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5636A -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5636A
CN111375636A CN202010186862.3A CN202010186862A CN111375636A CN 111375636 A CN111375636 A CN 111375636A CN 202010186862 A CN202010186862 A CN 202010186862A CN 111375636 A CN111375636 A CN 111375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rolling
minutes
heating time
heating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68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5636B (zh
Inventor
师可新
赵杨
王继军
崔帆
宋晓娟
张波
邢伟
樊大勇
侯立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ngsha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ngsha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ngsha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Tangsh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ngshan Stainless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686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756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75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5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5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5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7/00Control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or the work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BROLLING OF METAL
    • B21B38/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measuring, detecting or monito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rolling mills, e.g. positio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the produc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其方法工艺为:(1)当加热时间满足预设的加热规则时,判定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2)判定定尺长度:铸坯定尺10500~11800mm为X1类,铸坯定尺小于10500mm为X2类;(3)判定终轧温度: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80℃及以上时为Y1类,850℃≤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80℃时为Y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50℃以下时为Y3类;(4)判定成品厚度:规格2.75mm及以下厚度板卷为Z1类,2.75mm<规格≤4.0mm厚度板卷为Z2类,板卷规格>4.0mm厚度为Z3类;(5)根据上述判定,选择五种触发条件进行判断。本方法可实现在线均衡生产,并能有效地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Description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材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制造业的变革,市场对钢材的需求及要求不断变化,这在钢厂订单小批量、多品种、多规格及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不断提升上得到了集中体现,给现有生产组织模式带来了较大冲击。不同钢种、规格板卷的混轧已成为热轧产线主要的生产组织模式,使其高效生产受到了较大制约。传统轧制节奏的控制是人为录入轧件生产间隔时间来实现的,对于品种较为单一的热轧产线,此种方法控制较好,但对于生产品种、规格较多的热轧产线,因产线随时更换钢种、规格,且不同钢种、规格板卷加热、轧制工艺不同,操作工对板卷换钢种、换规格轧制节奏的把握差异较大,不能很好地保证板坯在轧线各部位运行时间的匹配,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抽钢过快或过慢的情况,一方面大大制约了产线效率的发挥;另一方法对产品质量稳定性的控制有较大影响。因此,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研究十分必要,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以提升产线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1)判定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
(2)判定定尺长度:铸坯定尺10500~11800mm为X1类,铸坯定尺小于10500mm为X2类;
(3)判定终轧温度: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80℃及以上时为Y1类,850℃≤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80℃时为Y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50℃以下时为Y3类;
(4)判定成品厚度:规格2.75mm及以下厚度板卷为Z1类,2.75mm<规格≤4.0mm厚度板卷为Z2类,板卷规格>4.0mm厚度为Z3类;
(5)当轧线采用单卷取机生产A模式或单加热炉生产时,均为卷箱开始卷取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当轧线采用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时,根据下述轧制计划的工艺参数的组合条件触发不同的加热炉抽钢时序:X1+Y1+Z2、或X1+Y2+Z1、X1+Y1+Z1、X2+Y2+Z2、X2+Y1+Z2或X2+Y2+Z1,工艺参数满足上述任意一种组合时,粗轧轧制道次咬钢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工艺参数组合满足X2+Y1+Z1时,粗轧侧导板夹持时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其它工艺参数组合情况下,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本发明所述步骤(1)中,判定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之前,加热时间应满足预设的加热规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适合目前多品种、多规格、小批量的生产组织模式,将钢坯的加热时间、板卷的终轧温度等增加到出钢判定条件中,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特别是高强类品种,其对加热时间有严格要求,加热时间也是影响其性能波动及轧制稳定性的主因。
2、本发明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产线效率,提高轧机利用率:本发明打破了传统的人为录入轧件生产间隔时间来控制出钢的生产方法,去除了操作工节奏控制的经验化,通过一、二级模型控制系统对整个轧线工况、加热炉工况、热轧带钢生产时的4个关键控制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实施综合判断,很好地适应了当前的生产组织模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根据一、二级模型控制系统对整个轧线工况、加热炉工况、热轧带钢生产时的4个关键控制参数变化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通过监测结果判断触发条件,当满足触发条件后轧线一级控制程序向加热炉发出抽钢信号,从而实现热轧产线的自动抽钢。所述4个关键控制参数包括不同钢种系列的加热时间、铸坯尺寸、终轧温度变化及板卷厚度变化,同时根据上述参数变化及轧线工况、加热炉工况的不同,依据快节奏生产要求设定不同的出钢触发条件,从而实现自动出钢的判定。本自动出钢辨识方法的工艺如下所述:
(1)轧线工况的变化、加热炉工况的变化模式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轧线采用单卷取机生产为A模式;轧线采用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为B模式;轧线采用单加热炉生产为C模式。
(2)判定加热时间:加热炉分为一加加热段、二加加热段、三加加热段和均热段,每种钢在加热炉加热时,根据钢种的常规加热要求设置加热规则;加热规则一般为:钢种要求加热总时间不小于A分钟、钢种要求加热炉一加热段加热时间不小于B分钟、钢种要求加热炉三加热段加热时间+均热段加热时间不小于C分钟、钢种要求均热段加热时间不小于D分钟。所述的A分钟、B分钟、C分钟和D分钟分别根据该钢种常规加热工艺设定。
当加热时间符合预设的加热规则时,即加热炉加热满足钢种要求时,判定下述的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
(3)判定定尺长度:铸坯定尺10500~11800mm为X1类,铸坯定尺小于10500mm为X2类。
(4)判定终轧温度:按照终轧温度设定的目标值进行判定,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80℃及以上时为Y1类,850℃≤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80℃时为Y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50℃以下时为Y3类。
(5)判定成品厚度:规格2.75mm及以下厚度板卷为Z1类,2.75mm<规格≤4.0mm厚度板卷为Z2类,板卷规格>4.0mm厚度为Z3类。
(6)根据上述A、B、C模式,X1、X2类,Y1、Y2、Y3类,Z1、Z2、Z3类判定,选择下述四种触发条件进行判断:粗轧侧导板夹持时触发出钢信号;粗轧轧制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卷箱卷取触发出钢信号;达到所选择的触发条件后,即可从加热炉中开始出钢,具体触发加热炉出钢判断条件如下:
粗轧侧导板夹持触发出钢信号:板坯出炉后,通过辊道向粗轧进行运输,进入粗轧机前,侧导板对板坯进行夹持对中,通过侧导板夹持力的数据反馈,以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粗轧轧制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板坯进入粗轧机进行轧制后通过采集轧制力数据,判断轧机咬入带钢,即粗轧轧制道次咬钢信号,从而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粗轧机对板坯进行轧制后通过采集轧制力数据,判断轧制完毕信号,即粗轧轧制道次抛钢信号,从而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卷箱卷取触发出钢信号:中间坯进入热卷箱卷取时,通过采集卷箱弯曲辊压力数据,判断卷箱卷取状态,即卷箱卷取信号,从而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具体的触发和出钢条件见表1。
表1:触发加热炉出钢判断条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实施例1: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PHC材质,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 *11800mm,成品计划1250*3.0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SAE1008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C,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 *11800mm,成品计划1250*3.0mm,终轧温度设定88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C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5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5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因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单卷取机生产的A模式,其它条件不在进行判断,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卷箱卷取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卷箱卷取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76MPa、屈服强度波动62MPa、延伸率波动4%。
实施例2: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Q345B材质,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 *10800mm,成品计划1250*6.0mm,终轧温度设定860℃;根据钢种分类Q345B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DD11,铸坯定尺为1200mm*200mm *11500mm,成品计划1200*3.5mm,终轧温度设定88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Q345B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3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3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0分钟以上;因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单加热炉生产C模式,其它条件不在进行判断,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卷箱卷取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卷箱卷取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70MPa、屈服强度波动56MPa、延伸率波动5%。
实施例3: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TKDB铸坯定尺为1050mm*200mm*11200mm,成品计划1048*4.5mm,终轧温度目标控制840℃。根据钢种分类TKDB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材质,铸坯定尺为1190*200*11000mm,成品计划1183*6mm,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TKDB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0分钟,三加+均热时间60分钟,均热时间32分钟,一加加热时间20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5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4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TKDB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铸坯定尺长度110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840℃,温度控制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6.0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0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8MPa、屈服强度波动69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4: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LW355B铸坯定尺为1050mm*200mm*11200mm,成品计划1060*4.5mm,终轧温度目标控制870℃。根据钢种分类LW355B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LW355B材质,铸坯定尺为1060*200*11000mm,成品计划1060*7.0mm,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LW355B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三加+均热时间55分钟,均热时间25分钟,一加加热时间35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LW355B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LW355B铸坯定尺长度110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870℃,温度控制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7.0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5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7MPa、屈服强度波动65MPa、延伸率波动3.5%。
实施例5: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PHETi-36铸坯定尺为1050mm*200mm*11200mm,成品计划1048*4.5mm,终轧温度目标控制920℃。根据钢种分类SPHETi-36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1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ETi-3材质,铸坯定尺为1190*200*11000mm,成品计划1183*6mm,终轧温度设定90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ETi-36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12分钟,三加+均热时间62分钟,均热时间32分钟,一加加热时间20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12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1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SPHETi-36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SPHETi-3铸坯定尺长度110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900℃,温度控制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6.0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3MPa、屈服强度波动50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6: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AE1008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018*3.0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SAE1008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材质,铸坯定尺为1060*200*11800mm,成品计划1069*3.1mm,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AE1008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3分钟,三加+均热时间60分钟,均热时间25分钟,一加加热时间25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3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SAE1008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为840℃,温度控制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3.1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0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8MPa、屈服强度波动69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7: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AE1008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018*3.0mm,终轧温度设定870℃。根据钢种分类SAE1008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AE1008材质,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018*3.0mm,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AE1008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5分钟,三加+均热时间58分钟,均热时间28分钟,一加加热时间25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5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SAE1008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AE1008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为870℃,温度控制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3.0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70MPa、屈服强度波动56MPa、延伸率波动3%。
实施例8: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AE1008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018*3.0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SAE1008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E-3材质,铸坯定尺为1070*200*11800mm,成品计划1079*3mm,终轧温度设定91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AE1008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1分钟,三加+均热时间60分钟,均热时间28分钟,一加加热时间25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1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20分钟以上;其它各段时间因钢种分类中SAE1008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E-3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终轧温度目标为910℃,温度控制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3.0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6MPa、屈服强度波动50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9: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W590X材质,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000mm,成品计划1230*4,终轧温度设定870℃。根据钢种分类W59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30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235*2.75,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W590X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2分钟,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2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30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TKDB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目标终轧温度840℃,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2.7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0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8MPa、屈服强度波动69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10: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W590X材质,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000mm,成品计划1230*4,终轧温度设定870℃。根据钢种分类W59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30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W590X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235*2.75,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W590X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72分钟,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72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30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W590X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目标终轧温度870℃,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2.7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0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90MPa、屈服强度波动73MPa、延伸率波动3%。
实施例11: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W590X材质,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000mm,成品计划1230*4,终轧温度设定870℃。根据钢种分类W59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30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ETI-3铸坯定尺为1250mm*200mm*11800mm成品计划1235*2.75,终轧温度设定90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W590X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2分钟,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2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0分钟以上;一加加热时间41分钟≥30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SPHETI-3铸坯定尺长度11800mm,属于铸坯定尺X1类;目标终轧温度900℃,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2.7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9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3MPa、屈服强度波动50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12: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S400材质,板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40℃。根据钢种分类SS40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S400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C-S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138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SS400铸坯定尺长度98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40℃,温度控制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7.5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0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6MPa、屈服强度波动72MPa、延伸率波动3.5%。
实施例13: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S400材质,板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40℃。根据钢种分类SS40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W590X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C-S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138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W590X铸坯定尺长度98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70℃,温度控制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7.5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1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90MPa、屈服强度波动73MPa、延伸率波动3%。
实施例14: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S400材质,板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40℃。根据钢种分类SS40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PHETI-3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6.5,终轧温度设定90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C-S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138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SPHETI-3铸坯定尺长度98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900℃,温度控制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6.5mm,尺寸属于Z3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46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3MPa、屈服强度波动50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15: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SS400材质,板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7.5,终轧温度设定840℃。根据钢种分类SS400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SS400铸坯定尺为1015mm*200mm*9800mm成品计划1015*3.0,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SPHC-S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8分钟,其它各加热段无要求,对时间进行判定总加热时间控制138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30分钟以上,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为SS400铸坯定尺长度98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40℃,温度控制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3.0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46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6MPa、屈服强度波动72MPa、延伸率波动3.5%。
实施例16: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700L材质,铸坯定尺为1300mm*200mm *9800mm,成品计划1325*8.0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700L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0分钟以上,三加+均热时间≥80分钟,均热时间≥35分钟。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Q235B,铸坯定尺为1260*200*10000mm,成品计划1250*3.5mm,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700L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94分钟,三加+均热时间92分钟,均热时间45分钟,一加加热时间45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94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0分钟以上;三加+均热时间92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700L三加+均热时间≥80分钟; 均热时间45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700L均热时间≥35分钟;加加热时间45分钟因钢种分类中700L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Q235B铸坯定尺长度100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Q235B材质终轧温度目标为870℃,温度控制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为3.5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1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90MPa、屈服强度波动73MPa、延伸率波动4%。
实施例17: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700L材质,铸坯定尺为1300mm*200mm *9800mm,成品计划1325*8.0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700L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0分钟以上,三加+均热时间≥80分钟,均热时间≥35分钟。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DD12,铸坯定尺为1260*200*10000mm,成品计划1250*3.5mm,终轧温度设定89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700L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94分钟,三加+均热时间92分钟,均热时间45分钟,一加加热时间45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94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80分钟以上;三加+均热时间92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700L三加+均热时间≥80分钟; 均热时间45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700L均热时间≥35分钟;加加热时间45分钟因钢种分类中700L没有明确要求,此项不进行比较;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DD12铸坯定尺长度100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DD12材质终轧温度目标为890℃,温度控制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为3.5mm,尺寸属于Z2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4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6MPa、屈服强度波动45MPa、延伸率波动5%。
实施例18: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510L材质,铸坯定尺为12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1275*2.5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510L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35分钟。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铸坯定尺为12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1275*2.5mm,终轧温度设定84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510L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均热时间46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46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510L均热时间≥35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KDB铸坯定尺长度95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TKDB材质终轧温度目标为840℃,温度控制属于Y3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为2.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次抛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46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88MPa、屈服强度波动69MPa、延伸率波动4.5%。
实施例19: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510L材质,铸坯定尺为12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1275*2.5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510L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35分钟。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DR-4S,铸坯定尺为8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870*2.5mm,终轧温度设定87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510L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均热时间46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46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510L均热时间≥35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TDR-4S铸坯定尺长度95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TDR-4S材质终轧温度目标为870℃,温度控制属于Y2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为2.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粗轧二道次咬钢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即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二道咬钢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46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62MPa、屈服强度波动46MPa、延伸率波动4%。
实施例20:本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具体如下所述。
加热炉内坯料为510L材质,铸坯定尺为12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1275*2.5mm,终轧温度设定880℃;根据钢种分类510L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35分钟。
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510L,铸坯定尺为1270mm*200mm *9500mm,成品计划1275*2.5mm,终轧温度设定880℃。
具体判定方法如下:加热时间判定:读取加热炉二级系统跟踪计算出的510L铸坯实际在炉加热时间信息,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均热时间46分钟,根据上述标准要求对加热时间进行判定如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64分钟符合总加热时间控制在150分钟以上;均热时间46分钟符合钢种分类中510L均热时间≥35分钟;得出加热时间符合要求。
轧线为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属于B类。轧线上轧制的钢种为510L铸坯定尺长度9500mm,属于铸坯定尺X2类;510L材质终轧温度目标为880℃,温度控制属于Y1类;带钢的成品厚度尺寸为2.5mm,尺寸属于Z1类;在上述条件均满足的情况下,对应一级判定出钢的触发条件为粗轧侧导板夹持时触发出钢信号,加热炉出钢;轧线一级控制程序收到粗轧侧导板夹持信号,得出出钢判定符合,即向加热炉发出出钢信号。本实施例的机时产量为510吨/小时、抗拉强度波动72MPa、屈服强度波动56MPa、延伸率波动6%。
对比试验:采用常规方法和本方法分别进行生产,对产线铸坯端面980mm*200mm*11000mm镀锡基板TDR材质3.0~4.0mm厚度区间钢卷、对产线铸坯端面1250mm*200mm*11800mm结构钢GRADE50材质7.0~8.0mm厚度区间钢卷进行统计;统计的对比数据见表2。
表2:产线效率及质量稳定性比对
Figure 574749DEST_PATH_IMAGE002

Claims (2)

1.一种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方法工艺为:
(1)判定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
(2)判定定尺长度:铸坯定尺10500~11800mm为X1类,铸坯定尺小于10500mm为X2类;
(3)判定终轧温度: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80℃及以上时为Y1类,850℃≤终轧温度控制目标<880℃时为Y2类,终轧温度控制目标在850℃以下时为Y3类;
(4)判定成品厚度:规格2.75mm及以下厚度板卷为Z1类,2.75mm<规格≤4.0mm厚度板卷为Z2类,板卷规格>4.0mm厚度为Z3类;
(5)当轧线采用单卷取机生产A模式或单加热炉生产时,均为卷箱开始卷取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当轧线采用双卷取机+双加热炉生产时,根据下述轧制计划的工艺参数的组合条件触发不同的加热炉抽钢时序:X1+Y1+Z2、或X1+Y2+Z1、X1+Y1+Z1、X2+Y2+Z2、X2+Y1+Z2或X2+Y2+Z1,工艺参数满足上述任意一种组合时,粗轧轧制道次咬钢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工艺参数组合满足X2+Y1+Z1时,粗轧侧导板夹持时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其它工艺参数组合情况下,粗轧轧制道次抛钢触发加热炉开始抽下一块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判定铸坯的定尺长度、终轧温度和成品厚度之前,加热时间应满足预设的加热规则。
CN202010186862.3A 2020-03-17 2020-03-17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Active CN1113756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6862.3A CN111375636B (zh) 2020-03-17 2020-03-17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6862.3A CN111375636B (zh) 2020-03-17 2020-03-17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5636A true CN111375636A (zh) 2020-07-07
CN111375636B CN111375636B (zh) 2021-09-07

Family

ID=71215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6862.3A Active CN111375636B (zh) 2020-03-17 2020-03-17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756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0060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生产节奏控制方法
CN113351651A (zh) * 2021-05-17 2021-09-07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热轧线全自动加热炉出钢控制方法
CN114833202A (zh) * 2022-04-07 2022-08-02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直轧平均温度的剔坯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6609A (ja) * 1986-01-29 1987-08-03 Kobe Steel Ltd 圧延用素材の分割制御装置
CN1483985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钢坯加热炉小交叉出钢控制方法
CN10265087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板生产线板坯出炉控制方法
CN104112192A (zh) * 2014-07-31 2014-10-22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中钢坯的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4615110A (zh) * 2015-01-09 2015-05-1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轧钢加热炉自动出钢方法
CN106282531A (zh) * 2015-05-27 2017-01-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加热炉高位出钢自动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76609A (ja) * 1986-01-29 1987-08-03 Kobe Steel Ltd 圧延用素材の分割制御装置
CN1483985A (zh) * 2002-09-19 2004-03-24 鞍钢集团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连铸钢坯加热炉小交叉出钢控制方法
CN102650871A (zh) * 2011-02-24 2012-08-29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轧板生产线板坯出炉控制方法
CN104112192A (zh) * 2014-07-31 2014-10-22 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炉中钢坯的管理系统与方法
CN104615110A (zh) * 2015-01-09 2015-05-13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轧钢加热炉自动出钢方法
CN106282531A (zh) * 2015-05-27 2017-01-04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步进式加热炉高位出钢自动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陆正宏: "轧钢加热炉出钢节奏计算与分析 ", 《四川冶金》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1651A (zh) * 2021-05-17 2021-09-07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热轧线全自动加热炉出钢控制方法
CN113351651B (zh) * 2021-05-17 2022-09-16 唐山不锈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热轧线全自动加热炉出钢控制方法
CN113290060A (zh) * 2021-05-18 2021-08-24 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热连轧机的生产节奏控制方法
CN114833202A (zh) * 2022-04-07 2022-08-02 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提高直轧平均温度的剔坯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14833202B (zh) * 2022-04-07 2024-04-12 中冶赛迪信息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提高直轧平均温度的剔坯方法、系统、介质及电子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5636B (zh) 2021-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5636B (zh) 基于轧制过程参数分析的自动出钢辨识方法
CN107617647B (zh)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厚度≤1.2mm热轧带钢的方法
CN106391708B (zh) 一种冷轧六辊单机架可逆轧机生产极薄带钢的轧制方法
CN108149180A (zh) 一种sgh490热镀锌板的生产方法
CN109082607A (zh) 一种无取向硅钢及其热连轧生产方法
CN113578961B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中高碳钢的板形控制方法
CN103599946A (zh) 薄规格不锈钢产品轧制过程控制方法
CN109852826A (zh) 一种具有高折弯性能的黄铜带生产工艺
CN111570509B (zh) 用于热连轧带钢生产线的钛带轧制方法
CN106493177B (zh) 一种基于csp工艺的不同宽度规格带钢混合轧制方法
CN110756585A (zh) 一种二十辊可逆式轧机生产镍基合金的方法
CN110639960A (zh) 一种热轧全自动抽钢方法
CN113275385B (zh) 一种动态控制单机架轧机待轧位置的方法
CN114247746B (zh) 一种普通热轧产线使用楔形薄板坯轧制平板的生产工艺
CN110508629B (zh) 一种消除低碳铝镇静钢酸洗后表面“山水画”缺陷的方法
CN113714299A (zh) 轧机轧辊冷却方法
CN114505351B (zh) 一种抑制极限薄带钢精轧时精轧机振动的方法
CN113664050B (zh) 一种轧钢方法及装置
CN114472545B (zh) 一种精轧机活套起套角度动态控制方法
CN113680832B (zh) 一种精轧末道次压下率的控制方法
CN111069300B (zh) 一种冷轧特厚高精度电机壳钢生产方法
CN112828036B (zh) 一种提高厚规格高强钢低温冲击韧性的方法
CN109252028B (zh) 一种高碳锯片用冷轧钢带的生产方法
CN115351094A (zh) 一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制管用碳素结构钢的生产方法
CN116475235A (zh) 一种薄板坯连铸连轧产线降低耐候钢开浇产板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