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8151A -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8151A
CN111348151A CN202010185430.0A CN202010185430A CN111348151A CN 111348151 A CN111348151 A CN 111348151A CN 202010185430 A CN202010185430 A CN 202010185430A CN 111348151 A CN111348151 A CN 1113481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cuation
storage box
platform
releas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8543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琨
黄志燕
王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tar Rubber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tar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tar Rubber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tar Rubber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8543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34815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4446 priority patent/WO202118446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3481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81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28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chu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8Adaptations of vessel parts or furnishings to life-saving purpo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包括:存储箱;从上至下,所述存储箱内依次布设有释放回收系统、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轨道,所述轨道用于存储箱的水平运动;闲置时,所述存储箱静止于轨道上,所述存储箱内撤离通道通过释放回收系统收缩,重置在一起,并通过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支撑于存储箱内;使用时,所述存储箱沿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释放撤离通道,并带动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垂直下降,使得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箱下方。本发明充分利用空间,通过存储箱的移动,使得整个撤离通道释放中,稳定性和安全性更高。

Description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上危险情况时撤离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撤离系统一般泛指一类由释放装置、撤离滑道和平台构成的综合性救生设备,主要装备于客船或各类作业船体,用于船舶发生紧急情况时协助人员迅速撤离遇难船。
现有技术中,撤离系统中,一般只是有撤离通道,撤离通道释放后,其底部没有单独的固定装置,使得其释放后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现有技术中,操作时,存储箱不动,直接倾斜释放撤离通道,这种方式,距离船舶较近,撤离通道释放中有可能会与船舶侧部发生碰撞,造成影响,甚至影响人员救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撤离系统中的存储箱的释放装置,其使得存储箱先释放至船舷外侧,比如甲板上,进而在存储箱内的撤离通道等释放时,能够对船舶本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包括:
存储箱;
从上至下,所述存储箱内依次布设有释放回收系统、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
轨道,所述轨道用于存储箱的水平运动;
闲置时,所述存储箱静止于轨道上,所述存储箱内撤离通道通过释放回收系统收缩,重置在一起,并通过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支撑于存储箱内;使用时,所述存储箱沿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释放撤离通道,并带动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垂直下降,使得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箱下方。
本技术方案中,与现有的释放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存储箱需要移动至船舷侧部,使得撤离通道释放时,距离船舶有一定的距离,其在重力作用下释放时,不会轻易晃动至船舶侧部,造成船舶的损伤;其次,本技术方案中,将撤离平台放置于存储箱内,在撤离通道释放的同时,带动撤离平台充气形成,节省了整个系统的释放过过程;最后,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的锚定组件,在释放前,存储箱内多个零部件通过锚定组件,实现锚定支撑;而释放后,锚定组件用于撤离通道在水内的锚定固定,提高了整个稳定性。
本技术方案中,充分利用存储箱内的空间,将撤离平台进行适当放置,然后在释放后进行撤离平台铺设,既不影响撤离通道的释放,又能提高效率,一举两得。
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的轨道,便于存储箱的移动,同时,轨道可以作为底座,支撑整个存储箱。闲置时,存储箱以及存储箱内的零部件,经过轨道支撑于船舶上;使用时,存储箱通过轨道移动至船舷侧部,进行移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撤离平台包括冲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撤离通道释放后,所述充气装置沉入水中,带动启动充气装置,实现充气。
本技术方案中,撤离平台在撤离通道释放后通过充气装置的沉水,启动充气,便于自动化设置,节省人力,使用更加安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撤离平台下方且与所述撤离平台相接的浮板,所述浮板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启动装置连接。
本技术方案中,利用浮板在水中浮力作用下漂浮,而充气装置下沉的原理,通过自动下沉的充气装置,拉动浮板,进而使得充气装置阀门打开,实现充气。
具体地,撤离平台用的充气装置是二氧化碳钢瓶,与撤离平台固定在一起,进入水中后,二氧化碳钢瓶自动会打开。
主要是平台气瓶利用下沉之力启动气瓶阀将撤离平台充气成型,在钢瓶上有个速放阀,将速放阀的启动绳连接在泡沫板(即浮板)上,释放撤离通道后,泡沫板会在水上移动,移动后带动启动绳打开充气钢瓶,实现对冲气囊的充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释放回收系统包括滚筒以及缠绕于滚筒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滚筒内,另一端穿过撤离通道以及撤离平台后固定于浮板内。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释放回收系统中的钢丝绳,将撤离通道、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以及撤离平台连接在一起,所有组件在一起,进而锚定后容易在一起,便于整个装置垂直,实现后期人员的撤离。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闲置时,所述存储箱位于固定轨道上,所述活动轨道折叠收拢至存储箱侧部;使用时,所述活动轨道展开与所述固定轨道形成直线型轨道,使所述存储箱沿所述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节省空间,利用折叠轨道,在闲置时,轨道折叠于存储箱侧部,而使用时,才将其展开,便于使用。而两个轨道构成直线型轨道,进而存储箱沿着船舶运动至船舷外,直线型轨道,容易控制,运动更稳。存储箱内零部件多,如果运动中方向调整,则容易导致存储箱内的部件凌乱,影响后期的释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用于控制活动轨道的折叠或展开。
本技术方案中,滑轮组件上还可以连接撤离通道释放用的释放拉杆以及撤离通道回收中的回收拉杆,进而启动滑轮组件,可以带动整个轨道的折叠和展开。安装时,滑轮组件可以安装于存储箱侧部,节省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杠杆机构,所述滑轮组件与杠杆机构联动,带动活动轨道的折叠或展开。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杠杆机构驱动,使得轨道折叠或展开,对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轨道突然下落,冲击力太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释放回收系统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释放回收系统均包括一个转轴,若干个所述转轴经电机控制同步转动。
本技术方案中,为了确保撤离通道释放的稳定性,设置多个释放回收系统,且多个释放回收系统同步工作,撤离通道回收或释放过程稳定,安全性更高。撤离通道重量较大,一旦不稳定,容易倾斜,减缓撤离效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撤离通道内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为螺旋式滑道。
本技术方案中,选用螺旋式滑道,待施救人员,进入撤离通道时,不会直接倾斜下滑,而是经过螺旋状的滑道下滑,安全性更高。对于带施救人员,心里的恐惧感也会降低。本技术方案中,由于底部具有撤离平台,进而待救援人员从撤离通道中经过螺旋状的滑道下滑后,直接进入充气式的撤离平台中,营救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高。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与存储箱连接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存储箱,使其滑动至船舷侧部。
为了实现存储箱的滑动,专门增设有牵引组件,然后在存储箱底部设有滚轮,在牵引组件的作用下,存储箱的滚轮在轨道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便于后期的撤离通道的释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的截面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轨道展开的状态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撤离通道展开的状态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牵引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存储箱;10、释放回收系统;11、滚筒;12、钢丝绳;13、释放拉杆;14、回收拉杆;20、人员入口平台;30、撤离通道;31、滑道;40、撤离平台;50、锚定组件;60、轨道;61、固定轨道;62、活动轨道;70、浮板;80、滑轮组件;90、杠杆机构;200、牵引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包括:
存储箱;
从上至下,所述存储箱内依次布设有释放回收系统、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
轨道,所述轨道用于存储箱的水平运动;
闲置时,所述存储箱静止于轨道上,所述存储箱内撤离通道通过释放回收系统收缩,重置在一起,并通过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支撑于存储箱内;使用时,所述存储箱沿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释放撤离通道,并带动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垂直下降,使得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箱下方。
本实施例中,与现有的释放不同之处在于:首先,存储箱需要移动至船舷侧部,使得撤离通道释放时,距离船舶有一定的距离,其在重力作用下释放时,不会轻易晃动至船舶侧部,造成船舶的损伤;其次,本技术方案中,将撤离平台放置于存储箱内,在撤离通道释放的同时,带动撤离平台充气形成,节省了整个系统的释放过过程;最后,本技术方案中,增加的锚定组件,在释放前,存储箱内多个零部件通过锚定组件,实现锚定支撑;而释放后,锚定组件用于撤离通道在水内的锚定固定,提高了整个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充分利用存储箱内的空间,将撤离平台进行适当放置,然后在释放后进行撤离平台铺设,既不影响撤离通道的释放,又能提高效率,一举两得。
本实施例中,增加的轨道,便于存储箱的移动,同时,轨道可以作为底座,支撑整个存储箱。闲置时,存储箱以及存储箱内的零部件,经过轨道支撑于船舶上;使用时,存储箱通过轨道移动至船舷侧部,进行移动。
实施例2
参照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包括:
存储箱100;
从上至下,所述存储箱100内依次布设有释放回收系统10、人员入口平台20、撤离通道30、撤离平台40以及锚定组件50;
轨道60,所述轨道60用于存储箱100的水平运动;
闲置时,所述存储箱100静止于轨道60上,所述存储箱100内撤离通道30通过释放回收系统10收缩,重置在一起,并通过撤离平台40和锚定组件50支撑于存储箱100内;使用时,所述存储箱100沿轨道60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100滑动至船舷侧部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10释放撤离通道30,并带动撤离平台40和锚定组件50垂直下降,使得撤离通道30、撤离平台40以及锚定组件50设置于所述存储箱100下方。
本技术方案中,锚定组件50相当于支撑组件,其与撤离平台等固定连接;撤离通道30在重力作用下,有可能释放,而释放回收系统10将其限定锁死后,通过锚定组件50等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为了加强稳固,在锚定组件50下方设定工字梁,实现锚定组件50下方支撑力的增强。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撤离平台40包括冲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撤离通道释放后,所述充气装置沉入水中,带动启动充气装置,实现充气。
本实施例中,撤离平台在撤离通道释放后通过充气装置的沉水,启动充气,便于自动化设置,节省人力,使用更加安全。
为了便于自动启动撤离平台40,还包括设置于撤离平台40下方且与所述撤离平台40相接的浮板70,所述浮板70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启动装置连接。
本实施例中,利用浮板在水中浮力作用下漂浮,而充气装置下沉的原理,通过自动下沉的充气装置,拉动浮板,进而使得充气装置阀门打开,实现充气。
具体地,撤离平台用的充气装置是二氧化碳钢瓶,与撤离平台固定在一起,进入水中后,二氧化碳钢瓶自动会打开。
主要是平台气瓶利用下沉之力启动气瓶阀将撤离平台充气成型,在钢瓶上有个速放阀,将速放阀的启动绳连接在泡沫板(即浮板)上,释放撤离通道后,泡沫板会在水上移动,移动后带动启动绳打开充气钢瓶,实现对冲气囊的充气。
本实施例中,使用前,在存储箱内打包时,撤离平台在泡沫板(即浮板)的上面;撤离通道释放后,撤离平台和泡沫板到了水面会浮在水面上,但是钢瓶重它会下沉,利用下沉的力启动钢瓶速放阀。
实施例3
参照附图1中,本实施例中重点介绍释放回收系统10,所述释放回收系统10包括滚筒11以及缠绕于滚筒11上的钢丝绳12,所述钢丝绳12一端固定于滚筒11内,另一端穿过撤离通道30以及撤离平台40后固定于浮板70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释放回收系统中的钢丝绳,将撤离通道、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以及撤离平台连接在一起,所有组件在一起,进而锚定后容易在一起,便于整个装置垂直,实现后期人员的撤离。
进一步地,撤离通道通过通道连接环与人员入口平台连接,同时在人员入口平台底部设置平台支撑块,便于支撑。人员入口平台上开设有与撤离通道横截面同等面积的通孔,便于待救援人员进入撤离通道。同时,在人员入口平台的通孔外周设置滑轮,滑轮上外设钢丝绳,钢丝绳穿过撤离通道外侧的穿孔,便于撤离通道外侧的稳定。
本实施例中,同一个释放回收系统设置多个滚筒11,以便于保持平衡,而多个滚筒11之间通过挡块进行隔离。
本实施例中,滚筒11在转轴的作用下转动,实现对撤离平台40的释放展开或收缩重置。
本实施例,所述释放回收系统10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释放回收系统10均包括一个转轴,若干个所述转轴经电机控制同步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撤离通道释放的稳定性,设置多个释放回收系统,且多个释放回收系统同步工作,撤离通道回收或释放过程稳定,安全性更高。撤离通道重量较大,一旦不稳定,容易倾斜,减缓撤离效率。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轴,且每个轴设置多个滚筒,进而带动撤离通道释放或回收的钢丝绳为多个,多个轴又是同步工作,进而整个撤离通道外周的释放或回收都是同步的,释放或回收中,效率更高。
实施例4
参照附图1或5所示,本实施例中,轨道60包括固定轨道61和活动轨道62,闲置时,所述存储箱100位于固定轨道61上,所述活动轨道62折叠收拢至存储箱100侧部;使用时,所述活动轨道62展开与所述固定轨道61形成直线型轨道,使所述存储箱100沿所述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100滑动至船舷侧部。
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空间,利用折叠轨道,在闲置时,轨道折叠于存储箱侧部,而使用时,才将其展开,便于使用。而两个轨道构成直线型轨道,进而存储箱沿着船舶运动至船舷外,直线型轨道,容易控制,运动更稳。存储箱内零部件多,如果运动中方向调整,则容易导致存储箱内的部件凌乱,影响后期的释放。
参照附图5所示,还包括滑轮组件80,所述滑轮组件80用于控制活动轨道62的折叠或展开。
参照附图2和5所示,本实施例中,滑轮组件80上还可以连接撤离通道30释放用的释放拉杆13以及撤离通道30回收中的回收拉杆,进而启动滑轮组件,可以带动整个轨道的折叠和展开。安装时,滑轮组件可以安装于存储箱侧部,节省空间。
进一步地,还包括杠杆机构90,所述滑轮组件80与杠杆机构90联动,带动活动轨道62的折叠或展开。
本实施例中,通过杠杆机构驱动,使得轨道折叠或展开,对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轨道突然下落,冲击力太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进一步地,还包括底座,所述固定轨道61固设于底座上,在底座和固定轨道61之间增加加强筋,提高强度。
参照附图6所示,所述撤离通道30内设有滑道31,所述滑道31为螺旋式滑道。
本实施例中,选用螺旋式滑道,待施救人员,进入撤离通道时,不会直接倾斜下滑,而是经过螺旋状的滑道下滑,安全性更高。对于带施救人员,心里的恐惧感也会降低。本实施例中,由于底部具有撤离平台,进而待救援人员从撤离通道中经过螺旋状的滑道下滑后,直接进入充气式的撤离平台中,营救效率更高,安全性也更高。
参照附图1-3所示,还包括与存储箱100连接的牵引组件200,所述牵引组件200牵引所述存储箱100,使其滑动至船舷侧部。
为了实现存储箱的滑动,专门增设有牵引组件,然后在存储箱底部设有滚轮,在牵引组件的作用下,存储箱的滚轮在轨道的作用下,进行直线运动,便于后期的撤离通道的释放。
本实施例中,牵引组件200通过多个滑轮实现,同时多个滑轮在减速机的作用下,牵引存储箱100前进或后退。
本技术方案中,牵引组件200上的滑轮是多个,通过多个滑轮,进而用于方向的改变。
本发明中,撤离通道可以是单通道,也可以是双通道,撤离通道的型号可以是360,即撤离能力为每30分钟360人,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型号的,比如300,400,单通道最大到500人。
本实施例中,在减速机上连接有空气钢瓶,其供气给气动减速机,让减速机带动箱体移出船舷外。
本实施例中,撤离通道释放后,待撤离平台充胀成型后,通过存储箱两侧的绞盘收紧平台稳定索,使撤离通道尽可能垂直于储存箱。即所述存储箱两侧设有固定滑轮组件,所述固定滑轮组件端部分别与撤离平台底部连接。
使用中,等到撤离系统布放完成后,先由2~3名救生员通过撤离通道降落至撤离平台上,把通道口的拉链拉开,进入撤离平台。
本发明与救生筏的配合使用:救生员进入撤离平台后,向船上发出抛投救生筏的信号。船上人员解开静水压力释放器上的艏缆绳,并扣在船舷边的救生筏引导绳上,打开捆扎系统的弹簧钩,依次将救生筏抛落至水面。
撤离平台上救生员从平台稳定索上取得救生筏艏缆绳,将救生筏拉近至平台,并将固定在存放筒外的弹簧钩连接到平台固定环上,用力拉动救生筏启动绳直至钢瓶启动。
具体地,救生筏充胀成型后迅速将2个平台固定攀上的弹簧钩与救生筏的固定攀连接,并把平台登乘布连接至救生筏内的固定攀上。其余救生筏同样按上述操作。(筏与筏之间也按同样方式连接并启动)
船上人员的撤离
a.待撤离系统与救生筏布放完成后,平台上的救生员向船上发出撤离信号,所有撤离人员听从船上救生员指挥,依次进入撤离通道降落至平台。
注意:撤离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依次进入撤离通道,降落过程中不得停滞。在降落时双手护住头部,双腿合并略微弯曲,双肘不能外张过大尽量保持与肩部同宽。
b.撤离人员降落至平台后应迅速转移至救生筏内,并有次序地均匀就座。
救生筏与撤离平台的分离
a.当进入救生筏人员达到额定乘员后,应立即脱开与撤离平台的所有连接绳及环,可采用救生筏入口处配备的安全小刀将绳索割断,拿出划桨尽可能的划离沉船。
b.当救生筏离开沉船一定距离并处于安全位置时,应抛下海锚,使救生筏不会被风及海浪漂离沉船太远,以便能及时被搜救。
本发明的保养及维护:
撤离系统应由船上专职人员进行日常保养维护,要求每三个月进行一次例行保养,主要有以下几部分:
系统释放气动装置(存储箱外)
高压气瓶:高压气瓶必须配置完好,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检查压力表气量是否正常。
减压阀: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接头处用肥皂水检查是否漏气。
气动马达(用于撤离通道的回收):检查外观是否完好。
减速机:检查减速器,及时加油,油质必须干净,均不得有腐蚀剂及不清洁的油混入,加油时应用过滤网过滤。减速机用油标号:70#工业齿轮油。
注:无70#工业齿轮油时,也可用40#或30#机械油代替,每5年换油。
空气连接管:检查空气连接管是否有裂纹,氧化等老化现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换。
箱体平移传动钢丝及滑轮:滑轮及钢丝涂抹润滑油,根据使用情况对磨损严重的滑轮进行更换。检查钢丝绳,如断股数超过5%或名义直径磨损超过5%,均应更新钢丝绳(通过厂家更换),检查钢丝绳固定端是否牢固,绳卡螺栓是否松动。
活动平台及导向装置:检查各金属结构及部件,其焊区或材料有误裂纹,检查结构件有无腐蚀现象,如发现应及时处理。导向轨道及导向连接杆加干油。
撤离通道:检查撤离通道外观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联系厂家更换。
通道固定绳:检查通道固定绳外观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及时联系厂家更换。
结构部分:
箱体外观、框架结构,底座,导轨,所有连接螺栓及结构焊接检查各金属结构及部件,其焊区或材料有无裂纹,检查结构件有无腐蚀现象,如发现应及时联系厂家处理。对各连接螺栓和螺母每三个月紧固一次,如发现有过度磨损、松动或变形应及时更换。
产品检修
撤离系统产品应每12个月进行一次检修。
所有钢丝换新,所有滚动轴承换新,所有铰链拆解清洁,视情况换新。撤离通道拆卸检查视情况换新。整体除锈喷漆。
贮存及运输
贮存:
储存极限温度:-55℃~70℃。
避免与环境中的酸、碱、油等物质接触。
运输:
撤离系统可根据需要实施铁路、公路、水路运输,在搬运中要轻抬轻放。
包装箱为木质材料,能够进行托盘化吊装和运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箱;
从上至下,所述存储箱内依次布设有释放回收系统、人员入口平台、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
轨道,所述轨道用于存储箱的水平运动;
闲置时,所述存储箱静止于轨道上,所述存储箱内撤离通道通过释放回收系统收缩,重置在一起,并通过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支撑于存储箱内;使用时,所述存储箱沿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释放撤离通道,并带动撤离平台和锚定组件垂直下降,使得撤离通道、撤离平台以及锚定组件设置于所述存储箱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撤离平台包括冲气囊和充气装置,所述撤离通道释放后,所述充气装置沉入水中,带动启动充气装置,实现充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撤离平台下方且与所述撤离平台相接的浮板,所述浮板与所述充气装置的启动装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包括滚筒以及缠绕于滚筒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一端固定于滚筒内,另一端穿过撤离通道以及撤离平台后固定于浮板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固定轨道和活动轨道,闲置时,所述存储箱位于固定轨道上,所述活动轨道折叠收拢至存储箱侧部;使用时,所述活动轨道展开与所述固定轨道形成直线型轨道,使所述存储箱沿所述轨道做水平运动,并将存储箱滑动至船舷侧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轮组件,所述滑轮组件用于控制活动轨道的折叠或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杠杆机构,所述滑轮组件与杠杆机构联动,带动活动轨道的折叠或展开。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回收系统为若干个,每个所述释放回收系统均包括一个转轴,若干个所述转轴经电机控制同步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撤离通道内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为螺旋式滑道。
10.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存储箱连接的牵引组件,所述牵引组件牵引所述存储箱,使其滑动至船舷侧部。
CN202010185430.0A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Pending CN1113481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5430.0A CN111348151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PCT/CN2020/084446 WO2021184463A1 (zh) 2020-03-17 2020-04-13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85430.0A CN111348151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8151A true CN111348151A (zh) 2020-06-30

Family

ID=711914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85430.0A Pending CN111348151A (zh) 2020-03-17 2020-03-17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348151A (zh)
WO (1) WO202118446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7986A (en) * 1973-06-05 1977-03-23 Soberal Sa Apparatus for slowing the rate of descent of a body and installation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5151252A (zh) * 2015-09-29 2015-12-16 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
RU2633830C1 (ru) * 2016-06-30 2017-10-18 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Чернявец Спасательная шлюпка свободного падения для экстре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персонала с мор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ледовых условиях
CN110588900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杨常青 循环式海上撤离系统
CN110683003A (zh) * 2019-09-12 2020-01-14 杨常青 螺旋式海上撤离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333608A1 (en) * 2011-10-17 2013-12-19 Michael Charles Bertsch FH2 1 Ocean Rescue Craft
CN108569373A (zh) * 2018-03-27 2018-09-25 江苏海宁船用器材厂有限公司 垂直通道海上撤离系统
CN108791755A (zh) * 2018-08-20 2018-11-13 山东哈船海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船用海上撤离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67986A (en) * 1973-06-05 1977-03-23 Soberal Sa Apparatus for slowing the rate of descent of a body and installations employing the same
CN105151252A (zh) * 2015-09-29 2015-12-16 烟台华洋救生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垂直式海上撤离系统
RU2633830C1 (ru) * 2016-06-30 2017-10-18 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Чернявец Спасательная шлюпка свободного падения для экстре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персонала с морских объектов в ледовых условиях
CN110588900A (zh) * 2019-09-12 2019-12-20 杨常青 循环式海上撤离系统
CN110683003A (zh) * 2019-09-12 2020-01-14 杨常青 螺旋式海上撤离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184463A1 (zh) 2021-09-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229524A1 (en) Gangway Apparatus
KR20150081448A (ko) 선박 철거 장치 및 이의 방법
US5160286A (en) Personnel transfer system
EP0655387B1 (en) Working apparatus traveling through tank web frame of ship
US4406244A (en) Launching and recovery apparatus
CN110588900A (zh) 循环式海上撤离系统
GB210805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cuing the crew of a ship or sea- platform
JP4568632B2 (ja) 揚艇装置
CN111348151A (zh) 一种海上人员撤离系统
SE412884B (sv) Livreddningsanordning for fartyg
CN210083497U (zh) 一种移动式救生平台
CN211196532U (zh) 一种循环式海上撤离系统
RU2557684C1 (ru) Способ обеспечения эвакуации экипажа аварийной подводной лодки из всплывшей спасательной камеры
CN209096974U (zh) 一种便携式金属结构的救生艇
CN208947544U (zh) 带移动底座的海上撤离系统
CN110901833A (zh) 具有减速功能的自由降放式救生艇
US4145782A (en) Davit fall recovery method and system
CN214112798U (zh) 救援筏
US2042753A (en) Apparatus for launching lifeboats
CN111409775B (zh) 海上垂直撤离系统
CN201429510Y (zh) 利用外部手动释放器来完成抛落式救生艇抛落试验的装置
JPS5876389A (ja) 救命艇の放出・回収装置
House Boatwork And Life-Saving Appliances
CN117141651A (zh) 一种船舶救生艇用释放设备
CN206623973U (zh) 多功能潜水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