动或向内移动,上箱体1内还设有驱动驱动轴49转动的第一电机52。
所述的拨杆38采用高摩擦系数弹性材料制作,拨杆38的材料可为SEBS共混物,能够稳定的将手套的开口披挂在拨杆38上。
为了使手套仍未处于待穿戴状态时,防止医疗人员将手伸入佩戴口8内使得装置的机构伤到医疗人员的手掌,所述的佩戴口8的上端铰接有封闭板53,封闭板53的上侧设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的下端设有电动推杆55,电动推杆55的下端设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54封闭板53上端的滑轨56,当第四吸板22内处于负压状态时,安装在第四吸板22内的气压传感器接受到信号,并将信号传输到控制器上,并使得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55收缩,使封闭板53将佩戴口8打开,当第四吸板22内处于正常压力状态时,电动推杆55伸展,使封闭板53将佩戴口8封闭。
所述的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下箱体2内的丝杠57,丝杠57上设置有与丝杠57螺纹连接的丝杠套58,丝杠套58上端与上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下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丝杠57转动的第二电机59,可以通过第二电机59的转动带动上箱体1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上箱体1上的佩戴口8的高度,方便不同的身高的医疗人员采用本装置佩戴医用手套。
为了使得第一吸板14吸附手套时,每个手套被吸附时的位置相同,所述的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还设有多个固定手套位置的定位块60,为了使得当第一吸板14进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对手套进行吸附时定位块60不会对第一吸板14造成影响,下箱体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工作腔61,工作腔61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62,定位块60穿过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62上,活动板62的下端安装有弹簧63,弹簧6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腔61的下端,当第一吸板14进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吸取手套时,第一吸板14将定位块60顶入工作腔61内,可以通过设置在第一吸板14内的气压传感器以确定手套是否吸附在第一吸板14上。
所述的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为一上端设有开口的箱体,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滑动安装在上箱体1内,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上还设有把手64,下箱体2内还可以滑动设置有穿过工作腔61内与活动板62固定连接的连接板,通过向下移动一端伸出下箱体2外的连接板从而使定位块60离开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从而方便将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拉出上箱体1以便于将手套放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或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
所述的第二直板29的上端设有四个下端与第二腔体31连通的通气直管65,通气直管65的上端通过通气软管与第二真空泵连通,四个通气直管65的下端均匀的设置在第二腔体31内。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一定数量的手套放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通过控制与控制器连接的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调节穿戴口的高度,再通过手套吸取机构将手套吸附至手套穿戴腔5内,处于第一状态,此时控制手套分离机构将手套的上面和下面分离,之后通过撑口机构将手套的开口张开,在使手套张开机构依次将吸附在手套吸附机构上的手套吸附,使得手套完全处于张开状态,即第二状态,此时,穿戴口内的封闭板53打开,此时将双手分别伸入两个穿戴口内进行手套的穿戴,当手套穿戴在手掌上后,第三吸板16和第四吸板22停止吸附,且撑口机构上的滑杆35向外移动,使得拨杆38带动手套的开口部分向前移动且逐渐放开手套,使得手套完全套在手掌和手腕上,完成手套的穿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机构巧妙,构思新颖,可以实现自动吸取医用手套,并将医用手套完全撑开,医疗人员的手掌能够直接通过佩戴口伸入手套内进行穿戴,佩戴方便,实现全自动化佩戴。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8)

1.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箱体(1)和下箱体(2),上箱体(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上箱体(1)内还设有手套穿戴腔(5),上箱体(1)的后侧设有伸入左侧手套存储腔(3)、手套穿戴腔(5)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的第一导轨(6)和安装在第一导轨(6)下侧的第二导轨(7),第一导轨(6)和第二导轨(7)上设有手套吸取机构、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手套穿戴腔(5)内设有与手套分离机构和手套张开机构配合使用的撑口机构,撑口机构的前侧设有佩戴口(8),下箱体(2)内设有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
所述的第一导轨(6)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一左支撑架(9)和第一右支撑架(10),第二导轨(7)左右两端分别滑动安装有第二左支撑架(11)和第二右支撑架(12),手套吸取机构包括分别安装在第一左支撑架(9)左端和第一右支撑架(10)右端的第一升降机构(13),第一升降机构(13)的下端安装有第一吸板(14),手套分离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11)左端和第二右支撑架(12)右端的第二升降机构(18),第二升降机构(18)的上端设有第二吸板(21),第一吸板(14)的上端和第二吸板(21)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一吸板(14)和第二吸板(21)内部连通的第一真空泵(17);
所述的手套张开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左支撑架(9)右端和第一右支撑架(10)左端的第三升降机构(15)和设置在第二左支撑架(11)右端和第二右支撑架(12)左端的第四升降机构(19),第三升降机构(15)的下端和第四升降机构(19)的上端分别设有第三吸板(16)和第四吸板(22),第三吸板(16)的上端和第四吸板(22)的下端分别设有与第三吸板(16)和第四吸板(22)内部连通的第二真空泵,手套张开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佩戴口(8)下侧的喷气口(23),喷气口(23)与设置在上箱体(1)内的气泵(24)连接;
所述的第一吸板(14)包括第一直板(25),第一直板(25)的上端设有第一密封盖(26),第一直板(25)与第一密封盖(26)之间形成第一腔体(27),第一直板(25)的下端设有多个连通第一腔体(27)的第一吸孔(28),第一真空泵(17)与第一腔体(27)连通,第二吸板(21)与第一吸板(14)的结构相同;
所述的第三吸板(16)包括第二直板(29),第二直板(29)的下侧设有与手套形状相同的穿戴槽(30),第二直板(29)内还设有第二腔体(31),穿戴槽(30)的外表面设有多个与第二腔体(31)连通的第二吸孔(32),第二真空泵与第二腔体(31)连通;
所述的撑口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箱体(1)后端的两个环形固定座(33),环形固定座(33)的侧面均布有多个与环形固定座(33)内部连通的通孔(34),通孔(34)内滑动安装有滑杆(35),滑杆(35)的外端安装有水平的可伸缩直杆(36),可伸缩直杆(36)的前端安装有与环形固定座(33)轴心垂直的活动杆(37),活动杆(37)指向环形固定座(33)轴心的一端安装有斜置的拨杆(38),活动杆(37)转动连接在可伸缩直杆(36)上,可伸缩直杆(36)上安装有拉簧(39),拉簧(39)的端部连接在活动杆(37)上,可伸缩直杆(36)的两端外侧均设有导轮(40),环形固定座(33)的外侧面设有拉绳(41),拉绳(41)经过导轮(40)连接在活动杆(37)的指向环形固定座(33)轴心的一端,环形固定座(33)内还设有驱动多个滑杆(35)同时向外或向内滑动的控制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伸缩直杆(36)包括第一直杆(42)和第二直杆(43),第一直杆(42)的左端设有环形槽(44),第二直杆(43)的右端转动安装有环形管(45),环形管(45)螺纹安装在环形槽(44)内,环形管(45)上固定安装有转动环(4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水平转动安装在环形固定座(33)内的驱动轴(49),驱动轴(49)上安装有齿轮(50),滑杆(35)伸入环形固定座(33)内的一端上安装有与齿轮(50)啮合的齿条(51),上箱体(1)内还设有驱动驱动轴(49)转动的第一电机(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拨杆(38)采用高摩擦系数弹性材料制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佩戴口(8)的上端铰接有封闭板(53),封闭板(53)的上侧设有支撑板(54),支撑板(54)的下端设有电动推杆(55),电动推杆(55)的下端设有滑块,滑块滑动安装在支撑板(54)封闭板(53)上端的滑轨(5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佩戴口高度调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下箱体(2)内的丝杠(57),丝杠(57)上设置有与丝杠(57)螺纹连接的丝杠套(58),丝杠套(58)上端与上箱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下箱体(2)内设置有驱动丝杠(57)转动的第二电机(5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内还设有多个固定手套位置的定位块(60),下箱体(2)的左右两端均设有工作腔(61),工作腔(61)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62),定位块(60)穿过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的下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62)上,活动板(62)的下端安装有弹簧(63),弹簧(6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工作腔(61)的下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为一上端设有开口的箱体,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滑动安装在上箱体(1)内,上箱体(1)和下箱体(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开口,左侧手套存储腔(3)和右侧手套存储腔(4)上还设有把手(64)。
CN202010351237.XA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Active CN111407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237.XA CN111407418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237.XA CN111407418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7418A CN111407418A (zh) 2020-07-14
CN111407418B true CN111407418B (zh) 2022-03-11

Family

ID=71486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237.XA Active CN111407418B (zh) 2020-04-28 2020-04-28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074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3918A (zh) * 2021-04-22 2021-08-27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一种无菌手套自动佩戴机
CN113616340B (zh) * 2021-09-18 2022-07-12 深圳市安博臣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无菌手套自动穿戴设备
CN114668514B (zh) * 2022-02-14 2023-04-28 深圳市南山区医疗集团总部 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手套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7443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寺本 勝哉 手袋自動装着装置
JP2016023392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株式会社新和工業 ゴム手袋装着具
US10034566B1 (en) * 2015-10-22 2018-07-31 Yoon Ki Sh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fe removal and disposal of glove
CN108606840A (zh) * 2018-05-26 2018-10-02 张争奇 医用手套的自动穿戴设备
CN109820402A (zh) * 2019-03-07 2019-05-31 苏州科技大学 橡胶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方法
CN110074639A (zh) * 2019-05-06 2019-08-02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薄膜手套穿戴装置
CN210204908U (zh) * 2019-06-05 2020-03-31 南通腾拓手套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手套佩戴设备
CN110974427A (zh) * 2019-12-24 2020-04-10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用橡胶手套自动穿戴设备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87443A1 (ja) * 2013-12-13 2015-06-18 寺本 勝哉 手袋自動装着装置
JP2016023392A (ja) * 2014-07-24 2016-02-08 株式会社新和工業 ゴム手袋装着具
US10034566B1 (en) * 2015-10-22 2018-07-31 Yoon Ki Shi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fe removal and disposal of glove
CN108606840A (zh) * 2018-05-26 2018-10-02 张争奇 医用手套的自动穿戴设备
CN109820402A (zh) * 2019-03-07 2019-05-31 苏州科技大学 橡胶手套穿戴装置及穿戴方法
CN110074639A (zh) * 2019-05-06 2019-08-02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薄膜手套穿戴装置
CN210204908U (zh) * 2019-06-05 2020-03-31 南通腾拓手套有限公司 一种医用手套佩戴设备
CN110974427A (zh) * 2019-12-24 2020-04-10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医用橡胶手套自动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07418A (zh) 2020-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07418B (zh) 一种医用手套高效辅助佩戴装置
CN108837210B (zh) 骨科护理清洗装置
CN111616453B (zh) 一种便于穿戴的医用防护服
CN112451008B (zh) 一种肝胆外科辅助手术作用装置
CN108403353A (zh) 手术推车过床板
CN110478180B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手术室护理用支架
CN109793634A (zh) 一种用于固定头部可灵活调整的支架
CN208693683U (zh) 一种下肢骨伤护理组合支架
CN2815332Y (zh) 手外科专用手术台
CN106361438B (zh) 一种设有手腕的手术机器人
CN212089995U (zh) 一种急救担架
CN109224214A (zh) 一种放置稳定的雾化器
CN213994746U (zh) 一种换瓣术后用多功能康复护理装置
CN110774288B (zh) 一种病床前自动取餐用的机械手
CN210542247U (zh) 一种内科多功能护理架
CN211131741U (zh) 轻滑担架
CN113576874A (zh) 一种用于重症患者的自动辅助排痰装置
CN109394446B (zh) 多功能理疗床
CN219906556U (zh) 一种医用无菌无纺布保护装置
CN207323667U (zh) 一种骨科护理换药架
CN206355083U (zh) 一种肋弓牵开器
CN213822838U (zh) 一种胸外科护理用防堵引流装置
CN215020131U (zh) 一种用于老年护理的头部防护装置
CN215652332U (zh) 一种骨科用手术床
CN113679567B (zh) 一种基于步态感知技术的下肢康复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