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9008A -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9008A
CN111379008A CN202010290237.3A CN202010290237A CN111379008A CN 111379008 A CN111379008 A CN 111379008A CN 202010290237 A CN202010290237 A CN 202010290237A CN 111379008 A CN111379008 A CN 111379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transport assembly
guide
hanger
stee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902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友生
方荣平
李阳照
赵改兵
袁晓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Dongwe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902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90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9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9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 C25D17/06Suspending or supporting devices for articles to be coated
    • C25D17/08Supporting racks, i.e. not for suspe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7/00Constructional par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of cells for electrolytic co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in Conve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包括机架、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挂具,挂具位于两个循环传动装置之间,每个挂具上包括挂件和两组配合部,两组配合部分别设置在挂件的两侧,配合部对应且联动设置在循环传动装置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形成双边桥式的结构,将挂具跨接在双边桥结构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带动挂具运行,从而使挂具两边受力平衡,运行更平稳,同时避免了单一循环传动装置的单边受力集中,提高其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背景技术
在工厂生产中,采用若干并列且连续设置的夹具夹持工件在产线上运行的方式已经非常普遍。
现有的电镀生产线中,传送带由电镀的初始端水平延伸至电镀完成的末端,若干夹具连续间隔固定在传送带的底部边缘上,待电镀的基板通过夹具固定在传送带上并随传送带一起运动。但由于电镀槽体是直线型的槽体,因此传送带仅一侧直线部分对应电镀槽体设置,传统的运输组件中,基板经过电镀槽后会在传送带的转向处进行开夹脱离,使得在整个电镀过程中,传送带一侧直线部分夹持基板进行电镀,另一侧直线部分空夹运行,单边悬挂受力不平衡,因此,传动过程无法保证基板持续保持在竖直状态,当基板倾斜时容易造成卡板现象,同时基板倾斜时受基板自身重力的影响,挂具容易出现跳齿故障,导致运行不稳定。且单边悬挂集中受到基板和挂具的全部重力,长期运行容易造成单边导向结构磨损,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运输组件单边悬挂受力集中导致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低。
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运输组件,包括:
机架;
两个循环传动装置,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还包括至少一个挂具;所述挂具位于两个所述循环传动装置之间,并包括:
挂件;
两组配合部,分别设置在所述挂件两侧;所述配合部适于对应且联动设置在所述循环传动装置上。
两个所述循环传动装置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同步旋转。
受所述循环传动装置的驱动,所述挂具适于沿直线运行。
任一所述循环传动装置包括传动钢带,所述传动钢带呈闭合环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钢带包括两个直线传动部,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传动部的对应端部的曲线传动部;
两个所述传动钢带的直线传动部的传动方向互相平行;
所述配合部联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线传动部上,且设置有所述配合部的两个所述直线传动部同向传动。
所述循环传动装置还包括:
驱动器;
两个传动轴,轴向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传动钢带上的所述曲线传动部张紧绕设在所述传动轴上,并与所述传动轴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驱动器适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转动。
所述传动轴沿竖向延伸设置。
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直线传动部之间通过嵌合结构联动。
所述嵌合结构为齿啮合结构;所述齿啮合结构包括:
多个带齿,均匀设置在所述传动钢带的顶部;
多个齿槽,分别设置在所述配合部的底部;
所述带齿与所述齿槽相互啮合。
所述带齿冲压成型在所述传动钢带上。
任一所述配合部包括:
连接杆,固定在所述挂件的一侧板面上;所述连接杆底部设置多个齿槽。
所述配合部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呈框架结构固定在所述挂件的一侧板面上;
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框架结构内。
所述配合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挂件两侧。
还包括导引结构;所述导引结构包括:
第二支撑架;
导引杆,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对应且平行设置于任一所述传动钢带的直线传动部内侧;
导引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传动钢带的内侧,并具有与所述导引杆相配合的导引槽。
所述导引组件包括:
两排导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钢带内侧的上下边缘;任一所述导向轮的外周侧开设环形凹槽,上下两排所述导向轮的环形凹槽之间形成所述导引槽。
本发明提出一种悬挂传动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夹具,适于夹持物件;
上述所述的运输组件;
所述夹具挂设在所述运输组件中挂件的下方,并随挂件移动。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镀线,包括上述所述的悬挂传动系统。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运输组件,包括机架、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和至少一个挂具,挂具位于两个循环传动装置之间,每个挂具上包括挂件和两组配合部,两组配合部分别设置在挂件的两侧,配合部对应且联动设置在循环传动装置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形成双边桥式的结构,将挂具跨接在双边桥结构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带动挂具运行,从而使挂具两边受力平衡,运行更平稳,同时避免了单一循环传动装置的单边受力集中,提高其使用寿命。
2.本发明提供的运输组件,挂具的配合部与传动钢带的直线传动部之间通过齿啮合结构联动设置,带齿均匀设置在传动钢带的顶部,与之匹配的齿槽分别设置在配合部的底部,配合部搭接在传动钢带上,并通过齿槽与带齿的配合使挂具与传动钢带之间相对固定且联动设置,采用齿啮合结构,挂具位于传动钢带上的定位精度高,且上下搭接的方式取放快捷方便。
3.本发明提供的运输组件,在传动钢带内侧设置导引结构,导引结构包括第二支撑架、导引杆和导引组件,导引杆,架设在第二支撑架上,对应且平行设置于任一传动钢带的直线传动部内侧,导引组件均匀分布在传动钢带的内侧,并具有与导引杆相配合的导引槽。导引组件包括两排导向轮,分别设置在传动钢带内侧的上下边缘,任一导向轮的外周侧开设环形凹槽,上下两排导向轮的环形凹槽之间形成导引槽。导引结构的设置,一方面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避免传动钢带过长时中间的直线传动部受自重弯曲而改变挂具的传动路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运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运输组件中循环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运输组件中挂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运输组件中挂具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运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图6中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2-循环传动装置;21-传动钢带;210-带齿;211-直线传动部;212-曲线传动部;22-驱动器;23-传动轴;3-挂具;30-夹具;31-挂板;32-配合部;321-连接杆;322-第一支撑架;323-连接块;3230-齿槽;4-导引结构;41-第二支撑架;42-导引杆;43-导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组件,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机架1、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和至少一个挂具3,挂具3位于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之间,每个挂具3上包括挂件和两组配合部32,两组配合部32分别设置在挂件的两侧,配合部32对应且联动设置在循环传动装置2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形成双边桥式的结构,将挂具3跨接在双边桥结构上,通过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带动挂具3运行,从而使挂具3两边受力平衡,运行更平稳,同时避免了单一循环传动装置2的单边受力集中,提高其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图1中两端机架之间仅示出部分线体结构以示意),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呈闭合环状同步旋转的绕设在位于线体两端的机架1上。如图2所示,任一循环传动装置2包括传动钢带21、驱动器22和传动轴23,传动钢带21包括两个直线传动部211和连接两个直线传动部211的对应端部的曲线传动部212,两端的曲线传动部212对应张紧绕设在位于两侧机架1上的传动轴23上,本实施例中,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的传动轴23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传动钢带21的直线传动部211的传动方向相互平行。本实施例中,驱动器22采用电机,电机同时驱动位于同一机架1上的两个传动钢带21对应的两个传动轴23,使两个传动轴23同步且逆向转动,例如两个传动轴23上分别固定一个齿轮,两个齿轮之间相互啮合,电机驱动其中一个传动轴23做顺时针转动时,通过齿轮同时带动另一个传动轴23做逆时针转动,此时两个传动钢带21中相邻的两个直线传动部211沿同一方向直线运行。
如图4所示,挂具3包括挂件和两组配合部32,两组配合部32分别设置在挂件的两侧,配合部32适于对应且联动设置在两个传动钢带21中相邻的两个直线传动部211上。本实施例中,挂件为挂板31,挂板31为厚度均匀的方形板。任一配合部32包括连接杆321和第一支撑架32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架322整体呈框架结构,两个第一支撑架322对称固定在挂板31的两侧,连接杆321跨接在第一支撑架322的框架结构内。挂具3与传动钢带21之间通过嵌合结构联动设置,本实施例中,嵌合结构采用齿啮合结构,齿啮合结构包括多个带齿210和多个齿槽3230,如图4所示,每个连接杆321底部两端分别设置了一个连接块323,如图5所示,每个连接块323底部均匀开设多个齿槽3230,对应的,传动钢带21的顶部开设与齿槽3230配合的多个带齿210,通过带齿210与齿槽3230相互啮合,保持挂具3与传动钢带21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稳定运行,当然,也可以在连接块323上设置带齿210,传动钢带21的顶部设置与之匹配的齿槽3230,视具体需要而定。通过带齿210与齿槽3230的设置能够有效提高挂具3在传动钢带21上的定位精度,在保证相对固定的前提下,连续设置的带齿210越小,定位的精度就越高。本实施例中,带齿210冲压成型在传动钢带21上。
如图6所示,在传动钢带21的传动路径上还设置导引结构4,导引结构4包括第二支撑架41、导引杆42和导引组件,导引杆42对应传动钢带21的直线传动部211设置,导引杆42平行于直线传动部211且设置在传动钢带21的内侧,第二支撑架41呈龙门型架设在线体上,导引杆42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41上,第二支撑架41伸入传动钢带21内侧,同一传动钢带21内侧的两个导引杆42同时固定在第二支撑架41上。如图3(仅示出部分导向轮43以示意)和图7所示,导引组件设置在传动钢带21的内侧面上,并具有与导引杆42相匹配的导引槽。本实施例中,导引组件包括上下边缘设置的两排导向轮43,每个导向轮43转动设置在传动钢带21上,导向轮43的轴线水平设置,每个导向轮43的外周侧均开设有环形凹槽,上下两排导向轮43的环形凹槽之间形成导引槽。通过导引结构4引导传动钢带21沿直线传动且对传动钢带21和位于传动钢带21上的挂具3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提高挂具3运行的平稳性和电镀的均匀性。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一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均可以采用链条、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组合,链条张紧绕设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上,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轴向水平设置,利用链条上均匀间隔的孔作为与挂具3适配的配合孔,挂具3的配合部32的底部设置凸块以嵌设在对应的配合孔内形成挂具3和循环传动装置2的联动设置。
作为实施例1的第二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可以一个循环传动装置2中的传动轴23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另一个循环传动装置2中的传动轴23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保证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中设置的带齿210或齿槽3230处于同一高度即可。
作为实施例1的第三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嵌合结构还可以采用在传动钢带21和配合部32二者其一上设置凸起部,二者另一上设置凹陷部。例如沿传动钢带21均匀设置凸台,对应的配合部32上均匀开设凹槽,凸台嵌设在对应的凹槽中。
作为实施例1的第四个可替换的实施方式,导引组件可以为上下设置的两排齿轮,导引杆42两侧对应齿轮设置齿条,齿轮与齿条啮合在一起,将导引杆42限位在两排齿轮之间。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传动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夹具30和实施例1中的运输组件。如图4所示,夹具30固定在挂板31的下方,适于随着挂具3移动。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镀线,包括实施例2中的悬挂传动系统。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6)

1.一种运输组件,包括:
机架(1);
两个循环传动装置(2),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挂具(3);所述挂具(3)位于两个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之间,并包括:
挂件;
两组配合部(32),分别设置在所述挂件两侧;所述配合部(32)适于对应且联动设置在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设置在水平方向上,且同步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受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的驱动,所述挂具(3)适于沿直线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包括传动钢带(21),所述传动钢带(21)呈闭合环状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传动钢带(21)包括两个直线传动部(211),和连接两个所述直线传动部(211)的对应端部的曲线传动部(212);
两个所述传动钢带(21)的直线传动部(211)的传动方向互相平行;
所述配合部(32)联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直线传动部(211)上,且设置有所述配合部(32)的两个所述直线传动部(211)同向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传动装置(2)还包括:
驱动器(22);
两个传动轴(23),轴向平行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传动钢带(21)上的所述曲线传动部(212)张紧绕设在所述传动轴(23)上,并与所述传动轴(23)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驱动器(22)适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传动轴(23)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3)沿竖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32)与所述直线传动部(211)之间通过嵌合结构联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结构为齿啮合结构;所述齿啮合结构包括:
多个带齿(210),均匀设置在所述传动钢带(21)的顶部;
多个齿槽(3230),分别设置在所述配合部(32)的底部;
所述带齿(210)与所述齿槽(3230)相互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齿(210)冲压成型在所述传动钢带(2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配合部(32)包括:
连接杆(321),固定在所述挂件的一侧板面上;所述连接杆(321)底部设置多个齿槽(323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32)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322),呈框架结构固定在所述挂件的一侧;
所述连接杆(321)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322)的框架结构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32)对称设置在所述挂件两侧。
13.根据权利要求4-11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引结构(4);所述导引结构(4)包括:
第二支撑架(41);
导引杆(42),架设在所述第二支撑架(41)上,对应且平行设置于任一所述传动钢带(21)的直线传动部(211)内侧;
导引组件,均匀分布在所述传动钢带(21)的内侧,并具有与所述导引杆(42)相配合的导引槽。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组件包括:
两排导向轮(43),分别设置在所述传动钢带(21)内侧的上下边缘;任一所述导向轮(43)的外周侧开设环形凹槽,上下两排所述导向轮(43)的环形凹槽之间形成所述导引槽。
15.一种悬挂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夹具(30),适于夹持物件;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组件;
所述夹具(30)挂设在所述运输组件中的挂件的下方,并随挂件移动。
16.一种电镀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5所述的悬挂传动系统。
CN202010290237.3A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Pending CN1113790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237.3A CN111379008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90237.3A CN111379008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9008A true CN111379008A (zh) 2020-07-07

Family

ID=71222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90237.3A Pending CN111379008A (zh) 2020-04-14 2020-04-14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900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5005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江苏铭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35005A (zh) * 2021-10-14 2021-11-12 江苏铭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CN113635005B (zh) * 2021-10-14 2022-02-08 江苏铭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钣金件机械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07834A (zh) 托板输送装置以及托板输送方法
CN111379008A (zh)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CN112607301A (zh) 一种移载输送装置
KR101074362B1 (ko) 평판용 수직연속 도금장치의 행어 이송기구
CN212451706U (zh) 一种运输组件、悬挂传动系统及电镀线
JP4912450B2 (ja) 搬送用コンベヤチェーン
CN108820883B (zh) 一种玻璃储片装置
CN211919833U (zh) 传输装置及分拣设备
CN211811605U (zh) 一种通过式智能多层储板机
CN209177400U (zh) 一种提升机链板输送机构
CN218200835U (zh) 一种托盘快速连续上料提升机
CN111441077A (zh) 一种生产线
CN109941809B (zh) 一种纸张码垛机
CN219278542U (zh) 一种烤盘助推机构
CN210213838U (zh) 一种矩形循环生产线
CN108861331B (zh) 连续式升降机及其输送方法
CN217297119U (zh) 装载机构
CN110846709A (zh) 一种全自动直线垂直升降机
CN214570441U (zh) 一种适用于食品生产加工的提升机
CN216186419U (zh) 一种焊丝轴换向流转设备
CN216186417U (zh) 一种焊丝轴翻转装置
CN210064583U (zh) 真空吸附递进传送机构
CN215885381U (zh) 一种交替式上料机构
CN212605351U (zh) 一种大批量零件生产用管理装置
SU1369995A1 (ru) Вертикальна конвейерна установка дл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 и накоплени издели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