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6057A -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376057A CN111376057A CN202010217758.6A CN202010217758A CN111376057A CN 111376057 A CN111376057 A CN 111376057A CN 202010217758 A CN202010217758 A CN 202010217758A CN 111376057 A CN111376057 A CN 11137605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plate
- driving wheel
- wheel
-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2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7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009 b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754 Wrought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5 iron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142 ring open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23 woo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3/00—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23P23/04—Machines or arrangements of machin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combinations of different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for both machining and other metal-working oper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03—Position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06—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in press brakes or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Pliers with forming d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7/00—Bending rods, profiles, or tubes
- B21D7/16—Auxiliary equipment, e.g. for heating or cooling of ben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B—TURNING; BORING
- B23B41/00—Boring or drilling machine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work;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5/00—Driving or feeding mechanisms; Control arrangements therefor
- B23Q5/22—Feeding members carrying tools or work
- B23Q5/34—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 B23Q5/38—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 B23Q5/40—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by feed shaft, e.g. lead screw
- B23Q5/402—Feeding other members supporting tools or work, e.g. saddles, tool-slides, through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feeding continuously by feed shaft, e.g. lead screw in which screw or nut can both be driv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1/00—Component parts such as frames, beds, carriages, headstocks
- B24B41/06—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 B24B41/067—Work supports, e.g. adjustable steadies radially supporting workpie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1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 B24B47/12—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for rotating or reciprocating working-spindles carrying grinding wheels or workpieces by mechanical gearing or electric pow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47/0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 B24B47/20—Drives or gearings; Equipment therefor relating to feed move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5/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5/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 B24B5/06—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internally
- B24B5/1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on work, including those which also grind adjacent plane surfaces; Accessories therefor involving centres or chucks for holding work for grinding cylindrical surfaces internally involving a horizontal tool spin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9/00—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9/02—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 B24B9/04—Machines or devices designed for grinding edges or bevels on work or for removing burrs; Accessori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a special design with respect to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specific to articles to be ground of metal, e.g. skate bla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设备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包括左侧底板,控制显示屏,右侧底板,打孔机构,弯折机构,摆正机构和打磨机构等;左侧底板右端底部与控制连接架进行焊接;左侧底板顶端左侧与打孔机构相连接;左侧底板顶端右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并且弯折机构顶端左中部与打孔机构相连接。本发明实现了高效精准定位打孔,自动化铁圈手柄弯折,并将铁圈捶打摆正至中心线位置,最后对限位孔外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得到表面光滑的开启提环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防设备加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器具是一种平时往往被人冷落,急需时大显身手的消防必备之物灭火器。尤其是在高楼大厦林立,室内用大量木材、塑料、织物装潢的今日,一旦有了火情,没有适当的灭火器具,便可能酿成大祸。
在灭火器出口下方设置有一个灭火器开关装置,即灭火器开启提环,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灭火器开启提环长度较短,材料强度较高,不易进行物理形变操作,且直径略小,截面操作较为困难,进而导致了开启提环大多数由人工生产,手工弯折强度大,手部易挤伤,同时在限位孔打孔过程中由于铁棒直径较小,进而孔位易偏移中心轴线,导致灭火器开关控制插针使用不便,同时在限位孔外表面存在钻孔毛刺,影响开启提环的穿插使用的问题。
因此,目前需要研发一种开启提环加工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灭火器开启提环长度较短,材料强度较高,不易进行物理形变操作,且直径略小,截面操作较为困难,进而导致了开启提环大多数由人工生产,手工弯折强度大,手部易挤伤,同时在限位孔打孔过程中由于铁棒直径较小,进而孔位易偏移中心轴线,导致灭火器开关控制插针使用不便,同时在限位孔外表面存在钻孔毛刺,影响开启提环的穿插使用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本发明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包括左侧底板,控制连接架,控制显示屏,电机板,右侧底板,打孔机构,弯折机构,摆正机构和打磨机构;左侧底板右端底部与控制连接架进行焊接;左侧底板顶端左侧与打孔机构相连接;左侧底板顶端右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并且弯折机构顶端左中部与打孔机构相连接,而且弯折机构右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控制连接架顶端左侧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控制连接架右端底部与电机板进行焊接,并且电机板顶端与弯折机构相连接;电机板右端与右侧底板进行焊接;右侧底板顶端左侧与摆正机构相连接,并且摆正机构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而且摆正机构左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右侧底板顶端右侧与打磨机构相连接,并且打磨机构左端顶部与弯折机构相连接。
打孔机构包括第一平齿轮,第一齿轮板,第二平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长齿轮,第二齿轮板,第三平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二长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五平齿轮,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内纹滑环,第一阻尼滑轨,第一滑轨板,第二阻尼滑轨,第二滑轨板,控制电机,钻头和铁棍固定机构;第一平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二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长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二长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四平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五平齿轮,并且第五平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轴承座进行套接,并且第一轴承座后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内纹滑环进行转动连接;内纹滑环左端与第一阻尼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右端与第二阻尼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下方与控制电机相连接;第一阻尼滑轨左端与第一滑轨板相连接,并且第一滑轨板顶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第二阻尼滑轨右端与第二滑轨板相连接,并且第二滑轨板顶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控制电机底端中部与钻头进行转动连接;钻头下方设置有铁棍固定机构;铁棍固定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二滑轨板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一滑轨板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二锥齿轮右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第一齿轮板右端与弯折机构相连接。
弯折机构包括第一穿插限位机构,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第三传动轮,第三电动推杆,第一传动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五传动轮,动力电机,第六传动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和夹持弯折轮;第一穿插限位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侧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后端底部与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动力电机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上方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左端与第四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四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夹持弯折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夹持弯折轮左侧与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一限位固定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四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动力电机底端与电机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电机板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顶端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上方与打磨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上方与摆正机构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左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
摆正机构包括第二穿插限位机构,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第七传动轮,第一齿轮架,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七传动齿轮,第八传动轮,L形连接架,第九传动轮,N形连接架,捶打轮,锤杆和锤球;第二穿插限位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右上方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架底端与L形连接架进行焊接,并且L形连接架左端与第二穿插限位机构相连接;第五传动齿轮右上方设置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六传动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第七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八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八传动轮下方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N形连接架相连接,并且N形连接架左端顶部与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前端中部与捶打轮进行转动连接;捶打轮前端中部与锤杆相连接;锤杆底端与锤球进行焊接;N形连接架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左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二限位固定机构左端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
打磨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二齿轮架,第四锥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七平齿轮,第五电动推杆,第八平齿轮,第一转轴柱,第二轴承座,夹持转动盘,第一固定筒和打磨中空圆筒;第三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七平齿轮;第七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五电动推杆左端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七平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八平齿轮,并且第八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八平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座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右端中部与夹持转动盘进行转动连接;夹持转动盘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内侧与打磨中空圆筒进行插接;第二轴承座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一固定筒底端中部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二齿轮架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左下方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
原料铁棒固定机构包括凹陷限位座,第一固定半圆筒,第二固定半圆筒,第一插架和第二插架;凹陷限位座内中部与第一固定半圆筒进行套接;第一固定半圆筒顶端与第二固定半圆筒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顶端左侧与第一插架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插架底端左侧与凹陷限位座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顶端右侧与第二插架进行焊接,并且凹陷限位座底端右侧与凹陷限位座相连接;凹陷限位座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
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包括第三阻尼滑轨,第一阻尼滑块,滑动连接条,第三滑轨板,双面齿轨,限位插杆,第三齿轮架,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八传动齿轮,第九传动齿轮,第六电动推杆,第十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一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第七电动推杆,第十三传动齿轮和第十四传动轮;第三阻尼滑轨外表面中部与第一阻尼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阻尼滑轨右端与第三滑轨板相连接;第一阻尼滑块底端中部与滑动连接条相连接;滑动连接条底端与双面齿轨相连接;第三滑轨板底端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双面齿轨底端与限位插杆相连接;第三齿轮架顶端左侧设置有第十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左下方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右下方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三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九传动齿轮;第九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齿轮右上方设置有第十传动齿轮,并且第十传动齿轮右端与双面齿轨相连接;第十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二传动轮,并且第十二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前端;第十三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七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二传动齿轮左上方设置有第十三传动齿轮;第十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十四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三齿轮架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
第一限位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半圆筒,第四固定半圆筒,螺栓固定环,第一插筒,第二插筒和联结板;第三固定半圆筒顶端与第四固定半圆筒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和第四固定半圆筒外表面中部与螺栓固定环进行套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底端左中部与第二插筒相连接;第四固定半圆筒顶端左中部与第一插筒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底端左侧和底端中右侧与联结相连接;联结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
夹持弯折轮包括缠绕折叠轮,固定联动架,螺纹板,螺纹手轮,限位压紧板和原料铁棒;缠绕折叠轮前端中部与固定联动架相连接;固定联动架顶端与螺纹板相连接;螺纹板内中部与螺纹手轮进行套接;螺纹手轮底端与限位压紧板相连接;限位压紧板底端设置有原料铁棒;缠绕折叠轮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相连接。
夹持转动盘包括控制转盘,第一连接夹板,固定螺栓,固定螺母,第一夹板,硅胶层,稳定压簧,第二夹板和第二连接夹板;控制转盘右端中上部与第一连接夹板相连接;第一连接夹板底端右侧与固定螺栓相连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上部与固定螺母进行套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上部与第一夹板进行插接,并且第一夹板位于固定螺母下方;固定螺栓外表面中部与稳定压簧进行套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下部与第二夹板进行插接;固定螺栓底端与第二连接夹板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夹板左端与控制转盘相连接;第一夹板底端右侧设置有硅胶层;控制转盘左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灭火器开启提环长度较短,材料强度较高,不易进行物理形变操作,且直径略小,截面操作较为困难,进而导致了开启提环大多数由人工生产,手工弯折强度大,手部易挤伤,同时在限位孔打孔过程中由于铁棒直径较小,进而孔位易偏移中心轴线,导致灭火器开关控制插针使用不便,同时在限位孔外表面存在钻孔毛刺,影响开启提环的穿插使用的问题;
设计了打孔机构,弯折机构,摆正机构和打磨机构,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打孔机构对铁棒进行打孔,得到限位孔,然后通过弯折机构配合摆正机构得到弯折成圆圈,并且位于中心轴线的提环,最后通过打磨机构将限位孔外表面毛刺打磨去除得到光滑的开启提环;
实现了高效精准定位打孔,自动化铁圈手柄弯折,并将铁圈捶打摆正至中心线位置,最后对限位孔外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得到表面光滑的开启提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打孔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弯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摆正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打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铁棍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穿插限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夹持弯折轮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夹持转动盘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左侧底板,2-控制连接架,3-控制显示屏,4-电机板,5-右侧底板,6-打孔机构,7-弯折机构,8-摆正机构,9-打磨机构,601-第一平齿轮,602-第一齿轮板,603-第二平齿轮,604-第一传动轮,605-第二传动轮,606-第一锥齿轮,607-第二锥齿轮,608-第一长齿轮,609-第二齿轮板,6010-第三平齿轮,6011-第一电动推杆,6012-第二长齿轮,6013-第四平齿轮,6014-第二电动推杆,6015-第五平齿轮,6016-第一轴承座,6017-第一丝杆,6018-内纹滑环,6019-第一阻尼滑轨,6020-第一滑轨板,6021-第二阻尼滑轨,6022-第二滑轨板,6023-控制电机,6024-钻头,6025-铁棍固定机构,701-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2-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3-第三传动轮,704-第三电动推杆,705-第一传动齿轮,706-第四传动轮,707-第二传动齿轮,708-第五传动轮,709-动力电机,7010-第六传动轮,7011-第三传动齿轮,7012-第四传动齿轮,7013-夹持弯折轮,801-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2-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3-第七传动轮,804-第一齿轮架,805-第五传动齿轮,806-第六传动齿轮,807-第四电动推杆,808-第七传动齿轮,809-第八传动轮,8010-L形连接架,8011-第九传动轮,8012-N形连接架,8013-捶打轮,8014-锤杆,8015-锤球,901-第三锥齿轮,902-第二齿轮架,903-第四锥齿轮,904-第六平齿轮,905-第七平齿轮,906-第五电动推杆,907-第八平齿轮,908-第一转轴柱,909-第二轴承座,9010-夹持转动盘,9011-第一固定筒,9012-打磨中空圆筒,602501-凹陷限位座,602502-第一固定半圆筒,602503-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4-第一插架,602505-第二插架,70101-第三阻尼滑轨,70102-第一阻尼滑块,70103-滑动连接条,70104-第三滑轨板,70105-双面齿轨,70106-限位插杆,70107-第三齿轮架,70108-第十传动轮,70109-第十一传动轮,70110-第八传动齿轮,70111-第九传动齿轮,70112-第六电动推杆,70113-第十传动齿轮,70114-第十二传动轮,70115-第十三传动轮,70116-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7-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8-第七电动推杆,70119-第十三传动齿轮,70120-第十四传动轮,70201-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2-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3-螺栓固定环,70204-第一插筒,70205-第二插筒,70206-联结板,701301-缠绕折叠轮,701302-固定联动架,701303-螺纹板,701304-螺纹手轮,701305-限位压紧板,701306-原料铁棒,901001-控制转盘,901002-第一连接夹板,901003-固定螺栓,901004-固定螺母,901005-第一夹板,901006-硅胶层,901007-稳定压簧,901008-第二夹板,901009-第二连接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包括左侧底板1,控制连接架2,控制显示屏3,电机板4,右侧底板5,打孔机构6,弯折机构7,摆正机构8和打磨机构9;左侧底板1右端底部与控制连接架2进行焊接;左侧底板1顶端左侧与打孔机构6相连接;左侧底板1顶端右侧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并且弯折机构7顶端左中部与打孔机构6相连接,而且弯折机构7右部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控制连接架2顶端左侧与控制显示屏3相连接;控制连接架2右端底部与电机板4进行焊接,并且电机板4顶端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电机板4右端与右侧底板5进行焊接;右侧底板5顶端左侧与摆正机构8相连接,并且摆正机构8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而且摆正机构8左侧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右侧底板5顶端右侧与打磨机构9相连接,并且打磨机构9左端顶部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
工作原理:在使用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时,首先将此装置固定于工作平面,然后外接电源,手动打开控制显示屏3,然后首先将铁棒固定至打孔机构6,在铁棒后部打出限位孔,然后将铁棒固定至弯折机构7,将铁圈手柄弯折出来,然后将铁圈弯折完成的铁棒固定至摆正机构8,将弯折完成的铁圈手柄摆正至中心线位置,然后将铁棒固定至打磨机构9,进行限位孔外表面的毛刺打磨,得到表面光滑的提环,实现了高效精准定位打孔,自动化铁圈手柄弯折,并将铁圈捶打摆正至中心线位置,最后对限位孔外表面的毛刺进行打磨,得到表面光滑的开启提环的效果。
打孔机构6包括第一平齿轮601,第一齿轮板602,第二平齿轮603,第一传动轮604,第二传动轮605,第一锥齿轮606,第二锥齿轮607,第一长齿轮608,第二齿轮板609,第三平齿轮6010,第一电动推杆6011,第二长齿轮6012,第四平齿轮6013,第二电动推杆6014,第五平齿轮6015,第一轴承座6016,第一丝杆6017,内纹滑环6018,第一阻尼滑轨6019,第一滑轨板6020,第二阻尼滑轨6021,第二滑轨板6022,控制电机6023,钻头6024和铁棍固定机构6025;第一平齿轮601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一平齿轮601右端中部与第二平齿轮603进行啮合,并且第二平齿轮603底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一平齿轮601底端中部与第一长齿轮608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603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604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604右侧与第二传动轮60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605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二传动轮605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606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605底端中部与第二长齿轮6012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606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607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607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一长齿轮608底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板6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608右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6010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6010顶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6011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6011顶端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二长齿轮6012左端中部与第四平齿轮6013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6013顶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6014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6014顶端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第四平齿轮6013左下方设置有第五平齿轮6015,并且第五平齿轮6015外表面底端与第一轴承座6016进行套接,并且第一轴承座6016后端与第二齿轮板609相连接;第五平齿轮6015底端中部与第一丝杆6017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6017外表面中部与内纹滑环6018进行转动连接;内纹滑环6018左端与第一阻尼滑轨6019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6018右端与第二阻尼滑轨6021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6018下方与控制电机6023相连接;第一阻尼滑轨6019左端与第一滑轨板6020相连接,并且第一滑轨板6020顶端与第二齿轮板609相连接;第二阻尼滑轨6021右端与第二滑轨板6022相连接,并且第二滑轨板6022顶端与第二齿轮板609相连接;控制电机6023底端中部与钻头6024进行转动连接;钻头6024下方设置有铁棍固定机构6025;铁棍固定机构6025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二滑轨板6022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一滑轨板6020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二锥齿轮607右侧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第一齿轮板602右端与弯折机构7相连接。
首先将铁棒固定至铁棍固定机构6025,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3接通控制电机6023电源,然后控制电机6023带动钻头6024进行转动,然后第十传动轮70108带动第二锥齿轮607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锥齿轮607带动第一锥齿轮606进行转动,然后第一锥齿轮606底端带动第二传动轮605进行转动,然后第二传动轮605底端带动第二长齿轮6012进行转动,同时第二传动轮605左侧带动第一传动轮604进行转动,进而第一传动轮604底端带动第二平齿轮603进行转动,进而第二平齿轮603左端带动第一平齿轮601进行转动,进而第一平齿轮601底端带动第一长齿轮6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一长齿轮608右端带动第三平齿轮6010进行转动,同时第二长齿轮6012左端中部带动第四平齿轮6013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3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014向下推出带动第四平齿轮6013左端与第五平齿轮6015啮合,进而第五平齿轮6015转动,带动第一丝杆6017进行转动,然后第一丝杆6017带动内纹滑环6018实现向下滑动,进而内纹滑环6018带动控制电机6023和钻头6024向下运动,即控制电机6023带动钻头6024对铁棒进行打孔,待打孔完成,控制第二电动推杆6014收缩,同时第一电动推杆6011向下推出,即第一电动推杆6011带动第三平齿轮6010右端与第五平齿轮6015啮合,进而第五平齿轮6015进行反转,同理即控制电机6023和钻头6024恢复至原位置,完成了铁棒的打孔。
弯折机构7包括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第三传动轮703,第三电动推杆704,第一传动齿轮705,第四传动轮706,第二传动齿轮707,第五传动轮708,动力电机709,第六传动轮7010,第三传动齿轮7011,第四传动齿轮7012和夹持弯折轮7013;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703相连接;第三传动轮703右侧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704;第三传动轮703右下方与第四传动轮706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704后端底部与第一传动齿轮705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6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707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706右下方与第五传动轮7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707左侧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7011;第五传动轮708后端中部与动力电机709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708右上方与第六传动轮7010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7011左端与第四传动齿轮7012进行啮合;第四传动齿轮7012前端中部与夹持弯折轮7013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夹持弯折轮7013左侧与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相连接;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四传动齿轮7012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7011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第四传动轮706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动力电机709底端与电机板4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0后端中部与电机板4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704顶端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第三传动轮703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第六传动轮7010右上方与打磨机构9相连接;第三传动轮703右上方与摆正机构8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左侧与第二锥齿轮607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左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602相连接。
首先将打孔完成的铁棒固定至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然后首先通过控制显示屏3接通动力电机709电源,然后动力电机709带动第五传动轮708进行转动,进而第五传动轮708左上方带动第四传动轮706进行转动,进而第四传动轮706带动第三传动轮703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轮703左上方带动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进行运转,并且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配合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将铁棒牢牢固定,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3控制第三电动推杆704向下推出,进而第三电动推杆704带动第一传动齿轮705向下运动至其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三传动齿轮7011和第二传动齿轮707啮合的位置,进而第二传动齿轮707通过第一传动齿轮705带动第三传动齿轮7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传动齿轮7011带动第四传动齿轮7012进行转动,进而第四传动齿轮7012带动夹持弯折轮7013进行转动,即夹持弯折轮7013夹紧铁棒进行转动弯折,在弯折至出现弧度后,控制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放开对铁棒的固定,由此铁棒会沿着此弧度,缠绕至夹持弯折轮7013,完成了手柄铁圈的缠绕弯折。
摆正机构8包括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第七传动轮803,第一齿轮架804,第五传动齿轮805,第六传动齿轮806,第四电动推杆807,第七传动齿轮808,第八传动轮809,L形连接架8010,第九传动轮8011,N形连接架8012,捶打轮8013,锤杆8014和锤球8015;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右上方与第七传动轮803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803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804相连接;第七传动轮803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齿轮8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架804底端与L形连接架8010进行焊接,并且L形连接架8010左端与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相连接;第五传动齿轮805右上方设置有第六传动齿轮806;第六传动齿轮806前端中部与第四电动推杆807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电动推杆807顶端与第一齿轮架804相连接;第六传动齿轮806右下方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808;第七传动齿轮808后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809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八传动轮809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804相连接;第八传动轮809下方与第九传动轮8011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8011外表面前侧与N形连接架8012相连接,并且N形连接架8012左端顶部与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相连接;第九传动轮8011前端中部与捶打轮8013进行转动连接;捶打轮8013前端中部与锤杆8014相连接;锤杆8014底端与锤球8015进行焊接;N形连接架8012底端与右侧底板5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左下方与第三传动轮703相连接;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左端与控制连接架2相连接。
将手柄铁圈弯折完成的铁棒固定至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然后第三传动轮703带动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进行转动,然后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插入铁棒限位孔进行固定,使铁圈部分裸露在第二限位固定机构802右端,同时第二穿插限位机构801右上方带动第七传动轮803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轮803带动第五传动齿轮805进行转动,进而通过控制显示屏3控制第四电动推杆807向下推出,即第四电动推杆807带动第六传动齿轮806向下运动,其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五传动齿轮805和第七传动齿轮808进行啮合,进而第五传动齿轮805通过第六传动齿轮806带动第七传动齿轮8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七传动齿轮808带动第八传动轮809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轮809带动第九传动轮8011进行转动,进而第九传动轮8011带动捶打轮8013进行转动,然后捶打轮8013通过锤杆8014带动锤球8015转动,待锤球8015运动至捶打轮8013左侧的铁圈手柄位置后,锤球8015在转动过程中对铁圈进行冲击进而使铁圈形变,进而摆正位置,完成了铁圈位置的摆正。
打磨机构9包括第三锥齿轮901,第二齿轮架902,第四锥齿轮903,第六平齿轮904,第七平齿轮905,第五电动推杆906,第八平齿轮907,第一转轴柱908,第二轴承座909,夹持转动盘9010,第一固定筒9011和打磨中空圆筒9012;第三锥齿轮901后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902相连接;第三锥齿轮901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903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903右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904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904左下方设置有第七平齿轮905;第七平齿轮905左端中部与第五电动推杆906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五电动推杆906左端与第二齿轮架902相连接;第七平齿轮905右下方设置有第八平齿轮907,并且第八平齿轮907左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902相连接;第八平齿轮907右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908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908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座909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908右端中部与夹持转动盘9010进行转动连接;夹持转动盘9010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筒9011;第一固定筒9011内侧与打磨中空圆筒9012进行插接;第二轴承座909底端与右侧底板5相连接;第一固定筒9011底端中部与右侧底板5相连接;第二齿轮架902底端与右侧底板5相连接;第三锥齿轮901左下方与第六传动轮7010相连接。
首先将铁圈手柄摆正的提环手柄铁圈固定至夹持转动盘9010,同时其右端直杆部分插入至打磨中空圆筒9012内部,然后第六传动轮7010带动第三锥齿轮901进行转动,进而第三锥齿轮901带动第四锥齿轮903进行转动,进而第四锥齿轮903右端带动第六平齿轮904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3控制第五电动推杆906向右推出,即第五电动推杆906带动第七平齿轮905向右运动,运动至其顶端和底端分别与第六平齿轮904和第八平齿轮907啮合的位置,进而第六平齿轮904通过第七平齿轮905带动第八平齿轮907进行转动,进而第八平齿轮907右端带动第一转轴柱908进行转动,进而第一转轴柱908带动夹持转动盘9010进行转动,然后夹持转动盘9010带动提环转动,进而提环右侧在打磨中空圆筒9012内进行转动打磨,完成了限位孔外侧的毛刺打磨。
原料铁棒701306固定机构包括凹陷限位座602501,第一固定半圆筒602502,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第一插架602504和第二插架602505;凹陷限位座602501内中部与第一固定半圆筒602502进行套接;第一固定半圆筒602502顶端与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顶端左侧与第一插架602504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插架602504底端左侧与凹陷限位座602501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顶端右侧与第二插架602505进行焊接,并且凹陷限位座602501底端右侧与凹陷限位座602501相连接;凹陷限位座602501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
首先将铁棒插入至第一固定半圆筒602502和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中部,然后通过第一插架602504和第二插架602505插接至凹陷限位座602501完成固定,同时第二固定半圆筒602503顶端中部后侧设置有矩形开口,以便于钻头6024可以对内部的铁棒进行打孔。
第一穿插限位机构701包括第三阻尼滑轨70101,第一阻尼滑块70102,滑动连接条70103,第三滑轨板70104,双面齿轨70105,限位插杆70106,第三齿轮架70107,第十传动轮70108,第十一传动轮70109,第八传动齿轮70110,第九传动齿轮70111,第六电动推杆70112,第十传动齿轮70113,第十二传动轮70114,第十三传动轮70115,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6,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7,第七电动推杆70118,第十三传动齿轮70119和第十四传动轮70120;第三阻尼滑轨70101外表面中部与第一阻尼滑块70102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阻尼滑轨70101右端与第三滑轨板70104相连接;第一阻尼滑块70102底端中部与滑动连接条70103相连接;滑动连接条70103底端与双面齿轨70105相连接;第三滑轨板70104底端与第三齿轮架70107相连接;双面齿轨70105底端与限位插杆70106相连接;第三齿轮架70107顶端左侧设置有第十传动轮70108;第十传动轮70108左下方与第十一传动轮70109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70109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70107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108右下方与第十三传动轮70115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三传动轮70115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70107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70109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齿轮70110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齿轮70110右下方设置有第九传动齿轮70111;第九传动齿轮70111前端中部与第六电动推杆70112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齿轮70111右上方设置有第十传动齿轮70113,并且第十传动齿轮70113右端与双面齿轨70105相连接;第十传动齿轮70113后端中部与第十二传动轮70114,并且第十二传动轮70114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115前端;第十三传动轮70115前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6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6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7;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7前端中部与第七电动推杆70118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七电动推杆70118底端与第三齿轮架70107相连接;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7左上方设置有第十三传动齿轮70119;第十三传动齿轮70119后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70120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十四传动轮70120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70107相连接;第三齿轮架70107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70115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703相连接;第十传动轮70108左侧与第二锥齿轮607相连接。
第十传动轮70108左下方带动第十一传动轮70109进行转动,同时第十传动轮70108右下方带动第十三传动轮70115进行转动,然后通过控制显示屏3控制第六电动推杆70112向上推出,进而第六电动推杆70112带动第九传动齿轮70111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八传动齿轮70110和第十传动齿轮70113啮合,进而第十一传动轮70109带动第八传动齿轮70110进行转动,然后第八传动齿轮70110通过第九传动齿轮70111带动第十传动齿轮70113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传动齿轮70113带动与之啮合的双面齿轨70105向下运动,即双面齿轨70105带动限位插杆70106插接至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铁棒限位孔内,对其进行固定,固定结束,同理,第十三传动轮70115带动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6进行转动,进而第十一传动齿轮70116通过第十二传动齿轮70117带动第十三传动齿轮70119进行转动,同时第六电动推杆70112收缩,第十传动齿轮70113停止转动,进而第十三传动齿轮70119带动双面齿轨70105向上运动,进而限位插杆70106从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铁棒限位孔内抽出,实现了对铁棒的实时固定控制。
第一限位固定机构702包括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螺栓固定环70203,第一插筒70204,第二插筒70205和联结板70206;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顶端与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和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外表面中部与螺栓固定环70203进行套接;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底端左中部与第二插筒70205相连接;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顶端左中部与第一插筒70204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底端左侧和底端中右侧与联结相连接;联结底端与左侧底板1相连接。
将铁棒插接至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和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内部,并将铁棒限位孔对准第一插筒70204和第二插筒70205,然后通过螺栓固定环70203固定第三固定半圆筒70201和第四固定半圆筒70202,进而限位插杆70106插接至第一插筒70204和第二插筒70205内部对铁棒进行固定。
夹持弯折轮7013包括缠绕折叠轮701301,固定联动架701302,螺纹板701303,螺纹手轮701304,限位压紧板701305和原料铁棒701306;缠绕折叠轮701301前端中部与固定联动架701302相连接;固定联动架701302顶端与螺纹板701303相连接;螺纹板701303内中部与螺纹手轮701304进行套接;螺纹手轮701304底端与限位压紧板701305相连接;限位压紧板701305底端设置有原料铁棒701306;缠绕折叠轮701301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7012相连接。
首先将铁棒一端固定至缠绕折叠轮701301和限位压紧板701305之间,然后扭动螺纹手轮701304,进而螺纹手轮701304带动限位压紧板701305向下运动,将铁棒夹紧,进而缠绕折叠轮701301带动原料铁棒701306进行弯折,完成了铁棒手柄铁圈的弯折。
夹持转动盘9010包括控制转盘901001,第一连接夹板901002,固定螺栓901003,固定螺母901004,第一夹板901005,硅胶层901006,稳定压簧901007,第二夹板901008和第二连接夹板901009;控制转盘901001右端中上部与第一连接夹板901002相连接;第一连接夹板901002底端右侧与固定螺栓901003相连接;固定螺栓901003外表面中上部与固定螺母901004进行套接;固定螺栓901003外表面中上部与第一夹板901005进行插接,并且第一夹板901005位于固定螺母901004下方;固定螺栓901003外表面中部与稳定压簧901007进行套接;固定螺栓901003外表面中下部与第二夹板901008进行插接;固定螺栓901003底端与第二连接夹板901009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夹板901009左端与控制转盘901001相连接;第一夹板901005底端右侧设置有硅胶层901006;控制转盘901001左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908相连接。
首先将铁棒待手柄铁圈一端固定于第一夹板901005和第二夹板901008之间,然后手动扭动固定螺母901004,进而使固定螺母901004在固定螺栓901003表面向下旋转运动,进而第一夹板901005和第二夹板901008间距减小,并通过硅胶层901006将铁棒夹紧,进而控制转盘901001带动铁棒转动,完成了铁棒的固定转动。
提供以上描述仅是为了例示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改变本发明的基本特征的情况下可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本发明的示例实施方式仅出于例示性目的提供,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的范围不限于此。因此,应该理解,上述示例性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该基于权利要求书来解释,其等同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构思应该被解释为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包括左侧底板,控制连接架和控制显示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机板,右侧底板,打孔机构,弯折机构,摆正机构和打磨机构;左侧底板右端底部与控制连接架进行焊接;左侧底板顶端左侧与打孔机构相连接;左侧底板顶端右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并且弯折机构顶端左中部与打孔机构相连接,而且弯折机构右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控制连接架顶端左侧与控制显示屏相连接;控制连接架右端底部与电机板进行焊接,并且电机板顶端与弯折机构相连接;电机板右端与右侧底板进行焊接;右侧底板顶端左侧与摆正机构相连接,并且摆正机构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而且摆正机构左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右侧底板顶端右侧与打磨机构相连接,并且打磨机构左端顶部与弯折机构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打孔机构包括第一平齿轮,第一齿轮板,第二平齿轮,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长齿轮,第二齿轮板,第三平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二长齿轮,第四平齿轮,第二电动推杆,第五平齿轮,第一轴承座,第一丝杆,内纹滑环,第一阻尼滑轨,第一滑轨板,第二阻尼滑轨,第二滑轨板,控制电机,钻头和铁棍固定机构;第一平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二平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右侧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二传动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二传动轮顶端中部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底端中部与第二长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锥齿轮进行啮合,并且第二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一长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长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三平齿轮进行啮合;第三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一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二长齿轮左端中部与第四平齿轮进行啮合;第四平齿轮顶端中部与第二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二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第四平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五平齿轮,并且第五平齿轮外表面底端与第一轴承座进行套接,并且第一轴承座后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第五平齿轮底端中部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中部与内纹滑环进行转动连接;内纹滑环左端与第一阻尼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右端与第二阻尼滑轨进行滑动连接;内纹滑环下方与控制电机相连接;第一阻尼滑轨左端与第一滑轨板相连接,并且第一滑轨板顶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第二阻尼滑轨右端与第二滑轨板相连接,并且第二滑轨板顶端与第二齿轮板相连接;控制电机底端中部与钻头进行转动连接;钻头下方设置有铁棍固定机构;铁棍固定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二滑轨板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一滑轨板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二锥齿轮右侧与弯折机构相连接;第一齿轮板右端与弯折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弯折机构包括第一穿插限位机构,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第三传动轮,第三电动推杆,第一传动齿轮,第四传动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五传动轮,动力电机,第六传动轮,第三传动齿轮,第四传动齿轮和夹持弯折轮;第一穿插限位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侧设置有第三电动推杆;第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后端底部与第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二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齿轮左侧设置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五传动轮后端中部与动力电机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轮右上方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左端与第四传动齿轮进行啮合;第四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夹持弯折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夹持弯折轮左侧与第一限位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一限位固定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四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动力电机底端与电机板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电机板相连接;第三电动推杆顶端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后端中部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右上方与打磨机构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右上方与摆正机构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左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板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摆正机构包括第二穿插限位机构,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第七传动轮,第一齿轮架,第五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七传动齿轮,第八传动轮,L形连接架,第九传动轮,N形连接架,捶打轮,锤杆和锤球;第二穿插限位机构下方设置有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右上方与第七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七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七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五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齿轮架底端与L形连接架进行焊接,并且L形连接架左端与第二穿插限位机构相连接;第五传动齿轮右上方设置有第六传动齿轮;第六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四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四电动推杆顶端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六传动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七传动齿轮;第七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八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八传动轮后端中部与第一齿轮架相连接;第八传动轮下方与第九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九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N形连接架相连接,并且N形连接架左端顶部与第二限位固定机构相连接;第九传动轮前端中部与捶打轮进行转动连接;捶打轮前端中部与锤杆相连接;锤杆底端与锤球进行焊接;N形连接架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底端左侧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第二穿插限位机构左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二限位固定机构左端与控制连接架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打磨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第二齿轮架,第四锥齿轮,第六平齿轮,第七平齿轮,第五电动推杆,第八平齿轮,第一转轴柱,第二轴承座,夹持转动盘,第一固定筒和打磨中空圆筒;第三锥齿轮后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右端中部与第六平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六平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七平齿轮;第七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五电动推杆左端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七平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八平齿轮,并且第八平齿轮左端中部与第二齿轮架相连接;第八平齿轮右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进行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柱外表面中部与第二轴承座进行套接;第一转轴柱右端中部与夹持转动盘进行转动连接;夹持转动盘右侧设置有第一固定筒;第一固定筒内侧与打磨中空圆筒进行插接;第二轴承座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一固定筒底端中部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二齿轮架底端与右侧底板相连接;第三锥齿轮左下方与第六传动轮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原料铁棒固定机构包括凹陷限位座,第一固定半圆筒,第二固定半圆筒,第一插架和第二插架;凹陷限位座内中部与第一固定半圆筒进行套接;第一固定半圆筒顶端与第二固定半圆筒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顶端左侧与第一插架进行焊接,并且第一插架底端左侧与凹陷限位座相连接;第二固定半圆筒顶端右侧与第二插架进行焊接,并且凹陷限位座底端右侧与凹陷限位座相连接;凹陷限位座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穿插限位机构包括第三阻尼滑轨,第一阻尼滑块,滑动连接条,第三滑轨板,双面齿轨,限位插杆,第三齿轮架,第十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八传动齿轮,第九传动齿轮,第六电动推杆,第十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一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第七电动推杆,第十三传动齿轮和第十四传动轮;第三阻尼滑轨外表面中部与第一阻尼滑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阻尼滑轨右端与第三滑轨板相连接;第一阻尼滑块底端中部与滑动连接条相连接;滑动连接条底端与双面齿轨相连接;第三滑轨板底端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双面齿轨底端与限位插杆相连接;第三齿轮架顶端左侧设置有第十传动轮;第十传动轮左下方与第十一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一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右下方与第十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并且第十三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一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八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八传动齿轮右下方设置有第九传动齿轮;第九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六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九传动齿轮右上方设置有第十传动齿轮,并且第十传动齿轮右端与双面齿轨相连接;第十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二传动轮,并且第十二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前端;第十三传动轮前端中部与第十一传动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十一传动齿轮左下方设置有第十二传动齿轮;第十二传动齿轮前端中部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七电动推杆底端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十二传动齿轮左上方设置有第十三传动齿轮;第十三传动齿轮后端中部与第十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并且第十四传动轮外表面前侧与第三齿轮架相连接;第三齿轮架底端左侧和底端右侧均与左侧底板相连接;第十三传动轮右下方与第三传动轮相连接;第十传动轮左侧与第二锥齿轮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限位固定机构包括第三固定半圆筒,第四固定半圆筒,螺栓固定环,第一插筒,第二插筒和联结板;第三固定半圆筒顶端与第四固定半圆筒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和第四固定半圆筒外表面中部与螺栓固定环进行套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底端左中部与第二插筒相连接;第四固定半圆筒顶端左中部与第一插筒相连接;第三固定半圆筒底端左侧和底端中右侧与联结相连接;联结底端与左侧底板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弯折轮包括缠绕折叠轮,固定联动架,螺纹板,螺纹手轮,限位压紧板和原料铁棒;缠绕折叠轮前端中部与固定联动架相连接;固定联动架顶端与螺纹板相连接;螺纹板内中部与螺纹手轮进行套接;螺纹手轮底端与限位压紧板相连接;限位压紧板底端设置有原料铁棒;缠绕折叠轮后端中部与第四传动齿轮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转动盘包括控制转盘,第一连接夹板,固定螺栓,固定螺母,第一夹板,硅胶层,稳定压簧,第二夹板和第二连接夹板;控制转盘右端中上部与第一连接夹板相连接;第一连接夹板底端右侧与固定螺栓相连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上部与固定螺母进行套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上部与第一夹板进行插接,并且第一夹板位于固定螺母下方;固定螺栓外表面中部与稳定压簧进行套接;固定螺栓外表面中下部与第二夹板进行插接;固定螺栓底端与第二连接夹板相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夹板左端与控制转盘相连接;第一夹板底端右侧设置有硅胶层;控制转盘左端中部与第一转轴柱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7758.6A CN111376057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217758.6A CN111376057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6057A true CN111376057A (zh) | 2020-07-07 |
CN111376057B CN111376057B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121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217758.6A Active CN111376057B (zh) | 2020-03-25 | 2020-03-25 |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376057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424906A1 (ru) * | 1986-08-08 | 1988-09-23 |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Кузнечно-Прессовому Оборудованию И Гибким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м Системам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влением "Эникмаш" | Пресс дл правки валов |
JPH05329724A (ja) * | 1992-05-29 | 1993-12-14 | Amada Co Ltd | 複合加工装置 |
CN105268774A (zh) * | 2015-10-29 | 2016-01-27 | 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 | 齿圈淬火变形热校正机 |
CN105458722A (zh) * | 2015-12-29 | 2016-04-06 | 蒋清校 | 一种挂衣架加工生产线 |
CN105665778A (zh) * | 2016-04-11 | 2016-06-15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多孔钻削机 |
CN205887705U (zh) * | 2016-08-12 | 2017-01-18 | 温州市宝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五金用弯曲铁片校正装置 |
CN106425491A (zh) * | 2016-09-13 | 2017-02-22 | 林氏弹簧(苏州)有限公司 | 汽车变速箱供油管打孔折弯一体化自动加工装置 |
CN208005151U (zh) * | 2017-12-27 | 2018-10-26 | 佛山市古特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钻孔折弯加工设备 |
CN109201791A (zh) * | 2018-11-16 | 2019-01-15 |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弯管校口装置 |
CN110202051A (zh) * | 2019-06-14 | 2019-09-06 | 杨立夸 | 一种全自动管材加工设备和管材冲孔压槽的加工方法 |
-
2020
- 2020-03-25 CN CN202010217758.6A patent/CN11137605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1424906A1 (ru) * | 1986-08-08 | 1988-09-23 |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По Кузнечно-Прессовому Оборудованию И Гибким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ым Системам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влением "Эникмаш" | Пресс дл правки валов |
JPH05329724A (ja) * | 1992-05-29 | 1993-12-14 | Amada Co Ltd | 複合加工装置 |
CN105268774A (zh) * | 2015-10-29 | 2016-01-27 | 綦江永跃齿轮有限公司 | 齿圈淬火变形热校正机 |
CN105458722A (zh) * | 2015-12-29 | 2016-04-06 | 蒋清校 | 一种挂衣架加工生产线 |
CN105665778A (zh) * | 2016-04-11 | 2016-06-15 | 厦门理工学院 | 一种多孔钻削机 |
CN205887705U (zh) * | 2016-08-12 | 2017-01-18 | 温州市宝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五金用弯曲铁片校正装置 |
CN106425491A (zh) * | 2016-09-13 | 2017-02-22 | 林氏弹簧(苏州)有限公司 | 汽车变速箱供油管打孔折弯一体化自动加工装置 |
CN208005151U (zh) * | 2017-12-27 | 2018-10-26 | 佛山市古特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钻孔折弯加工设备 |
CN109201791A (zh) * | 2018-11-16 | 2019-01-15 |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 一种大口径弯管校口装置 |
CN110202051A (zh) * | 2019-06-14 | 2019-09-06 | 杨立夸 | 一种全自动管材加工设备和管材冲孔压槽的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376057B (zh) | 2021-12-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76057B (zh) | 一种消防用灭火器开启提环加工装置 | |
CN214053547U (zh) | 一种加工件方便转动的空气锤 | |
CN205968470U (zh) | 一种五金制作用安全型磨刀装置 | |
CN210879368U (zh) | 一种新型橡胶扭力轴组装治具 | |
CN114633167B (zh) | 一种建筑门窗铝合金条表面预处理装置 | |
CN111706063A (zh) | 一种脚手架安装设备 | |
CN219027079U (zh) | 一种钢结构抛光机 | |
CN110539153A (zh) | 一种板材组装用螺栓螺母扭紧装置 | |
CN202063268U (zh) | 扎线机 | |
CN216632936U (zh) | 一种pcb焊接自动翻转平台 | |
CN211761260U (zh) | 一种阀门开闭工具 | |
CN110561345B (zh) | 一种板材固定用螺栓螺母扭紧装置 | |
CN215480544U (zh) | 一种可翻转的钢化玻璃加工固定装置 | |
CN213645698U (zh) | 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切断机构 | |
CN108000332B (zh) | 一种空调安装用铜管切割设备 | |
CN212682270U (zh) | 一种多功能输配电杆塔拉线弯曲器 | |
CN209304470U (zh) | 一种消防喷淋头安装工具 | |
CN217044834U (zh) | 一种新型剪板机快速定位机构 | |
CN220805725U (zh) | 一种工程施工用钢材切割装置 | |
CN111633113A (zh) | 一种铜盆边缘敲击装置 | |
CN110640687A (zh) | 一种拔钉器 | |
CN114227404B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圆形导轨打磨制作设备 | |
CN111730479A (zh) | 一种双工位可连续切割的多形态金属打磨机装置 | |
CN218342526U (zh) | 一种方形玻璃加工用的割圆装置 | |
CN220427818U (zh) | 一种钢化玻璃毛坯处理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315700 No.80 Danxia Road, Xiangshan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Ningbo Sanan Valve Manufac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054000 room 504, building a, Chuangzhi Park, Qiaodong District, Xingtai City, He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Fan Liju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