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44241B -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44241B
CN111344241B CN201880073247.2A CN201880073247A CN111344241B CN 111344241 B CN111344241 B CN 111344241B CN 201880073247 A CN201880073247 A CN 201880073247A CN 111344241 B CN111344241 B CN 1113442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s
log
primary
parameter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32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44241A (zh
Inventor
G·普契奥尼
F·维尔根蒂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taly Technology Al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taly Technology Al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taly Technology Al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Italy Technology Al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3442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2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442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442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2Supporting web ro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 B65H26/02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responsive to presence of irregularities in running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4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presence of faulty article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1Winding, unwinding
    • B65H2301/414Winding
    • B65H2301/4148Winding slit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 B65H2511/52Defective operating condi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3/00Sensing or detecting means
    • B65H2553/52RFID sens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57/00Means for control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51/00 - B65H2555/00
    • B65H2557/60Details of processes or procedures
    • B65H2557/62Details of processes or procedures for web tracking, i.e. retrieving a certain position of a web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6Nc in input of data, input key till input tape
    • G05B2219/36284Use of database for machining parameters, material, cutting method, too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49Nc machine tool, till multiple
    • G05B2219/49302Part, workpiece, code, tool identif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Controlling Rewinding, Feeding, Winding, Or Abnormalities Of Web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ling Sheets Or Webs (AREA)
  • Sanitary Thin Paper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或幅材产品的圆材(B1,B2)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卷绕机上将薄产品(T)连续地卷绕成圆材(B1,B2)以生产至少一个初级圆材的步骤;‑识别所述连续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任何缺陷的步骤,‑将与所述缺陷有关的信息存储在初级圆材外部的数据库系统(31)中的步骤,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缺陷相对于与初级圆材相关联的参考系统的位置;‑为所述初级圆材分配初级ID代码的步骤,‑用所述初级代码标记所述初级圆材的步骤,‑在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使关于所述缺陷的信息与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从而在所述数据库中使与相应初级圆材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有关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可以基于所述缺陷在初级圆材上的位置识别所述缺陷,‑使用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的、关于初级圆材的缺陷的所述信息的步骤,以便优化卷绕成相应初级圆材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后续处理,所述使用设置成识别正被处理的初级圆材的初级代码以及基于关于与初级圆材相关联的表面缺陷的信息处理产品。

Description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要被卷绕成圆材的连续薄产品或幅材产品的生产,所述连续薄产品或幅材产品比如为纸产品、纸、薄纸、无纺布、膜、多材料产品等。
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或幅材产品的圆材的方法。
而且,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一种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或幅材产品的圆材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领域中,有必要将例如通过围绕圆柱形芯卷绕而生产的幅材材料的圆材(所谓的母卷)转变成不同尺寸的卷;为此,使用这样的方法,该方法设置成使母卷退绕并且通过所谓的重绕机将它们重绕成具有不同的尺寸特征的卷。较小的最终圆材被用作半成品,以进给用于制造进一步的产品的生产线。
一些设备仅仅生产母卷,所述母卷然后被送至客户以进行后续转换,例如通过重绕机将它们分成较小的圆材以用于后续处理;一些设备也可以生产较小的圆材,它们然后被送至最终客户以生产成品。
重绕机通常包括这样的站,其中生产用于次级圆材的支撑芯,从而提供例如最初的圆柱体,该圆柱体被纵向地(即,沿圆柱体的轴向方向)切割成数量与待生产的次级圆材的数量相等的圆柱芯,其中每个芯具有的横向宽度(即,沿着其轴线的长度)等于它将支撑的次级圆材的宽度。
而且,重绕机包括布置有待退绕的母卷的区域、以及在其前方的区域,在该区域中,对准地且相邻地布置有在芯制备站中生产的支撑芯。母卷的尾缘被固定至一组纵向的同轴且连续的支撑芯。驱动该组芯与母卷一起旋转,以使得使幅材产品沿芯的方向从母卷退绕。
在母卷与支撑芯之间布置有一系列切割刀片,切割刀片的数量通常等于芯的数量减去一。刀片布置在与芯被分离的区域相对应的纵向位置中,以使得在母卷退绕时,沿机器方向切割幅材产品,从而产生具有一定宽度的幅材,所述宽度等于其上卷绕有幅材的相对应的芯。
芯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因此芯的数量以及横向宽度或轴向长度)可以基于生产需要而变化。因此,可以从母卷生产可变数量的具有不同横向宽度的次级圆材。
纸质标签被固定在次级圆材的外表面上,所述纸质标签带有对于存储圆材以及交付给客户有用的ID代码。
例如,在专利文件WO2008/010239中公开了一种与本文中所描述的生产设备类似的生产设备。
在生产幅材产品时,可能出现表面或宽度的缺陷以及其它缺陷。带有这些缺陷的产品被卷绕成母卷。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使母卷退绕以重绕次级圆材时核实表面缺陷。在检测到这些缺陷时,使生产设备停止,切割幅材产品的带有缺陷的部分,将产品再次固定至次级圆材,并且再一次开始重绕;这导致停机时间并降低设备的整体生产率。
次级圆材的生产中的另一问题是在它们已经被生产之后对它们的管理。不同尺寸的次级圆材的存在以及针对更多客户的同时期生产可能在分配待发送至仓库或最终客户的大量卷材时造成混乱,并且存在在待发送至客户的卷材的包装中出错的风险。在自动化仓库管理系统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发明目的和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幅材材料卷的生产的已知问题,特别是与停机时间以及成品仓库的管理有关的问题。
在这个目的内,本发明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供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以容许避免停机时间的方法和设备。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其有助于搬运设备中所生产的圆材。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用于通过追踪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其有助于在母卷生产的下游、甚至在生产母卷的设备外部进一步处理圆材。
通过本文描述的方法和设备实现了将在下面更加显而易见的这些及其它目的。
根据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优化的方式生产环形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所述方法设置成追踪在圆材卷绕步骤(例如重绕)中所检测到的产品参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薄产品切割成多个条,
-卷绕多个相邻圆材的所述条,
-在切割步骤之前或之后,检测与所述薄产品相关联的参数,
-对于所述多个相邻圆材中的至少一个圆材,将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在圆材外部的数据库系统中,
-为所述至少一个圆材分配ID代码,
-用所述ID代码标记所述至少一个圆材,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所述参数的所述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所述ID代码相关联,从而使关于对应圆材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在所述数据库中与给定的ID代码相关联,
-在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后续处理步骤中,共享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即实现使用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参数的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步骤,以便优化卷绕成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后续处理,所述使用设置成识别正在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ID代码以及基于关于圆材的参数的信息处理所述圆材的产品。
实际上,该构思是识别在圆材卷绕步骤期间测量到的产品参数,以及使它们与该圆材相关联,以使得对该圆材的后续操作考虑这些参数(实际上,产品参数被历史化于所述卷上)。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数据库系统远程地与可远程通讯地访问的服务器相关联,并且其中将所述薄产品卷绕成多个圆材的所述步骤在第一设备中发生,并且其中在所述卷绕之后,使用存储在可远程访问的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与对应圆材相关联的参数的信息对至少一个所述圆材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处理以优化的方式在第二设备中发生。
这实际上容许甚至在其中生产第一卷的设备下游优化薄产品的生产过程,即优化所谓的转换线(即将半成品卷转换成成品的生产线)中的生产。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卷绕被称为母卷或初级圆材的圆材的第一步骤,以及将所述初级圆材卷绕成被称为次级圆材的所述多个圆材的后续第二步骤,所述第二步骤被称为重绕,在所述重绕步骤期间,发生切割成条的所述步骤,生产初级圆材的所述第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卷绕机上将所述薄产品连续地卷绕成圆材以生产至少一个初级圆材的步骤,
-识别与被卷绕以生产所述初级圆材的所述薄产品相关联的第一系列的所述参数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在所述初级圆材外部的所述数据库系统中的步骤,
-为所述初级圆材分配初级ID代码的步骤,
-用所述初级代码标记所述初级圆材的步骤,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与所述初级圆材的所述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以使得在所述数据库中,使关于对应的初级圆材的所述参数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不执行生产初级圆材的步骤,并且因此将连续薄产品从生产线直接进给至重绕步骤,使得从生产线将产品切割成具有等于待生产的卷的宽度的幅材,以便形成多个卷。
应当注意的是,在重绕期间,可以仅仅切割被卷绕在芯上的薄产品的侧切边,使得在重绕步骤期间,带有所卷绕的成品的单个卷材以及应当被排出的带有切边的一个或两个卷材可以离开;替代地,可以存在仅仅一个圆材并且通过抽吸开口连续地排出切边。
在卷绕成初级圆材的步骤中以及后续重绕中,重绕步骤提供:
-将共同的支撑芯切割成多个次级支撑芯,产品将被重绕于所述次级支撑芯上,所述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等于所需的次级圆材的横向宽度,
-使薄产品退绕,
-沿产品进给方向切割薄产品;切割位置使得将产品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条,所述条的横向宽度等于相邻地布置并且对准在一起的对应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
-将所述条重绕于相应的次级支撑芯上,以便生产薄产品的次级圆材,
重绕步骤还提供:
-读取所述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的步骤,
-获取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参数的信息,所述数据库系统所读取的初级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重绕步骤还提供:
-为相应的次级圆材分配次级ID代码的步骤,
-通过相应的次级ID代码标记所述次级圆材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初级圆材的第一系列的参数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的第二系列的参数的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所述次级ID代码与关于对应次级圆材上的参数的相应信息相关联的步骤,从而使第二系列的参数与每个次级圆材相关联。
优选地,在考虑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所述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使得在每个次级圆材中关联所期望的第二系列的参数。因此,优选地,对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切割,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提供横向于初级圆材的退绕方向的切割位置,所述切割位置:
-是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期望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的函数,或者
-独立于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的信息。
所述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一旦初级圆材或母卷已经被重绕成次级圆材,就从初级圆材或母卷删除初级ID代码。
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参数包括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关于与缺陷有关的所述参数的信息优选包括圆材上的所述缺陷的位置;优选地,关于位置的所述信息包括就从圆材的中心退绕的产品米数以及距圆材边缘的距离而言的圆材上的所述缺陷的坐标。
识别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并且将所述信息转换为在所述圆材的生产下游由所述圆材生产的薄产品上的缺陷容许优化整个生产链,所述整个生产链知道最终产品的质量水平并且可以进行干预以消除整个有缺陷的产品或其一部分。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薄产品的参数还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机械参数(其中含e-模量和/或泊松比)、卷绕参数(其中含圆材密度分布和/或张力和/或滑动、和/或NIP)、用于去除缺陷的接合部的位置。
优选地,除了关于所述检测到的参数的信息之外,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还存在与圆材的ID代码相关联的与圆材有关的一般信息,比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圆材尺寸、重量、产品材料、以及商业数据。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在相应圆材的支撑芯上执行产品的卷绕,所述标记在所述支撑芯上或在所述圆材的外部发生。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优选地在将薄产品卷绕于支撑芯上的步骤开始之前在相应的支撑芯上或者在卷绕之后在圆材的外部执行对圆材的标记。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至少一个所述圆材的标记是图形标记、电子标记或磁性标记或其混合物。
优选地通过施加支撑物来执行对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标记,所述支撑物可以是a)图形的或b)电子的(例如RFID)或c)磁带。优选地,在电子或磁性支撑物的情况下,提供用于为所述支撑物分配所述初级ID代码的编程步骤,所述编程步骤在将支撑物施加至所述至少一个圆材之前或者在将所述支撑物施加至所述初级圆材时发生。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丢弃步骤:在将薄产品卷绕成圆材的步骤之后在必要时基于关于与每个圆材相关联的参数的信息丢弃一个或多个圆材,所述丢弃步骤包括:读取圆材的ID代码的步骤,与所述ID代码的所述数据库系统相互作用以访问关于相应圆材的参数的信息,以及用于决定应当丢弃哪些圆材的决定步骤。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至少一个圆材从卷绕区域移动至包装区域的步骤,
-读取到达包装区域的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ID代码的步骤,
-包装成由至少一个圆材形成的包装的步骤,
-在数据库系统中创建由形成每个包装的圆材的次级代码所形成的关联。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在包装步骤之前在必要时基于关于与每个圆材相关联的参数的信息丢弃一个或多个圆材的所述丢弃步骤。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对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所述后续处理设置成在考虑存储于优选可远程访问的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相应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重绕成具有更小的尺寸的圆材。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检测所述参数(其包括所述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的所述步骤在开始卷绕之前在圆材中或者在圆材的外表面上发生。
根据另一方面,所述方法还涉及通过专门地追踪至少产品上所检测到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包括以下步骤:
-在卷绕机上将所述薄产品连续地卷绕成圆材以生产至少一个初级圆材的步骤,
-识别所述连续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任何缺陷的步骤,
-将与所述缺陷有关的信息存储于初级圆材外部的数据库系统中的步骤,所述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缺陷相对于与所述初级圆材相关联的参考系统的位置;
-为所述初级圆材分配初级ID代码的步骤,
-用所述初级代码标记所述初级圆材的步骤,
-在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所述缺陷的信息与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以使得在所述数据库中使与相应初级圆材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有关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可以基于所述缺陷在初级圆材上的位置识别所述缺陷,
-使用存储于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初级圆材的缺陷的所述信息以优化卷绕成相应初级圆材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后续处理的步骤,所述使用设置成识别正在处理的初级圆材的初级代码以及基于关于与初级圆材相关联的表面缺陷的信息处理产品。
适当地,检测所述连续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任何缺陷的步骤在开始卷绕之前在初级圆材中或在初级圆材的外表面上发生。
优选地,通过使用存储于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初级圆材的缺陷的所述信息的所述步骤优化的所述至少一个后续处理包括以下步骤:在卷绕成初级圆材之后将薄产品重绕成具有所期望的横向长度的次级圆材,所述重绕提供以下操作:
-将共同的支撑芯切割成多个次级支撑芯,产品将被重绕于所述次级支撑芯上,所述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等于所需的次级圆材的横向宽度,
-使薄产品退绕,
-沿产品进给方向切割薄产品;切割位置使得将产品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条,所述条的横向宽度等于相邻地布置并且对准在一起的对应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
-将所述条重绕于相应的次级支撑芯上以生产薄产品的次级圆材,
所述重绕还提供:
-读取所述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的步骤,
-获取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缺陷的位置的信息,所述数据库系统所读取的初级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其中在考虑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缺陷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以使得在每个次级圆材中提供期望的第二组缺陷,
所述重绕还提供:
-为相应的次级圆材分配次级ID代码的步骤,
-通过相应的次级ID代码标记所述次级圆材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所述次级代码与关于对应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相应信息相关联的步骤,从而使一组缺陷与每个次级圆材相关联。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以优化的方式生产环形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所述方法设置成追踪在圆材卷绕步骤中所检测到的产品参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卷绕被称为母卷或初级圆材的圆材的第一步骤,以及将所述初级圆材卷绕成被称为次级圆材的多个圆材的后续第二步骤,所述第二步骤被称为重绕,在所述重绕步骤期间,发生切割成条的步骤,生产初级圆材的所述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卷绕机上将所述薄产品连续地卷绕成圆材以生产至少一个初级圆材的步骤,
-识别与被卷绕以生产所述初级圆材的所述薄产品相关联的第一系列的所述参数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于所述初级圆材外部的所述数据库系统中的步骤,
-为所述初级圆材分配初级ID代码的步骤,
-用所述初级代码标记所述初级圆材的步骤,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与所述初级圆材的所述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以使得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对应初级圆材的所述参数的所述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
所述重绕步骤提供:
-将共同的支撑芯切割成多个次级支撑芯,产品将被重绕于所述次级支撑芯上,所述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等于所需的次级圆材的横向宽度,
-使所述薄产品退绕,
-沿产品进给方向切割所述薄产品;切割位置使得将所述产品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条,所述条的横向宽度等于相邻地布置并且对准在一起的对应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
-将所述条重绕于相应的次级支撑芯上以生产薄产品的次级圆材,
所述重绕步骤还提供:
-读取所述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的步骤,
-获取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参数的信息,由所述数据库系统读取的初级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所述重绕步骤还提供:
-为相应的次级圆材分配次级ID代码的步骤,
-通过相应的次级ID代码标记所述次级圆材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初级圆材的第一系列的参数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的第二系列的参数的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所述次级ID代码与关于对应次级圆材上的参数的相应信息相关联的步骤,从而使第二系列的参数与每个次级圆材相关联;
-在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圆材的后续处理步骤中共享存储于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即实现使用存储于所述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至少一个次级圆材的所述参数的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步骤,以便优化卷绕成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圆材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后续处理,所述使用设置成识别正被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次级圆材的ID代码以及基于关于圆材的参数的信息处理所述圆材的产品。
在以上所公开的、与本发明的上述第一方面有关的实施例和示例中示出了所述方法的进一步规范。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利用多个次级支撑芯的重绕步骤期间,在考虑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以使得在每个次级圆材中关联所期望的第二系列的参数。
优选地,对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切割、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提供横向于初级圆材的退绕方向的切割位置,所述切割位置:
-是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期望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的函数,或者
-独立于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系列参数的信息。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圆材薄产品的设备,包括:
-卷绕站,其用于在彼此同轴且相邻的对应支撑芯上将薄产品卷绕成多个圆材,
-与所述支撑芯相对地布置的、具有多个刀片的切割装置,
-设备管理电子中心,
-施加至所述圆材的图形或电子或磁性支撑物,
-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一读取和/或写入装置,其适合于对所述支撑物进行写入或编程、与所述卷绕站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
-用于检测卷绕于所述圆材上的薄产品的参数的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所述参数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a)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优选包括圆材上的所述缺陷的位置;优选地,关于位置的所述信息包括就从圆材的中心退绕的产品米数以及距圆材边缘的距离而言的圆材上的缺陷的坐标,b)机械参数,(其中含例如e-模量和/或泊松比),c)卷绕参数(其中含圆材密度分布和/或张力和/或滑动和/或NIP),d)用于去除缺陷的接合部的位置;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设备适于实施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方法。
根据进一步的实施例,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生产环形薄产品的生产线,
-布置于所述环形薄产品的生产线的出口处的至少一个卷绕机,其适合于将来自所述生产线的薄产品卷绕成初级圆材或母卷,所述卷绕机包括用于圆柱形初级支撑芯的心轴,所述薄产品应当被卷绕于所述圆柱形初级支撑芯上,
-至少一个重绕机,所述重绕机进而包括:
-用于生产用于待形成的次级圆材的次级支撑芯的站,
-所述卷绕站,其提供用于使待退绕的初级圆材退绕的退绕区域,
-与所述退绕区域相对的区域,所述区域用于使次级支撑芯彼此同轴地且相邻地布置,
-布置于所述退绕区域与其中布置有次级芯的所述区域之间的、具有多个刀片的所述切割装置,位置平移装置与所述多个刀片相关联,用于使所述刀片平行于正在退绕的初级圆材的旋转轴线移动,以调节切割位置,从而将薄产品切割成条或环形条,所述条或环形条具有的横向宽度等于所述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
-所述设备管理电子中心,
-施加至所述初级圆材、优选地施加至所述初级芯的第一图形或电子或磁性支撑物,
-施加至所述次级圆材、优选地施加至所述次级芯的第二图形或电子或磁性支撑物,
-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适合于对所述第一支撑物进行写入或编程、与所述卷绕机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
-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与所述重绕机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适合于在所述初级圆材被布置于所述重绕机上时读取所述第一支撑物,
-用于在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三装置,所述第三装置与所述重绕机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适合于在存在于所述重绕机上的所述第二支撑物上进行编程或写入,
-所述至少一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卷绕机上卷绕的薄产品的产品参数,优选地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
优选地,所述设备包括所述检测装置,其用于检测甚至在所述重绕机上卷绕的薄产品的产品参数,优选地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
优选地,所述设备管理电子中心执行以下操作:
-将关于薄产品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于所述至少一个圆材外部的数据库系统中,
-对于每个圆材,对所施加的相应支撑物进行编程,从而为支撑物分配ID代码,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所述圆材的所述参数的信息与圆材的ID代码相关联,以使得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与卷绕于相应圆材上的产品的参数有关的信息与给定的ID代码相关联,
-通过所述读取和/或写入装置读取所述圆材的ID代码,从而获取与所述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参数有关的信息,所述数据库系统所读取的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对所述支撑物进行编程,为所述支撑物分配新的相应的ID代码,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所述ID代码与关于对应圆材的所述参数的相应信息相关联,从而使一系列参数与每个圆材相关联。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设备管理电子中心执行以下操作:
-将与所述参数有关的、以及至少与所述参数检测装置所检测到的缺陷有关的信息存储于所述初级圆材外部的数据库系统中,所述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缺陷相对于与初级圆材相关联的参考系统的位置,
-对于每个初级圆材,对相应的磁性第一支撑物进行编程,从而为所述磁性第一支撑物分配初级ID代码,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关于与所述初级圆材有关的所述缺陷的信息与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以使得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与相应初级圆材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有关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可以基于所述缺陷在初级圆材上的位置识别所述缺陷;
-通过所述第二磁性读取和/或写入装置读取所述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的步骤,从而获取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中的缺陷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由所述数据库系统读取的初级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对所述第二磁性支撑物进行编程,从而为所述第二磁性支撑物分配相应的次级ID代码,
-将关于所述初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使所述次级代码与关于对应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相应信息相关联,从而使一组缺陷与每个次级圆材相关联。
优选地,在考虑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缺陷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以使得在每个次级圆材中提供所期望的第二组缺陷。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将由所述至少一个重绕机所生产的次级圆材包装于包装中的包装站,在所述包装站的入口处,设置有用于在图形、电子或磁性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四磁性装置,所述第四磁性装置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适合于读取存储于与所述次级圆材相关联的所述第二磁性支撑物上的次级代码,以根据给定的生产订单来制备包装;优选地,在所述包装站的入口处丢弃包含大量的缺陷的次级圆材。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设备包括用于对所形成的包装进行贴标签的贴标签装置;优选地,待施加至所述包装的所述标签是第三图形、电子或磁性支撑物,并且所述贴标签装置包括用于在相应的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六装置,所述第六装置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管理电子中心、适合于用相应的第三ID代码对所述第三支撑物进行编程。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电子支撑物是RFID支撑物,并且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所述读取和/或写入装置是RFID天线。
附图说明
通过对以非限制性示例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的某些优选但非排他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特征和优点将更加明显,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设备中所使用的重绕机的从顶部观察的示意图;和
图3是图1的设备中所使用的一组卷材以及用于卷材的支撑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上面引用的图,整体上用数字10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设备的第一方案。所述设备处于生产设备11内,所述生产设备11适于生产和存储母卷(这里也被称为初级圆材B1),以及用母卷B1生产进一步的卷(在这里也被称为次级圆材B2i)。
术语“横向”意味着与薄产品的进给方向f1正交的方向,即平行于母卷B1的旋转轴线以及平行于次级支撑芯18i的轴线并且因此平行于次级圆材B2i的方向。
首先,下面将描述已知设备10的构件。设备10包括生产线,所述生产线用于生产连续薄产品T,即幅材产品,比如纸、薄纸、无纺布、或其它类似的产品(膜,多材料产品等),生产线的端部部分用数字12表示。
在生产线12的端部处布置有一个或多个卷绕机13(在图中仅示出了一个卷绕机)。卷绕机13包括心轴,支撑薄产品T的圆柱形管状芯布置在所述心轴上并且在下面被表示为初级支撑芯14。初级支撑芯被驱动以沿生产线12上的薄产品T的向前移动方向f1(机器方向)旋转,其中产品因此被卷绕于初级支撑芯14上以形成母卷或初级圆材B1。
在卷绕机13的下游布置有卸载区域15,在卸载区域15中布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移动装置16,用于使初级圆材B1朝向包装区域或存储区域或者甚至直接朝一个(或多个)重绕机17(在所述方案中仅仅示出一个重绕机)移动,重绕机17从初级圆材B1开始形成次级圆材B2i,如下面更好地描述的。
设置有适于使所生产的次级圆材朝包装站26移动的至少一个第二移动装置25。
在该示例中,包装站26包括机器人27(例如人型手臂),机器人从第二移动装置25抓取次级圆材并将它们放在一个(或多个)输送机28上。包装装置39设置在输送机28的端部处,例如用于通过覆盖一个或多个次级圆材B2i的薄膜进行包装。
通过第三移动装置29将由一个或多个次级圆材形成的包装从包装站26运送至存储区域。
设备10提供用于控制各个部件的电子控制设备30,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提供用于管理各个部件以及接口PC的操作的PLC系统,所述PLC系统经由网络操作地连接在一起。电子控制设备30还包括数据库系统31,数据库系统31包括一个或多个子数据库,子数据库带有在开始生产之前上载的信息以及在各个工作步骤期间获取的那些信息。数据库系统31容许各个部件以协调的方式相互作用。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用于检测与由卷绕机13卷绕以形成母卷B1的薄产品T相关联的参数的检测装置32,所述参数包括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这些参数还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机械参数(其中含e-模量和/或泊松比)、卷绕参数(其中含圆材的密度分布和/或张力和/或滑动、和/或NIP)、用于去除缺陷的接合部的位置。
“张力”是赋予给产品的机械张力,其可以通过载荷传感器来测量。“滑动”是赋予给在卷绕产品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辊的、相对于上游产品的退绕速度或生产速度的超速。“NIP”是在正在被卷绕的卷材与卷绕过程中所涉及的辊(被称为支撑辊和浮动辊)之间所施加的每单位宽度的力。基于所形成的圆材的重量和直径计算圆材密度分布,而通过测量或计算由滑动产生的伸长和产品的张力来计算薄产品的e-模量。通过借助光学视觉系统测量的产品的收缩和滑动所产生的伸长来测量泊松比。
关于用于去除缺陷的接合部,参考这些接合部在薄产品的延伸部上的位置,通过在受损区域的下游和上游横向地切割产品并且接合所得到的边缘而产生这些接合部。
参数还包含相应圆材的重量,以及卷材的物理尺寸(卷绕米数、直径、宽度等),例如通过载荷传感器测量或通过已知产品的克重、所卷绕的米数和宽度来计算所述圆材的重量。
最重要的参数是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其还可以包含在产品上形成的处理物的厚度,例如在纸的情况下为涂层的厚度)方面的缺陷。下面将具体参考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的情况,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构思也可以扩展至上面所指出的所有其它产品参数,这些参数可以与每个相应的圆材相关联。在这种情况下,将在设备中设置其它检测装置以执行所期望的检测。
如所提及的,在该示例中,检测装置32检测与在卷绕机13中被卷绕以形成母卷B1的薄产品T相关联的表面或厚度方面的缺陷(或更一般地参数)。例如,检测装置32包括具有照相机的视觉系统,和/或QCS系统和/或金属检测系统,所有这些系统都是已知的。
视觉系统是这样的系统:该些系统通过图像获取能够检测比如孔、撕裂、褶皱、异物等的缺陷。例如,QCS系统基于红外源的反射和/或折射或基于β粒子的吸收,并且容许例如检测产品的厚度分布、克重分布、相对湿度分布、特殊饰面(涂层)的厚度分布;这些参数与产品的质量相关联。这些测量值相对于参考值的过大差异意味着产品的缺陷。金属检测系统是适于检测产品中的、甚至小于一毫米的金属异物的存在的系统。
检测装置32(包括上述系统中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布置在生产线12的出口与卷绕机13之间,或者优选地布置在卷绕机13上或该卷绕机13附近。检测装置32根据与母卷相关联的参考系统使缺陷与缺陷在母卷B1上的位置相关联,所述参考系统例如包括就从母卷的中心退绕的产品米数以及距母卷的边缘的距离而言母卷中的缺陷的位置坐标。
关于缺陷的信息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的第一数据库DB1中;除了母卷上的缺陷(或更一般地参数)的数量和位置之外,所述信息此外例如还包括所检测到的缺陷的类型。
在将产品T在卷绕机13处卷绕在初级支撑芯14上以形成母卷B1之前,通过在例如初级支撑芯14的外边缘上施加第一标签或RFID支撑物而对初级支撑芯14进行电子标记。
一旦已经形成初级圆材B1,就通过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一电子装置(例如,与电子控制设备30操作地连接并且布置在卷绕机13的出口处的RFID天线34)将匹配于数据库系统31的第二数据库DB2中的初级代码X分配给第一RFID标签33。
电子控制设备30在所述第二数据库DB2中在存在于第一数据库DB1中的关于初级圆材的产品T上所检测到的缺陷(或更一般地参数)的信息(数量、位置和类型)与初级圆材的初级ID代码X之间建立关联,以使得在该第二数据库DB2中,使关于相应初级圆材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可以基于缺陷在圆材上的位置识别缺陷。
显然地,也可以在将产品T卷绕在卷绕机13上的步骤开始之前将初级ID代码X分配给第一RFID标签33(例如,分配可以在将第一RFID标签施加至初级芯之前或紧接在此之后发生),而所检测到的缺陷(或更一般地参数)的关联在卷绕步骤完成时发生。而且,甚至可以在卷绕机13上的卷绕步骤之后将第一RFID标签33施加至初级支撑芯14(并且可以在将第一RFID标签施加至初级圆材之前或紧接在此之后分配代码)。
从卷绕机13的卸载区域15,通过第一移动装置16(例如载架或梭)将初级圆材B1运送并装载在重绕机17上。这里,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二电子装置(例如第二RFID标签35)读取初级圆材B1的编程于电子的第一RFID标签33中的初级ID代码X。因此,电子控制设备30识别正在处理的初级圆材,并且通过初级代码X获取存储在第一数据库DB1中的关于缺陷(或更一般地参数)的信息。
重绕机17包括:站22,在所述站22中生产用于要形成的次级圆材B2i的管状圆柱形的次级支撑芯18i;卷绕站19,所述卷绕站19提供用于使母卷退绕的退绕区域20;位于退绕区域20前方的布置区域21,所述布置区域21用于使次级支撑芯18i彼此同轴且相邻地布置;以及布置在退绕区域与布置区域21之间的、具有多个刀片24的切割装置23。位置平移装置(未示出)与刀片24相关联,以使刀片根据方向f2(即横向于退绕方向)移动、以及调节切割位置以便将薄产品切割成连续的幅材,所述幅材的横向宽度等于次级支撑芯18i的横向宽度。
如所提及的,电子控制设备30识别在重绕机17处正在处理的初级圆材B1,并且通过初级代码X获取存储于第一数据库DB1中的关于所期望参数(缺陷或其它机械或卷绕参数)的信息。
因此,电子控制设备30考虑关于在重绕机17处正在处理的初级圆材B1中的薄产品的所期望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电子控制设备30基于生产需要管理重绕步骤,从而确定多个次级支撑芯18i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并且因此确定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B1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因此,使所期望的第二系列的参数与由初级圆材B1生产的每个次级圆材B2i相关联。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根据预设的生产需要切割圆材B1的薄产品。生产需要要求例如从初级圆材B1开始的六个次级圆材B2i,所述六个次级圆材B2i具有给定的宽度,例如全部彼此相等,或者一些彼此相等而另一些具有不同的宽度。附图示出了从初级圆材或母卷B1’开始生产具有不同宽度的六个次级圆材B2i的生产需要的情况。
电子控制设备30通过使用与待生产的圆材的尺寸有关的生产信息来管理重绕步骤,从而适当地定位切割装置23的刀片。
而且,电子控制设备30控制生产次级支撑芯18i的站22,从而生产这些次级支撑芯18i,以便根据生产规范形成次级圆材(次级支撑芯18i具有与相应的次级圆材的幅材相同的横向宽度)。一旦芯已经被生产并且定位在区域21上,薄产品就从圆材B1’退绕,被切割并卷绕在对应的芯中。
例如,在图2的初级圆材B1’上,已经检测到具有表面缺陷的两个区域h和y(或更一般地,已经检测到所期望的机械参数、退绕参数、缺陷等等),所述表面缺陷例如布置在初级圆材的中心线附近以及边缘附近,以大致恒定的方式沿着整个卷绕延伸范围重复。这些缺陷被存储在第一数据库DB1中并且与识别圆材B1’的代码X1相关联。一旦初级圆材B1’处于重绕机17上,电子控制设备30就从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33读取代码X1,并且识别与圆材相关联的缺陷h和y的映射。然后,电子控制设备30将关于初级圆材B1’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变成关于待生产的每个次级圆材B2i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
适当地,一旦形成,就通过施加相应的第二电子RFID标签或支撑物而对次级支撑芯18i进行电子标记。
借助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三电子装置,例如设置在重绕机17中的第三RFID天线36,电子控制设备30为次级支撑芯18i的第二RFID标签35分配匹配于数据库系统31的第二数据库DB2中的相应次级ID代码Ki
如已经提到的,电子控制设备30已经将关于初级圆材B1’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换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B2i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例如就从次级圆材的中心退绕的米数以及距次级圆材的边缘的距离而言(即,相对于与次级圆材集成的参考系统)的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坐标。因此,电子控制设备30在第二数据库DB2中使次级代码Ki与关于相应的次级圆材B2i上的缺陷的位置的相应信息相关联,从而使一组期望的参数(缺陷、机械参数、退绕参数等)与每个次级圆材B2i相关联,并且所述组被与次级圆材的代码相关联地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在图2的示例中,已经产生了六个次级圆材B21、B22、B23、B24、B2y和B2h(带有次级支撑芯18h-181-182-18y-183-184)。
因此,对于每个次级圆材B2i,已知期望的参数(缺陷、机械参数、退绕参数等)的映射,所述映射在必要时甚至在第二设备(不同于生产次级圆材的设备)中可以用来优化来自这些次级圆材的产品的生产的后续步骤,因为可以在第二设备的电子管理系统之间共享具有信息的数据库系统31。例如,圆材B2y和B2h可以被丢弃,或者被标记为低质量,或者被用于下游生产过程中,从而向相应的生产系统传达何时进行干预以克服检测到的缺陷。
实际上,在该示例中,对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切割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提供横向于初级圆材的退绕方向的切割位置,所述切割位置独立于关于初级圆材中的薄产品的系列参数的信息。
根据某些实施例,电子控制设备30可以通过使用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的关于初级圆材B1的缺陷的信息来组织重绕步骤,以便优化该步骤。
例如,电子控制设备30可以基于关于期望参数(缺陷、机械参数、退绕参数等)的信息计算待生产的次级圆材B2i的数量,从而避免卷绕于初级圆材B1中的薄产品T的其中存在较大数量缺陷的区域,即形成给定数量的具有可接受质量的次级圆材(即带有的缺陷的数量最少或等于零)以及给定数量的具有较高数量缺陷的次级圆材,这些次级圆材将被丢弃(或被限定为“低质量”)。通过以下方式完成这一点:以最适当的方式沿产品的横向方向定位切割装置23的刀片,以便分离次级圆材中的缺陷以进行丢弃。实际上,在该第二示例中,对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切割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提供横向于初级圆材的退绕方向的切割位置,所述切割位置是关于初级圆材中的薄产品的期望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的函数。
在定位切割装置23的刀片之前,电子控制设备30控制在其中生产次级支撑芯18i的站22,从而以如上所述的优化方式生产这些次级支撑芯18i(次级支撑芯18i具有与相应次级圆材的幅材相同的横向宽度)。实际上,在考虑与初级圆材中的薄产品的缺陷的位置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18i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B1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从而在每个次级圆材B2i中提供所期望的第二组缺陷。
因此,在数据库系统31中存储要被丢弃的次级圆材以及要被转递至之后的生产步骤的次级圆材。
例如,再次参考图2,已经在初级圆材B1’上检测到具有表面缺陷的两个区域h和y。这些缺陷被存储在第一数据库DB1中并且与识别圆材B1’的代码X1相关联。一旦初级圆材B1’处于重绕机17上,电子控制设备30就从相应的第一RFID标签33读取代码X1并且识别与圆材相关联的缺陷h和y的映射。然后,电子控制设备30将关于初级圆材B1’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变成关于待生产的每个次级圆材B2’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基于这一点,电子控制设备30控制站22,从而生产次级支撑芯18i,以便根据生产需要形成第一系列的次级圆材B2i(在示例中,四个次级圆材B21..B24),以及包含带有缺陷的两个区域h和y的两个次级圆材B2y和B2h。因此,根据以下顺序(从外边缘至下面的一个边缘)生产具有期望的横向宽度的四个次级支撑芯18i(根据有关圆材尺寸的生产订单)以及两个次级支撑芯18y、18h(包含大量的缺陷并且因此要被丢弃):18h-181-182-18y-183-184
在站22中,通过将共同的管状圆柱形支撑芯切割成六个部分、切割成多个次级支撑芯(具有以上指定的尺寸)而生产次级支撑芯,正在退绕的产品T将被卷绕在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上(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在其中形成所述芯的站)。
按顺序18h-181-182-18y-183-184彼此同轴且相邻的次级支撑芯布置在重绕机17的区域21中。类似地,电子控制设备30布置切割装置23的五个刀片24,以便对应于次级支撑芯18h-181-182-18y-183-184之间的界面根据机器方向将从初级圆材B1’离开的产品T切割成幅材。
然后,重绕步骤开始,亦即使薄产品T从初级圆材B1’退绕并且之后将通过切割装置23在上述位置中适当地切割的产品T卷绕于次级支撑芯18i上,以形成次级圆材B2i
适当地,一旦形成,就通过施加相应的第二电子RFID标签或支撑物而对次级支撑芯18h-181-182-18y-183-184进行电子标记。
借助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三电子装置,例如设置在重绕机17中的第三RFID天线36,电子控制设备30为次级支撑芯18i的第二RFID标签35分配匹配于数据库系统31的第二数据库DB2中的相应次级ID代码Ki
如已经提到的,电子控制设备30已经将关于初级圆材B1’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B2i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例如就从次级圆材的中心退绕的米数以及距次级圆材的边缘的距离而言(即,相对于与次级圆材集成的参考系统)的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坐标。因此,电子控制设备30在第二数据库DB2中使次级代码Ki与关于相应次级圆材B2i上的缺陷的位置的相应信息相关联,从而使一组缺陷与每个次级圆材B2i相关联,并且该组被与次级圆材的代码相关联地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
而且,在数据库系统31中,除了关于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之外,还存在与次级圆材B2i的次级ID代码Ki相关联的关于圆材的一般信息,比如次级圆材的尺寸、重量、所生产的材料的类型、以及销售数据。
因此,对于每个次级圆材B2i,已知缺陷的映射,所述映射在必要时甚至在第二设备(不同于生产次级圆材的设备)中可以被用来优化来自这些次级圆材的产品的生产的后续步骤,因为可以在第二设备的电子管理系统之间共享具有信息的数据库系统31。
优选地,在将薄产品卷绕于次级芯上的步骤之前,在相应的次级支撑芯18i上标记次级圆材B2i。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卷绕之后、即在次级圆材B2i已经完成和/或被从重绕机17卸载时执行标记。
为相应的第二RFID标签35分配次级ID代码Ki的编程步骤可以在将第二RFID标签施加至对应的次级圆材之前或者在第二RFID标签已经被施加至次级圆材之后执行,如上所述(并且也可以在将产品卷绕在相应的次级支撑芯18i上的步骤之后,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优选在次级圆材B2i离开重绕机17之前分配次级ID代码Ki)。
一旦初级圆材B1’已经被重绕成次级圆材B2i,初级圆材就不再存在并且因此电子控制设备30删除存储在第一RFID标签中的数据,并且第一支撑芯可以被再次用于新的初级圆材。因此,可以从数据库系统31删除与初级ID代码X相关联的信息。
一旦已经形成带有相应第二标签的次级圆材B2i,就使它们从重绕机17通过第二移动装置25(例如,载架或梭)移动至包装站26。
在其它实施例中,在设备中可以不设置卷绕机,并且将连续的薄产品从生产线直接地进给至比如重绕机的卷绕机,以便从生产线将产品切割成具有等于存在于重绕机中的支撑芯的宽度的幅材,以形成多个圆材,所述多个圆材然后将移动至包装区域或其它处理区域。
应当注意的是,重绕机中的切割可以仅仅提供对被卷绕在芯上的薄产品的侧切边的切割,以使得带有所卷绕的成品的单个圆材以及应当被丢弃的带有切边的一个或多个圆材可以从重绕离开;替代地,可以存在仅仅一个圆材并且通过抽吸开口连续地排出切边。
应当注意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在重绕机中设置与检测装置32类似的一个或多个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产品参数(所述参数可以包括所有上面所指出的参数或它们中的仅仅某些),例如厚度或表面方面的缺陷)(例如,它还可以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检测金属颗粒的装置)。根据相应圆材上的位置检测到的参数与重绕机中所生产的相应圆材的代码相关联并且被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
在包装站26中,设置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四电子装置,例如与电子控制设备30操作地连接的第四RFID天线40,所述第四电子装置读取到达包装站26的次级圆材B2i的第二RFID标签35,读取其次级ID代码Ki。基于该读取,电子控制设备30与第二数据库DB2相互作用,访问关于相应次级圆材B2i的缺陷的信息并且核实待包装的圆材以及待丢弃的圆材。或者,简单地,电子控制设备30已经知道要丢弃与给定的次级代码Ki相关联的次级圆材B2i(在先前的示例中,带有代码Kh和Ky的圆材B2h和B2y)并且对应地操作。
机器人27抓取待丢弃的次级圆材B2i并将它们放在排出区域中,而待包装的次级圆材B2i被成堆布置在输送机28上,在输送机28的端部处,用覆盖膜卷绕一堆次级圆材B2i以形成次级圆材B2i的包装P。
电子控制设备30在数据库系统31中在形成每个包装P的圆材的次级代码Ki之间建立关联。如果需要,在数据库系统中,生成包装P的第三ID代码F,该包装的圆材的次级代码与所述第三ID代码F相关联。
包括用于在电子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五电子装置(比如第五RFID天线45A)的检查站45从形成包装P的圆材的第二RFID标签读取次级代码Ki,以核实圆材是否全部是所编程的那些或者是否在包装步骤期间发生错误,即是存才比所编程的那些次级圆材更多还是更少的次级圆材。
适当地,贴标签装置46例如通过将第三RFID标签47施加至包装P而对包装P进行电子标记,并且通过用于为该第三RFID标签分配第三ID代码的FRFID天线(图中未示出)对第三RFID标签47执行编程。
替代地,第三标签可以由纸制成并且指示形成它的次级圆材B2i的次级代码Ki或识别整个包装的第三代码F。
所形成的并且经过核实的包装P被以适当的方式(例如,借助通过叉车移动的托盘)发送至仓库或交货区域,以被发送至将在其中执行后续处理步骤的第二设备50。
再次参考初级圆材B1,一旦它已经在卷绕机13中形成,它就可以通过第一移动装置16被直接发送至包装站26而不是被发送至重绕机17。在这里,圆材被包装并且发送至仓库或直接地发送至交货区域,以被发送至其中执行后续处理步骤的设备50。
适当地,数据库系统31或其至少一部分还远程地与可以被远程地访问的服务器51相关联,从而在第二设备中的处理期间通过读取与第一RFID标签33相关联的初级ID代码X,可以具有与代码X相关联的信息,即与正在处理的初级圆材B1相关联的信息,以及因此关于初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因此,可以基于通过可远程访问的数据库系统31共享的该信息优化该第二设备中的生产。因此,例如,将可以根据与上述那些方法类似的方法在第二设备中执行重绕步骤。
适当地,由于数据库系统31远程地与可以被远程地访问的服务器相关联,因此在后续在第二设备50中处理这些圆材期间也可以访问关于次级圆材B2i的信息。因此,通过读取存储在设置于次级圆材B2i上的第二RFID标签35上的次级代码Ki,将可以知道关于这些次级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信息,并且因此可以优化来自这些次级圆材的产品的生产(例如,重绕成具有更小尺寸的圆材,甚至根据与上述方法不同的方法),这在理想的情况下会生产知道其上的缺陷分布(或更一般地所检测到的并且相关联的期望参数的分布)的成品。
在上述示例中,已经具体参考电子RFID标签以及用于读取/写入标签的对应RFID天线。在其它实施例中,代替电子标签,也可以使用图形支撑物,例如具有字母数字代码、或条形码、或QR代码或其它代码的纸质标签。在这种情况下,代替远程地对支撑物进行读取和写入的天线,需要打印机来打印图形标签以及用于光学地读取图形符号的装置。而且,具有磁带的标签可以与用于写入和读取存储在磁带中的数据的相应装置一起使用。
通常,与ID代码相关联的支撑物可以被固定至产品被卷绕于其上以形成圆材的支撑芯上,或者被固定于圆材的外表面上。
由于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设备,因此可以追踪初级和次级圆材在生产设备内的移动,从而优化特别地重绕和/或包装步骤,丢弃初级圆材的包含在形成圆材的步骤期间被检测到以及被历史化的不可接受缺陷的部分。
利用根据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设备,除了缺陷之外,还可以在圆材中使所有产品和工艺参数历史化,从而容许优化卷绕在相应圆材中的产品的后续处理。
而且,由于使用RFID标签的图形,有助于使圆材在设备中移动以及将圆材存储在设备中的所有步骤。
而且,由于在次级或初级圆材中使用图形标签或RFID标签,可以在第一生产设备中处理之后追踪所述图形标签或RFID标签所包含的上述各种参数(并且特别地缺陷)。标签的信息对于访问包含圆材的特征(包含其缺陷)的远程数据库将是有用的。所述信息对于优化整个转换过程将是有用的。因此,直至最终产品的处理链中所涉及的所有人员都可以访问数据库。
最后但同样重要的是,使用RFID标签而不是图形标签容许相对于纸质标签维持与标签相关联的信息更长的时间。使用用于读取标签的电子系统还减少由操作员读取代码的风险并且加快读取步骤。
应当理解的是,所示出的内容仅仅代表本发明的可能非限制性实施例,其可以在形式和布置方面变化而不脱离本发明所基于的概念的范围。所附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仅仅是为了便于根据本文中之前的描述以及附图阅读权利要求的目的而被提供,并且不以任何方式限制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以优化的方式生产连续薄产品的圆材(B1,B2i)的方法,所述方法设置成追踪在圆材卷绕步骤中检测到的产品参数,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薄产品(T)切割成多个条,
-卷绕相邻的多个圆材(B2i)的所述条,
-在切割步骤之前或之后检测与所述薄产品(T)相关联的参数,
-对于所述相邻的多个圆材中的至少一个圆材(B2i),将关于相关联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在所述圆材(B2i)外部的数据库系统(31)中,
-为所述至少一个圆材(B2i)分配ID代码,
-用所述ID代码标记所述至少一个圆材(B2i),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使关于所述参数的所述信息与所述至少一个圆材(B2i)的所述ID代码相关联,从而使关于对应圆材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在所述数据库系统中与给定的ID代码相关联,
-在所述至少一个圆材(B2i)的后续处理步骤中,共享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的关于所述参数的信息,即实现使用存储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至少一个圆材的所述参数的所述信息的至少一个步骤,以优化卷绕成所述至少一个圆材(B2i)的产品的至少一个后续处理,所述使用设置成识别正被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ID代码以及基于关于正被处理的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参数的信息处理圆材的产品,
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卷绕被称为母卷或初级圆材(B1)的圆材的第一步骤,以及将所述初级圆材(B1)卷绕成被称为次级圆材的所述多个圆材(B2i)的后续第二步骤,所述第二步骤被称为重绕,在所述重绕步骤期间发生切割成条的步骤,生产初级圆材的所述第一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在卷绕机(13)上将所述薄产品(T)连续地卷绕成圆材以生产至少一个初级圆材(B1)的步骤,
-识别与被卷绕以生产所述初级圆材(B1)的所述薄产品(T)相关联的第一系列的所述参数的步骤,
-将关于第一系列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存储在初级圆材(B1)外部的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的步骤,
-为所述初级圆材(B1)分配初级ID代码的步骤,
-用所述初级ID代码标记所述初级圆材(B1)的步骤,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使关于第一系列的所述参数的信息与初级圆材(B1)的所述初级ID代码相关联的步骤,从而在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使关于对应初级圆材(B1)的所述参数的信息与给定的初级ID代码相关联,
其中,所述重绕提供:
-将共同的初级支撑芯(14)切割成多个次级支撑芯(18i),产品将被重绕在所述次级支撑芯上,所述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等于所需的次级圆材(B2i)的横向宽度,
-使薄产品退绕,
-沿产品进给方向(f1)切割薄产品;切割位置设置成使所述薄产品被切割成两个或更多个条,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条的横向宽度等于相邻地布置并且对准在一起的对应次级支撑芯(18i)的横向宽度,
-将所述两个或更多个条重绕在相应的次级支撑芯(18i)上,以生产薄产品的次级圆材(B2i),
所述重绕还提供:
-读取所述初级圆材(B1)的初级ID代码的步骤,
-获取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所述参数的信息,由所述数据库系统(31)读取的初级ID代码与所述信息相关联,
所述重绕还提供:
-为相应的次级圆材(B2i)分配次级ID代码的步骤,
-通过相应的次级ID代码标记所述次级圆材(B2i)的步骤,
-将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的第一系列的参数的信息转变成关于每个次级圆材(B2i)的第二系列的参数的信息,
-在所述数据库系统(31)中使所述次级ID代码与关于对应的次级圆材(B2i)的参数的相应信息相关联的步骤,从而使第二系列的参数与每个次级圆材(B2i)相关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库系统(31)远程地与可远程访问的服务器(51)相关联,并且其中所述薄产品卷绕成多个圆材(B2i)的步骤在第一设备(11)中发生,并且其中在将薄产品卷绕成多个圆材(B2i)的所述卷绕之后,使用存储在可远程访问的数据库系统中的、关于与对应圆材相关联的参数的信息在第二设备(50)中以优化的方式发生对至少一个所述圆材的至少一个进一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参数包括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与缺陷有关的所述参数的信息包括圆材(B1;B2i)上的所述缺陷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关于所述位置的信息包括就从圆材(B1,B2i)的中心退绕的产品米数以及距圆材(B1,B2i)的边缘的距离而言的圆材上的缺陷的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相应圆材(B1,B2i)的支撑芯上执行产品的卷绕,所述标记在所述支撑芯上或在圆材的外部上发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圆材(B1,B2i)的标记是图形标记、电子标记或磁性标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在将薄产品卷绕成圆材的步骤之后基于关于与每个圆材相关联的参数的信息丢弃一个或多个圆材的丢弃步骤,所述丢弃步骤包括读取圆材的ID代码、与所述ID代码的所述数据库系统相互作用以访问关于相应圆材的参数的信息的步骤,以及用于决定应当丢弃哪些圆材的决定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使所述至少一个圆材从卷绕区域移动至包装区域(26)的步骤,
-读取到达包装区域(26)的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ID代码的步骤,
-包装成由至少一个圆材形成的包装(P)的步骤,
-在数据库系统(31)中创建由形成每个包装的圆材的次级代码所形成的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至少一个圆材的所述后续处理设置成在考虑存储在数据库系统(31)中的、关于相应圆材上的缺陷的位置的所述信息的情况下重绕成具有更小尺寸的圆材。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数据库系统是可远程访问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检测包含所述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的所述参数的步骤在开始卷绕之前在圆材中或者在圆材(B1,B2i)的外表面上发生。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考虑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18i)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并且因此确定对来自初级圆材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所期望的系列参数与每个次级圆材相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重绕步骤设置有多个次级支撑芯(18i),其中在考虑与所述初级圆材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有关的信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的数量和/或横向宽度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B1)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从而在每个次级圆材中关联期望的第二系列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对所述多个次级支撑芯(18i)的切割、以及因此对来自初级圆材或母卷(B1)的薄产品的对应切割提供横向于初级圆材(B1)的退绕方向的切割位置,所述切割位置:
-是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期望的系列参数的信息的函数,或者
-独立于关于所述初级圆材(B1)中的所述薄产品的系列参数的信息。
16.一种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设备,包括:
-卷绕站(19),所述卷绕站用于在彼此同轴且相邻的对应支撑芯上将薄产品卷绕成多个圆材(B2i),
-与支撑芯相对地布置的、具有多个刀片的切割装置(23),
-电子控制设备(30),
-施加至所述圆材(B2i)的图形的或电子的或磁性的支撑物,
-用于在所述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读取和/或写入装置,所述读取和/或写入装置适合于对所述支撑物进行写入或编程、与所述卷绕站(19)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
-用于检测被卷绕在所述圆材上的薄产品的参数的至少一个检测装置(32),所述参数包括以下中的一种或多种:a)薄产品的表面和/或厚度方面的缺陷,b)机械参数,其中含e-模量和/或泊松比,c)卷绕参数,其中含圆材密度分布和/或张力和/或滑动和/或NIP,d)用于去除缺陷的接合部的位置;
所述设备适于实施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用于生产环形薄产品(T)的生产线(12),
-布置在环形薄产品的生产线(12)的出口处的至少一个卷绕机(13),所述卷绕机适合于将来自所述生产线的薄产品卷绕成初级圆材(B1)或母卷,所述卷绕机(13)包括用于圆柱形的初级支撑芯(14)的心轴,所述薄产品应当被卷绕在圆柱形的初级支撑芯上,
-至少一个重绕机(17),所述重绕机继而包括:
-用于生产用于要形成的次级圆材(B2i)的次级支撑芯(18i)的站(22),
-所述卷绕站(19),所述卷绕站提供用于使待退绕的初级圆材(B1)退绕的退绕区域(20),
-用于使次级支撑芯(18i)彼此同轴地且相邻地布置的、且与所述退绕区域(20)相对的区域(21),
-布置在所述退绕区域(20)与其中布置有次级支撑芯的所述区域(21)之间的、具有多个刀片(24)的所述切割装置(23),位置平移装置与所述多个刀片相关联,用于使所述刀片(24)平行于正被退绕的初级圆材的旋转轴线移动以调节切割位置,以便将薄产品切割成条或环形条,所述条或环形条的横向宽度等于次级支撑芯的横向宽度,
-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
-施加至所述初级圆材的图形的或电子的或磁性的第一支撑物,
-施加至所述次级圆材的图形的或电子的或磁性的第二支撑物,
-用于在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一装置,所述第一装置适合于对所述第一支撑物进行写入或编程、与所述卷绕机(13)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
-用于在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二装置,所述第二装置与所述重绕机(17)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适合于在所述初级圆材布置在所述重绕机上时读取所述第一支撑物,
-用于在支撑物上进行读取和/或写入的第三装置,所述第三装置与所述重绕机(17)相关联并且操作地连接至所述电子控制设备(30)、适合于在存在于重绕机上的所述第二支撑物上进行编程或写入,
-所述至少一个检测装置(32),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在所述卷绕机(13)上卷绕的薄产品的产品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与所述缺陷有关的参数包括圆材上的所述缺陷的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中,关于所述位置的信息包括就从圆材的中心退绕的产品米数以及距圆材的边缘的距离而言的圆材上的缺陷的坐标。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支撑物施加至所述初级圆材的初级支撑芯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支撑物施加至所述次级圆材的次级支撑芯上。
CN201880073247.2A 2017-10-06 2018-10-04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13442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7000112283 2017-10-06
IT102017000112283A IT201700112283A1 (it) 2017-10-06 2017-10-06 Procedimento ed impianto per produrre bobine di prodotti sottili
PCT/IB2018/057728 WO2019069272A1 (en) 2017-10-06 2018-10-04 PROCESS AND PLANT FOR PRODUCING THIN PRODUCT BLOC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44241A CN111344241A (zh) 2020-06-26
CN111344241B true CN111344241B (zh) 2021-12-31

Family

ID=611483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3247.2A Active CN111344241B (zh) 2017-10-06 2018-10-04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247634A1 (zh)
EP (1) EP3466854B1 (zh)
JP (1) JP7290339B2 (zh)
KR (1) KR102596662B1 (zh)
CN (1) CN111344241B (zh)
BR (1) BR112020006756A2 (zh)
CA (1) CA3078567A1 (zh)
DK (1) DK3466854T3 (zh)
ES (1) ES2864653T3 (zh)
IT (1) IT201700112283A1 (zh)
MX (1) MX2020003527A (zh)
PL (1) PL3466854T3 (zh)
RU (1) RU2768288C2 (zh)
WO (1) WO201906927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45535C2 (en) * 2021-08-24 2023-10-17 Valmet Oy System and method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additional local stretching in a web
CN114314140A (zh) * 2021-12-30 2022-04-12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一种碳纤维预浸料的分切机及分切方法
CN114453653B (zh) * 2022-01-20 2023-08-04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 分切机的自动排刀方法
SE2250794A1 (en) * 2022-06-27 2023-12-28 Valmet Oy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winding spool in the reel section of a paper machine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4275A1 (de) * 2000-06-15 2002-01-23 GRETAG IMAGING Tradin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einer Materialbahn
DE202008003014U1 (de) * 2008-03-03 2008-05-15 Psi Laser Gmbh Drucker mit lösbarem Einzug für Endlospapierbahnen mit Randlochung
DE202009016379U1 (de) * 2009-11-30 2010-03-25 Paul Sauer Gmbh & Co. Walzenfabrik Kg Wickelhülse mit Klettenband
DE102009029082A1 (de) * 2009-09-02 2011-03-03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veredelungsanlage
US20130215448A1 (en) * 2010-10-30 2013-08-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chine-readable data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defects on printable media supply
CN104973441A (zh) * 2014-04-11 2015-10-14 特克斯玛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和裁剪运转中的产品卷筒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6679A (zh) * 2014-10-10 2017-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膜以及膜卷绕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366999A (en) * 1942-03-21 1945-01-09 Hudson Sharp Machine Co Web rewinding machine
JPS597657A (ja) * 1982-07-07 1984-01-14 Ishizu Seisakusho:Kk ロ−ルペ−パ−製造装置
DE69209609T2 (de) * 1991-05-03 1996-10-31 Eastman Kodak Co Steuerung für das aufwickeln von bahnen
JP3710913B2 (ja) * 1997-05-19 2005-10-2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物品の包装システム
IT1307820B1 (it) * 1999-12-02 2001-11-19 Perini Fabio Spa Macchina e metodo per la produzione di rotoli di materiale nastriformeimpregnato.
JP2002187654A (ja) * 2000-12-22 2002-07-02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ウエブ加工装置
EP1205413A3 (en) * 2000-11-08 2007-12-12 FUJIFILM Corporation Web winding apparatus,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web edge, and web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015864B2 (ja) * 2002-03-15 2007-11-2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自動加工システム
GB2428665A (en) * 2005-08-04 2007-02-07 Deva Composites Ltd Fibre-reinforced polymeric winding core
JP6030665B2 (ja) * 2011-12-22 2016-11-24 スリーエム イノベイティブ プロパティズ カンパニー ウェブ製品の空間的に同期させたデータの位置合わせを保持すること
US10119225B2 (en) * 2014-04-15 2018-11-06 Gpcp Ip Holdings Llc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a manufacturing line used to convert a paper web into paper products by reading marks on the paper web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4275A1 (de) * 2000-06-15 2002-01-23 GRETAG IMAGING Trading A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Verarbeitung einer Materialbahn
DE202008003014U1 (de) * 2008-03-03 2008-05-15 Psi Laser Gmbh Drucker mit lösbarem Einzug für Endlospapierbahnen mit Randlochung
DE102009029082A1 (de) * 2009-09-02 2011-03-03 Voith Patent Gmbh Verfahren zur Regelung einer Faserstoffbahnveredelungsanlage
DE202009016379U1 (de) * 2009-11-30 2010-03-25 Paul Sauer Gmbh & Co. Walzenfabrik Kg Wickelhülse mit Klettenband
US20130215448A1 (en) * 2010-10-30 2013-08-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achine-readable data pattern associated with physical defects on printable media supply
CN104973441A (zh) * 2014-04-11 2015-10-14 特克斯玛贸易有限公司 用于检测和裁剪运转中的产品卷筒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6679A (zh) * 2014-10-10 2017-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膜制造方法、膜制造装置、膜以及膜卷绕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S2864653T3 (es) 2021-10-14
RU2768288C2 (ru) 2022-03-23
CN111344241A (zh) 2020-06-26
CA3078567A1 (en) 2019-04-11
RU2020114506A (ru) 2021-11-09
JP7290339B2 (ja) 2023-06-13
EP3466854A1 (en) 2019-04-10
IT201700112283A1 (it) 2019-04-06
PL3466854T3 (pl) 2021-07-19
JP2021502623A (ja) 2021-01-28
BR112020006756A2 (pt) 2020-10-06
MX2020003527A (es) 2020-10-12
WO2019069272A1 (en) 2019-04-11
KR102596662B1 (ko) 2023-10-31
US20200247634A1 (en) 2020-08-06
KR20200072480A (ko) 2020-06-22
RU2020114506A3 (zh) 2021-11-09
EP3466854B1 (en) 2020-12-23
DK3466854T3 (da) 2021-03-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44241B (zh) 用于生产薄产品的圆材的方法和设备
US8413407B2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producing and managing rolls of web material
EP1956456B1 (en) A method for creating an optimal cutting plan for a strip-like material
JP2021529709A (ja) ロールに巻かれる薄製品の中間処理工程中に製品の欠陥の存在を予測する方法
JP3842734B2 (ja) 自動化された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WO2006134783A1 (ja) 巻き糸パッケージの巻取り管および巻き糸パッケージの管理装置
EP36251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eeding and splicing sheet of material wound in a bobbin
EP3867030B1 (en) Winding machine with device for calculating the poisson's ratio and related method
WO2008004256A1 (en) Method and installation for producing spools of web like material with vacuum desposition
US20120247643A1 (en) Tape flaw and splice avoidance
JP2008055521A (ja) ウエブの加工方法及び装置
CN117902337A (zh) 基于物联网uei方案的印刷车间与库对库生产自动对接系统
JPH07292529A (ja) 巻糸体の処理装置と品質管理装置と出荷検索装置
CN117377627A (zh) 用于控制幅材产品的卷筒的形状的机器
DE102013107760A1 (de) 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Rollen aus bahnförmigen Material
Piekara et al. Poka-Yoke method used in tape quality improvement proces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