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61525A -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61525A
CN111361525A CN202010139854.3A CN202010139854A CN111361525A CN 111361525 A CN111361525 A CN 111361525A CN 202010139854 A CN202010139854 A CN 202010139854A CN 111361525 A CN111361525 A CN 1113615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locking
lock
stat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398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61525B (zh
Inventor
杨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Qiwen Technology Co.,Ltd.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Hangzhou Qingq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3985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615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3615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5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615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615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9/00Arrangement or adaptation of signal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one of main groups B60Q1/00 - B60Q7/00, e.g. haptic signal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该控制方法包括: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接收关锁反馈结果。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的车锁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针对无论是自行车、电动助力车还是汽车的车辆,常规的车辆锁闭方式都是通过用户使用完毕后发送关锁指令而直接驱动关锁,并不会参考车辆当前的使用状态,这样往往使得车辆在当前的状态不能满足关锁要求的情况下而直接执行关锁操作,导致车辆的锁组件或者其他组件出现损坏或者故障,甚至导致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在的根据关锁指令直接关锁导致的车锁组件或者其他组件出现损坏或者故障,甚至导致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的问题。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其包括: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装置,其包括:获取模块,其用于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判断模块,其用于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发送模块,其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确定单元,其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第二发送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当发送模块,包括:振动获取单元,其用于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第三发送单元,其用于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再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公开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本公开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0-获取模块;20-判断模块;30-发送模块;40-接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为了保持本公开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公开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其具体用于根据用户使用的车辆的使用状态,执行关锁控制策略,以对车辆实现安全地关锁并掌握关锁结果,以最大程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并掌握车辆的实际状态。具体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S101-S104:
S101、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当用户使用完车辆后,需要对车辆执行关锁操作,这里的车辆可以是单车(即自行车)也可以电单车(即电动助力车)以及汽车等,还可以是用于共享出行领域的车辆或者私人使用的车辆。在本步骤中,在用户使用车辆完毕准备锁闭车辆后会发送关锁信号,这就需要首先响应该关锁信号,并基于车辆的使用状态获取车辆的状态参数,这里的用户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发送关锁信号,例如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App上点击关锁按钮、操作设置在车辆上的关锁按键等。这样,当接收并响应关锁信号后,可以基于设置在车辆上的传感器等监测装置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这里的监测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行驶时长传感器等,与监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一监测值可以是车速值、轮速值、行驶时长值等。通过获取车辆的第一监测值能够获取车辆的当前使用状态。
S102、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通过上述步骤S101获取反映车辆当前使用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这里,可以为每个所述第一监测值配置对应的监测阈值,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其中,当获取的第一监测值的数量为1个时,可以基于预定数量的1个所述第一监测值进行判断,当获取的第一监测值的数量为多个时,例如获取5个第一监测值,可以基于其中预定数量的3个第一监测值进行判断,例如在获取车辆的车速值、轮速值和行驶时长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当然,如果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没有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确定车辆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以能够判断所述车辆能够执行关锁等操作。
S103,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为了保证车辆只有处于安全的状态下,才可以执行关锁操作,这样,在通过上述步骤S102获得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后,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这里的非运动状态对应于车辆处于安全状态,这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里的车锁控制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用于控制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锁执行关闭操作,这里的车锁可以是电子锁也可以是机械锁,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在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以控制车锁的开关组件执行关锁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地处于非运动状态,使得关锁操作能够保证在车辆的非运动状态中顺利执行,以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以及车辆的财产安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中还包括: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在本步骤中,当通过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以判断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只有这种非运动状态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样能够避免用户例如暂时停止使用车辆使得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误操作导致发送关锁指令,但是用户可能在很短时间内重新开始使用车辆,这时车锁控制装置执行关锁操作将导致车辆产生故障或者给用户带来使用危险。在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可以使得能够保证车辆确实用户需要关锁的情况下对车辆执行关锁操作,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当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极度缓慢的移动状态,也可能处于比较缓慢的移动状态,为了在不同的状态中进行适应性的关锁操作,还可以在所述步骤S103中将车辆的不同状态与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相对应,具体地,如图2所示,包括:
S201,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
在本步骤中,确定车辆的使用状态通过监测车辆的速度值进行,这里的速度值可以根据需要包括车速值、轮速值等,通过速度值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车辆分成两个不同的关锁状态,例如可以将第一速度阈值设定为0或者1m/s,这样,当车辆处于静止或者极度缓慢移动的状态下,确定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当车辆处于稍微缓慢移动的状态下,确定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
S202,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步骤S201基于获取的车辆的速度值确定车辆处于快关锁或者慢关锁的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这里的关锁控制指令可以与车锁的类型相关,其中,例如当车锁是机械锁的情况下,关锁的快慢与驱动关锁机械组件移动的驱动力大小相关,当车锁是电子锁的情况下,关锁的快慢与关锁电子组件的驱动电流大小相关。这样,当车辆处于快关锁的状态下,快关锁有利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车锁快速关闭以及费用结算等,当车辆处于慢关锁的状态,慢关锁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避免出现因为关锁导致的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步骤S103中将不同类型的关锁信号与关锁控制指令相对应,具体地,如图3所示,包括:
S301,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
当基于步骤S101响应关锁信号后,基于关锁信号的类型,可以在获取车辆的使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关锁信号的类型与关锁控制指令的发送操作进行对应,其中,一般情况下关锁信号是电子信号,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方式传送,然而,在车辆所处的通信网络状况不佳或者没有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这样,通过用户敲击车辆的预定位置,例如车锁上的指定位置,以识别出该信号为用于发出关锁信息的振动信号。在本步骤中,当响应振动信号后,获取该振动信号中包含的振动的特征参数,这里的特征参数可以是振动的位置、振幅、频率等参数,通过对应的监测装置即可实现对特征参数的获取。
S302,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当通过上述步骤S301在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后,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例如振动的发生位置是在车辆上的预定位置,振动的方式符合预定规则,振动的振幅、频率等参数都在预定范围之内,则判断振动信号能够与车锁的关锁控制之间建立连接,在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时,识别并确定该振动信号为用户期待为车辆执行关锁操作的正确信号,则允许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样,能够在车辆所处的通信网络状况不佳或者没有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下,通过用户的敲击产生的振动实现对车锁的关锁操作,提高了关锁操作的适用性和便利性,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避免在无法通过通信网络信号实现关锁时导致的无法关锁以及无法结算车辆使用费用等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地处于非运动状态,使得关锁操作能够保证在非运动状态中执行,以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S103之后还包括: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这里,尽管用户发送了针对所述车辆的关锁信号,但是基于获取的第一监测值判断车辆处于运动状态,不能执行关锁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加准确地执行用户的意图,同时还避免由于监测装置故障导致某项第一监测值不准确而不能正常关锁的情况出现,当车辆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例如在获取第一监测值后10S的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并基于重新获取的第二监测值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这里第二监测值可以与第一监测值相同或者不同,例如为了避免出现监测装置故障导致第一监测参数不准确,可以将前后的两个监测值设置为不同的监测值;此外,这里的通过第二监测值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与步骤S102的相同。
S104,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当通过步骤S103在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后,车锁在机械或者电子的开关组件的动作下完成关锁操作,当车锁实现锁闭后或者因为电子故障、机械故障等因素未能成功执行关锁操作的情况下,都将返回关锁反馈结果,以使得车辆的控制端或者用户的移动终端或者车辆的远程控制平台能够接收到关锁反馈结果,以便于用户或者车辆运营方执行继续的操作。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装置,其具体用于根据用户使用的车辆的使用状态,执行关锁控制策略,以对车辆实现安全地关锁并掌握关锁结果,以最大程度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具体地,包括获取模块10,判断模块20,发送模块30和接收模块40,上述模块之间相互耦合,具体地,如图4所示,包括:
获取模块10,其用于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当用户使用完车辆后,需要对车辆执行关锁操作,这里的车辆可以是单车(即自行车)也可以电单车(即电动助力车)以及汽车等,还可以是用于共享出行领域的车辆或者私人使用的车辆。通过获取模块10,在用户使用车辆完毕准备锁闭车辆后会发送关锁信号,这就需要首先响应该关锁信号,并基于车辆的使用状态获取车辆的状态参数,这里的用户可以通过任意方式发送关锁信号,例如在设置在移动终端的App上点击关锁按钮、操作设置在车辆上的关锁按键等。这样,当接收并响应关锁信号后,可以基于设置在车辆上的传感器等监测装置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这里的监测装置可以是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速传感器、轮速传感器、行驶时长传感器等,与监测装置相对应的第一监测值可以是车速值、轮速值、行驶时长值等。通过获取车辆的第一监测值能够获取车辆的当前使用状态。
判断模块20,其用于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通过上述获取模块10获取反映车辆当前使用状态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这里,可以为每个所述第一监测值配置对应的监测阈值,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其中,当获取的第一监测值的数量为1个时,可以基于预定数量的1个所述第一监测值进行判断,当获取的第一监测值的数量为多个时,例如获取5个第一监测值,可以基于其中预定数量的3个第一监测值进行判断,例如在获取车辆的车速值、轮速值和行驶时长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当然,如果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没有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确定车辆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以能够判断所述车辆能够执行关锁等操作。
发送模块30,其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为了保证车辆只有处于安全的状态下,才可以执行关锁操作,这样,在通过上述判断模块20获得所述车辆是否处于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后,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这里的非运动状态对应于车辆处于安全状态,这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里的车锁控制装置设置在车辆上并用于控制设置在车辆上的车锁执行关闭操作,这里的车锁可以是电子锁也可以是机械锁,本公开在此不做限定。通过在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以控制车锁的开关组件执行关锁操作。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地处于非运动状态,使得关锁操作能够保证在车辆的非运动状态中顺利执行,以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以及车辆的财产安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包括:第一发送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通过第一发送单元,当通过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以判断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只有这种非运动状态能够持续一段时间,才能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样能够避免用户例如暂时停止使用车辆使得车辆处于静止状态时,由于误操作导致发送关锁指令,但是用户可能在很短时间内重新开始使用车辆,这时车锁控制装置执行关锁操作将导致车辆产生故障或者给用户带来使用危险。在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可以使得能够保证车辆确实用户需要关锁的情况下对车辆执行关锁操作,以最大限度保证安全。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于当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时,可能处于静止状态或者极度缓慢的移动状态,也可能处于比较缓慢的移动状态,为了在不同的状态中进行适应性的关锁操作,发送模块还包括确定单元和第二发送单元,这样可以将车辆的不同状态与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相对应,具体地:
确定单元,其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
通过确定单元,确定车辆的使用状态通过监测车辆的速度值进行,这里的速度值可以根据需要包括车速值、轮速值等,通过速度值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车辆分成两个不同的关锁状态,例如可以将第一速度阈值设定为0或者1m/s,这样,当车辆处于静止或者极度缓慢移动的状态下,确定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当车辆处于稍微缓慢移动的状态下,确定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通过上述确定单元基于获取的车辆的速度值确定车辆处于快关锁或者慢关锁的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这里的关锁控制指令可以与车锁的类型相关,其中,例如当车锁是机械锁的情况下,关锁的快慢与驱动关锁机械组件移动的驱动力大小相关,当车锁是电子锁的情况下,关锁的快慢与关锁电子组件的驱动电流大小相关。这样,当车辆处于快关锁的状态下,快关锁有利于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实现车锁快速关闭以及费用结算等,当车辆处于慢关锁的状态,慢关锁有利于保证车辆的使用安全,避免出现因为关锁导致的事故发生。
进一步地,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30还包括振动获取单元和第三发送单元,从而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关锁信号与关锁控制指令相对应,具体地:
振动获取单元,其用于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
当通过获取模块响应关锁信号后,基于关锁信号的类型,可以在获取车辆的使用状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关锁信号的类型与关锁控制指令的发送操作进行对应,其中,一般情况下关锁信号是电子信号,可以通过通信网络方式传送,然而,在车辆所处的通信网络状况不佳或者没有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这样,通过用户敲击车辆的预定位置,例如车锁上的指定位置,以识别出该信号为用于发出关锁信息的振动信号。通过振动获取单元,当响应振动信号后,获取该振动信号中包含的振动的特征参数,这里的特征参数可以是振动的位置、振幅、频率等参数,通过对应的监测装置即可实现对特征参数的获取。
第三发送单元,其用于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当通过上述振动获取单元在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后,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例如振动的发生位置是在车辆上的预定位置,振动的方式符合预定规则,振动的振幅、频率等参数都在预定范围之内,则判断振动信号能够与车锁的关锁控制之间建立连接,在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时,识别并确定该振动信号为用户期待为车辆执行关锁操作的正确信号,则允许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这样,能够在车辆所处的通信网络状况不佳或者没有通信网络信号覆盖的情况下,通过用户的敲击产生的振动实现对车锁的关锁操作,提高了关锁操作的适用性和便利性,提升用户的使用感受,避免在无法通过通信网络信号实现关锁时导致的无法关锁以及无法结算车辆使用费用等问题出现。
进一步地,为了确保车辆能够稳定地处于非运动状态,使得关锁操作能够保证在非运动状态中执行,以最大限度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获取模块10还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这里,尽管用户发送了针对所述车辆的关锁信号,但是基于获取的第一监测值判断车辆处于运动状态,不能执行关锁操作,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加准确地执行用户的意图,同时还避免由于监测装置故障导致某项第一监测值不准确而不能正常关锁的情况出现,当车辆处于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例如在获取第一监测值后10S的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并基于重新获取的第二监测值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这里第二监测值可以与第一监测值相同或者不同,例如为了避免出现监测装置故障导致第一监测参数不准确,可以将前后的两个监测值设置为不同的监测值;此外,这里的通过第二监测值判断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与判断模块20的判断方式相同。
接收模块40,其用于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当通过发送模块30在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后,车锁在机械或者电子的开关组件的动作下完成关锁操作,当车锁实现锁闭后或者因为电子故障、机械故障等因素未能成功执行关锁操作的情况下,都将返回关锁反馈结果,以使得车辆的控制端或者用户的移动终端或者车辆的远程控制平台能够接收到关锁反馈结果,以便于用户或者车辆运营方执行继续的操作。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1至S14:
S11,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S12,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S13,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S14,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具体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具体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具体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之后,具体还被处理器执行如下步骤: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本公开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可以如图5所示,至少包括存储器901和处理器902,存储器901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02在执行存储器901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公开任意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示例性的,电子设备计算机程序步骤如下S21至S24:
S21,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S22,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S23,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S24,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时,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处理器在执行存储器上存储的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之后,还执行如下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本公开通过获取车辆的监测值,从而判断是否达到车辆的关锁条件以及执行对应的关锁控制策略,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准确执行用户的关锁意图,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用户自身安全,避免车辆的车锁发生故障,还能够及时监控车辆的使用状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客户端、服务器可以利用诸如HTTP(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之类的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并且可以与任意形式或介质的数字数据通信(例如,通信网络)互连。通信网络的示例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网际网(例如,互联网)以及端对端网络(例如,ad hoc端对端网络),以及任何当前已知或未来研发的网络。
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获取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向节点评价设备发送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其中,节点评价设备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并返回;接收节点评价设备返回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所获取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或者,上述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接收包括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的节点评价请求;从至少两个网际协议地址中,选取网际协议地址;返回选取出的网际协议地址;其中,接收到的网际协议地址指示内容分发网络中的边缘节点。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乘客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乘客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乘客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以上对本公开多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具体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构思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多种变型和修改实施例,这些变型和修改都应落入本公开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
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
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
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包括:
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
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6.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其用于响应关锁信号,获取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一监测值;
判断模块,其用于当满足预定数量的所述第一监测值都超过对应的监测阈值的情况下,判断所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否则判断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
发送模块,其用于当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基于所述关锁信号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关锁反馈结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其用于检测所述车辆处于非运动状态的时间达到预定时间阈值时,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其用于在所述第一监测值包括速度值的情况下,当所述速度值大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慢关锁状态,当所述速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速度阈值时,确定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
第二发送单元,其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处于快关锁状态或者慢关锁状态,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不同的关锁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发送模块,包括:
振动获取单元,其用于当所述关锁信号为振动信号的情况下,获取振动的特征参数;
第三发送单元,其用于当所述振动的特征参数满足预定条件,则向车锁控制装置发送关锁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车辆处于所述运动状态的情况下,在预设时间间隔后,重新获取所述车辆的至少一个第二监测值,基于所述第二监测值判断所述车辆是否处于非运动状态。
11.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139854.3A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13615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9854.3A CN11136152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39854.3A CN11136152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525A true CN111361525A (zh) 2020-07-03
CN111361525B CN111361525B (zh) 2021-12-07

Family

ID=712022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39854.3A Active CN111361525B (zh) 2020-03-03 2020-03-03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6152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602A (zh) * 2020-09-09 2020-12-01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的开关锁方法及开关锁设备
CN112407111A (zh) * 2020-11-20 2021-02-26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578991A (zh) * 2021-02-24 2021-03-30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单车轮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35334A (zh) * 2022-03-14 2022-05-06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刹车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31480A1 (en) * 1999-02-26 2000-08-30 Inova Designs Limited Vehicle usage control and security apparatus
US6233506B1 (en) * 1997-01-28 2001-05-15 American Calcar Inc. Technique for effectively locating an object
CN201086643Y (zh) * 2007-09-14 2008-07-16 崔素雅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子刹车装置
CN106780860A (zh) * 2016-11-21 2017-05-31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挑战型车辆开锁/关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819424U (zh) * 2016-12-28 2017-12-29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锁及智能车锁系统
CN107978037A (zh) * 2017-11-20 2018-05-01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车辆关锁管理方法、客户端及车辆
CN108053560A (zh) * 2017-11-20 2018-05-18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关锁结单方法、车辆和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33506B1 (en) * 1997-01-28 2001-05-15 American Calcar Inc. Technique for effectively locating an object
EP1031480A1 (en) * 1999-02-26 2000-08-30 Inova Designs Limited Vehicle usage control and security apparatus
CN201086643Y (zh) * 2007-09-14 2008-07-16 崔素雅 一种电动自行车电子刹车装置
CN106780860A (zh) * 2016-11-21 2017-05-31 上海众人网络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挑战型车辆开锁/关锁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819424U (zh) * 2016-12-28 2017-12-29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车锁及智能车锁系统
CN107978037A (zh) * 2017-11-20 2018-05-01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车辆关锁管理方法、客户端及车辆
CN108053560A (zh) * 2017-11-20 2018-05-18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关锁结单方法、车辆和服务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09602A (zh) * 2020-09-09 2020-12-01 广东金力变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车的开关锁方法及开关锁设备
CN112407111A (zh) * 2020-11-20 2021-02-26 北京骑胜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578991A (zh) * 2021-02-24 2021-03-30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单车轮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78991B (zh) * 2021-02-24 2021-05-14 武汉小安科技有限公司 电单车轮动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35334A (zh) * 2022-03-14 2022-05-06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刹车检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61525B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61525B (zh) 一种车辆锁闭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220254203A1 (en) Connected car resource manager with associated applications control
JP6120473B2 (ja) 公共交通車両運転予測方法、装置及びデバイス
CN109429373B (zh) 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
CN109845196B (zh) 网络监视器、网络监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取记录介质
JP5086097B2 (ja) 装置管理におけるタスク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装置
EP3496446B1 (en) Method for triggering network policy update and management function entity
CN112672440A (zh) 指令执行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79748A (zh) 通信链路的自适应切换方法、可移动平台和控制装置
CN112398689A (zh) 网络恢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833488B (zh) 一种开关锁方法、装置、电子锁及存储介质
US11457102B2 (en) LTE fault-tolerant signaling approach
CN104601376A (zh) 心跳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1833040A (zh) 用于共享车辆还车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218137B (zh) 一种分布式系统中的节点的状态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855003A (zh) 一种主站自适应配置召唤与比对的方法及装置
CN108141406B (zh) 一种业务故障处理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517919B (zh) 卫星地面系统中信关站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卫星地面系统
CN109586405B (zh) 微电网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14701447A (zh) 一种车辆的防盗认证系统、车辆及车辆的防盗认证方法
CN116076065A (zh) 边缘集成控制装置和边缘集成控制装置的操作方法
CN111818622A (zh) 调整通讯模式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055426A (zh) 业务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2012001653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remote maintenance service for systems on a ship
CN117979450A (zh) 可移动网络功能实体管理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10

Address after: Room 203, 2 / F,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after: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QINGQ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Xiamen Qiw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03, 2 / F, building 34, yard 8,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