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80170A -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80170A
CN111380170A CN201911375528.6A CN201911375528A CN111380170A CN 111380170 A CN111380170 A CN 111380170A CN 201911375528 A CN201911375528 A CN 201911375528A CN 111380170 A CN111380170 A CN 1113801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umidity
indoor
dehumidification
out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75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80170B (zh
Inventor
朴玹培
田一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ungdong Navi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80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0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80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80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24F2110/22Humidity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52Air quality properties of the outside a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能够最小化当运行换气模式时室内空气受室外空气条件的影响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用于实现此目的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接收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b)以接收到的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为基准,运行将室外空气在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换气模式,或者运行将室外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而供应到室内而的一般换气模式。

Description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使得室内环境舒适并且节约能量的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空调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或者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或净化而保持室内舒适的装置。
这样的空调感测室外或室内环境条件,当在上述感测到的值超过参考值时运行空调而执行室内空气的换气、加湿、除湿、制冷/制热、空气净化等控制。
作为现有的空调,公开了韩国授权专利第10-0708554号。上述现有的空调具有换气功能、空气净化功能、室内湿度调节功能。
在利用上述空调进行室内换气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状态受室外空气状态的影响。即,若在室外空气的湿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换气模式,则由于换气后室内空气的湿度升高,因此换气后室内的舒适性下降。
并且,若在运行换气模式后为了使室内空气的湿度达到舒适的状态而运行除湿模式,则要花费时间到室内湿度达到舒适状态为止,因此可能对用户造成不便。
因此,对于现有的空调而言,各个功能独立地被操作,从而在进行换气的情况下受到室外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具有无法实现高效的空气调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当运行换气模式时室内空气受室外空气条件的影响的程度而营造舒适的室内环境的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迅速地去除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的同时减少运行空调时产生的能量使用量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用于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接收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b)以接收到的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为基准,运行将室外空气在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换气模式,或者运行将室外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的一般换气模式。
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构成,或者由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构成。
可以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而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低于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一般换气模式。
所述空调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c)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b)步骤后,运行将室内空气过滤而再次供应到室内的空气净化模式。
所述b)步骤与c)步骤可以交替运行。
在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中,可以首先运行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净化模式,之后若满足预设条件,则运行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的一般净化模式。
所述c)步骤中的在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后运行一般净化模式的预设条件可以构成为,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后经过预设的时间,或者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达到预设温度。
可以构成为以作为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的第一室外预设湿度为基准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设定高于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第二室外预设湿度,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二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与第二室外预设湿度之间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
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可以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低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
在控制部设定控制区域,所述控制区域可以将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作为下限值,并将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作为上限值,所述控制部在所述c)步骤中控制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在所述控制区域范围内。
在所述控制部可以设定舒适区域,所述舒适区域通过预定区间的绝对湿度定义并使人感受到舒适,所述控制区域的上限值设定为低于所述舒适区域的上限值的值,所述控制区域的下限值设定为低于所述舒适区域的下限值的值。
所述控制部可以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在未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
所述控制部可以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在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的情况下,运行所述一般净化模式。
可以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之后(S18),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为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则将该判断结果作为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而存储在控制部,之后进行所述a)步骤,否则不经过所述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的存储步骤而进行所述a)步骤。
实现所述b)步骤的运行的预设条件可以由预设时间构成,或者由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为预设浓度以下的情形构成。
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和室内空气的湿度可以由绝对湿度构成。
可以从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算出所述室外空气的绝对湿度,从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算出所述室内空气的绝对湿度。
在所述a)步骤中,可以在将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的换气模式运行预设的时间之后,接收关于室外空气的湿度的信息。
本发明的空调包括:除湿部,用于对向室内供应的空气进行除湿;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接收并存储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控制部,以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为基准,运行将室外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换气模式,或者运行将室外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的一般换气模式。
在所述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可以存储有针对所述室外空气条件的多个区域,所述控制部在接收到的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相应的情况下,与该区域对应地选择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而运行。
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构成,或者由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构成。
所述空调还可以包括: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关于室内空气条件的信息,所述控制部比较所述室外空气信息与室内空气信息并选择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而运行。
所述控制部可以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后,运行将在过滤器过滤后的室内空气再次供应到室内的空气净化模式。
所述空气净化模式可以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
根据本发明,通过反映室外空气的条件而运行最佳的空气调节模式,能够将室内环境保持在舒适的状态。
并且,当运行换气模式时,使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后流入室内,从而不受室外空气条件的影响,进而能够将室内环境保持在舒适的状态。
并且,使得除湿换气模式与一般换气模式、除湿净化模式与一般净化模式根据室外空气的条件运转,从而能够最小化能量使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流路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构成的图。
图3是表示室外空气的根据温度及湿度的区域的图。
图4是在湿空气线图中示出舒适区域和控制区域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图。
符号说明
100:空调 110a:第一送风机
110b:第二送风机 121:第一空气流路
122:第二空气流路 123:过滤器
124:冷却部 125:过滤器
126:流路转换部 130:除湿转子
141:室外温度传感器 142:室外湿度传感器
143:室内温度传感器 144:室内湿度传感器
151: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 152: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
16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对根据本发明的空调的构成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空调100配备有能够使其运行换气模式、空气净化模式、除湿模式中的至少一种的控制部160。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还包括制冷模式、供暖模式、加湿模式。
所述换气模式作为通过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并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来对室内空气进行换气的模式,包括:除湿换气模式,将室外空气在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换气模式,将室外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除湿部进行除湿。
所述空气净化模式作为将室内空气在过滤器进行过滤后重新供应到室内的模式,可以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在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不在除湿部进行除湿而供应到室内。
所述控制部160基于室外空气条件而控制为运行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160可以控制为在预设条件期间内运行除湿换气模式后再运行一般换气模式,进而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包括室外空气的温度、湿度。
所述控制部160可以基于所述室内空气的条件而控制为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和一般净化模式中的任意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部160可以控制为,在预设条件期间内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后再运行一般净化模式,进而除湿净化模式和一般净化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所述室内空气条件可以包括室内空气的温度、湿度。
若在换气模式下仅运行除湿换气模式,并且在空气净化模式下仅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则除湿所需的能量消耗量增加。因此,若考虑室外空气的条件或室内空气的条件而将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并将除湿净化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则能够减少能量消耗。
并且,所述控制部160可以控制所述换气模式与空气净化模式根据预设条件而交替运行。
所述空调100可以包括:第一空气流路121,一侧端和另一侧端分别与室内连通;第二空气流路122,一侧端和另一侧端分别与室外连通;过滤器123,设置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上;过滤器125,设置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上;流路转换部126,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与第二空气流路122的交叉点,用于转换空气的流动方向;第一送风机110a,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上;第二送风机110b,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上;除湿部124、130,用于对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流动而向室内供应的空气进行除湿。
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包括:入口部121a,使室内空气流入;出口部121b,向室内排出空气。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包括:入口部122a,使室外空气流入;出口部122b,向室外排出空气。在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上可以配备有用于将流动于第一空气流路121的空气冷却的冷却部124。在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上可以配备有用于将流动于第二空气流路122的空气加热的加热部127。
所述除湿部124、130可以包括:所述冷却部124;除湿转子130,从流动于第一空气流路121的空气中吸收水分,并在第二空气流路122释放吸收的所述水分。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冷却部124可以包括制冷循环或热泵的蒸发器。
所述除湿转子130包括:第一区域131,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上;第二区域132,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上;以及吸附件,通过旋转而交替通过所述第一区域131和第二区域132。所述吸附件在第一区域131吸收水分而进行除湿,并通过利用加热部127加热的空气而在第二区域132释放水分,从而再生。
配备于所述第一空气流路121的出口部121b侧的第一送风机110a用于在空气净化模式下吸入室内空气而将该室内空气再次向室内排出,在换气模式下吸入室外空气而将该室外空气向室内排出。配备于所述第二空气流路122的出口部122b侧的第二送风机110b用于在换气模式下吸入室内空气而将该室内空气向室外排出。
所述空调100还可以配备有:室外温度传感器141,用于感测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外湿度传感器142,用于感测室外空气的湿度;室内温度传感器143,用于感测室内空气的温度;室内湿度传感器144,用于感测室内空气的湿度。
所述空调100还可以配备有: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151,用于存储在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141和室外湿度传感器142分别感测到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152,用于存储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14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4分别感测到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信息。
上述多个传感器141、142、143、144可以配备于空调100,也可以独立于空调100而配备。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通信网接收在外部配备的专门的服务器(未图示)中存储的关于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信息,而不配备所述室外温度传感器141和室外湿度传感器142。
参照图3,对根据室外空气条件的运行模式的选择进行说明。
所述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151可以存储有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多个区域(#1~#8)。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构成为室外空气的湿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室外空气的湿度为基准划分为多个区域。
并且,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构成为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以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为基准区分为多个区域。
所述多个区域(#1~#8)可以如下表所示地根据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而分为八个区域。
[表1]
Figure BDA0002340848360000071
Figure BDA0002340848360000081
所述空调100在换气模式下运行时,受室外空气条件的影响。室外空气的湿度越高,室内空气越可能由于换气模式运行而受室外空气的湿度的影响,从而远离舒适的区域。并且,室外空气的温度越低,供应到室内的空气的温度越低,从而造成室内空气的温度下降。
因此,控制部160可以构成为以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为基准选择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种而运行。
作为一例,在如上所述地包括多个区域(#1~#8)的情况下,当为室外空气的湿度较高的高湿或室外空气的湿度为中间范围的中湿时,可以运行为除湿换气模式。并且,当为室外空气的湿度较低的低湿时,可以运行为一般换气模式。
在根据如上所述的条件运行换气模式的情况下,当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时(#1、#2、#3、#4、#6、#7),可以运行为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当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低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时(#5、#8),可以运行为所述一般换气模式。在此,第一室外预设湿度AH1可以实现为作为中湿与低湿的交界的室外空气的湿度。
并且,所述换气模式可以构成为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并且,所述换气模式可以构成为以预设条件在先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之后以预设条件在后运行所述一般换气模式。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构成为预设时间,也可以构成为在室内空气的湿度达到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满足预设条件。
另外,在所述换气模式的运行在预设条件期间进行之后,可以控制运行使通过第一空气流路121的入口部121a流入的室内空气在过滤器123过滤后再次通过出口部121b供应到室内的空气净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条件可以构成为实现运行的预设时间。
并且,可以控制换气模式与空气净化模式根据预设条件交替运行。即,可以构成为以换气模式→空气净化模式→换气模式→空气净化模式的顺序反复运行。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空气净化模式可以实现为选择除湿净化模式和一般净化模式中的任意一种运行。
为了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中区分高湿与中湿,可以设定第二室外预设湿度AH2。所述第二室外预设湿度AH2是高于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AH1的湿度。在这种情况下,当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为高于所述第二室外预设湿度AH2的高湿时(#1、#3、#6),可以运行为所述除湿净化模式,当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AH1与第二室外预设湿度AH2之间时(#2、#4、#7),可以运行为所述一般净化模式。
因此,在室外空气的湿度为高湿的情况下,除湿换气模式与除湿净化模式交替运行,在室外空气的湿度为中湿的情况下,除湿换气模式与一般净化模式交替运行。
并且,可以构成为在室外空气的湿度为低湿的情况下一般换气模式与除湿净化模式交替运行,或者一般换气模式与一般净化模式交替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在室外空气的温度为中湿时(#5)时,可以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当低湿时(#8)时运行一般净化模式。
并且,所述空气净化模式也可以构成为首先运行在所述除湿部124、130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净化模式,之后若满足预设条件则不在所述除湿部124、130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而运行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的一般净化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预设条件可以构成为预设时间,也可以构成为在室内空气的湿度达到预设湿度的情况下满足预设条件。
在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除湿净化模式下,分别需要运行除湿部,为了运行除湿部而需要能量。因此,若一直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或除湿净化模式到经过预设时间或者达到预设湿度为止,之后运行一般换气模式或一般净化模式,则能够最小化用于运行除湿换气模式或除湿净化模式的热泵压缩机的运作,从而减小能量消耗量。
参照图4,对用于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区域进行说明。图4作为湿空气线图,示出了绝对湿度的范围低于舒适区域的控制区域。
所述舒适区域A定义为用户能够在室内感受到舒适的环境,可以通过预定区间(H1-H2)的绝对湿度来定义。并且,可以通过预定区间的绝对湿度以及预定区间(T1-T2)的温度来定义。在图4中示出了通过绝对湿度和温度来定义的实施例。
所述控制区域B是作为空调100的控制目标的区域,可以与所述舒适区域A相同地通过预定区间(H3-H4)的绝对湿度来定义,或者通过预定区间(H3-H4)的绝对湿度以及预定区间(T3-T4)的温度来定义。在图4中示出了通过绝对湿度和温度来定义的实施例。
在这种情况下,所述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H4和下限值H3可以设定为分别比所述舒适区域A的上限值H2和下限值H1低的值。
若为了降低室内的湿度而运行除湿模式,则室内空气的湿度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若观察室内空气的湿度下降的过程,则呈现为每单位时间内反复增大与减小,从而整体趋势下降。因此,若将作为除湿模式的控制目标的区域设定为所述舒适区域A,则在室内空气的湿度反复增大与减小的过程中,室内空气的湿度的上限值可能超出所述舒适区域A。如上所述,若在湿度区间比所述舒适区域A低的控制区域B范围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则能够防止室内空气的湿度哪怕暂时地超出舒适区域A,从而能够持续保持舒适的室内环境。
参照图5,对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空调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
在步骤S10中,使空调100在预设的时间内运行换气模式。由于用于判断室外空气的条件的传感器141、142位于空调100内部,因此为了更准确地判断实际室外空气的条件而在预设时间(例如,两分钟)内运行换气模式,从而能够通过空气循环准确地判断室外空气的条件。所述步骤S10可以省略。尤其,在从外部服务器接收室外空气的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不经过步骤S10而直接进行步骤S11。
在步骤S11中,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被接收到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151。所述室外空气条件可以包括在室外温度传感器141和室外湿度传感器142感测到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和室外空气的湿度。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通信网从外部服务器接收。
在这种情况下,关于室内空气条件的信息可以被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152接收。所述室内空气条件可以包括在室内温度传感器143和室内湿度传感器144感测到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控制部160从如上所述地被接收到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151并存储的室外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算出绝对湿度。并且,控制部160从被接收到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152并存储的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相对湿度)算出绝对湿度。所述绝对湿度可以从湿空气线图算出。
在步骤S12中,判断室外空气的湿度(绝对湿度)是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温度可以构成为作为图4中的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的H4。所述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可以定义为后述的第二室内预设湿度。
若判断结果为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则进行步骤S14,否则进行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使空调100运行一般换气模式。即,由于室外空气的湿度不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所以即使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室内湿度的变化也不大,因此不除湿室外空气而将其直接流入室内。若进行所述一般换气模式的运行,则进行步骤S15。
在步骤S14中,使空调100运行除湿换气模式。即,由于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若使室外空气流入室内,则室内的湿度上升,因此使室外空气在除湿部124、130进行除湿后流入室内。若实现所述除湿换气模式的运行,则进行步骤S15。
在步骤S15中,判断所述除湿换气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否经过预设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时间例如可以设定为三十分钟。在经过了所述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16。
虽然所述除湿换气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可以以预设时间为基准运行,但是也可以运行到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为预设浓度以下为止。在这种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可以是二氧化碳,若通过运行换气模式而使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降至预设浓度以下,则可以判断为换气模式的运行结束。若如上所述,换气模式运行结束,则运行空气净化模式。
所述空气净化模式通过如下的步骤构成:在将以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为下限值并以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为上限值的控制区域B设定在控制部160的状态下,控制为室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在所述控制区域范围内。
在步骤S16中,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高于第一室内预设湿度。所述步骤S16是用于判断是否需要对室内进行除湿的步骤。若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则可以判断为需要除湿,否则可以判断为不需要除湿。在这种情况下,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可以构成为作为图4的控制区域B的下限值的H3。若判断结果为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则进行步骤S17,否则进行步骤S24。
在步骤S17中,判断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是否在打开(On)状态。判断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是否在打开(On)状态可以表示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曾达到过作为控制区域B的下限值H3的第一室内预设湿度。
因此,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在打开(On)状态可以理解为:室内空气的湿度曾达到过第一室内预设湿度而无需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因此限制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并且,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在关闭(Off)状态可以理解为如下状态:室内空气的湿度未曾达到过第一室内预设湿度而需要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因此不限制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在判断结果为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在打开(On)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2,否则进行步骤S18。
在步骤S18中,使空调100运行除湿净化模式。由于室内空气的湿度未曾达到过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因此追加进行除湿,从而运行为使室内湿度达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若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则进行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判断除湿净化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否经过预设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时间例如可以设定为三十分钟。在经过了所述预设时间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
在步骤S20中,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为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若判断结果为室内空气的湿度为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则以该判断结果作为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而进行步骤S21,否则不经过存储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的过程而结束空气净化模式,并且进行步骤12而运行换气模式。
在步骤S21中,打开(On)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即,为室内空气的湿度曾达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而将此作为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存储于控制部160的过程。如上所述地打开(On)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接着结束空气净化模式,并且进行步骤12而运行换气模式。
若步骤S17的判断结果为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打开(On),则进行步骤S22。
在步骤S22中,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为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在此,第二室内预设湿度可以构成为作为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的H4。
在室内空气的湿度为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的情况下,由于在步骤S17中确认到室内空气的湿度曾达到过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因此可以判断为不需要追加进行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在室内空气的湿度并非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的情况下,由于这是室内空气的湿度超过了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的情况,因此可以判断为需要除湿。
若判断结果为室内空气的湿度为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则进行步骤S24,否则进行步骤S23。
在步骤S23中,关闭(Off)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该步骤为由于室内空气的湿度超过控制区域B的上限值而需要对室内空气进行除湿,因此运行除湿净化模式的步骤。在关闭(Off)关于除湿净化模式的限制之后,运行步骤S18的除湿净化模式。
在步骤S22中判断为室内空气的湿度为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进而进行步骤S24。
在步骤S24中,使空调100运行一般净化模式。若实现一般净化模式的运行,则进行步骤S25。
在步骤S25中,判断一般净化模式的运行时间是否经过了预设时间。在这种情况下,预设时间例如可以设定为三十分钟。在经过了所述预设时间的情况下,结束空气净化模式,并且进行步骤S12而运行换气模式。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交替运行换气模式和空气净化模式,并且当运行换气模式时,若考虑室外空气的温度/湿度条件而运行除湿换气模式,则能够将室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在舒适的状态。并且,当运行空气净化模式时,若考虑室内空气的湿度条件而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则能够将室内空气的状态保持在控制区域内,从而能够将室内空气保持在舒适的状态。
并且,通过使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至少分别运行一次或者交替运行,能够防止由于除湿部的持续运行而造成的能量损失。
虽然同上所述列举了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能够在权利要求范围、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以及附图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而实施,并且其属于本发明。

Claims (24)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接收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
b)以接收到的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为基准,运行将室外空气在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换气模式,或者运行将室外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的一般换气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空气条件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构成,或者由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而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低于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一般换气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c)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b)步骤后,运行将室内空气过滤而再次供应到室内的空气净化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b)步骤与c)步骤交替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中,首先运行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净化模式,之后若满足预设条件,则运行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的一般净化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步骤中的在运行除湿净化模式后运行一般净化模式的预设条件为,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后经过预设的时间,或者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达到预设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以作为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的第一室外预设湿度为基准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
设定高于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的第二室外预设湿度,
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二室外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一室外预设湿度与第二室外预设湿度之间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进行除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c)步骤的空气净化模式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低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将室内空气供应到室内而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控制部设定控制区域,所述控制区域将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作为下限值,并将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作为上限值,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c)步骤中控制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保持在所述控制区域范围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部设定舒适区域,所述舒适区域通过预定区间的绝对湿度定义并使人感受到舒适,所述控制区域的上限值设定为低于所述舒适区域的上限值的值,所述控制区域的下限值设定为低于所述舒适区域的下限值的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在未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
在曾达到过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判断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高于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
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高于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的情况下,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在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二室内预设湿度以下的情况下,运行所述一般净化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除湿净化模式之后,判断室内空气的湿度是否为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
若判断结果为所述室内空气的湿度为所述第一室内预设湿度以下,则将该判断结果作为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而存储在控制部,之后进行所述a)步骤,否则不经过所述除湿净化模式限制信息的存储步骤而进行所述a)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现所述b)步骤的运行的预设条件由预设时间构成,或者由室内空气的污染物浓度为预设浓度以下的情形构成。
16.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空气的湿度和室内空气的湿度由绝对湿度构成。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室外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算出所述室外空气的绝对湿度,从所述室内空气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算出所述室内空气的绝对湿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a)步骤中,在将实现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的换气模式运行预设的时间之后,接收关于室外空气的湿度的信息。
19.一种空调,包括:
除湿部,用于对向室内供应的空气进行除湿;
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接收并存储关于室外空气条件的信息;
控制部,以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为基准,运行将室外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的除湿换气模式,或者运行将室外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的一般换气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室外空气信息存储部存储有针对所述室外空气条件的多个区域,
所述控制部在接收到的所述室外空气条件与所述多个区域中的任意一个区域相应的情况下,与该区域对应地选择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而运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室外空气条件由室外空气的湿度构成,或者由室外空气的湿度和温度构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室内空气信息存储部,用于存储关于室内空气条件的信息,
所述控制部比较所述室外空气信息与室内空气信息并选择所述除湿换气模式和一般换气模式中的任意一个而运行。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在预设条件期间运行所述除湿换气模式或一般换气模式后,运行将在过滤器过滤后的室内空气再次供应到室内的空气净化模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净化模式包括:除湿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在所述除湿部除湿后供应到室内;一般净化模式,将室内空气不在所述除湿部除湿而供应到室内。
CN201911375528.6A 2018-12-27 2019-12-27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3801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80170497A KR102325788B1 (ko) 2018-12-27 2018-12-27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018-0170497 2018-12-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80170A true CN111380170A (zh) 2020-07-07
CN111380170B CN111380170B (zh) 2022-02-18

Family

ID=71219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75528.6A Active CN111380170B (zh) 2018-12-27 2019-12-27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KR (1) KR102325788B1 (zh)
CN (1) CN111380170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250A (zh) * 1999-09-07 2001-03-14 夏普公司 具备除湿和换气功能的空调机
KR20160039137A (ko) * 2014-09-30 2016-04-0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가습 기능을 갖는 환기 청정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6678991A (zh) * 2017-03-07 2017-05-17 重庆大学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136627A (ko) * 2017-06-15 2018-12-26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64982B2 (ja) * 2005-05-30 2007-01-10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システム
JP2009109088A (ja) * 2007-10-31 2009-05-21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KR101421255B1 (ko) * 2012-11-15 2014-07-21 한국지역난방공사 공동주택 지역냉방을 위한 제습냉방시스템의 외기 습도 보상운전장치
KR102368818B1 (ko) * 2016-07-29 2022-03-02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20180078833A (ko) * 2016-12-30 2018-07-10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공기 조화기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250A (zh) * 1999-09-07 2001-03-14 夏普公司 具备除湿和换气功能的空调机
KR20160039137A (ko) * 2014-09-30 2016-04-08 코웨이 주식회사 제가습 기능을 갖는 환기 청정기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CN106678991A (zh) * 2017-03-07 2017-05-17 重庆大学 一种适用于辐射空调的新风机组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20180136627A (ko) * 2017-06-15 2018-12-26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80733A (ko) 2020-07-07
CN111380170B (zh) 2022-02-18
KR102325788B1 (ko) 2021-1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5220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3418246A (zh) 用于温湿度调节的系统及方法、设备
JP2010151337A (ja) 空調システム
KR102426199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2007010231A (ja) 調湿装置
KR100607108B1 (ko) 사계절용 외기도입 공조시스템 및 공조방법
KR20240042370A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11380170B (zh) 空调及空调的控制方法
KR102448714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45951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2008145092A (ja) 調湿装置
JP3099589B2 (ja) 除加湿装置
JP3099590B2 (ja) 除加湿装置
KR102448713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KR102426194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JP2010133612A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0825360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5698600A (zh) 空调机
KR100393777B1 (ko) 공기 조화기의 제습 운전 제어 방법
JP2009109150A (ja) 調湿装置
JP2002213797A (ja) 空気調和機
KR102554531B1 (ko) 공기조화시스템의 제습 운전시 실내 습도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공기조화시스템
JP3633560B2 (ja) 除湿機
CN220750240U (zh) 空调
JPH09159249A (ja) 空気調和機の除湿運転制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