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57221A -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57221A
CN111357221A CN201880074653.0A CN201880074653A CN111357221A CN 111357221 A CN111357221 A CN 111357221A CN 201880074653 A CN201880074653 A CN 201880074653A CN 111357221 A CN111357221 A CN 1113572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re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version
chase comb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465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57221B (zh
Inventor
李剑
许昌龙
陈凯
武良明
蒋靖
徐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1357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57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57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6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encoded, mess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7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 H04L1/0018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where the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based on latency requir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及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提供了许多其他方面。

Description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 技术和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7年11月20日提交的题为“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DESIGN OF POLAR CODES FOR ULTRA-RELIABLE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的专利合作条约(PCT)专利申请No.PCT/CN2017/111835的优先权,其通过引用的方式明确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具体而言,涉及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URLLC)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电信服务,诸如电话、视频、数据、消息收发和广播。典型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采用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带宽、发射功率等)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的多址技术。这种多址技术的示例包括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系统、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系统及长期演进(LTE)。LTE/高级LTE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对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合。
无线通信网络可以包括能够支持用于多个用户设备(UE)的通信的多个基站(BS)。用户设备(UE)可以经由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与基站(BS)通信。下行链路(或前向链路)指的是从BS到UE的通信链路,上行链路(或反向链路)指的是从UE到BS的通信链路。如本文将更详细描述的,BS可以被称为节点B、gNB、接入点(AP)、无线电头端、发送接收点(TRP)、新无线电(NR)BS、5G节点B等。
已经在各种电信标准中采用以上多址技术,以提供使得不同的用户设备能够在城市、国家、地区甚至全球级别上进行通信的公共协议。新无线电技术(NR)(也可以称为5G)是由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发布的对LTE移动标准的增强集合。NR旨在通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利用新频谱,并在下行链路(DL)上使用具有循环前缀(CP)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CP-OFDM),在上行链路(UL)上使用CP-OFDM和/或SC-FDM(例如,也称为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OFDM(DFT-s-OFDM))与其他开放标准更好地集成,以及支持波束成形,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技术和载波聚合,来更好地支持移动宽带互联网接入。然而,随着对移动宽带接入的需求不断增加,存在对LTE和NR技术进一步改进的需求。优选地,这些改进应当适用于其他多址技术和使用这些技术的电信标准。
发明内容
在一些方面,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可以包括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及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在一些方面,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可操作地耦合到该存储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及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在一些方面,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一个或多个指令。当由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一个或多个指令可以使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及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在一些方面,一种装置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的模块;及用于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的模块,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各方面通常包括如本文基本上参照附图和说明书描述的和如附图和说明书所示的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用户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和处理系统。
前面已经相当广泛地概述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示例的特征和技术优点,以便可以更好地理解随后的详细描述。以下将描述其他特征和优点。所公开的概念和具体示例可以容易地用作修改或设计用于实现本公开内容的相同目的的其他结构的基础。这种等同结构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当结合附图考虑时,从以下描述将更好地理解本文公开的概念的特征,它们的组织和操作方法以及相关的优点。提供每个附图是出于说明和描述的目的,而不是作为权利要求的限制的定义。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详细理解本公开内容的上述特征,可以通过参考其中的一些在附图中示出的各方面来获得上面简要概述的更具体的描述。然而应注意,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内容的某些典型方面,因此不应被认为是对其范围的限制,因为该描述可以允许其他等效的方面。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可标识相同或相似的元件。
图1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示例的框图。
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用户设备(UE)通信的基站的示例的框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极化编码URLLC通信的HARQ技术的示例的图。
图4A-4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极化编码URLLC通信的HARQ的传输和重传配置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示例性过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更充分地描述了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然而,本公开内容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贯穿本公开内容给出的任何特定结构或功能。相反,提供这些方面是为了使本公开内容透彻且完整,并且将本公开内容的范围完全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文的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旨在覆盖本文公开的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方面,无论是独立于还是结合本公开内容的任何其他方面来实施。例如,可以使用本文阐述的任何数量的方面来实现装置或者实践方法。另外,本公开内容的范围旨在覆盖使用附加于或不同于本文阐述的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其他结构、功能或结构和功能来实践的这样的装置或方法。应该理解的是,本文公开的本公开内容的任何方面可以通过权利要求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来体现。
现在将参考各种装置和技术呈现电信系统的几个方面。这些装置和技术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描述,并且通过各种框、模块、组件、电路、步骤、过程、算法等(统称为“元素”)在附图中示出。可以使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来实现这些元素。将这些元素实现为硬件还是软件取决于特定应用和施加于整个系统的设计约束。
应当注意,虽然本文可以使用通常与3G和/或4G无线技术相关联的术语来描述各方面,但是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可以应用于基于其他代的通信系统,诸如5G及更高版本,包括NR技术。
图1是示出其中可以实践本公开内容的各方面的网络100的图。网络100可以是LTE网络或某个其他无线网络,诸如5G或NR网络。无线网络100可以包括多个BS 110(示为BS110a、BS 110b、BS 110c和BS 110d)和其他网络实体。BS是与用户设备(UE)通信的实体,并且还可以称为基站、NR BS、节点B、gNB、5G节点B(NB)、接入点、发送接收点(TRP)等。每个BS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在3GPP中,术语“小区”可以指代BS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BS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
BS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几公里),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的不受限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的不受限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较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以允许与毫微微小区具有关联的UE(例如,封闭用户组(CSG)中的UE)的受限接入。用于宏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宏BS。用于微微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微微BS。用于毫微微小区的BS可以被称为毫微微BS或家庭BS。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BS 110a可以是用于宏小区102a的宏BS,BS 110b可以是用于微微小区102b的微微BS,BS 110c可以是用于毫微微小区102c的毫微微BS。BS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术语“eNB”、“基站”、“NR BS”、“gNB”、“TRP”、“AP”、“节点B”、“5G NB”和“小区”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
在一些方面,小区可以不一定是静止的,并且小区的地理区域可以根据移动BS的位置移动。在一些方面,BS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通过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的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彼此互连和/或互连到接入网络100中的一个或多个其他BS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括中继站。中继站是能够从上游站(例如,BS或UE)接收数据传输并将数据传输发送到下游站(例如,UE或BS)的实体。中继站也可以是能够中继用于其他UE的传输的UE。在图1所示的示例中,中继站110d可以与宏BS 110a和UE 120d通信,以便促进BS 110a和UE 120d之间的通信。中继站也可以称为中继BS、中继基站、中继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包括不同类型的BS(例如,宏BS、微微BS、毫微微BS、中继BS等)的异构网络。这些不同类型的BS可以具有不同的发射功率级、不同的覆盖区域,以及对无线通信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例如,宏BS可以具有高发射功率级(例如5至40瓦),而微微BS、毫微微BS和中继BS可以具有较低的发射功率级(例如0.1至2瓦)。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BS集合并为这些BS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BS进行通信。BS还可以例如直接或通过无线或有线回程间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a、120b、120c)可以分散在整个无线网络100中,并且每个UE可以是静止的或移动的。UE也可以被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移动台、用户单元、站等。UE可以是蜂窝电话(例如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平板电脑、相机、游戏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极本、医疗设备或装置、生物计量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手表、智能衣服、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首饰(例如智能戒指、智能手镯等)、娱乐设备(例如,音乐或视频设备、卫星无线电设备等)、车辆部件或传感器、智能仪表/传感器、工业制造设备、全球定位系统设备,或被配置为通过无线或有线介质进行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
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机器类型通信(MTC)或演进的或增强的机器类型通信(eMTC)UE。MTC和eMTC UE包括例如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诸如传感器、仪表、监视器、位置标签等,其可以与基站、另一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某个其他实体通信。无线节点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提供用于或者到网络(例如,诸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的广域网)的连接。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物联网(IoT)设备和/或可以被实现为NB-IoT(窄带物联网)设备。一些UE可以被认为是用户驻地设备(CPE)。UE 120可以被包括在容纳UE 120的组件的外壳内,诸如处理器组件、存储器组件等。
通常,可以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部署任何数量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特定RAT并且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操作。RAT也可以称为无线电技术、空中接口等。频率也可以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每个频率可以支持给定地理区域中的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部署NR或5G RAT网络。
在一些方面,两个或更多个UE 120(例如,示为UE 120a和UE 120e)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侧链路信道直接通信(例如,不使用BS 110作为中间设备来彼此通信)。例如,UE 120可以使用对等(P2P)通信、设备到设备(D2D)通信、车辆到所有(V2X)协议(例如,其可以包括车辆到车辆(V2V)协议、车辆到基础设施(V2I)协议等)、网状网络等来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UE 120可以执行由BS 110执行的调度操作、资源选择操作和/或本文其他部分描述的其他操作。
如上所述,提供图1仅作为示例。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1描述的示例不同。
图2示出了BS 110和UE 120的设计200的框图,其可以是图1中的基站中的一个基站和UE中的一个UE。BS 110可以配备有T个天线234a到234t,UE 120可以配备有R个天线252a到252r,其中,通常T≥1且R≥1。
在BS 110处,发射处理器220可以从一个或多个UE的数据源212接收数据,至少部分地基于从UE接收的信道质量指示符(CQI)为每个UE选择一个或多个调制和编码方案(MCS),至少部分地基于为UE选择的MCS处理(例如,编码和调制)每个UE的数据,并为所有UE提供数据符号。发射处理器220还可以处理系统信息(例如,用于半静态资源划分信息(SRPI)等)和控制信息(例如,CQI请求、授权、上层信令等),并提供开销符号和控制符号。发射处理器220还可以为参考信号(例如,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RS))和同步信号(例如,主同步信号(PSS)和辅同步信号(SSS))生成参考符号。发射(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230可以对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开销符号和/或参考符号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如果适用的话,并且可以将T个输出符号流提供到T个调制器(MOD)232a到232t。每个调制器232可以处理相应的输出符号流(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得输出样本流。每个调制器2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转换为模拟、放大、滤波和上变频)输出样本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232a到232t的T个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通过T个天线234a到234t发送。根据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各个方面,可以利用位置编码生成同步信号以传达附加信息。
在UE 120处,天线252a到252r可以从BS 110和/或其他基站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以分别向解调器(DEMOD)254a到254r提供所接收的信号。每个解调器2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接收的信号以获得输入样本。每个解调器254可以进一步处理输入样本(例如,用于OFDM等)以获得接收的符号。MIMO检测器256可以从所有R个解调器254a到254r获得接收的符号,如果适用的话,对接收的符号执行MIMO检测,并提供检测的符号。接收处理器2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和解码)检测的符号,将用于UE 120的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装置260,并将解码的控制信息和系统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80。信道处理器可以确定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RQ)、信道质量指示符(CQI)等。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射处理器264可以接收和处理来自数据源262的数据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280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包括RSRP、RSSI、RSRQ、CQI等的报告)。发射处理器264还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参考信号生成参考符号。如果适用的话,来自发射处理器264的符号可以由TX MIMO处理器266进行预编码,由调制器254a到254r进一步处理(例如,用于DFT-s-OFDM、CP-OFDM等),并被发送到BS 110。在BS110处,来自UE 120和其他UE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234接收,由解调器232处理,由MIMO检测器236检测(如果适用的话),并且由接收处理器2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由UE 120发送的解码的数据和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器238可以将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接收装置239,并且将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240。BS 11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44并且经由通信单元244与网络控制器130通信。网络控制器130可以包括通信单元294、控制器/处理器290和存储器292。
在一些方面,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包括在外壳中。BS 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任何其他组件可以执行与用于URLLC的极化码的HARQ相关联的一种或多种技术,如本文其他部分更详细描述的。例如,BS 110的控制器/处理器240、UE 120的控制器/处理器280和/或图2的任何其他组件可以执行或指导例如图5的过程500和/或本文所述的其他过程的操作。存储器242和2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BS110和UE 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246可以调度UE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设备(例如,BS 110和/或UE 12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的单元;用于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的单元,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等等。在一些方面,这样的单元可以包括结合图2描述的BS 110和/或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
如上所述,提供图2仅作为示例。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2描述的示例不同。
无线网络中的通信可以与延迟和/或可靠性要求相关联。在一些方面,可以使用HARQ技术来实现可靠性要求。例如,当通信的第一传输不成功时,无线通信设备(例如,BS110和/或UE 120)可以重新发送该通信,直到接收方设备成功解码该通信为止。增量冗余(IR)是用于HARQ重传的一种方法,其中,每次重传都包含与先前的重传或传输不同的信息(例如,数据和/或奇偶校验位)。追赶合并是用于HARQ的另一种方法,其中,每次重传都包含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对于具有低编码率的极化码,IR可以具有优于追赶合并的小增益。
然而,与URLLC通信相关的严格延迟要求可能会限制多少次重传能够被执行。此外,对于第一传输和重传使用大小相等的资源可能效率不高,从而进一步增加了成功提供URLLC所需的时间量,并且进一步增加了满足URLLC要求的难度。
本文描述的一些技术和装置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并且执行该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例如,至少部分地基于HARQ技术)。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可以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从而提高了HARQ技术的效率。此外,至少一次重传可以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这可以进一步增加HARQ技术成功的可能性。这样,在满足延迟要求的同时增加了吞吐量。此外,至少一次重传的每次重传可以是可自解码的(例如,在没有第一传输的情况下是可解码的),这增加了通信的弹性并且增加了HARQ技术成功的可能性。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极化编码URLLC通信的HARQ技术的示例300的图。图3示出了与BS 110通信的UE120。在示例300中,UE 120是本文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执行第一传输和至少一次重传。然而,在一些方面,BS 110或另一设备可以执行第一传输和至少一次重传。
如附图标记310所示,UE 120可以执行通信的第一传输。例如,该通信可以是与延迟要求和/或可靠性要求相关联的URLLC通信。如进一步所示,可以对通信进行极化编码。在一些方面,本文描述的技术和装置可以应用于除极化编码之外的编码技术。
如附图标记320所示,BS 110可以提供HARQ否定确认(否定ACK或NACK)。HARQ NACK可以指示BS 110没有成功地解码第一传输。因此,UE 120可能需要执行一次或多次通信重传以满足延迟要求和/或可靠性要求。然而,与以不相等的资源分配执行第一传输和至少一次重传相比,以等于用于第一传输的资源分配的资源分配来执行一个或多次重传可能效率不高。作为说明性示例,假定用于第一传输和单次重传的资源大小相等。进一步假定第一传输是使用(例如)2个资源并以0.01的帧错误率(FER)发送的,并且单次重传是使用2个资源并以1e-5的FER发送的(例如,以满足URLLC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执行通信所需的预期资源量可能等于2*0.99+(2+2)*0.01=2.02。
如附图标记330所示,UE 120可以至少部分地基于接收到HARQ NACK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如进一步示出的,至少一次重传可以具有比第一次传输更大的资源分配。作为另一说明性示例,假定第一传输是使用1个资源并以0.1的FER来发送的,并且假定一次或多次重传是使用3个资源并以1e-5的集合FER来发送的。在这种情况下,成功执行通信所需的预期资源量可能等于1*0.9+(1+3)*0.1=1.3。因此,提高了URLLC通信的资源效率和吞吐量。
如进一步所示,至少一次重传可以包括通信的IR版本和/或通信的追赶合并版本(例如,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一次或多次重复)。在本文其他部分更详细地描述了至少一次重传的内容的示例。通过执行IR版本和追赶合并版本的重传,与仅执行IR版本或追赶合并版本中的一个的重传相比,提高了HARQ性能。此外,至少一次重传的自解码是可能的,这进一步提高了HARQ性能。
在一些方面,无线通信设备(例如,UE 120)可以执行多次重传。例如,UE 120可以执行第一重传并且可以根据从BS 110接收到的HARQ ACK或NACK来确定第一重传是否成功。如果第一重传成功,则UE 120可以停止重传。如果第一重传不成功,则UE 120可以执行第二重传,并且可以继续执行重传,直到从BS 110接收到HARQ ACK为止。
如上所述,提供图3作为示例。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3描述的示例不同。
图4A-4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用于极化编码URLLC通信的HARQ的传输和重传配置的示例400的图。
如图4A并且通过附图标记410所示,可以在第一资源分配中执行通信的第一传输,并且可以用字母A表示。在图4A-4D中,分配的资源的大小可以由相应框的水平长度表示。例如,与具有较小水平长度的框相比,具有较大水平长度的框可以与较大的资源分配相关联。图4A-4D中的框的水平长度不一定按相应资源分配的大小缩放或与之精确地成比例。
如附图标记420所示,可以在大于第一资源分配的第二资源分配中执行通信的重传。如进一步所示,重传可以包括通信的IR版本。例如,IR版本可以由B表示。在一些方面,B的值(例如,|B|)可以等于A的值(例如,|A|)。在一些方面,B的值(例如,|B|)可以不等于A的值(例如,|A|)。如图所示,重传可以包括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一个或多个版本。例如,重传可以包括用于以第一传输(例如,A)的通信进行追赶合并的A的版本(例如,A')和/或A的IR版本(例如,B和B'),并可以包括用于以A的IR版本(例如,B)进行追赶合并的B的版本(例如,B')。在一些方面,第二传输可以是无需第一传输而可自解码的。
如图4B并且通过附图标记430所示,在一些方面,重传可以包括A的多次重复。例如,多次重复可以用于与A的第一传输和/或彼此进行追赶合并。在一些方面,多次重复可以包括A的完整重复和/或A的部分重复。例如,多次重复可以包括2次重复、5次重复、3.5次重复、3.1次重复等。在一些方面,第二传输可以是无需第一传输而可自解码的。
图4C和4D示出了其中执行多次重传的示例。如图4C并通过附图标记440所示,在一些方面,第一重传可以包括A的IR版本(例如,B)。如附图标记450所示,在一些方面,第二重传可以包括A和/或B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例如,A'和B')。第一重传可以在与第二重传不同的资源或时隙中发送,这可以改善通信的多样性并因此提高可靠性。在一些方面,第一重传和/或第二重传可以是无需第一传输和/或无需彼此而自可解码的。例如,第一传输、第一重传和第二重传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可自解码的。
如图4D并通过附图标记460所示,在一些方面中,第一重传可以包括通信A的IR版本(例如,B)。如附图标记470所示,第二重传可以包括A和B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例如,A'和B')。如附图标记480所示,第三重传可以包括A和B的用于追赶合并和/或IR的其他版本(例如A”和B”)。在一些方面,第一重传、第二重传和/或第三重传可以是无需第一传输和/或无需彼此而可自解码的。例如,第一传输、第一重传、第二重传和第三重传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可自解码的。
如关于图4A-4D所描述的,在一些方面,A'可以等于A(例如,相同)。在一些方面,A'可以是A的子集。在一些方面,A'可以是空值。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从图4D的第二重传中省略A'。类似地,B'可以等于B(例如,相同)。在一些方面,B'可以是B的子集。在一些方面,B'可以是空值。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从图4D的第二重传中省略B'。在一些方面,可以以任何顺序提供A'和B'。例如,在一些方面,B'可以在A'之前。
如关于图4D所描述的,在一些方面,A”可以等于A(例如,相同)。在一些方面,A”可以是A的子集。在一些方面,A”可以为空值。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从图4D的第三重传中省略A”。类似地,B”可以等于B(例如,相同)。在一些方面,B”可以是B的子集。在一些方面,B”可以是空值。作为一个示例,可以从图4D的第三重传中省略B”。在一些方面,可以以任何顺序提供A”和B”。例如,在一些方面,B”可以在A”之前。
如上所述,提供图4A-4D作为示例。其他示例是可能的并且可以与关于图4A-4D描述的示例不同。
图5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各个方面的例如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示例性过程500的图。示例性过程500是其中无线通信设备(例如,BS 110、UE 120等)执行用于极化编码URLLC通信的HARQ技术的示例。
如图5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500可以包括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框510)。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执行第一传输。第一传输可以是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传输。在一些方面,该通信可以是URLLC通信。
如图5所示,在一些方面,过程50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及其中,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框520)。例如,无线通信设备可以执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分配给至少一次重传的资源可以比分配给第一传输的资源更多,从而提高用于通信的HARQ的效率。至少一次传输可以包括通信的IR版本和/或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过程500可以包括其他方面,诸如下面描述的任何单个方面或这些方面的任何组合。
在一些方面,至少一次重传是无需第一传输而可解码的。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第一传输的值不同于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的值。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是通信的第一传输的重复。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是通信的第一传输的子集。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是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的重复或子集。
在一些方面,至少一次重传包括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多个版本。在一些方面,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是在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一重传中发送的,并且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是在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二重传中发送的。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各个版本是在至少一次重传的多个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在一些方面,通信的第一传输和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在一些方面,通信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第一传输和至少一次重传用于实现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相关联的延时阈值。
尽管图5示出了过程500的示例框,但是在一些方面,过程500可以包括附加的框,更少的框,不同的框,或者与图5中所示的不同地布置的框。另外或者可替换地,过程500的两个或更多个框可以并行执行。
前述公开内容提供了说明和描述,但并非旨在是穷举性的或将方面限制于所公开的精确形式。鉴于以上公开内容,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或者可以从这些方面的实践中获得。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旨在广义地解释为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如本文所使用的,处理器以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
本文结合阈值描述了一些方面。如本文所使用的,满足阈值可以指大于阈值、大于或等于阈值、小于阈值、小于或等于阈值、等于阈值、不等于阈值等的值。
显而易见的是,本文描述的系统和/或方法可以以不同形式的硬件、固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现。用于实现这些系统和/或方法的实际专用控制硬件或软件代码不限制这些方面。因此,本文描述了系统和/或方法的操作和行为,而没有参考特定的软件代码-应该理解,软件和硬件可以被设计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本文的描述来实现系统和/或方法。
尽管在权利要求中表述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了特征的特定组合,但是这些组合并不旨在限制可能方面的公开。实际上,许多这些特征可以以未在权利要求中具体表述和/或在说明书中公开的方式组合。尽管下面列出的每个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直接仅依赖于一个权利要求,但是可能方面的公开包括每个从属权利要求与权利要求集合中的每个其他权利要求组合。提及项目列表中的“至少一个”的短语是指这些项目的任何组合,包括单个成员。作为示例,“a、b或c中的至少一个”旨在覆盖:a、b、c、a-b、a-c、b-c和a-b-c以及与相同元素的倍数的任何组合(例如,a-a、a-a-a、a-a-b、a-a-c、a-b-b、a-c-c、b-b、b-b-b、b-b-c、c-c和c-c-c或者a、b和c的任何其他排序)。
本文使用的任何元件、操作或指令都不应被解释为关键或必要的,除非明确如此说明。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冠词“一”和“一个”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集合”和“组”旨在包括一个或多个项目(例如,相关项目,不相关项目,相关和不相关项目的组合等),并且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互换使用。在意图仅是一个项目的情况下,使用术语“一个”或类似语言。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具有”、“带有”等旨在是开放式术语。此外,除非另有明确说明,否则短语“基于”旨在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

Claims (44)

1.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以及
执行所述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
其中,与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比,较多的资源被分配给所述至少一次重传,以及
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没有所述第一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可解码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值不同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重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子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重复或子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多个版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一重传中发送的,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各个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多个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通信的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信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要实现与所述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相关联的延时阈值的。
12.一种无线通信设备,包括:
存储器;以及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其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以及
执行所述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与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比,较多的资源被分配给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在没有所述第一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可解码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值不同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值。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重复。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子集。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重复或子集。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多个版本。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一重传中发送的,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各个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多个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通信的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
22.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通信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要实现与所述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相关联的延时阈值的。
23.一种存储用于无线通信的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包括:
一个或多个指令,当由无线通信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所述一个或多个指令使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进行以下操作:
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以及
执行所述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其中,与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比,较多的资源被分配给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在没有所述第一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可解码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值不同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值。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重复。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子集。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重复或子集。
29.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多个版本。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一重传中发送的,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各个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多个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32.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通信的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
33.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所述通信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要实现与所述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相关联的延时阈值的。
34.一种装置,包括:
用于执行使用极化编码技术编码的通信的第一传输的单元;以及
用于执行所述通信的至少一次重传的单元,
其中,与分配给所述第一传输的资源相比,较多的资源被分配给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增量冗余版本和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版本。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在没有所述第一传输的情况下,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可解码的。
3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值不同于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值。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重复。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的子集。
39.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的重复或子集。
40.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次重传包括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多个版本。
41.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增量冗余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一重传中发送的,并且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所述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用于追赶合并的各个版本是在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的多个第二重传中发送的。
43.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的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通信的所述至少一次重传用于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操作。
44.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是超可靠低延时通信,并且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和所述至少一次重传是要实现与所述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相关联的延时阈值的。
CN201880074653.0A 2017-11-20 2018-10-02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Active CN1113572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PCT/CN2017/111835 2017-11-20
PCT/CN2017/111835 WO2019095362A1 (en) 2017-11-20 2017-11-20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design of polar codes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PCT/CN2018/109234 WO2019095886A1 (en) 2017-11-20 2018-10-02 Techniques and apparatuses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design of polar codes for 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57221A true CN111357221A (zh) 2020-06-30
CN111357221B CN111357221B (zh) 2023-06-16

Family

ID=66538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4653.0A Active CN111357221B (zh) 2017-11-20 2018-10-02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184116B2 (zh)
EP (1) EP3714563B1 (zh)
JP (1) JP7366895B2 (zh)
KR (1) KR20200089263A (zh)
CN (1) CN111357221B (zh)
BR (1) BR112020009560A2 (zh)
SG (1) SG11202003425UA (zh)
WO (2) WO201909536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194A (zh) * 2007-12-20 2010-1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US20160285479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wireless channels
WO2017176309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Intel Corporation Polar codes for harq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64649B2 (ja) 2000-12-27 2003-11-1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JP4077333B2 (ja) 2002-12-24 2008-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無線送信装置及び無線送信方法
CN101485133A (zh) * 2006-06-23 2009-07-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中的数据的重发
JP5154621B2 (ja) 2010-09-06 2013-02-27 Kddi株式会社 デジタル信号伝送方法および受信装置
JP6228311B2 (ja) 2013-12-20 2017-11-08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低リソース利用を伴う高信頼性伝送方式
US9699048B2 (en) * 2014-02-13 2017-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puting system with channel quality mechanism and method of operation thereof
US10231121B2 (en) * 2015-06-24 2019-03-12 Lg Electronics Inc. Security communication using polar code scheme
CN106817195B (zh) * 2015-12-02 2020-04-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74598B1 (ko) * 2015-12-22 2022-12-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부호화를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6936548A (zh) * 2015-12-30 2017-07-07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156773A1 (en) 2016-03-18 2017-09-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polar coded transmissions
CN107294652A (zh) 2016-04-13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混合重传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405332B2 (en) * 2016-09-06 2019-09-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existence of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or services on a same carrier
US10756853B2 (en) * 2016-10-21 2020-08-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cremental redundancy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IR-HARQ) re-transmission
US10492184B2 (en) * 2016-12-09 2019-11-2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ultiplex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physical uplink data channel
US10389487B2 (en) * 2017-01-17 2019-08-2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EP3566351B1 (en) * 2017-02-06 2024-04-03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KR102448533B1 (ko) * 2017-03-23 2022-09-28 프라운호퍼 게젤샤프트 쭈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겐반텐 포르슝 에. 베. 모바일 통신 네트워크의 무선 액세스 네트워크의 엔티티들 간의 신뢰할 수 있는 데이터 패킷 송신
US20200022144A1 (en) * 2018-07-09 2020-01-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verhead reduction and reliability enhancements for dl control signaling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19194A (zh) * 2007-12-20 2010-12-1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使用用于传输格式和冗余版本的公共信令字段的控制信道信令
CN103281166A (zh) * 2013-05-15 2013-09-0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基于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传输方法
US20160285479A1 (en) * 2015-03-25 2016-09-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Harq rate-compatible polar codes for wireless channels
WO2017176309A1 (en) * 2016-04-08 2017-10-12 Intel Corporation Polar codes for harq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366895B2 (ja) 2023-10-23
EP3714563A4 (en) 2021-08-04
BR112020009560A2 (pt) 2020-10-13
EP3714563A1 (en) 2020-09-30
WO2019095886A1 (en) 2019-05-23
SG11202003425UA (en) 2020-06-29
JP2021503825A (ja) 2021-02-12
KR20200089263A (ko) 2020-07-24
CN111357221B (zh) 2023-06-16
EP3714563B1 (en) 2023-07-12
US11184116B2 (en) 2021-11-23
WO2019095362A1 (en) 2019-05-23
US20200351029A1 (en) 2020-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32199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ment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ithout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scheduling
CN113632552A (zh) 用于广播或多播的半持续调度
KR20210027293A (ko) 물리 다운링크 공유 채널 (pdsch) 상에서 다운링크 제어 정보 (dci) 를 송신하기 위한 기법들 및 장치들
CN114424478A (zh) Harq进程标识符确定
CN114128187A (zh) 用于多个发送接收点的竞争窗口调整
CN114402549A (zh) 用于发送侧链路信道状态信息反馈的技术
US11743000B2 (en) Feedback-based retransmission of broadcast network coding encoded packets
CN112703694A (zh) 用于基于分集增强的非相干联合发送的链路质量反馈
US20240073916A1 (en) Tri-state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US20230155743A1 (en) Soft-combining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feedback
CN114026891A (zh) 去激活用于周期性通信的重复的资源
WO2022000230A1 (en) Adaptive coded packet determination for network coding
CN114175564A (zh) 事件触发的参考信号发送
CN111357221B (zh) 用于超可靠低延时通信的极化码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设计的技术和装置
CN113261369A (zh) 基于接收器的包括第一ue预留的资源的资源预留
US11871270B2 (en) Reassembly of service data units for radio link control duplication
US20210266876A1 (en) Consolidated feedback indication and feedback transmission
US20230029963A1 (en) Uci enhancement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US20220124774A1 (en) 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operation for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CN114175539A (zh) 跨载波重复中的冗余版本识别
WO2019157899A1 (en) Polar coded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incremental channel polarization
CN114208094A (zh) 半持久调度子带切换
CN115152317A (zh) 无线电链路控制状态报告的范围扩展
CN112740748A (zh) 用于重复通信的波束故障恢复请求传输
CN112204906A (zh) 针对速率兼容的极性编码的码字比特选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